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9日发(作者:阅读让生活更美好六年级作文)
[中国哈萨克当代文学创作述评]当代文学创作方法
哈萨克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文学遗产。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的60年间,中国哈萨克文学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辉煌成就,哈萨克族作家们不但继承了本民族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学、古代文学的优良传统,而且积极吸收世界文学和汉民族文学的优秀典范,使中国哈萨克当代文学不断走向成熟。
哈萨克当代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其形成、发展过程大致同中国当代文学的形成与发展一致。我国哈萨克当代文学的形成、发展主要分两个阶段:
一 1949年―1966年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各族人民的身心得到了解放,随着党的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我国哈萨克文学创作从1949年开始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形势。但是,由于政治原因,这种蓬勃发展的态势到1957年时停止了,1958年,哈萨克文学开始衰退,随后,在1961、1962年又得到了一些发展,到1966年几乎完全停止。在中国哈萨克当代文学的发展史上,1953年创刊的哈萨克文文学刊物《曙光》杂志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为文学作品的大量发表提供了园地,成为培养哈萨克文学新人的摇篮。
这个阶段的哈萨克文学成就最为突出的是诗歌。新中国的建立,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激发了诗人们的创作热情,他们纷纷拿起笔,歌颂新社会、歌颂党、歌颂勤奋劳动着的各族人民群众,揭发旧社会的各种罪行。这时期的主要代表诗人除了老诗人波孜达克、斯玛胡力、阿斯哈尔等外,还有朝气蓬勃的年轻诗人库尔班阿里、玛哈孜、乌玛尔哈孜、库力木汗、阿里木江、玛哈坦、赛力克、杜坦等人。他们的优秀诗篇《从毡房走向全世界》(库尔班阿里)、《旋风》(玛哈孜)、《新疆》(乌玛尔哈孜)、《十月》(夏侃)、《我是十月地带的公民》(赛力克)、《红星》
(杜坦)等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陶醉于解放喜庆中的哈萨克族人民的心声。在这个时期,还首次出版了中国当代哈萨克文学史上的几部诗歌集:《毛泽东之歌》、《胜利之歌》、《生活之歌》、《欢乐之歌》等。
中国哈萨克当代小说创作的基础是从1954年开始打造的。这个阶段的小说主要以短篇小说创作为主,小说的内容主要是揭露旧社会、歌颂新时代,主张男女平等和婚姻自由。这个时期的主要小说家代表有郝斯力汗、热合买吐拉、孔盖、布兰太、乌拉孜汗、哈那得力等人。他们的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我以为是法官》(热合买吐拉)、《世交》(孔盖)、《起点》(郝斯力汗)、《小画家》(乌拉孜汗)、《爱与恨》(加合斯勒克)、《领带》(哈那得力)等。在这个时期,还首次出版了中国当代哈萨克文学史上的几部小说集:《阿吾里的故事》、《心连心》、《超越者与守旧者》、《起点》、《阿吾里的春天》等。
除了诗歌和小说,这个阶段戏剧创作也取得了初步的成绩,如阿斯哈尔的《解脱压迫的人们》、热合买吐拉的《秘密婚约》和《都是语言惹的祸》、郝斯力汗的《被砸坏的床》等戏剧作品,布哈拉与王玉胡的电影剧本《哈森与加米拉》等,这些作品真实地反映了中国解放初期哈萨克族人民的社会生活状况。
这个阶段的文学创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各类文学作品的主题主要集中在歌颂新中国、歌颂中国共产党、歌颂劳动人民,揭露旧社会、讽刺陋习,主张婚姻自由等方面。
2 一支数量多、素质较高的作家队伍开始形成。除了上述的作家外,在这个阶段,托合塔尔汗、谢里扎提、达亚尔别克、阿布德热合木、阿布丁拜、热依汗等诗人在诗歌创作方面,布哈拉、阿合买提等作家在小说创作领域里大显身手,创作出了质量较高的文学作品。
3 受动荡不安的社会政治状况的影响,这个时期的文学创作没有能够从整体上达到比较高的水平。
二 1979年以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哈萨克族的文学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文学界产生了欣欣向荣的好局面。哈萨克新时期文学各种文学
