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2日发(作者:如何做决定)
2008年
5月1日词条——【复合情绪】
“复合情绪”是一种情绪状态。指我们的每种情绪会相互融合成一种复杂的合成情绪。例如:产生嫉妒的情绪,是因为之前产生了爱的情绪。而悲哀有时也会混杂愤怒。最常见的复合情绪就是“快乐”,我们常见的误解是认为快乐是一种单独的情绪体验。其实快乐是我们内心所有情绪达到协调配合时的体验,也就是说,快乐其实也包括悲伤、愤怒、厌恶和痛苦,只是在体验到快乐时,这些负性的情绪已经被良性的情绪协调了。
5月2日词条——【心理疲劳】
“心理疲劳”是由持续工作引起的神经紧张或长期从事单调工作引起的精神疲惫状态。这种疲劳感几乎每个人都曾体验过。每当这种疲劳降临时,我们会感到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心绪不安、思维迟钝、工作效率下降。消除这种疲劳最好的方法,就是劳逸结合。每工作一段时间,都能稍作休息。就像学校的课间休息一样,一段一段的把时间管理起来,一张一弛,才能保持最佳状态。
5月3日词条——【职业病】
“职业病”是一种由心理压力产生的心理问题。心理学上的定义,和我们口头上说的“职业病”有所不同,我们口头上常常用“老师的职业病是到哪都爱教育人……”“医生的职业病是看到谁都用看病的方式……”来开玩笑,实际上这些行为习惯不是职业病,而是一种职业人格。真正的“职业病”指由于职业危害因素引起的疾病,以及职业压力导致的心理症状。比如校对员在强度大的工作后,会因为反复检查的压力,而患上“强迫症”,这就是一种“职业病”。
5月4日词条——【自信心训练】
“自信心训练”是一种心理训练方式,又叫“肯定性训练”。谁说自信不能培养,从心理学的角度,自信是可以逐步通过训练强化而习得的。这种训练方法在1949年时就已经被发明出来。具体的方式是通过咨询师和来访者共同分析来访者的自卑原因和被动习惯,来设计一套有效的自信训练计划,让来访者掌握一些自信的反应和技巧。并结合放松训练,降低焦虑水平。然后让来访者进入小组中,通过社交指导、和组员的陪伴鼓励,练习当众讲话,以及独立完成任务的自信感。
5月5日词条——【波萨德法则】
“波萨德法则”认为人们与结婚对象相隔的距离与结婚指数之间存在着反比关系。也就是说,在俩人结婚之前,住的地方距离越远,结婚的可能性就越小。因为情侣们的住所相隔的越远就越需要受更多的苦,这会慢慢演变为一种沉重的负担。
5月6日词条——【最小关心度原理】
“最小关心度原理”指在一对情侣中,对两人关系不太关心的那个人处在领导者立场。因为迷恋者不愿失去与对方的关系,所以不得不对其惟命是从。相互间同等关心对方的情侣比较能够持久,而关心程度过于失衡的情侣则走不长远。
5月7日词条——【燃尽综合症】
“燃尽综合症”指在完成一件大事后,人会一下子陷入虚脱的状态,这种状态持续太久的话就会出现各种障碍,让人变得疲惫无力。即,什么事也不想做,干什么都觉得没意思。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做什么事都不偷工减料的人最容易出现这种症状。
5月8日词条——【无感情性格】
“无感情性格”是指幼儿期没有母亲陪伴的孩子长大后显露出来的特殊、扭曲的性格。这类型人乍看都蛮讨人喜欢的,让人觉得容易亲近,但实际上在心里却对人没有什么感情,潜藏着偷窃、撒谎、残忍等特征。要注意的是没有母亲有时是真的没有母亲,有时是一种心理上没有母亲陪伴的状态。
5月9日词条——【沙尔庞提艾错觉】
“沙尔庞提艾错觉”是一种由暗示产生的错觉。我们可以做一下这个实验。就是将自己关在一个暗室里,一动不动地盯着一盏小电灯。不一会儿你就会发现,小电灯发出的光线开始做锯齿状运动了。当然,小电灯是不可能自己摇晃的。但,当你觉得它开始向右动时,它就真开始向右动;当你觉得它向左时,它就真开始向左动。这种现象我们就自动运动。我们用发现者的名字命名为沙尔庞提艾错觉。
5月10日词条——【姿势反响】
“姿势反响”是指两人的姿势和动作都彼此引起对方的反响,以至两人不断重复相同姿势和动作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和情投意合的人在一起时,对方和自己的细微动作常常会出现一致的结果,但当话题不和或是感觉与对方在一起有压力的时候,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生活中有很多运用姿势反响的例子。比如当下属感到紧张的时候,领导采取和下属同样的身体动作,就能缓解下属的压力;而成人与孩子相处的时候,做出和孩子一样的动作,就能使交流顺利进行。
5月11日词条——【既视体验】
“既视体验”被视为假性记忆或记忆错误的一种。明明是初次见到的风景或场面,给自己的感觉却是“咦,这情景以前也见过”或者“曾经发生过同样的事”等等,这种经历就叫做“既视体验”。一般认为,即使完全忘记了过去的经历,但通过联想而出现某种联系的话就会产生这种现象。另外,在梦中曾经见过,但梦境又被完全遗忘的情况下也会产生这种现象。出现这种体验的时候,不用把问题想的太深,只要想到也许过去有过这事就可以了。
5月12日词条——【意志丧失】
“意志丧失”也被称作“意志缺乏”,是心理障碍的一种,主要表现为对任何活动都缺乏明显的动机,也没有任何要求,行为被动。意志丧失的人往往会被发现连个人的生活也不能自理,连最基础的个人卫生都无法保持,极端的懒散、孤僻和退缩。
5月13日词条——【拟动错觉】
“拟动错觉”指的是个体把先后出现的两个静止的刺激物,当成是同一个刺激物由前一个位置向后一个位置运动的现象。商店五彩斑斓的霓虹灯招牌就是基于这种原理才能“动”起来的。
5月14日词条——【增-减效应】
“增-减效应”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伦森与林德证实的一种人际关系现象,即,比起对自己的尊敬或喜爱程度明显降低的人,人们更倾向于去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尊敬或喜爱程度明显增高的人。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关系很好的朋友突然对我们表现得非常冷淡,我们有可能会愤怒的跟他(她)绝交,转而去亲近一个原本关系一般、最近却对我们明显变好的朋友。
5月15日词条——【前瞻记忆】
“前瞻记忆”是记忆的一种类型,指对预定事件或行为的记忆,其根本特征是记忆的内容是将要执行的任务,而非已经执行的任务。例如记住下班后要顺路去买些东西,或者一小时后要给朋友回电话等等,都是前瞻记忆。
5月16日词条——【武器效应】
“武器效应”是指,作为攻击线索的手枪、匕首等武器会对我们的攻击行为起到增强作用。换句话说,两个人在发生冲突后也许原本会只停留在争吵,可如果其中的一个人有一把刀,在争吵进行到一定程度时他就有可能选择把它拿出来威胁对方,从而导致冲突的升级。
5月17日词条——【事后诸葛亮偏向】
“事后诸葛亮偏向”又叫“后视偏差”,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后见之明”,是一种自我知觉的偏差,即个体在事后回忆自己的最初判断时,往往会高估事前预测的准确性。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人在事情结束后对别人说“我早就说过这件事一定如何如何”,其实稍事回忆就不难发现,在决策阶段时他们也和别人一样是举棋不定的。
5月18日词条——【动机性遗忘】
