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围城》中的语言艺术魅力

更新时间:2024-02-16 22:55:41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16日发(作者:蘑菇汤怎么做好喝)

钱钟书《围城》中的语言艺术魅力

钱钟书《围城》中的语言艺术魅力

《围城》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钱钟书闻名于世的一部著

作,其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作者的语言驾驭能力的运用, 虽然这

部小说所表现的主题是比较严肃的, 但是作品的语言风格却是幽

默诙谐的。

[1]

他常常突破常规,独辟蹊径,令人出其不意,许 多地方的语言表达方式简直令人拍案叫绝, 尤其是一些修辞手法 的运用恰到好处, 细细品味起来引人深思。 作者以极高的语言艺 术运用水准, 对文中的人物及其思想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写和刻 画,让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不仅能够领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 还能充分地领略到语言艺术的巨大魅力。

一、比喻手法的运用 纵观近现代新文学作品中优秀的长篇小说作品, 如果要说哪 本小说的语言艺术最生动、 最精彩,那么恐怕非 《围城》莫属了。 记得钱钟书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比喻是文学语言的根本”。 《围城》 就充分体现了他的这个思想,

其在叙事的过程中采用新 颖的比喻修辞, 在审美解读中也总是妙语连珠, 处处闪现着智慧 的光芒, 使文章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使我们对文章主题的 领悟和在会心的阅读中有种回味无穷的感觉。

[2]

钱钟书先生对中外文学都有涉猎,因此他的知识非常的渊 博,对艺术手法的运用也受西方文学的影响,并不拘泥于一格, 而是运用自如,信手拈来。 《围城》中比喻手法的运用内涵非常 丰

富,其喻体融艺术、文学、哲学、历史、民族、宗教等很多方 面的知识为一体, 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就像是置身于一个繁茂 的文学园地, 其丰富程度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作者利用渊博的知 识,结合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力求使文章语言的表达效果达到 最好。比如在方鸿渐和苏文纨的情谊的描写中, 作者看似不经意 的将其比喻为数学上的“两条平行线”, 事实上作者已经暗示了 两个人最终没有结果的爱情悲剧, 这不仅对小说的情节发展起到 了推动作用, 同时还使小说的内容显得趣味盎然, 并且语言表达 上也准确而又生动。 对方鸿渐和苏文纨两个人之间的一个吻, 作 者不仅将其比喻成清朝官场端茶待客的时候客人象征性的用嘴 唇在碗边抹一抹的样子, 还将其比喻成是从前西洋法庭开庭审理 证人时,法官在宣誓中用嘴巴碰触《圣经》,或者是信女们亲吻 西藏的活佛或罗马教皇的大脚趾等。

[3]

作者运用这几个比喻其 实就是为了表现人物对这个吻敬而远之的特点, 而这几个比喻又 分别运用了宗教方面的知识和民族习俗, 传达了方鸿渐在这个时 候对苏文纨的爱情已经转化为友情, 因此在这个亲吻中, 他并没 有很大的波动的微妙心理, 透漏了方鸿渐这类小知识分子小心谨 慎的性格特点。 作者通过对笔下的人物动作的描写, 对其进行心 理活动的剖析,此种娴熟的语言运用技巧令人不禁生出敬佩之 情。

巧妙的套用典故进行比喻也是《围城》 比较出彩的一个特点。

每一个典故其本身都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意蕴, 作者在叙事和描

写的过程中对各种典故信手拈来, 运用自如, 使作品的内容更

具 有历史的厚重感, 同时还拓展了读者的审美空间思维。 读者在进 行此类比喻手法的阅读时, 首先要读懂的第一层意思是它在文中 的意思, 然后结合典故中所体现的精神内容, 进而对其在文中所 要表达的内涵进行分析, 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对文章的主题将会 有更加深刻的领悟, 同时也能体会到语言的巨大魅力。

[4]

另外, 在进行典故的套用时, 为了能够让人更好的对其进行理解, 作者 在对典故进行叙述的时候采用比喻的手法对其加以阐释, 使其达 到雅俗共赏的目的,更加的通俗易懂。比如在小说中, 《伊索寓 言》中讲述的“狗看水中影子”的故事曾多次出现, 其主要寓意 是人都需要一面镜子,常常照一照,认清自己。

暗喻在《围城》中的运用非常多。比如,作者对西洋人在赶 驴的时候把萝卜挂在它的前方, 驴子为了能够吃到萝卜就会往前 走,但是永远都够不着。 这段文字中的驴子就是小说中方鸿渐胸 无大志、 目光短浅的处境的真实写照, 讽刺中尽显淋漓尽致的快 感。

二、讽刺手法的运用 钱钟书对反讽手法的运用也非常的擅长,

从大的方面讲有主 题意蕴的暗示, 从小的方面讲有主人公隐秘心理的挖掘, 处处都 体现了作者对讽刺小说体式高超的驾驭能力。 比如文中有一段对 汪处厚的人物肖像的描写, 主要是对他的胡子进行了描写, 语言 生动逼真,非常的形象,就像是汪处厚这个人从作品中走出来, 走到读者的眼前一样, 再加上作者对他的理想和历史的讽刺, 令 人忍俊不禁。

钱钟书总是能够引经据典, 超越具体的对象的束缚, 完全释 放自己的想象空间, 尽情地挥洒自己的讽刺和幽默, 从而形成了 一种融睿智、谐趣为一体的特殊的讽刺方式。在作品中,作者除 了对中上层知识分子进行嘲弄和反讽, 对没有生命的机器

