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7日发(作者:改变自己作文)
夏青文化艺术馆讲解词
一、前言
夏青的声音曾是一段岁月的音律,一个时代的特征。作为新中国第一代播音员,他的声音曾穿过朝鲜战场的硝烟战火,曾载过中华民族两颗巨星陨落的沉痛哀鸣,也曾迎来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的一声春雷„ „道不尽共和国成长史上的喜怒哀乐,说不完第一代播音员的苦辣酸甜,弹指挥间,往事如烟„ „
夏青,本名耿绍光, 1927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现哈南工业新城核心区),祖籍黑龙江省呼兰县,中共党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指导,“夏青”为播音名,寓意为“华夏青年”。
夏青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代播音员,他将个人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全部倾注于党和祖国的播音事业之中。他的播音体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彰显了国家电台应有的政治、思想和艺术品位,深为全国亿万听众熟悉和喜爱,在中国广播事业发展史上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夏青历任第五、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播音学研究委员会会长,全国高等院校文字改革学会顾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家语委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委员。
1995年被授予“全国十杰播音员”,获“突出贡献奖”。
1998年11月18日,中国记者协会、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召开“夏青播音成就研讨会”,授予他“时代的心声,播音员的楷模”光荣称号。
1
让我们在历史的回眸和岁月的步履中,探知新中国一代卓越的播音艺术家、新闻工作者的成长轨迹与艺术之路,共同领悟夏青的艺术与人格的双重魅力!
第二部分 求学之路
从松花江畔到香山脚下,从日伪统治到共和国诞生,时空的变迁中,夏青从一名懵懂天真的少年成长为孜孜求知的学子。故乡广袤厚实的黑土地,孕育着他正直淳朴的个性、博大厚重的胸怀;辗转奔波的求学历程,见证着他对知识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也积淀了他丰厚坚实的知识底蕴。
1、艰如逆水独木舟。在东北日伪统治下,夏青经受了十年的法西斯奴化教育,过了十四年的亡国奴生活。夏青从小家境贫寒,父亲就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对他要求很严格,为的是将来能成才。1944年冬天,夏青从哈尔滨第一国民高等中学土木科毕业,本应做事养家的,但夏青的父亲说宁肯要饭也要供他上大学,便去找了夏青的老师,推荐他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科,一边做教授的助手,一边旁听功课,便于在来年招生时能考进大学。这时夏青认识了学校图书馆的管理员,在书库中了解了“五〃四运动”、“辛亥革命”、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受到了爱国主义的熏陶。
2、宝剑锋从磨砺出。1945年9月夏青在哈尔滨市马家沟小学当起了教员,当时他的弟弟和妹妹也在马家沟小学上学,平时除了工作还要照顾他们的生活。但是,夏青一直怀揣着上大学的梦想,从未磨灭。为此在1947年初他从哈尔滨市马家沟小学辞职,考取了沈阳四中做了插班生。经过一年多的刻苦学习,1948年,从沈阳四中考取了东北大学中文2
系,终于圆了也的大学梦。1950年5月学习结业,夏青被分到中央广播事业局。
3、中央电台识英才。1950年6月,在夏青去中央广播事业局报到那天,由于缺少男播音员,广播局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领导让来自北方的学员到话筒前试播,身为哈尔滨人的夏青也到播音室里参加了试播,并且很顺利地通过了。
第三部分 播音岁月
新中国成立以来,夏青长期担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评论、重要文告的播音,成功播出了党和国家的许多重要文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以及一篇篇激动人心的通讯报道。他的播音深深地感染、影响和鼓舞了几代人。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对播音事业的无限衷情,使他成为播音战线的一面旗帜,他把共和国的播音事业推到了一个巅峰,被人们称为“祖国之音”。
1、电波无垠悟真谛。1950年春,夏青走进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组,开始了播音生涯。1950年底,爆发美帝侵略朝鲜的战争,许多志愿军战士写信给中央台播音员,讲述他们对祖国广播的热爱,他们把祖国的广播叫做“母亲的声音,祖国的声音”。在敌机狂轰滥炸的情况下,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来掩护收音机。这一切都深深地感染了夏青。
2、勤勉刻苦学播音。1958年9月6日夏青播出了周总理关于台湾海峡局势的声明。周总理的声明指定在下午七点钟播出,播音员夏青在六点五十四分才拿到全部稿件。由于夏青平时对时事政策的努力学习,有充分的思想准备,3
所以他能沉着的、圆满的完成任务。
做好播音工作必须要有丰富的文化基础,夏青对文字的出处和发音做到了如指掌才能在直播任务中不出问题,所以夏青利用一切业余时间进行多方面的学习,尤其是对古典文学的研究最为深入。编播部门的许多称夏青是“活字典”、“语音的政府”。
