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复习要点

更新时间:2024-02-13 09:01:50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13日发(作者:艺术节黑板报)

实验心理学复习要点

实验心理学复习要点

名词解释:

1.

实验者效应: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如表情、手势、语气等)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附和主试的期望。这种现象称为实验者效应。

2.

韦伯定律:韦伯定律,即感觉的差别阈限随原来刺激量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表现为一定的规律性,用公式来表示,就是△Φ/Φ=C,其中Φ为原刺激量,△Φ为此时的差别阈限,C为常数,又称为韦柏率。

3.

费希纳定律:费希纳定律是一个表达简单的定律,其公式为S=KlgR,其中S是感觉强度,R是刺激强度,K是常数。简单来说,这个定律说明了人的一切感觉,包括视觉、听觉、肤觉(含痛、痒、触、温度)、味觉、嗅觉、电击觉等等,都遵从感觉不是与对应物理量的强度成正比,而是与对应物理量的的强度的常用对数成正比的。这个定律是19世纪德国心里物理学家费希纳(Gustav Theodor Fechner,1801~1887)在他的表兄和老师韦伯(Ernst Heinrich Weber,1795~1878)的定律基础上建立的,所以又称为韦伯-费希纳定律,也正是因为这个定律,心理物理学才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建立起来。

4.

准实验设计:准实验研究是指在无须随机地安排被试时,运用原始群体,在较为自然的情况下进行实验处理的研究方法。

5.

真实验设计:在随机化原则基础上分配被试,能够充分控制全部内在的无效变异源和外在无关因素的影响,以获得比较准确的实验结果的设计。它是相对于准实验设计而言的,真实验设计是在各种设计方法中要求控制条件最严密、操纵自变量最有效和测定记录因变量最准确的一种。

6.

自变量的混淆:自变量混淆——如果应该控制的变量没有控制好,那么,它就会造成因变量的变化,这时,研究者选定的自变量与一些没有控制好的因素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这种情况就称为自变量混淆。

7.

双盲实验:

双盲实验是一种更加严格的实验方法,通常使用与人文科学(human

subjects),旨在消除可能出现在实验者和参与者意识当中的主观偏差(subjective bias)和个人偏好(personal preferenes)。在大多数情况下,双盲实验要求达到非常高的科学严格程度。

顺序效应:由顺序的不同所导致的差异称作“顺序效应”,即,当信息以a-b的顺序展示,和以b-a的顺序展示,人们会有不同观点的效应。顺序效应(Sequence Effects)是指刺激呈现的顺序影响人们判断的现象。

8.

ROC曲线:ROC曲线是根据一系列不同的二分类方式(分界值或决定阈),以真阳性率(灵敏度)为纵坐标,假阳性率(1-特异度)为横坐标绘制的曲线。传统的诊断试验评价方法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必须将试验结果分为两类,再进行统计分析。ROC曲线的评价方法与传统的评价方法不同,无须此限制,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允许有中间状态,1

可以把试验结果划分为多个有序分类,如正常、大致正常、可疑、大致异常和异常五个等级再进行统计分析。因此,ROC曲线评价方法适用的范围更为广泛。[1]

9.

顺序量表:是一种比较粗略的量表,它既无相等单位又无绝对零点,只是把事物按某种标准排一个顺序。

10.

因变量:因变量是因为自变量的变化而产生的现象变化或结果,因此自变量和因变量是相互依存的,没有自变量就无所谓因变量,没有因变量也无所谓自变量。在试验中,由操纵自变量而引起的被试的某种特定反应称为因变量。

11.

被试内设计: 被试内设计是指每个或每组被试接受所有自变量水平的实验处理的真实验设计,又称“重复测量设计”。

12.

实验法:是指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引起被试的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13.

交互作用:

一个实验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当一个自变量的效果在另一个自变量的每一个水平上不一样时,我们就说存在着自变量的交互作用。

14.

多变量设计:指在一个实验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的实验设计。

15.

拉丁方设计:研究人员得以在统计上控制两个不相互作用的外部变量并且操纵自变量。每个外部变量或分区变量被划分为一个相等数目的区组或级别,自变量也同样被分为相同数目的级别。

16.

霍桑效应;

霍桑效应 (Hawthorne Effect)或称霍索恩效应,起源于1924年至1933年间的一系列实验研究,由哈佛大学心理专家乔治·埃尔顿·梅奥(George Elton Mayo)教授为首的研究小组提出此概念。霍桑一词是美国西部电气公司座落在芝加哥的一间工厂的名称,是一座进行实验研究的工厂。实验最开始研究的是工作条件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包括外部环境影响条件(如照明强度、湿度)以及心理影响因素(如休息间隔、团队压力、工作时间、管理者的领导力)。

内容: 1)让员工将自己心中的不满发泄出来;2) 由于受到额外的关注而引起绩效或努力上升

17.