“动机性遗忘”是指个体在一定动机的驱使下,对某些信息产生的主动性遗忘,是个体自我防御的一种手段。这种遗忘通常针对于一些不愉快的经验或者创伤性的事件,例如我们有时会听说有痛失爱子的母亲仍然每天站在门口等孩子回家,询问后竟发现她忘记了孩子已经死去,这一事实因为太过痛苦而被大脑抹去了,对她而言这件事并不存在。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主动性”指的并不是我们的主动关注,过于关注某些事只会像通常所说的那样:“分手了,我想忘了她,可不论怎么告诉自己要忘记就是忘不掉”。
5月19日词条——【年龄恐慌症】
“年龄恐慌症”是一个心理现象,也是一个社会现象。指人到一定年龄会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年龄已经不是“吃香”的岁数时,所表现出来的焦虑现象。一般人会在30-35岁开始有这种恐慌,一直蔓延到40岁左右。女性则会比男性更早,有些女孩子甚至从25岁开始就会恐慌。比如“职位要求30岁以下”,“担心嫁不掉”等……对于这种恐慌,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改变自身现状,放松心情,多学知识,减轻压力,来重新定位自己的意义,恢复心态平衡。
5月20日词条——【逃入健康】
“逃入健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一个用语,是个体在面临极其紧张的医疗情境时出现的一种心理反应,主要表现为患者在病情尚未痊愈时就宣称自己已经康复,以躲避后续治疗。害怕治疗的痛苦,害怕治疗者,或者害怕自己所处的医疗环境等等,都有可能引发这种反应。例如在传染病医院住院的病人,就有可能因为害怕感染其他疾病而要求提前出院。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反应的产生有可能是有意识的,也有可能是无意识的。
5月21日词条——【逃入疾病】
“逃入疾病”与“逃入健康”相对应,它指的是个体为了减轻内心的矛盾冲突及由其引发的紧张,形成或表现出某种疾病症状的现象。如果说一个新近刚获得升职的人必须独立面对超出其能力的重要任务,而他既无法接受自己不适任的现实,也无法面对任务的失败,就有可能会出现头晕、腹痛、发烧之类的身体症状,以减轻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不适感。
5月22日词条——【刺激泛化】
“刺激泛化”指的是,当有机体对某一特定的刺激形成条件反射后,与该条件刺激类似的其它刺激也能引起类似的反应。简单来说,当家里的宠物狗把“开罐头的声音”认定为吃饭的信号之后,就算主人是在开跟小狗的喜好完全无关的水果罐头,它也会兴奋的跑过来围在主人脚下打转。
5月23日词条——【听觉疲劳】
“听觉疲劳”是指因为声音刺激长时间作用于我们的耳朵,或者声音过于响亮以至于超过了耳朵的正常生理反应限度,而导致的听力暂时下降的现象。喜欢长时间把MP3挂在耳朵上的人对于这种现象会比较有体会。
5月24日词条——【日常概念】
“日常概念”也叫做“前科学概念”,指个体在日常生活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概念,由于受限于个人的知识经验,因此通常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例如说古人把日食理解为天狗吞日,这就是一种日常概念。
5月25日词条——【气氛效应】
在某种特殊环境下的特殊刺激,有时会引发某种习惯性的、但未必符合我们当前感受的反应,这种场景效应就是“气氛效应”。例如在听演讲的时候可能我们会觉得台上的人讲的东西一点新意也没有,但当演讲结束周围人都开始鼓掌时也还是会跟着一起拍手。
5月26日词条——【注意】
“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它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各种心理过程的共同特性,即指向一定对象的特性。人在同一时间内要对事物获得清晰、深刻和完整的反映,就需要使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指向有关的对象,而不是指向很多的对象。集中注意的对象总是位于意识的中心,而其余的对象则处于“注意的边缘”。
5月27日词条——【知觉】
“知觉”是指人从外界物体的感觉信息中得到的完整经验。每一种感觉通道都有其适宜的物理刺激和生理过程。如眼睛接受光刺激,在视网膜上成象;鼻子闻到气味,加以辨别;手也进行触摸,以此感觉。当这些感觉经验联合起来,并用过去的知识经验加以补充时,就形成了对事物的整体感受。当然,知觉的结果不仅依赖于刺激的物理特征,也依赖于主体的态度、知识和经验。知觉是在经验的基础上,从经验中获得的。
5月28日词条——【意识】
“意识”是指人脑所特有的反映内部和外部客观现实的机能;也指人在清醒时对自我和周围事物的觉知状态。意识是自然进化的最高产物。无机物显然不可能有意识,有机物包括高级动物甚至似人动物也不能说有意识,只能说随着进化阶梯的上升而逐渐出现了意识的萌芽。只有进化到人类,出现了组织结构比较发达的人脑和高度发展的神经系统以后,才产生了人所特有的意识活动。
5月29日词条——【兴趣】
“兴趣”是指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某种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是以需要为基础的,是对事物需要的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表现,它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既取决于事物和活动的特点,也取决于个体的特点,是事物的特征和个人特点相结合的产物。
5月30日词条——【人格】
“人格”指个体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行为和特质形式。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各项比较重要的和相对持久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来源于希腊文,原义是戏剧中演员所带的特殊的面具,表现了剧中人的角色和身份。这即有表现于外给人印象的特点,也有某些蕴藏于内,外部未露的东西。这些稳定而异于常人的特质使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它表现了一个由内到外的、真实的个人。因此,人格可以说明一个人的全体和整合,表现它过去和现在的特性,也预示他将来的行为。
5月31日词条——【潘多拉效应】
“潘多拉效应”是说宙斯给一个名叫潘多拉的女孩一个盒子,告诉她绝对不能打开。潘多拉很好奇,很想知道里面到底是什么。终于,她忍不住把盒子打开了。谁知盒子里装的竟是人类的全部罪恶,结果它们都跑到了人间。于是,心理学把这种“不禁不为、愈禁愈为”的现象,叫做潘多拉效应。这告诉我们:要求人们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必须说明理由。倘若宙斯给潘多拉盒子时,告诉她盒子里装的是人类的罪恶,想必潘多拉是不会打开盒子的,反之,倘若不加说明和解释,或说明和解释不能为人们所领会,光发出禁止令,那么,禁止的结果必然引起人们各种各样的疑虑、猜测,并为探究为什么不许做而跨越禁区,结果适得其反。它的心理实质是好奇心和逆反心理在起作用。4月30日词条——【通行证人格】
拥有此种人格特质的人类,会常常把自己当作“通行证”一般,认为任何人都会协助自己的愿望,对自己说“Yes”。这类人常常要求一些并不熟悉的人帮自己做事,总觉得别人没有拒绝自己的理由。
你身边是不是也有“通行证人格”式的人呢?
