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4日发(作者:声色俱厉)
专题05 人体的呼吸
一、单选题
1.(2019·北京中考真题)肺是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外界气体经过呼吸道进入肺
B.肺泡数量多,气体交换面积大
C.肺泡与毛细血管气体交换后肺泡内氧气含量增加
D.胸廓容积变小时,肺收缩,气体从肺内排出
2.(2019·北京中考模拟)下列人体的器官与所属的系统,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咽—一呼吸系统
C.喉一一消化系统
B.甲状腺一一神经系统
D.脊髓一一运动系统
3.(2019·北京中考模拟)剧烈运动时,人体的呼吸频率和深度都会相应增加。下列有关运动与呼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肺内的气体交换依靠扩散实现
C.运动使肋间肌和膈肌得到锻炼
B.运动能提高肺部气体交换速率
D.运动时不需要神经系统的调控
4.(2019·北京中考模拟)强健的体魄依赖强大的心肺功能,如心跳快慢、肺活量大小等,均是衡量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肺活量大,有利于获得更多氧气
C.心率越高泵血越多,有益于健康
B.心肌发达,心脏的收缩能力强
D.适量体育锻炼可增强心肺功能
5.(2019·北京中考模拟)人工肺也叫体外膜肺,是可以代替肺完成相应功能的生命支持系统(见下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
...
A.隔离膜相当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隔离膜应只允许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通过
1 / 25
C.增加隔离膜面积能提高气体交换效率
D.血液流经人工肺后,含氧量降低
6.(2019·北京中考模拟)如图是血液与组织细胞间气体交换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组织细胞中氧气含量低于动脉血中的氧气含量
B.X气体是氧气,Y气体是二氧化碳
C.流经组织细胞后血液变成含氧量丰富的动脉血
D.氧气进入细胞线粒体内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7.(2019·北京中考模拟)如为人体气体交换过程示意图(①②为气体成分,ⅠⅡ为血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管Ⅰ内二氧化碳的含量最低
B.①主要是在细胞内产生的
C.②的运输与红细胞无关
D.血管Ⅱ内氧气的含量比血管I低
8.(2019·北京中考模拟)下列各项叙述中,不属于与肺泡气体交换的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的是
A.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B.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很薄,都仅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组成
C.肺泡数量非常多
2 / 25
D.左右支气管进入左右两肺
9.(2019·北京中考模拟)下图表示人体的部分器官或结构模式图,图中数字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②中的血液来自肺动脉,血液中含氧高
B.③中的血液为营养丰富的静脉血
C.⑥内的血液经上腔静脉回到右心房
D.⑦将脑产生的CO2不经心脏直接输送至肺
10.(2019·北京中考模拟)下图表示呼吸道总截面积与呼吸道不同部位之间的关系。一个肺泡的截面积比气管的截面积小得多,但是肺泡的总面积却远远大于气管,这主要是因为
A.肺泡是呼吸道末端膨大形成的
B.肺泡壁上有许多弹性纤维
C.肺泡数目众多
D.肺泡外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11.(2019·北京中考模拟)今年3月,一位携带膜肺 ( 人工肺) 的重症病人转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膜肺中血液和气体虽然不直接接触,却能通过半透膜进行气体交换 ( 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半透膜模拟的是单层细胞构成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血液和气体通过半透膜进行气体交换是依靠呼吸作用
3 / 25
C.血液流经膜肺后,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D.膜肺在进行气体交换时,还能过滤血液中的尿素
12.(2018·北京中考模拟)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口是呼吸道的起点
B.呼吸道可以过滤全部有害物质
C.气管壁有O形软骨支撑
D.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
13.(2018·北京中考模拟)图 为人体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处血液暗红,乙处血液鲜红
B.甲处的血液来自右心室
C.乙处血液将汇集到肺静脉
D.乙处血液首先进入心脏的部位是右心房
14.(2018·北京中考模拟)肺泡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会导致血浆外渗到肺泡中,诱发肺水肿。肺水肿直接影响的生理过程是()
A.肺泡处的气体交换 B.血液中的气体运输
C.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 D.组织细胞内氧气的利用
15.(2018·北京中考模拟)某工人被压埋在大量沙土下,尽管他的头颈部露在空气中,若不能及时将他救出,工人也会因窒息而死。造成工人呼吸困难的原因是( )
A.口腔被塞入许多沙土