体裁的创作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特别是诗歌和小说创作更为突出,散文、戏剧创作也出现了一些成果。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期,哈萨克文人的作品中以“文化大革命”时期为题材的作品占据了主要地位。在这些作品中,他们揭露了“文化大革命”给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各民族知识分子带来的巨大灾难,对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伤害的家庭和人民的悲惨命运表示同情。当然,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还表现了另外一些的生活内容,如爱情题材、知识分子题材、农村题材等等。作家们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也进行了不少探索。到了90年代,哈萨克文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文学作品的表现范围更加广泛,表现手法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许多作家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无论在作品内容,还是在艺术手段方面都有所创新。如作家们写出了不少改革题材的作品,塑造了那些在改革的大浪潮中大显身手的改革者的艺术形象,有的作家还引进了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表现手法,为哈萨克文学向崭新的领域发展奠定了基础。形成了一支由老中青组成的作家群,他们的许多作品获得了全国及自治区的各种文学奖项,一部分作家的作品被译成汉文和其他兄弟民族语言文字发表,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1 诗歌创作:诗歌是哈萨克文学史上最古老的文学体裁,哈萨克族人民习惯于用诗歌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到了新时期,作为传统样式的诗歌,出现了全面发展、多方探索的现象。哈萨克族诗人纷纷拿起笔来歌颂了大好形势,揭露了“文化大革命”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又写出大量描述各种社会现象的诗篇,为发展中国哈萨克诗歌创作不断地努力。在这个时期,阿斯哈尔、库尔班阿里、玛哈孜等老诗人以高昂的热情投入到了诗歌创作中,发表了高水平的作品,为中青年诗人做出了榜样。如阿斯哈尔的诗体长篇小说《一个世纪》,库尔班阿里的中篇叙事诗《她的梦幻与现实》,玛哈孜的诗体长篇小说《昔日的故事》等作品,无论是从主题内容,还是从表现手法上都对当时的哈萨克诗歌创作起到了促进作用。在他们的支持下,以乌玛尔哈孜、赛力克、库力木汗、阿力木江、夏侃、买迪、扎达汉、杜坦、加纳提汗、柯德尔汗、别尔德别克、萨力、热依汗等人为代表的中年诗人们重新回到了诗坛,以他
们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的诗歌吸引了读者,开始了中国哈萨克诗歌的辉煌历程。紧接着哈斯木汗、阿孜力别克、扎哈拉、哈孜木别克、努尔依拉等人也开始从事诗歌创作,发表了许多优秀作品。到了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新时期哈萨克诗坛上又出现了一批思想解放、富有激情、素质较高的年轻诗人,他们继承了老一辈文人的优良传统,不但学习和吸纳本民族诗歌的精粹,而且努力学习其他民族诗歌的优点,活跃在诗歌领域里。他们的主要代表是:努尔兰、塔佩、巴拉番、波拉提、俄德热斯、沙吾列提、阿孜亚、哈拜、马赫萨提、加阿太、叶尔兰等人。
新时期哈萨克诗歌创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形成了由老、中、青年作家组成的诗人队伍,他们热爱诗歌创作,以高昂的热情从事诗歌创作,创作出了质量较高的作品。老、中年诗人有丰富的诗歌创作经验,青年诗人以谦虚的态度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不断学习世界诗坛上出现的新的诗歌表现手法,他们都为哈萨克诗歌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 诗歌的内容丰富。新时期哈萨克诗歌中有歌颂伟大的党,歌颂祖国的,也有歌颂新时代,歌颂故乡的,永恒的题材――爱情更是这个时期诗歌作品的主要内容。总之,新时期的哈萨克族诗人们把各种社会现象都在诗歌作品中表现了出来。
