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4日发(作者:普通话的好处)
金文中几个与“罙”“守”有关的字形考辨万佳俊【“摘 要】金文中有些“罙”字和“守”字常相混,主要是因为“罙”字和“守”字所从的偏旁形体相似,守”字从“罙”字从皿旁。据此,笔者认为,过去常释为“守”字的觚中的和救簋盖中的可能是“罙”字,宀旁,常释为“罙”字的甗中的和禹鼎中的可能不是“罙”字。【守;宀旁;皿旁关键词】罙;【女,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古文字。(吉林 长春 1作者简介】万佳俊,30000)金文中有些“罙”字和“守”字常常混淆,这主要是因为“罙”字和“守”字所从的偏旁形体相似。首先观察“守”字的甲骨文字形和金文字形。甲骨文“守”字从宀从肘①,字形如下:1142《怀》《合集》4761《合集》33407《屯南》2301《合补》6420《村中南》356②,守”从宀从(肘)我们总结金文中确定的“守”字(辞例“守宫”中的“守”字)字形如下: 金文“《集成》51705359.1《集成》5359.2《集成》《集成》5959《集成》9017《集成》9018《集成》9018《集成》10168“罙”字的甲骨文字形和金文字形。甲骨文“罙”字从皿从手,皿”旁在字形演变过程中有 再观察“变为接近“宀”旁者:……按由卜辞的罙字作或倒书作,可以了解罙字的取义是用手在水中探其深浅,而水是装在器皿之中,后来所从的倒皿讹变成,就和家室等字的从无别……③我们根据蔡哲茂先生的观点,将甲骨文“罙”字按照除手形外皿的不同字形,分为以下几类④:带圈足的正立器皿带圈足的倒立器皿器皿内有水滴形合集》A:《18532录》C:《841器皿内无水滴形屯南》B:《217乙》D:《294848》,《释郭店楚简〈成之闻之〉篇中的“肘”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辑,中华书局,第22000年,65页。①李天虹:《,金文形义通解》京都中文出版社,第11996年,850页。②张世超等:《,“”》,《(,金文形义通解》第1蔡哲茂:《释“”甲骨文献集成》第1四川大学出版社,第850页;3册)2001年,③张世超等:《362—364页。“”》,《(,释“”甲骨文献集成》第1第33册)62—364页。④蔡哲茂:《
“万佳俊:金文中几个与“罙”守”有关的字形考辨(续表)器皿内有水滴形不带圈足的正立器皿不带圈足的倒立器皿合集》E:《18524合集》F:《6425器皿内无水滴形罙”字和上文中B类甲骨文“罙”字十分相似。蔡哲茂先生已经指出下列金文和B类的 有些金文“甲骨文“罙”字字形相似①,从皿从手:(《《《三代》三代》三代》2.14)15.35)15.36) ( (另外,亦有些金文“罙”字和上文中E类和F类的甲骨文“罙”字相似,其所从皿没有圈足,易和宀旁相混,故常被误认为是“守”字。③。李裕民先生认为是“+”如觚②中的。学界多将觚(图1)中的释为“守”或“罙”字④,我们同意李裕民先生的观点,并且发现了新的例证。商代晚期有两件觯的铭文如图2和图3: 图3 (《集成》6287)图2是父己觯,图3是父己觯,与觚同属于商代晚期器物。观察可知:和是一个字;、和表示的是人名或族名。觚和父己觯出土地点相近⑤,字形极为相似,、、应为同一个字。和两字一正一倒,正与甲骨文“罙”字形可正可倒的特点一致,更可说明觚中的是“罙”字。还有救簋盖中的字。1天津市文物管理处在天津电解铜厂杂铜中发现了一批青铜器,966年,《图2 (集成》6286)“”》,《(,釋“”甲骨文献集成》第1第33册)62—364页。①蔡哲茂:《均属商代晚期器物。一件喇叭口,长颈鼓腹,高圈足。腹部和圈足均饰兽面纹。器残破,未修复,圈足内铸铭文②觚共四件,一字,见《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一件喇叭口,长颈鼓腹,高圈足。腹部和圈足均饰兽面纹。器残破,未修复,圈足内铸9139;铭文一字,见《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一件通高2体细高,喇叭形口,高圈足,腹部略粗。