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期中选择题2092

更新时间:2024-02-17 00:14:06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17日发(作者:普丽缇莎美容院)

2020年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期中选择题2092

2020年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期中选择题

1、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张骞成功开辟了丝绸之路。②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

B.①他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②大家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年的到来。

C.①老师那温和的话语,一直激励着我前行。 ②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答案】B

【解析】

2、对“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理解正确的是( )

A.那李子要是不苦,不早被别人吃了!

B.李树长在道旁,如果是甜果子,必然会被人摘光、吃光。而果子满树,就说明不好吃,是苦李子。

C.树上有很多果实,这样的李子肯定是不好吃的。

【答案】B

【解析】考查理解句子的意思。出自《王戎不取道旁李》,意思是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反而言之,如果李子是甜,必然会被人摘光、吃光。

3、会意字是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独体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所组合成的新汉字。下列可能是“籴”(dí)的意思的是( )

A.雨伞

B.买米

C.大米

D.出入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字的含义的理解,学生可根据题意进行理解和分析。会意字是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独体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所组合成的新汉字。这里考查会意字,这里说的是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独体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组合成的新汉字,我们看选项ABCD都是独体字,给的是新组成的字“籴”(dí),是由“入”和“米”组成,“入”可以理解为买入,购买的意思,组合起来就是买米。而其他选项都不符合这个特征,所以只有B选项正确。

4、加点字的正确解释是( )闲逸

A.散失;失传

B.逃跑

C.安乐;安闲

【答案】C

【解析】该题考查对字义的正确理解。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含义及词语意思来理解,还要注意平时积累。闲逸:清闲舒适。因此答案为C。

5、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它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他这样做我很生气。

B.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他不是故意的,请不要怪他。

C.它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如果你非要去,我也不拦你。

【答案】C

【解析】略

6、我”不再害怕鹅的原因是( )

A.金奎叔告诉“我们”鹅没有什么可怕的,“我们”不能让鹅欺负人,“我们”要给点厉害让鹅瞧瞧,这样鹅就不敢欺负人了。

B.因为“我”知道鹅来欺负“我”的时候,金奎叔就会来保护“我”。

C.鹅被金奎叔狠狠教训了一顿,再也不敢来欺负“我”了。

【答案】A

【解析】通过文中内容可知,“我”不怕鹅了是因为金奎叔的话。故选A。

7、和例句句意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蝴蝶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

A.蝴蝶飞得那么快,不会追不上。

B.蝴蝶飞得那么快,追不上。

C.蝴蝶飞得那么快,怎么可能追不上?

D.蝴蝶飞得那么快,追得上。

【答案】B

【解析】略

8、下列词语都是近义词的一组是( )

A.轮流——轮换 通情达理——蛮不讲理

B.危机——危险 笨拙——灵巧

C.期待——渴望 通情达理——善解人意

D.等候——等待 垂头丧气——得意洋洋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本题中都是近义词的是C项。A项:通情达理:形容很懂道理,说话、做事合情合理。蛮不讲理:蛮:粗野,不通情理。指态度蛮横,不讲道理。这两个词语是反义词。B项:笨拙:1.反应迟钝,手脚不灵活的、动作难看的。2.不精湛。灵巧:意思灵活巧妙,在手的使用或身体的其他活动方面显得灵活、熟练或机敏的意思。这两个词语是反义词。C项:期待:意思表示对未来的未知的某个时刻或者事物产生一种憧憬、向往。渴望:就是迫切地希望;殷切地盼望。通情达理:形容很懂道理,说话、做事合情合理。善解人意:意思是善于理解别人的意图。这两个词语是近义词。D项:垂头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样子。得意洋洋:解释为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或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这两个词语是反义词。

9、下列带点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呈现(chéng) 幻想(huàn) 新型(xín)

B.盗窃(qì) 细胞(bāo) 光芒(máng)

C.紫檀色(tán) 轻盈(yíng) 储藏(chǔ)

