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行山旅游区空间发展战略研究_冯德显

更新时间:2024-02-13 07:34:34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13日发(作者:护理培训)

南太行山旅游区空间发展战略研究_冯德显

第23卷第3期              地 理 科 学           Vol.23 No.32003年6月SCIENTIAGEOGRAPHICASINICAJune,2003  文章编号:1000-0690(2003)03-0379-06南太行山旅游区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冯德显1,2,吕连琴2(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52)摘要:在分析南太行山旅游区资源特色与空间发展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该旅游区空间发展战略布局方案,构建南太行“四区(功能区)、三中心(旅游中心)、一线(观光长廊)、四环(旅游环线)”、内外畅通、主次分明、各有特色、功能明确的空间组织形态,从而将大大提高南太行山旅游区空间组织的合理性和高效性,有力地推动该区旅游业的发展,尽快成为中国重要的旅游区。关 键 词:南太行山;旅游区;空间发展战略中图分类号:F592.99  文献标识码:A1 旅游区资源特色河南境内的太行山绵亘于豫西北部,西与山西交界,为太行山系的南段,通常称为“南太行”。南太行山旅游区就是随着南太行山及其边缘区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业发展而形成的旅游区域。该区东大致以京广线为界,南以黄河为界,西与山西省为邻,北接河北省,总面积约1.5×10km,占河南省总面积的9.3%。该区位于中国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带上,南北走向的太行断块山崖经东西走向的水系切割,形成串珠状的峡谷、悬崖、名泉、瀑布,从而蕴藏了丰富多彩的自然山水和生态旅游资源。其中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处———云台山、王屋山,省级风景名胜区7处———林虑山红旗渠、百泉八里沟、神农坛、青天河、五龙口、云梦山、大 山,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4处,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5处。其它地文景观类资源还有黄龙洞、五龙洞、水峪溶洞,水域风光类还有丹河、沁河、淇河、宝泉湖以及数不清的泉潭溪瀑,生物景观类还有太行山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白云寺森林公园、黄河湿地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区等。该区地处历史悠久、人类活动最频繁的中原大地,人文景观资源也相当丰富。这里不仅有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遗址———小南海原始人洞穴,还有新石器时代遗址数百处。特别是公元前14世纪,盘42庚把商朝的首都迁至殷(今安阳市区小屯村一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稳定疆域、长期定居在一个地方的首都,其规模之大,为当时世界所罕见。殷商以来的3000多年,该区曾几度鼎盛,成为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留下了大量古迹和文物,如安阳的文峰塔、昼锦堂记碑、洪谷寺文物群、灵泉寺万佛沟、岳飞庙,济源的阳台宫、天坛山、济渎庙、奉仙观,鹤壁的大 山、浮丘山、云梦山(中华第一古军校),焦作的韩愈墓、慈胜寺、三圣塔、胜果寺塔、嘉应观,新乡的周武王庙、比干庙、白云寺、百[1,2]泉、潞王陵等。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共有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0多处,其它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碑碣石刻、革命纪念地、民风民俗、现代工程、人造公园以及丰富多彩的土特产品等旅游资源难以数计。1.1 雄秀兼具的太行风光“雄”主要体现在地貌上。由于南太行东侧为一北北东向的大断裂,在地质史上燕山运动期间,断裂带以西隆升、以东沉降,从而形成了鲜明的断层崖地貌,断崖绝壁林立,山峰巍峨挺拔,最能体现我国北方山岳“雄伟壮丽”的特点。尤其在北段,这一特点更为突出。南太行山一线海拔高于1100m的主要山峰有:林州林虑山、辉县华山、济源天坛山、斗顶山、鳌背山、焦作云台山等,这些都是重要的旅游观光地。[1]收稿日期:2002-10-15;修订日期:2002-11-18作者简介:冯德显(1964-),男,河南镇平县人,研究员,在读博士,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地  理  科  学                  23卷380  “秀”主要体现在茂密的森林植被、幽幽的河流峡谷以及数不清的泉潭湖瀑。南太行山地区,不仅广泛分布着大面积的天然森林植被,如斗顶山原始森林、黄楝树原始次生林、云台山国家森林公园、白云寺森林公园、五龙洞森林公园等;还是黄卫冲积平原水系的发源地,如安阳河、淇河、沁河、丹河、蟒河、卫河等,这些河流切穿太行峰脊,形成了众多的峡谷、嶂谷、急流、瀑布、深潭、涌泉以及塔状地貌和洞穴景观,也因丰富的水资源和良好的地形而建造了许多水利设施。其中,比较著名的峡谷风光有太行大峡谷、丹河峡谷、八里沟;湖泊风光有青天河水库、小南海水库、宝泉湖水库、石门水库;著名渠道有红旗渠、跃进渠、共产主义渠;著名泉瀑有云台山瀑布、桃花谷瀑布、郭亮的“喊泉”、八里沟瀑布、辉县的百泉、安阳的珍珠泉、济源的济水之源泉等。茂密的林、丰富的水给南太行山增添了秀丽之美。1.2 气壮山河的太行精神主要体现在一系列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人造工程上。古时候,太行山人为了改变恶劣的生存条件而开山取石、修路造田,留下了愚公移山等感人的传说。近现代,太行山人为了改变闭塞的交通、荒芜的山岭以及艰苦的生活条件,继续发扬传统的不畏艰险、创造美好家园的太行精神(愚公移山精神、红旗渠精神),创下了红旗渠、青年洞、郭亮洞、愚公洞、绝壁公路、回龙公路、云梦山人工林等一系列人间奇迹,涌现出了杨贵、史来贺、吴金印、刘志华、张荣锁等一批现代愚公。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与天地斗争的气魄与胆量的延续和再现。在太行山旅游,你一定会被人类改造自然的杰作———红旗渠、郭亮洞、回龙公路及其所体现的艰苦奋斗的太行精神所震撼。1.3 名震中外的殷商古都在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中,殷商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尤其是殷墟古都,在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对考古学界和历史研究有重要价值,其中有多项考古发现可列为全国乃至世界之最,为全世界历史考古界所瞩目,如:殷墟为中国第一个有文字可考的古都,甲骨文为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历史最早的文字,司母戊大鼎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妇好为中国第一个女元帅,汤阴县 里城为中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座国家监狱等。目前,安阳殷墟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以殷墟为主体的殷商文化,内容丰富,除上述考古发现以外,还发现了大面积的殷朝帝王陵墓、贵族陵墓、奴隶祭祀坑、陶器作坊和居民点以及淇县的殷纣王鹿台、摘心台、朝歌城墙、殷纣王墓等遗址。另外,新乡境内的比干庙、同盟山武王庙、姜太公故里等也是殷商文化的重要内容。殷墟古都和殷商文化的历史地位和声誉,使之成为该区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南太行之旅,不仅可以领略雄伟壮丽、绚烂多姿的太行山水风光,还可以通过珍贵而丰富的文物古迹饱览中国的古老文化,不仅可以饱览太行山奇迹、接受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还可以享受山野人家的恬静生活、品尝多种土特产品。由此,南太行山旅游区就具备了发展旅游业的坚实物质基础。2 旅游区的重要地位和空间问题在河南省“十五”旅游发展格局中,南太行山旅游区是全省旅游重点发展地区、“一带四区”之一。根据对“一带四区”旅游资源、产业基础、区位交通、发展潜力等多方面的对比分析,预计新世纪头10年,以古文化观光为主题的黄河旅游带、嵩山旅游区,除在全省中远程旅游市场上继续承担中流砥柱的作用外,中近距离的国内旅游、尤其是省内旅游将让位于太行、伏牛、桐柏大别山三个区。而后三者中开发基础、区位交通较好的要数南太行山。从这个意义上讲,南太行山旅游区将成为21世纪头10年河南省旅游增长最快的一个区,并成为中原城市群地区、华北地区城市居民重要的生态、休闲旅游地。但目前,南太行山旅游区在空间发展方面还存在明显的问题。1)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景区之间、景区与交通干线、旅游节点之间通达性差,尤其是沿太行山前缺少一条高等级、快捷美观、贯穿南北的旅游通道,致使整个旅游区难以形成多日游发展态势。2)行政分割严重,没有形成旅游整合发展态势。目前,在景区景点开发上,各地市不是集中精力上精品,而是更热衷于开发新的景区景点,造成资金人才分散、旅游开发层次和品位不高、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并导致项目雷同重复、缺乏策划和创意。在旅游宣传促销上,各地市不是联合作战,而是各自为战、各树品牌,由此导致宣传乏力和不恰当竞争。[2]

