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2日发(作者:表示遗憾的句子)
云南乡村支教日记
4月,已在支教地服务近一年的南京大学第18届支教团云南双柏分队与小脚印微公益共同发起了一对一资助工作,资助帮扶的同时支教团也分头去受助学生的家里进行了家访,其中支教团成员周舒把家访的过程写成了日记。
家访的第一站,选了最近的雨龙古木村。然而事实证明我还是太年轻。四十分钟车程后,到达雨龙。下车后,同行的三个学生便争着给我拿行李,我自是逞强要自己拿。
“可是老师,前面的路真的很难走啊”。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从四川来的我,还怕这点山路不成。然而刚一走上小路,我就被狠狠打脸了。说是路,其实就是沟渠的一边,刚好一脚宽,稍不注意可能就得掉沟里。过完沟正式开始爬山,上山下山,我丝毫不敢分神,不同于老家都是扎扎实实的粘土,这里的路都是些细沙砾,很容易滑倒。学生们在前面踩着布鞋,健步如飞。穿着运动鞋的我在后面连滚带爬十分狼狈,心里真想把他们的布鞋扒拉下来,试试是不是真那么好穿!
然而难过的不止这细砂路,独木桥现在想来也是噩梦一般,现在想着打小就恐高恐水的我,能把那桥走过,也是奇迹……不过两掌宽的木头架在小溪上,心一横刚站到桥上,发现竟还在打晃,也顾不得矜持,尖叫了出来。本已到了桥中的学生连忙回来,我哆哆嗦嗦搭着他书包袋子才勉强过去……
爬了将近五十分钟,学生和我都有些累了,在山头休息时,学
生兴奋地指着远处,老师,那就是我家了。我一边瞪着眼搜寻,一边应着“那是不是就很快了”。“嗯,再翻一座山,过条河,再上山就到了。”
“哦……”我忍不住揉了揉已有些隐隐发痛的小腿……
又过了四十多分钟,总算到了古木村。到村头时,苏梁傅远远就瞧着在麦地里劳作的父母,高兴地跑到地边,响亮地叫了声“妈”,地里的女人直起身子,愣愣地搜寻了一番,一瞧着儿子五官一下就湊到了一块,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也响亮地回了声“唉~”回荡在山谷里,可好听了。
苏梁傅自是直接把东西放一旁,下地帮父母干活了。我跟着谢法顺继续往他家走。进院子时,他一家人已忙活了起来,架起了炉火。还给我备好了超高规格的冰糖水。
谢法顺家条件很不好,去年在政府的支持下,把房子加固并装饰外墙,然而里子几乎什么都没有。简单的木板随意铺一下就成了一张床,完全没法想象这样怎么能睡得着。
因为赶时间到下一家,吃过午饭我便准备离开。谢法顺爸爸坚持要开火三轮送我,上车后我很自然地坐在小板凳上,谢法顺有些不好意思地告诉我“老师,坐不得,等会儿会被甩出去的……最好站着”。
我咽了咽口水,站起来……后来一路颠簸自是不说……
之前读一篇letter,用了一系列词来形容中国农村小孩的上学之路的艰难险阻,如今走过了,倒觉得这些词还远远不够,远远不够……
唯愿你,愿我,前行的脚步永不停息。以此纪念。
将近三小时的山路,终于到了传闻中的尹代菁,提前到的小霜已经顶着大太阳在大桥处等了我足足一个小时。瞧着她额头沁出的一层薄汗,心里真是愧疚极了,连忙递上给她买的矿泉水。没想着小霜也给我递来一瓶她为我准备的水,我俩相视一笑,不愧师徒,真是默契啊。
从尹代菁大桥到小霜家,按她的说法,该还有半小时的路程。一路小霜都很兴奋,跟我讲她的小学,讲她的小侄儿,讲她家鬼精灵鬼精灵的牛,半小时倒也滑溜一下就过了,然而目的地却还瞧不着一点踪影。小霜有些尴尬,支支吾吾地说“这路怎么回事,一个人走着挺快,两个人怎么就慢了呢”……
目的地其实并不是小霜家,而是她大爹家。小霜妈妈因病去世,让这个家庭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为了供养女儿和老母,小霜爸爸只得选择外出打零工,让女儿和老母都借住在自己大哥处。因为小霜的能干懂事,大爹大婶的善良,一大家子也处得极其融洽。