5月5日词条——【人格面具】
“人格面具”这个心理概念,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它指一个人公开展示在人前的一面,其目的在于给人一个好的印象,以得到社会的承认,保证能够与人,甚至不喜欢的人和睦相处,实现个人的目的。每个人都会有很多张“人格面具”——这让我们觉得活着就需要“虚伪”——其实这是太过去社会洁癖的评价,“人格面具”的存在帮助我们防御了陌生的人际环境可能带来的危险,帮助我们更好的社会化,它的存在必不可少。但是总戴着面具不摘下来,形成了“人格面具依赖”,就是一种心理问题了。
5月6日词条——【情结】
情结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术语,精神分析学派常常“拿情结它说事”。它指的是一群重要的潜意识组合,往往形成强烈的潜意识的冲动。情结有一些是先天形成的,每个人都有,比如“恋母情结”;有一些与个人特定的创伤经验有关,比如“助人情结”。
5月7日词条——【拖累症】
“拖累症”是一种“不太健康”的人际卷入,有此症状者潜意识里会把别人当作一种“拖累”,时刻准备着为别人负责,哪怕对象是并不熟悉的人。拖累症者常常想替别人扛责任,老为别人的事担忧焦虑,总有冲动去给别人建议,强烈的在意别人是否需要自己,当别人拒绝这种需要时就怒气横生,而且常常取悦别人而牺牲自己。拖累症者可能伴有一种或以上的不可抗拒的强迫行为的驱使。
5月8日词条——【自我暴露】
“自我暴露”是一种人际沟通中的行为技巧。指把自己私人性的方面显示给他人。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把自己对对方的感受告诉对方,这种体验感受既可是积极、正面、赞杨的,也可是消极的、反面的、批评的;另一种是暴露自己与对方所谈内容有关的个人经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自我暴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随着信任程度和接纳程度的提高,交往双方会越来越多地暴露自己。自我暴露的程度,由浅到深,大致可分为4个水平。首先是情趣爱好方面,比如饮食习惯、偏好等;第二是态度,如对人对事对政府的看法和评价;第三是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比如自己的自卑情绪,和家人的关系等;第四是隐私方面,比如个体的性经验,个体不为社会接受的一些想法和行为等等。
5月9日词条——【弃婴情结】
“弃婴情结”是一种常见的情结,和我们的自卑感有关。有弃婴情结的人,总感觉自己像一个无力的无法惹
人喜爱的被抛弃的婴儿。常常在和别人的交往亲密时,就预感着自己会被抛弃,会被甩掉。在和别人的相处中也总是很被动,觉得自己对别人不重要,当别人对自己做决定时,往往逆来顺受,经常性的陷入一种要被孤立和远离的不安中。
5月10日词条——【表演性人格障碍】
“表演性人格障碍”是一种人格特质极端化的心理问题。这类人的特征为一贯情感肤浅易变,自我戏剧化,追求剧场效应,情感表达过分夸张,暗示性强,以自我为中心,自我陶醉富有幻想,缺乏为他人考虑,感情容易受伤害,对待别人的明显情感逻辑,持续地渴望赞扬、兴奋和注意。
5月11日母亲节 特约词条——【恋母情结】
恋母情结,又称俄底浦斯情结,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一种人类共有的本能冲动情结。通俗地讲常见于男性的一种心理倾向,就是无论到什么年纪,都总是服从和依恋母亲。恋母情结来源于古希腊神话中底比斯王子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故事。恋母情结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也是最早发生的人际关系,长大以后的各种人际关系都不同程度地受恋母情结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恋母情结的对象渐渐年轻化,终于被同龄人所取代。此时,正常的男性会与同龄的异性相爱。
5月12日词条——【青鸟综合症】
“青鸟综合症”是特指年轻人中近年来常见的一类职业困惑——它表现为频繁更换职业,频繁跳槽,总是找不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和职位。就像童话《青鸟》,总是找不到心中想象的那只美丽的青鸟,于是一直不停的奔跑寻找,像暴风雪中迷失方向的‘青鸟’到处飞散。这种症状往往发生在有优秀学历的年轻人身上,他们中不满足于自己所处的职业,目标也并不明确,但却总认为理想在别处。
5月13日词条——【自我防御机制】
“自我防御机制”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一项自我功能。就是当我们面对一些有可能的威胁和伤害时,为了防止引起强烈的焦虑和罪恶感,我们的自我会跳出来使用一系列的防御机制来缓和我们的不安和痛苦。常用的防御机制有否认、压抑、合理化等……我们所熟知的阿Q,就是防御机制高手。
5月14日词条——【救世主情结】
“救世主情结”是人人都可能产生的一种心理,它是助人动机过渡的一种表现。有此情结者,总总是觉得对世界或者对某人具体的人,有强烈的使命感,要帮助别人,使对方快乐,少受磨难…它和正常的助人行为的区别是:“救世主情结者”总是自己幻想出对方的困难,放大对方的痛苦和需要,不惜牺牲自己,来满足对方。在对方拒绝帮助时,会产生极大的情绪波动,依然要去插手对方的事,要影响对方。
5月15日词条——【从众现象】
这是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通俗的话说,从众就是“随大流”。就是说当一个人在人群中时,会倾向于和大多数人做一样的事。用学术的口吻来说,就是在临时的特定情境中,对占优势的行为方式的采纳。越是对陌生的环境,或越是突发状况,越容易产生从众现象。
5月16日词条——【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概念,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当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时,人们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是比物质的获得更加让人满足的一种需要。自我实现型的人,有独立自主的性格,对生命感到满意、能发挥潜能又具有创造力的人,一直追求着精神世界的圆满。
5月17日词条——【阿尼玛与阿尼姆斯】
阿尼玛与阿尼姆斯是荣格提出的两种重要原型。阿尼玛揭示的是潜藏在男性心中的女性化特征。阿尼姆斯揭示的是潜藏在女性心中的男性化特征。它们都是对人类内心世界的一种本质描述。比如一个阿尼玛型的男人,内心高度的女性化,则会在男人的躯壳下表现很多的女性化特质,如细腻、敏感、柔弱,情感化等。
5月18日词条——【蒙太奇思维】
“蒙太奇思维”指创作构思时的一种思维方式,脑中不断涌现跳跃的却合乎逻辑、连续不断、结构独特又富有节奏的画面,它的特点是有声音也有画面感。这种思维模式常常出现在艺术家型的人身上。
5月19日词条——【缪勒综合症】
“缪勒综合症”是一种顺行性的遗忘症,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件和经历丧失了记忆。比如长久性的不记得昨天发生的事。这种遗忘并非是一般性的“忘事”,而是由大脑海马区受损而导致的,遗忘发生在脑部重创之后,它是由缪勒在1959年时发现的。
5月20日词条——【共情】
“共情”是由罗杰斯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强调关怀一个人,必须能够了解他及他的世界,就好像我就是他,我能够用他的眼看他的世界及他自己一样,而不能把他看成物品一样从外面去审核、观察,必须能与他同在他的世界里,并进入他的世界,从内部去体认他的生活方式,及他的目标与方向。
5月21日词条——【替代创伤】
“替代创伤”指听他人诉说,或看他人悲痛的场景画面、照片,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也仿佛经历了创伤过程的感觉,好像替代对方经历了一遍痛苦。比如媒体记者,采访受灾的群众,有时候会产生和对方一样的创伤感,就是因为他受了“替代创伤”。
5月22日词条——【仪式化行为】
“仪式化行为”是一种人类共有的行为模式。指为了满足心理的需要,而进行的一套个人化的、重复进行的、遵循一定程式的,具有象征意义的行为。比如一个人因为失恋的痛苦,为了回忆以前的爱人,出门前都要摸一下门旁边的植物叶子,因为这盆植物是以前的爱人养大的。这就是一种仪式化行为。
5月23日词条——【群体极化】