C.外界气压大于肺内气压
B.鼻腔被沙土堵塞
D.沙土挤压使工人呼吸运动受阻
16.(2018·北京中考模拟)十九大召开期间,交管部门全力以赴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下面对交警工作场景描述不正确的是
A.孟警官能清晰看到行驶不稳的汽车由远而近驶来,是因为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B.“请您出示驾照”随着孟警官声音的响起,司机耳蜗中的听神经细胞产生听觉
4 / 25
C.孟警官要求司机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此时司机的膈肌处于舒张状态
D.孟警官告诫司机酒后驾驶危害交通安全和自身健康
17.(2018·北京中考模拟)近年来多地 PM2.5指数较高,PM2.5颗粒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沙尘暴时要戴口罩是因为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有限
B.雾霾天气里人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远高于非雾霾天气
C.植树造林可以减少雾霾改善空气质量
D.PM2.5颗粒经过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进入血液
18.(2018·北京中考模拟)2018年3月3日是第19次全国“爱耳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旨在提高大众对听力保护的重视及预防听力损失的意识。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鼻咽部感染,病菌可通过咽鼓管引发中耳炎
B.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对鼓膜造成损伤
C.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能将机械振动转化为兴奋
D.由鼓膜或听小骨受损引起的耳聋称神经性耳聋
19.(2018·北京中考模拟)如图所示,为亮亮在跑步和休息时肺容量的记录,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曲线B所示状态时的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和舒张的幅度大于曲线A所处的状态曲线
5 / 25
B.曲线A所示状态呼吸频率大于曲线B,曲线B所示状态呼吸深度大于曲线A
C.肺容量可以有规律变化是因为肺泡是由肌肉构成,可以收缩和舒张
D.A状态下肺静脉中O2浓度高于曲线B所示状态下O2浓度
20.(2018·北京中考模拟)为减少病人疼痛,手术前通常给病人麻醉,有一种气体麻醉剂通过盖着口鼻的面罩传输给病人。不参与麻醉过程的结构是
A.呼吸系统 B.循环系统 C.消化系统 D.神经系统
21.(2017·北京中考真题)人体进行呼吸时会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产生于( )
A.细胞 B.血液
C.肺泡 D.气管和支气管
二、综合题
22.(2019·北京中考模拟)正常人体内的氧和二氧化碳含量处于动态平衡,这与机体的调节过程有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组织细胞时刻进行______作用,消耗氧,释放二氧化碳。
(2)血液流经肺部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透过______和______进入肺泡,随呼气过程排出体外。还有一些二氧化碳随血液经______(填血管名称)回到心脏。
(3)人体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可引起呼吸运动频率的改变。由图可知,当流经主动脉的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时,主动脉中的感受器感知这一变化产生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传到[]______,最终使肋骨间肌肉和[_]______收缩和舒张的频率加快。这一过程会提高排出二氧化碳的效率,降低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从而将二氧化碳含量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23.(2018·北京中考模拟)同学们学习了两栖、爬行与哺乳类动物的知识。如图为三类动物肺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尝试判断。
6 / 25
(1)人肺的结构属于图_____的类型。该类型肺的结构中,_____的数目众多,扩大了肺部气体交换的表面积。此处气体交换发生后_____进入血液中被运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中参与呼吸作用。
(2)青蛙肺的结构可能属于图_____的类型,与其他两种类型相比,这种类型的肺气体交换表面积较小,因此蛙还需_____辅助呼吸。
(3)经过比较可以发现,肺的结构越_____,气体交换效率越高,更适于陆地生活。
24.(2018·北京中考模拟)近期科学家公布了“创建人类细胞图谱”的计划,试图破译人体每个细胞的类型和特点,建立健康人体细胞参考图。请任选题目一或题目二作答,..两题都做,按题目一作答计分。
题目一
构成小肠的细胞种类多样,下图表示小肠上皮的主要细胞及其分布。
题目二
构成肺的细胞种类多样,下图表示肺泡的主要细胞及其分布。
(1)小肠上皮主要由吸收细胞组成,吸(1)肺泡由细支气管末端膨大而成。肺泡体收细胞朝向肠腔的一面有大量的微绒毛,积小,数量多,增加了肺的__________,有进一步增加了小肠的__________,有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利于气体交换。
(2)I型肺泡上皮细胞占据了肺泡的大部分 7 / 25
(2)腺细胞分泌的消化液中含多种___________,分解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
