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8日发(作者:奇妙的声音)
.
1.俄罗斯作为世界主导国家的地位得到恢复。俄罗斯经济复苏和经济稳定增长成功扩大了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有人爱俄罗斯,有人不爱俄罗斯,有人帮助她扩大影响,有人抗拒这种影响,但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无人倾听莫斯科在解决世界诸多危机上的声音的话,那么现在一切恰恰相反。我们注意到,这一切不是靠穷兵黩武达到的,或者说,远非仅靠军事力量达到的,靠的是莫斯科日益增长的石油天然气力量、跻身"金砖四国"之列(与中国、印度和巴西齐名),还有令许多人都感到意外的"欧亚病夫"重新康健起来的事实。
2.俄罗斯人的自尊心得到恢复。一个民族的自我感觉是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要素,是一国最重要的对外政策目标。今天,从普通游客到大使,任何一名俄罗斯人在海外和本国都感觉自己是一个国力正在上升的、值得尊重的大国和强国的公民。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人们开玩笑说,俄罗斯是由美国驻俄罗斯大使统治的国家,那么今天任何一个俄罗斯人(或者外国人)都明白,莫斯科可以在任何一个国际或内政问题上不同意华盛顿或者任何一个国家首都的意见,坚持己见,且不会招致任何不良后果。今日世界上能有这种过分之举的大国为数不多。
3.席卷邻国的"颜色革命"浪潮并未对俄罗斯造成影响。独联体国家的反俄体制借助操纵选举机制登台似乎将以独联体解体和俄罗斯本国将发生经济和政治危机而结束,但这一切并没有发生。吉尔吉斯失败的"颜色革命"伴随的是比什凯克的混乱和商店受到抢劫,这吓倒了中亚地区的政治精英和居民,但却使俄罗斯在中亚的地位得到巩固。"颜色革命"在乌克兰和格鲁吉亚的魅力也因这些国家内部发生的事件而逐渐暗淡下来。俄罗斯对外政策在此的功劳是她最大限度地平静对待所发生的一切。有时,无为胜似有为。
4.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等老的一体化机制保存下来,而上海合作组织等新型一体化机制也宣告成立。俄罗斯上世纪90年代在后苏联空间内的政治模式将不会永远存在,这在弗拉基米尔·普京首个总统任期之初就已十分明显,问题在于取而代之的将是何种政治模式。过去8年来一切渐趋明朗,大多后苏联空间国家都需要独联体部分功能和机制,但这页
.
些机制将继续进行改革。同时,独联体部分国家的军事同盟,即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得以成功保留下来。莫斯科成功摆脱了建立在为政治上亲莫斯科的国家廉价供应能源基础之上的后苏联(或者几乎是苏联)政治模式。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这一后苏联空间一体化的新轴心正在形成,同时也形成了中亚国家新的合作模式,其中不仅包括有中亚国家,还包括有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之一的中国。后苏联空间内的对外政策逐渐分解到彼此联系不大的方向上,即西方和中亚方向上,使得这种对外政策更具实用性。
5.俄罗斯在越南、中东、印度和中国等苏联传统影响深厚国家的地位失而复得,并同拉丁美洲等新伙伴们确立了关系。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曾经经历过一个对外政策全球地位损失期,那时苏联时期结下的各种联系都已中断,没有任何别的关系取而代之。同时,对外贸易在俄罗斯发生市场改革的背景下全面崩溃,私人贸易在过去几十年来首次出现。上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领导层没有准确预见到,莫斯科应该在世界上哪些地区获得什么样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在弗拉基米尔·普京当政时期,这种情况有所改观。俄罗斯国家和私人商界几乎在各大洲都出现了实际利益,并制定了旨在推动这些利益的政策。
不足
1.没有能力成为俄罗斯周边国家首要的伙伴。俄罗斯经济实力使其无法在这些国家拥有最大的影响力,包括那些欢迎俄罗斯施加影响力的国家。政治观点结盟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在其它国家市场的主导地位越来越重要。俄罗斯商业既没有经验也没有资源以占据这种主导地位。对俄罗斯非常重要的几个世界大国,俄罗斯都没有被列为首位经济伙伴国,最强也不过是被列入10名以内。这种情况甚至出现在独联体国家(比如哈萨克斯坦)。结果是与苏联时期相比影响力减弱,包括与这些国家的政治交往。
2.在生活方式、文化和艺术领域里,俄罗斯没有能力成为主导者。这一事实看起来好像是对外政策的失败,但这些年来给人的感觉是,现代俄罗斯甚至无法赶上苏联时期时胜时败的成绩,当时苏联在国外也赢得了不少人心,而且不光是靠其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力量。俄页
.