D.金属(shǔ) 跪下(guì) 寺庙(mào)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A项中“型”的读音为:xíng。B项中“窃”的读音为:qiè。D项中“庙”的读音为:miào。

10、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这句话描写的人物是( )

A.孙悟空

B.武松

C.诸葛亮

D.贾宝玉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人物、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答题时要回忆作品内容,结合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提示作出正确的回答。做好此类题,平时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有意识地积累教材中的名家名篇。依据课文内容不难理解,这句话描写的人物是诸葛亮。

11、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是因为( )

A.母亲嗅觉灵敏,能分辨出这两种桂花味道的不同

B.两地的水土不同,滋养出来的桂花味道就有明显的差异

C.家乡的桂花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与这里相比一亲一疏。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桂花雨》是一篇充满着浓浓乡情的优美散文,文章紧扣“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这句,以童年时代的眼光展开叙述,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母亲认为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最香,是因为这时候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在用思乡情感体味它们。

12、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轰然倒去”的“轰”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车”字旁,再查4画。“轰”字原意是形容声音很大,在这里有突如其来的感觉。

B.“弗”是独立结构,共6画,这个字属于象形字,部首是“弓”。

C.“板凳”的“凳”字属于上下结构,这个字属于形声字,“登”是它的声旁;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D”,后查“deng”。

【答案】A

【解析】略

13、散文要有“文眼”。所谓“文眼”,就是表现主题思想内涵的句子,也就是揭示主题的字眼。《我的“长生果”》一文的文眼是( )

A.书,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B.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C.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D.醉心阅读使我得到报偿。

【答案】A

【解析】略

14、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改善生活 改进缺点 改正方法

B.发扬精神 发挥作用 发展生产

C.磨炼意志 坚持真理 提高效率

D.爱惜粮食 珍惜时间 征服自然

【答案】A

【解析】略

15、宙斯与阿波罗》中阿波罗射的箭有( )远?

A.宙斯一跳

B.宙斯一躺

C.宙斯一跨

【答案】C

【解析】宙斯与阿波罗宙斯与阿波罗争论谁的射术高明。阿波罗用力张弓,射出一支箭,而宙斯却只迈一大步,就跨到了箭所落在的远处。

16、四季之美》这篇文章采用了( )顺序。

A.时间

B.空间

C.逻辑

【答案】A

【解析】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对重点语句的理解,主要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等,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四季之美》这篇文章是日本(国家)女作家清少纳言写的。文章按时间顺序分别写了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和冬天的早晨等不同时间的景致。作者细致地描写出不同时间、不同景物的动态变化,营造了美的氛围。

17、下列歇后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身体一向很好的王老师生病住院了,同学们想选出三个代表去看望他,大家问班长都选谁。班长说:“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B.一片好心却把事情办糟了,我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

C.奶奶的医术可真是“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啦!连外省的人都辗转奔波来找她治病。

D.奶奶第一次来我家,做饭的时候找不到盐,我对她说:“这不是‘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吗?您怎么就看不到呢?”

【答案】D

【解析】D使用有误。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言:谐“盐”。已经有话在头里。比喻事前打过招呼。应改为“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18、填入下面句子中恰当的词语是( )改革开放40年的巨大变化,给了我们深刻的_______。

A.启发

B.启迪

C.启事

【答案】B

【解析】略

19、醉卧沙场君莫笑。( )

A.战场。

B.沙土地。

C.郊外。

【答案】

【解析】醉卧沙场君莫笑: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沙场:战场。故选A。

20、下面词语中,所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天翻地覆

B.震耳欲聋

C.垂涎三尺

D.闭月羞花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修辞手法。天翻地覆,汉语成语,形容变化巨大。也形容闹得很凶。出自《胡笳十八拍》。震耳欲聋是一个汉语成语,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出自沙汀《呼嚎》。垂涎三尺,汉语成语,意思是指嘴边挂着三尺长的口水,形容嘴馋到极点。亦形容羡慕到极点,极想据为己有。出自《赵子曰》。

