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3日发(作者:传承中华美德)
近三十年对王尔德作品研究的文献综述
班级:英语一班 学号:2012212504 姓名:孙楚雯
内容摘要:奥斯卡∙王尔德是著名的作家,诗人,戏剧家,艺术家,也是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王尔德的文学创作和独特的美学观点在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将从以搜寻到的国内期刊出发,综述的第一部分从其唯美主义观念出发进行客观的分析,第二部分研究其唯一的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第三部分研究国内对其作品的翻译。
关键词:奥斯卡∙王尔德;唯美主义;《道连格雷的画像》;翻译译本研究
引言: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是英国十九世纪后半叶唯美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一生撰写了许多作品,包括神话故事、散文、长篇小说和剧本等。他的作品体现了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艺术观—“为艺术而艺术”。一般认为,长篇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是表达作者唯美主义艺术观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从1981年以来,我国对奥斯卡∙王尔德作品研究的相关文献约有664篇,其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其唯美主义观,《道连格雷的画像》,以及相关翻译译本的研究。因此,本文将从这三方面对其文学作品的研究做一个相关总结。
一.王尔德及其唯美主义
从1981年以来,对其唯美主义研究的作品有336篇,其中第一篇研究王尔德唯美主义的作品出现在1985年,即《王尔德<诚实的重要>思想探微》,文章中明显提出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文艺思想主要认为在生活中以及看不到任何出路和希望。王尔德作为十九世纪唯美主义的杰出代表,他的童话的唯美主义特征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王尔德的唯美主义的研究,研究者大多从人物形象、意象象征、诗意语言、结局、主题等方面着手。王尔德唯美主义文学观,在他的童话主要表现为:多种叙事手法的运用,意象的巧妙运用,语言的形式主义。悲剧苦难角度是唯美主义角度的对立面,由于王尔德童话大多有二元对立的特点,所以,以悲剧苦难角度为研究方向的人不在少数。在这一角度下,主要探究的是王尔德童话的悲剧美和死亡意识。其中,研究悲剧美的作品数量有47篇,而且对悲剧美研究的方向主要体现在人物性格和残酷社会背景的矛盾之中。而死亡意识则蕴含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深层思考。例如马春蕾在《王尔德童话中的死亡观之阐释》中对王尔德的悲剧美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当人们再次阅读王尔德的童话时,除了对其唯美文字的感慨以及对其死亡结局的伤怀之外,可以领会到王尔德童话通过死亡结局传达的对社会现实的嘲讽,但更多体会到的可能是王尔德[2]对“纯美”的追求以及他非教条式的“劝人向善”的良苦用心。”
许多人批判他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于他的创作和理念是脱离实际的,唯美得不像真实存在的东西。但还是很多人对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表示理解的:“由于艺术家文艺思想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艺术家的理念与创作实践之间有分歧是正常的。理论[3]虽来源于实践,但是真正的理论是高于实践的。”
与唯美主义相辅相成的就是王尔德的矛盾性,艺术与现实的矛盾似乎一直就是人们论的重点。艺术与现实、艺术与道德、艺术与生活的矛盾与冲突中,王尔德以绝然的姿态站在艺术的立场上,宣扬“为艺术而艺术”、“生活模仿艺术”、“艺术与道德无关”。然而,他所建立的美的象牙塔却掩饰不了他对尘世的关注。但无论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是否有其局限[1]
性,正如《流言的腐朽》中所说“面对资本主义社会艺术商品化和极端功利化的现象,拒斥[4]艺术的堕落,捍卫艺术的纯洁性和独立性”因此,这未尝不是一次在艺术上的新的探索。
二.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
这是一部颇受争议的小说,也是王尔德唯一的长篇小说。各学者对这篇小说的研究方向主要体现在王尔德的唯美主义,《道连·格雷的画像》中的悖论与统一,以及主人公的同性恋倾向。
《道连·格雷的画像》也是表现王尔德唯美主义的代表之作,他在出中说过:“在这动荡和纷乱的时代,在这纷争和绝望的可怕时刻,只有美的无忧殿堂,可以使人忘却、使人欢乐,[5]我们不去往美的殿堂还能去往何方呢?”美的殿堂无非就是他和唯美主义的又一个理想之[6]国。小说的情节及意象也在表达着王尔德对唯美主义的艺术深思。
正如矛盾是唯美主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悖论与统一也是《道连·格雷的画像》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故事中理想主义和物质主义、科学和神秘、美和丑等多重元素相互交织,组成了对立和统一的整体。这些对立与统一是不可分割的,共同构成了小说的完整性和艺术[7]性。王尔德的美学悖论最突出也是最根本的表现集中于其对“灵魂”的塑造。 从小说的人物设置来看,作品中道连·格雷的两位朋友画家贝泽尔·霍尔沃德与亨利勋爵形成了鲜明[8]的对比,贝泽尔代表了理想主义者,而亨利勋爵则是物质主义的忠实追随者。
王尔德对这个作品的评价是:“一部作品无所谓道德不道德,只有写得好坏之分。”然后当文章中的主人公出现同性恋倾向而且因为道德沦丧而一步步走向悲剧时,这个作品所体现出来的道德问题又成为了人人关注的焦点。从2003年以来,许多作品也将王尔德个人的同性恋倾向和书中作品中的主人公进行研究。《道连·格雷的画像》表明了王尔德不再勉力撰写单一的性别身份认同,因为这难以解读其自身生命体验的困惑,人类应该跃出非此即彼的两性思维模式,整合内心离散朦胧的生命涌动,接受人类本性的多元特征,剖析人类特有的多[9]元的生命内涵。
