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6日发(作者:汉字的作文)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阅读理解拓展卷(含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怀念家乡的桑树
①我一直在思念我故乡的桑树,因为它给予我童年的生活无穷的乐趣。
②年年春来,当屋后的积雪渐渐 、当河边的杨柳 出新芽,我们村上的一群孩子就开始 ,盼望着桑树早一天长出叶子来。谁都说不清,第一片桑叶是什么时候从树枝上钻出来的。常常地,当一群人从桑树下走过时,会有眼尖的孩子大叫:“快看啊,桑叶长出来了。”果然,原本光秃秃的桑树上,已经爬满了一片片嫩芽。桑叶见风长,小小的嫩芽很快就长成了大大的叶子。当片片桑叶在风中摇曳时,我们便开始忙着养蚕。那些黑黑的蚕宝宝,刚被我小心翼翼地从别人家捧回来,我便匆忙跑到桑树林,采回一大筐又肥又嫩的桑叶,送到了蚕宝宝的嘴边,看着小东西张着贪婪的小嘴不停地吞噬着桑叶,发出丝丝的乐曲声时,无比的快乐在我的心底油然而生……
③不用说,桑叶是蚕宝宝的最爱,而我们这些孩子,爱的却是桑葚(也称为桑树果、桑枣)。通常一过四月,便有像小狼牙棒一般的青果子从浓密的桑叶间翘起头来,那就是桑葚。随着时间的推移,桑葚一天天地变化着:先是从青色中微微地透出一点红润;接着红色越来越多;直到有一天,整个桑葚变得红彤彤的,犹如红色的玛瑙,在万绿丛中显得格外诱人。于是,馋嘴的孩子们忍不住了,他们争先恐后地拥向桑林,三下两下地窜到树上,摘一粒桑葚喊一声酸,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欢乐。
④但孩子们都很清楚,桑葚一红,离熟透的日子就不远了。因此,放学归来,谁都不急着回家,而是将书包挂在树权上,对着共同的目标,一哄而上,在茂密的桑叶中搜寻。果然,在一串串红形彤的桑葚中,有许多桑葚已经成熟,紫得发黑,让人垂涎欲滴。伸手摘下一粒放进嘴里,轻轻一咬,饱满的汁液在唇齿间流淌,甘甜中带着微微的酸涩,无比滋润。农村的孩子平时没有什么零食,而桑葚成了他们这个季节里的最好点心。除了一日三餐之外,孩子们总是以桑林为乐园,吃着玩着,高兴个够。
⑤时光流转,季节轮回。在年年如期而至的春天里,桑树为清贫的孩子们带来不尽的欢乐,随着他们的成长,这种欢乐也浸润到他们的血肉之中。
1.结合上下文,在横线处补充合适的字词。
2.从第三自然段中找出比喻句。
3.文章详写的是 、 ,略写的是 。
4.文章结尾一段中画线句子说明了什么?
5.作者在文章中透露出怎样的情感?
课内阅读。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6.选文第1段话讲的是: 。
7.一个“浸”字说明了什么?
8.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劲: A.趣味;B.力气;C.精神;D.神情、态度。
(1)他的手劲真大。( )
.(2)下棋没劲,不如打游戏。( )
.(3)瞧他那股骄傲劲儿。( )
.(4)他把所有的劲都用在学习上了。( )
.9.“好香的雨”指的是:
精彩回放。
①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②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③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④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⑤——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⑥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0.我知道这几段话选自 ,作者是 。
11.我能联系上下文的意思,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写近义词:悠然( )
恩惠( )
写反义词:清澄( )
安稳( )
12.我知道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 修辞手法,我也能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13.①②③自然段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我能给每幅图画起一个简洁的名字。即,依次分别是: 、清晨望哨、 。
14.我能根据选文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填序号)
A.这几段话表达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
B.“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这句话说明村民对白鹭的一种恩惠。
C.这几段话主要描写了白鹭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15.回忆课文,我知道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篇文章中的作用是
阅读。
落花生(节选)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辩
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需
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16.用“——”画出选段括号里使用正确的词语。
17.选段主要写了一家人 的情景。结合课文内容可知,姐姐、哥哥和“我”分别从花生的 、 、 这三个方面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而父亲则着眼于赞美花生的 。
18.父亲在谈论花生的时候,将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进行了 ,揭示了花生
的品格。
19.下列名言中与画线句子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人生价值的大小是按人们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来衡量的。
B.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C.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D.生活是一种绵延不绝的渴望,渴望不断上升,变得更伟大而高贵。
下面是典典同学写的一个片段,请读一读,完成练习。
从此,“擎天柱”便成了我最要好的伙伴。它的四肢可以活动,无聊时我就给它摆各种造型,时而摆成帅气的,双手举起,做一个秀肌肉的姿势;时而摆成搞笑的,双手抱头,双腿跪着,做一个投降的动作……我还喜欢和它说话:“擎天柱啊,你和大黄蜂打败霸天虎了吗?世界恢复和平了吗?”
