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6日发(作者:我手画我心)
5.守株待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会认本课“宋、耕”等4个字,会写“守、株”等9个字, 理解相应的词语。
2.
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古文,尝试背诵。
过程与方法:
1.结合注释、插图和想象理解寓言内容。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寓意进行体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 好的生活。并尝试运用。
重点难点
1.
结合注释、插图、想象理解寓言内容。
2.
感悟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带来的后果,找到“守株待兔”的生活 立足点。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1.
(课件出示2
:守株待兔图片),看是什么?
2.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理解“株”和题目的意思。株什么意思?指图,(课件出示
3:树桩的图片)这就是树桩子,树被砍去留在地面的部分。“待” 就是等待。
【设计意图: 借助图片,解 题,介绍作者, 使学生兴趣浓 厚地投入到新 课的学习中。】
3.
了解韩非子:(课件出示4出示韩非图片):这是韩非
子,姓韩名非,子是人们对他的尊称。我们尊敬地称他一一。 韩非子不仅是尊称,他也是一一。 (课件出示5:书图)。这本
书是后人集结他的作品编辑而成的。书中记载了
事。今天我们学的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300多个小故
1.
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 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争取把课文读 正确。
2.
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
试着读课文。
(课件出示5)展示阅读要求和提示:
【设计意图: 文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品读,并反复多读几 遍,课文中读言文的学习 对三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朗读课文。
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年级的学 生来说,是有 点难度,先解 决生字问题,
为阅读理解文 言2.学习生字。
(1) (课件出示6:生字田字格课件:)
守株待宋耕触颈释其冀 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 注意读准平舌音文打下基 础,扫“宋”,翘舌音“守 株触释”,后鼻 音“耕颈”。
清障 碍。】
(2) 识记生字,书写生字。
A.
识记生字
你是如何识记这些生字的?
(1) 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株 颈
(2) 熟字加偏旁:“寸+宀
=守”“寺+彳
=待”“木+宀
=
宋”
“耒+井
=耕”“角+虫=触”“北+田+共=冀”
(3) 组词扩展:“释 其”组词为“解释 其他”
B.
反馈学生自主书写情况,小组内评价书写。
C.
小组长汇报本组内写的错别字或不规范的字。
D.
依据小组长的汇报,重点对以下几个字进行范写指导。
“耕”一一左面的部分不是“来”,而是“耒”。
“释”一一左右等宽,注意与“彩”的区别。
E.
学生针对易错的生字再次练写。
F.
展示学生作品。
6.同桌互相听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的认识。
三、初读课文,正确朗读
【设计意图: 回忆学习文言 文,【设计意图: 回你真会讲故事,生活中处处能学习语文。今天啊,我们学 习的是文言文。先练习读 好课文,忆学习文言 文的请你回忆一下,文言文学习哪三步曲
?(课件出
读通 顺,断好句步骤,为 下文的示7)
读, 为下面的理学习起 到做好铺读准字音读好句读读出韵味
解 背诵做准备。】
垫。】
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
想象画面复述故事感情道理
请大家打开书19页,朗读课文,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 读好句读,读出韵味。开始:
1.
易读错的句子。
会读了吗?考考大家。
(课件出示8)
(1)
折颈而死
过渡:谁来读?
(指名读,评价“颈”字读得很规范,再指名读,齐读。
)
(2)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这句怎么读?(指名读)有没有不同的读法?指名说,适时评 价,听了来了吗?他是这样断句的。
①读好断句。
(课件出示9)
出示: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这句话应该这样读,自己试试。练习读
--指名读--补充读
--齐读。
过渡:为什么这样读,一会理解了咱们就明白了。像老师 这样,在书上做好记号。
2.
巩固耒字:
这句话里啊,耒是生字,它的意思是什么
?(课件出示10:
耒图片)看,这就是耒,上面用把手,下面有犁头,它是翻土 用的农具,现在这个耒字已经演化成汉字的一个部首。凡是以 它做偏旁,都一定与耕作或古代的用具有关系
过的字,哪个是以耒做偏旁的?(耕耘)。想一想咱们学
(板书:耕耘)
这是一个词,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过渡:这句话谁来读?
