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8日发(作者:灵栖洞)
埃杜阿特·默里克(Eduard Moerike)是德国十九世纪重要的抒怀诗人。这位诗人过往在我国还没有先容过,因而人们对他不大熟悉。他写的中篇小说《莫差特往布拉格的路上》是德国文学中的名篇,现在翻译出来先容给我国读者了。但请不要误会,以为先翻译先容他的小说意味着默里克首先是个小说家。不,默里克首先是个诗人。他留给后代的诗作数目不能算多(约680余篇),但他在德语文学中是歌德以后最优秀的抒怀诗人之一。
默里克1804年9月8日生于德国西南部路特维希堡的一个医生家庭。他和我国读者熟知的德国诗人海涅是同时代人。他比海涅晚出生四年,但他活到七十一岁,海涅五十六岁就死往。这两位诗人经历的时代特点是:欧洲从拿破仑失败后出现的封建复辟时期经过法国的七月革命转变为革命形势的高涨,最后爆发了1848年革命。默里克还经历了1871年德国的同一,海涅则没有。但这个区别并不重要,由于默里克自1855年发表了《莫差特往布拉格的路上》以后,再没有写过什么重要的作品。
默里克生活在这样的时代里,他和海涅一样,一开始是在当时主宰德国文坛的浪漫主义文学影响下写作的。他在图宾根神学院(Tübinger Stift)学习时期(1822—1826)写出了抒发对一位神秘的吉卜赛女郎的爱情的诗《佩雷格利娜》(Peregrina);他初期写的《韦拉之歌》(Gesang
Weylas)是歌颂他幻想中的国土——远在南太平洋中的一个仙岛奥尔普利特(Orplid)的诗。这两首诗在题材和风格上都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德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实际上是“神圣同盟”(1815)反动封建复辟政治局面的产物。这与同时期的欧洲各国,例如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恰成鲜明的对比。德国浪漫派宣扬神秘,沉溺于梦幻,逃避现实,热衷于中古。这盛极一时的文学思潮随着欧洲革命形势的高涨在青年人中市场愈来愈小。“青年德意志派”在三十年代的出现标志着浪漫主义阵线的被突破和崩溃。海涅就是这个突破中的突击手。他以自己的艺术实践实现了“青年德意志派”文艺必须重视现实,不能脱离政治斗争的主张。德国文学在这个时期内逐步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变。到1848年以后,现实主义便成了德国占统治地位的文学了。德国的某些评论家由于默里克一生阔别现实斗争,过着隐退的生活,他的创作又大部分是对自然景物和身边小事的描写和感怀,就把他看作是与现实无关的唯美派诗人;有的文学史家则把他回进德国后期浪漫派诗人。这些看法都是表面的。
诚然,默里克与海涅相比,后者关心政治,后半生几乎在政治漩涡中度过;而默里克在结束了图宾根的学习生活后先在几个小城镇当牧师助理(1827—1833)。后来他好轻易在克勒弗苏尔兹***得到一个固定的牧师职位,但他对这工作厌倦,三十九岁那年就以健康不佳为理由退休了。自此以后他和单身的姐姐一起过着隐退的生活一直到死。他一生囿于施瓦本地区,连莱茵河都没有见过,他到过的最大城市是人口不足四万的斯图加特;海涅则不仅在德国四处旅行,而且往过欧洲的通都大邑,后半生在巴黎度过了他的***生涯,是一位见过大世面的诗人。
但是默里克离群索居的生活关不住时代的新鲜气味。这气味虽没有在他脑海里掀起轩然大波,但也吹皱了一池春水。他在年轻学习时期,曾受过反封建独裁的自由思想的感染。他的一位老师因犯“煽动罪”被开除(1822),他的亲兄弟因犯“革命颠覆罪”被判刑(1831),他的好朋友哈特劳勃(Wilhem Hartlaub)转变成激进***派参加了1848年革命。他这些反映着时代脉搏的事件曾在他个人的信件中表示过他的关切和同情。把默里克说成一个不识人问烟火味的诗人是不完全符合事实的。
二、诗歌创作
既然默里克不是生活在真空里,我们对他1838年出版的诗集就不能用“太阳光下没有新鲜事”的态度来对待了。这集子是他的一本初版诗集,收集了他从图宾根学习时期至克勒弗苏尔兹***当牧师时期写的143首诗。这本诗集在他生前曾重版三次(1848,1856,1867),第四版共收诗226首。
这诗集首先收进了大量描写自然抒发感情的诗篇,其中如《日出前的冬晨》、《是它!》、《午夜》、《玄月的早晨》、《春天里》、《乌拉赫之行》、《我的河流》、《在林中》都是德国诗歌中歌咏大自然的名篇。这些写景诗区别于浪漫派诗歌的地方在于它们是写实的。德国浪漫派诗歌从纯主观出发描写自然,个人感***彩沉没了大自然的***,甚至用幻景来代替自然,因而他们笔下的自然景物朦胧模糊,神秘而不可捉摸。默里克的诗描写自然的时候力求把握住自然的本来面目,诉诸感官,而且在他的笔下被描写的景物轮廓清楚,色彩鲜明,给人以真实感。诗人是一位语言大师,他不仅用语言再现形象,而且善于用字句的声音和节奏来表达他对大自然的感受。这诗集还收进了不少用民歌风写的抒怀诗和叙事歌谣,著名的有《美丽的萝特劳》、《被遗弃的姑娘》、《阿格内丝》、《火的骑士》等。