也极尽 反讽之事,比如对方家大宅每小时慢

7

分钟的时钟就进行了一番 拟人化的调侃。 另外, 钱钟书还善于运用心理讽刺来对人物形象 进行刻画, 通过人物的言谈举止对人物进行灵魂深处的研究, 揭 示人与人之间扑朔迷离 的关系,讽刺其丑陋的灵魂。

[5]

比如, 在孙嘉柔生病的时候, 李梅亭不愿意将感冒药给她吃,

于是就将 自己吃剩下的鱼肝油当做感冒药给她吃了。 作者对李梅亭的言谈 举止和心理活动进行了细致的刻画, 突出表现了她的吝啬而又自 私的嘴脸。

三、象征手法的运用

《围城》 主要是对抗战背景下以方鸿渐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群

的形象和思想进行描绘, 通过对他的爱情、 亲情和家庭关系等的 描述,揭示封建传统文明与现代西方文明的夹缝中生存的中国知 识分子的精神状态,同时进行道德上的批判。作者从题目入手,

运用“围城”这一象征性的结构, 全文贯穿象征手法, 体现了现 代人对历史、对生命、对人生的哲理性的思考。围城象征着封建 环境和封建思想对婚姻的束缚。 小说对主人公的婚姻状况以及他 与几个女性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 最终通过对他婚姻的破裂以及 他在情感上的突围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体现了人类精神上的困境 和孤独感。

[6]

在小说中,方鸿渐经历了一场任何一个情窦初开的少男都会

经历的纯洁的爱情, 他因为唐晓芙而产生了结婚的想法, 但是后 来恋爱失败了, 方鸿渐开始对恋爱产生了“一朝被蛇咬, 十

年怕 井绳”的心境。不过,人的心中总是还是存有期待的,他在伤心 失落之后又开始了第二次恋爱, 这一次他与一位不错的女孩孙柔 嘉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婚后的生活不尽如人 意,在经历了无数次的争吵和打闹之后, 方鸿渐逐渐认清了婚姻 本质,最终鼓起勇气从婚姻的城堡中逃了出来。 这种方鸿渐所经 历的婚姻中的困境其实并不单单是他一个人的困境,

而是这个社 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去。”这 是钱钟书对 《围城》 这部小说的总结。

[7]

四、语言简练,

警策省心

《围城》虽然是以叙事为主,但是也充满了人生的哲理,甚 至可以说它是一篇哲理诗也不为过, 小说同时还体现了作者对生 活的辩证法的观点。

首先,小说的题目定为简简单单的“围城”两个字就是大有

深意的, 作者通过对主人公的情感和婚姻的描写, 淋漓尽致地体 现了当时社会中的封建婚姻和封建思想的状态。 在围城外面的人 想要冲进去,在围城里面的人却想要冲出来,希望与失望,执著

与动摇,其实生活中处处都体现着这种思想。

其次,小说中也有作者对世人的警策, 比如,作者说道: “以

前的愚民政策是不许人民受教育, 现代的愚民政策是只许人民受

某种教育。”这体现了作者对当时的教育的思考以及对教育者的

警示。

五、语言幽默诙谐 虽然《围城》这部小说表达的主题是严肃的,但是在整部小 说中, 幽默诙谐的语言是它最重要的特点。 这种幽默诙谐不是轻 佻,也不是油嘴滑舌,而是通过一种反讽的方式,对新时期社会 中知识分子的灵魂进行彻底的剖析和批判, 在这群人中, 有绅士, 有淑女,有学者,甚至有教授,作者都用自己的笔一层一层剥去 他们身上文明的外衣,暴露出他们隐藏在这层外衣之下的愚蠢、 卑鄙、 虚伪和浅陋。 比如主人公方鸿渐利用未婚早逝的妻子的嫁 妆费用出洋深造, 回到家乡后迫不及待地要向学生进行西洋文化 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的演讲,他说自己见识大长,中国品性方正, 所以天是方的,洋人品性圆滑,因此主张地是圆的,西洋进口的 鸦片,吸食也不会上瘾,等等。

[8]

他的所谓的这些见识其实不 过是一些谬论, 但是他却将其奉为真理。 这是多么大的一个讽刺。 这是方鸿渐本人的悲哀,同时也是现代教育的失败。

六、结 语 《围城》是一部具有杰出语言魅力的文学巨作,是新文学作 品中的经典之作。 它受鲁迅作品暴露社会性质的影响, 对新文学 时期的知识分子缺乏思想、 虚伪、卑鄙的精神世界进行抨击和揭 示,其主要目的在于表达作者对新国民性的呼唤。

作者在写作的 过程中,为了避免叙事的刻板, 运用了象征、 比喻、反讽等手法, 采用简练诙谐的语言对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其心理活动进行描 写和刻画,生动而又形象,简洁而又深刻,鲜明

地表达了主题思 想。另外,作者在技法上还讲求中西合璧,对现代文学人物画廊 起到了非常大的丰富和补充的作用。

[

钱钟书《围城》中的语言艺术魅力

本文发布于:2024-02-16 22:55: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80953412494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钱钟书《围城》中的语言艺术魅力.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钱钟书《围城》中的语言艺术魅力.pdf

标签:作者   进行   运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