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7日发(作者:轻袖舞)
大班语言公开课月亮的味道教案反思
1、大班语言公开课月亮的味道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小动物摘月亮的文学情景中,讨论并发现叠高的方法。
2、尝试与同伴一起探究"叠高"的秘密,初步体验探索活动中合作的快乐和重要。
3、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4.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人物性格特征。
融入目标:对一些常见动物的名称感兴趣,能初步与普通儿童合作,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快乐。
活动与难度:在小动物摘月亮的文学场景中,讨论并发现重叠高度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故事PPT、建筑场馆PPT。
2、纸杯、瓶罐、纸板、小盒子等废旧材料用语叠高,悬挂的"月亮"。
活动课时:1课时设计思路:
1、对作品教学价值的分析:
(1)故事《月亮的味道》是一本情节有趣、意境优美的绘本。开头一页的大画面上就有许多眼睛在黑夜里觊觎着月亮,为了够到月亮,动物们一个叠一个,搭起了天梯,最后天梯不但没有倒,反而愈搭愈高了!饶有趣味的作品内容,牢牢地吸引了幼儿。针对大班幼儿阅读兴趣显着提高这一年龄特点,老师可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一些重点画面,并展开丰富的想象,讨论并发现叠高的方法。
(2)这个活动将文学作品与科学探索相整合,作品的情节能让幼儿充满好奇,充满快乐,产生游戏的冲动,在与同伴的共同游戏中探究"叠高"的秘密,初步体验合作的乐趣和重要,进一步引发幼儿再次探索的愿望。活动主要采用了视听讲做结合的方法和操作法。前半部分通过看看,想想,讲讲,讨论并发现叠高的方法。后半部分通过实践操作将幼儿习得的外化的知识进行内化理解,最后将活动延伸到生活中,将经验拓展,体现了学习生活化。延续活动也可以引起幼儿再探索的兴趣,其实这也是本活动的最大价值。
2、对幼儿发展水平的分析:
(1)对于叠高的方法,大班幼儿已积累了一些操作经验,但对叠高中蕴含的"奥秘"却不甚清楚。同时,大班幼儿对于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极感兴趣,愿意参加探究、操作、实验等活动,能积极尝试发现问题。本活动依循了大班幼儿的兴趣,对其认知和能力上均有一定的挑战性。
(2)大班幼儿喜欢对故事的内容与情节发展进行一些推测,思维也比较自如地从"发散"到"集中"。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使大班幼儿在有意倾听、问题讨论、模仿操作、小组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的运用
中,感受并理解作品内容,并在探索过程中获得各种体验,积累一些经验,成为"快乐的、主动的建构者"。
(3)本次活动的融合目标是从我们班融合的两个特殊教育儿童的发展特点制定的。黄逸梵和毛新义能认出并说出常见动物的名字。在我们的融入活动中,经常会出现能力强的孩子帮助他们学习技能的情况,所以这个融入目标是可行的。
活动过程:
一、课件导入,引发好奇。
1、这是什么?注:请特教幼儿说。
2、这里有一个关于月亮的有趣的故事,一起看看这个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注:请特教幼儿复述。
二、听讲故事,理解作品。
1、分段看看讲讲PPT。
关键性提问:
(1)海龟这么小,大象这么大,大象该怎么站才能够稳稳地站到海龟的背上,小海龟在下面又不受伤呢?来帮它们想想办法。关注特教幼儿,学一学动作。
(2)长颈鹿怎样让自己保持平衡的?他是不是一下子就成功的?
小结:有时候事情不是一下子就能成功的,要多试几次,不能因为失败就放弃了。这下他们够到月亮了吗?
(3)你们觉得狮子过来,它的头往哪边站才会比较稳呢?为什么?