似然比:区分信号与噪音反应的心理感受水平Xc所对应的信号分布纵轴与噪音分布纵轴之比

18.

差别阈限:差别阈限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之间的最小强度差叫作差别阈限又称为最小可觉差

19.

天花板效应:指测验题目过于容易,而致使大部分个体得分普遍较高的现象。

二:问答题

1. 因变量有哪些类型?

1、客观指标:1)反应速度;2)反应速度的差异;3)反应的正确性;4)反应标准;5)2

反应的难度。

2、主观指标:主要指被试的口语记录

2.影响反应时的因素有哪些?

简单—复杂反应时任务的区别以及速度—准确性权衡,是影响反应时的两个基本因素。

(1) 刺激变量:在刺激变量中,对反应时影响比较大的因素有刺激的强度,复杂程度等

(2) 机体变量:影响反应时的机体变量很多,主要有适应水平,动机和个体差异等。

3.什么是操作特征曲线?

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简称ROC曲线),又称为感受性曲线(nsitivity curve)。得此名的原因在于曲线上各点反映着相同的感受性,它们都是对同一信号刺激的反应,只不过是在几种不同的判定标准下所得的结果而已。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就是以虚惊概率为横轴,击中概率为纵轴所组成的坐标图,和被试在特定刺激条件下由于采用不同的判断标准得出的不同结果画出的曲线。

含义: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简称ROC曲线,是指在特定刺激条件下,以被试在不同判断标准下所得的虚报概率P(y/N)为横坐标,以击中概率P(y/SN)为纵坐标,画得的各点的连线。

4.分析三种古典心理物理学方法的优缺点

(1)

(2)

(3)

从测定方式上看,极限法、恒定刺激法为直接依据阈限定义的测量方法,而平均误差法则依据误差阈限的间接测量方法。

从效率上分析,极限法中有些数值没有被利用造成了浪费,而恒定刺激法所有的数据都可利用,因此,恒定刺激法和平均误差法的效率比极限法高。

从误差上分析,极限法会产生期望、习惯、误差,平均差误法会产生位置和动作误差,恒定刺激法在三类判断的情况则由于不肯定间距随着被试态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从被试的角度分析,由于某些感受器的特点,这三种方法的使用都受到了一些限制。

(4)

5.请你谈谈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

(1)

消除法:采取一定的手段或措施,消除可能对实验结果不利的各种环境刺激、实验条件的额外因素或主试被试方面的主管因素

通常采取直接消除额外因素的方法,或提高实验的标准化与自动化程度。双盲实验控制法可以消除被试方面的额外变量,它能够有效的提高实验的效度。当然,还有效果较差的单盲实验。

双盲实验:在主试者与被试者都不知道实验的目的的情况下实施实验(单盲就3

是要么主试要么被试不知道实验目的)

(2)

恒定法:当额外变量无法消除或很难消除时,使额外因素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以排除其变化对结果造成的干扰

恒定法不能消除额外变量带来的误差,只能使这些误差在所有被试身上处于相同的水平,从而从宏观上用统计的方法更清晰地看到实验的结论。

(3)

随机取样法:平衡被试间个体差异因素的一种常用方法,通常以抽取被试样本和被试分组来实现,该方法从理论上保证被试的代表性,不同实验处理组的被试特质基本处于相同水平,以此来保证不同组实验结果的可比性。

(4)

等组匹配法:根据被试某些方面的特征或行为表现,将被试认为地划分为具有相同特质的若干组,使各组特质基本相同。通常可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来对被试样本进行等组匹配。即使在准实验回溯过程中也可以采取再匹配法取样。

(5)

抵消平衡法:在额外变量既不能消除也不能保持恒定的情况下,通过实验程序设计的方法抵消或额外因素带来的误差。通常其用来应对实验中的顺序误差、空间误差、习惯误差、疲劳效应、练习效应等,如ABBA和拉丁方设计。

(6)

统计控制法:当试验中某些额外因素未能加以有效控制时,可以采用提出极端数据,统计校正或根据主试观察提出不可靠的数据,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6.举例说明并解释实验者效应,如何在实验研究中避免由于该效应而可能产生的错误结论

实验者效应 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者,使他们的反应符附和实验者的期望,这种现象成为实验者效应

例如霍桑效应

心理学上的一种实验者效应。20世纪20-30年代,美国研究人员在芝加哥西方电力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工作条件、社会因素和生产效益关系实验中发现了实验者效应,称霍桑效应。

避免: 实验者的话语神情等都会对被试产生影响,使被试了解实验者的意图,做出实验者期待的反应。

用双盲设计可以避免。

7.什么是速度-准确性权衡

反应时在心理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反应时的快慢常被作为衡量加工的自动化程度,概念的激活水平以及注意需要量等的指标。然而,在具体采用反应时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因为反应时实验有两个基本的因变量,即速度和准确性。反应时实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反应速度和反应准确性间的反向关系,这使得我们必须在他们之间做出权衡。我们都有这样的常识,当你急于做某件事时,你可能出错;相反,当你试图准确地完成某件事时,如4

完成学期论文,为了达到预期的准确性,你必须放慢工作速度。心理学家将这种关系称为速度—准确性权衡。

8.自变量有哪些类型?