(3)肠道与外界直接相通,环境复杂。散布在肠上皮中的杯状细胞、潘氏细胞能分泌粘液、溶菌酶,可阻止__________的入侵,从而抵御肠道传染病。该过程属于_________免疫。
(4)小肠干细胞通过分裂和__________形成腺细胞、杯状细胞等,以维持小肠正常功能并修复损伤。
(5)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多的证据显示,多种执行不同____________的细胞分工协作,保障了小肠上皮形态结构的稳定以及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表面积,其外侧紧贴__________,有利于完成气体交换的功能。
(3)肺泡与外界直接相通,环境复杂。散布在肺泡内的__________细胞能够清除微小灰尘和有害物质,从而减少肺部疾病的发生,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免疫。
(4)II型肺泡上皮细胞不仅分泌物质保护肺泡,还可在肺泡受损时转化为干细胞,通过分裂和__________形成I型肺泡上皮细胞,完成肺泡修复。
(5)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多的证据显示,多种执行不同____________的细胞分工协作,保障了肺泡形态结构的稳定以及顺利完成气体交换。
25.(2018·北京中考模拟)人体生命活动需要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呼吸道是获得氧气的重要通道。当阻塞物经咽、喉后,堵住图中[③]_______时,会引起呼吸困难。此时,救护者可按照图中所示方法施救,使被救者膈顶部上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__________外界气压,形成较大的气流把异物冲出。随后,气体才能顺利进入肺。
(2)循环系统有运输氧气的功能。当血液流经肺时,氧气扩散到肺泡外的________血管中,与红细胞中的________结合,使血液转变为颜色鲜红的________血输送回体内。
8 / 25
(3)组织细胞获得氧气需要各器官、系统分工合作。氧气最终在组织细胞内参与有机物的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________。
专题05 人体的呼吸(解析版)
一、单选题
1.(2019·北京中考真题)肺是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外界气体经过呼吸道进入肺
B.肺泡数量多,气体交换面积大
C.肺泡与毛细血管气体交换后肺泡内氧气含量增加
D.胸廓容积变小时,肺收缩,气体从肺内排出
【答案】C
【解析】
外界气体经过呼吸道进入肺,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而且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A正确;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肺泡与血液充分的进行气体交换,肺泡数量多,气体交换面积大。B正确;肺泡与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时,肺泡内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所以肺泡内二氧化碳含量增加。C错误;呼气时,呼吸肌舒张,胸廓容积变小,肺收缩,气体从肺内排出。D正确。
2.(2019·北京中考模拟)下列人体的器官与所属的系统,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咽—一呼吸系统 B.甲状腺一一神经系统
【答案】A
【解析】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由上到下依次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A正确。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B错误。喉属于呼吸系统,C错误。脊髓属于神经系统,D错误。
3.(2019·北京中考模拟)剧烈运动时,人体的呼吸频率和深度都会相应增加。下列有关运动与呼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肺内的气体交换依靠扩散实现
C.运动使肋间肌和膈肌得到锻炼
B.运动能提高肺部气体交换速率
D.运动时不需要神经系统的调控
D.脊髓一一运动系统
C.喉一一消化系统 9 / 25
【答案】D
【解析】
肺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A正确;
运动使肋间肌和膈肌得到锻炼,收缩有力,增加气体交换的能力,B、C正确;
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D错误。
4.(2019·北京中考模拟)强健的体魄依赖强大的心肺功能,如心跳快慢、肺活量大小等,均是衡量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肺活量大,有利于获得更多氧气
C.心率越高泵血越多,有益于健康
【答案】C
【解析】
A、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因此肺活量是指肺的最大通气量,肺活量反应的是一个人肺的通气能力,是衡量肺的功能强弱的主要标志,肺活量大,有利于获得更多氧气,A正确;
B、肌肉组织具有收缩的功能,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肌发达,心脏的收缩能力强,B正确;
C、每搏输出量越高泵血越多,有益于健康,而不是心率,心率高会导致心脏劳累,C错误;
D、适量体育锻炼可增强心肺功能,使肺活量和每搏输出量增大,D正确。
故选:C。
5.(2019·北京中考模拟)人工肺也叫体外膜肺,是可以代替肺完成相应功能的生命支持系统(见下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
...B.心肌发达,心脏的收缩能力强
