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科普知识

更新时间:2024-02-19 13:39:19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19日发(作者:爱音乐网)

恐龙科普知识

恐龙科普知识

恐龙王国

恐龙是生活在距今大约2亿3500万年至6500万年前的、能以后肢支撑身体直立行走的的一类动物,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大部分恐龙已经灭绝,但是恐龙的后代——鸟类存活下来,并繁衍至今。

时间轨迹

恐龙最早出现在约两亿四千万年前的三叠纪,灭亡于约六千五百万年前的白垩纪发生的中生代末白垩纪生物大灭绝事件。

名称由来

1842年,英国古生学家查理德·欧文创建了“dinosaur”这一名词。英文的dinosaur来自希腊文deinos(恐怖的)Saurosc(蜥蜴或爬行动物)。对于当时的欧文来说,这“恐怖的蜥蜴”或“恐怖的爬行动物”是指大的灭绝的爬行动物(实则不是)。实际上,那个时候发现的恐龙并不多。自从1989年南极洲发现恐龙后,全世界七大洲都已有了恐龙的遗迹。目前世界上被描述的恐龙至少有650至700多种(生物学上的物种)。 后来,中国、日本等国的学者把它译为恐龙,原因是这些国家一向有关于龙的传说,认为龙是鳞虫之长,如蛇等就素有小龙的别称。

多样性发展

从早侏罗纪到晚白垩纪,恐龙家族适应环境因而发展迅速,使得恐龙向着多样性方向发展,恐龙的种群数目增加,使恐龙这一类具有优势,恐龙由此得以支配地球陆地生态系统。恐龙种类多,体形和习性相差也大。其中个子大的,可以有几十头大象加起来那么大;小的,却跟一只鸡差不多。就食性来说,恐龙有温驯的素食者(吃植物的恐龙)和凶暴的肉食者(吃动物的恐龙),还有荤素都吃的杂食性恐龙。

恐龙分类

肉食恐龙

霸王龙(Tyrannosaurus)

时代:白垩纪晚期(晚白垩世 late Maastrichtian )

霸王龙又名暴龙,模式种与目前唯一的有效种是雷克斯暴龙(Tyrannosaurus rex),或称雷克斯龙,是一种大型的肉食性恐龙,身长约13米,体重约14公吨,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马斯垂克阶最後300万年,距今约6850万年到6550万年,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

前最後的恐龙种群之一。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西部,分布范围较其他暴龙科更广。

·霸王龙是最著名的恐龙之一,同时也是人们了解的比较全面的恐龙。迄今已经发现的霸王龙化石有普通骨头化石、牙齿化石、完整的骨骼化石及其他遗骸化石。

·霸王龙生活在0.68亿年~0.65亿年前的恐龙时代,这一时期正是恐龙时代的末期。

·霸王龙的全名为“Tyrannosaurus rex”,意思是“残暴的爬行动物之王”。

·霸王龙的头骨长1.2米,生有50颗匕首般的牙齿,有的长度超过15厘米。

·霸王龙的“臂”和“手”非常小,甚至都不能把食物送到嘴里,恐怕它们根本没什么用处。

·最近发现的恐龙群化石包括一些幼龙,这表明霸王龙过的是小群体家庭式的生活。

·直到20世纪90年代,霸王龙一直被认为是地球上生活过的最大的肉食动物,但他的记录被南方巨兽龙所打破,成为地球上第二大肉食动物。

*大开眼界*

成年霸王龙体长12米~13米,身高超过双层大巴,重6000千克~7000千克。

跃龙(特异龙/异龙)(Allosaurus)

异特龙又称跃龙或异龙,是兽脚亚目肉食龙下目恐龙的一属。异特龙是种大型的二足、掠食性恐龙,平均身长为10公尺,最长可达12到13公尺。它们生存於晚侏罗纪,于1亿5500万年前到1亿4500万年前。自从在1877年被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命名以来,已有许多的可能种被归类于异特龙属,但只有少数被认为是有效种。

·跃龙是一种体型庞大的肉食恐龙,它和霸王龙差不多大。

·跃龙总长11米~12米。

·关于跃龙的体重,专家们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从1500千克到4000千克不等。

·跃龙的头骨长近1米,但是头颅很轻,因为头颅上有几个大的裂口——人们幽默地把它们叫做“窗口”,被肌肉和皮覆盖着。

·跃龙的上下颌不仅能张得很大,而且还能弯曲,使嘴张得更大,以便咬住大块食物。

·跃龙生活在1.55亿年~1.35亿年前,正值侏罗纪晚期和白垩纪早期。

·大部分跃龙的化石是在美国中西部的几个州发现的。

·跃龙可能以捕猎大型蜥脚类恐龙为食,如梁龙、圆顶龙及腕龙等。

*大开眼界*

在美国犹他州克利夫兰——劳艾德恐龙遗址,人们挖掘出60具跃龙遗骸。

腔骨龙(Coelophysis)