心理学实验涉及的自变量种类很多,但是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 作业变量

作业就是指实验中被试的任务,或者实验中所呈现的,和被试任务有关的某种刺激,如果把这些任务的任何特性作为自变量来操纵,则这种自变量就是一种作业变量

2.环境变量

当被试进行某种作业时,如果改变实验环境的任何特性,那么改变了的环境特性就是环境自变量。

3.被试变量

可能影响对某种刺激的反应的被试的特性因素称为被试变量。

9.反应时加法技术的实验逻辑

加法反应时实验认为完成一个作业所需的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需要的时间的总和,如果发现可以影响完成作业所需时间的一些因素,那么单独地或成对地应用这些因素进行实验,就可以观察到完成作业时间的变化。加法反应时实验的逻辑是,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即一个因素的效应可以改变另一个因素的效应,那么这两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即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于不同的信息加工阶段。

10.论述减数法的原理

减数法(subtractive method)又称唐德斯反应时 ABC(Donders ABC of reaction

time)或唐德斯三成分说,是一种用减法方法将反应时分解成各个成分,然后来分析信息加工过程的方法。它是由唐德斯首先提出的,故又称唐德斯减数法(Donders

subtractive method)。

减数法的反应时实验的逻辑是: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且除此过程之外二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

减数法的这种逻辑可以通过唐德斯设计的三种反应时任务来加以说明和验证。

11.多自变量实验的优点是什么?

(1)做一项多自变量的实验比分别做多个实验效率高。

(2)做一项实验研究比分别做多项实验研究易于使控制变量保持恒定。

(3)最重要的是,在几个变量同时并存的情况下所概括的实验结果比从几个单独实验所概括的结果更有价值,更接近实际生活。

12.艾宾浩斯对实验心理学的贡献

1)开创用实证方法研究记忆等高级心理过程之先河,从而铸造出实验心理学雏形。

(2)他的实验法不仅限于费希纳的心理物理法和冯特实验心理学所关注的领域,从而扩展了实验心理学的领域,最终确立了实验心理学在心理研究中的核心地位。

5

(3)他建立的遗忘曲线指导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记忆。

13.建立比例量表的方法有哪些?

比例量表的制作方法有分段法和数量估计法

(1)分段法

分段法是制作感觉比例量表的一种最直接的方法。这个方法是通过把一个感觉量加倍或减半或取任何其他比例来建立心理量表的。

(2)数量估计法

数量估计法也是制作比例量表的一种直接方法。此法的具体步骤是主试先呈现一个标准刺激,例如一个重量,并赋予标准刺激一个主观值,例如为10.然后让被试以这个主观值为标准,将其他比较刺激的主观强度用数据表示。然后计算出每组被试对每个比较刺激量估计的几何平均数或中数,再以刺激值为横坐标,感觉值为纵坐标,即可制成感觉比例量表。

14.什么是“开窗”实验?

开窗实验是心理学中测量反应时间的方法之一。所谓反应时间,是指从刺激呈现到作出反应之间的时间间距。其测量有3种实验方法,相减法、相加法、开窗实验法。相减法和相加法都是间接的测量,对于反应时的测量难以直接得到某个特定加工阶段所需的时间,并且还要通过严密的推理才能被确认。

如果能够比较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而且也能比较明显地看出这些加工阶段,那就好像打开窗户一览无遗了。这种实验技术称为开窗实验,它是反应时实验的一种新形式。由于开窗实验在反应时研究历史上是发展较晚的一种方法,因此较多的教科书上都把这种实验作为加因素法反应时的一种变式加以分类,而从属于加因素法反应时实验。

15.什么是报告标准C

信号检测论中用以表示反应偏向的另一个指标是报告标准。在数学上,反应标准的另一种表示方法是感受经验强度,用符号 C表示。C是横轴上的判定标准位置。在数学上,C的单位要转换成刺激强度单位,它的计算公式是

C=

其中I为高强度刺激,I为低强度刺激,Z为低强度刺激时的正确拒斥概率的Z值

6

实验心理学复习要点

本文发布于:2024-02-13 09:01: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77861101407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实验心理学复习要点.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实验心理学复习要点.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实验   反应   方法   因素   刺激   研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