D.适量体育锻炼可增强心肺功能
10 / 25
A.隔离膜相当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隔离膜应只允许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通过
C.增加隔离膜面积能提高气体交换效率
D.血液流经人工肺后,含氧量降低
【答案】D
【解析】
A、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和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图中隔离膜相当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A正确;
B、当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肺泡时,肺泡内的氧气比血液中的多,故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比肺泡中的多,故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因此,血液流经隔离膜后,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通过隔离膜扩散出去,B正确;
C、图中隔离膜相当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增加隔离膜面积能提高气体交换效率,C正确;
D、血液流经膜肺后,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通过隔离膜扩散出去,所以血液流经人工肺后,含氧量增加,D错误。 故选:D。
6.(2019·北京中考模拟)如图是血液与组织细胞间气体交换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11 / 25
A.组织细胞中氧气含量低于动脉血中的氧气含量
B.X气体是氧气,Y气体是二氧化碳
C.流经组织细胞后血液变成含氧量丰富的动脉血
D.氧气进入细胞线粒体内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答案】C
【解析】
组织细胞由于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产生了二氧化碳,故组织细胞中氧气含量低于动脉血中的氧气含量,A正确;从分析的图示可以看出进入组织细胞的气体是氧气,从组织细胞扩散到血液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X气体是氧气,Y气体是二氧化碳,B正确;流经组织细胞后,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和其它废物增多,血液由含氧多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少的静脉血,C错误;氧气扩散到组织细胞中,在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D正确。
7.(2019·北京中考模拟)如为人体气体交换过程示意图(①②为气体成分,ⅠⅡ为血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管Ⅰ内二氧化碳的含量最低
B.①主要是在细胞内产生的
C.②的运输与红细胞无关
D.血管Ⅱ内氧气的含量比血管I低
【答案】B
【解析】
A、据图可见:组织细胞内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由血管Ⅰ运输,所以血管Ⅰ内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A错误;
B、组织细胞利用吸气从外界获取的氧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可见①二氧化碳是在细胞内产生的,B正确;
12 / 25
C、②表示氧气,主要靠红细胞运输,C错误;
D、据图可见:氧气扩散进入血液,由血管Ⅱ运输,所以血管Ⅱ内氧气的含量比血管I高,D错误。 故选:B。
8.(2019·北京中考模拟)下列各项叙述中,不属于与肺泡气体交换的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的是
A.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B.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很薄,都仅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组成
C.肺泡数量非常多
D.左右支气管进入左右两肺
【答案】D
【解析】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肺由许多肺泡构成,气体交换的效率高;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左右支气管进入左右两肺与肺泡气体交换的功能无关。
9.(2019·北京中考模拟)下图表示人体的部分器官或结构模式图,图中数字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②中的血液来自肺动脉,血液中含氧高
B.③中的血液为营养丰富的静脉血
C.⑥内的血液经上腔静脉回到右心房
D.⑦将脑产生的CO2不经心脏直接输送至肺
【答案】B
【解析】
②中的血液来自肺动脉,血液中含氧低,故A错误;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进入③小肠静 13 / 25
脉中,其血液为营养丰富的静脉血,故B正确;⑥肾静脉内的血液经下腔静脉回到右心房,故C错误;⑦脑静脉将脑产生的CO2经过心脏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输送至肺,故D错误。故选B。
10.(2019·北京中考模拟)下图表示呼吸道总截面积与呼吸道不同部位之间的关系。一个肺泡的截面积比气管的截面积小得多,但是肺泡的总面积却远远大于气管,这主要是因为
A.肺泡是呼吸道末端膨大形成的
B.肺泡壁上有许多弹性纤维
C.肺泡数目众多
