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

更新时间:2024-02-18 15:24:55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18日发(作者:往事依依)

论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

文化教学认识论

教科院教育学 2 杨梅

论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教学,有“教”也要有“学”,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都还没有做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本文认为在教学中,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这个说法有其客观必然性和必要性。首先,学生决定、负责不了教学的方向、内容等问题,这些都主要是由教师决定和负责的,因为教师的知识和经验都要比学生丰富,他们就像向导一样引导者学生前进。其次,唯物论原理所揭示的客观规律也为教师起主导作用提供了根据。最后,历史的经验也证明了教师主导原则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但是因此就有人认为教师主导原则与学生主体地位是矛盾的,殊不知,如果没有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是毫无意义的,教是为“学”服务的。学生的“学”在教师的教的领导下进行,“学”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一个必须和必然的落脚点。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和结果,都要通过“学”来体现。如果没有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就没有教师的主导作用,所以说,教师的主导作用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一致的。

但是,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过程中不应该忽视不同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的不同,采取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师要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学的要求,而且自己动脑动手去做而达到预定标准,这就是教师主导作用的真正实现。在形式上,教师一向都是采取系统讲授为主的形式,这个形式是有其科学性的。教师系统的教授能大大缩短学生接受知识的时间,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内容,但是,现在的讲授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忽视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教师系统讲,还需要学生系统听才能发挥其作用,才能起到充分发挥教师口头语言和学生听觉的功能,激发和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以及注意力、想象力的作用。另外,讲授法也确实存在着局限性,这是不容忽视的。但是,在当今社会学习化程度有所发展但又还不高的时候,即学习条件、手段、工具等还不充分的时候,讲授为主的形式是最简便易行而有力的。

师生主体、知识价值与整体方法——文化教学认识论纲

文化教学认识论认为教学活动实质上是一种文化认识活动,有三大基本观点:

一是师生是教学的主体。师生主体,超越了“学生主体”的抽象认识论限度。走向了真实的学校教学生活视域的文化主体。可事实上,“学生主体说”乃至“师生双主体说”的逻辑错误与认识论局限已将不自觉地给教学领域挖掘了一

个“主体沦丧陷阱”。既有的教学认识论止步于学生是主体或师生是主体,从而引发了两种严重的后果,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极端的建构主义学习论乘虚而入所导致的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的沦丧。

二是知识是教学认识的根本价值。科学认识论强调教学的只是价值诉求,在学校教育普及中不断地推进着人类的知识启蒙。可是,已有的教学认识论只是擅于知识传播的哲学宣示而无视于教学识知的心里探索,从而被激进建构主义否定,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化认识论重新提出了教学认识的知识价值诉求,进一步宣示了“知识是教学认识的根本价值”。

三是整体主义是教学探究的新兴方法论。整体主义推崇并践行“现场研究”,以消解主客分离对立,实现主客融汇,以研究者自身作为研究工具,积极开发应用“观察”“访谈”与“产品分析”等方法,以求得对研究对象盛会的深度“理解”和“描绘”。而行动研究的整体主义情怀,也许下了师生教学主体地位的文化认识论承诺,引导人们走向实践。

教学认识论三题

本文探讨了教学认识的概念、教学认识和教学交往的辩证关系、教学认识与实践活动和学生发展之间的区别联系这三个教学认识论的关键问题。本文认为,教学认识是教师领导学生认识人类文明成果并获得身心发展的特殊认识活动;教学中的各项交往行动都是为学生发展和学生认识人类文明经验而服务的;教学是在实践基础上相对独立的特殊认识活动,学生的发展是教学认识的基本目的,教学认识是教学活动中学生发展的具体过程和方法。

在理解教学认识论的概念上。以往的解读总是会出现对概念的简单化理解和误读等情况,这些情况的存在引发了关于教学认识论的种种批评和争议。再这样的情形下,认真辨析认识与教学认识等基本概念就成了必要的事情。教学认识遵循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但同时又有其独特的个性和特殊规律,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他是教师领导下的学生个体认识,是以间接经验为主的具有发展价值和以发展为宗旨的认识。在历史和现实中人们对认识以及教学认识的理解存在着哲学代替论、心理学窄化和固定模式化等三种简单化倾向。