腔骨龙(学名Coelophysis)又名虚形龙,是北美洲的小型、肉食性、双足恐龙,也是已知最早的恐龙之一。它首先出现于三叠纪晚期的诺利阶。

腔骨龙是最早发现几副完整骨骼的恐龙。模式种鲍氏腔骨龙(C. bauri)是轻盈的恐龙,约有2-3米长,臀部高于1米高。它的属名是来自古希腊文的“κοιλος”(意即空心)及“φυσις”(意即形态),是取自它那空心的四肢骨头。

·腔骨龙是一种体型小、动作灵活的恐龙,生活在2.20亿年前的恐龙时代早期。

·大量的腔骨龙化石非常完好地保存在幽灵牧场——有可能是一群恐龙被突如其来的洪水所淹没。

·腔骨龙总长近3米。

·腔骨龙的细长轻巧的身体构造意味着它可能不重,顶多不过25千克~28千克。

·腔骨龙属于虚骨龙类恐龙,可能以昆虫、蚯蚓和蜥蜴等小型动物为食。

·腔骨龙的后腿又长又有劲,所以它能快速奔跑。

·腔骨龙的前肢就像人类的手臂,“手”上生有三根代利爪的“手指”,又粗又壮,专门用来抓捕猎物。

·腔骨龙的名字“Coelophysis”的意思是“空壳”,因为腔骨龙的有些骨头像鸟类的骨头一样,是空心的。因此,腔骨龙的骨头比其他恐龙的骨头要轻得多。

·腔骨龙的头颅生得像鸟类一样,既长又窄,上下颌上长满了细小的利齿。

食肉牛龙(Carnotaurus)

食肉牛龙又名牛龙,属于兽脚亚目阿贝力龙科,是一类中型的肉食性恐龙。食肉牛龙生活于上白垩纪(麦斯特里希特阶)的阿根廷巴塔哥尼亚,由发现很多南美洲恐龙的何塞·波拿巴(Jo F. Bonaparte)所描述及命名。

·食肉牛龙是食肉龙类恐龙的一员,身躯庞大,强健有力。

·食肉牛龙化石的发现地主要是在南美洲的阿根廷丘布特地区。

·食肉牛龙生活在1亿年前。

·食肉牛龙是中型恐龙,总长约7.5米,重达1000千克。

·与跃龙、霸王龙等其他食肉龙类恐龙相比,食肉牛龙的头骨上下相对厚一些,前后相对短一些,因而模样不一样,长了一个像狮子一样的塌鼻子。

·食肉牛龙的名字“Carnotaurus”的意思是“食肉公牛”,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它长着公牛一般的脸。

·食肉牛龙的两只眼睛上方长着一对奇怪的锥形骨质突起或“角”。长角的位置恰好在现代公牛长角的位置。

·食肉牛龙的身上从头至尾还长着几排特大的鳞,像鼓起的包包。

·像霸王龙一样,食肉牛龙的前肢特别细小,不可能够得着嘴,恐怕没什么用途。

·尽管食肉牛龙的牙齿和上下颌不是特别的大和硬,它却能捕食如丘布特龙等植食恐龙。

*大开眼界*

食肉牛龙的化石首先于1985年在阿根廷发现。

掠食恐龙(Raptors)

·“掠食恐龙”是飞驰龙类恐龙的绰号。

·“Raptors”有各种各样的释义:“掠夺者”、“小偷”或“猎手”(猛禽也被叫做“Raptors”)。

·飞驰龙类恐龙是中型肉食恐龙,强奸敏捷,主要生活在1.10亿年~0.65亿年前。

·大部分飞驰龙类恐龙从鼻子至尾尖长1.5米~3米,重20千克~60千克,站立高度为1米~2米。

·快盗龙在0.75亿年~0.70亿年前生活在现在的中亚蒙古境内的贫瘠的丛林和沙漠地区。

·快盗龙的名字原意为“飞毛腿盗贼”。快盗龙是典型的飞驰龙类恐龙,后足上各生有一个锋利的爪子,能够在猎物身上撕出1米长的深口子。快盗龙的发现地在中亚。

恐爪龙

窃蛋龙(Oviraptor)

·窃蛋龙是一种与众不同的兽脚类肉食恐龙。

·窃蛋龙化石的发现地位于中亚的戈壁沙漠的南部地区(在今蒙古境内)。

·窃蛋龙从喙到尾尖长约2米。

·窃蛋龙生活在0.85亿年~0.75亿年前的白垩纪晚期。

·窃蛋龙之所以被称为“窃蛋贼”,是因为第一枚化石是在一窝可能是原角龙的碎蛋中发现的。

·窃蛋龙有着非同寻常的特征:它的嘴像鹦鹉的喙,里面没有牙齿;头上长着头盔似得坚硬的骨质冠。窃蛋龙头上的冠可能代表着它们在某一恐龙群或某一区域中的显赫地位。

双脊龙

重爪龙

嗜鸟龙(Ornitholestes)