语使用的范围也在缩小,现代俄罗斯文化和艺术的光辉也有些黯然失色。在这些领域,俄罗斯对外政策以及相关政策远远的落后于世界上很多国家,那些国家使用各种技术在世界上来推广自己的文化。
3.俄罗斯没有能力选择一个针对海外俄罗斯人的可行政策。在这方面一些新创意还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出现过一些。但至今,与那些在发达国家的海外华人和印度裔人士相比,海外数百万的俄罗斯人仍然无法成为俄罗斯经济和稳定发展的动力。
4.俄罗斯在格鲁吉亚和乌克兰等国的影响力受挫。莫斯科没能力在邻国动员亲俄的巨大的民众力量,包括那些俄罗斯裔人士。而俄罗斯的伙伴国局势也有所恶化。这里是指俄罗斯自己的算盘,而不单单指俄罗斯的对手的行动所获得的胜利。"美国病"(陶醉在自己的正义和恢复强大)害了俄罗斯。政策失败最明显的例子是俄罗斯针对格鲁吉亚采取的制裁,结果是把包括那些对格鲁吉亚当局政策不满的格鲁吉亚人疏远了。
5.在军事技术合作领域的失败。这一国际合作领域在90年代是俄罗斯对外政策重要的组成部分。正是这方面的合作给俄罗斯对外贸易的新模式带来了潜力,使其建立在出口技术的基础上,而不是原料出口为主。本世纪初,俄罗斯军火出口大幅增长。与其它军火出口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但竞争不可能是近年来拒绝接收俄武器并且抱怨供货超期问题的唯一原因。俄罗斯这一经济领域不停歇的改革暂时还没有带来期望的结果--改善俄罗斯武器的声誉。
论文关键词:俄罗斯 白俄罗斯 战略地位 俄白联盟
论文摘要: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的关系发展在政策调整上变化较大,由最初的“甩包袱”到后来的“积极拉拢”。其中俄白关系处在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关系发展的前端,白与俄罗斯这一特殊国家关系即从俄白共同体一俄白联盟一俄白联盟国家关系涉及到独联体国家一体化的问题,而独联体国家外交活动又将影响到俄在世界范围内与多联体国家、西方国家、东方国家的发展方向。
一、白俄罗斯在俄之独联体政策中的战略分析
白俄罗斯与俄罗斯两国的发展在总体上是决定于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外交政策的调整的,俄白关系由冷变热的前进过程是与俄与独联体外交过程相适应的。考察俄白关系单单从两国关系层面上分析是很难准确把握的,只有在俄与独联体国家关系这一更广层面上才能对自在俄罗斯外交战略中的地位作一较为客观的评价。这种分析可以从俄对独联体政策的发展页
.