3期               冯德显等:南太行山旅游区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3813)缺乏龙头景区、旅游品牌和著名的旅游中心城市。这导致全区缺乏鲜明的旅游整体形象和有效的旅游空间组织机制,难以形成有力高效的市场竞争。洛阳、郑州两个更高一级的旅游中心控制着旅游流的集聚、扩散和组织。旅游地域系统的空间结构影响着旅游系统的组织和运行。以上问题的存在导致南太行山旅游区整体上还处于各自为战、相互封闭、联系较弱的分散状态,尚未形成空间结构合理、组织机制高效的旅游地域综合体。这对该区整合优势的发挥和实现旅游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十分不利,也影响着它在全省乃至全国旅游网络体系中的地位。为[4,5]此,必须构建南太行山旅游区合理的空间组织形态,促进旅游区在全省和全国旅游网络体系中地位的提升。3 旅游区空间发展战略与布局根据上述分析,南太行山旅游区空间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构筑南太行山旅游区内外畅通、功能多样、布局合理、中心突出、组织高效的旅游地域系统。根据对全区旅游资源、道路交通及城镇布局等多方面的考察,提出以下布局方案:即构建南太行“四区、三中心、一线、四环”、内外畅通、主次分明、各有特色、功能明确的空间组织形态(图1)。图1 南太行山旅游区空间发展总体布局Fig.1 TheoverallallocationofspatialdevelopmentofthetouristregioninthesouthernTaihangMountains3.1 旅游功能区划分根据地貌景观与文化景观的连续性、行政区划的一致性、内部功能的一致性、旅游中心地与交通便捷性等原则[6,7]影视城等。该区是南太行海拔最高的区域,山峰众多,植被覆盖率高,水资源丰富,原始生态环境保持良好,高山峡谷、森林猕猴、河湖潭瀑、名人名观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因此,该区的旅游内容主要是:山水观光、太行猕猴、森林景观、峡谷风光、文物文化;旅游功能应主要定位在生态与文化观光、休闲度假,其次是宗教朝拜、科考科普;旅游龙头和品牌应是以云台山和王屋山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代表的太行山水风光游。,南太行山旅游区可划分为以下几个各有特色、分工明确的功能区:3.1.1 云台山王屋山风景名胜、回归自然旅游区范围包括济源省道13以北区域、焦作的沁阳市、博爱县、焦作市区、修武县。所包括的主要旅游景区有王屋山、五龙口、神农坛、月山寺、青天河、云台山、青龙峡、济渎庙、奉仙观、朱载育纪念馆、焦作