D.肺泡外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答案】C
【解析】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左右支气管进入左右两肺后反复分支,愈分愈细,形成许多树枝状的分支,分支到细支气管时,管壁的软骨环消失,管壁几乎全部由平滑肌构成,细支气管再分支到呼吸性细支气管时,其管壁的某些部分向外突出形成肺泡。肺脏由大量的肺泡组成,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所以,一个肺泡的截面积比气管的截面积小得多,但是肺泡的总面积却远远大于气管,这主要是因为肺泡数量多。故选C。
11.(2019·北京中考模拟)今年3月,一位携带膜肺 ( 人工肺) 的重症病人转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膜肺中血液和气体虽然不直接接触,却能通过半透膜进行气体交换 ( 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半透膜模拟的是单层细胞构成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血液和气体通过半透膜进行气体交换是依靠呼吸作用
14 / 25
C.血液流经膜肺后,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D.膜肺在进行气体交换时,还能过滤血液中的尿素
【答案】A
【解析】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和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病人通过半透膜进行气体交换,说明半透膜模拟的是单层细胞构成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A正确;
血液和气体通过半透膜进行气体交换是依靠气体的扩散作用,B错误;
血液流经膜肺后,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通过半透膜扩散出去,所以静脉血变成动脉血,C错误;
膜肺只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完成气体交换,不能过滤血液中的尿素,D错误。
12.(2018·北京中考模拟)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口是呼吸道的起点
B.呼吸道可以过滤全部有害物质
C.气管壁有O形软骨支撑
D.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
【答案】D
【解析】
呼吸系统由肺和呼吸道组成,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故A错误;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鼻腔能预热吸入的冷空气,鼻腔内的黏液还能杀灭一些细菌并能湿润吸入的空气,鼻毛和鼻腔内的黏液能阻挡和粘住吸入的灰尘和细菌,对吸入的空气起到过滤作用。因此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有温暖、湿润和清洁的作用,故B错误;气管壁有C形软骨支撑,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故C错误;肺由许多肺泡构成,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故D正确。
13.(2018·北京中考模拟)图 为人体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15 / 25
A.甲处血液暗红,乙处血液鲜红
B.甲处的血液来自右心室
C.乙处血液将汇集到肺静脉
D.乙处血液首先进入心脏的部位是右心房
【答案】D
【解析】根据血液流动方向可知,甲为肺动脉,其内流静脉血,血液暗红,乙处为肺静脉,其内流动脉血,血液鲜红,A正确;甲处的血液从肺动脉流入,因此肺动脉的血液来自右心室,B正确;乙处血液将汇集到肺静脉内血液将流回心脏的左心房,C正确;乙肺静脉内血液将流回心脏的左心房,D错误。
14.(2018·北京中考模拟)肺泡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会导致血浆外渗到肺泡中,诱发肺水肿。肺水肿直接影响的生理过程是()
A.肺泡处的气体交换 B.血液中的气体运输
C.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 D.组织细胞内氧气的利用
【答案】A
【解析】肺水肿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引起肺内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平衡失调,使大量组织液在短时间内不能被肺淋巴和肺静脉系统吸收,积聚在肺泡、肺间质和细小支气管内,从而造成肺通气与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因此肺水肿直接影响的生理过程是肺泡处的气体交换。
15.(2018·北京中考模拟)某工人被压埋在大量沙土下,尽管他的头颈部露在空气中,若不能及时将他救出,工人也会因窒息而死。造成工人呼吸困难的原因是( )
A.口腔被塞入许多沙土
C.外界气压大于肺内气压
【答案】D
【解析】
工人被压埋在大量沙土下,尽管他的头颈部露在空气中,但是由于沙土挤压使工人呼吸B.鼻腔被沙土堵塞
D.沙土挤压使工人呼吸运动受阻
16 / 25
运动受阻,若不能及时将他救出,工人也会因窒息而死。
16.(2018·北京中考模拟)十九大召开期间,交管部门全力以赴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下面对交警工作场景描述不正确的是
A.孟警官能清晰看到行驶不稳的汽车由远而近驶来,是因为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B.“请您出示驾照”随着孟警官声音的响起,司机耳蜗中的听神经细胞产生听觉
C.孟警官要求司机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此时司机的膈肌处于舒张状态