在我眼中,它已不是一个玩具,而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每当在学校遇到不开心的事时,一回到家我就向它倾诉,不一会儿,一肚子的委屈就全部化为乌有了。
20.作者描写了 、 、向“擎天柱”倾诉委屈这三件事,表达了“我” 之情。
21.如果给这段话写评语,你觉得下面选项中不恰当的是( )
A.作者描写了自己的心爱之物——“擎天柱”,选材新颖。
B.作者抓住自己与“擎天柱”相处的场景来体现与它的关系,把对它的感情融入字里行间。
C.作者赋予了“擎天柱”伙伴的角色,与它游戏,说话,这样心爱之物就“活”了起来。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野菊花
①野菊花!野菊花开在山野里。
②有谁见过这般豪放壮烈的花云?有谁闻过这么沉郁凝重的药香?那样泼泼辣辣地开。一簇一簇,一滩一滩,一坡一坡,灿烂辉煌!
③花朵不过一分镍币大小,密密匝匝,重重叠叠,织造出淮河堤畔、大别山麓梦幻般神奇的织锦,分明是太阳和月亮灼目滚烫的合金,让造物主随意倾倒泼洒在这里,叫人心灵久久震颤。
④几番秋风秋雨秋霜,山野早已敛去辽阔的绿氅(外套),只把灰褐的脊背袒露世间;曾经被悠逸的白云衬托得如此高远的天空,也被铅灰压缩了胸臆;紫燕和鸿雁归飞的呼唤,杳然寂灭在江南的路上,留下
水牛与山羊的哞咩,在枯草败叶间低回……纵然是松柏也已减色,纵然是檀竹也已落魄,唯独野菊花,却以她野性的勇敢和进取,在这片天空下,这片山野上,举起开放的拓展的金旗,“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⑤多少墨客骚人奉和酬唱,把菊魂菊意唱彻历朝历代;唱的大多是庭院、公园、化盆里的名菊。比起野菊花来,这些被驯化、供玩赏的同类,不免沾染着脂粉气、奶油味,显得矫饰和做作。而野菊花宁愿入汤入药、成渣成泥,决不任人摆布、供人亵玩。
⑥这就是野菊花!
22.短文第①②③段从哪些角度描写了野菊花?请概括回答。
23.读短文,回答问题。
(1)第②段中的“一簇一簇,一滩一滩,一坡一坡”写出了野菊花生长得 的特点。第③段的“ 、 ”也写出了这个特点。再结合第②③段其他词句,我们发现作者借这些词句表达了 之情。
(2)第④段中,作者把野菊花与 、天空、 和 、 、檀竹进行对比,表现了野菊花( )(填序号)的品格。
A.高洁与孤傲
B.豪放与壮烈
C.勇敢和进取
D.狂野和骄傲
24.文中还有一处与第④段的写法相同,用“ ”画出来。
25.短文的第①⑥段都使用了“!”,把它换成“。”好不好?为什么?
阅读与理解
荷花
汪曾祺
①我家每年都要种两缸荷花。种荷花的藕不是用来吃的藕,要瘦得多,节间也长,颜色黄褐,叫做“藕秧子”。在缸底铺一层马粪,厚约半尺,把藕秧子盘在马粪上,倒进多半缸河泥,晒几天,到泥坼(chè)裂有缝,倒两担水,将平缸沿。过个把星期,就有小荷叶嘴冒出来。过几天荷叶长大了,冒出花骨朵了。荷花开了,露出嫩黄的小莲蓬,很多很多花蕊,清香清香的。荷花好像说:“我开了。”
②荷花到晚上要收朵。轻轻地合成一个大骨朵。第二天早上,又放开。荷花收了朵,就该吃晚饭了。
③下雨了,雨打在荷叶上吧嗒吧嗒地响。雨停了,荷叶面上的雨水水银似的摇晃。一阵大风,荷叶倾侧,雨水流泻下来。
④荷叶的叶面为什么不沾水呢?
