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6日发(作者:特别的爱特别的你)
第一篇:汶川地震感人故事母爱的伟大
汶川地震感人故事:母爱的伟大 Power of their mothers' love The extraordinary efforts of mothers to save
their children are unforgettable. The young woman buried beneath debris looked as if she performing an ancient
ritual. The palms of her hands were placed flat on the ground and she was bent over.
A rescuer cried out to her, but there was no reply. The rescue team was about to move on and look for more
survivors, when the team captain returned to have one more look. He found a baby under her body.
"A baby is still alive!" he said.
The three- or four-month-old baby was wrapped in a quilt. Uninjured, the baby was sleeping quietly.
His sweet, chubby face brought some comfort to tho around him at the disaster site. Holding the baby up,
a mobile phone was revealed.
On the phone's screen, a text message read: "Dear baby, if you survive, plea remember that I love you
forever "
The rescuers, hardened by the horrors of the disaster zone, could not help crying.
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在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
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变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的喊“有人,有个孩子,还活着”。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
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
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第二篇:永恒的母爱 5.12汶川大地震中感人的母爱故事
永恒的母爱 5.12汶川大地震中感人的母爱故事
(2008-07-08 15:05:50) 转载标签: 母爱
大地震
血肉之躯
汶川
杂谈 ▼
分类: 仙音缥缈
历史,赋予母爱亘古的深沉,母爱,是人类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母爱是最无私、最圣洁、最伟大的人类情感。“上帝不能亲自到每家,于是她创造了母亲。”据懂外语的朋友告诉我,全世界的语言,唯有“妈妈”的发音基本一样,这是因为,母爱的光辉笼罩了整个世界。
汶川大地震发生,那一刻,地动山摇;那一刻,生死相依。
地震来袭时,面对落下的瓦砾,她们本能地挺身而出,用怀抱为孩子搭起最伟大的庇护所,用柔弱的血肉之躯撑起儿女的整个世界;身在昏暗的废墟,她们本能地蔑视死亡,用血、泪、乳汁让自己最后的爱汇成儿女生命的源泉,孕育了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生命奇迹。
因为有爱,母亲忘了自己;因为有爱,母亲谱写着这世间伟大传奇;因为有爱,母亲们让母爱、让生命在瞬间定格成永恒。
记住,我爱你
一根根扭曲的钢筋、一层层整块的水泥预制板,压着、别着、挤着、盖着无数的死尸和奄奄一息的人们,地震后的大地上一片狼藉。
救援人员在搜救时,在废墟中垮塌下来的房子里发现一具遗体,她诡异的死亡姿势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得变形了。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停止呼吸,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他们再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
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变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的喊“有人,有个孩子,还活着”。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原来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
3、4个月大,由于母亲身体庇护着,怀中的孩子毫发未伤。救援人员抱出孩子的时候,他还在静静地睡着,仿佛什么都未曾发生过。他根本不知道,这个世界发生着怎样的天崩地裂,他更不知道,是母亲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 随行医生在包裹孩子的被子里发现一部手机,手机屏幕上面是这位母亲在死之前给孩子留下的已经写好的短信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亲爱的宝贝,妈妈永远爱你 ——献给汶川大地震中的伟大母亲 孩子,你安静地睡吧 这世界发生了什么 妈妈不会告诉你
你来到这个人世才三个月啊 孩子,妈妈不允许你 受到一丝一毫的惊吓和伤害
孩子,妈妈的背上 有一座咆哮之后的大山
妈妈替你挡住它,绝不能让它压在你幼小的身体上 孩子啊,妈妈的力量也很小 妈妈只能用朝拜的姿式
用这唯一不变的姿式,渡你到生命的彼岸
孩子,妈妈只能用一只手 抚摸你娇嫩的脸蛋 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