群体极化是指在群体中进行决策时,人们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冒险或保守,向某一个极端偏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在阐述论点、进行逻辑论战时,一些成员变得具有防御性。当他们面对挑衅时,态度会变得更为固执甚至走向极端。在某些情况下,群体决策偏向保守一端;但在更多的情况下,群体决策偏向冒险的一端,比个体决策更倾向于冒较大风险。这种倾向意味着与个人单独行动相比较,群体成员更愿意拿组织资源去冒险。虽然风险决策会有较高的回报,但是失败的决策常常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5月24日词条——【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是我们在认识他人时经常出现的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我们经常听人说的“长沙妹子不可交,面如桃花心似刀”,东北姑娘“宁可饿着,也要靓着”,实际上都是“刻板印象”。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和某个群体中的每一成员都进行深入的交往,而只能与其中的一部分成员交往,因此,我们只能“由部分推知全部”,由我们所接触到的部分,去推知这个群体的“全体”。
5月25日词条——【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指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印象,正如日、月的光辉,在云雾的作用下扩大到四周,形成一种光环作用。常表现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事物)的最初印象决定了他的总体看法,而看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形成一种好的或坏的“成见”。也可以称为“以点概面效应”。是主观推断的泛化、定势的结果。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我们看到某个明星在媒体上爆出一些丑闻时总是觉得“他看起来不像做这样的事的人啊”,而事实上我们心中对他的好印象是来自于他在银幕或媒体上展现给我们的那圈“月晕”,它真实地人格我们是不得而知的,仅仅是推断的。
5月26日词条——【自我预言】
自我预言就是自己应验之前对自己的预言。例如你原本预言上台报告会报得很烂,结果一上台果真结结巴巴的,证明了你的预言,所以所谓的自我预言就是:一个人对自己(或别人对自己)的预期,将会在往后的行为结果中应验,自己的作为将验证自己的预言,简单讲就是你原本预期的是什么,结果就会受到你的预期影响而成真。
5月27日词条——【隐藏需要】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 就是突然在人群里想隐藏起来,不让别人发现你,不让别人察觉你的想法……这就是人类共有的一种心理现象“隐藏需要”,“隐藏需要”是和人的“暴露需要”相对的心理,它的产生和人的焦虑有关,因为往往当我们成为焦点,就会焦虑,所以为了缓解被关注的焦虑,我们有时非常想要隐藏起来,保护我们的隐私,拥有自己的小秘密,这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需要。
5月28日词条——【心理扳机点】
扳机原指枪的射击扳手,当子弹顶上膛,一扣“扳机”子弹就会射出枪膛。心理学上借用“扳机”这一名词,形容某种刺激在触及心理的某一创伤后会引起强烈的心理反应,所触及的这个心理创伤就称为“扳机点”。“扳机点”有时候也用来形容引发情绪宣泄,触动一个人心灵最深处的那一件事,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扳机点”,在创伤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在稳定化之后触及这些“扳机点”,包扎其所引发的创伤。
5月29日词条——【本我】
本我(id)是弗洛伊德的人格概念中提出的“三个我”之一。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本能的自己——也是人类最类似动物本性的那一部分“我”。它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我们常常提到的“潜意识”,就都承载与本我之中。
5月30日词条——【自我】
自我(ego)是弗洛伊德的人格概念中提出的“三个我”之一。很多其他学派的心理学家也提出“自我”的概念。但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自我就是内心深处的自己,真实的自己,代表着毫不掩饰的“我”。它是在成长过程中从本我分化出来的,当本我的要求与现实相抵触而不能得到满足时,便产生了自我。自我的职责是在本我与外部现实之间进行调节,对本我的要求进行修改,使之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得到满足。所以自我受“现实原则”的支配。当超我产生后,“自我”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代表理性和机智,具有防卫和中介职能,它按照现实原则来行事,充当仲裁者,监督本我的动静,给予适当满足。自我的心理能量大部分消耗在对本我的控制和压制上。任何能成为意识的东西都在自我之中,但在自我中也许还有仍处于无意识状态的东西。
5月31日词条——【超我】
超我(super-ego)是弗洛伊德的人格概念中提出的“三个我”之一。它是人格的道德部分,代表的是理想而
不是现实,要求的是完美而不是实际或快乐。超我是由自我中的一部分发展而来的。它由两部分组成:自我典范和良心。自我典范相当于幼儿观念中父母认为在道德方面是好的东西,良心则是父母观念中的坏的东西。它来自社会环境中经由奖励与惩罚的经历而建立起的一个我,最初是由父母的道德标准投射而成。它形成后,个人的行为与超我的自律标准不符,即会受到良心的谴责。超我的功能有:抑制本我的不被社会接受的冲动特别是性及攻击等,劝自我向善,努力表现成熟卓越。
6月1日词条——儿童节特选【退行机制】
退行机制是自我防御机制中比较常用的一个。基本上有些人每天都在使用。它是指个体在遇到焦虑、挫折和攻击时,放弃已经学到的比较成熟的适应技巧或方式,心理活动退回到较早年龄阶段的水平,以原始,幼稚的方法应付当前情景,是一种反成熟的倒退现象。例如:一个成年人,做错了一件事,之后用吐舌头的方式,表现自己认识到错误,并希望得到宽容,以摆脱痛苦。不过这正式我们人类可爱的地方——永远有机会充满童心^_^
6月2日词条——【潜意识】
很多人对心理学的认识,都是从潜意识开始的。潜意识指的就是潜藏在我们一般意识底下的一股神秘力量,是人类原本具备却忘了使用的能力,这种能力我们称为“潜力”,也就是存在但却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它是相对于“意识”的一种思想。又称“右脑意识”、“宇宙意识”,有人也称它为“祖先脑”。如果将人类的整个意识比喻成一座冰山的话,那么浮出水面的部分就是属于显意识的范围,约占意识的5%,换句话说,95%
隐藏在冰山底下的意识就是属于潜意识的力量。有人说潜意识比我们的意识聪明8万倍,因为它聚集了人类数百万年来的遗传基因层次的信息,囊括了人类生存最重要的本能与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与宇宙法则,即人类过去所得到的所有最好的生存情报,都蕴藏在潜意识里,因此只要懂得开发这股与生俱来的能力,几乎没有实现不了的愿望。
6月3日词条——【内在自我觉知者】
内在自我觉知者,是一类人为自我大于世界的人,这类人更在意自己的感受,常常会有更深刻的情感反应,坚持自己的行为标准与信念,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他们看重的是自我评价。
6月4日词条——【 公众自我觉知者】
公众自我觉知者,是一类世界大于自我的人,这类人对自己的外在方面比较在意,害怕别人评价自己,担心他人对自己有不好的评价,因此也常会感到自尊感低落,容易在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产生距离,行动也更看重外在的行为准则。他们看重的是社会评价。
6月5日词条——【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是皮亚杰提出的心理学名词。指儿童在2-7岁左右,只会从自己的立场与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如当自己的汤是热的时,就认为别人的汤也是热的。这是一个人类心理发展的必然现象,并不等于“自私”。
6月6日词条——【重要他人】
重要他人,顾名思义是指对我们有重要影响的别人。指在一个人社会化和心理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发挥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我们每个人在长大的路上,至少都需要5-10位重要他人,他们可能是父母长辈、兄弟姐妹,也可能是老师、同学,甚至是萍水相逢的路人或不认识的人,甚至可以是偶像式的幻想人物。
