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8日发(作者:吉祥祝福语)
论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1.引言
在教育理论发展过程中曾有过“教学主体论”的讨论, 不同流派有不同的观点, 有些主张“教师主体论”, 也有些主张“学生主体论”。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们的学生们的, 不是现成的高楼大厦, 而是教他建筑。”这就是既肯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 只有信奉这一教学理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才能取得卓越的成效, 实现既定的目标。
2.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
古人云“: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一点就是明确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的责任决定了他在教学过程中的导向和组织作用。这种导向和组织作用表现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都是由教师设计、组织和实施的;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 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要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帮助,
指导学生学习,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学是十分复杂的艺术工作, 能否上好一节课取决于教师的备课。因此, 教师在上课前要反复认真地钻研教材,
明确教材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不仅要把握教学内容的要点、难点, 还要准备如何导入新课。课堂教学导入的功能体现在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进入到课堂教学最佳状态中。因此, 教师应尽力运用导入法, 领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了严密的备课之后, 进入课堂向学生讲解新课内容, 传授各种知识, 但不能只是把自己备课的材料以自己为主体一股脑儿地灌输给学生, 应运用启发、领引、指导的方式进行拓展式、启发式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要求教师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在教学中必须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 要备足“一桶水”; 要吃透教材、理清头绪、分清主次、明确重点、难点, 做到“心中有书”; 要深入学生, 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知识水平, 做到“目中有人”, 以便因材施教; 在讲授中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贯穿辩证逻辑和形式逻辑的思维方法, 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
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 要激励学生的兴趣,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兴趣, 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
它能推动人们去追求某种知识或从事某种活动。人的兴趣总是和一定的情感紧密联系的, 如果学生对一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 将能唤起学生废寝忘食的钻研劲头,从而学好这门课程。在教学活动中, 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和思想品德的提高, 都必须通过自身的主观努力才能达到。教是为了学, 教的目的在于学生学, 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体现在学的方面, 体现在学生认识的转化和行为方式的变化上。如果把学生看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就不可能使教学协调有效地进行。因此, 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过程。我们在强调教师主导作用时, 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因为如果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教师的任何教育措施将无法落实, 也就没有“主导作用”可言。同样, 我们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时, 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因为学生是受教育者, 他们的知识经验、智力水平远不成熟, 需要教育者的引导和帮助。教学实践表明,只有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 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互动过程
现代教学论认为, 多向交流能较大程度地发挥相互作用的潜能, 因为教
师与学生之间,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项互动,形成了一个信息交流的立体网络,
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因此教与学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关系,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 学生与学生的多向互动过程。如果教学过程实现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 那么教学过程就不再是简单的传输过程, 而是学生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的参与过程。这对于充分开发与利用教学系统中的人力资源, 减轻师生的负担,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度,增强教学效果, 达到教学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要实现教学过程的多边互动,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为根本, 要认识教学过程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的过程, 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目前,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 教师正在从“独奏者”逐步过渡到“伴奏者”; 教学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 从继承性学习转向创新性学习;教学过程正在由单向控制向双向或多向交流转变; 教学不再只是传授知识, 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知识和发展能力。
5.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不断创新的能力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必须培养学生做主人的兴趣, 但光有兴趣而无能力, 学生的主体地位就难以确立, 学生的主体作用就难以发挥。要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就要让学生懂得怎样做学习的主人, 学会掌握知识的方法, 学会参与实践,具备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能力。为此, 要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不断创新的能力。
“独立思考”是指学生能根据学习内容, 确定思考的方向,并坚持不懈地用心读书, 不人云亦云, 不满足于同学、老师的释疑, 能不断地于无疑处生疑。自觉探求是“自主阅读”能力的纵深发展, 学生遇到问题后, 能深入思考, 寻找有关资料、获得问题的解决。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求能力,
教学时, 教师应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 创造有利的条件,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还应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包括课前主动预习, 课中自觉思考、探求, 课后及时复习巩固, 课外能自主阅读有关资料和参考书, 对学习中遇到的难题,
能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习
惯。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需要教师长期潜心培养, 而学生一旦具备这些能力, 定能在学习的天地里自由翱翔。“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创新思维的品质。创造性思维是指思维结果具有新颖性、独特性和有价值的思维。在教学中通过分析、想象、判断、推理训练学生, 能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 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实践, 让他们有大量的时间阅读、思考、想象, 与同学和老师进行广泛的交流, 获得进行创造思维的空间。当学生积累了
相当数量的基础知识以后, 就会展开想象的翅膀, 使思维活跃, 产生创新的火花。这种创新能力, 实际上又为促进和发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结语
综上所述, 同时也经过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构建一种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
倾注全部责任与爱心, 认真备课, 不断更新教学方法, 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收稿日期:2013-11-24
本文发布于:2024-02-18 15:22: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82409532685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论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精选教育文档.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论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精选教育文档.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