孩子,妈妈只能用这只爱抚过你成百上千遍的手 为你在手机里留下几行字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还能活下来,你一定要记住妈妈永远爱你”
孩子,妈妈的呼吸越来越微弱 妈妈累了,妈妈睡了 孩子,当你醒来的时候
妈妈唯愿你已经到了一个鲜花盛开的地方
当若干年后,有人给你讲述妈妈的故事 当你看到妈妈为你留下的遗言 孩子,当你呼唤妈妈
妈妈一定会从天堂的九十九级台阶上 直起美丽的腰身
孩子,我们的目光会再次相遇 我们的心跳,会再度重叠 孩子,妈妈在天堂向你招手 你长大了,妈妈放心了 妈妈不再下跪,不再朝拜
妈妈在微笑,在天堂的歌声中飞翔。
在生死时刻,母亲放弃了自己,用血肉之躯撑扛下了钢筋水泥,用生命托起孩子重生的起点,并用最后一丝气力向宝贝孩子传达着爱意。这种悲天恸地的母爱不禁让人泪流满面,感觉一种撕心裂肺的疼痛。这是世间最伟大、最深情的短信,是浓缩爱意的生命语言。
用双手支撑了整个地球的重量
她不要地球砸到她的孩子,就这么简单
她做到了。四天,她的孩子活了下来
我不知道她叫什么
但是我很确定,她是一个母亲。
亲爱的宝贝,一定记住妈妈爱你
抢救人员发现她时,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屋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时的姿势——双膝跪地,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得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她已经死亡,又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一群人离开了。
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边喊“快过来”。他再次来到她的尸体旁,费力地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摸了几下,他高声呼喊起来,“有人,有个孩子,还活着”。
人们小心地将砸在她身上的废墟清理开,发现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一个孩子。小家伙被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只有三四个月大。因为有母亲身体的庇护,他毫发未损,被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地睡着。孩子熟睡的脸庞让在场的所有人感到温暖。
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检查,发现有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手机屏幕,他看到的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止不住落泪了。手机传递着,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落泪了。
最后的哺乳 这应是一幕幸福的场景,但却又是一幕无法不让人落泪的画面:一名年轻的妈妈双手怀抱着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婴儿蜷缩在废墟中,她低着头,上衣向上掀起,已经失去了呼吸,而怀里的女婴惬意地含着母亲的乳头,吮吸着,红扑扑的小脸与妈妈粘满灰尘的双乳紧紧地贴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救援人员把母亲的乳头从女婴嘴里拿出的时候,孩子不安地大哭起来。她并不知道她的妈妈,从这一刻起,再也回不来了„„看到女婴的反应,在场者无不掩面悲恸。
这是2008年5月13日下午,在都江堰河边一处坍塌的民宅,数十名救援人员奋力挖掘,寻找幸存者过程中展现出的令人震惊的场景。
一个死去的妈妈还在为自己的孩子喂奶,从母亲抱孩子的姿势可以看出,她是很刻意地在保护自己的孩子,或许就是在临死前,她把乳头放进了女儿的嘴里,正是那沾满灰尘的乳房,给了孩子的最后的滋润。
灾难面前,母爱,孕育了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奇迹。
第三篇:XX年汶川地震感人故事
XX年汶川地震感人故事
导语:似乎汶川地震是所有国人的痛,在这场苦难中,有无数感人的事迹发生,直指人性,散发光辉。以下文章为品才网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欢迎浏览 XX年汶川地震感人故事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以恐迟迟归.世间真情无限,但是我觉得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在5月12日的大地震中母爱又让我们认识了她巨大的威力。
5月13日中午,救援队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没有了呼吸。透过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双膝跪地,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救援队员从空隙伸手进去,确认她已经死亡,又冲着废墟大声呼喊,没有任何回应。这是震后的北川县,还有很多人在等待着救援。救援队走向下一片废墟时,队长好像意识到什么,忽然返身跑回来,他费力地把手伸进她的身下摸索,高声喊,“还有个孩子,还
活着!” 一番艰难的努力后,人们终于把孩子救了出来。他躺在一条红底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三四个月大,因为有母亲的身体庇护,孩子毫发未伤。 随行的医生过来准备给孩子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这就是母爱的无私,这就是母爱的伟大。母亲用柔弱的肉体为自己的孩子在废墟下顶起爱得空间。我想当这个孩子长大以后他会感谢自己的母亲,他会感谢伟大的母亲给了他2次生命。是的,我们应该感谢母亲...她们不希望长大了我们给她多少金钱,不希望给她多少好看的衣服.好吃的东西.她们希望的是让我们健康成长,快乐的成长,让我们回报社会,让我们回报祖国.而她们别无所求
看完了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新闻后,让我觉得非常揪心,我希望大家能献出爱心,拯救四川!