总结:狮子要和长颈鹿站在同一个方向,才能站得更稳。
2、想想议议。
(1)小老鼠能够成功地掰到月亮,尝到月亮的味道,是它一个人的本领还是什么原因?(引导幼儿说出互相合作)(2)他们是用什么办法够到月亮的?(慢慢地叠起来,站的稳稳的,互相配合,合作很重要)小结:小动物一个个互相配合,叠高时动作慢慢的,还找到了平衡的秘密,一个个像叠罗汉一样,站得稳稳当当的,一次不成功,再试一次,最后终于成功了,尝到了月亮的味道。
三、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1.介绍操作材料,引导幼儿两人一组合作。
2.幼儿操作,老师观察指导。请能力强的孩子配合特殊教育孩子。
3、经验交流。(突出叠高中"平衡、合作"重要性以及要达到成功的一些小窍门,如:坚持性、认真细致等。)预设问题:
(1)叠罗汉能叠那么高,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2)是不是一下子成功的?有没有失败过?最后是放弃还是继续下去的?
(3)过程中是怎么进行合作的?有没有商量过?
小结:原来叠高有很多好办法,但是秘密只有一个,那就是一定要保持平衡。大家一起搭建时还要互相配合。
四、经验拓展,留疑引疑。
刚才我们小朋友和小老鼠一起玩了"叠罗汉摘月亮"的游戏,也找到了叠罗汉的关键秘密就是要注意平衡,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这些现象,我们一起来看看。
活动反思:
《月亮的味道》是一本充满童趣和智慧的绘本。书名
“月亮的味道”就足以使孩子们的小脑袋中产生无数的小问号,在“够”月亮的过程中,小动物们“叠罗汉”的执著和合作精神对孩子们来说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大班的孩子大多都知道天上的月亮是不可能吃到的,但他们又相信故事中的小动物们确确实实吃到了月亮,这就是童话故事的奇思妙想带给孩子的无限乐趣。 在这次教学活动中,我把握故事的主旨,力求让孩子体验故事的情趣。《指南》在对幼儿阅读图书的教育建议中提出“保证幼儿自主阅读”“鼓励幼儿自主阅读”。自主阅读就是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图书用自己的速度阅读。在教学过程中,从第一次让孩子自主阅读自由讲述到第二次教师与幼儿一起阅读,更帮助幼儿理解作品内容,并进而体会小动物们坚持不懈的精神。在设计活动环节时做了一些精心的设计和安排 ,做到前后呼应,从阅读封面封底开始到结尾从仔细观察封底封面月亮表情的变化结束,是孩子从猜想到反思的过程。
2、大班语言公开课我是大班小朋友教案反思
目标:
1、激发幼儿关心、爱护弟妹和小朋友的情感,初步树立关心他们的责任感,体验自己生长的快乐。
2、培养幼儿独立生活的能力及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
3.增强孩子的班级责任感和任务感。
4.培养孩子在众人面前大胆说话的习惯,学习普通话。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预设学习目标:
1.让新生熟悉班级的日常作息,活动区域的位置和活动要求。
2.初步学会用关心和爱的语句与弟妹和新同学沟通,会用正确的方法解决沟通中的问题。
3.通过与弟弟妹妹的活动,体验成功感,增强自信心。
4、使幼儿会听連续指令,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见闻。
5.能够独立生活,关心弟弟妹妹,为人谦逊。
6、知道大班小朋友应该在劳动、上課、关心集体、关心弟弟妹妹等方面较自觉地给弟弟妹妹做榜样。
7.学会收拾桌椅,纠正握笔姿势。
8、明确值日生的各项劳动任务。
分科预设学习目标:
科学:
1、正确干支10以内的数量,并学习在图表中表达。
2、认识1-10的序数,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并掌握叙述词。
3.能初步分辨10以内的单数。
社会:
1.生活中愿意参加劳动,知道劳动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2.体验班级大家庭的温暖,激发孩子热爱班级的感情。
3、通过观察月亮
的变化及吃月饼等活动,了解我国人民过“中秋节”的一些风俗习惯。
4.知道9月10日是教师节,懂得尊重和热爱老师。
艺术:
