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有答案-安徽省宿州市某校初一(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1

更新时间:2024-02-16 00:21:25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16日发(作者:升职通知)

2021-2022学年-有答案-安徽省宿州市某校初一(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1

2021-2022年安徽省宿州市某校初一(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默写题

1. 默写。

(1)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_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4)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5)《观沧海》中,写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夜雨寄北》中,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诫子书》中告诫儿子纵欲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①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的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②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③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熯天炽地。……④这行者神通广大,捏着避火诀,撞入火中,寻那妖怪。⑤那妖怪见行者来,又吐上几口,那火比先前更胜。……⑥行者被他烟火飞腾,不能寻怪,看不见他洞门前路径,抽身跳出火中。

(1)以上文段选自_______________(人名)写的小说《_______________》,文中妖精指的是_______________,该妖精后来被观音收为_______________。

(2)“熯天炽地”在句子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3)请把文中画线的三个短句改为一个长句_______________。

(4)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往往具有多面性。请仿照示例,并结合原著中相关情节分析“行者”的性格特征。

示例:宋江——人称“及时雨”,仗义疏财,扶危济困。对投奔他的人没有不收留的;但后来主动接受招安,为了青史留名竟背叛同伴,导致最后的悲剧。

试卷第1页,总12页

三、综合读写

八年级开展以“亲近土地”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请你为本次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

(2)请你用“/”为下面诗句标明停顿。(要求:只标二处,标在恰当位置。)

我 用 残 损 的 手 掌,摸 索 这 广 大 的 土 地。

(3)电视连续剧《亮剑》中有一组感人的镜头:

1949年11月楚云飞率残部撤离大陆远去台湾,登上“青云号”护卫舰之前,他捧起了一把大陆的泥土带在身边。

你能说说楚云飞为什么要将大陆的泥土带在身边吗?

(4)活动中,明明同学在网上摘抄了一篇亲近土地的短文。下面是文中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助他修改。

我清晨早起,神清气爽,漫步田间,雾霭如纱,黝黑的泥土散发着芬芳,玉米苗子,在晨露中滋润着,晶莹剔透的水珠在肥厚的叶片上,大地上那漫无边际的绿意尽情地向朦胧的雾气中流淌着,一株株小苗一纵纵一列列,犹如绿色的波浪,犹如颤栗的五线谱,犹如农民们高唱的欢歌……

①第一处画线的语句成分残缺,应该在“_______________”后加“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处画线的句子存在搭配不当的毛病,可将“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有故事的春天

李华

①初春,乍暖还寒,让人捉摸不透,仿佛清冷的美人,长着一张初恋的脸,却受过感情的伤害。有时,她展露出淡淡的微笑,有时又背对着你。然而我们都有信心,温暖终将融化“美人”那颗敏感的心,布满城市的每个角落,带来生机与活力。

②【甲】很多人喜欢去寻觅春天的影子,公园、草地、操场,每一处都有春天的气息。作为四季循环的开始,春承载了传统的期待,这种期待在年复一年中传承,周而复始。

③【乙】初春的桃花不那么明艳,那浅浅的一抹淡粉与溪流尽头的石桥遥相呼应,夕阳落幕,伴着母亲的呼喊声,携温暖将孤独驱散。脚踩着草坪,青草是近处不见、遥看恍惚的一抹青痕。调皮的孩子在嫩草尖上打滚。有一股被阳光烤焦的味道,那是年轻光洁的皮肤在阳光下蒸发出的荷尔蒙的味道,不紧不慢,给春天一个惊喜。

④匆匆行走的旅人,尽管仓皇失措,尽管失魂落魄,但时间终究还算温柔。年迈的母亲只等游子归乡,道一句安好。

试卷第2页,总12页

⑤“春天来了,她怎么还不来?”你说。独自占有这样的景色简直就是罪过。于是,在春天的深处,能听到猫儿、狗儿对春天的歌颂与赞美。动物对春天的表达很直白,趁着春天,解开时间的衣衫,开启另一段新的征程。

⑥【丙】春天像一个小孩子,躲躲藏藏,呢喃自语,时而不正经,却又给人安心的感觉。这份安心把普通人大段大段的失意、孤单都丢进冬天的回忆里,留在春天的仅仅是大段的空白。而这空白等待有心人的抒写,可能是精细的工笔画,可能是随意的涂鸦,也可能是欲言又止的留白。