下午2点28分,都江堰聚源中学1800余名师生正在教室里上课,突然学校一栋高三层的教学楼轰然坍塌,近千名师生被埋在了废墟中,情况十分危急!数百名武警官兵连夜赶往出事地点进行救援。 截至昨晚7时,距事发已接近30小时,现场的救援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之中…… 现场千人关注师生安危 昨日上午11时,距事发地不远的聚源镇上人来人往,不时有参与救援的官兵赶往聚源中学。 在学校大门处,10多辆120急救车整齐排开。在大门口几米远就是一个操场,密密麻麻挤满了上千名等待消息的学生家长和附近群众,所有人的目光都凝望着正在施救的废墟。 此时,3台大型吊车原地待命,数十名救援官兵正神情专注地在瓦砾堆上用铁锹挖,用手刨……前来参加救援的官兵连夜参与抢救,一整夜都没有合眼,其他救援人员也整夜守护在现场,一刻都没有离开过。镜头二
刨出遇难学生亲人泪水唤不回
快让开,快让开!”上午11点10分,救援人员从废墟中挖出一名女生,经医生诊断她已经死亡,4名救援官兵用木板抬着女生的遗体迅速跑向操场。人群开始出现骚动,外围的人群开始跟着跑。最后,这名女生被抬到操场的一块空地上,很多还没有见到孩子的家长一下子围了过来。“女儿啊,怎么会是你啊?”一名30多岁的女子突然冲上前,扑到该女生身上嚎啕大哭起来,旁边的另一名妇女赶忙上前安慰,围观的其他家长都忍不住跟着流泪。“我能理解她的感受!那天听到侄女儿死亡,我伤心得差点晕倒了。”杨国英说,前天她和家人一直站在现场等候消息,突然一名女孩的尸体被抬出,她跑过去一看,正是侄女程婕。当时她简直不敢相信,一下子瘫倒在地哭了起来。这样的场景已多次在她眼前上演,似乎连心都伤得麻木了,但每次看到别人哭,她也忍不住会掉泪。惊魂回忆! 看完了这篇报道,我都快感动落泪,我无法忍受这样强暴的大地震威胁着四川人民的健康和安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希望大家能够嫌出爱心
四川的地震让人揪心,让人感到无助。到处是一片瓦砾,到处是恐慌的人群,到处是让人无法忍心看到的场面。遗体排在那里,让人心痛。在天灾面前我们人类是多么的渺小,突然感到人就和蚂蚁一样,死亡的人数不断上升快让人窒息。也许就在刚才,他们还上课、上班,他们还在田地里耕作……可在天崩地裂之后,就是无声无息。
这些天,我一直牵挂着灾区的报道。我不敢看,但是我又忍不住去看。
网页、报纸的头条几乎都是关于地震的消息,每一次感人的长篇报道,每一次确定死亡人数的增加,每一次最新的新闻图片的发布,都让我的眼泪,止不住的掉下来;那些血淋淋的图片,那些惨烈的视频,看得我心情沉重,看得我揪心,我感叹生命是何等的脆弱,何等的珍贵,因为它再不会有第二次。
望着那些有家不能归、和无家可归的人们,让人心急。我多希望抢救的人去的再多些,多希望因楼房倒塌被压在下面的学生能生还的多些,多希望我们的救援人员再快些。
心系灾区,心系灾区的人们。
他们能否吃上热饭,喝上热水?他们现在睡的是不是暖和些,救灾的物资是否收到?当我们吃饭、睡觉,正常的生活起居时,我多希望他们能平安。
听到新闻流动播出,灾情不断,死亡人数不断上升,让人的心理不能平静,多想能为他们分担一份,为他们出一份力。但我们此刻能做的只能是为他们默默的祈祷,愿被压在学校大楼下面的学生能生还的多些,愿我们的救援队能抢救出更多的人。愿灾区能迅速的搭建帐篷给灾民一个栖息之地,愿他们的心灵有些慰藉。
涓滴之水,终能汇流成河。捐赠其实不论多少,善举也不分先后,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哪怕仅仅是一元钱,甚至只是一个祝福。我们的爱心善举,也一定能够汇成爱的暖流,流进灾区群众的心田。
作为学生,我们更应该做得,是更加努力的学习。我们要取得更好的成绩,来为祖国未来的建设添一分力,为祖国的明天增添一份光彩。
虽然我们身处安全地带,但仍应该时刻关注灾情。虽然我们不能与你们一同并肩奋战,但我们时刻与你们同在,时刻为你们祈祷。
希望每个人平平安安,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战胜灾情,重新迎接生活的阳光!
第四篇:汶川地震的感人故事或者诗歌
汶川地震的感人故事或者诗歌
今天,我在《读者》杂志上看到了一首为汶川地震而写的诗歌,名字叫《让我来做你的妈妈》,诗歌不长,只有短短的几段,但是却体现出了大难当头时的人间大爱!
记得在地震发生后的不几天,电视上播出了这样一段感人的故事“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一个母亲用匍匐的姿势护住孩子的生命,在手机里留下遗言:„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今天,在这篇文章中又看到了这个故事,使我不禁想起了许多。记得有一首诗歌中说道“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太黑了妈妈怕你碰了头 ……”我想这应该就是最伟大的亲情的力量,这就是人间最伟大的母子之情,在选择自己生存与自己的孩子生存的瞬间,她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孩子,用自己的身躯为孩子挡住了巨石,为自己的孩子留出了一点点生存的空间,在生命的最后一瞬间,为孩子留下了这样感人的一句话"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我们怎麽能不对她产生由衷的敬佩呢?但是,这位母亲只是在大难当头,为自己的孩子献出生命的千千万万的母亲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我认为她们都是最值得我们尊重的,都是最伟大的!