1、通过歌曲《卖报歌》及音乐欣赏《狮王进行曲》来感受和表现乐曲中人物情绪的变化,初步了解作品的结构和它所表现出的形象和内容,并学习用两种不同的唱法表现歌曲。
2、能够用绘画的形式较准确地表现出性别特征及简单的动态人物。
3.学习制作泥人的简单技巧,能够表现简单的人物动态。
语言:
1.学会背诵不同心情和感受的诗歌,进一步激发孩子作为大班孩子的自豪感。
2.帮助孩子在欣赏故事的过程中理解文学作品中任务的悲伤、苦恼、快乐等不同情绪。
3.在听说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快速反应能力。
健康:
1.保持个人卫生,注意周围环境的卫生,进一步培养良好的卫生和自理能力。
2.可以轻松走绕障碍弯道跑,跑30米或接力,走接力300米左右,走2公里或连续跑1分半钟左右,听信号离队。
3、能从35—40厘米高处自然的跳下,落地轻稳,能立定跳远,跳距不少于40厘米。
范畴网络:
健康:
体能煅炼:
1、学习新棒操
2、学习新体能
3、体游:大鞋子
语言:
1、故事:小猫钓鱼
2、故事表演:小猫钓鱼
3、诗歌:我是大班小朋友
4、听说游戏:打大麦
5、科学识字:
科学:
1、统计动物数量
2、认识序数
3、认识单双数
4、实验:会转的陀螺
5、有趣的叶子
6、实验:有用的纸
音乐
1、歌曲:卖报歌
2、歌曲:国旗红红的
3、音乐欣赏:狮子进行曲
美术:
1、布置新环境
2、泥工:我是大班小朋友
3、绘画:我和弟妹一起玩
社会:
1、劳动真光荣
2、给小班弟妹送礼物
3、我是中国人
4、认识教师节
5、认识中秋节
社区资源利用:
(一)环境布置:
1、主墙:设置以“幼儿园”为背景的主墙,各种幼儿常规和幼儿自制的小朋友和小动物。
2.艺术设计区:各种废料,刷子和鹅卵石,白乳胶。
3.数学区:与邻数相关的各种运算资料。
4、图书区;各种图书。
5.教育领域:军旗和穿线玩具。
6、建构区:提供各种积木、插塑搭建我们的幼儿园。
7、角色区:提供各种
8.语言区:提供木偶和各种道具。
(二)家长工作
请新生家长协助教师稳定幼儿情绪,帮助幼儿较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教学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热情特别高,因为这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但有些孩子缺乏这方面的知识。但是,在活动过程中,他们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参与活动。我个人觉得这门课还是成功的。
3、大班语言公开课月亮船教案反思
设计背景
《月亮船》是大班主题《我是中国人》中的一个精彩奇妙的故事,把蒲公英坐在月亮船上所见的祖国秀丽山河,通过与仙女的对话,让幼儿了解中国的四个世界之最,将知识的传授
转变为艺术感受,让幼儿体会到祖国的伟大,产生自豪感,故事具有一定的常识性。
活动目标
1.知道故事的主要情节,知道我国世界上最好的,用语言表达出来。
2、了解祖国秀丽山河,激发幼儿的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
3.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4.引导孩子从故事中学习,感受生活。
5.对文学作品产生兴趣。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让孩子认识中国四大世界之最,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活动难度:注意爱国情感的激发。
活动准备
1、幼儿图画书《月亮船》;
2、哭泣的蒲公英图片一张;
3.四个世界最好的图片之一。
活动过程
一、出示蒲公英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1.老师展示蒲公英哭泣的照片。
提问:这是谁?他怎么了?蒲公英为什么哭呢?教师引导幼儿自主猜测。
2、那让我们一起听故事《月亮船》吧。
二、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听故事的录音,完全享受。
问题:蒲公英为什么哭了?蒲公英看见了什么?蒲公英的家在哪里?
2.孩子们回答完后,老师总结了一下,然后集体说:我家在世界的东方,那里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最高的山,最大的广场,最长的城墙。
3、仙女告诉蒲公英什么了?