演变的几个阶段中人手,从中把握俄白关系的发展脉络。
第一阶段,1991年一1992年上半年,俄对独联体国家疏远、分离时期。俄罗斯刚诞生之初奉行亲西方外交政策,以西方国家作为其经济复苏的保证,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俄政府优先发展与西方国家关系,力图与之达成盟友,俨然成了西方的小伙伴,而同时在经济上视独联体国家为包袱,对独联体事务漠不关心,疏远近邻,对因苏联解体所破坏的统一战略空间不加以任何弥补。只是旨在继承原苏联所留下的遗产,同独联体国家在核武器分配、军事力量等方面展开争夺。
独联体成立不久,俄罗斯基于“甩包袱”思想在未与其他成员国协商的情况下,突然放开物价实行“休克疗法”。这一举动对成员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引起各国的强烈不满,纷纷实施一系列措施加以抵制。其中,白俄罗斯发行货币,设立海关确立关税与外贸配额许可证制度。此外,自在俄建立共同卢布区问题上也持相对态度。俄对独联体事务消极且经常表现出大俄罗斯主义,增大了各个成员国的戒心。1992年1月28日,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五国总统签署赫尔辛基最后文件之前指出,独联体成员国只有在享有平等地位与履行各自义务情况下,独联体才能生存下去。这表明,此时,独联体离心倾向已然显露。成立初期的独联体政治,经济关系松弛,:军事合作基本中断,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对1992年5月《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兴趣不大。
这一时期俄白两国在对外交往中总体上是各有所想,还未确立联合的意向,甚至自在某种程度上起到后来俄罗斯推动独联体一体化时所不愿看到的离心作用。俄此时尚未对独联体有明确的认识,更未把独联体纳入其全球外交体系中,白俄罗斯的战略地位无从考虑。而白俄罗斯对俄的大国行径存有戒心,“甩包袱”政策只能使其更加小心地维护自身利益。
第二阶段,1992年下半年r 1995年,俄确立对独联体方针政策时期。俄罗斯在“一边倒”政策受挫之后迅速做出调整,特别是对独联体政策进行反思。俄对独联体在其对外交往中的认识有了区别于以前的巨大变化,俄已开始有意识的规划对独联体政策。双头鹰政策的出台使俄罗斯对独联体国家的关系渐趋积极。1993年1月独联体元首明斯克会议通过《独联体章程》,明确独联体的性质、组织、机构、运行机制。1993年4月《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构想》阐述了加强俄与独联体国家关系的重要性,提出对独联体政策是俄的优先考虑问题。1993年5月独联体国家元首理事会莫斯科会议确定了加强独联体机制的文件,成立常设机构。至此,独联体结束了无组织章程、无执行机制的状态,标志其已朝规范的地区性国际组织迈进。1995年9月叶利钦颁布《俄罗斯对独联体国家战略方针》文件,全面阐述了对独联体的方针政策。寻求以多种速度,多种层次,促进独联体一体化,增强俄在独联体国家体系中的主导作用。这些措施使俄在独联体总的特殊地位得以确立,提升了俄的威望。
在俄确立独联体政策的过程中,俄白关系得到明显改善,白在多个领域与俄达成共识。1994年4月,俄白签署货币联盟协议,建立统一卢布区。1994年2月,俄同意以国内价格向白提供石油、天然气。1995年1月,俄、白、哈三国关税同盟订立。1993—1995年2月俄、白、哈、土等六国签署了共同保卫外部边界协议。双方的联合意向在此时期出现,1994年7月卢申卡科当选为白俄罗斯总统之后,主张白应加强同俄关系以对抗西方国家对白的压力。显示出强硬的一面。主动展开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俄的独联体战略实施,为日后俄白一体化奠定了良好的政治经济基础,同时俄自关系的发展也有利于独联体的一体化。
第三阶段,1996年至今,俄继续推动独联体一体化发展时期。由于西方国家对独联体国家以经济、军事援助为诱饵,极力扩大对该地区的渗透,独联体离心倾向发展,俄决定积极分层次、分阶段地推动一体化进程。在1991年到2002年中,俄与独联体经历风风雨雨,逐渐建立起独联体合作机制,确立了一体化的核心组织,俄白联盟国家是突出成果。
1996年3月俄白哈吉签署四国条约加强政治合作,协调对外政策。此外,俄积极修复页
.