⑤荷叶粥和荷叶粉蒸肉都很好吃。
⑥荷叶枯了。
⑦下大雪,荷花缸里落满了雪。
26.这篇文章是按照(
)的顺序来写的。
A.荷花生长
C.季节变换
B.事情发展
D.地点变化
27.短文重点写的是(
)的情形。
A.观赏荷花
C.荷叶美食
B.种植荷花
D.荷叶枯了
28.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种荷花时要先在缸底铺上马粪,把藕秧子盘在马粪上,接着倒进河泥,再倒两担水,就大功告成了。( )
(2)“雨打在荷叶上吧嗒吧嗒地响”“荷叶面上的雨水水银似的摇晃”,让人从听觉、视觉上都获得美的享受。( )
(3)“小荷叶嘴冒出来”中的“嘴”字,尽显小荷叶犹如新生婴儿般纤巧、可爱。( )
(4)这篇短文写出了种荷花的烦琐、劳累。( )
参考答案:
1.融化
吐
盼望 2.通常一过四月,便有像小狼牙棒一般的青果子从浓密的桑叶间翘起头来,那就是桑葚。直到有一天,整个桑葚变得红彤彤的,犹如红色的玛瑙,在万绿丛中显得格外诱人。 3. 采桑叶养蚕 摘桑葚 品尝桑葚 4.说明了故乡童年的快乐在每个人的记忆里都被永远地铭记着。 5.对故乡的热爱,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解析】1.本题考查补充词语的能力。
结合第②自然段中“年年春来,当屋后的积雪渐渐”可知,春天到了,积雪应该是融化了。此处应填:融化。
结合②自然段中“河边的杨柳出新芽”可知,春天来了,形容杨柳是长出了新芽,此处应填:吐。
结合②自然段中“盼望着桑树早一天长出叶子来”可知,是形容春天到了,孩子们盼望桑树长叶子,应填:盼望。
2.本题考查找比喻句。
结合第③自然段中“通常一过四月,便有像小狼牙棒一般的青果子从浓密的桑叶间翘起头来,那就是桑葚”可知,把“桑葚果子”比作“小獠牙棒”,故是比喻句。
结合第③自然段中“直到有一天,整个桑葚变得红彤彤的,犹如红色的玛瑙,在万绿丛中显得格外诱人”可知,把“红色的桑葚”比作“红色的玛瑙”,故是比喻句。
3.本题考查对写法的赏析。
通过读短文可知,短文的②③④自然段描写了我们采桑叶养蚕和摘桑葚,是详写;而第④自然段中“伸手摘下一粒放进嘴里,轻轻一咬,饱满的汁液在唇齿间流淌,甘甜中带着微微的酸涩,无比滋润”这句话描述了我们品尝桑葚,故是略写。
4.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赏析。
结合第⑤自然段画线句子“在年年如期而至的春天里,桑树为清贫的孩子们带来不尽的欢乐,随着他们的成长,这种欢乐也浸润到他们的血肉之中”中“这种欢乐也浸润到他们的血肉之中”可知,句子采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故乡童年的快乐在我们的心里都留下了深刻的,无法抹灭的印象。
5.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掌握。
通过读短文可知,短文主要写了童年时在故乡养蚕、摘桑葚听懂的事,说明了故乡童年的快乐在每个人的记忆力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也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6.摇桂花时的欢乐场景 7.说明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泡茶、做糕饼也同样香气
弥漫。 8. B A D C 9.从树枝上落下的桂花。
【解析】6.本题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及概括。
抓住关键句子概括。语段选自《桂花雨》,本短文记叙了摇桂花的过程,在桂花盛开时将桂花摇落下来,那情景像下雨一样,作者就称之为“桂花雨”。这篇课文主要描述了小时候在故乡摇落桂花,晒干后泡茶喝和做糕饼的故事,在杭州,香气迷人的桂花使我们顿添思乡之情。
语段主要讲了“我”和母亲摇桂花的情景。
7.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赏析。
文中这句话“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意思是说全村人都沉浸在桂花浓浓的香气里,一个“浸”字说明了形象地说明了桂花的香气之浓。此处的“浸”说明桂花迷人的原因是它不仅可以闻,还可以吃,一年四季带给全村人花香和甜蜜。桂花的香气不受季节的限制永远甜在人们的心里。使村子里的人的生活更加甜美。
8.本题考查了多义字。
“多义字”也就是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或句子中有不同的含义。本题主要考查一个多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首先要理解给出的词语的意思,再在语境中理解汉字的意思,然后选出正确的答案。
(1)手劲:手的力气。劲:力气。
(2)下棋没劲:下棋没有乐趣,劲:趣味。
(3)骄傲劲儿:骄傲的神情。劲:神情、态度。
(4)所有的劲:所有的精神。
9.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
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阅读句子“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可知,“好香的雨”是指纷纷落下来的桂花。在这里作者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下落的桂花”比作“香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迷人。“我”的话蕴含着对桂花喜爱的感情。