通过讨论,让孩子知道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太平洋,最高的山是珠穆朗玛峰,最大的广场是天安门广场,最长的墙是长城。老师们相应地贴上了四个世界中最好的照片。
4.听故事的录音,完全享受。
鼓励孩子学习蒲公英和仙女的对话,加强对中国几个重要特征的认识。
三、感受祖国真伟大
1、问题:小朋友,蒲公英的家在中国,那你们的家在哪里呢?(中国)
2、我们的祖国出来蒲公英刚刚提到的那些地方外,还有很多漂亮的地方,小朋友你去过哪里呢?知道哪里呢?说出来给大家听听吧。
幼儿自由发言加深幼儿对祖国美丽风景的印象,激发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教师把幼儿图画书《月亮船》分给幼儿,幼儿看着书本,跟着故事录音学讲故事。
活动反思:
-有幸参加了本次区域研讨活动,我在此衷心感谢园领导给我的这次机会。同时在本次研讨活动中感触颇多,为了更好的鞭策我今后的教学工作,现将本次活动做以反思。
本次活动中,我选择了以"中国娃"为主题中的《月亮船》。蒲公英本是孩子们非常熟悉和喜爱的一种植物,它小而轻,很容易被风吹走,而在它被吹走之后,所发生的事情,是一种美好的想象,因为世界上没有仙女,故事中的仙女却帮助蒲公英找到了家。故事使用了拟人的方法,通过蒲公英和仙女的对话,告诉幼儿我国有世界上最高的山,最长的长城,最大的广场。萌发幼儿的祖国自豪感,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开头时我借划小船为游戏,引出《月亮船》的故事。接着我进行讲故事,要求幼儿认真听故事,然后回答问题。孩子们听的十分认真,对我提出的两个问题也能回答出来。第二次我是边操作教具边讲述故事,孩子们被教具月亮船、仙女和尾巴会变长的小图片吸引住了,注意力放到了别处,后半段故事听的不够清楚,以至于在回答后半部的问题师条理有些不清晰,有些名词幼儿平时也是听的少的缘故,像"喜马拉雅山"孩子们听了两次故事还是说不上来。为了让幼儿更深入了解故事内容和含义,第三遍故事我让孩子们和我一起复述,目的是学习故事中的一些对话和了解祖国的一些世界之最。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幼儿大胆谈论自己的家园,这个部分我觉得很不够,许多幼儿只是说出自己家在哪里,没有将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于是我匆匆忙忙带过,让孩子们欣赏一些祖国的美丽山河和世界之
最,这时孩子们看着一张张照片都忍不住惊叹,为自己祖国的伟大富强而感到自豪。
虽然顺利完成了本次公开课,但是在执教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和不足。比如:当孩子的回答不够完整时,我没有提醒他没用完整的语句再说一遍。活动过程中缺乏激情,感染力不够,没有真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和幼儿身心交流;没有进入到幼儿的内心世界。只是扮演了一个老师的主讲作用,没有达到教师与幼儿的角色转变。没有给幼儿创建平等、宽松、和谐的活动氛围。同时教学挂图设计存在缺陷,没有将我国的秀美河山呈现给幼儿。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多看一些学前教育方面的书籍,了解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多和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老师交流,多参加园内外组织的各种优质班和观摩班,吸取经验,扬长避短,让自己尽快成长起来。
总之,通过本次区域教学活动,使我深刻体会到语言活动要以幼儿为主,创设一个幼儿敢说,想说的语言氛围。同时要将情感渗透在活动之中,而不是单纯的语言交流。今后要努力做到与幼儿实现心与心的交流与沟通,附下身体与幼儿亲密接触,做幼儿的"好妈妈",使课堂活起来,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4、大班语言公开课月亮的味道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小动物摘月亮的文学情景中,讨论并发现叠高的方法。
2、尝试与同伴一起探究"叠高"的秘密,初步体验探索活动中合作的快乐和重要。
3.学会有序仔细地观察图片,理解图片,用清晰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4.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人物性格特征。