腹部饰下卷角兽面纹,9140;7.5厘米,圈足饰曲折角兽面纹,圈足内铸有铭文一字,见《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一件通高2喇叭口,长颈高圈足,腹微9141;5.7厘米,鼓,颈饰云纹和仰叶纹,腹和圈足饰云雷纹组成的兽面纹,圈足内铸铭文一字,见《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商9142。吴镇烽:《(,第1上海古籍出版社,第4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7册)2012年,56—460页。、《、《;《;,金文编》集成释文》新金文编》释为“守”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释为“见容庚编:《金文编》中华书局,+”1985③《(,年,第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释文》第四卷)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第3董莲25页;2001年,64页;,《池:《新金文编》作家出版社,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2011年,1004页;9139—9142。,《侯马盟书疑难字考》古文字研究》第五辑,中华书局,第21981年,94页。④李裕民:《,父已觯出土于河南安阳大司空村,见《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001号商代墓(R11001)⑤觚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西北岗1像集成》9140、10344。《图1 (集成》6590) 49
中国文字研究·第三十二辑图4 图5 其中有救簋盖①,又称羖
蓋②、救簋盖③、养簋④,本文从张亚初先生、刘雨先生说法,称救簋盖。2018年,《天津博物馆藏青铜器》一书首次发表了该器物形制⑤此簋盖高7.(。如图4)和铭文的清晰照片(如图5)6厘米、口径1子母口,杯口形柄,盖身饰弦8.2厘米⑥,文,西周中期器。盖内铸有铭文六行,共六十九字,⑦铭文中的字,其中重文二。学界多将其释为“守”⑧。或“罙”我们认为非“守”字。乍看似从宀旁,但是经过仔细与同篇铭文中的从宀的(宫)和(宝)字对比,便可发现(宫)和(宝)字所从的宀旁两侧竖画较长且上方横画中间有突出,与所从明显不同。字和上文中列出的金文“守”字的“宀”亦有别,故我们认为,从皿旁,可能为“罙”字,和F类的甲骨文“罙”字相似,是F类的甲骨文“罙”字的金文形体。再来看救簋盖的铭文,如下:,唯二月初吉,王在师+(司)馬大室即立(位)井(邢)伯內右救立中廷北卿(嚮)內史尹冊易(鍚)救玄,,衣,朱屯(純)旂四日,用大■(備)於五邑守,(堰)拜用乍(作)寶-,其萬年,子子孫孫稽首敢對揚天子休,⑨《永寶用。(集成》4243)关于“罙”的本义,学界主要有三种意见:一、探,瑠;瑏取义是用手在水中探其深浅二、深,以今字释古瑡;瑏瑢。我们认为,瑏“字三、微火,从火在穴中会意探”较用大!(備)於五邑守"”应为“用大!合理。铭文“(,“,“備)於五邑罙"”罙”应释为本义“探”用大!(”備)於五邑罙(探)"(堰)表示从事与五邑堤堰相关的事情。“探堰”指有关探测和防治堤堰的事务的50,《天津市发现西周羖盖》文物》第91979年第2期,3—94页。①天津市文物管理处:《(,殷周金文集成》第三册)中华书局,第22007年,459页。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中华书局,第21986年,2页。③张亚初、,西周的政体:中国早期的官僚制度和国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12010年,70页。④李峰:《,天津博物馆藏青铜器》文物出版社,第12018年,00页。⑤天津博物馆编:《,《天津市发现西周羖盖》文物》第91979年第2期,3—94页。⑥天津市文物管理处:《,天津博物馆藏青铜器》第100页。⑦天津博物馆编:《,《、罙”张亚初先生、刘雨先生、黄德宽先生、吴镇烽先生、殷周金文集成》张桂光先生、秦晓华先生、李春利先⑧李裕民先生释为“。