6月7日词条——【投射】
投射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是指把自己所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性格态度动机或个体意识,转移到外部世界或他人身上,简单说就是:“我讨厌的事,我就认为所有人都讨厌”,就像“照镜子”;也常常指一种把危险放在外面的感觉。
6月8日词条——【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结果,就能学会某种行为,又称替代学习、模仿学习。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我们的大量行为都是通过对榜样行为的观察而习得的。
6月9日词条——【隐蔽青年】
隐蔽青年,这是日本社会心理学家对某一群有共同特征的青年人起的名词,他们是一些文化依存症候群,这些青少年大部分的时间在自己的房间度过而不去学校与公司,面对各种社会排斥而选择自我封闭,过著足不出户生活。
6月10日词条——【强迫性重复】
强迫性重复,并非“强迫症”,它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存在的一个心理模式,这个词语来自于精神分析学派。它指在童年时,经历的一些挫败和创伤,在潜意识中都希望自愈,于是长大后,每每在有条件时,就创造类似的情境表面上看是一种不可理喻的“自讨苦吃”甚至自虐,但实质是试图依靠自己现在的力量,把那些失败扭转,医治好自己的创伤。但结果多数是失败的。比如一个人,如果在小时候遭遇过与亲人离别的痛苦,那么长大后择偶时,他有可能选择那些他没有信心能与之长久生活的异性。
6月11日词条——【共同依赖】
共同依赖是一种后天从家庭中学到的亲密关系模式。共同依赖特征的人往往会建立或长期保持单向的、打击破坏情绪的、虐待性的人际关系,它也被称为”关系成瘾症”,通俗一点说,就是家人间强烈的用痛苦纠结在一起,它严重影响一个人去建立健康的、互相给予满足感的亲密关系的能力。共同依赖行为是通过观察、模仿其他家庭成员的类似行为而习得的,并且能传递给下一代人。例如酒精或毒品成瘾者的配偶、父母、兄弟姐妹、朋友或者同事会得上共同依赖症。
6月12日词条——【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指一个人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动机,即一种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动成功为目标的动机。成就动机是整个动机体系中的一种动机﹐它与求知﹑自我提高﹑创造以及赞誉﹑遵从﹑归属等动机交织在一起﹐相互渗透﹐相互作用。
6月13日词条——【去习惯化】
“去习惯化”这是一个社会心理学名词。简单讲就是通过改变熟悉的刺激,而使习以为常的反应发生变化,促使我们再次注意这个刺激。这个心理现象,常常用于广告宣传,或是艺术设计,往往运用为将大家习以为常的刺激物稍作变化,于是引起新的注意。
6月14日词条——【去个性化】
去个性化,又叫个性消失,最早是法国社会学家G·勒邦提出的,指在某些情况下个体丧失其个体性而融合于群体当中。此时人们丧失其自控力,以非典型的、反规范的方式行动。比如,在临时性大群体中,球迷们闹事,每个人都很少考虑自己行为的适当性,很少考虑自己应承担的责任。“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
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就是去个性化的典型例子。
6月15日词条——【巨眼沟通】
“巨眼沟通”是一种非常彻底的沟通方式。常常用于心理咨询。从名字来看,非常形象,就是巨大的眼睛凝望着你每一个细节的沟通方式,不仅仅要看到对方成人心态的那个自我,还要看到他的家长心态自我和儿童心态自我。并对来访者的三种自我状态都做出反应,处理所有三种自我状态的陈述,觉察和了解来访者的感受。这是一种能帮助来访者感到被理解的一种好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来访者会从整体上感受到心理辅导者觉察了他们说体验到的感觉,并用高的的敏感性来理解他们自己的内心世界。
6月16日词条——【顿悟】
顿悟本是禅宗的一个用语,指通过正确的修行方法,突然瞬间领悟佛法的要领。在西方格式塔心理学家的研究中,对顿悟学习做更深入的研究。他们认为在顿悟是指在学习的情境内,人们能够在瓶颈中突然找到突破口,而这个突破口往往是凭自己的智慧,使之前获得的经验重新组合。顿悟现象主要有六个特点:
⑴问题解决前常有一个困惑或沉静的时期,表现为迟疑不决,有长时间的停顿; ⑵从问题解决前到问题解决之间的过渡不是一种渐变的过程,而是一种突发性的质变过程; ⑶在问题解决阶段,行为操作是一个顺利的不间断的过程,形成一个连续的完整体,很少有错误的行为; ⑷顿悟依赖于情境,当答案的基本部分与当前情境的关系较易觉察时,才容易出现顿悟; ⑸顿悟获得的问题解决方法能在记忆中保持较长的时间; ⑹在一种情境中产生的顿悟可以迁移到新的场合。
6月17日词条——【安慰剂效应】
心理咨询中的安慰剂效应,就是俗话说的“心理安慰作用”,利用的是暗示的力量。比如一个失眠的人求助心理师,心理师给他一盒维生素,但告诉他是助眠神药,结果这个人每天睡前复用一颗维生素,果然不再失眠。这个现象指一个人太想被治疗的心,因为接触到治疗,而感觉精神放松,原来存在的问题,就“自愈”了。
6月18日词条——【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但由于双方世仇,他们的爱情遭到了极力阻碍。但压迫并没有使他们分手,反而使他们爱得更深,直到殉情。于是在心理学上,我们把“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的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这样的现象称作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6月19日——【同感】
同感,是指设身处地地,像体验自己精神世界那样体验他人精神世界的态度和能力。同感对于心理咨询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我们无法真正经历所有的人生,咨询师需要跳出自己的框架,进入对方的世界,才可能达到真正的理解,才可能真正陪伴到来访者。
6月20日——【高峰体验】
来自马斯洛,通常与“自我实现”相联系。马斯洛说:“处于高峰体验的人,感受到一种发至心灵深处的颤栗、欣快、满足、超然的情绪体验。”这是的人,最接近其真正的自我,达到自己潜能发挥的高潮。虽然自我实现的人更容易有高峰体验,但没达到自我实现阶段的人也有可能有这种体验。因此高峰体验是人人都可能有的、最“悦纳自我”的时刻^_^
6月21日——【期待效应】
期待效应叫“皮革玛丽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是教育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指被期待的孩子,往
往更容易获得成功。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考查某个学校,随意找了18名智商水平一般的学生,告诉校长说:“他们过科学测定智商很高。”结果,事过半年,这18名学生的确表现超常。这个现象提供给我们一个更重要的信息,家长和老师的积极的期待,会使孩子向良性方向生长,反之亦然。
6月22日——【六度分隔】
六度分隔,又叫“六度理论”,指的是,任何两个陌生人之间,通过认识的人相互联系,不超过六个人就能相识。比如A认识B,B认识C,C认识D,D认识E,E认识F,于是A就认识了F,我们和任何陌生人都可以通过六次人际的传递而相识,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这个现象证明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真理。
6月23日——【延迟满足】
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忍耐”。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享受,可以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这来源于一个心理学家的实验。他给一些小朋友每人都发了一粒包装十分精美的糖果,并告诉他们:这糖果属于你,你可以随时吃掉。但如果谁能坚持等他回来以后再吃,就会得到两粒同样的糖果作为奖励。有些孩子立刻吃了;有些孩子犹豫了,但是还是在心理学家回来之前,吃了;有些孩子忍耐着,终于得到了2颗糖果的奖励。后来20年之后的跟踪发现,那些能够“延迟满足”的孩子,获得了了更大的人生成功。他们往往能够把一个个小的欲望累积起来,成为不断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
6月24日——【内隐记忆】