融入目标:对一些常见动物的名称感兴趣,能初步与普通儿童合作,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快乐。
活动与难度:在小动物摘月亮的文学场景中,讨论并发现重叠高度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故事PPT、建筑场馆PPT。
2、纸杯、瓶罐、纸板、小盒子等废旧材料用语叠高,悬挂的"月亮"。
活动课时:1课时设计思路:
1、对作品教学价值的分析:
(1)故事《月亮的味道》是一本情节有趣、意境优美的绘本。开头一页的大画面上就有许多眼睛在黑夜里觊觎着月亮,为了够到月亮,动物们一个叠一个,搭起了天梯,最后天梯不但没有倒,反而愈搭愈高了!饶有趣味的作品内容,牢牢地吸引了幼儿。针对大班幼儿阅读兴趣显着提高这一年龄特点,老师可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一些重点画面,并展开丰富的想象,讨论并发现叠高的方法。
(2)这个活动将文学作品与科学探索相整合,作品的情节能让幼儿充满好奇,充满快乐,产生游戏的冲动,在与同伴的
共同游戏中探究"叠高"的秘密,初步体验合作的乐趣和重要,进一步引发幼儿再次探索的愿望。活动主要采用了视听讲做结合的方法和操作法。前半部分通过看看,想想,讲讲,讨论并发现叠高的方法。后半部分通过实践操作将幼儿习得的外化的知识进行内化理解,最后将活动延伸到生活中,将经验拓展,体现了学习生活化。延续活动也可以引起幼儿再探索的兴趣,其实这也是本活动的最大价值。
2、对幼儿发展水平的分析:
(1)对于叠高的方法,大班幼儿已积累了一些操作经验,但对叠高中蕴含的"奥秘"却不甚清楚。同时,大班幼儿对于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极感兴趣,愿意参加探究、操作、实验等活动,能积极尝试发现问题。本活动依循了大班幼儿的兴趣,对其认知和能力上均有一定的挑战性。
(2)大班幼儿喜欢对故事的内容与情节发展进行一些推测,思维也比较自如地从"发散"到"集中"。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使大班幼儿在有意倾听、问题讨论、模仿操作、小组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的运用中,感受并理解作品内容,并在探索过程中获得各种体验,积累一些经验,成为"快乐的、主动的建构者"。
(3)本次活动的融合目标是从我们班融合的两个特殊教育儿童的发展特点制定的。黄逸梵和毛新义能认出并说出常见动物的名字。在我们的融入活动中,经常会出现能力强的孩子帮助他们学习技能的情况,所以这个融入目标是可行的。
活动过程:
一、课件导入,引发好奇。
1、这是什么?注:请特教幼儿说。
2、这里有一个关于月亮的有趣的故事,一起看看这个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注:请特教幼儿复述。
二、听讲故事,理解作品。
1、分段看看讲讲PPT。
关键性提问:
(1)海龟这么小,大象这么大,大象该怎么站才能够稳稳地站到海龟的背上,小海龟在下面又不受伤呢?来帮它们想想办法。关注特教幼儿,学一学动作。
(2)长颈鹿怎样让自己保持平衡的?他是不是一下子就成功的?
小结:有时候事情不是一下子就能成功的,要多试几次,不能因为失败就放弃了。这下他们够到月亮了吗?
(3)你们觉得狮子过来,它的头往哪边站才会比较稳呢?为什么?
总结:狮子要和长颈鹿站在同一个方向,才能站得更稳。
2、想想议议。
(1)小老鼠能够成功地掰到月亮,尝到月亮的味道,是它一个人的本领还是什么原因?(引导幼儿说出互相合作)(2)他们是用什么办法够到月亮的?(慢慢地叠起来,站的稳稳的,互相配合,合作很重要)小结:小动物一个个互相配合,叠高时动作慢慢的,还找到了平衡的秘密,一个个像叠罗汉一样,站得稳稳当当的,一次不成功,再试一次,最后终于成功了,尝到了月亮的味道。
三、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1.介绍操作材料,引导幼儿两人一组合作。
2.幼儿操作,老师观察指导。请能力强的孩子配合特殊教育孩子。
3、经验交流。(突出叠高中"平衡、合作"重要性以及要达到成功的一些小窍门,如:坚持性、认真细致等。)预设问题:
(1)叠罗汉能叠那么高,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2)是不是一下子成功的?有没有失败过?最后是放弃还是继续下去的?
(3)过程中是怎么进行合作的?有没有商量过?