10. 《白鹭》 郭沫若 11. 悠闲 恩赐 污浊 危险 12. 拟人 小鸟在树上欢快地歌唱。 13. 清田独钓 黄昏低飞 14.B 15.总结全文、首尾呼应。
【解析】10.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文段出自郭沫若《白鹭》,文章描写了白鹭的外形和觅食、栖息、飞行时的美。
11.本题考查近、反义词。
悠然:悠闲的样子。近义词:安闲
恩惠:给予的或受到的好处。近义词:恩泽
清澄:清澈;澄澈。反义词:浑浊
安稳:安全平稳;稳定。反义词:动荡
12.本题考查赏析修辞手法和仿写句子。
画横线的句子中“孤独”“悠然”等词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白鹭拟人化,写出了白鹭的优雅矜持。
仿写时,赋予事物人的动作和感情即可。如: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
13.本题考查概括段落层意。
第①段主要写了白鹭在清水田钓鱼的画面,可概括为:水田钓鱼。第③段主要写了白鹭在黄昏的空中低飞的画面,可概括为空中低飞。
1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A.文段写了白鹭在不同场景下的美,表达了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故该项说法正确。
B.白鹭给黄昏中的乡村带来了美,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作者称之为“一种恩惠”,而不是村民对白鹭的恩惠。故该项说法错误。
C.“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和“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描写了白鹭的动态美和静态美。故该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5.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
最后一个自然段是作者发自内心的赞叹,回扣开篇,进一步表明白鹭本身就蕴含着一种美,总结全文,点出白鹭的如诗一般美。
16.分辨
必须 17. 议花生 味道 用处 价钱 奉献精神 18. 对比
朴实无华、默默奉献 19.A
【解析】16.本题考查词语辨析。
分辩:为消除误会或受到的指责而进行解释;辩白。
分辨:区别,辨别
结合语境,句子讲的是花生长在地里,等到成熟了,也不能辨别出它有没有果实,故此处用“分辨”。
必需:不可缺少的,一定要有的,强调必要。
必须:表示事理上的必要和情理上的必要,副词,有强调的语气,强调必要有,后面多接动词。
结合语境,句子表示是事理上的必要,故此处用“必须”。
17.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选段写的是一家人都在议花生的情景,结合课文内容“姐姐说:‘花生的味儿美。’”“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可知姐姐、哥哥、和“我”分别从花生的味道、作用、价钱三个方面来谈论花生的。从父亲说的“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可知,父亲是着眼于赞美花生的奉献精神来讨论花生的。
18.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句子的理解。
文中“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用了对比的手法,父亲将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进行对比,花生长在地里,它不好看,但是很有用,揭示了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品质。
19.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句子的理解。
文中画线句子是《落花生》的中心句,是父亲教育孩子做不图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的集中表现。B项讲的是发现美的眼睛,C项讲的是伟大的人应该懂得自己的渺小,D项讲的是对生活的的态度,都和划线句子的意思不同。A项讲的是人的价值在与对社会的奉献,与划线句子意思相似,故答案选A。
20. 给“擎天柱”摆造型 和“擎天柱”说话 对“擎天柱”的喜爱 21.A
【解析】20.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
结合“无聊时我就给它摆各种造型,时而摆成帅气的,双手举起,做一个秀肌肉的姿势”“我还喜欢和它说话”“在我眼中,它已不是一个玩具,而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每当在学校遇到不开心的事时,一回到家我就向它倾诉,不一会儿,一肚子的委屈就全部化为乌有了”可知文章写了给“擎天柱”摆造型和“擎天柱”说话,向“擎天柱”倾诉委屈这三件事,表达了“我”对“擎天柱”的喜爱之情。
