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王子》思想内涵的经典性解析

更新时间:2024-02-17 08:31:29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17日发(作者: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快乐王子》思想内涵的经典性解析

《快乐王子》思想内涵的经典性解析

展开全文

《快乐王子》是英国19世纪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创作的著名童话故事,是世界著名的儿童文学经典,又绝不只是儿童文学经典。作品主要讲述了下面的故事:王子死后被铸成雕像立在城市广场的高处,因而得以看到他生前为一个快乐的王子在高墙内的花园和王宫中从未见到过的各种令人悲伤的事情:女裁缝夜以继日刺绣,病重的孩子得不到疲惫的妈妈的照顾;贫穷而富有才华的青年在饥寒交迫中挣扎着写剧本;卖火柴的小女孩卖不完火柴回家就会被父亲打骂……这一切令曾经的快乐王子再也无法快乐,反而陷入深深的悲伤,并想用自己的所有去改变这些令人悲伤的现象。

充满爱心的小燕子受到王子的感染,自愿充当信使,把王子身上的宝石、金片啄下来送给那些在饥寒交迫中挣扎的人们,在这样散播爱的过程中,小燕子爱上了把自己的金缕玉衣送给穷人而黯然失色了的王子,最后冻死在王子雕像的脚下。作品篇幅很短,但思想内涵却又深又广,具有超越时空的经典性。

一、基本主题的经典性

本文前述内容正反映了这一作品的基本主题:牺牲自我,助人为乐。这一主题,是儿童教育的基本主题,是儿童文学作品的常见主题。同时,这一主题也反映了超越时代、民族、宗教等各种文化差异的,人类共同追求的理想人性。王尔德作为唯美主义文学流派的代表,本不追求“文以载道”,而是追求“文以载美”,追求“为艺术而艺术”。意蕴的优美,语言的雅趣,生命的美态,对象的美感,主体的美感,既是唯美主义浑然天成的信仰,也是唯美主义刻意为之的追求。在标举现实主义理念的读者、评论者的想象里,唯美主义作家的作品,或者像高天上流云一样美轮美奂却又难以捕捉,或者像看山不是山一样与普通人的审美经验大异其趣,又或者如唯美主义者自己所说的:“现实的事件都是艺术之敌。”总之,在很多读者和评论者的眼里,唯美主义很难反映普通人关心关注的主题。

其实,唯美主义尽管在理论主张上强烈地标新立异,但在创作实践和作品的客观效果上,也难脱尽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主要文学流派的因素。而《快乐王子》就让我们看到了唯美主义这个多面体“混同于众”的一面。而且,这也是使作品成为传世之作的核心层面,即表达了牺牲自我,助人为乐的善的主题。这一主题正是很多主张“文以载道”的文学流派所强烈追求的文学效果。那么以这一常规主题作为作品的基本主题,是王尔德对自己所主张的“为艺术而艺术”做了自觉的反叛,还是现实主义理论所认为的“客观现实__实都不是。而是在表达人类的基本人性、理想人性等人类社会基本主题方面,无论是唯美主义、现实主义,还是其他,都具有共同的对某一“主义”的超越性。区别只在于:不同的“主义”出自不同的角度。例如现实主义,会主动“铁笔担道义”,甚至可以“观念先行”。而唯美主义,则是先把现实、人的生命做艺术化的观照,让生活、生命模仿艺术,而非艺术模仿生活、生命。所谓生活模仿艺术,也就是让生活按照艺术的、审美的方式存在和呈现。其实这一艺术的、审美的方式,归根结底就是真、善、美。因此,也就是说,表达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这也就是唯美主义文学主张的应有之义。所以,《快乐王子》作为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表达的善的主题,既是唯美主义文学的内在追求,更切合人类精神探索的共同诉求,具有经典性。