总结:叠高的好方法有很多,但秘诀只有一个,就是一定要保持平衡。大家在一起建设的时候要互相配合。
四、经验拓展,留疑引疑。
刚才我们小朋友和小老鼠一起玩了"叠罗汉摘月亮"的游戏,也找到了叠罗汉的关键秘密就是要注意平衡,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这些现象,我们一起来看看。
活动反思:
《月亮的味道》是一本充满童趣和智慧的绘本。书名
“月亮的味道”就足以使孩子们的小脑袋中产生无数的小问号,在“够”月亮的过程中,小动物们“叠罗汉”的执著和合作精神对孩子们来说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大班的孩子大多都知道天上的月亮是不可能吃到的,但他们又相信故事中的小动物们确确实实吃到了月亮,这就是童话故事的奇思妙想带给孩子的无限乐趣。 在这次教学活动中,我把握故事的主旨,力求让孩子体验故事的情趣。《指南》在对幼儿阅读图书的教育
建议中提出“保证幼儿自主阅读”“鼓励幼儿自主阅读”。自主阅读就是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图书用自己的速度阅读。在教学过程中,从第一次让孩子自主阅读自由讲述到第二次教师与幼儿一起阅读,更帮助幼儿理解作品内容,并进而体会小动物们坚持不懈的精神。在设计活动环节时做了一些精心的设计和安排 ,做到前后呼应,从阅读封面封底开始到结尾从仔细观察封底封面月亮表情的变化结束,是孩子从猜想到反思的过程。
5、大班语言公开课公开课摇篮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和理解诗歌,学会用柔和优美的声音背诵诗歌。
2.试着按诗的结构临摹,以表达其优美的意境。
3.了解诗歌中使用的比喻手法,学会带着感情背诵诗歌。
4.对文学作品产生兴趣。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布娃娃和摇篮各一个。
2.音乐《摇篮曲》。
3.图片:蓝天,星星,大海,小鱼,花园。
活动过程:
1.师幼共同欣赏《摇篮曲》,引出活动。
教师播放《摇篮曲》音乐,引导幼儿感受《摇篮曲》优美、温馨的意境。
师:听了这首乐曲,你想做什么?
展示小摇篮,让一个孩子过来摇摇篮。鼓励其他孩子用胳膊当摇篮,随着音乐摇动娃娃入睡。
师:小床是摇篮,摇着布娃娃,小床轻轻推,布娃娃睡着了。下面老师给大家朗诵一首诗歌《摇篮》。
2.引导幼儿学习诗歌《摇篮》。
师:诗歌里有哪些摇篮?摇篮里有哪些小宝宝?
老师根据孩子的叙述,展示相应的图片,鼓励孩子自己背诗。
3.老师提问,帮助孩子感知和理解诗歌的内容。
师:为什么说蓝天是摇篮?
为什么说大海是摇篮?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完整朗诵诗歌《摇篮》。
4.启发幼儿根据诗歌的结构进行仿编。
师:在蓝天这个大摇篮里,除了摇着星宝宝,还摇着谁呢?
根据幼儿的故事,在图片旁边加上相应的内容,然后带领幼儿根据诗的原结构模仿诗的第一段。
同理,引导孩子每隔二段、三段就抄写一遍。
老师带领孩子们完整地背诵模仿诗。
5、配乐朗诵诗歌《摇篮》
再次播放《摇篮曲》音乐,教师指着黑板上的图,引导幼儿随音乐完整地朗诵原文和仿编的诗歌。
活动反思:
1、《摇篮》是一首经典的、优秀的儿童诗歌,它以幼儿的眼睛来描述“摇篮”,简洁明了的语言将“摇篮”与“宝宝”的关系
表达出来,既能让人感受到诗歌的节奏之美,又能让人形象思维。全诗洋溢着浓浓的爱意,是一部具有高价值的儿童作品。
2、本次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欣赏感受;第二部分是学习理解;第三部分是尝试创编。<文章.出自幼儿园学习网教案网.>重点是理解,难点是创编。为了能让幼儿充分感受诗歌优美、温馨的意境,我采用了两个手段,先是让幼儿听《摇篮曲》,让幼儿在音乐中体味。其次是适当的体验,我让幼儿用自己的手擘来当摇篮,跟随音乐来摇晃,体验妈妈哄宝宝入睡的温馨。在此基础上,利用直观的画面和针对性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最后又通过先部分后整体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创编诗歌,这样破解了难点,同时也达成了目标。整个活动中,我还将诗歌朗诵贯穿始终,每一部分都能听到诗歌,感受到其中的美好,潜移默化中将温馨的意境传递给了幼儿。
3、从幼儿参与程度来年,整节活动幼儿的兴趣还是比较浓厚的,参与点也比较多,特别是在创编部分,大家联想的比较丰富,创编的诗歌也有好几个版本,可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
本文发布于:2024-02-17 10:35: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81373392680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大班语言公开课月亮的味道教案反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大班语言公开课月亮的味道教案反思.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