·嗜鸟龙是小小的肉食恐龙,属虚骨龙类。

·“Ornitholestes”的意思是“鸟盗”。在20世纪早期,恐龙专家们研究了嗜鸟龙的化石,并描绘出了嗜鸟龙追逐捕杀早期鸟类的精彩画面。

·嗜鸟龙生活在1.50亿年前,与早期鸟类生活在同一时期。

·现在美国的怀俄明州是嗜鸟龙的故乡,与欧洲早期鸟类的栖息地相隔一个大陆。

·迄今只有一具嗜鸟龙化石标本,以及在另一个地点发现的嗜鸟龙的一只前足化石。

·嗜鸟龙鼻子至尾尖长约2米。

·嗜鸟龙的身体小巧轻盈,可能仅重12千克~15千克。

·嗜鸟龙的牙齿细小,排列疏密有度。不仅如此,它的牙齿还细长锋利。这是抓捕刚从蛋中孵出的恐龙幼崽的理想工具。

优椎龙

植食恐龙

原蜥脚类恐龙 板龙

蜥脚类恐龙 腕龙 梁龙

腕龙(Brachiosaurus)

·现存有腕龙相对完整的骨骼化石

·腕龙属蜥脚类恐龙——一种大型植食动物。

·腕龙从鼻子到尾尖长约25米,是所有恐龙当中体形最大的恐龙之一。

·腕龙的化石在以下地方发现:北美洲、东非、北非和欧洲南部。

·人们估计腕龙的体重为30000千克~75000千克。

·腕龙生活在1.50亿年前,可能在1.15亿年前从地球上消失。

·腕龙的名字“Brachiosaurus”的意思是“巨臂爬行动物”,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它有巨大的前肢。

·由于腕龙生有巨大的前肢和长长的脖子,它能够得着离地面13米高的食物。

·腕龙的牙齿非常细小,形状像在木头上打孔的凿子,非常锋利,可用来摘取树上的叶子。

·腕龙的两个鼻孔高高地长在头上。

甲龙类恐龙 (Ankylosaurs)

·甲龙类恐龙的身上披着骨质板(像古代士兵身上穿的盔甲),以保护自己。

·与披盔甲的结节龙类恐龙不同,甲龙类恐龙的尾端两侧各隆起一个大大的骨质块状物,它们把这个骨质块当做“锤子”或“棍棒”来用。

·包头龙是最著名的甲龙类恐龙之一,世界上存有40具包头龙的遗骸。

·包头龙也被叫做“武装严密的头”,在它的头上和身上长着很多骨之盾,甚至眼睛上还长着骨质眼皮,背上生着几排钝钉似的东西。

·体格庞大的包头龙体长约7米,体重超过2000千克。

·包头龙0.75亿年~0.70亿年前生活在现今的加拿大的艾伯塔省和美国的蒙大拿州。

·甲龙类恐龙的牙齿细小,不够坚硬,可能只是用来吃柔软的、生的低矮的蕨类植物和木贼。

·甲龙类恐龙名字“Ankylosaurs”的异地是“披盔甲的爬行动物”,它们在行走时身体离地面特别近。

三角龙

法布龙类恐龙 马门溪龙 异齿龙

鸭嘴龙类恐龙(Duck-bills)

·“Duck-bills”是鸭嘴类恐龙的统称。

·鸭嘴龙类恐龙是大型植食恐龙,主要靠两条坚实有力的后肢行走。

·鸭嘴龙类恐龙是近1.00亿年以前出现在地球上最后一批主要的恐龙类群之一。

·鸭嘴龙类恐龙是以鸭嘴龙命名的。鸭嘴龙的化石是该类第一个被发掘的恐龙化石,其发掘时间是1858年,发掘地在美国的新泽西州。

·大部分鸭嘴龙类恐龙都长着一张宽大的嘴,前部扁平,没有牙齿,像鸭子的喙。

·有些鸭嘴龙类恐龙的头上高耸着精致的冠或长着骨质突起,特别市冠龙、青岛龙、棘龙以及似棘龙,它们头上的冠尤其突出。

·鸭嘴龙类恐龙的名字“Hadrosaurus”的意思是“大个爬行动物”。

肿头龙类恐龙

剑龙类恐龙

·剑龙类恐龙属植食恐龙,主要生活在1.60亿年~1.40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

