民族歌剧《沂蒙山》中《等着我,亲爱的人》的演唱分析

更新时间:2024-02-19 16:22:50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19日发(作者:水几笔画)

民族歌剧《沂蒙山》中《等着我,亲爱的人》的演唱分析

120艺术家The artists民族歌剧《沂蒙山》中   《等着我,亲爱的人》的演唱分析□赵秀彦 陈文文 齐齐哈尔大学

摘 要:民族歌剧《沂蒙山》是由著名词作家王晓岭、李文绪作词,著名作曲家栾凯谱曲。本文以歌剧选段《等着我,亲爱的人》为写作对象,从唱段的创作背景入手,对该唱段的音乐创作、演唱特点进行分析,意在更好地抓住女主人公海棠内心的情感变化,进而准确地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以期更好地指导此类歌剧唱段的演唱。关键词:《等着我,亲爱的人》;结构分析;演唱特点一、歌剧《沂蒙山》中《等着我,亲爱的人》的创作背景《等着我,亲爱的人》在歌剧《沂蒙山》中的定位是主题唱段,据栾凯老师说,从音乐视角来看,在架构整部歌剧的音乐时,就考虑到一定要创作出一部可以贯穿全剧的唱段。据词作家王晓岭老师的描述,从叙事视角来看,写出的唱词既得是剧情中的,还得符合人物身份,同时不拘泥于特定的场景,既不能复杂,又要表达出厚重的情感。据笔者理解,即为抛开歌剧还可以独立存在,经得起传唱的唱段,可喜的是,栾凯老师做到了,《等着我,亲爱的人》的旋律片段在剧中二场、四场多处以独唱与重唱的形式出现。本文重点描述的唱段是由著名歌唱家王丽达、王传亮在剧中饰演的海棠和林生演唱的,系男女二重唱版本。这首作品情感丰富、抒情婉转,表达了海棠对林生浓浓的不舍与深深的思念之情。2018年末,王丽达和王传亮演唱了这首作品后,其很快成为全国流行最快、最广的歌剧唱段,受到了许多声乐专业学生的青睐,并走进艺术院校迅速成为毕业会上的必唱曲目。二、音乐创作分析(一)作品的主题思想唱段《等着我,亲爱的人》系曲作家栾凯老师当下非常受欢迎的原创作品,与贯穿全剧的《沂蒙山小调》相得益彰,既保留了沂蒙山的历史记忆,又保证了全剧的原创性。说到沂蒙山,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这首家喻户晓的《沂蒙山小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沂蒙山小调》已经成为山东的“文化代言人”,也是文化软实力的一种体现。唱段《等着我,亲爱的人》所展现的是林生舍弃新婚甜蜜舒适圈即将走上战场的剧情,剧情内容虽直白简单,但剧中两人难以割舍的真挚情感引起了台下无数观众的共鸣,其中对国家的大爱情怀是和全剧的主题思想相互贯穿着的[1]。(二)和声曲式结构(见图1)《等着我,亲爱的人》是一首单二部曲式作品,在唱法上没有限制,民美唱腔都可作独唱或重唱曲目,是近几年来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该唱段系林生将要奔赴战场时,与海棠的深情对唱,唱出了在紧急危难中两人忠贞不变的爱情。前奏伴奏织体丰富,旋律具有动态感。乐曲前4小节由双簧管奏响旋律声部,同时竖琴作为伴奏声部采用分解和弦,富有歌唱性,当乐曲响起的那一刻,很快使听众进入剧情中。第5-8小节,小提琴和大提琴一起奏响第二乐句,小提琴作为旋律声部先进入,随即大提琴作为伴奏声部填充旋律声部,情绪深情且委婉,表达了海棠与林生深深的不舍和浓浓的思念之情,为A段的演唱作了情感铺垫。图1第一部分A段由两个乐句组成,且是变化重复的关系,两个乐句都结束在主和弦上。不同的是,第一乐句的旋律音结束在主和弦的五音上,所以旋律线条具有开放性。第二乐句的结束句唱词在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音型和旋律都发生了变化,对应的旋律由61265变成23261,时值也由原来的一小节扩展成两小节,相应的音型由两个八分音符变成了前十六后八分音符(见图2)。旋律走向以平稳为主,第一乐句伴奏织体以柱式和弦与琶音交替行进,唱段开始处和声是和弦572,交代了调性是bG调,后半乐句的伴奏织体变得密集起来,旋律声部由四个十六分节奏组成,伴奏声部还是琶音节奏,踏板从头贯彻到位,使乐曲变得连贯,深化了唱段感情,增强了唱段的旋律性。第二部分B段是全曲的高潮部分,也是第一乐段情感的推进,在这里充分施展了作曲家个人的创作技巧。笔者结合演唱体会能感受到作曲家的家国情怀,赋予男主角“林生”大爱大义情怀:要走上战场保家卫国,就得舍弃眼前的小家