                    地  理  科  学                  23卷3823.1.2 林虑山万仙山北雄风光、专项活动旅游区范围包括林州市、辉县市。所包括的主要旅游景区有红旗渠、林虑山(含王相岩、黄华山、洪峪山、太行大峡谷、滑翔基地等)、宝泉湖、石门(含八里沟、回龙)、百泉、万仙山(即南坪郭亮)、白云寺、五龙洞等。该区断层崖地貌显著,山高谷深,是最能体现北雄风光的区域。崖上山坡植被覆盖率较好,峡谷内瀑布溪流比较丰富,生态环境较为原始。这里人口稀少,乡土味、原始味、山野味浓厚,又有较多的寺庙道观和文物古迹,还有桃花谷、冰冰背、黄龙洞、喊泉等多处自然奇观,适合于开展高山峡谷休闲观光、特色乡村民俗旅游、攀岩滑翔体育旅游以及绘画摄影、影视创作、自然探密、地质地貌考察、宗教朝拜等多种多样的旅游活动。该区交通不便,饮水困难,修路修渠工程艰巨,由此涌现出红旗渠、郭亮洞、回龙公路等许多著名工程和杨贵、张荣锁等现代愚公,他们所体现出来的艰苦创业的太行精神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因此,红色教育旅游也是该区一大主题。该区旅游功能主要定位在: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爱国教育、艺术创作,其次是乡村旅游、体育健身、科考探密、宗教朝拜。该区的旅游龙头和品牌应是以红旗渠、太行大峡谷和石门(回龙)景区为代表的红色旅游和北雄风光游。3.1.3 安阳鹤壁新乡殷商文化、名人名胜旅游区范围包括安阳市区、安阳县、汤阴县、鹤壁市域、新乡市区、新乡县、卫辉市、获嘉县。所包括的主要旅游景区有殷墟博物苑、殷商文化城、袁林、小南海石窟、长春观、岳飞庙、 里城、大 山浮丘山、云梦山、灵山、比干庙、潞王陵、京华园、武王庙等。该区地貌上属于太行山东麓浅山丘陵与山前倾斜平原区。由于人为作用显著,山区植被覆盖率低,局部地段山体破坏严重,但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文物古迹众多,河流、水库密布,人口与交通网密集,有旅游开发的良好条件。尤其是殷商文化、名人文化在海内外都有很大的影响,具有发展入境旅游的资源禀赋,因此,该区在南太行旅游中占有重要地位。该区旅游内容主要是:殷商文化、名人名城、文物胜迹、寺庙道观、人造公园、观光农业园。旅游功能主要定位在:文物文化观光、寻根朝敬、历史文化研究、宗教朝拜,其次是休闲娱乐、农业观光。旅游龙头和旅游品牌应是以安阳殷墟古都为代表的殷商文化。3.1.4 济源焦作沿黄一线黄河风光、文物文化旅游区范围包括济源省道13以南区域、孟州市、温县、武陟县。所包括的主要旅游景区有小浪底大坝、黄河三峡、孟州韩园、温县陈家沟太极武馆、武陟嘉应观等。该区西部为小浪底库周山区,东部为沿黄冲积平原,水库风光、黄河风光以及沿黄文物文化景点是该区的主要旅游内容,该区旅游功能主要定位于库区观光度假、太极拳研修、沿黄生态休闲、文物文化观光。该区的旅游龙头和品牌是黄河小浪底休闲度假游和陈家沟太极拳研修游。3.2 旅游中心基地选择目前,南太行山旅游区的旅游中心基地很不明显,这一方面是由于城市综合实力差异不大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太行山空间狭长、交通不便造成的。太行山体由北向南、再向西(以辉县为转折点)呈弧形延伸长达250km,南北跨度150km,从空间上大大削弱了城市的辐射力和旅游的连续性。今后,必须强化中心城市的旅游服务功能和旅游功能,促进南太行多日游旅游局面的形成。根据南太行山旅游区宏观旅游区位以及各城市的区位交通、旅游资源、经济实力的对比分析,旅游中心基地有以下方案可供选择。首先是单中心,即以一个城市为中心。相比之下,安阳、济源区位较偏,鹤壁、新乡的旅游资源不具有山岳旅游区代表性,焦作不仅区位相对居中、内外交通发达,而且旅游资源的山水优势突出,经济实力也较强,故单中心适合选择在焦作。但缺点在于:焦作在全国作为“煤城”的城市形象和地位急需改变,塑造山水旅游城市形象尚需时日;焦作旅游资源的魅力能否承担起旅游龙头角色,难以肯定;焦作能否真正对安阳、济源旅游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并不乐观。其次是“双中心”和“三中心”,可选方案是济源、安阳,或焦作、安阳,或济源、焦作、安阳。这三个城市旅游资源档次高、知名度高,集中了整个旅游区的资源特点和精华所在,又能弥补旅游区空间狭长的特点,比较有利于旅游线路组织。而其中任