3、国之大任吾可为。六十年代是夏青在播音上渐趋成熟,在工作上挑起重担,在业务上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的时期。1954年举行的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上,将通过建国后的第一部《宪法》。电台接到上级通知,需要派一名播音员到现场宣读《宪法》草案。经过领导研究决定,选派夏青担此重任。年仅27岁的夏青逐句逐段地宣读1万多字《宪法》草案,宣读近两个小时,一气呵成,一字不错。郭沫若当时就赞誉:“真是三分文章七分读!”,电台实况转播让6亿中国人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1976年9月9日,夏青播读了中共中央、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沉痛宣告了毛泽东主席的逝世。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夏青作为大会工作人员,在会上宣读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夏青准确的表达了《决议》的精神,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扬。
4、领袖关怀暖心间(无资料,可简要介绍)
5、此时有声胜无声。夏青的语言艺术,字字珠矶;夏青的播音创作,博大精深;他声音明亮圆润、浑厚坚实、韵律悠扬,造就了一种悦耳动听的形式美,律动着汉语言文字的美学追求。
4
《阅读和欣赏》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名牌节目。这个节目被听众奉其为不见面的文学老师。人们概括其为“三名”:即名人介绍名作、由名播音员广播。中国古典文学的赏析,撰稿人是社会上的著名学者,如叶圣陶、臧克家、萧涤非、吴小如、周汝昌等等。介绍的作品是历代诗文词曲的名篇,如李白、杜甫,以及唐宋八大家的作品等等。 多年来,夏青播送了大量的《阅读和欣赏》节目,在语言文字和古典文学方面造诣颇深,表达起来十分得心应手。
第四部分 授业解惑
夏青的播音创作,开辟了一代新声,树立了一代语言风范。语音纯正,庄重朴实,稳健大方,感情酣畅,气势磅礴,形成了独特的播音风格。夏青既是造诣深厚、德艺双馨的长者,又是传道授业、桃李芬芳的师者。
1、名师指路。自五十年代中期,夏青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组的业务骨干,不断对新生力量从思想上和业务上进行真诚的帮助,同时到全国各地的电台进行业务交流并且传授播音经验。特别是七十年代后,部里来了不少年轻,为了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夏青每周给他们讲一次古典文学课。讲义是他自己撰写的。
2、戮力同心。夏青不仅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所学所知传授给年轻,希望年轻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播音员,挑起工作的重任,同时他还在更高一级的组织中推进中国语言读音方面的规范与发展。按照国家语委发布的《审音表》,夏青严格要求每位在思想上重视中央电台播音员做好语音规范工作的重要性及影响,在规范读音方面付出了5
很大心血,为推广普通话语音规范工作做出了贡献。1980年当选中国语言学会理事,1981年被华中工学院语言研究所聘为兼职教授。同时担任全国高等院校文字改革学会顾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家语委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委员。论著有《播音员的读音问题》、《谈逻辑重音、逻辑顿歇和语调》、《新闻播音刍议》、等十多种专著。
第五部分 播音成就
岁月易逝,年华易老。夏青忠诚于党的广播事业,时刻把党和国家的事业与个人命运密切融为一体。
在1998年11月18日,由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举办了“夏青播音成就研讨会”, 在会上各级领导对夏青的播音成就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夏青的同事们在会上也进行了发言。
“业精于勤”,是他始终恪守的座右铭,也是他对年轻播音员的要求,“读万卷书”是他孜孜不倦的好习惯,也是他对后生晚辈的希望。
夏青在昏迷之前为“夏青播音成就研讨会”所准备了发言,但遗憾的是夏青由于病重没能亲自参加会议。此段讲话由夏青的老伴葛兰带到了会上并转述。
1998年6月30日上午,因脑部严重缺氧昏迷,病情危急。病重期间,中央领导李岚清、丁关根及广电总局局长,中央台台长以及播音部的们都前往医院看望他。
第六部分 恒久缅怀
6
时光荏苒,精神永存。夏青身为造诣深厚、德高望重的播音艺术家,以他精湛的艺术修养和雄浑的人格魅力,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艺术瑰宝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播音作品,为亿万听众所深切推崇和喜爱;他的高尚品格,为全体新闻工作者树立了学习的楷模。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我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著名播音艺术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指导夏青,因病医治无效,于2004年7月24日7时20分在北京逝世,终年77岁。
结束语
伴随着新中国广播事业发展的辉煌历程,夏青始终将党和个人的命运紧紧地融为一体。半个世纪以来,他在事业上刻苦钻研,一丝不苟;他在学术上,严谨治学,虚怀若谷;他在荣誉上,淡泊名利,高风亮节;他在授业上,乐于奉献,桃李满园;他在艺术上,造诣深邃,执着求索。
夏青从美丽的松花江畔到祖国的首都北京,将青春年华和毕生的心血,倾注于对祖国的播音事业上,走完了自己非凡的人生历程。
夏青的声音将穿越历史的时空,铸就时代的永恒。让我们缅怀和敬仰夏青的崇高品质和人格魅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里程中,自强不息,奋勇前行。
7
本文发布于:2024-02-17 14:57: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81530471432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哈尔滨夏青文化艺术馆讲解词(4000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哈尔滨夏青文化艺术馆讲解词(4000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