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4日发(作者:我是XX生)
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
一、概念解释
非遗,全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以非物质形式存在的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知识与实践、民间文艺、民间传说、手工艺等多个方面。非遗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一定历史时期、一定社会群体在文化思想、艺术创作、生产生活等方面的独特表达和思考。
二、非遗文化的传承问题
1、非遗文化的遗失和衰亡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许多传承非遗文化的传统手工艺以及口头传统文化逐渐消失。许多传承者退休离世、没有继承人而逐渐停运。另外,一些非遗文化的传承者不愿意将自己掌握的技艺传授给别人,也加速了非遗文化的流失和衰亡。
2、非遗文化的传承方式和方法
文化传承需要传承者、受承者和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传承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采用口口相传、传统学徒制、搭配现代科技手段等方式对非遗文化进行传承。
在当下,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如借助网络在线直播的形式,让饱经实践的传承者和乐于学习的传承寻找到了最佳结合点。通过网上视频的形式,使得年轻人即使不在现场也能够接触到国宝级的传统工艺,了解传统文化。这种传承方式消除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让更多人能够接触它、受益它、爱上它。
三、非遗文化的发展问题
1、非遗文化的商业化
非遗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商业运作,但是,过分的商业化会导致非遗文化的质量下降、历史文化价值被漠视甚至失去原来的意义。非遗文化的开发要站在一个平衡点上,既要保留原有的非遗文化内涵,又要探索新的商业渠道,将非遗文化有机地融入到现代商业体系中去,实现非遗文化的经济和文化的双赢。
2、非遗文化的现代创新
随着社会科技的迅速发展,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需要与时俱进,创新传承方式和方法。新一代的年轻人对于非遗文化会产生一定的距离感,他们更熟悉互联网时代的新型文化、新型艺术,非遗文化如何适应年轻一代的需求,如何在现代要素中融合、创新和发展成了新的问题。
3、非遗文化的国际交流合作
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国内,更应该打破国界限制,通过国际交流、合作,让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非遗文化,让中国非遗文化在世界文化的范畴中发光发热。在国际范围内推广非遗文化,增强其在国际间的影响力,更需要具有良好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氛围的共识,并加强各方面智力和资源的共享,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助力。
四、结语
非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它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我们的根、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只有恰当地传承和发展,才能使非遗文化在当今社会中发扬光大,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印记。我们需要珍爱非遗文化,加大非遗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非遗文化,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砥柱做出贡献。
本文发布于:2024-02-14 09:55: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78757571414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