(课件出示11)
(3)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指名读)
这里面为是多音字,既可以读“
w百”,也可读“
w百”。 小结:我们读音的时候啊,可以结合字意来读。知道怎么 读了吗?再读一遍。(读“w百”,是被的意思。) 过渡:把这三句放到文中,好好地读一读。
3.读出韵味
自由练读,指名读,集体读。
四、理解句意,感悟道理
过渡语:课文会读了,下面咱们就来好好读读这个小故事, 请你轻声地读课文,要求:借助注释来理解每句话的意思,边 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好,开始。
1.
轻声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句意。
2.
交流理解
交流第一句:
(1)
谁读懂了第一句话?指名说:先读原句,再说意思(评价: 非常正确)
过渡:在这句话里啊有个“走”字。
(2)
巩固走的意思
(课件出示12)
出示: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走是什么意思?(跑)
“百兽见之皆走” 这里“走”什么意思?(跑)
“儿童急走追黄蝶”,“走”什么意思
?(跑)
小结:这些“走”啊都是跑的意思,看来这个字古今意思 差别很大很言 故事。】
大。
【设计意图: 参考课文插 图,结合课文 解释,想象画 面,理解寓
呢?(指名读句子,问什么意思),这里面啊有个复字,复什么意 思?小结:看来看工具书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课件出示13)
出示:因释其耒而守株
种田人为了什么放下手中的农具而守在树桩子旁边
说(侥幸得到兔子)
小结:正是这个原因,种田人才放下了农具,正是这个原 因,所以,因的后面要停顿。一齐读读。
看看书中插图,仔细这个种田人眼神和动作,展开想象, 想象一下,当他白捡到一只兔子以的,会怎么想
?
指名说--补充说--补充说
小结:要是一直有兔子,那该多好啊!追问:他会怎么做?
指名说,提示观察一下他眼神怎么做的?(死死盯着)
?指名
--指名说(恐怕把兔子错过去)
引读:正是这样的原因,他才:
(课件出示13)
出示句子,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指名读,再读,一起读。
导读:第一天过去,第二天,这个种田人还是
--“释其耒
而守株,冀复得兔”一个星期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这时候 他的庄稼已经--,可是,他却依然--“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 兔。”
过渡:像他这样什么也不做,一心守着树桩子,满脑子都 是兔子来撞死,对于他这种想法,你能一个词形容呢
梦)
(教师板书:白日做梦痴心妄想坐享其成不劳而获心 存侥幸)
?(白日做
(3)交流第三句:
他这样,结果会怎样呢?生自由答,引导读书上句子 一无所获为宋国笑。
(课件出示14)
出示句子: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追问:笑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谁能用自己的话,加上想象,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自 己先练练。
指名说--评说
小结:加上自己的想象,故事就形象多了。
大家想一想,他为什么被为宋国人嘲笑?
3.感悟道理
(1)生谈自己的理解
出示格言等引导理解:想到我们平时积累的格言、歇后语 之类的话了吗?(课件出示15)
出示:瞎猫碰到死耗子--碰巧了;不劳动者不得食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你就是种田人的邻居,你打算怎么劝 他?可以用上这些格言。
(2)读了这则寓言,你懂了什么道理?
