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使用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与应急处置预案公司归档资料全_

更新时间:2024-02-15 14:21:09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15日发(作者:关于春景的诗句)

电梯使用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与应急处置预案公司归档资料全_

. .

使

1 / 11

. .

使用和运营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

一、电梯投入运行前须进行试运行,以检查各部位是否工作正常。

二、搞好轿厢、厅轿门清洁卫生,清理门地坎滑槽杂物。保障电梯门的正常开闭。

三、严禁电梯超载运行,不允许轿厢开启安全窗,安全门运送超长物件。对重量判断不明或不符合安全条件的物品绝运送。禁止乘客电梯当载货电梯使用。载运重量较大物品因注意在轿厢均匀分布。

四、不允许用急停开关、检修开关做正常运行中的消号;不得在电梯运行中使用厅门钥匙开启厅门;严禁在厅门、轿门开启的情况下检修运行。

五、当发生电梯运行故障如“关门不走车”“运行冲顶或蹲底”“安全钳误动作”“有异常噪音或较大震动冲击”时,请立即按动警铃按钮与时通知电梯的管理与维修人员处理。

六、电梯的厅门钥匙、电源开关钥匙由该电梯的司机或电梯管理人员、维修人员专人管理。认真做好钥匙的交接登记。

七、电梯的司机和维修人员、管理人员定期参加安全培训,掌握电梯的性能,熟知安全操作规程,持证上岗,严禁无电梯操作证人员进入电梯井道进行有关工作。

2 / 11

. .

八、电梯操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遵守操作规程,做到耐心仔细解答,微笑服务,并保持电梯清洁卫生。

九、保持电梯机房整洁,关好门窗,防止风雨、沙灰、小动物进入机房。机房不准堆放无关物品。机房按规定配备好相应的消防设施。消防设施按有效期定期更换,机房属安全重地,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十、有关安全责任,实行安全责任制。对每天上岗工作之前由各组负责人负责进行安全教育工作与注意安全事项的交代工作。

十一、定期配合做好由特种设备检测机构每年一次的电梯安全检测检验工作、配合维修保养单位保养工作。

十二、、机房按规定配备好相应的消防设施。消防设施按有效期定期更换。

十三、当您候梯时,请先按下您所去方向的呼梯按钮,在开启厅门进入电梯轿厢前,注意轿厢是否停在该层,不要扒门,也不要拍打厅门,以保证您和设备的安全。

十四、您进入轿厢后,请按您所去的楼层按钮,确认该按钮灯亮即松手,请勿自行搬动其他各类开关。

十五、文明乘梯,请勿在电梯里嬉笑打闹。禁止携带可能造成伤害他人的动物,禁止携带超长、超重物品和易燃、易爆等违禁物品进入电梯,特殊情况下,可到安保部门办理准运手续。

十六、运送货物与施工人员应走步行梯,严禁乘用客梯。

3 / 11

. .

十七、学龄前儿童与其他民事行为能力人搭乘无人值守电梯的,应有成年人陪同。

十八、乘梯中如遇停电或故障停梯以与其他紧急情况时,请您勿惊慌,勿用手扒门或私自从轿爬出。要按“紧急呼叫按钮”,维修人员接到信息后,尽快赶到现场处理。

十九、电梯轿厢严禁吸烟,禁止随地吐痰和随意丢废弃物,保持轿厢卫生。

二十、乘客应爱护电梯设备,凡属乘客损坏应照章赔偿。请自觉遵守以上规定,否则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严重的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4 / 11

. .

使用单位电梯应急救援预案

1 总 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提升本单位应对电梯运行使用中各类意外伤人和困人事件的能力,规本单位应急救援预案的具体实施,建立健全电梯乘客事故应急体系,规本单位对伤人和困人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有效预防、与时控制和消除电梯伤人和困人事故的危害,特制定本预案。

1.2适用围

本预案适用于电梯发生运行事故时的应急救援工作。适用于本单位使用的电梯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和财物损失的事故。

2.应急救援组织指挥体系职责

2.1成立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2组长职责

负责本单位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对电梯事故全权组织进行应急救援。

发生电梯伤亡事故后,启动单位预案、组织应急救援的同时,负5 / 11

. .