(3) 诗歌的表现手法不断创新。哈萨克族诗人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创作领域,以新的精神面貌面对生活,创作出了独特的作品。如乌玛尔哈孜的自由体创作、加纳提汗的富有哲理性的诗歌、杜坦的浪漫主义气息、阿孜力别克的民族传统和时代特色融合在一起的诗篇都是新时期哈萨克诗歌的独创之处。
2 小说创作: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哈萨克小说创作迅速崛起,小说创作领域里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个时期作家队伍不断壮大,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不断提高,小说种类也得以拓展,作家们的思想境界不断开阔,哈萨克小说创作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新时期哈萨克小说创作的主要代表作家有老作家热合买吐拉、孔盖、玛哈孜、哈尼、乌
玛尔哈孜、乌拉孜汗、居玛拜、苏丹、贾合甫、巴特热汗、夏依苏里坦拜等;中年作家夏木斯、艾克拜尔、夏依木拉提、波拉提、萨哈特汗、哈依夏、叶尔克西、哈布代西等;青年作家赫尔巴合、赛力克、昆道列提、阿尔达克、吐尔森别克等。
新时期哈萨克小说创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文化水平高,富有文学天分的作家脱颖而出,不断地吸收文学领域里的新鲜事物,特别是西方现代派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如乌玛尔哈孜、居玛拜、乌拉孜汗、苏丹、艾克拜尔、哈依夏、叶尔克西、赛力克、吐尔森别克等的创作都是很好的例子。
(2) 作家们的眼界不断开阔,小说中所表现的社会生活内容广泛而且深刻。作家们笔下表现比较多的是丰富多彩的历史题材、饱含血泪的“文化大革命”题材、尊重人才的知识分子题材和批评民族弱点的题材。
(3) 在新时期哈萨克小说创作领域里还出现了儿童小说、科幻小说等小说种类,形成了专门从事此类小说创作的作家队伍;产生了历史长篇小说热;女作家队伍不断壮大、汉语创作现象引人注目。
除此之外,散文、戏剧创作和文学评论也有了一定的成果。
散文是哈萨克文学大家庭中最年轻的成员,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哈萨克散文创作十分单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阿吾里汗、艾克拜尔、叶尔克西、哈依夏等人作为主要代表的哈萨克散文作家以歌颂思念家乡、歌颂民族团结等主题写了不少散文作品。如阿吾里汗的《天马之歌》,艾克拜尔的《歌者与〈玛纳斯〉》,叶尔克西的散文集《永生羊》,哈依夏的《生命》等。
到了新时期,一部分作家关心戏剧创作,发表了一部分反映哈萨克族人民生活的作品。如乌玛尔哈孜的《花头巾》、阿吾里汗的《四吨重的媳妇》、阔本的《乔丽番》,哈那德里的《在好转的道路上》等作品从不同的角度上反映了哈萨克族人民的生活气息。到了90年代,哈萨克族作家创作小品、影视文学作品较多,如马吾里提汗的《检察工
作》、杰俄斯的《从远处控制》、乌拉赞拜的《山的儿子》,阿里木江的《姑娘坟》,阿吾斯汗的《新居》,夏木斯的《见面之后》等。
在新时期,阿合买提别克、阿吾里汗、米尔扎汗、夏里甫罕、阿山、杰恩斯汗、俄德热斯、吐热森汗、马合赛等文学评论家们积极观察文学创作的发展情况,发表文学评论,以科学的态度来评价作品和作家的创作情况,为新时期哈萨克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如阿合买提别克的《关于获奖的三篇短篇小说和两首诗》、阿吾里汗的《文学的时代,时代的文学》、米尔扎汗的《浅谈哈萨克诗歌创作的有些问题》、夏里甫汗的《哈萨克族文学创作突破论》、阿山的《论玛哈孜诗歌的语言艺术》、杰恩斯汗的《诗歌与诗人们的老长调》等。
总之,中国哈萨克族的当代文学在良好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得到了迅速发展,各种文学体裁的创作都有了初步的成果,诗歌创作和小说创作成就比较突出。作家们不但在主题思想的表达方面做出了努力,而且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也在不断地探索,为创作适应时代要求的文学作品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本文发布于:2024-02-19 13:17: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83198572692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国哈萨克当代文学创作述评]当代文学创作方法.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国哈萨克当代文学创作述评]当代文学创作方法.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