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4日发(作者:清洁女工)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4.3 人体的呼吸 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20分)
1.人体通过吸气进入体内的氧气,最终要到达身体发挥作用的部位是
A.肺 B.血液 C.心脏 D.组织细胞
2.当你呼气时,膈肌的变化是( )
A.收缩 B.舒张 C.顶部下降 D.A、C两项都是
3.图是模拟呼吸运动的模式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a模拟呼气动作,b模拟吸气动作
B.气球模拟肺,橡皮膜模拟膈
C.a膈肌收缩,b膈肌舒张
D.完成a时肋间外肌舒张,b时肋间外肌收缩
4.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总是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其根本原因是(
)
A.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B.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组织细胞氧化分解有机物,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5.科学研究发现:按体积计算,人体吸入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约占0.03%,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约占4%。呼出气体中多出的二氧化碳产生于
A.鼻腔 B.气管 C.肺泡 D.细胞
6.在做肺活量的实验时,要求你尽力深吸气在尽力深呼气,在呼气过程中你的肋骨和膈的运动方式是( )
A.肋骨上升,膈舒张而上升
C.肋骨上升,膈收缩而下降
B.肋骨下降,膈舒张而上升
D.肋骨下降,膈收缩而下降
7.某同学的肺容量变化情况如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AB段表示吸气过程
B.BC
段肋间肌处于收缩状态
C.AD段曲线所示呼吸频率为36次/分
D.该同学肺容量最大为4升
8.正常人在平静状态下大约每分钟呼吸16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从外界进入人体内血液的路线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
B.平静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均舒张
C.呼吸道会使进入肺部的气体变得湿润、温暖和清洁,因此在雾霾天气出门需要防护
D.“食不言,寝不语”中“食不言”的原因是避免吞咽时说话导致食物进入气管
9.在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中,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至少穿过几层细胞(
)
A.一层 B.两层 C.三层 D.四层
10.下列选项中氧气含量最高与最低的部位分别是( )
A.动脉血
静脉血 B.组织细胞
肺泡 C.肺泡
静脉血 D.肺泡
组织细胞
11.白天教室内有不少同学出现打“呵欠”的现象,这是因为(
)
A.打“呵欠”会传染
C.人多,氧气多,二氧化碳少
B.大家养成了打“呵欠”的习惯
D.室内二氧化碳浓度高
12.平静呼气时,胸廓容积缩小,肺内变化是(
)
A.气压升高,气体进入肺泡
C.气压降低,气体进入肺泡
B.气压降低,气体排出体外
D.气压升高,气体排出体外
13.肺通气是(
)
A.肺与气管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B.肺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C.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D.肺与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14.呼吸运动的动力是(
)
A.膈肌和肋间肌的收缩和舒张
B.胸廓的扩大和缩小
C.肺泡容积的增大和减小
D.肺内气压的变化
15.如图为反映某生理过程或现象不正确的是( )
A.若y表示胸廓容积,则BC段呼吸肌舒张,肋骨向下向内运动
B.若y表示消化酶的活性,则该图BC说明发烧时人的食欲会下降
C.若y表示血液中氧气含量,则AB段曲线表示的是血液流经组织细胞
D.若y表示肺泡的容积,则AB曲线表示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膈顶下降,肺内气压下降
16.下列结构中,人体内二氧化碳的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①细胞 ②肺泡 ③动脉血 ④静脉血
A.①③④② B.②④③① C.④③①② D.②③④①
17.某人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BC段表示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B.B点表示吸气结束的瞬间
C.AB段胸廓变大,肺扩张
D.C点表示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相等
18.下面两幅曲线图表示某同学在跳绳和平静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曲线A呼吸深度比曲线B要深
B.曲线B表示平静状态
C.曲线B呼吸频率比曲线A慢
D.曲线A呼吸频率较慢
19.下图表示人的膈肌运动时在胸腔内的位置,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表示吸气时,膈肌舒张,胸廓扩大
B.甲表示呼气时,膈肌收缩,胸廓缩小
C.乙表示吸气时,膈肌收缩,胸廓扩大
D.乙表示呼气时,膈肌舒张,胸廓缩小
20.下列是一些关于呼吸过程的曲线图和模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BC段对应图3的甲
B.图2中甲到乙的过程代表着呼气
C.图3中的甲图的B模拟的是肺
D.图3中的乙模拟的是膈肌舒张,膈顶位置下降
二、填空题(10分)
21.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_____,是完成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
22.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是_______,肺炎是由__________感染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长期在粉尘比较多的场所工作容易患的职业病是_________。
23.人患重感冒时,鼻腔被阻塞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如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组成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呼吸道能通过1,2,3以及4_______吸入气体到达5_______。
(2)既是气体的通道,也是食物的通道的是_______。
(3)肺完成气体交换功能的单位是_______,只有_______上皮细胞构成,外面围绕着丰富的_______和弹性纤维这些特点适于气体在肺与血液之间进行交换。
25.如图是人体吸气和呼气时胸廓与膈肌的状态,请据图回答:
(1)甲图表示_______________状态,此时膈肌处于_______________状态。
(2)乙图表示_______________状态,此时胸廓的上下径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10分)