D.孟警官告诫司机酒后驾驶危害交通安全和自身健康
【答案】B
【解析】交警看到一辆行驶不稳的汽车由远而近驶来,主要是由于眼球中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最终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A正确;
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B错误;
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C正确;酒后驾驶会危害交通安全和自身健康,D正确。
17.(2018·北京中考模拟)近年来多地 PM2.5指数较高,PM2.5颗粒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沙尘暴时要戴口罩是因为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有限
B.雾霾天气里人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远高于非雾霾天气
C.植树造林可以减少雾霾改善空气质量
D.PM2.5颗粒经过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进入血液
【答案】B
【解析】
17 / 25
呼吸道能阻挡灰尘,使空气清洁,但不能清除空气中的所有的有害物质,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如流感病毒仍然可以由呼吸道进入人体使人患病,A正确;
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最终来源是组织细胞,它的含量与雾霾天气无关,B错误;
植树造林可以减少雾霾改善空气质量,C正确;
PM2.5颗粒经过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进入血液,D正确。
18.(2018·北京中考模拟)2018年3月3日是第19次全国“爱耳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旨在提高大众对听力保护的重视及预防听力损失的意识。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鼻咽部感染,病菌可通过咽鼓管引发中耳炎
B.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对鼓膜造成损伤
C.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能将机械振动转化为兴奋
D.由鼓膜或听小骨受损引起的耳聋称神经性耳聋
【答案】D
【解析】鼻咽部感染,病菌就有可能沿着咽鼓管进入中耳的鼓室,会引发中耳炎,使听力下降,A正确;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对鼓膜造成损伤,如果鼓膜受损,会使听力下降,B正确;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所以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能将机械振动转化为兴奋,鼓膜或听小骨受损会导致传递性耳聋,耳蜗损伤是神经性耳聋,C正确,D错误。
19.(2018·北京中考模拟)如图所示,为亮亮在跑步和休息时肺容量的记录,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曲线B所示状态时的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和舒张的幅度大于曲线A所处的状态曲线
18 / 25
B.曲线A所示状态呼吸频率大于曲线B,曲线B所示状态呼吸深度大于曲线A
C.肺容量可以有规律变化是因为肺泡是由肌肉构成,可以收缩和舒张
D.A状态下肺静脉中O2浓度高于曲线B所示状态下O2浓度
【答案】A
【解析】一个人在休息时,生命活动变缓,消耗的能量减少,需要的氧气减少,因此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小;跑步时,由于运动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需要的氧气多,所以呼吸的频率会增加,呼吸深度也增加。从图中可以看出图曲线A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小,因此表示休息时的呼吸状况;图曲线B呼吸频率较高,呼吸深度较大,因此表示跑步时的呼吸状况。曲线B表示跑步时的呼吸状况,曲线A表示休息时的呼吸状况,所以曲线B所示状态时的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和舒张的幅度大于曲线A所处的状态曲线,A正确;曲线A所示状态呼吸频率小于曲线B,曲线B所示状态呼吸深度大于曲线A,B错误;肺容量可以有规律变化是因为肺泡的外面包绕着丰富的弹性纤维,C错误;曲线A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小,所以A状态下肺静脉中氧气浓度低于曲线B所示状态下氧气浓度,D错误。
20.(2018·北京中考模拟)为减少病人疼痛,手术前通常给病人麻醉,有一种气体麻醉剂通过盖着口鼻的面罩传输给病人。不参与麻醉过程的结构是
A.呼吸系统 B.循环系统 C.消化系统 D.神经系统
【答案】C
【解析】气体麻醉剂通过呼吸道进入肺,肺与血液之间发生气体交换,气体麻醉剂进入血液,随着血液循环到达神经系统,起到麻醉的作用。所以不参与麻醉过程的结构是消化系统。
21.(2017·北京中考真题)人体进行呼吸时会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产生于( )
A.细胞 B.血液
C.肺泡 D.气管和支气管
【答案】A
【解析】
人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时释放出来的,即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产生的二氧化碳又通过呼吸排 19 / 25
出,如图所示:
因此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其最终来源是组织细胞。
【点睛】
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来源于组织细胞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而产生的。
二、综合题
22.(2019·北京中考模拟)正常人体内的氧和二氧化碳含量处于动态平衡,这与机体的调节过程有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组织细胞时刻进行______作用,消耗氧,释放二氧化碳。
(2)血液流经肺部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透过______和______进入肺泡,随呼气过程排出体外。还有一些二氧化碳随血液经______(填血管名称)回到心脏。
(3)人体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可引起呼吸运动频率的改变。由图可知,当流经主动脉的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时,主动脉中的感受器感知这一变化产生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传到[]______,最终使肋骨间肌肉和[_]______收缩和舒张的频率加快。这一过程会提高排出二氧化碳的效率,降低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从而将二氧化碳含量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答案】呼吸 毛细血管壁 肺泡壁 肺静脉 2神经中枢 ④膈肌
【解析】
(1)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呼吸作用。
(2)从血液循环图中可以看出,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经体循环依次进入心脏的右心房、 20 / 25
右心室,再经肺动脉到达肺部毛细血管网。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过程排出体外。还有部分二氧化碳随肺静脉进入左心房。
(3)人体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可引起呼吸运动频率的改变。由图可知,当流经主动脉的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时,主动脉中的感受器感知这一变化产生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传到2神经中枢,最终使肋骨间肌肉和④膈肌收缩和舒张的频率加快。这一过程会提高排出二氧化碳的效率,降低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从而将二氧化碳含量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23.(2018·北京中考模拟)同学们学习了两栖、爬行与哺乳类动物的知识。如图为三类动物肺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尝试判断。
(1)人肺的结构属于图_____的类型。该类型肺的结构中,_____的数目众多,扩大了肺部气体交换的表面积。此处气体交换发生后_____进入血液中被运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中参与呼吸作用。
(2)青蛙肺的结构可能属于图_____的类型,与其他两种类型相比,这种类型的肺气体交换表面积较小,因此蛙还需_____辅助呼吸。
(3)经过比较可以发现,肺的结构越_____,气体交换效率越高,更适于陆地生活。
【答案】C肺泡氧气A皮肤复杂
【解析】
A图是两栖类动物的肺,B是爬行动物的肺,C是哺乳动物的肺。
(1)C是哺乳动物的肺。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泡数量多,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当血液从肺动脉流入肺后,肺泡里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经进入肺泡,因此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后,二氧化碳的含量减少,氧气的含量增加,就使静脉血变成了含氧量高的动脉血。
21 / 25
(2)A图是两栖类动物的肺,仅是一对简单的薄壁囊,还要靠皮肤辅助呼吸。
(3)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经过比较可以发现,肺的结构越复杂,气体交换效率越高,更适于陆地生活。
24.(2018·北京中考模拟)近期科学家公布了“创建人类细胞图谱”的计划,试图破译人体每个细胞的类型和特点,建立健康人体细胞参考图。请任选题目一或题目二作答,..两题都做,按题目一作答计分。
题目一
构成小肠的细胞种类多样,下图表示小肠上皮的主要细胞及其分布。
题目二
构成肺的细胞种类多样,下图表示肺泡的主要细胞及其分布。
(1)小肠上皮主要由吸收细胞组成,吸(1)肺泡由细支气管末端膨大而成。肺泡体收细胞朝向肠腔的一面有大量的微绒毛,积小,数量多,增加了肺的__________,有进一步增加了小肠的__________,有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2)腺细胞分泌的消化液中含多种___________,分解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
(3)肠道与外界直接相通,环境复杂。散布在肠上皮中的杯状细胞、潘氏细胞能分泌粘液、溶菌酶,可阻止__________的入侵,从而抵御肠道传染病。该过程属利于气体交换。
(2)I型肺泡上皮细胞占据了肺泡的大部分表面积,其外侧紧贴__________,有利于完成气体交换的功能。