作品中的王子牺牲的自己身上的一切黄金、宝石,不只是黄金宝石,更是王子的皮肤、眼睛和利剑,他不去思虑自己的去留,不去担心能救助多少,只愿意粉身碎骨为百姓送去急需的帮助。更有甚者,不仅牺牲了自己,还牺牲了自己的“爱人”,因为一遍遍地要小燕子做送温暖的信使,耽搁了小燕子赴埃及过冬的行程,而小燕子也明知自己只剩了最后的力量,却依然不忍离去,最终为了助人,也为了爱,死在了北欧寒冷的街头。这样经典的主题,永远具有感人至深的魅力。

二、思想内涵的丰富性

虽然我们的语文课本里把作品改编成了单一的牺牲自我,助人为乐的王子和小燕子的故事,我们也都认同作品的基本主题是这一主题,但作品全文绝不止一个单一的意义文本,而是有着丰富的信息和思想

内涵的文本。首先,它虽是一篇童话,但在反映社会生活方面,却相当的广泛和深入。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虚荣虚伪的政府官僚、流离失所的底层人民,无不呈现在王子和小燕子的视野里,无不呈现在王尔德的笔端。在底层劳动妇女无力照顾孩子,夜以继日、疲惫不堪地劳作时,王宫里的美丽少女在享受着“神奇的”“爱的力量”,还抱怨着裁缝不勤恳地为她织舞会要穿的华服,贫富悬殊的对比不用任何渲染就力透纸背。“有钱人在他们漂亮的房子里寻欢作乐,大门口坐着许多乞丐。”更让人悲伤的是:“一座桥拱洞里躺着两个小男孩,他们紧紧搂抱在一起相互取暖。‘我们好饿啊!’他们说。‘你们不准躺在这儿!’巡夜人对着他们大声吼叫着,他们又彷徨地走进了雨中。”流离失所的孩子像流浪狗一样被撵来赶去。

作品写政府官员,轻松幽默的三言两语就勾画出他们虚伪、不为百姓做实事的群像。一开篇就写到,一个官员赞美王子雕像时以“他就像风标一样漂亮”来炫耀自己的审美品位,却又赶紧补一句“可没有风标实用”来排除自己是个不务实际的官员的嫌疑;市长面对失去了宝石和金片的王子雕像说他“比一个乞丐好不了多少”。身为一市之长,身为所有市民的父母官,不去追问它的宝石和金片去了哪里,做什么用,而是嫌弃它破旧得“比一个乞丐强不了多少”,因此做出“重大决定”:推倒雕像,“禁止小鸟死在这儿”,还煞有介事地专门召开一个“合作会议”,研究如何处置融化雕像的金属,而官员们则“总是附和着市长”,把市长“禁止小鸟死在这儿”的荒唐决定毕恭毕敬地记录下来,以便作为重大决策贯彻落实。但最后,官员们在新立雕像的问题上吵得天翻地覆,争着立上自己的雕像。

作品不仅揭露出社会、政治的黑暗,还反映了深入到社会各个角落的唯利是图、趋炎附势、实用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小燕子爱上一支芦苇,其他的燕子们都不看好他的爱情,因为他们认为芦苇没有钱,“亲戚还多”。当冬天来临的北欧城市却有只小燕子这件事,被一个大学教授曝光于媒体,麻雀们艳羡地议论着这只“著名的鸟儿”。而最后失去黄金宝石的雕像被政府决定推倒时,大学美术教授也以专业权威为政府备书:“既然他已不再美丽,那么也就不再有用了。”作

者讽刺的笔触不止于此。还对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儿童教育中普通人的各种习焉不察的违反真善美的现象进行了讽刺,虽然这讽刺并不辛辣然而却发人深思。“一位明智的母亲对自己那哭喊着要月亮的小男孩说:“你为什么不能像快乐王子一样呢?”“快乐王子做梦时都从没有想过哭着要东西。”和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妈妈似曾相识。他们只看到孩子哭着要东西,看不到孩子要月亮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美的纯真向往,妈妈们用自己的不耐烦扼杀着孩子对真善美的纯真渴望。不只是妈妈,老师也一样。面对孤儿院的孩子们赞美雕像“看上去就像位天使”,数学教师的反应是,“你们怎么知道的?”“你们又没见过天使的模样。”当孩子们回答“是在梦里见到的”时,“数学教师皱皱眉头并绷起了面孔,因为他不赞成孩子们做梦。”老师和家长都在用他们的实用主义的成见扼杀着孩子们的爱幻想、相信真善美的天性。