⑦当花的摇曳停止,时间也停滞下来。

⑧【丁】春天,不必去关心万物生长,道阻且长,只需静静等待花开,就能收割这一季的美。

⑨断桥边的旧叶抽出了新芽,那棵去年冬天你为她拂去头上雪花的柳树,枝条柔软到可以把你环抱。

⑩校园里的樱花都散落天际,你带着满满的爱跑来,不料已围了好多人。春露还未散尽,你偷偷采了一朵花,想把春天带走。

⑪八卦田的油菜花天生带着滤镜,追逐嬉戏的孩子给这里带来生气。你远远地看,不敢靠近,怕破坏此刻的安详。她却靠近你,拥着你。

⑫你在春天里,春天才有故事。

⑬人生来孤独,孤独的人有他的泥潭。但是哪些希望和幸福不是在这个泥潭里翻腾淘洗出来的呢?在暖春交织的光影里,我打捞到了你,尽管我知道有一天你会飞走,离我而去,消失在拥挤的人潮里,可心里一想起这段时光曾温暖过我,我就觉得已经足够。

⑭登上远去的列车,从此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后来物是人非,只要想起那个春天,在春天的旭日下,在你身后蹦蹦跳跳的我,不问未来,不求回报,所有的苦难都释然了。

⑮果真,有了你的故事,才有了春天。四季囫囵地过去,我只记住这个春天。这个春天因为你的陪伴而铭心刻骨。

(选自《读者·校园版》2019年第13期)

(1)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 )

幼时读到朱自清的《春》,觉得特别有意思。

A.【甲】

(2)第①段“温暖终将融化‘美人’那颗敏感的心”中“美人”具体代指什么?

(3)从修辞的角度,鉴赏下面句子。

而这空白等待有心人的抒写,可能是精细的工笔画,可能是随意的涂鸦,也可能是欲言又止的留白。

B.【乙】 C.【丙】 D.【丁】

试卷第3页,总12页

(4)最后一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在内容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5)将下面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并说说反问句在文中的作用。

但是哪些希望和幸福不是在这个泥潭里翻腾淘洗出来的呢?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越冷越好吃

张佳玮

①小时候,冬天黄昏出校门,便会遇到埋伏:卖烤山芋的小贩立在路旁,橘色火焰暖着眼睛,山芋的香味温润醇厚,仿佛蓬松的固体,塞鼻子,走喉咙,直灌进你已经饿空了的肚子。无法抗拒,掏钱买了。小孩子心急嘴馋,捧着烤山芋,烫得左手换右手,也不思考一下,手都受不了,口腔如何忍耐,只顾撕开烤脆了的皮,一口咬在烤得酥烂、泛着甜味、金黄灿烂的山芋上,觉得像一口咬住了太阳。第一口总是特别软糯好吃,第二三口,就稍微腻了——舌头这玩意儿,真是刁钻古怪!可是山芋也确实是,闻着比吃着香——这时试着咬一口皮,会觉得,脆山芋皮似乎比芋肉还甜些,耐嚼些。吃完了,满嘴泛甜,全身暖和,把暖黄色都装进肚里了:这就能回家了!

②到周末了,我和爸爸中午一起出门,吃羊肉汤。江南的羊肉汤,大多打着“湖州羊肉”“苏州羊肉”的招牌。好羊肉汤,需要极好的羊骨头,花时间熬浓熬透,才会香得轰轰烈烈。先沿路买几个白馒头或面饼,进了油光黑亮的小店,招手要碗羊肉汤。店主一掀巨桶盖,亮出热气蒸腾看不清就里的大锅,舀出几大勺汤,捞几大块羊排。一大盆汤递来,先撒进去一把碎葱叶,被汤一烫,立刻香味喷薄,满盆皆绿。先来一口汤,满口( ),身上( ),额头( )。然后夹起一块羊排,连肥带瘦,一缕缕肉撕咬吞下,就着白馒头或面饼吃,塞了肚子,末了一大碗汤连着葱,轰隆隆灌下肚去,只觉得从天灵盖到小腹,任督二脉噼里啪啦贯通,赶紧再要一碗。第二碗羊汤比第一碗少些滋味。所以得加些葱,加些辣,羊汤进了发烫的嘴,才能爆出更香更烈的味道,只觉得脚底一路通透,直暖到头顶,全身汗湿,衣服都穿不住了,嘴里呼呼往外喷火:冬天要这么过,才有些滋味呢。

