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哈萨克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更新时间:2024-02-19 13:20:46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19日发(作者:春节英文)

【精品】哈萨克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精品】哈萨克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千百年来,哈萨克族人民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糊口,哈萨克族民歌便带有很强的牧歌特点,曲调中普遍具有呼叫性的调子。呼叫声进入民歌旋律,使其具有宽阔、豪迈的性格,这一点,在“安”类民歌中表现得尤其凸起。

哈萨克族的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比较发达,有诗歌、民歌、民间故事等形式。其中民歌流传最为广泛、普遍。哈萨克族也是一个酷爱音乐的民族,素有“骏马和歌是哈萨克的翅膀”之说。民歌在哈萨克族民间音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哪里有哈萨克族的毡房,哪里就有歌声。

民歌是哈萨克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哈萨克演奏的乐器主要是冬不拉。冬不拉有两根弦,多数用四度(D、G)定弦,用右手指头弹拨发音。冬不拉是木制的,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这些都适合了游牧民生活生产方式的需要。

民歌的演唱形式

弹唱歌曲是哈萨克族民歌演唱的形式之一,由歌唱者自弹自唱。

弹唱歌曲无固定歌词,由歌手即兴编唱。其曲调篇幅较长大,音乐结构不很规整,节奏比较复杂,常使用以3/8拍为主的混合节拍,曲调的语言性、叙述性较强。在音乐上可分为歌唱性的和说唱性的两种类型。前一类有固定唱词,旋律悠扬、宽阔,人们把善于这一类弹唱的人称做“安玖”,即歌手;后一类旋律简洁、明快,人们把善于即席作词弹唱的人尊称为“阿肯”,即草原上的游唱诗人。每年夏季的“阿肯弹唱会”是一种以对唱为主的比赛。对唱在哈萨克族文化糊口中占重要地位,在节日及婚礼上都要举行对唱流动。独唱歌曲具有柔美的旋律,宽阔的气味,豪放而布满激情,结构比较整洁。

哈萨克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哈萨克族民歌主要采用欧洲音乐体系,但也有一些作品采用中国音乐体系,甚至有在一首作品中同时存在两种音乐体系的因素的情况。

音阶

哈萨克族民歌广泛地运用七声音阶,但也有五声音阶或者五声音阶基础上的六声音阶。古老的对唱曲常常使用五声音阶。

调式

五声调式——五声调式的哈萨克族民歌以宫调式和羽调式为主。五声宫调式强调羽音比强调徽音更甚,使得五声宫调式的哈萨克族民歌具有特殊的色彩。

七声调式——最常见的是自然大调、自然小调,其次是多利亚和混合利底亚调式。

旋法

有牧歌发展起来的哈萨克族民歌,普遍带有呼喊式的音调,并常常出现在曲首(有时也出现在句末或曲中),它常常由主音及其四度音或五度音的旋律音程构成。

节奏、节拍

哈萨克族民歌经常使用混合节拍,并在每小节的节奏划分上常常表现出前短后长的形态,这种情形在《蓝色的河》等作品中都有表现。这种节奏特点与曲首的核心音调作用共同形成了哈萨克族民歌豪放、宽广的性格特征,使它充满激情,具有史诗般的壮阔气势。

源自:中国传统文化;

【精品】哈萨克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本文发布于:2024-02-19 13:20: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83200461443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精品】哈萨克族民歌的音乐特点.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精品】哈萨克族民歌的音乐特点.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民歌   音乐   特点   具有   旋律   民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