与乌克兰的关系。1996年4月,俄白签订《关于建立主权共和国共同体条约》揭开了俄白特殊关系的序幕。随后双方关系进一步发展;1997年4月《俄白联盟条约》;1998年1月《俄白共同国防政策构想》相继出台。到1999年l2月,俄白联盟国家的建立使两国关系达到了高潮,是独联体一体化的最高层次,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个领域内合作,关系更为紧密。
白俄罗斯在这一阶段明显表现出与俄联合的积极态度,至1996年11月第二次全民公决后总统权力的进一步加强也为俄白联盟扫除障碍。白是俄白联盟的积极推动者,卢卡申科的个人作用不可低估。俄白关系的发展对俄的独联体一体化起到了火车头的作用,俄白联盟国家更成为独联体未来一体化的典范,围绕此关系俄致力于核心国家层次的建立,吸收新成员加入,扩大影响力,加大外交筹码,从地缘政治上讲也同样有巨大意义。
二、在俄外交战略中自俄罗斯地位的总体评价
俄白从1991年独立以来到今天成为联盟国家,中间经过了几年时间的努力。分析原因无外乎经济上的互补,地缘政治上的战略依托,民族、历史、语言、文化等方面的接近,在国际大环境之下两者的一体化是必然趋势,而且在继续向前发展。在俄之对外战略中,俄白关系有着重要意义,对独联体政策的实施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首先,俄利用与白的关系推动独联体经济一体化。俄白两国经济关系密切,白的加工工业鞍为发达,轻工业产品丰富,而俄在此方面较为落后,同时,白能源的缺乏使之更加与俄接近。俄重视与白的关系不仅仅着眼于两国经济的往来,更多的是通过双边关系带动多边关系的,因为离开独联体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俄很难独立向前发展。1995年俄、哈、白建立三国关税联盟,1996年俄白哈吉四国条约签署等一系列活动为独联体国家进行多边、多层次的合作提供了必要的运行机制。
其次,借助俄白联盟巩固独联体。独联体国家经历了俄之最初的”甩包袱”政策之后对俄心存戒心,有担心俄政策摇摆不定的心理。但从目前而言,俄与独联体朝着较为健康的方向发展,虽然各国之间关系微妙。随着近年西方国家对独联体的不断渗透,俄越来越来深刻地认识到,独联体在俄外交中的战略地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俄会继续积极推动独联体一体化,借助其减轻来自西方的压力。因各成员国利益差异,独联体的松散状态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改善,俄白这一特殊国家关系成为俄对独联体政策的一个基本着眼点,通过俄白联盟国家这一独联体国家一体化的最高层次,团结哈、吉、白与之成为核心国家,以点带面推动与其他成员国交往。
此外,俄白联盟对遏制北约东扩亦有积极意义。处于各自安全考虑,俄白两国领导曾多次表示反对北约东扩,寻求国防安全。白地理位置对俄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是俄通往欧洲的门户,交通较为发达。波匈捷被吸收到北约之后,白实际上成为俄的最后一道屏障。2001年俄白联合军队的成立也会增大俄在边界处的安全感,是俄白对北约的一种积极防御的表现。
可以肯定的是,自在上述几个方面中对俄的战略作用较为明显,虽然他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然而,我们不能对俄白联盟过于乐观,俄白联盟内外部关系中都有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一、俄白两国经济体制不同。俄奉行市场经济,商品自由流通;白则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商品由政府统一调拨,双方在经济体制上的差异会给一体化的进程带来诸多摩擦。此外俄白经济除了固有的互补性之后,也存在商品交往中的某种不平衡,俄每年向白以国内价格出售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即使如此自由于国内经济的困难仍无力还债,到2001年白欠俄天然气外债已达4亿美元。两国一直为此事摩擦不断,无法找到根本的解决方法。(在俄白联盟一章有分析,不再赘述)白加工业商品虽然畅销,但初级产品很难打人俄市场,这是一种交易上的不公平,短时期可以不会凸现,从长远上看会影响俄白经济一体化的后劲。
第二,俄白联盟在强化独联体的过程中除了积极的影响之外,也存在消极作用。主要是页
.