③冬天也有越冷越好吃的食物。

④我小时候,无锡的熟食店四季有牛肉供应,但入冬才有白切羊肉卖,常见人买了下酒。用来下热黄酒或冰啤酒显然不妥,通常是白切羊肉,抹些辣椒酱,用来下冷白酒。连羊脂膏一起冻实了的白切羊肉最是好吃。咀嚼间,肉的口感,有时嫩滑如鹅肝,又有丝丝缕缕的疏落感。更妙在脂膏凝冻,掺杂其间。一块白切羊肉,柔滑冷洌与香酥入骨相互掩映。过年前后,买包白切羊肉回来能直接冻硬,嚼得你嘴里脆生生冒出冰碴声。吃冷肉、喝冷酒,冷香四溢,全靠酒和肉提神,给自己体内点起火来。因此,冬天和人吃白切羊肉、喝冷白酒,到后来常是两个人双手冰冷,吃块羊肉就冷得脖子一缩,但面红似火、口齿不清、唇舌翻飞,令人欲罢不能。

⑤巴黎的冬天,即便冰箱里只剩土豆和咖喱,也可以活下去:土豆切块儿,煎一煎,加水,撒咖喱粉,慢慢炖。咖喱粉融的酱混着炖得半融的土豆,会发出一种“扑扑啵啵”的响声,比水煮开的声音闷得多。这简直就是提醒你:我们这汁可浓啦,味可厚啦,一定会挂碗黏筷,你可要小心哪。等土豆和咖喱融合了,浇在白米饭上,一片金黄,香气四溢。这还没完:没吃完的咖喱搁在冰箱里,次日午间,端出来,咖喱已经冷却,试卷第4页,总12页

搁在白米饭上,前一天的浓香已经去了,倒有一种妖异润滑的浓香。

⑥以前我们去乡下吃宴席,吃鱼喜欢红烧。整条鱼焖得红里泛黑,甜香酥滑,撒了绿色葱叶。不太会吃鱼的孩子,会吃得满盘狼藉。如果主妇存一个心思,就不会放葱叶——我们那里都相信,只要汤里不放葱,隔夜也不会放坏——把吃剩的红烧鱼,拿掉骨头,将肉刮碎散在汤里,放进冰箱。次日早上,端出盘子,鱼汤已经冻住,凝结如脂膏,状若布丁,下面暗藏着无数碎鱼肉丁,滑且鲜,用来下粥下酒都好。我小时候不大懂,一勺鱼汤冻搁在粥碗上,正找肉松往粥里撒呢,回头一看,鱼汤冻被暖粥融了,鱼肉犹在,大惊失色,差点儿急哭了。

⑦我就是学了这招,后来加以施展,白煮海鱼——三文鱼、鲽鱼、鲣鱼时,都是放一点儿盐,留一点儿鱼汤。肥的三文鱼用盐腌过,略煎一煎,滚在汤里,再放萝卜泥熬的热汤,配米饭很好;如果冻了,会有乳白泛金的鱼冻,很好看,也好吃,比红烧鱼汤的汤冻清爽许多。

⑧袁枚写过,炒素菜须用荤油。这话说白了,就是有肉味,沾荤腥,多油头,能跟脂肪、糖分沾边儿的,总是比较好吃。冬天,尤其得这么过。我们当然知道一切健康的秘诀,但很多时候,美味就是和健康背道而驰,冬天就是得吃高热量的。反过来想想:如果冬天还是只能吃水煮卷心菜,固然可以健康平淡地活下去,但这样的人生,实在也少了一点儿乐趣呢。

(选自《读者》2020年3期)

(1)文章第①②段分别写了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发痒 出汗 发痒

C.滚烫 出汗 发痒

(3)第⑦段中画线的词语“学了这招”代指上文什么内容?

(4)请结合上下文,体会下列各句中“滋味”的含义。

①第二碗羊汤比第一碗少些滋味。

②冬天要这么过,才有些滋味呢。

(5)吃羊肉汤和吃冷肉、喝冷酒后,感受有何不同?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B.滚烫 发痒 出汗

D.发痒 滚烫 出汗

试卷第5页,总12页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狼》)

【乙】王武子善解马性。尝乘一马,著连钱障泥,前有水,终日不肯渡。王云:“此必是惜障泥。”使人解去,便径渡。

(选自《世说新语·术解第二十》)

【注】①连钱:一种花饰,象钱纹。②障泥:垫马鞍的垫子,下垂至马腹,用来挡泥土。

(1)解释下列画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一狼得骨止 止:_______________

②并驱如故 驱:_______________

③弛担持刀 弛:_______________

④意将隧入 意:_______________

⑤尝乘一马 尝: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②使人解去,便径渡。

(3)按要求填写句子。

①【甲】文中,揭示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②【乙】文中,中心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4)【甲】文的狼是恶者,【乙】文中的马是善者,分别表现在什么地方?