三、哲学层次的深刻性

一篇短浅的童话,似乎谈不上太深的哲学意蕴,其实不然,真正的经典,一定会超越日常经验的表达,超越题材本身的社会的、人生的经验探寻和表达,至于哲学思考的高度,形成形而上的价值。《丑小鸭》中“丑小鸭”与众不同的特质,在人们还无法认识时就是丑的,在最终呈现为小天鹅时,人们才知道她的美,人的认识肤浅、短视,具有局限性。而这份美丽的承载者,在成长过程中几乎毁于人们的无知造成的伤害。如果没有这样的哲学意义,《丑小鸭》不可能成为传世经典。《快乐王子》也一样,因为蕴含着独特的哲学意义,而成为传世经典。

一是关于人的异化人的动物化,动物的人化。王子作为王子时只有吃喝玩乐的快乐,从来不知人世间的痛苦。死后成为雕像,“心是铅铸成的,我还是禁不住流下了眼泪啊。”王子作为王子理应治理国家,爱民如子,可是却用高墙阻隔了世界,百姓的悲伤疾苦和王子的快乐无忧绝无沟通,可以说,这时的王子对百姓疾苦也就只是铁石心肠。而当他成为雕像,看到这城里的丑恶和悲伤,他的铅心却比人心还要柔软。岂止王子,连王后的侍女也一样,沉浸在爱情的神奇中,铁石心肠地怪罪刺绣女工消极怠工。市长及其随从对其治下人民的流

离失所、饥寒交迫视若无睹,却对树立个人雕像互不相让,争执不休。富裕和高高在上的生活,能使人异化为钢铁,贫穷和爬行在地的生活也一样使人异化为钢铁。发烧男孩的母亲,为了赶工,只顾刺绣,顾不上孩子的死活;卖火柴小女孩的父亲,只要孩子卖火柴赚钱,不顾孩子的饥寒交迫。社会不平等、贫富悬殊是造成所有人异化的根源。

雕像本是铁石铸就,却拥有一颗仁爱、慈善、温暖的心,小燕子本是一只失群的飞禽,却拥有一颗善感、细腻、爱美的心。与那些吃喝玩乐、自私自利的大人先生们相比,他们才应该是这个世界的主人。

二是关于人类的救赎。《快乐王子》中,王子雕像穷尽自己所有珍宝让小燕子去救助各类穷苦人,有两重救赎意义。一重是对王子自身及其所代表的统治阶层的精神救赎,另一重是对人民水深火热生活的拯救。对自身的精神救赎是通过对人民穷苦生活的拯救实现的。当他把一切都给了穷人,自己一无所有,黯然失色,被曾经的同类所唾弃的时候,他也就获得了真正的永恒的快乐,也就变得无比珍贵,被天使当作这个城市最美好的事物接到天堂。而对于穷人来说,雕像和小燕子,就是上帝派来的天使,救他们于水火。

《快乐王子》通过双重救赎的内容,不仅告诉我们人要善良,要有牺牲自我、乐于助人的品格,更告诉我们,人在最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也一定要拥有牺牲自我、助人为乐的品格,最终会有圆满的结局。

《快乐王子》中关于人类救赎的思考和药方,具有唯美主义的美感,但却缺乏现实主义的力量。王子和小燕子用尽所有力气,一时改变了他们视野所及的穷人的生活,但这个社会依然被耽于享乐的王子臣僚和虚荣虚伪的官员们治理着,精神觉醒,愿意自我精神救赎的统治者总是个别,而生活困苦需要拯救的穷人却层出不穷,人类救赎的实现,还依然漫长而艰难。但是王尔德提出了救赎的问题和思路,在唯美主义文学中还是十分深刻和可贵的。

《快乐王子》思想内涵的经典性解析

本文发布于:2024-02-17 08:31: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81298891430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快乐王子》思想内涵的经典性解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快乐王子》思想内涵的经典性解析.pdf

标签:雕像   孩子   作品   主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