责向单位负责人报告。

负责配合有关部门进行电梯事故调查处理。

2.3副组长职责

协助组长对电梯事故组织进行应急救援。

负责确定合理的技术处理方案、制定应急救援方案。

组长不在现场或不便履行职责时,行使组长职责。

2.4应急领导小组其他成员职责

配合组长和副组长,实施应急救援工作。

2.5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2.5.1负责电梯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修改和电梯应急准备工作的组织和检查。

2.5.2发生电梯伤人和困人事故后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有关情况,与时启动应急救援工作,实施应急救援方案,救援受伤和被困人员。

2.5.3负责现场组织、协调应急救援、应急救灾、伤员救治与转送行动。

2.5.4救援现场的防护。

2.5.5负责向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报告。

3.可能发生事件或事故,以与定级

3.1.1曳引电梯和液压电梯可能发生事件或事故

电梯轿厢困人(例如停电,电梯冲顶,蹲底,安全钳意外动作,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制动装置意外动作,曳引机制动器失效等时造成困人);人员受伤;人员死亡;门区剪切;大面积停电;自然灾害(地6 / 11

. .

震、雷击、暴风雨/雪等);电梯井道进水、火灾;其它突发性事件。

3.1.2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可能发生的事件或事故

裙板和梯级之间夹持,扶手带夹持,梯级链条断裂,制动器失效,扶手带断裂,梯级下陷,梳齿板夹持等。

3.1.3单位可根据以上事件或事故情况,按照定性或定量的具体指标,划分出事件的等级体系(预警等级和事件等级)。

4.应急装备、物资、通讯保障

保障措施要完善。应急救援装备要配备到位,并应定期检查装备完好情况,安排专人保管,并明确只能用做救援与演练使用,不得挪作他用。应急救援人员应急值守到位,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单位应督促维保单位在维保现场储备数量充足的电梯易损件与电子元器件,以便电梯元件发生故障时能够与时更换,排除故障。

5.预警和预防机制

单位要按照不同事件或事故级别的判断要素,建立完整的预警体系。明确预警发布程序,包括审批者、流程、时限和违规责任。

6.应急响应(包含预案分级启动、响应、处置程序和信息上报程序)

6.1 总则

当发生下文叙述的事件或事故时,应按电梯运行意外事件或事故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围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6.2启动程序

电梯发生突发事件后,接报人员应尽可能详细地初步记录下列信息:事件发生地点、时间,可能的事件严重情况等,并且应立即报告7 / 11

. .

组长启动本预案。

6.2.1 启动预案后,应急领导小组向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发出应急救援信息→应急领导小组启动本单位应急救援预案→安排人员与受困人员取得联系、可能的情况下,进行初级救援工作。

向电梯维保单位发布应急救援信息。

如果需要采取医疗措施,可拨打“120”,联系医疗救助。

发生火灾、建筑物受损,可以拨打“119”,联系消防部门救助。

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特大事故、重大事故和严重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或者业主必须立即报告主管部门和当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当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逐级上报,直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生特别重大事故或者特大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或者业主还应当直接报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需要记录的报警信息一般包括:

报警人员的、联系方式。

受困人员所在具体位置:地址、层站、电梯编号。

受困人员的身体状况,是否需要医疗救助。

报警时间。

6.3 应急救援过程的通讯

6.3.1保证应急救援过程中的通讯畅通。

6.3.2措施:

电梯轿厢应配备紧急报警装置,该装置应能与有人值守的建筑物8 / 11

. .