六、写作

写作。

请以“我相信我一定行”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

①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②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①②试卷第6页,总12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1-2022年安徽省宿州市某校初一(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默写题

1.

【答案】

(1)断肠人在天涯

(2)我寄愁心与明月

(3)风正一帆悬

(4)夜阑卧听风吹雨

(5)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6)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7)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次北固山下(王湾)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

观沧海(曹操)

夜雨寄北(李商隐)

诫子书(诸葛亮)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注意“涯”的正确书写。

(2)注意“愁”的正确书写。

(3)注意“悬”的正确书写。

(4)注意“阑”的正确书写。

(5)根据“写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可推知答案,注意“萧瑟”的正确书写。

(6)根据“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可推知答案,注意“窗”的正确书写。

(7)根据“告诫儿子纵欲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可推知答案,注意“淫”“励”“躁”的正确书写。

二、名著阅读

【答案】

(1)吴承恩,西游记,红孩儿,善财童子

(2)形容火势炽盛

(3)那见行者来的妖精又吐上几口比先前更胜的火

试卷第7页,总12页

(4)孙行者(悟空)——富有叛逆精神,敢作敢当,他面对十万天兵天将,奋起反击,大闹天宫;但他喜欢恶作剧,常捉弄猪八戒,又急躁率性,曾一怒之下推倒人参果树,导致一系列的麻烦。

【考点】

《西游记》

课内名著阅读

名著人物形象

作家作品

词义解释

选用和变换句式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结合“行者”可知,这是孙悟空,故可知本文选自《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作者是明代吴承恩。结合“火云洞”“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可知,这是红孩儿。红孩儿,是《西游记》中的妖王角色之一,为牛魔王和铁扇公主之子,外号圣婴大王,住在号山枯松涧火云洞。红孩儿听说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假扮成一个受难的孩童,以麻绳自缚手脚吊在树上引唐僧师徒搭救,但被孙悟空识破,便直接用狂风卷走唐僧,后和孙悟空大战,变成观音模样骗擒猪八戒。孙悟空只能去请来观音菩萨降伏红孩儿,红孩儿被降伏后,他便跟在观音菩萨的身边做了善财童子,最终成了正果。

(2)结合“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熯天炽地”可知,“熯天炽地”在这里指火势非常旺。

(3)把三个分句合成一个句子,明确主谓宾,然后把其他内容变成修饰成分。句子的主语是“那妖怪”,谓语是“吐”,宾语是“火”,“见行者来”作“那妖怪”的定语,“几口”“比先前更胜”作“火”的定语。故长句是:那见行者来的妖精又吐上几口比先前更胜的火。

(4)仿照所给示例,结合《西游记》中具体情节,写出“行者”形象的多面性。如孙行者——具有反抗精神,聪明正直,他面对天庭的欺压,以一己之力去抗争,不惧不畏,他敢自称齐天大圣,高喊“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口号;但他喜欢恶作剧,常捉弄猪八戒,又鲁莽急躁,争强好胜,不顾事情原委,推到人参果树,带来麻烦。分析人物性格,好的一面和不足之处都要涉及,言之有理即可。

三、综合读写

【答案】

(1)示例一:有限土地,无限珍惜。

示例二:手牵手同保生命线,心连心共护金土地。

(2)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3)楚云飞知道这一去,归期将是遥遥无期,他热爱大陆这片土地,这捧土是祖国大陆的象征,把它带在身边,以表达对祖国大陆的眷念之情。

(4)①叶片上,滚动着,②颤栗,颤动(或“跳动”等)

【考点】

宣传标语

停顿与节奏

见解阐述

试卷第8页,总12页

病句修改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拟写宣传标语时,要紧扣“亲近土地”的活动主题,可以从“土地”的重要性、意义等方面立意。注意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和鼓动性。眼下我国耕地面积已接近红线,我们应该手牵手、心连心,共同保护和珍惜好这有限的土地。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拟写出以下标题:有限土地,无限珍惜;手牵手同保生命线,心连心共护金土地。