地震无情人有情,是啊,“妈妈走了,爱还在,妈妈走了,恩泽绵延”亲人走了,我们的全国人民都是你的亲人;孩子走了,哪一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孩子;妈妈走了 ,哪一个人的妈妈都是我们的妈妈 ;人间有大爱,我们相信,爱的力量可以照亮黑暗,可以温暖人的心灵!
“大难当头还有大爱”,是的,祖国是我们的大家园,人们是我们的亲人,不管自己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不管是什么时候,祖国永远是自己的支柱,不论是精神还是物质……大难当头还有人间大爱,这更能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以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质朴而又伟大的精神!
第五篇:汶川大地震中的感人故事
汶川大地震中的感人故事
感人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我在这就说一个我感触比较深的吧:
3岁的小女孩璐璐,地震前原本有一个圆满的家庭。
地震时,璐璐的爸爸睡在家里,巨大的爆炸声把他吵醒,“我还没有明白怎么回事情,一个大石头便打破窗户飞到床上,我的腿被打着了。”“当时并不疼。”后来“我便跳出去了”坐在地上,璐璐的爸爸后来便动不了了。“我发现左腿上骨头冒出来了,血一直在流。”
之后,璐璐的爸爸——31岁的村民柴立新被村民们抬到河坝上一个临时搭起的棚子中。“我躺在棚子里,一直在担心着孩子和老婆。那几天爆炸声一直不间断,石头整天在乱飞着,活着的人们在不断跑来跑去的躲余震、躲石头,当时雨也很大,大家还担心河水。”第二天,柴立新等几个重伤员被安置到一个相对高一些的位置。
村里大部分家庭失去了亲人,虽然余震不断,石头乱飞,还是阻止不了人们对于亲人的搜寻。53岁的村民李锡清,家的房子被石头砸平了,有的石头有房屋那么大。当天下午,逃出来的李便开始在废墟周边搜寻自己的两个孙儿及儿媳。
一天,又一天;一小时,又一小时;一分钟,又一分钟......
第三天上午8时许,在几个大石头的夹缝边上,李听到有人在喊他:“爷爷!爷爷!快来救救我。”
李锡清爬进石头缝里,看见了柴立新3岁的女儿璐璐。“这孩子坐在她妈的头上,只有眼睛和嘴是动的。”李告诉记者,这孩子一见到他便说:“爷爷,我妈妈都死了,你快救我嘛”、“我好饿!”之后,这孩子再也不说话了。
3岁的璐璐被带到“腿上还在流血”的爸爸身边,洗完孩子脸上、头上厚厚的一层黑灰后,爸爸发现璐璐的额头上还镶嵌着一颗豌豆大的碎石头。一年后,记者在璐璐额头的右上方还可以看到清晰的伤疤。
柴立新告诉记者,好多天孩子什么话都不说,也不哭,眼睛直直的。再后来,孩子才断断续续的告诉他,当时地震时,妈妈抱起她就跑,山上还在滚石头,“妈妈就朝前头跑。”
李锡清是在两个房子大的石头的夹缝里找到她们母女的,“她妈侧身爬着,浑身是伤,已经死了。”
为什么两天两夜的时间里3岁的璐璐一直坐在妈妈的尸体上?
后来,璐璐告诉爸爸,“妈妈喊我在石头下躲到,别往外跑,跑出去就打死了。”柴立新说,当时山上天天在爆炸,天天在飞石头,整个就是“枪林弹雨”!她妈妈就是被飞石砸死的。
柴立新与孩子在一个只能够睡得下一个人的小棚子里渡过了飞石、爆炸、余震不断的“黑色十日”,“我流了至少有两斤多血”柴立新指着至今还堆在那里的一床棉被上的血迹说。璐璐从小棚子里捡起一只碗笑着说:“这是我的碗。”
柴立新告诉记者,这孩子现在基本好了。
璐璐目前住在河边的一间窝棚里——灾区过渡房。四面透风的窝棚里只有一张大床,她与全身多处骨折的爸爸就住在这里,由于柴立新伤情未愈,他们父女二人目前在村民曾强家吃饭。
本文发布于:2024-02-16 08:22: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80429672492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汶川地震感人故事母爱的伟大(5篇可选)[修改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汶川地震感人故事母爱的伟大(5篇可选)[修改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