·剑龙类恐龙是根据该类最著名的剑龙来命名的。

·剑龙类恐龙经常被叫做“长骨板的恐龙”,因为它们背上生有扁平、厚实的大骨板。

·剑龙类恐龙可能首先出现在东亚,然后遍布其他各州,尤其是北美洲和非洲。

钉状龙

钉状龙的脊背前部生着树叶状和钻石状的骨板。而脊背后部和尾部却长着细长的尖钉状物。

钉状龙有着非凡的自卫武器——就是身上从头至尾排列的骨板和“大钉子”。

·人们认为剑龙相对于它的庞大的身躯来说,在所有的恐龙中有着最小的脑袋,然而剑龙类恐龙却在地球上生存了0.50亿年!剑龙是一种植食动物,性情平和,动作迟缓。因而它不需要像奔跑的“猎手”,如伤齿龙那样好的智力。

·剑龙类恐龙钉状龙体长约5米,体重估计有1000千克。】

·钉状龙的名字“Kentrosaurus”的意思是“长钉子的爬行动物”。

·钉状龙在1.55亿年~1.50亿年前生活在东非。

·大多数剑龙类恐龙口腔的前部没有长牙齿,但是有像鸟一样的角质喙,用来撕扯树叶。

剑龙(Stegosaurs)

·剑龙在剑龙类恐龙中体形最大。

·剑龙化石的发掘地主要分布在美国的科罗拉多州、犹他州以及怀俄明州。

·剑龙生活在侏罗纪晚期,距今大约有1.50亿年。

·强大的剑龙从鼻子到尾尖长8米~9米,重2000千克以上。

·剑龙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的背上长有大大的三角形骨板。

·剑龙的名字“Stegosaurs”的意思是“长屋顶的爬行动物”。这是因为人们最初认为80厘米长的骨板一个个平铺在剑龙背上,就像是屋顶上的瓦片,相互有些重叠。

·剑龙的骨板可能用于调节体温,如果它侧面对着阳光站立时,骨板可使其体温迅速上升。

·剑龙的尾巴上还武装着4个大大的钉刺,可能在自卫时挥舞起来刺向敌人。

角龙类恐龙 踝龙 安琪龙 鹦鹉嘴龙 巨椎龙 沱江龙 禽龙

结节龙类恐龙(Nodosaurs)

·结节龙类恐龙是披着盔甲的甲龙类恐龙的亚群。

·结节龙类恐龙亚群包括埃德蒙顿龙、蜥肋螈、钉背龙和结节龙。

·结节龙类恐龙是行动迟缓、身躯沉重的植食动物,皮肤上长有起着保护作用的厚重的结节、隆起和骨板。

·大多数结节龙类恐龙生活在侏罗纪晚期和白垩纪时期,距今1.50亿年~0.65亿年。

·埃德蒙顿龙在白垩纪晚期生活在北美洲,距今0.75亿年~0.70亿年。

·埃德蒙顿龙约7米长,但是它身上的骨质披甲却使它的不大的身躯变得沉重,它的体重达4000千克~5000千克。

·埃德蒙顿龙的颈、背、尾均长有一排排平平的和带尖刺的骨质板。

结节龙类恐龙钉背龙身长约4米,生活在1.20亿年~1.10亿年前。

慢龙类恐龙 蜥肋螈 巨兽

恐龙之最

最大的恐龙

·最大的恐龙应该是蜥脚类恐龙,譬如腕龙和阿根廷龙。但是要计算出它们活着的时候有多重却是件很困难的事儿。

·

最小的恐龙

·美颌龙是体形最小的恐龙之一。它生活在1.55亿年~1.50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

·美颌龙化石的发现地在欧洲,特别市在德国南部和法国东南部。

·美颌龙身体瘦小,拖着长长的、细细的尾巴,体重不足3千克。

·美颌龙的前足各生有两趾,趾端有利爪。后足各生有三个带利爪的长趾,外加一个首趾或大趾,长在踝部。

·美颌龙的牙齿细小,但又弯曲又锋利,可能是用来啄食地面下的昆虫、蜘蛛、蚯蚓以及类似的小型猎物。

·另外两种小型恐龙是异齿龙和约1米长的法布龙类恐龙莱索托龙。

·到目前为止,发掘出的最小的恐龙化石标本是幼小的鼠龙的。它的名字的意思是“老鼠爬行动物”。

·鼠龙是植食原蜥脚类爬行动物,类似于板龙,三叠纪晚期生活在南美洲。

·鼠龙的化石长仅20厘米,但这只是些刚从蛋壳中孵出的幼龙的化石。幼龙成年会长到3米长。

恐龙科普知识

本文发布于:2024-02-19 13:39: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83211592692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恐龙科普知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恐龙科普知识.pdf

标签:化石   可能   龙类   剑龙   发现   生活   骨质   食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