(2)停顿是指词语或语句之间声音上的间歇,停顿是生理换气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表达思想内容的需要;一句话是否有停顿,在不同的地方使用停顿,表达的意义往往不同。本题句子要表达出“我”对“土地”的热爱之情,可以用停顿的方法来强调“我”以及“摸索”的行为。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划分为“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3)要了解剧情和人物性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楚云飞撤去台湾,是远离故土。他知道这一走,归期将是遥遥无期,他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所以他要带走一捧泥土,把它作为故乡的象征,借此缓解自己思乡之情。

(4)①“晶莹剔透的水珠在肥厚的叶片上”成分残缺,缺少谓语,应该在句末加上“滚动着”。

②“颤栗”形容“发抖,打哆嗦”,与“五线谱”搭配不当,应将“颤栗”改为“颤动”或“跳动”等。

四、现代文阅读

【答案】

C

(2)初春。

(3)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是一年的开头,人们可以尽情地抒写、规划自己的人生,从侧面表现了春给人带来希望,表达了作者对春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4)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呼应标题“有故事的春天”

(5)陈述句:但是(所有)希望和幸福都是在这泥潭里翻腾淘洗出来的。

作用:强调了希望和幸福要经历一番困难和挫折才能获得。

【考点】

散文阅读

记叙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理解记叙文中词语含义或作用

修辞手法及作用

记叙文结尾段的作用

选用和变换句式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根据前后文的照应关系来选择恰当的位置。【甲】“很多人喜欢去寻觅春天的影子……”和“朱自清的《春》”的内容关联不大;【乙】“初春的桃花不那么明艳……”是景物描写,和“幼时读到朱自清的《春》,觉得特别有意思”中的“有意思”也是游离的;【丁】“春天,不必去关心万物生长,道阻且长”和“幼时读到朱自清的《春》,觉得特试卷第9页,总12页

别有意思”衔接不连贯;【丙】“春天像一个小孩子,躲躲藏藏,呢喃自语,时而不正经,却又给人安心的感觉”中的“春天像一个小孩子”和“朱自清的《春》”中的“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等有照应关系,所以放在【丙】处是恰当的。故选C。

(2)根据第①段“初春,乍暖还寒,让人捉摸不透,仿佛清冷的美人,长着一张初恋的脸,却受过感情的伤害”可知,作者把“初春”比作“美人”。所以,“温暖终将融化‘美人’那颗敏感的心”中的“美人”指的是“初春”。

(3)三个“可能是……”构成了排比的修辞,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工笔画”“涂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是一年的开头,人们可以尽情地抒写、规划自己的人生,“留白”则表现了春给人带来希望,未来有无限可能。这个句子表达了作者对春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4)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情感,在结构上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果真,有了你的故事,才有了春天”呼应了标题“有故事的春天”,“我只记住这个春天。这个春天因为你的陪伴而铭心刻骨”点明了文章的主旨。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5)将反问句中的否定词“不是”改为肯定词“是”,去掉“哪些”和语气词“呢”,把问号改为句号,再稍作调整,即:但是(所有)希望和幸福都是在这泥潭里翻腾淘洗出来的。与陈述句相比,反问句语气更强烈,发人深思,易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说服力。文中的反问句强调了希望和幸福要经历一番困难和挫折才能获得的道理,将作者的这一人生感触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

【答案】

(1)吃烤山芋;吃羊肉汤。

B

(3)把吃剩的红烧鱼,拿掉骨头,将肉刮碎散在汤里,放进冰箱。

(4)①指羊汤的味道。

②比喻吃羊肉汤这种感受。

(5)吃羊肉汤:又烫又香,通透,全身发热、汗湿,火气大。

吃冷肉、喝冷酒:又冷又香,提神,双手冰冷,冷到脖子,面红,口齿不清,舌头翻飞。

【考点】

散文阅读

筛选信息,归纳要点(记叙文)

正确使用词语

记叙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理解记叙文中词语含义或作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由“卖烤山芋的小贩立在路旁,橘色火焰暖着眼睛,山芋的香味温润醇厚”“小孩子心急嘴馋,捧着烤山芋,烫得左手换右手,也不思考一下”“可是山芋也确实是,闻着比吃着香”等可知,第①段主要写了吃烤山芋的事;由“到周末了,我和爸爸中午一起出门,吃羊肉汤”“先沿路买几个白馒头或面饼,进了油光黑亮的小店,招手要碗羊肉汤”“先来一口汤……然后夹起一块羊排,连肥带瘦,一缕缕肉撕咬吞下,就着白馒头或面饼吃,塞了肚子,末了一大碗汤连着葱,轰隆隆灌下肚去”等可知,第②段主要写了吃羊肉汤的事。

