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远景规划

更新时间:2024-02-18 08:00:07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18日发(作者:他年)

远景规划

一、学校发展优势

1、地域优势。明溪县城区目前东有实小、西有西门小学,而我校处于城北,离县城中心仅1公里左右,与坪埠工业区毗邻,距正在开发的十里铺工业园区仅4公里左右。交通便利,办学的地域优势十分突出。

2、办学条件现状

学校占地面积近10亩(6578平方米),位居全县小学占地面积第二。校园宽敞。现有三座教学楼。一座84年建造的建筑面积1400M2,16间普通教室、1间实验室、6间教师办公室;2003年峻工的逸夫楼建筑面积1198M2,有普通教室8间、专用教室4间;正在兴建的综合楼建筑面积1400M2,建有普通教室10间、3间教师办公室和1间320M2的学生活动室。学校校舍可容纳近千名学生和教学需要,而目前学校仅有13个班,在校生434人办学规模发展空间巨大。

3、师资水平较强

目前学校有教职工41人,其中专任教师37人,生管门卫4人。专职教师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有24人,占专职教师的64.8%;已取得小学高级职务资格的教师21人,占专任教师的56.8%;取得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中级以上的教师有34人,占81%。有市骨干教师6人,县骨干教师2人。师资水平较为雄厚。

4、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近几年来,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与城区学校差距日益缩小,教学质量已跃居全县中心校前列。04~05学年我校有36人次参加全国、市、县各类竞赛中获奖。四年级(1)班晏丽斌同学的习作《妈妈出国》在小学生周报上发表,四年级(2)班范美玲同学的习作《我的老师》《至2008年奥运会主委会的一封信》《难忘的一件事》在三明日报上发表。陈清辉、范美玲在市小学生现场作文分别获二、三等奖;曾康捷、罗宇恒在市首届小学生钢笔字比赛中分别获一、三等奖。校田径队在全县第十六届中小学运动会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在县中小学广播操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二、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

我校在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总体目标是创省市寄宿制示范小学。(以下简称“创示”)

三、保障措施。

为了实现创省市寄宿制示范小学,针对目前学校的现状,我们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与改进。

(一)加强校本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学校发展与否,质量高低,五年目标实现的程度,关键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状况。学校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是:观念新、能力强、德行高、善协作。五年内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1、加强政治思想工作。

加强政治学习。开展师德教育,引导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1)、开展以“敬业、爱生、奉献”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以“师德月月谈”为载体,进一步规范教师的师德与教学行为,树立坚定的事业和崇高责任感,强化教师的进取意识,让他们人人爱教、从教、会教、教好。

(2)、强化教师的法律意识,人人知法、守法争当依法执教的模范。

3、加强教育理论学习。

从内容上学习新课程、新理念、创新教育理论;行动上要遵循三条学习原则:第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个人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发展的趋势圈定学习内容,学什么、为什么学都要有源有本。第二,要学以致用。注重学习结果的转化,避免学做两张皮。第三,合作学习的原则。集中大家智慧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化、泛化,实现学习结果的扩展性。

4、加强现代化教育技术培训。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熟练掌握与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教学实践服务,到2008年,一线教师计算机操作与运用水平必须达到国家中级要求。

5、加强教学研究。树立“教、学、研”合一的思想,把教学、学习、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教中学,从学中研,从研中教。在县级以上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一级教师至每年一篇,高级教师一年二篇。

6、加强教师说、写、评等基本功训练。

(二)以人为本,提高管理水平

管理,是以人为本,优化学校各种资源配置,实现发展的根本手段。五年内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强化:

1、制度的规范性。一要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二要严格执行、奖惩分明,三要操作公平、一视同仁。

2、评价的导向性。学校要创造性地完成评价体系的改善任务,并尽快成型。对教师的评价要突出“开创性”,对学生的评价要突出“基础性”,使评价的结果能真正鼓励与引导教师、学生积极行动。让“创新”成为师生活动的主旋律,从而在学校中营造起“谁保守,谁就落后;谁开拓,谁就先进”的工作氛围,真正发挥评价“奖励先进,鞭策后进”的导向功能。

3、骨干的辐射性。骨干具有对其他人心理与行为的辐射性。在骨干的培养与使用上学校要加大力度。一要选准人。把品行正、能力强、会协调、善处事的教师选放到关键岗位,增强学校整体的牢固性;二要用好人。用人不疑,放手让骨干大胆工作,人尽其才,能尽其用,一人带动一片,部分推动全局,从而使学校纵向能够一抓到底,畅通无阻,横向环环相扣,松弛有度,不脱节,无内耗,保证学校整体的战斗性。

(三)注重工作创新。

创新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要唱响“工作创新”主旋律。

1、思想创新,优化岗位职责。班子带好教师,教师带好班级,全体守住自己。

2、管理创新,优化工作效率。出台创新的激励政策,制定创新的指导措施,提高工作效率。

3、教学创新、优化主体发展。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学法指导等进行创新设计,夯实每一个教学环节,实现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的最优发展。

4、德育创新、优化行动感召。加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让学生感于情、成于理。

5、经济创新、优化物质基础。发展校园经济,增强学校发展后劲。

(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虽然我校占地面积、校舍已具备“创示”的条件,但一些内部硬件还需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才能达到“创示”的标准与要求,预计需投入200万元。

1、多媒体普通教室13间。建设普通多媒体教室,不仅是新课改对学校办学的要求,也是“创示”的必备条件。每套预计3.5万元计45.5万元。

2、配备电脑室2间:60台。每台预计4000元计24万元;

3、多功能教室1间(配展台、多媒体音响课桌50套)8万元;

4、语音室(配48座)9万元;

5、音乐室(配钢琴一架,音乐室方凳50张)1万元;