见李裕民:《,《,生释为“守”候马盟书疑难字考》古文字研究》第五辑,第2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第2张亚94页;2页;,,殷周金文集成引得》中华书局,第7黄德宽:《古文字谱系疏证》商务印书馆,第5吴镇烽:《金文人初:《2001年,9页;2006年,21页;,《(,名汇编》中华书局,第2殷周金文集成》张桂光、秦晓华:《商周金文摹释总集》第三册)中华书局,第2006年,84页;4243;2010年,,《李春利《西周时期采邑的城邑形态》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第6662页;2013年第4期,7—69页。,天津博物馆藏青铜器》第100页。⑨天津博物馆编:《“”》,《(,,《釋“”甲骨文献集成》第1第3李裕民:《候马盟书疑难字考》古文字研究》第五辑,第23册)63页;93页。瑠蔡哲茂:《瑏,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第31981年,44页。瑡许慎撰,瑏》,《释“罙”考古》第91992年第10期,53页。瑢赵平安:《瑏
“万佳俊:金文中几个与“罙”守”有关的字形考辨可能性较大。“由上文可知,罙”字从皿从肘,如此,过去有些被释为“罙”的字是很可疑的。例如:甗中有①;,(,铭文“作宝彝”吴大徵先生将字释为“”罙)禹鼎铭文中有一句:弥(匌)黄天树②。但观察甗和禹鼎的铭文可以发现,和不从皿,和字和同篇先生将其中的释为“罙”铭文中宝字所从偏旁相同,宝从宀旁。另,和不从手,金文中手字没有像这样写作下从两点的形体。应为术字,甲骨文和金文中的术字常写作此形。甲骨文中的写作此形的术字和从此术形的字如下:《合集》38197术《合集》16276术《合集》2940术3238正术《合集》3238正术《合集》《合集》18406术《乙编》3394秫《花东》409■ 金文中从此术形的字如下:《集成》5170述《集成》5336.1述《集成》4238.2述《集成》4505.1述《集成》980述也不从手。所以,我们认为,将和释为“罙”字可能有问题。 由此可看出,和既不从皿, (InstituteofAncientBooks,JilinUniversitJilinChanchun130000,China)y,g守)a罙)o犃犫狊狋狉犪犮狋:Thewordshou(ndthewordshen(ftenmixintheinscritionsonbronzesinp守)罙)andshen(WesternZhouDynastThemainreasonisthatthecharactercomponentsofshou(y.,守)宀)罙)皿)aresimilar.Thewordshou(ismadeuian(thewordshen(ismadeuin(.pbympbym,罙)theauthorthinksthattheinGuandtheinJiuGuimaeshen(theinTherefore,yb罙)YanandtheinYuDinotbeshen(.gmayn;;;罙)守)宀)皿)犓犲狅狉犱狊:shen(shou(thecharacterofmian(thecharacterofmin(狔狑罙)犪守)犜犺犲犃狀犪犾狊犻狊狅犳犛狅犿犲犆犺犪狉犪犮狋犲狉狊犪犫狅狌狋犛犺犲狀(狀犱犛犺狅狌(狔犻狀狋犺犲犐狀狊犮狉犻狋犻狅狀狊狅狀犅狉狅狀狕犲犻狀犠犲狊狋犲狉狀犣犺狅狌狆犠犪狀犑犻犪狌狀犼愙斋集古录》第1即《集成》7册第6页第2器,855。①见《,黄天树甲骨金文论集》学苑出版社,第42014年,11、412页。②黄天树:《51
本文发布于:2024-02-14 17:15: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79021501415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金文中几个与“罙”“守”有关的字形考辨.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金文中几个与“罙”“守”有关的字形考辨.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