在揭示教学认识与教学交往的辩证关系的问题上。揭示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利于有效确立教学认识的概念。在教学中,最基本的交往活动就是师生的交往,而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教学活动就无法进行,因此,交往就是教学认识的前提条件,没有交往就没有教学。但是,仅仅从交往范畴看教学的本质,则存在极大的局限性,从交往的角度无法说明人类为什么需要教学这一问题,而从认

识的角度则可以解释。另外,用交往的概念也无法说明学生发展的机制,这也要从认识的角度出发寻求答案。在这个意义上,教学认识与教学交往又是相辅相成的,他们共同解释着教育教学中的各种现象问题。

在辨别教学认识与实践活动、学生发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上。要辨析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首先要对它们的范畴及其关系加以分析。教学认识论认为,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教学认识与实践、发展等有联系和统一的一面,同时又有相对独立性,具有自己独特的规律运动。

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学习,我对教学认识论的发展历程以及其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从教学认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教学认识论不衰的发展力,纵使遇到很多的困难,纵使受到社会各界的批评与否定,也还是能依靠自己的思考与改革屹立于社会之中,成为对教育教学起指导作用的科学。

教与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教育界研究的首要问题,教学认识论在这个问题上的回答是切合时代特征的,从“学生主体说”到“师生主体说”,是教学认识论认识上的一个飞跃,也体现了时代变化对教学的要求。在学生人数少,课程内容不多的古代,教师主导作用不是系统的讲授,而是个别的指导,学生主要是诵读教材,但是从近代开始,课程内容大大增多,学生人数也空前增多,再加上对教师不系统讲授和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的不满,教学的改革就发生了,教师系统地教和学生系统地听就成了教学认识论的主要提倡方式。

记得我们这一代上学的时候,每天上课就是坐在课堂上静静地听老师讲课,就算是偶尔被老师提问到,站起来也会面红耳赤,紧张得说不出话来。再看现在的课堂,孩子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也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更密切,这些都是在教学认识论呢的引领下进行的课程改革后的种种进步。但是,现在的课程也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不够,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记得以前我们都是背着小书包轻轻松松地上学去,可现在的孩子几乎都是拖着大大的书包往学校赶。学生被繁重的作业压得喘不过气,哪有时间创新?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精神肯定是会越来越被社会所需要的,所以教学认识论还要创新,课程还要改革。

针对以上的这个问题,社会上很多人都呼吁要给学生减负,可是,我觉得这并不是根源问题,中小学特别是小学阶段,本来就应该多读书,要知道,这时候读的书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很有可能会影响孩子一辈子,但是,这阶段到底要读一些什么样的书,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所以说,针对孩子学习压力过大这一问题,我认为解决方法不是减负,而是用一些对孩子切实有用,孩子

感兴趣的书籍来代替那些枯燥、烦闷的知识,并采取孩子感兴趣的形式传授给他们。这样不仅能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还能在这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在读的书籍中,我建议安排半个到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让孩子们诵读中国古代经典,因为经典之所以能在历史沉淀中保留下来,就肯定有其优越性,孩子们诵读这些书籍,对于修身养性等都很有帮助,而一个德性好的孩子,学习肯定也会跟着受益。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谢谢指正与批评!

问题:1、教师要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才能使学生产生学的需要?该如何协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2、教师系统的教和学生系统的学一定会共同进行吗?如何保证在教师系统的教的情况下,让学生也能系统地学?

3、如何从认识的角度解释人类需要教学?

参考资料:

1、

2、

3、

4、

黄甫全.《师生主体、知识价值与整体方法——文化教学认识论纲》.教学论研究.教育发展研究2010.22.

王本陆.《教学认识论三题》.教育研究.2001年第11期.

王策三.《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黄甫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P2-P26.

论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文发布于:2024-02-18 15:24: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82410952685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论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论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pdf

标签:教学   学生   认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