小爱。虽是矛盾冲突,也是该唱段戏剧性的所在之处。这一乐段利用节奏、音区等因素与A段形成对比,伴奏织体变得密集丰富,旋律声部突然的三连音节奏,给人以节奏“错位”的错觉,伴奏声部是分解琶音节奏,弥补了三连音不稳定的缺点。“等着我,亲爱的人,等着我,不变的心”运用排比把情绪娓娓道来,这是两人分离时彼此对最亲爱的人许下的诺言,唱出了危难重重中的忠贞爱情。“听你听我,彼此呼唤,一生有情有梦”,把彼此的最爱放在心里,倾听彼此的呼唤,距离产生美,未来两个空间的人共同的情感寄托就是为抗日胜利而奋斗,从而实现无数人的中国梦[2]。图2第三部分是B的变化反复唱段,共16小节。随着第二乐段旋律的结束,第34小节过门旋律级进上行使唱段转到上行二度的G大调,唱段旋律的色彩明亮度与前两个乐段有鲜明的对比,伴奏织体较第二乐段发生了变化,三连音节奏时而在旋律声部,时而在伴奏声部,与分解琶音交替行进,突出了旋律线条的紧密性,淋漓尽致地抒发了男女主角深深的不舍和浓浓的思念,使该唱段的情绪得以升华。三、演唱分析《等着我,亲爱的人》这首二重唱作品的首唱者是王丽达和王传亮,两位都是知名歌唱者,有着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两位在演唱这首作品时感情非常细腻,尤其是演唱高潮部分时气息很足,注重咬字的嘴形,表情也很丰富。(一)气息运用《等着我,亲爱的人》是一首充满深厚爱意的作品,情感基调非常深沉和博爱。在演唱中,速度要适中,这就要求演唱者有非常好的气息作为支撑。王丽达在演唱高音时,鼻孔完全撑开并与嘴巴同时吸气,情到深处时肢体动作也很舒展大气,呈现出的高音效果非常理想,所以学习者在演唱时需要打开喉咙,找到“通道”的感觉,口鼻同时吸气,使气息下沉至丹田,从而使演唱的完成度更好。(二)咬字处理王丽达在每句最后一个字的长音上,咬字都进行了归韵,从而使整首歌曲的吐字都非常清晰自然。在学唱这首作品时,学习者要注意咬字不能太紧,时刻注意过渡阶段,不可直接归韵,否则只会使演唱变得刻板、空洞。周文中先生经常警诫自己的弟子说:“没有文化的音乐必然肤浅。”归根结底,在音乐学习中要有文化底蕴,文化底蕴来自自身综合素质的音乐与舞蹈Music and dance121提高[3]。这首歌高潮部分的最高音多是闭口音,如“亲”“人”“听”等字,所以演唱时要多找哼鸣的感觉,注意高抬上口盖,给闭口音咬字留出来发声空间,要打着哈欠去唱。咬字一定要清晰,否则如钝刀杀人,使听众受折磨,从而影响听众对音乐的欣赏。(三)结尾唱段二度创作王丽达以独唱见长,在演唱时情感的表达把握得非常到位,与王传亮的二重唱版本中,为适应剧情需要,两位对结束句的演唱处理是强收,显得大气恢弘。在王丽达独唱版本中,她对结束句进行了二度创作,以弱收结束长音演唱,更符合剧中男女主角情感的回归,表达了林生和海棠在经过思想斗争后,对国家情怀所显现出来的冷静。这一演绎方式对演唱者的要求极高,需要演唱者有很好的气息支撑,在此基础上对咬字归韵等要有很好的把握,达到人声合一的境界,逆听众心理对高音的期待,会给人以耳目一新的听觉享受。结 语《等着我,亲爱的人》作为歌剧《沂蒙山》的主题音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其中所传达的主题思想和快速走红于各大音乐院校背后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值得我们学习和探究。正如《歌剧》主编游暐之所言:“一部新戏,能够引起观众如此投入的真诚关注和共情实在难得,民族歌剧《沂蒙山》做到了,希望在未来时间长河的浪涛中它能经得起推敲,从而无愧于伟大主题,成为经典剧目典范!”[参考文献][1] 王大鹏.编曲、混音技术在影视作品中的实际应用[J].戏剧之家,

2019(13):130.[2] 甄飒飒.史诗般的百姓抗战赞歌 观民族歌剧《沂蒙山》[J].中国戏剧,2019(10):36-38.[3] 栾凯.攀登艺术高峰 不断开拓创新:民族歌剧《沂蒙山》创作谈[J].人民音乐,2019(05):15-17.作者简介:赵秀彦(1963),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教授,研究方向为声乐演唱与教学研究。陈文文(1995),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声乐演唱与教学研究。

民族歌剧《沂蒙山》中《等着我,亲爱的人》的演唱分析

本文发布于:2024-02-19 16:22: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83309702693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民族歌剧《沂蒙山》中《等着我,亲爱的人》的演唱分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民族歌剧《沂蒙山》中《等着我,亲爱的人》的演唱分析.pdf

标签:唱段   演唱   旋律   歌剧   沂蒙山   声部   伴奏   情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