小霜奶奶见我来了,很高兴,一把拉过我的手,从包里掏出颗酥心糖,塞到我手里,说着:“老师吃糖”。看着佝偻着身子的老人家,我眼眶不禁润湿,去年离世的奶奶啊,也总是这么塞糖给我啊,也因着这缘故,对老人家亲近了不少。
一晚上老人拉着我讲了很多,因为口音浓重,老人家讲话我实在很难听懂,不过每一句开头的“我们霜霜啊”倒是听的真切听得动容。“我们霜霜啊”,是带着心疼的,心疼这个三岁就没了妈妈的小
姑娘,“我们霜霜啊”是带着骄傲的,村里的老师都说了霜霜聪明会读书呢;“我们霜霜啊”也是带着愧疚的,愧疚自己差点因为拿不出学费没法送她读书了……
奶奶讲着,霜霜也坐在一旁静静听着,脸上也一直带着淡淡的笑容。好像那些奶奶口中的苦和累,都是别人故事,又好像是在说,这些都没什么。
睡觉的时候,奶奶拿出了双她最新最好的布鞋给我,以此纪念。
本想着蹭车去狮子山,结果因为超载,被半路扔到了大庄,只能风尘仆仆地先折回妥甸。
舍友很贴心地准备好热水和食物,真诚的比心,全靠舍友,不然估摸着下午我是撑不到狮子山了。
一路颠簸,将近6个小时终于到达了金山银山狮子山。或许是因为坐了太久的车,又或许因为山里突然下起大雨,下车后我竟一时手足无措,傻呆呆站在雨里好一会,结果被一旁执勤的警察看到,连忙把我拉到站里。在警察的指点下,在岔路口又坐了辆小面的才总算到了史燕家。
我一进门,房里就传出了小孩似的抽泣,是史燕的爸爸。史燕挠着后脑勺,特别不好意思地说“老师,你别介意,我爸自从生病后,有人来见,他就会哭”是呀,以前家里的唯一的顶梁柱,而现在只能躺在床上,什么都没法做,什么都帮不上。我点点头,示意史燕先去照看爸爸。
我坐在沙发上,打量这个小家。和别几家不同,史燕家住在矿
区员工房,三十几平的房子倒也一应俱全,在正中的门上还挂着史燕从小到大的奖状,还有被双柏一中录取时候的通知书复印件。看得出,在爸爸没生病前,这一家该也是过得幸福美满的。
因为妈妈不在家,晚饭是史燕下厨准备的。两荤两素,第一次享学生的福,表示非常好吃!
晚上等着史燕妈妈回来,已经快11点了。因为史燕爸爸突然中风丧失了工作能力,家里失去了唯一的经济来源,史燕妈妈只得到矿区兼职当厨娘。一个人做三十来人的饭菜,切菜,烧火,做饭,洗碗统统一个人干。自从去年九月份,史燕爸爸突然中风倒下后,这个本来一直享受着老公庇护,柔柔弱弱的女人不得不冲到最前面,担起一家的重担。
“以前啊,切菜刀不快了都叫他爸,现在这么大的油桶都得自己搬上来”史燕妈妈比划着,有些自嘲也有些无奈。史燕妈妈现在这份工最多也只能做到下月底,爸爸因为再没法在矿上干,这个房子要被厂里收回去。我问史燕妈妈有什么打算,史燕妈妈笑了笑,“哪里敢算,走一天是一天,反正我不会放弃我老公和女儿。”今早6点准备离开时,史燕妈妈已经去上工了,但还是贴心给我和史燕准备了早餐。我想我会一直记得这个女人,这个勇敢,坚强,漂亮的女人。以此纪念。
300天前踌躇满志,总想着要为孩子们多做点什么,要尽力改变些什么。300天后才发现,或许孩子们影响了我更多。感谢一年的支教生活,让我发现更强大更美好的自己。来支教前,有一些词常常
提起却并未真正懂得。例如“崎岖”,例如“贫穷”,例如“苦难”,唯有同它们活生生地相遇,才能感同身受。
这次家访,和孩子们一起走过好远的路。我想,再艰难的路总有人走,总有人勇敢、艰辛地走过。这一年,有幸与孩子们同行。
本文发布于:2024-02-12 20:43: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77418142653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云南乡村支教日记.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云南乡村支教日记.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