6、舞蹈室(内总装修)计1万元;

7、美术室(配展台、石膏模型1套、画架等)预计2万元;

8、教师电子备课室(配10台电脑)每台5000元计5万元;

9、全面更新学生课桌。实现学生单人单座。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课桌500套、每套90元,计4.5万元;

10、建设学生公寓,建筑面积在1000平方米,预计100万元。

11、向西扩大校园面积(征校门口民房、菜地)约2000平方米,兴建学生公寓与学校大门,同时拓展进校园通道。建一条6米宽的水泥路。

12、征校园东面两座民房与菜地征8亩地建设田径场。

巾山小学远景规划及设想

(2002年——2007年)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三个面向”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走教育创新之路,加快教育现代化、信息化进程,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及“班班通”工程。 把目标定位于创建教育现代化学校上,争创邢台市标准化学校。

发展总目标:1、力争三年内通过市级标准化验收

2、创建特色学校

教育方略:

德育为先 质量为魂 强化双基 突出特色

学校发展优势分析

学校位于豫让桥商业区,流动人口多,生源广 。学校占地面积25200平方米,校园不仅宽敞,而且全部硬化绿化,整齐美观。现有三座教学楼,建筑面积6300平方米,各种专室齐全,。学校校舍可容纳一千多名学生和教学需要,目前在校生934人,办学规模发展还有一定的空间。目前学校有教职工41人,其中专任教师37人,生管门卫4人。专职教师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有24人,占专职教师的64.8%;已取得小学高级职务资格的教师21人,占专任教师的56.8%;取得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中级以上的教师有34人,占81%。有市骨干教师6人,县骨干教师2人。师资水平较为雄厚。

4、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近几年来,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与城区学校差距日益缩小,教学质量已跃居全县中心校前列。04~05学年我校有36人次参加全国、市、县各类竞赛中获奖。四年级(1)班晏丽斌同学的习作《妈妈出国》在小学生周报上发表,四年级(2)班范美玲同学的习作《我的老师》《至2008年奥运会主委会的一封信》《难忘的一件事》在三明日报上发表。陈清辉、范美玲在市小学生现场作文分别获二、三等奖;曾康捷、罗宇恒在市首届小学生钢笔字比赛中分别获一、三等奖。校田径队在全县第十六届中小学运动会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在县中小学广播操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实施策略:

一、教学设施现代化

学校正严格按照教育现代化的标准,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教育现代化工程。一方面,学校将致力于搞好学校有形文化建设。致力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依据《临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临海市学校布局调整规划的通知》精神,加快我校将在白塔小区新建分校步伐,以此从根本上改变我校场地不足现状。同时切实落实原操场建设,确保“净化、绿化、美化、知识化,化化达标”。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培养聪明才智的学园,发展兴趣爱好的乐园,陶冶美的情操的花园。另一方面,学校将不断提高教育硬件设施的现代化水平,积极引导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学校将再配一间多媒体专用电脑房,建好学校小小电视台,高标准建好学校语音室,为各班配齐“四机一幕”。力争使100%的学科,100%的教师,80%的课时使用电教设备。

二、教学理念现代化

科教兴国,教育为本,振兴教育,师资先行。新世纪的教师应该是文化层次高,业务能力强的研究型的新型教师。目前,我校教师学历全部合格,有6人本科、35人大专学历,许多教师正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学习,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文化层次。为适应跨世纪教育发展的挑战与需要,学校将继续狠抓师德教育,抓教学基本功训练,抓教育科研,要求教师每年做到“四个一”,精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订一本教育杂志,记一本教育信息,写一篇有质量的教育论文。真正把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到现代教育的轨道上。

三、教学方法现代化

目前,学校正在扎实有效地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

为立意的思想基础,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研究的重点。在学生的主动学习和主动获得上作进一步的探索,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学校通过抓集体备课,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动用集体的智慧备好课。另一方面学校通过各种研究课,组织听课,评课等活动,并做到全员参与,各摆观点,相互切磋,共同提高,进而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实现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

四、办学水平现代化

目前,在坚持原有办学特点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努力创建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办学模式。

(1)学科质量过硬

学生能掌握新大纲和教材中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学生的基本技能与智力的发展水平基本达到新大纲的要求。基础班级语数双科合格率达98%,升级率为100%;毕业班学生合格率达到98%,双科优生率达60%,体育锻炼标准合格率达98%以上,优秀率达35%以上。

(2)具有德育特色

学校有计划、有针对、有系统地开展好学校德育工作。在德育内容上重点抓好三项:一是基础文明养成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分层实施;第一层次是做一个不妨碍别人的人,第二层次是做一个有礼貌、守规矩的人,第三层次是做一个有责任感、荣誉感的人,第四层次是做一个对家庭、对国家有贡献的人。二是雏鹰争章达标工作。学校通过调查问卷,现场操作,组织年级比赛等途径,规范各班争章达标活动,使这项活动做到“三进”:进头脑、进校园、进课堂。三是爱党爱国教育。学校结合各种纪念活动与读书活动组织开展活动,使学生了解党的历史,党的知识,了解改革发展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3)培养学生特长

学校广泛开展各项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语文、数学、美术、舞蹈、乐队、棋类、书法、电脑等兴趣小组坚持定期活动,并着手组织实施学校剑桥少儿英语工程,使学生在学好各门功课的同时,在自己最近的发展区获得最好的发展,逐渐形成各人的特长。积极组织参加各种竞赛,在我校已经取得的市级、省级、国家级等各种奖项的基础上取得新得突破,扩大学校的知名度。

远景规划

本文发布于:2024-02-18 08:00: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82144072683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远景规划.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远景规划.pdf

标签:学校   教师   教育   学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