“内隐记忆”是隐藏在我们内心的潜意识里的记忆,也就是说,是我们以为自己已经不记得,但是的确存在于大脑里的那些记忆。只在对特定任务的应对中能自然地表现出来。比如一个人很小的时候吃过一次蛤蜊,但是这次经历被忘记了。却在若干年后的餐桌上看到蛤蜊,很自然的就拿起来用正确的程序吃蛤蜊——这让他自己和旁边的人都颇为惊讶……其实这就是内隐记忆起作用的结果。 内隐记忆是支撑者我们生活的重要记忆,一点也不逊于外显的有意识的记忆。
6月25日——【超感官知觉】
“超感官直觉”就是指我们口语里常提到的“超能力”,是心理现象的一种类型。正常人的知觉都是有感觉器官获得的,比如通过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但是超感官知觉可以不依赖感觉器官就获得知觉经验。它包括“非眼视觉”、“遥听”、“预知”、“后听”等。这些超心理学的现象,被研究者认为属于身体知觉系统的特异功能,虽然有很多科学家一直在研究这一现象,但是目前还未有压倒性的证据证明超感官知觉是确实存在的。
6月26日——【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指任何对他人又一的行为,属于社会心理学的常用词汇之一。这是充分表现一个人是否愿意亲近社会的行为模式。通常包括友谊、同情心、乐于助人、利他主义等。社会生态学家认为亲社会行为是生物为保存物种生存的本能。也有社会学家认为,亲社会行为是人类社会的文化与文明的产物,是人类社会进化的结果,并非先天就有。但是对现代社会而言,人们的亲社会行为越多,社会的各方面机能就越良性,人们的生活也就越幸福。
6月27日——【权威人格】
“权威人格”也称“专制人格”,是一种崇尚权威、盲目服从、欺凌弱小的人格类型。具有这种人格特征的人,要求他人对权威表示绝对的服从和顺从,对弱者夸耀自己的力量,甚至排斥弱者。对团体内的理想化道德极为支持,并对违背弃价值观的有人警惕、谴责、排斥和惩罚倾向。一般来说,在比较专制、保守、家教
过严、亲子关系不良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比较容易形成此种人格。
6月28日——【自我悦纳】
“自我悦纳”是指对自己能采取一种积极的悟性。包括既能确认和悦纳自己的身体、能力和性格方面的正面价值,不因自身的优点、特长和成绩而自恋;也不因存在的缺点和失误而自卑。是欣然正视和接受自己现实的一切。自我悦纳是人的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标准。
6月29日——【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指由于优势累积而导致的,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名字来自于《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例如: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一个奖项几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如果把心理上的获得比喻成有形的物质的话,马太效应就是指:有钱的会更有钱,穷的会更穷。这条法则也同样适用于爱情,已经拥有爱情的人往往常常被追求者包围,而没有获得爱情的人似乎永远与爱绝缘。
6月30日——【集体意向】
“集体意向”又称“集体潜意识”,是荣格分析心理学术语。它指人类种族世代遗传下来的潜意识中的共同意向。如人类自古依赖对太阳、神、火、海等都有不约而同的潜在意向。也就是说,由于祖先历代沉积而遗传下来的原型,不需要借助经验的帮助,就可以使一个人的行动与祖先的行动类似。
7月1日词条——【傍同作用】
“傍同作用”是一种“沾光心理”,类似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在自己觉得价值感不如他人时,找一个与自己有关系的,价值感高的人,来替代自己,实现自我价值。比如小朋友发现另一个小朋友的围棋下的比他好,他会说:“这算什么,我爸爸下的比你更好”——他用与自己有关系的“爸爸”的价值,来替代实现了“自我”的价值。
7月2日词条——【酸葡萄效应】
“酸葡萄效应”,就是自己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现象,即个体用能够满足个人需要的理由,来解释不能实现自我目标的现象。就像那只发现自己的个头太小,跳起来一辈子也够不到葡萄的狐狸,它安慰自己,这个葡萄肯定是酸的,吃到了也很难受,还不如不吃。于是,恢复愉快的心情,离开了。这种心理在不能获得某些东西的时候,常帮助我们保持心理平衡。
7月3日词条——【替代效应】
“替代效应”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指用自己能实现的事来替代不能实现的事,以这种方法来满足自己的愿望。比如同样是吃不到树上的葡萄,有的狐狸会这样想:听别的狐狸说,柠檬的味道似乎和葡萄差不多,既然我吃不到葡萄,何不尝一尝柠檬呢!于是,它就心满意足地离开去寻找柠檬。愿望常常需要被满足,这样个体才会不断被自己激励,因此替代效应很有积极意义。
7月4日词条——【反向形成】
“反向形成”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指行为与动机完全相反,物极必反。我们常常提到的“喜极而泣”、“因爱生恨”其实就是这种机制启动的结果。比如有的人很讨厌一个人,但是人际的氛围要求他压抑这种讨厌,于是就出现这个人对他讨厌的人非常客气的现象,这也是一种常见的反相形成。
7月5日词条——【升华作用】
“升华作用”是一种成熟的自我防御机制,指的是心里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要求的冲动或欲望,用符合社会要求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有些喜欢玩火的孩子,因为纵火是不能为社会接受的,于是他后来当了消防员,就是升华了自己愿望的表现。人压抑的能量可以通过升华,转化为艺术灵感,创作冲动、工作热情等等,得到正向释放。
7月6日词条——【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是指因多次重复,超过他人心理的承受能力,而使他人的态度产生逆反的现象。“逼上梁山”的典故,就是超限效应的结果。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也有一次这样的体验,有一次他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他的态度转变,就是因牧师演讲时间超限,令人无法承受而引发的。
7月7日词条——【责任分散】
“责任分散”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指责任的承担者越多,任务越可能无法完成。“三个和尚没水吃”就是这种现象的典型例子。一个和尚抬水时,责任只是他一个人的,所以他责无旁贷,必须完成;两个和尚承担任务时,责任分散成两份,两人互相推诿后,尚可达成协议,付出平等劳动抬水来喝;当责任分散给三个人时,每个人都为求公平,减少自己的努力,总觉得不该负全责,于是谁也没有抬水。责任分散常常导致“集体冷漠”,任务被搁置。所以在管理学上,常常强调要“责任到人”,来打破这种现象的影响。
7月8日词条——【心理年龄】
心理年龄是指人的整体心理特征所表露的年龄特征,与实际年龄并不完全一致。人的一生共经历8个心理时期,即胎儿期、乳儿期、幼儿期、学龄期、青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每个心理年龄期都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如幼儿期天真活泼;青少年期自我意识增强,身心飞跃突变,心理活动进入剧烈动荡期;进入老年期,心理活动趋向成熟稳定、老成持重、身心功能弹性降低、情感容易倾向忧郁、猜疑。所谓心理特点符合心理年龄指两方面的标准:(1)个体的实际年龄必须与心理年龄、生理年龄相符;(2)个体的不同心理发育期应表现出与该时期身份、角色相符合的心理特征
7月9日词条——【胆汁质】
“胆汁质”是一种先天的气质类型。“胆汁质”的人属于神经活动强而不均衡型。这种气质的人兴奋性很高,脾气暴躁,性情直率,精力旺盛,能以很高的热情埋头事业,兴奋时,决心克服一切困难,精力耗尽时,情绪又一落千丈。主要代表人物是三国中的张飞。这样的人适合情绪刺激少,但需要一些激情的工作。不过也有一种笑谈,说“马路杀手都大部分为胆汁质”。
7月10日词条——【多血质】
“多血质”是一种先天的气质类型,“多血质”的人属于神经活动强而均衡的灵活型。这种气质的人热情、有能力,适应性强,喜欢交际,精神愉快,机智灵活,注意力易转移,情绪易改变冷淡。办事重兴趣,富于幻想,不愿做耐心细致的工作。主要代表人物是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多血质”人合适的职业有:导游、推销员、节目主持人、演讲者、外事接待人员、演员、市场调查员、监督员等。