3期               冯德显等:南太行山旅游区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383两个城市都不具备辐射、带动全区旅游发展的能力和条件地。今后,要特别加强三个中心基地的城市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使之更好的承担起南太行旅游中心服务基地和游客集散周转地的重要任务。同时,要加强对鹤壁、新乡、林州、辉县等几个次级旅游中心基地以及各景区服务基地的建设,提高全区旅游接待水平。3.3 旅游网络构建3.3.1 建设生态旅游观光走廊———“一线”沿南太行山一线,是整个旅游区的游览重心和旅游建设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整个旅游区交通瓶颈最突出的部分。规划沿太行山前建设一条生态旅游观光走廊(济源※焦作※辉县※林州),以此提高整个太行山区的旅游通达性。该走廊在现有省道基础上统一规划,提高道路等级;在道路两侧,加大绿化、美化及沿线生态园区建设,改善全线景观,使之真正成为贯穿南太行山旅游区的观光长廊。建议在不同市、县或路段,分别种植不同的花果树木,以形成沿线不同的景观效果,给游客以视觉震撼和美的享受。3.3.2 构建四大旅游环线———“四环”旅游环线对旅游线路的组织致关重要。太行山前生态旅游观光走廊的建设,使该线与林州至安阳公路、京珠高速、郑洛高速、洛阳至济源公路相接,共同组成安阳※新乡※郑州※洛阳※济源※焦作※辉县※林州※安阳的旅游大环线。在此基础上,规划构建以下4个环线,使之成为整个旅游区的骨架。(1)安阳※林州※林州临淇镇※鹤壁※安阳,此环线将主要用来组织北雄风光和殷商文化旅游线。(2)鹤壁※林州临淇镇※辉县※新乡※鹤壁,此环线将主要用来组织北雄风光、殷商文化和宗教朝拜旅游线。(3)郑州※焦作※辉县※新乡※郑州,此环线将主要用来组织太行山水风光和精品文物旅游线。(4)郑州※焦作※济源※洛阳※郑州,此环线将主要用来组织太行山水风光和沿黄旅游线。3.3.3 加强东、西部的交通联系根据目前交通状况,西部沿太行山前的旅游观[8,9]光走廊与东部的京珠高速或107国道之间联系不畅,是制约“四环”建设形成的关键。因此,应着重提高东西之间的交通通达性。主要修建或改建以下几条道路:(1)安阳※林州高速(新建);(2)济源※焦作※卫辉高速(新建);(3)辉县※新乡(改建);(4)汤阴※鹤壁老城※林州东姚、合涧镇※山西(改建);(5)淇县高村镇※淇县黄洞乡※林州临淇镇※临淇镇孔峪村(改建)。3.3.4 建设区内旅游观光道旅游观光走廊原为交通干道,运输任务繁重,并且离太行山水旅游景区集中分布的中山、低山区尚有较远的交通距离。它只是从宏观层次上将南太行山区连接起来,而中观上各山地景区之间并未真正实现交通便捷。为此,有必要在旅游景区密集区再建设几条旅游景区连接道路,主要用于旅游观光,可称之为旅游观光道。观光道与上述的“一线、四环”相接,可构成次一级的旅游小环线,使旅游景区密集区的交通更为方便快捷。观光道的建设也必须充分考虑旅游者对美观、舒适、快捷、安全的较高要求。具体有以下几条:(1)林州旅游观光道:青年洞沿红旗一干渠※柏尖山(改建),使之与观光走廊(省道12段)连接,形成林州旅游环线。(2)焦作旅游观光道:沁阳紫陵镇※沁阳西万镇※博爱月山镇※青天河※群英湖※青龙峡※云台山(新建),使之与观光走廊(省道13、42段)连接,形成焦作旅游环线。(3)辉县旅游观光道:薄壁镇※上八里镇※黄水※沙窑※南寨镇(改建),使之与辉县境内的观光走廊(省道12、42段)连接,形成辉县旅游环线。(4)卫辉市苍峪山旅游观光道:卫辉市※安都镇※狮豹头※东拴马※林州临淇镇(改建),使之与鹤壁※林州临淇镇※辉县※新乡※鹤壁旅游环线相接。(5)鹤壁旅游观光道:盘石头水库※鹤壁新区的沿淇观光公路(新建)。3.3.5 提高旅游区对外道路等级提高对外道路等级,是为了提高南太行山旅游区与周边省市、县及旅游景区的道路联系。旅游区对外出口主要有洛阳、郑州、濮阳、邯郸、晋城、长。为此,选择三中心比两中心更合理可行,即选择焦作、安阳、济源三个城市为旅游中心基