视俄为对手的西方国家加紧压缩俄白的国际生存空间,白的对外环境不断恶化。此种现象不能不引起独联体其他成员国的关注,促使其从自身利益出发权衡利弊,结果更多的是趋向于在俄与西方之间保持中立。毕竟独联体不是铁板一块,各国利益差异较大,与俄保持关系基于经济上的因素较多,当条件成熟时有可能站到西方一边。并且,俄白联合国家增加了一些国家的戒心,俄以点带面意图的实现尚需观察。
第三,俄白联盟在抗衡北约东扩中的作用微弱。俄现在在某种意义上已是二流国家,在与北约抗衡中已力不从心,这从科索沃战争中得到明证。白是一个小国,经济上较弱,军力匮乏。俄白的军事联盟与北约关系中居于守势,较为被动。需要指出的是,俄新近与北约成立俄一北约常设理事会,普京在此问题上有所松动。俄表现出退让的姿态以换取西方国家在俄西化中的支持,这将削弱俄白联盟的凝聚力。
三、俄白联盟的凸显作用
1.俄白联盟的形成及原因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国在白俄罗斯别洛韦日丛林签订协议,从而导致了苏联的解体。随后,俄白两国在1992年6月25日建交,1995年1月六日签订了海关联盟协定,两国关系得到了迅速发展。1996年4月2日出台了《建立俄白共同体条约》,俄白共同体的成立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根据条约规定,两国各自保持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保留自己的国旗、国徽、国歌、宪法;将制定共同的预算和发行共同的货币;两国共同保卫边界,拥有共同的安全空间;共同体设立议会;俄自共同体允许他国加入。俄白共同体的结成是双方在政治、经济、安全利益等方面互相利用的产物,也是叶利钦竞选总统的需要。共同体的成立为两国以后的进一步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俄白一体化的重要一步。
1997年4月2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与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签署了《俄罗斯与白俄罗斯联盟条约》并草签《俄罗斯与白俄罗斯联盟章程》,条约将俄白共同体改为俄白联盟。目的是加强俄白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及其他领域的全面合作,促进两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协调两国的法律制度,确保各自的安全并促进欧洲安全和欧洲与世界范围的互利合作。
1998年12月25日俄自签署关于进一步统一的宣言两国公民权利平等条约和两国为经济实体创造平等条件协定及实施细则。这为两国进一步统一作了必要准备。1999年12月8日俄白正式签订《俄白建立联盟国家条约》,它标志着俄白已步人联盟国家的快车道。联盟国家意味着”两国在统一为民主法制国家进程中进入新的阶段”。建立联盟国家的目的是:建立统一的经济空间,发行统一的货币,实行统一的社会政策,形成统一的法律体系;根据国际法原则保障人权与自由,保证统一国家的安全和同犯罪作斗争,加强在欧洲和全世界的和平,安全与互利合作,发展独联体。联盟国家保持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国家制度、宪法、国旗、国徽和其他国家标志。
俄白这两个1991年才独立出来的国家,为什么经历数年的发展又走上联盟的道路寻求一体化呢?首先,以美国为主导的北约集团严重威胁俄白两国的国家安全。俄白始终反对北约东扩,在俄看来北约东扩对其影响巨大严重压缩其战略空间,白俄罗斯北连拉脱维亚和立陶宛,西接波兰,南邻乌克兰,东部即是俄罗斯,是通往欧洲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北约自科索沃战争得手以后,又进而加紧在高加索和中亚地区争夺,这必然引起俄的强烈反应。而对白讲,波匈捷三国加入北约使白事实上与北约接壤,作为无核国家使其更愿意靠近俄,抵制北约。
其次,经济上俄白两国互补性较强。俄是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以签署联盟国家条约的1999年为例白的对外贸易总额为l1127亿美元,其中与俄之间的贸易额占总额的59.6%。白俄罗斯主要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石油等能源,若失去俄罗斯将损失严重。同样俄对白有所借重,俄的轻工业较为落后,白每年都向俄提供大量的食品、服装等产品,同时白也是原页
.