(3)肺泡与外界直接相通,环境复杂。散布在肺泡内的__________细胞能够清除微小灰尘和有害物质,从而减少肺部疾病的发生,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免疫。
(4)II型肺泡上皮细胞不仅分泌物质保护 22 / 25
于_________免疫。
(4)小肠干细胞通过分裂和__________形成腺细胞、杯状细胞等,以维持小肠正常功能并修复损伤。
(5)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多的证据显示,多种执行不同____________的细胞分工协作,保障了小肠上皮形态结构的稳定以及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肺泡,还可在肺泡受损时转化为干细胞,通过分裂和__________形成I型肺泡上皮细胞,完成肺泡修复。
(5)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多的证据显示,多种执行不同____________的细胞分工协作,保障了肺泡形态结构的稳定以及顺利完成气体交换。
【答案】表面积 消化酶 病原体 非特异性 分化 功能 表面积
毛细血管 吞噬 非特异性 分化 功能
【解析】
题目一:图中表示的是小肠绒毛的结构示意图
(1)肠上皮主要由吸收细胞组成,吸收细胞朝向肠腔的一面有大量的微绒毛,进一步增加了小肠的表面积,有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2)小肠中的腺细胞分泌的消化液中含多种消化酶的肠液,具有分解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的作用;
(3)溶菌酶、潘氏细胞能分泌粘液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能够阻止病原体入侵人体,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4)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和分化的能力,小肠干细胞通过分裂和分化形成腺细胞、杯状细胞等,以维持小肠正常功能并修复损伤。
(5)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多的证据显示,多种执行不同功能的细胞分工协作,保障了小肠上皮形态结构的稳定以及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题目二;图中表示的是肺泡细胞的结构;
(1)肺泡由细支气管末端膨大而成。肺泡体积小,数量多,增加了肺的表面积,有利于气体交换。
(2)肺泡外面缠绕着许多毛细血管,有利于完成气体交换的功能。
(3)吞噬细胞能够吞噬吸入肺部的病菌、灰尘等,从而减少肺部疾病的发生,该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23 / 25
(4)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和分化的能力,肺泡受损时转化为干细胞后通过分裂和分化形成I型肺泡上皮细胞,完成肺泡修复。
(5)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多的证据显示,多种执行不同功能的细胞分工协作,保障了肺泡形态结构的稳定以及顺利完成气体交换
25.(2018·北京中考模拟)人体生命活动需要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呼吸道是获得氧气的重要通道。当阻塞物经咽、喉后,堵住图中[③]_______时,会引起呼吸困难。此时,救护者可按照图中所示方法施救,使被救者膈顶部上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__________外界气压,形成较大的气流把异物冲出。随后,气体才能顺利进入肺。
(2)循环系统有运输氧气的功能。当血液流经肺时,氧气扩散到肺泡外的________血管中,与红细胞中的________结合,使血液转变为颜色鲜红的________血输送回体内。
(3)组织细胞获得氧气需要各器官、系统分工合作。氧气最终在组织细胞内参与有机物的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________。
【答案】 气管 大于 毛细 血红蛋白 动脉 能量
【解析】(1)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当阻塞物经咽、喉后,堵住图中[③]气管时,会引起呼吸困难。此时,救护者可按照图中所示方法施救,使被救者膈顶部上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形成较大的气流把异物冲出。
(2)当血液流经肺时,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毛细血管中,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血液中氧气浓度升高,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3)氧气最终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内参与有机物的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4 / 25
25 / 25
本文发布于:2024-02-14 07:32: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78671692489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2020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5 人体的呼吸(含解析版答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2020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5 人体的呼吸(含解析版答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