很明显,默里克在这里受了浪漫派诗人阿尼姆和布仑塔诺收集的民歌集《少年神奇的号角》一书的影响。但他的民歌风与浪漫派诗人的格调并不相同。后者的民歌风多半靠对向往的东西那种可看而不可即的伤感情调来表现,而默里克的民歌风却靠对那些淳朴自然的人和事真实生动的描写散发出来。在这本诗集中有一些田园诗和牧歌,其中有代表性的有《古老的风信鸡》、《一个稳当的人的神话》、《笑话》、《致表哥》等。这些诗歌固然反映了诗人阔别当时的火热斗争、甘愿避世幽居的生活情趣,但这些诗中经常出现的幽默和自嘲说明了默里克过退隐生活时并非心安理得。最后,诗集中有相当数目的咏物诗,如《咏灯》、《咏一幅古画》、《咏教堂塔尖》、《咏壳上写字的鸡蛋》、《咏刻有季节女神像的钟表》等。这些诗是模仿希腊罗马的古典诗歌风格写官路风流的,对物的描写细致生动,语言凝练,趣味隽永。这与德国浪漫派创作从中古往寻找灵感,写诗形象模糊,意境朦胧适成对照。
总之,默里克的生活和创作走着一条与海涅不同的道路,但是我们却同样看到默里克的诗歌刻上了浪漫主义过渡到现实主义的时代印记。
海涅要求自己成为时代的“鼓手”,要把人们“从沉睡中唤醒”,他要求诗人“在战斗中走在最前列”;他一生也这样做了。他在诗歌上的成就和影响比默里克大得多,这是没有疑问的。有些持有狭隘民族主义的德国文学史家抬高默里克贬低海涅,在纳粹时期干脆把海涅的名字从文学史中抹掉,用默里克来代替海涅的地位,这种做法当然是出于反动的政治偏见。可是国外也有把马克思主义当做教条的人片面夸大文艺批评的政治标准,因海涅后来是一个接近马克思的激进***主义诗人,就把他看作当时德国文坛上唯一的太阳;其余的诗人(包括默里克在内)都被看作这太阳旁的星星,他们岂止成了黯淡无光,简直象不存在一样。这种看法是一种简单化,是不实事求是的。
将近一百五十年以来,默里克的诗歌在德语国祖传诵不尽,它们至今受人民喜爱。在德国,无论任何一本历代诗选总要选收相当数目的默里克的作品。这些作品已成为德语诗歌宝躲中光彩夺目的珍珠。很多作曲家竞相为默里克的诗歌谱曲,其中沃尔夫(Hugo Wolf)谱的数目最多 [1],音乐也能再现诗的意境。诗人写的叙事谣曲《美丽的萝特劳》(Schoen Rohtraut)
则因浪漫主义音乐家舒曼(Robert Schumann)的谱曲而著名。我们希看我国德国文学工作者能将默里克一些有代表性的诗歌翻译过来先容给我国读者。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帮助大家熟悉德国人民这一份优秀的诗歌遗产,另一方面可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作家。
三、写小说的抒怀诗人默里克
默里克在写诗的同时,花了很多时间写小说。他以歌德的《威廉·迈斯特》为榜样写了长篇小说《画家诺尔顿》(Maler Nolten,1832),这本小说出版后他不满足,花了四十多年时间修改,到死没有修改完。他写了六篇中、短篇小说,其中中篇童话《斯图加特的小矮人》(Stuttgarter Hutzelm?nnlein,1852)和《莫差特往布拉格的路上》一样,也是成功之作。
长篇小说《画家诺尔顿》写的是围绕一个画家发生的爱情悲剧。这小说受浪漫主义影响,结构疏松,插曲太多,情节线索常被打断,致使读者不得要领而不能卒读。但这本小说中作者塑造的人物给人以真实感,这是由于这些人物是通过作者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观察得来的。中篇小说《莫差特往布拉格的路上》是以现实主义为基调的。小说的主题是:莫差特生活的社会容纳不了莫差特这样的天才。有人经研究以为这是默里克借题发挥,发泄自己不被社会欣赏的牢骚情绪 [2]。但是,不管怎样,这样的主题是符合历史真实的。不仅如此,它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批评性质。小说中除莫差特中途在伯爵府逗留一事是作者虚构以外,其余有关莫差特的生活、遭遇、创作、性格和轶事的描写都是有事实做根据的 [3]。作者在小说中对各种场面的描写也尽量做到忠实于细节的真实。这些说明了默里克的小说具有现实主义倾向。
但是,默里克是个诗人。他写小说也是带着诗人的气质来写的,因而小说常散发着浓厚的抒怀诗气氛,《莫差特往布拉格的路上》就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小说。再有,作者是一位对音乐有研究的诗人,他有意识地使他的小说具有音乐效果,使小说写得具有明显的音乐性。下面就这两方面对小说的写作技巧进行一些分析。
本文发布于:2024-02-18 16:18: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82443132685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埃杜阿特·默里克(EduardMoerike)(一).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埃杜阿特·默里克(EduardMoerike)(一).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