2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学生抓住自己与“擎天柱”相处的场景来体现与它的关系,把对它的感情融入字里行间;同时赋予了“擎天柱”伙伴的角色,与它游戏,说话,这样心爱之物就“活”了起来。这个是一个状物作文,写自己的心爱之物——“擎天柱”,是常规的状物作文类型,选材不是新颖的。
故选A。
22.生长环境、开放态势、花的气味、花的形状、花的颜色、花的大小。 23. 繁盛 密密匝匝 重重叠叠 对野菊花的喜爱与赞美 山野 紫燕 鸿雁 松柏 C 24.多少墨客骚人奉和酬唱,把菊魂菊意唱彻历朝历代;唱的大多是庭院、公园、花盆里的名菊。比起野菊花来。
这些被驯化、供玩赏的同类,不免沾染着脂粉气、奶油味。显得矫饰和做作。而野菊花宁愿入汤入药、成渣成泥,决不任人摆布、供人亵玩。 25.不好。“!”加强了语气,体现了作者对野菊花强烈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改成“。”后,语气比较平淡,就体现不出作者的这种情感了。
【解析】2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总结概括的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文章,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从“野菊花开在山野里”可知讲的是野菊花的生长环境;从“有谁见过这般豪放壮烈的花云”可知将的是野菊花的开放态势;从“有谁闻过这么沉郁凝重的药香”可知讲的是野菊花的气味;从“一簇一簇,一滩一滩,一坡一坡”可知讲的是野菊花的形状;从“灿烂辉煌”可知讲的是野菊花的颜色;从“花朵不过一分镍币那大小”可知讲的是野菊花的大小。
2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时需要仔细阅读文章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一簇一簇,一滩一滩,一坡一坡表示数量,都是形容多的词语,总结野菊花长的十分茂盛的特点。第三自然段密密匝匝:形容很稠密的样子,重重叠叠:形容一层又一层地摞在一起的样子。也都是形容多的词语,可以看出作者是多么的喜爱野菊花。
作者在文章第四自然段提到经过风吹雨打与“山野不再辽阔,天空的压抑,紫燕和鸿雁的飞去,减色的松柏和落魄的檀竹”而野菊花却还在生长,进行对比。野菊花桀骜不驯的野性美,不任人摆布;不禁锢自己;不固守现状。刻画出野菊花与恶劣环境不屈斗争、为胜利而自豪的战胜者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野菊花的赞美之情。
2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的能力。
第四自然段描写了野菊花的美以及野菊花坚强不息,不屈服发特点。仔细阅读课文做出同样描写野菊花特点的句子即可。比如文章第五自然段就是描写出野菊花桀骜不驯的野性美,不任人摆布;不禁锢自己;不固守现状的句子。
25.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的的辨析能力。
此类题的题目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具体也需要看题目而定,需要注意读题。把二者进行对比,表达效果方面考虑。
不好。如果把“!”改为“。”,体现不出作者对野菊花强烈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6.A 27.B 28. × √ √ ×
【解析】26.本题考查了文段的写作顺序。
在文中抓住关键词语来辨析写作顺序。文段从“我们家每年要种两缸荷花”“荷花开了,露出嫩黄的小莲蓬,很多很多花蕊,清香清香的。”“荷叶枯了”可知,文段以荷花的生长过程为顺序。
27.本题考查文中内容的掌握。
本文是一篇简单的说明文,主要介绍了种荷花的过程以及荷花的生长过程。第一自然段篇幅最长,写的是种植荷花的过程。B选项正确。
28.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掌握。
(1)从第①段的句“在缸底铺一层马粪,厚约半尺,把藕秧子盘在马粪上,倒进多半缸河泥,晒几天,到泥坼裂有缝,倒两担水,将平缸沿”可知题目叙述错误,还要晒几天。
(2)题目叙述正确。“吧嗒吧嗒地响”是写听觉,“摇晃”是视觉。
(3)题目叙述正确。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小荷叶犹如新生婴儿般纤巧、可爱。
(4)题目叙述错误。本文运用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作者对种荷花及荷花的喜爱之情。
本文发布于:2024-02-16 00:22: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80141552671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第一单元阅读理解拓展卷-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第一单元阅读理解拓展卷-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