闭月羞花,汉语成语,指女子的容貌美丽,出自《误入桃源》。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夸张可分为"普通"类和"超前"类。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也叫夸饰或铺张。指为了启发读者或听者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用夸大的词语来形容事物。比拟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就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比拟的辞格是将人比作物、将物比作人,或将甲物化为乙物。运用这种辞格能收到特有的修辞效果:或增添特有的情味,或把事物写得神形毕现,栩栩如生,抒发爱憎分明的感情。诗歌、小说、散文、寓言、童话等经常使用比拟的辞格。通过分析可知,ABC三项词语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D项词语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

21、今天数学测试,我感觉不太理想,看着老师捧着试卷走来,我的心里像( )。

A.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B.擀面杖吹火—— 一窍不通

C.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D.飞行员跳伞—— 一落千丈

【答案】A

【解析】

22、攻无不克( )

A.能

B.克服,克制

C.攻下据点,战胜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中加点字的理解。要想理解字义,就要先理解整个词语的意义,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理解辨析即可。攻无不克,汉语成语,拼音是gōng wú bù kè,【解释】克:攻下。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也比喻做什么事情都能成功,百战百胜。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由此可知,这里的“克”指的是攻下据点,战胜。

2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写的是叶至善回忆自己童年时在一次班级演出时扮老虎的故事。

B.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可以归纳为:期盼参加演出、饰老虎没成功、寻找失败根源三部分。

C.演出前后“我”的心理变化过程是:期待→不自信→自豪→紧张。

D.“窝囊、糨糊、窟窿、将就”这几个词语中的加点字都是轻声。

【答案】C

【解析】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是叶至善回忆他童年时候,羡慕同学们在班级文艺演出时能表演节目,并期盼自己也能参加表演,终于有机会进行演出扮演一只老虎,到认为自己演出没成功,最后一直寻找失败原因的心理历程,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童年时期执着的向往。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可以归纳为:期盼参加演出、饰老虎没成功、寻找失败根源三部分。演出前后“我”的心理变化过程是:期待→自信→自豪→紧张。C选项有误。

24、下列朗读停顿恰当的一项是( )

A.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B.哪一朵花/没有香

C.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D.披了/一身/雪花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诗歌的停顿。诗歌停顿的方法:①深刻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②根据情感的需要,掌握朗读的语速。③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声音的长短。④根据语境,正确处理诗句的停顿。A曝着阳光/一开/一收C鸟儿/躲到/它的巢里D披了/一身雪花

25、按照我的主意办”中“主意”不能用( )代替。

A.主见

B.办法

C.建议

D.方法

【答案】A

【解析】考查对词语含义的辨析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了解词语含义,并且可以把选项中的词语带入到句子中看是否符合。主意:指办法;用意,用心。主见:形容自己对事物的确定的意见或见解。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所以选项A不符合。

26、对“诸儿竞走取之”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孩子们都争着跑过去摘李子。

B.许多孩子都争先恐后地奔过去摘李子。

C.孩子们走过去摘李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选自《王戎不取道旁李》。诸:众多。竞走:争相地跑过去。“诸儿竞走取之”意思是:许多孩子都争相跑过去摘李子。

27、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它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他这样做我很生气。

B.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他不是故意的,请不要怪他。

C.它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如果你非要去,我也不拦你。

【答案】C

【解析】略

28、下列诗(词)句的作者不是李清照的一项是( )

A.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B.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C.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D.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答案】B

【解析】A出自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B出自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C出自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D出自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29、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一组是( )

A.①弗能应 ②应答

B.①守株待兔 ②守卫

C.①吾盾之坚 ②坚固

D.①问其故 ②故乡

【答案】D

【解析】略

30、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

B.夸张

C.拟人

D.排比

【答案】A

【解析】略

)。

2020年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期中选择题2092

本文发布于:2024-02-17 00:14: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81000451429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2020年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期中选择题2092.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2020年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期中选择题2092.pdf

标签:词语   意思   考查   理解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