26.某兴趣小组想要探究呼吸道对空气的清洁功能,他们设计了以下实验:
Ⅰ.把塑料瓶底部剪掉,将毛刷置于塑料瓶瓶颈处,纱布用水浸湿罩在瓶子底部,用皮筋固定。
Ⅰ.设计 4
组不同处理,将碳粉放在塑料瓶口处;用吹风机最高档对准瓶口,每组吹5秒(如图)。(注:实验人员做好安全防护)
Ⅰ.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
组号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1 1
药匙碳粉,有毛刷
纱布上有少量碳粉
2 1
药匙碳粉,无毛刷
纱布上有碳粉,且比第 1
组多
3 1
药匙碳粉,有毛刷(用水浸湿)
纱布上有少量碳粉,且比第 1
组少
4
3
药匙碳粉,有毛刷(用水浸湿)
纱布上有大量碳粉
请根据以上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是_____,通过 1
和 2
这两组,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
。
(2)该实验中浸湿毛刷的水相当于呼吸道中分泌的_______,上述实验中的_____和 3
两组实验探究了其对空气的清洁作用。
(3)从第 3、4
组实验结果来看,外界环境中颗粒物较多时,呼吸道处理能力是_____的,因此在沙尘或雾霾等不利天气外出时,要做好防护措施。
27.分析下图所示实验和表中的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气体成分
环境中的气体(%)
呼出的气体(%)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 0.07 1.1
其他气体 0.9 0.9
甲、乙两个瓶中都装有澄清的石灰水。在吸入气体时,左手捏紧橡皮管,右手松开。在呼出气体时,右手捏紧橡皮管,左手松开。
(1)在实验中设置甲瓶的目的是_____。
(2)一段时间后,可明显看出_____瓶石灰水明显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比环境中的气体含有较多的_____。
(3)实验者向乙瓶吹气的过程中,肋间肌和膈肌处于_____状态。
(4)呼吸过程中,吸入的氧气经过_____层细胞进入血液,经血液运输到组织细胞,最终在组织细胞内被_____利用,并且释放出_____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
(5)冬季雾霾天频发,呼吸系统疾病日趋严重,请为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
28.研究表明,我们剧烈运动时,呼吸频率加快,呼吸深度加深,同时有机物的消耗增加,补充糖类食物是恢复体力的最有效方法.淀粉是人体的主要糖类来源,它进入体内被组织细胞利用需经一系列的生理过程.图一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装置,图二是某人在一次呼吸时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三是淀粉的消化终产物进入血液和组织细胞的过程及部分相关代谢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现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三份,两份处理为碎屑,一份保持馒头块,设计了图一中的三组实验,具体做法如下:
①组试管加入馒头碎屑与2毫升清水,充分搅拌;②组试管加入馒头块与2毫升唾液,不搅拌;③组试管加入馒头碎屑与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若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进行探究时,应选取___实验装置.将三支试管同时放入37Ⅰ温水中,5至10分钟后取出,滴加碘液、摇匀,发现___组试管不变蓝,这是因为___.
(2)图三中,淀粉的消化终产物经过程①___进入血液,来自过程②的氧透过___进入血液,最终氧和葡萄糖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组织细胞的___中,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
(3)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到达肺,通过图三中过程③排出体外.此过程对应图二中曲线___段,此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___状态.
(4)当血液流经肺泡处毛细血管后,血液成分发生的显著变化是___.
四、综合题(10分)
29.同学们在体育健康测试时会进行肺活量的检测。肺活量是指在最大吸气后尽力呼出的气体量,受年龄、性别、呼吸肌强弱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注:图示人体呼吸时胸廓的变化)
(1)在测量肺活量时,受试者需要深吸一口气,此时膈肌和肋间肌处于_____________状态,胸廓变化如图_____________所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气压,气体进入肺。吸气和呼气运动交替,实现了外界与____________的气体交换。
(2)当新鲜的空气进入肺泡后,氧气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作用进入血液。完成气体交换后的血液为含氧丰富的_____________血,氧气最终在细胞内参与有机物的分解,释放_______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3)肺泡外壁包裹着丰富的弹性纤维,弹性纤维受损是诱发哮喘的原因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哮喘病人的肺活量会_____________(增大/减小)。
(4)肺活量常用作评价人体素质的指标,下列措施不能提高肺活量的是_____________。
A.长跑B.声乐训练C.游泳D.长期伏案学习
【参考答案】
1.D 2.B 3.C 4.D 5.D 6.B 7.A 8.B 9.B 10.D
11.D 12.D 13.C 14.A 15.C 16.D 17.A 18.D 19.C 20.A
21.肺
22.咽
细菌、病毒(答对一个即给分)
尘肺
23.鼻黏膜充血肿胀所致(鼻腔内毛细血管充血肿胀)
24.气管
肺
咽
肺泡
一层
毛细血管
25.吸气
收缩
呼气
变小
26.对照实验
鼻毛、纤毛结构对空气有清洁作用
黏液 1
有限
27.作对照
乙
二氧化碳
舒张 2
线粒体
能量
植树造林,减少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的排放,严禁焚烧秸秆等
28.②③ ③ ③号试管中加入的是唾液,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变蓝色
吸收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线粒体 BC
舒张
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29.收缩 甲 肺泡 扩散 动脉 能量 减小 D
本文发布于:2024-02-14 07:31: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78670801413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2021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4.3 人体的呼吸 单元测试题_.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2021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4.3 人体的呼吸 单元测试题_.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