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支教日记 我的支教日记吕小蒙免费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12 20:42:11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12日发(作者:竹笋怎么做才好吃)

西部支教日记 我的支教日记吕小蒙免费阅读

西部支教日记 我的支教日记吕小蒙免费阅读

1月25日来到三都我们在北京集结,在蒸笼般的车厢里熬了29个小时,终于到贵阳。今天,我们将登上去往三都水族自治县的汽车。6点起床,大家少了很多话,都在匆忙地准备。在清晨的街灯里,我们登上最早的一班长途客车。贵阳,沿着车窗一点一点地滑向我们的身后,而前方,是浓雾掩映下的一片未知。(与此同时,有两位支教队员还未离开贵阳,他们必须赶赴贵阳南站提取从哈尔滨运来的3000多件衣物、数百本图书及各种体育用具,这些都是此前我们在校园里募捐来的支援三都的捐助物。)

经过两次转车,7个半小时后,支教小队终于到达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和镇。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将在中和镇中和小学开始我们人生中的第一段支教生活。

很凑巧,今天是中和镇赶集的日子,街上有很多穿着水族服饰的人们,我们这一群城市里打扮的孩子一下车,便引来街道非正常堵塞,很多乡亲都围在我们周围,曾姣忙拿出相机为这些乡亲拍照。一位老人在听清楚我们的来意后,拍拍一位队员的肩说:“好样的!欢迎你!晚上来我家喝酒!”

晚上,我们并没有去老大爷家喝酒,因为当地的领导和老

第 1 页 共 7 页

师为了感谢我们这些不远万里从东北来的大学生而特地请我们吃饭。水族人喝米酒,味甜,他们称这种酒是“扁当酒”,意思就是喝的时候没有感觉,只是一站起来才知道自己已醉入深沼,随即“扁当”一声,摔倒在地。

在交谈时大家才知道,那里的很多老师本来“考”出了大山,最后却选择回来,一干就是十余年。我们醉在酒里,感动在水族人的奉献里。青春,最美好的一段青春就这样奉献。但他们不喊口号,水族人,什么都别说,喝了这碗酒,感情都在这里头!

今天是我登上讲台的第一天,我的讲课对象是六年级三班,这个班上的所有学生都是家境贫寒的女孩子,她们能够走进教室全靠深圳市妇联的一个资助项目。

当我一走进教室,50多个孩子顿时都不再说话,教室里很静。我希望在课程正式开始之前,能和孩子们进行一次沟通。我指着墙上的一幅肖像画问她们:“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贝-多-芬!”“他的音乐你们听过吗?特别是那首《欢乐女神》,老师为你们哼一下调子,大家感受一下……”我刚哼了两句,一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这首歌我们学过!”这时教室里响起了“欢乐女神圣洁美丽、她的光芒照大地……”的歌声。

中和镇是一个很静的山村,坐落于两排大山的峡谷之间,

第 2 页 共 7 页

我走出教室,看到远处几缕炊烟在安静地上升,近处的小溪缓缓地流过,安静的山谷被“欢乐女神”的歌声与力量填满,洋溢着希望与新生。那一刻,我仿佛获得了重生。

1月27日8元钱的故事

今天,我们对收留我们寄宿的女主人覃老师作了一次访问。覃老师在乡下教书30余年,可谓对农村教育鞠躬尽瘁。1973年覃老师来到这里教书,当时每个人的工资只有8元钱,恰恰是在这8元钱里面发生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方许是覃老师年轻时教过的一个学生,他的母亲去世了,父亲脑筋不大好使。有一次,覃老师发现方许连续几天没来上课,于是就到方许家里了解情况,方许的父亲说:“方许妈死了,家里没钱,所以就不让他去读书了。”覃老师决定帮助方许,但是当时的收入很少,覃老师的丈夫反对这件事。覃老师家里的四个孩子也要读书,已经很困难了,何况还要再负担一个孩子的学习费用。但是覃老师还是说服了爱人,于是方许又回到了学校。

每到过年,覃老师都把方许叫到家里,给他买新衣服。说起这事,覃老师略带遗憾地对我说:“从来没给过他压岁钱!”当然,对于一个有四个孩子、收入微薄的家庭来说,这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

方许经过努力考进了师范学院,这是一件令人心酸的喜

第 3 页 共 7 页

事。这下方许需要的钱更多,而且还要米(这是学校的规定)。方许又一次面对失学的困境,他哭着来找老师。覃老师本来想不再管了,可学子的泪牵动了老师的心,她拿出自己的粮食补贴给方许,又亲自找到学校,说明了情况,然后又找到方许的一位叔叔帮助。经过一番努力,方许终于跨过了那道门槛,走进了师范学院。