管理机构联通。

应安排救援人员与被困人员在现场保持联系。应急救援小组应配备适宜的通讯设备,例如:电台、、对讲机、电喇叭等。

应急救援小组,应编制或携带适宜的应急救援通讯录,包括:本单位应急救援组织通讯录、上级应急救援指挥部或特种设备主管部门的联络方式、社会救援力量通讯录等。

应急救援小组应设置专用应急救援,24小时有人值守。

6.4 紧急处置

6.4.1针对电梯轿厢受困人员:

应急救援人员与电梯轿厢人员保持联系,对受困人员进行安抚,提示电梯轿厢人员保持安静,尽可能远离电梯轿门,配合救援活动。如果需要,在医护人员指导下,电梯轿厢病人采取正确的救治措施。

6.4.2针对伤员:

采取必要扶助措施。

采取必要的包扎、止血措施。

在医护人员指导下,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必要的救护工作。

6.5应急救援方案与实施

6.5.1应急救援方案:

电梯发生困人事件后,采取电梯专业维修人员的一般救援措施,通过电梯专业维修对于电梯的人工操作,完成救援活动。

6.5.2 应急结束:

受困人员全部救出轿厢或脱离险竟、死亡和失踪人员已查清、受9 / 11

. .

伤人员得到基本救治、事故危害得到控制、紧急疏散的人员得到安置或恢复正常生活,由应急领导小组部根据应急救援的实际情况,宣布应急救援结束;严重以上事故的,应取得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同意后,方可宣布应急救援结束。

7.后续总结与改进措施

分析事故原因,对应急救援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8.平时培训与演练规划

应定期培训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应对突发特种设备事件的知识和能力,并定期进行演练,通过演练培训应急队伍,落实岗位责任,熟悉应急工作的指挥机制、决策、协调和处置的程序,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改进应急预案。

9.必要的附件

应急资源一览表,包括应急队伍名称、驻地位置、负责人、联系、人数;物资、设备、装备的名称、数量、状态、存放地点、责任人、联系方式等。

标准化、规化格式文本,包括预案启动、预警信息发布、事件通报、应急状态结束等格式文本。

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度

根据国家电梯检验规规定和电梯安全运行相关的电梯钥匙,应由业主10 / 11

. .

指定的管理部门与管理人员严格管理。加强安全防意识,预防非指定管理人员对电梯钥匙的错误操作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或引起电梯重要零配件被盗等事件的发生。因此必需做到如下几点:

一、在任何情况下应做好电梯钥匙使用和交接登记制度,并建立专门的管理档案。保证做到正确使用,特别要预防电梯钥匙的丢失与误操作。以防电梯零配件丢失、设备损坏、安全事故的发生等。

二、电梯钥匙的使用保管必须专人负责,电梯钥匙使用未经主管领导同意,不得随意使用。因工作需要使用时应做好记录。

三、保管人员不得将电梯钥匙外借和赠与其他无关人员。

四、电梯钥匙使用完毕后必须与时交回管理部门,并放回原处。

五、电梯钥匙包括:厅门三角钥匙、轿检修钥匙、首层开关电梯电气钥匙、机房钥匙。

六、使用厅门三角钥匙时应注意:

1、必须由电梯维修保养专业人员使用,其它人禁止使用。

2、当用三角钥匙打开层门时,应看清电梯是否停在本层,以防踏空;上轿顶前先打

急停开关,后把电梯置检修位置,确认后方可上轿顶。

3、 紧急救援时必须先切断电梯控制电源,确认好轿厢位置后再使用厅门钥匙进行

救援作业。

七、电梯的首层电气钥匙(包括操纵盘钥匙)应由专人管理使用(如有司机,应交电梯司机保管),按规定开、关梯。

八、上述电梯钥匙必须严格掌管,不得随意乱放,若钥匙丢失必须与时向有关部门报告。钥匙丢失必须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造成危害。

11 / 11

电梯使用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与应急处置预案公司归档资料全_

本文发布于:2024-02-15 14:21: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7978069491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电梯使用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与应急处置预案公司归档资料全_.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电梯使用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与应急处置预案公司归档资料全_.pdf

标签:电梯   应急   救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