7月11日词条——【粘液质】
“粘液质”是一种先天的气质类型,“粘液质”的人属于神经活动强而均衡的安静型。这种气质的人平静,善于克制忍让,生活有规律,不为无关事情分心,埋头苦干,有耐久力,态度持重,不卑不亢,不爱空谈,严肃认真;但不够灵活,注意力不易转移,因循守旧,对事业缺乏热情。主要代表人物是唐僧。粘液质适合的职业有:外科医生、法官、管理人员、出纳员、会计、播音员、话务员、调解员、教师、人力人事管理主管等。
7月12日词条——【抑郁质】
“抑郁质”是一种先天的气质类型,“抑郁质”的人属于神经活动弱且不均衡的抑制型。这种人对情感的体验深刻、有力、持久,而且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为人小心谨慎,思考透彻,在困难面前容易优柔寡断。行为
孤僻、不太合群、观察细致、非常敏感、表情腼腆、多愁善感、行动迟缓、优柔寡断,具有明显的内倾性。
典型代表人物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抑郁质的人适合的职业有:思想家、天文学家、哲学家、学者、心理学家等。
7月13日词条——【鸡尾酒会效应】
你曾经一定经历过这样的事,在一个很吵很吵的地方,比如拥挤的公车或是鸡尾酒会上,虽然周围很吵,吵到连电话铃响都听不到,但是如果有人叫你的名字,即使他声音不大,你还是会注意到——这就是著名的“鸡尾酒会效应”。它是一种听觉注意现象。这个现象说明,我们对自己的名字的声音都不自主的具有优先选择性,耳朵会很注意和我们名字相近的发音。当人的听觉注意集中于此,意识会将一些无关声音刺激排除在外,该效应实际上是听觉系统的一种适应能力。
7月14日词条——【舌尖现象】
我们都有过话到嘴边,却突然忘记要说什么的现象——这就是“舌尖现象”。这现象是因为大脑对记忆内容的暂时性抑制所造成的,这种抑制来自于多方面,比如想说去“吃西餐”,但脑中又情不自禁的想“中餐更好一些”,于是“吃西餐”被覆盖掉;又比如正要说话时,突然被打断,或者注意力分散了,当过一会儿可以说时,就忘记要说什么。特别是对于考生来说,常常望着考试题,突然头脑一片空白,忘记知识点,也是一种“舌尖现象”。这种现象仅是记忆的一种特殊作用,在现实生活中也很常见。
7月15日词条——【鲇鱼效应】
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场景:水池里养着一群鱼,由于缺乏外界刺激,这些鱼变得死气沉沉,容易死亡。渔民偶然把几条鲇鱼放在这群鱼里,却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由于鲇鱼喜欢挤来挤去,整个水池里的鱼都被带动起来而显得生机勃勃,所以渔民喜欢放几条鲇鱼在里面增加全体鱼的活力与寿命——这个现象在心理学上叫“鲶鱼效应”,指人为的增加一些环境刺激,特别是异质的刺激 ,比如在女生团体里加入几个男生,会增强整个团体的气氛和干劲。后来这个效应也被引申为“竞争机制”,常常在经济、文化等活动中被运用。
7月16日词条——【安泰效应】
“安泰效应”是指要让自己一直生长在力量之源的附近,这样便可不断汲取力量。这个效应来自大力神安泰的故事。他力大无穷,无往不胜。因为他只要靠在大地上,就能从大地母亲那里汲取无穷的力量。可是他的对手发现了这个秘密,便诱使他离开地面,在空中杀死了他。因此,每个人都需要不丢失自己的力量之源,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力量去奋斗。
7月17日词条——【巴霖效应】
“巴霖效应”用来说明许多算命的书或者星座测试能够“准确”指出某人性格的。源自於马戏团经理巴霖先生的一句名言:每分钟都有一名笨蛋诞生。因为那些用来描述性格的词句,其实根本属“人之常情”,或基本上适用於大部分人身上的。例如:水瓶座理性而爱好自由,巨蟹座感性而富爱心等等。其实任何一个人都是爱好自由,有爱心,理性感性兼具的,但是这两个性格的判断语句拿给很多人看,大家都会觉得在说自己。因为它实际上,什么也没说。
7月18日词条——【半途效应】
半途而废是很常见的,大量的事实表明,人的目标行为的中止期多发生在"半途"附近,中点附近是一个极其敏感和极其脆弱的活跃区域。为了防止半途效应出现的频繁,我们选择"大目标、小步子"的实践方法,是很有积极意义的。这样我们拆分任务为小块,就更容易跨过一个又一个的“中点”,到达“终点”。
7月19日词条——【拆屋效应】
这是“折中效应”的一个应用。意思是如果想在墙壁上开个窗口的话,很大的可能是被否定,那么就干脆建议,把整个屋子拆掉,这时候大家就会开始调和,折中,最后同意在墙壁上开个窗户,来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提出要求的时候,不妨给对方的折中心理留有余地。
7月20日词条——【刺猬法则】
“刺猬”法则指的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怎么也睡不舒服,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紧挨在一块,反而无法睡得安宁。几经折腾,两只刺猬拉开一定距离,尽管外面寒风呼呼,可它们却睡得甜乎乎的。所以距离不仅是必要的,也是有一定范围的,或大或小,都不能使人心理上舒服,就像刺猬们,既需要温暖,又需要不扎。
7月21日词条——【黑暗效应】
“黑暗效应”非常适合约会中的恋人们使用。指在光线比较暗的场所,约会双方彼此看不清对方表情,就很容易减少戒备感而产生安全感。在这种情况下,彼此产生亲近的可能性就会远远高于光线比较亮的场所。所以谈恋爱的时候,恋人们常常选灯光昏暗的场所。这是具有心理意义的。
7月22日词条——【酝酿效应】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是酝酿效应很好的一个例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一个难题束手无策,不得不放下,可是当我们去做其他的事情时,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却突然出现在面前。这是因为个体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紧张,忘记了个体前面不正确的、导致僵局的思路,反而具有了突破性、创造性的思维状态。因此,如果你面临一个难题,不妨先把它放在一边,去和朋友散步、喝茶,真的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呢。
7月23日词条——【门槛效应】
跨过了门槛,就进入了屋子。门槛效应就是指由低要求开始,逐渐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对别人提出一个很简单的要求时,他们都很难拒绝,否则怕别人认为自己不通人情。当人们接受了简单的要求后,再提出较高的要求,人们为了保持认识上的统一和给外界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心理上就倾向于接受较高要求。心理学家查尔迪尼在替慈善机构募捐时,仅仅是附加了一句话"哪怕一分钱也好",就多募捐到一倍的钱物。
7月24日词条——【泡菜效应】
“泡菜效应”揭示了“人是环境之子”的道理,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不可抗拒的影响作用。同样的蔬菜在不同的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将它们分开煮,其味道是不一样的。人“性相近,习相远”也是泡菜效应很好的说明。
7月25日词条——【边际效应】
“边际效应”是指当逐次增加1个单位的刺激时,每一个刺激的效果是逐渐递减的。也就是说只有处在边际的第一个刺激出现时,感受才是最明显的。举一个通俗的例子,当你肚子很饿的时候,有人给你拿来一笼包子,那你一定感觉吃第一个包子的感觉是最好的,吃的越多,单个包子给你带来的满足感就越小,直到你吃撑了,那其它的包子已经起不到任何效用了。
7月26日词条——【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似乎再简单不过了,但它的重要性却时时被人们疏忘。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常见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7月27日词条——【缄默效应】
“缄默效应”是指人际中用沉默来表达不满的一种反抗形式。例如一个动不动就发火的老板,他的职员在工作上犯了错误,因为害怕老板发火而保持"缄默",这样上司便得不到正确的信息,结果就会因错误得不到及时纠正而造成重大损失。这就是职员对老板的反抗。这个现象告诉我们,要从长远考虑,无论是在感情上还是在工作上都应尽量不使用强制手段,逼迫别人去沉默。
7月28日词条——【禁果效应】
