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7日发(作者:得得得爱)
六年级上册第十八课古诗三首笔记
古诗是中华民族古今历史中蕴含着传统文化和审美情感的精粹文学作品,它记录了宋朝到现在,社会变迁的各个时代景象,深刻反映了祖先们的心情、思想和艺术修养。我们的语言学习之中,古诗在六年级上册的第十八课中有三首提到,分别是“燕归梁”,“赋得古原草送别”,“江南望乡”。
第一首:“燕归梁”是苏轼所写,描写了拆散家人的悲伤心情,句句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这首古诗,把湘水两岸的梁园以及周遭的景色描绘得非常清晰:清晨露珠有惊鸿,芳草无限碧绿,乱花飞舞添喜庆,百花争艳争春色;千香参差更飘香,夕阳归去是港湾。通过“燕归梁”这首古诗,苏轼表达出对乡音的哀思,对家乡的怀念之情,令人耳目一新。
第二首:“赋得古原草送别”,把古人“草草送别”的苍凉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草色烟光暗淡淡”,“风起落叶萧萧萧”,“人断肠”。最后柳暗花明又一村,触目惊心,令人深感别离的痛苦。从这首古诗中,可以看出古人又深情又悲凉的分离意味。
第三首:“江南望乡”,这首诗主要是把江南景物以及思乡的心情抒发得淋漓尽致。从这首诗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作者怀念家乡,又思念乡亲,此时此刻正如山高水阔,满眼都是乡愁,让人把家乡的情怀深深植根于心中。
以上,三首古诗均抒发出作者最真挚的情感,这些古代文学精品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开启了我们思想、文化内涵的宝库,也激发 - 1 -
了我们对家乡的思索,让我们在探索古文化的同时,挖掘自身内心深处的情怀和思索。
- 2 -
本文发布于:2024-02-17 09:23: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81330111431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六年级上册第十八课古诗三首笔记.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六年级上册第十八课古诗三首笔记.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