                    地  理  科  学                  23卷384治,次要出口还有山西的垣曲、侯马、阳城、陵川,河北的峰峰矿区,省内的南乐、清丰、封丘、巩义黄河桥等。应改建或新建道路,提高与这些出口的交通联系。结构及开发布局研究[J].地理科学,2002,22(2):176~183.[4] 吴晋峰,包浩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模式研究[J].地理科学,2002,22(1):96~101.[5] 李蕾蕾.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空间认知过程与规律[J].地理科学,2000,20(6):563~568.[6] 邹统钎.旅游开发与规划[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7] 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8] 陆 林.皖南旅游区布局研究[J].地理科学,1995,15(1):88~92.[9] 吴承照.旅游区游憩活动地域组合研究[J].地理科学,1999,19(5):437~441.参考文献:[1] 刘祖望,宋全忠.河南旅游资源[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2] 王乃平.话说河南[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3] 沈正平,马晓东,曾尊固.中国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旅游资源RearchontheSpatialDevelopmentStrategyoftheTouristRegionintheSourthernTaihangMountainsFENGDe-Xian,LULian-Qin(InstituteofGeographicSciencesandNaturalResourcesRearch,Chin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101;InstituteofGeography,HenanAcademyofSciences,Zhengzhou,Henan450052)Abstract:ThroughanalysingthecharacteristicsofthetouristresourcesandthequestionsofthespatialdevelopmentofthesouthernTaihangMountains,theauthorssuggestthatforthepromotionoftheefficiencyofthespatialorganizingsystem,fourfunctionalregions,threetouristrvicecenters,llspeedthetouristdevelopmentofthesourthernTaihangMountads:southernTaihangMountains;touristregion;spatialdevelopmentstrategy

南太行山旅游区空间发展战略研究_冯德显

本文发布于:2024-02-13 07:34: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77808742655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南太行山旅游区空间发展战略研究_冯德显.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南太行山旅游区空间发展战略研究_冯德显.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旅游   旅游区   太行山   发展   资源   文化   空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