试卷第10页,总12页

(2)滚烫:状态词,滚热。发痒:引起痒的感觉。出汗:分泌并流出汗液。结合括号前后的语境来看,第一空前文说“先来一口汤”“满口”,形容的是满口羊肉汤的滚烫的感觉,应填入“滚烫”;第二空和第三空形容的是全身发痒、额头冒汗的感觉,应分别填入“发痒”和“出汗”。故选B。

(3)第⑦段的画线词语“学了这招”位于首句,由此可知它指代的内容在上文,也就是第⑥段。从“后来加以施展”的内容可以看出,“把吃剩的红烧鱼,拿掉骨头,将肉刮碎散在汤里,放进冰箱”就是作者学到的方法,也就是“这招”指代的内容。

(4)①由“第二碗羊汤比第一碗少些滋味”即可看出,此处的“滋味”指的是实际的滋味,也就是羊汤的味道。

②前文描述了吃羊肉汤的感受,然后又说“冬天要这么过,才有些滋味呢”,因此此处的“滋味”形容一种舒适、美好的感受,也就是文中所说的吃羊肉汤的这种感受。

(5)结合第②段“羊汤进了发烫的嘴,才能爆出更香更烈的味道,只觉得脚底一路通透,直暖到头顶,全身汗湿,衣服都穿不住了,嘴里呼呼往外喷火”的相关表述,可概括出吃羊肉汤又烫又香,通透,全身发热、汗湿,火气大的感受;结合第④段“冷香四溢,全靠酒和肉提神,给自己体内点起火来”“到后来常是两个人双手冰冷,吃块羊肉就冷得脖子一缩,但面红似火、口齿不清、唇舌翻飞,令人欲罢不能”的相关表述,可概括出吃冷肉、喝冷酒时又冷又香,提神,双手冰冷,冷到脖子,面红,口齿不清,舌头翻飞的感受。

五、文言文阅读

【答案】

(1)①停止,②追随,追赶,③解除,卸下,④想,打算,⑤曾经

(2)①(屠户)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

②叫人解下垫子,马就径直渡过去了。

(3)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②王武子善解马性

(4)【甲】文的两狼不仅吃完屠户给的骨头,还要吃屠户本人。【乙】文中的马,不肯涉水,怕水浸坏背上的垫子。

【考点】

文言实词

文言文比较阅读

狼(蒲松龄)

文言翻译

文言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解析】

【乙文参考译文】

王武子善于了解马的脾性。他曾经骑马外出,马背上盖着连钱花纹的垫子,碰到前面有条河,马一整天都不肯渡过去。王武子说:“这一定是马舍不得弄坏垫子。”叫人解下垫子,马就径直渡过去了。

【解答】

(1)①句意为:一只狼得到骨头后停了下来。止:停止。

②句意为: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驱:追随,追赶。

③句意为:放下担子拿起屠刀。弛:解除,卸下。

④句意为:打算从通道进入。意:想,打算。

⑤句意为:曾经骑着一匹马。尝:曾经。

试卷第11页,总12页

(2)①悟:明白,醒悟。寐:睡觉。

②径:径直,直接。

(3)①【甲】文中,作者在描写狼的狡诈之后,发出了“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的感叹,这揭示了文章的主旨,表明了作者的态度,说明狼无论多么阴险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被人的勇气和智慧战胜。

②【乙】文中,通过王武子的一句简单的话,就解决了马不渡河的问题,从而表现了“王武子善解马性”的中心思想。

(4)通过阅读【甲】文可知,“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说明两狼不仅吃完屠户给的骨头,还要吃屠户本人,由此可见狼的穷凶极恶。而【乙】文中,马“终日不肯渡”的原因是“此必是惜障泥”,而解取障泥后,马就径直渡过了河,可知该马不肯涉水,是怕水浸坏背上的垫子,由此可见此马爱惜身上的物品。

六、写作

【答案】

略。

【考点】

全命题作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略。

试卷第12页,总12页

2021-2022学年-有答案-安徽省宿州市某校初一(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1

本文发布于:2024-02-16 00:21: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80140852671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2021-2022学年-有答案-安徽省宿州市某校初一(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1.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2021-2022学年-有答案-安徽省宿州市某校初一(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1.pdf

标签:句子   作者   羊肉   内容   结合   表达   分析   山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