现在方许已经长大成人,他在当地的一所小学教书,与覃老师一样。

1月28日一个乡村学生的家庭

今天放学,接到了六年级二班韦强同学的邀请,去他家做客。经过两个小时的跋涉,一排木屋跳入我们的视线,韦强笑着说:“那就是我家。”走近了才发现,房子全用木板拼成,木板与木板间的缝隙很大,站在屋外几乎能把屋内所有的陈设看清。

走进堂屋,再转一个弯,光线顿时暗淡下来,这是用泥垒起的厨房。韦强的母亲见我们进来,赶紧招呼我们。她说的是水族语言,韦强成了我们的翻译。韦强说,他妈妈请我们坐下来烤火。后来我们才知道,因为得不到正常的教育,这个地方的妇女一般不会说汉话。坐下来后,队员们被火堆里冒出的烟呛得不住地咳嗽,这时才发现屋里的土炉子没有烟囱!我问韦强:烟这么大,怎么受得了?韦强却不以为然地回答:刚开始

第 4 页 共 7 页

是这样,习惯就好了。虽然韦强一再强调着烤火的重要性,但我们最终还是放弃了在熏烤中取暖,走出这间低矮、阴暗的厨房,回头一看,黄色的稻草下黄色的泥,几个孔就是它的窗,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它:简陋。但就在我们身后,这样的屋子却是一排又一排……

在与韦强的父亲交谈时我们得知,他家一年收的粮食仅够吃8个来月,剩下的全靠他和韦强哥哥在外打工贴补。哥哥已经走了,而韦强的父亲,一个头发花白的中年人,马上也要走,去那个熟悉却又永远陌生的城市,以农民工的身份,卑微地存在于城市的一角。为的是半山腰上的这个家。

这就是我的学生,韦强的家。家访结束,我走在泥泞的路上,心情与脚下的稀泥一般黏稠、无力,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如此亲密地接触贫穷,这一刻我知道语言是苍白的,只希望我们的行动能改变一些事。

1月29日劳姑村里的路老师

今天支教小队利用课余时间,步行3个小时来到中和镇劳姑村,访问在那里执教23年的路老师。

路老师见到我们后非常热情地说:“欢迎你们到劳姑来。山路很难走,难为你们这些娃子了。”经过交谈我们知道,在这所村级小学里有两个年级50多个学生,却只有路老师一名老师。路老师说他从19岁就在这里当老师了,现在头发都白了,

第 5 页 共 7 页

已经23年了。下面是我们与路老师的一段对话:

支:老师,这房子这么破旧危险,怎么不修理修理,或者换个地方?

路:娃娃,换?往哪换?这就不错了!

支:那路老师,木板缝隙那么大,两个班级又不隔音,教学会不会受干扰?

路:不会,我们采用的是,复合式教学,这个班上课,那个班做作业,不影响,有什么影响也习惯了。

支:这个班怎么没桌椅?

路:是,没桌椅,桌椅都是学生自己带来,放假又拿回家去。

支:这个教室并不大啊,50个学生坐得下吗?

路:坐不下就挤,三四个人一张桌,挤得下。

支:您家就住在这寨子上吗?能去您家看看吗?

路:欢迎!欢迎!但今天恐怕不行了,我家离这还有4个小时的路,明天吧。

支:老师,那您每天来回要走8个小时?

路:不,我一个星期回家一次,这么多年,习惯了。

支:老师,您23年如一日在这个封闭的山村,为了这群孩子,为了教育,可以说,您一生中最宝贵的年华都耗在这里了,您能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第 6 页 共 7 页

路:唉,那么多年,谈不上为不为的,我当了这里的老师,就要教育这里的娃,我不希望他们当文盲,要有知识,不被人欺负,娃好,我就高兴,满足喽。

记得当天晚上,队员们到屋外拿柴,伸手不见五指,黑压压的一片,想想路老师就是在我们这个年纪来到这里的。如果我是路老师,不敢想。仰望苍天,许久,默默地道一声:“路老师!您,伟大!”

2月2日后会有期

来到中和已经7天了,我已经和这些孩子建立了感情,我舍不得这些孩子,但我又不得不离去了。

这些可爱的孩子哭成一团,女队员们也都哭了出来,孩子们纷纷送给我们他们写的信,都希望我们能再来。

是的,为了你们,我们还会来的。

第 7 页 共 7 页

西部支教日记 我的支教日记吕小蒙免费阅读

本文发布于:2024-02-12 20:42: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7741731485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西部支教日记 我的支教日记吕小蒙免费阅读.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西部支教日记 我的支教日记吕小蒙免费阅读.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老师   孩子   支教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