其一:做事不能不能不努力就布望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 正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板书:一份耕耘
其二:不能把偶然的现象当成经常发生的事。
五、背诵课文,活学活用
指导背诵:懂得这么深刻的道理,我们通背诵下来吗
?自由 背,齐背(提醒,别把韵味丢了)
一份收获。
【板书设计】
守株待兔
白日做梦坐享其成
不劳而获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本课教学,让学生初步感知古文的特点,言简意赅,抑扬顿挫。《守株待兔》 这则寓言,让学生用自己总结的方法学习寓言, 悟出寓意,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 果。
总体来说,这节课构思巧妙,推陈出新,能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充分给学 生表达交流的机
会,在探讨中,想象中,思维碰撞中,明白了寓意,懂得了从不 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这是让学生实实在在有收获的一节课。
不足之处:
当然,“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尽管我们的收获很大,但同时我还有 一些新的思考:要是这节课能从人物评价着手,让学生对不同的人物说出自己的 看法谈谈自己的理解,进行交流和思维的碰撞,那么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会更 高,思维会更活跃,收获也会更丰硕。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本文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是一则寓言故
事,也是一则文言文。讲有一个宋朝的种田人,因为在自己田里捡到一只触木桩 而死的野兔,就整日坐在木桩旁守着,等候兔子再一次撞死。因而被本国人耻笑。 告诉我们不能白日做梦,不劳无获的道理。
【写作背景】
本文出自先秦•韩非《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 柱,折颈而死。”这是一则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兔子自己撞死在树墩子上
,这是 生活中的偶然现象。宋国那个农夫却把它误认为是经常发生的必然现象
,最后落 得个田园荒芜,一无所获。不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而想靠碰好运过日子,是不 会有好结果的。我们一定不要做“守株待兔”式的蠢人。
【作者介绍】
韩非 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约前281年-前233年), 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是中国古代 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 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韩非与李斯同师苟卿。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术思想,同时又吸取了他以前 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多次上书韩王变法图强,不见用,乃发愤著 书立说,以求闻达。秦王政慕其名,遗书韩王强邀其出使秦国。在秦遭李斯、姚 贾诬害,死狱中。比较各国变法得失,提出“以法为主”,法、术、势结合的理 论,集法家思想大成。今存《韩非子》五十五篇。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寓言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 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 裁,字数不多,
但言简意赅。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 或其它事物。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在春秋战国时代兴起,后来成为文学作品 的一种体裁。寓言的特点有:
1.
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
2.
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 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 喻大。
3.
故事情节的虚构性,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4.
常用手法:比喻、夸张、象征、拟人等
5. "寓"是"寄托"的意思,即把作者的思想寄寓在一个故事里, 让人从中领悟 到一定的道理。
【其他资料】
关于寓言的成语:
守株待兔、掩耳盗铃、叶公好龙、亡羊补牢、狐假虎威、
刻舟求剑、自相矛盾、井底之蛙、滥竽充数、买犊还珠
课后作业
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mg
冀(j
宋(s
dn
g
°
y [)
标出
颈(j in j
ing)
触(ch
u
c
u)
sh
释(s
i
sh
° 守(sh Su
shu
S
二、比一比, 组词语。
宋()
守()
释()
彩()
颈(
劲(
)
)
待
(
)
诗(
)
三、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因释其耒而守株
2.
冀复得兔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 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兔走触株(
③冀复得兔(
)
)
②因释其耒而守株(
④而身为宋国笑(
)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C、始悟为山市
3.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B、为人谋而不忠乎
D、此何遽不为福乎
4.
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如果你是种田人的朋友,你会怎么劝说他?
参考答案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s
dngsh ij ij in
gsh du ch
u
宋释冀颈守触
二、比一比,组词语。
宋(宋朝)释(解释)颈(颈项)待(等待)
守(守门)彩(彩色)劲(劲头)诗(诗人)
、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
因此,种田人就放下手中的农具,守在树桩子旁边。
2.
种田人满脑子想的都是,再有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自己白捡个大兔子
四、 阅读练习
1.
①跑②放下③希望④自己
2. A
3.
兔子是不会再得到了,自己却被宋国人所耻笑。
4.
因为“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只是一个偶然现象。
五、 赶紧去种田吧。你的田地都荒芜了,再不种田,来年你吃什么?兔子撞 死的事情,是百年难得一遇的稀奇事,不可能经常发生,靠等兔子过日子,是极 其愚蠢的行为。
本文发布于:2024-02-16 18:15: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80785551428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完整)《5守株待兔》表格式教学设计+备课素材+课后作业(含答案),推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完整)《5守株待兔》表格式教学设计+备课素材+课后作业(含答案),推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