苏联的”装配车间”生产拖拉机,饲料联合收割机,重型载重卡车等产品都为俄所需。从俄与独联体关系层面上分析,俄白经济的联合有利于带动独联体经济的一体化,符合俄之独联体整体政策。
再次,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都信奉东正教,同起源于东斯拉夫民族,现在1030万白俄罗斯人中有200万俄罗斯人。两国语言极为相似,文化习俗较接近,这都为俄白走向联盟提供必要的社会条件。
2.俄白联盟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现状
自1997年4月两国签署了俄白联盟条约之后,双方交往与合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然而由于近年来俄自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都遇到了一些问题,使得俄自关系的发展受到阻碍,而且其中有一些深层次的原因。
第一,东南亚经济危机和本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之下,俄白联盟之主体俄罗斯经济发展不稳定,形势严峻。这使得俄白关系的发展受到极大牵制,俄白不少合作协议得不到落实,有心无力。1998年12月25日签署俄白联盟国家宣言之后,宣言规定到1999年中期,建立统一的海关、制定统一的民法税法、制定统一的外汇调节机制和统一的信贷体系,但双方除反对北约东扩和搞一次军事演习外,上述任务全部落空。这种现象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仍会存在,这是由两国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此外,两国经济体制的差异在深层次上会影响到商品交流,阻碍经济一体化的步伐。
第二,俄白联盟是独联体中最为紧密的国家联合,被称为独联体一体化的最高层次和典范,但两国在天然气债务问题的矛盾却一再升级。白俄罗斯始终强调俄白特殊关系,力求俄罗斯延缓还债期限,但俄心有余力不足,面对白不断增加的天然气外债和本国资金的不足,只得亲兄弟明算账。1998年双方签订协议,从1998年5月1日起白俄罗斯按月向俄支付天然气费用,另外从7月1日白必须每月向俄支付2500万美元还债。有数据表明1998年天然气外债为2.3亿美元,2001年则上升为4亿美元,且还有快速增加的趋势。俄白两国政府多次就这一问题进行协商,制定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如著名的”零点方案”,但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俄白两国在天然气债务上的矛盾只是双方众多摩擦中的一个方面,这表明俄白联盟在经济合作中尚未形成有效积极的合作机制,并未形成统一的经济发展规划,两国将在统一货币、统一税率等问题的具体操作中困难重重。
此外,俄白联盟对独联体国家和北约也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这一点在”自在俄罗斯外交战略中的地位”已有相关分析,不再赘述。
俄白两国从1996年俄白共同体到1997年的俄白同盟继而在1999年成立俄白国家联盟的发展轨迹表明俄白特殊国家关系总体上是逐步向前发展,虽然中间存在诸多困难与挫折。近几年俄白联盟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两国在各个领域交往更为深入。主要由于1999年下半年俄罗斯经济趋于好转,开始摆脱经济危机阴影,走出衰退泥潭。作为联盟国家的白俄罗斯经济也出现积极进步,根据白俄罗斯官方统计,白工业产值比1998年增长9.7%列独联体国家第一位,而俄工业增长率为8.19%列第二位,为俄白联盟发展提供良好经济支持。
地缘政治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导致军事合作取得一些成果。2001年4月俄白双方国防部长伊万诺夫与马尔采夫就建立俄白”联合地区集群”进行磋商,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赴俄选购武器,拟建立一只联合部队,由白俄罗斯军队和俄罗斯的莫斯科军队及驻加里宁格勒军队组成,人数为3O万,这是俄白联盟在一体化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将对欧洲的安全局势产生深刻影响。同时,摩尔多瓦等独联体国家对此反映强烈,不排除将来摩加入联盟国家的可能性。而这是西方国家所不愿看到的,对新成员的加入表示担心。经济上,建立统一货币的谈判正加紧进行,双方在是否建立超国家的中央银行问题上仍有分歧,但可以肯定的是按计划预期在2005年成立统一货币是能够完成的。
页
.
俄白两国在政治、经济、国家安全等问题相互依托,符合两国利益的需要。这决定了俄白两盟会继续发展下去,朝既定目标前进。主权的各自独立,使俄白联盟政策统一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破坏。白在其中更多的是追求经济利益,俄作为白俄罗斯的最大贸易伙伴对白至关重要。俄会继续深化俄白关系以实施独联体一体化的整体政策,将其作为基石。
俄白联盟因是两国从自身利益出发的结果,从内部关系讲对俄白两国在经济,政治,安全角度有积极意义。同时,俄白作为独联体国家成员从外部关系必然影响到俄之独联体政策,其他成员国的对外政策。放在更大的范围,会引起西方国家在北约东扩等问题的再思考。
页
本文发布于:2024-02-18 15:32: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82415451436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俄罗斯在当今世界的地位.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俄罗斯在当今世界的地位.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