三.国内王尔德作品翻译研究
早在1915年我国就开始了对王尔德喜剧的翻译,迄今为止,王尔德的所有喜剧皆有一个或几个中译本。在我国,王尔德喜剧的译介始于1915年,并且至今为止经历了两次高潮。从1915年10月起,薛琪瑛翻译的《意中人》(即《理想丈夫》)以英汉对照形式在《新青年》(第1卷时名为《青年杂志》)第1卷第2、3、4、6号和第2卷第2号连载。该剧后来又有徐培[10][11]仁译本《一个理想的丈夫》和林超真译本《理想良人》而王尔德在二三十年比较受关注的作品是《莎乐美》,田汉则是其中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田汉版《莎乐美》风行于世,为大众所接受和喜爱,除了说明田汉是一位很出色的翻译家外,更说明田汉与王尔德的息息相通,或者说他领略了《莎乐美》的精髓。也有人认为以王尔德为代表的西方唯美派对田汉早期创作的影响很大,在田汉早期剧作中,无论人物塑造、故事情节还是华美语言都可以看到[12]《莎乐美》的影子。经过调查发现,在中国二三十年代,王尔德的每部作品几乎都有译本,然后对各译本的深入研究却少之又少。
此后,从四十年代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对王尔德作品的翻译处于休眠状态,而其中翻译低潮状态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社会背景和翻译的指导方针,即现实主义文学是当时文学的主[13]要思潮。第二个高潮期出现在80年代,代表作有钱之徳译出《温徳米尔夫人的扇子》、《理想丈夫》,以及台湾诗人余光中翻译的《理想丈夫》和《不可儿戏》(即《认真的重要》)。自80年代以来,王尔德喜剧在我国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据粗略统计,各种报刊上发表的专论王尔德喜剧的文章有40余篇。这些论文对王尔德喜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王尔德喜剧作品进行具体、客观地分析,以此探讨王尔德喜剧的艺术特征与思想内涵,
这类研究占据了王尔德戏剧研究成果的绝大部分。根据近10年以来王尔德翻译作品的研究,余光中《不可儿戏》以及巴金《快乐王子》译本的研究情况较完整,研究其译本的视角也相[14]对更多元化。例如,从目的论出发研究余光中的《不可儿戏》,或以《不可儿戏》为例来[15]研究余光中翻译的语言特色。由此可以看出,王尔德作品在我国经历的两次高潮中,一次属于翻译潮,而另一次属于评论潮。
四.总结
王尔德的文学作品都是值得我们去看的,小说、童话、戏剧都是有其独特的魅力。王尔德作为十九世纪唯美主义的杰出代表,他的唯美主义特征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王尔德的唯美主义的研究,研究者大多从人物形象、意象象征、诗意语言、结局、主题等方面着手。悲剧苦难角度是唯美主义角度的对立面,由于王尔德童话大多有二元对立的特点,所以,以悲剧苦难角度为研究方向的人不在少数。在这一角度下,主要探究的是王尔德童话的悲剧美和死亡意识。然而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
1. 研究者过多的关注王尔德作品的唯美主义特征,忽略了其作品其他方面的研究。
2. 尽管国内王尔德喜剧研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将王尔德及其唯美主义作为关注的焦点,对王尔德喜剧的研究仍是一个薄弱环节。迄今为止,缺乏对王尔德喜剧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有关王尔德喜剧的诸多问题仍是众说纷纭,影响了我们对王尔德喜剧艺术的评价与借鉴。
鉴于以上论述,笔者认为,今后对王尔德作品的研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 应多从多元化或创意的角度来研究其作品。应增加比较文学的研究。例如:王尔德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女性主义思想和宗教思想等。
2. 比较文学在王尔德研究中是比较少的,但是却是不可缺少的。通过作家与作家之间的比较,有助于形成一个更加系统的研究,王尔德的创作特性以及文艺观也会更加清晰。
[1] 肖锡强;陈戈,王尔德《诚实的重要》思想探微,广西大学学报,1985年01期
[2] 马春蕾,王尔德童话中的死亡观之阐释,河南科技大学,2011
[3] 王小立,只为美而已—论王尔德的矛盾性,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8
[4]杨恒达,译,奥斯卡·王尔德 流言的衰朽, 徐京安.唯美主义.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5] ,奥斯卡·王尔德,《道连·格雷的画像》
[6] 杨芳,《道连·格雷的画像》中的唯美主义艺术,江苏,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7卷第1期,2007.2
[7] 薛玉秀,灵与肉的悖论与统一,山花,22期,2010
[8] 韩晴,论《道连·格雷的画像》中的对立与统一,湖南工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4卷第3期,2014.6
[9] 何昌邑,唯美主义与同性恋视野中的王尔德,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4卷第6期,2007.6.
[10] 徐培仁,译,《一个理想的丈夫》,金屋书店,1928.10
[11] 林超真,译,《理想良人》,神州国光社,1932.6
[12] 李仲夏,论域外戏剧对田汉早期创作的影响,河北大学,2008.5
[13] 侯靖靖,17年间(1949—1966)王尔德戏剧在中国译界的“缺席”研究,英美文学研究论丛,01期,2009
[14] 陈菲菲,目的论与余光中《不可儿戏》的翻译策略,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9卷第4期,2011.12
[15] 阴燕如,语用学视角下余光中戏剧翻译研究,太原理工大学,2013.5
本文发布于:2024-02-13 13:22: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78017631409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对王尔德作品研究的文献综述.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对王尔德作品研究的文献综述.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