"禁果"一词源于《圣经》,它讲的是夏娃被神秘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去偷吃,被贬到人间,这种被禁果所吸引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禁果"效应。对于一些人来说,特别是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好奇心强,逆反心理重,因此常出现禁果效应。它给我们的启示有两个:①不要把不好的东西当成禁果,人为地增加“禁果”的吸引力。②要把大多数人不喜欢而又有价值的事情,人为地变成禁果以提高其吸引力。
7月29日词条——【多看效应】
人们对越熟悉的东西越看越喜欢的现象,称为“多看效应”。很多人际交往的高手,都善于利用“多看效应”。例如很多明星通过增加出镜率,提高人们对他的喜爱。不过,“多看效应”发挥作用的前提是“首因效应”, 也就是说要给人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否则见面越多越讨人厌,这便是多看效应的反作用。
7月30日词条——【韦伯定律】
“韦伯定律”是指一开始受到的刺激越强,对后面的刺激越迟钝。比如,人们对汽车票由200元涨到250元会十分敏感,但如果房价从100万元起步,涨了1万元,人们便不会觉得涨幅很大。这就说明“平地波澜”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但是如果一直处于波澜中,增加波澜的幅度,反而是感觉不到的。
7月31日词条——【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是一个职业心理现象,它常常用来形容 “升职不一定带来升值”的现象。人人都渴望因为业绩出色而被提升职位,但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可能无法胜任繁琐的管理工作,他更喜欢教书。这个原理提醒我们,要找准适合自己的岗位,游刃有余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不要一味地追求职位提升,而应更看重自我价值的实现。
8月1日词条——【心理摆效应】
如果你见过钟摆,相信你很容易理解“心理摆效应”,它指当某一种感情的程度越高、情绪越强烈时,你的“心理钟摆”就摆荡得越高,呈现的“心理斜坡”就越大,因此钟摆很容易迅速摆荡到另外一头,也就是说感情和情绪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因爱生恨、喜极而泣、乐极生悲等都是 “心理摆效应”发挥作用的结果。
8月2日词条——【布里丹毛驴效应】
这个效应来自哲学家布里丹养的一头小毛驴,有一天这只小毛驴站在两堆一样的干草之间,犹犹豫豫,来来回回,不知道到底要吃哪一堆,在无所适从中活活地饿死了。 这种因为选择自由而带来的左右为难的困境,就被称为“布里丹毛驴效应”,在生活中很常见。它提醒我们面对机会,要尽快地做出决策,犹豫的结果是错失良机。
8月3日词条——【改宗效应】
“改宗效应”简单说就是“反对者”比“好好先生”更受欢迎。当人们在讨论重要问题时,大家都更喜欢“反对者”,因为如果能使一个“反对者”改变意见和自己的观点一致,会让讨论更有意义。而那些没有是非观念的“好好先生”给人一种没有能力的感觉,也不能使讨论深入;所以敢于直言是非,勇于开展批评的“改宗者”,最终会受到人们的喜爱。
8月4日词条——【淬火效应】
“淬火效应”来源于金属加工过程中的一个现象。金属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浸入冷却剂中,经过冷却处理后工件的性能更好、更稳定。这就提示我们,对于长期被表扬,头脑有些发热的学生,不妨设置一点小
小的障碍,施以“挫折教育”,让他们经历一下“淬火”,会让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更强。另外,对于麻烦事或已经激化的矛盾,不妨采用“冷处理”,放一段时间,思考得会更周全,办法会更稳妥。
8月5日词条——【占有型爱人】
“占有型爱人”是一种爱情人格类型,属于这种爱情类型的人,在爱情里容易紧张、嫉妒,并常常完全被伴侣迷住,完全依赖于自己的伴侣,所以很害怕被拒绝。如果你同意 “我的爱人不注意我的话,我会感到整个人了无生趣”那你就可能是一个占有型爱人。
8月6日词条——【游戏型爱人】
“游戏型爱人”是一种爱情人格类型,这种人对爱情就像其他人打网球或者下象棋一样:享受“爱情游戏”并试图在游戏中取胜。没有一段关系能够长久维持,通常在对方变得令人厌烦或者过于认真之时结束。一如果你同意 “我喜欢与不同的人玩爱情游戏”那你就可能是一个游戏型爱人。
8月7日词条——【利他型爱人】
“利他型爱人”是一种爱情人格类型,这种人的爱情是无条件的关心、给予和原谅。他们认为爱情是一种责任,是对被爱者无任何附加条件的给予。有种类型的人可能会想“如果我不把伴侣的幸福放在我自己幸福之前考虑的话,我是不会快活的。”
8月8日词条——【友情型爱人】
“友情型爱人”是一种爱情人格类型,这样的人的爱情是一种舒适的亲密关系,逐渐地从朋友、共同分享和自我展露中发展出来。这种爱是深思熟虑的、温暖的、富于同情心的。处于这种爱情里的人可能会认为“我最满意的爱情关系是从友情中发展出来的”。
8月9日词条——【“并不只是这些”技术】
“并不只是这些”技术是一种心理推销技术。常常在你犹豫不决是否要买一样东西时,推销员会告诉你说:“并不只是这些。如果现在买,我们会免费送你一个……”实际上,商场里优惠的商品、附赠的东西总是伴随着商品一起赠送。但当推销员将这描述为一种特别的优惠或者是“仅仅为你准备的东西”,我们就会更愿意购买。这其实是因为我们中了“并不是只有这些”技术。
8月10日词条——【拥挤感】
“拥挤感”是一种觉得空间不够大的主观感觉,这是我们常常会有的一种感觉。表达了我们想拥有更多空间的心理状态。但这种感觉是根据我们的对空间的需要而变化的:比如我们想独自游泳,海滩上只有几个人时,我们也会觉得拥挤;但当我们想要热闹的聚会时,即使很多人挤在一个屋子里,我们也不会觉得拥挤。
8月11日词条——【引起注意技术】
“引起注意技术”是一种社会交往技术。社会学家发现,越是能运用新奇的乞讨方式的乞丐,越是能讨到更多的钱,因为他们用“火圈表演”、“古怪的帽子”等引起了别人的注意。这个现象告诉我们,想方设法的引起注意,会避免人们有时会在没有思考的情形下就拒绝他人。这是由于新奇能够激发他人的兴趣,干扰其本能的拒绝模式,让对方服从自己的需要的可能性就会大增。
8月12日词条——【主场焦虑】
“主场焦虑”指的是运动员对主场比赛产生的内心不安,常常发生在比赛开始前。在家门口参加比赛,东道主选手可以获得更多的夺冠便利条件,所以都会重视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但是也会造成压力过大,背负
沉重的期待,而引发焦虑情绪,另外上级为完成金牌指标而在外施加的压力也是原因之一。这种情绪随着比赛的正式开始会逐渐缓和。
8月13日词条——【比赛人格】
运动员在比赛时表现出的性格特征,称为“比赛人格”。它是建立在平时一般人格的基础上,但是由于比赛现场的气氛和对手刺激,有可能表现出与平时不一样的特征。比如压力非常大的时候,反而将怯场的运动员的心理能量调动起来了,会有超出平常成绩的惊人表现。这种在特殊比赛中被环境激发出来的人格特征,会有助于运动员进一步认识发现自己,并可能稳定下来,成为个体一个新的人格特征。
8月14日词条——【赛前淡漠】
“赛前淡漠”表现为情绪低落,缺乏信心,身体乏力等。训练过度疲劳,伤病长期不愈的运动员较易出现这种情况。教练员发现运动员这种心理状态时,需要采取一些积极的语言暗示,并可以采用带领其提前做准备活动等方法来调动比赛的积极性。
8月15日词条——【自我积极暗示】
“自我积极暗示”是一种用自己和自己对话的方式,给予自己积极的鼓励,战胜紧张、恐惧等的自我调试方法。许多成功的运动员都会积极的自我暗示调节。例如,在怯场心理的征兆刚出现时,通过简单、具体,带有肯定性的言语激励自己:“我行!”提醒自己要抱有信心。在暗示的同时,也可在头脑中联想过去成功的情境,使积极意识潜入自我意识,直接对自己的思想、情绪产生作用。
8月16日词条——【怯场心理】
“怯场心理”指的是在比赛中情绪过分紧张而导致原有的运动技能水平无法正常发挥的心理现象。因为运动员的注意力从比赛技能表达转移到了感受气氛的紧张,情绪的不舒适上,所以这种心理状态有可能导致心理崩溃,甚至无法将比赛进行到底。调节的办法主要是转移注意力焦点,使运动员关注到比赛此刻本身,特别是关注到自己技能表现本身,而不要思虑比赛结果太多。
8月17日词条——【赛场心理虚脱】
“赛场心理虚脱”是一种比怯场心理强度更大的心理紧张,运动员可能还没意识到自己产生了过分紧张的情绪,就已经变得心理上一片空白,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进行技能展示,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理状态。这时候自我暗示可能不能起到作用,需要教练员或者心理咨询师进行一些心理干预,比如音乐放松,或者想象放松,用仪器进行生物反馈等方法,来帮助运动员恢复心理常态。
8月18日词条——【赛后认知调整】
在比赛中,运动员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所有心理过程都会进行得异常迅速、激烈,且由于比赛结果的刺激,在赛后出现短暂的心理失衡和异常状态,这些都是健康的暂时的心理现象。赛后的认知调整就是要在这种失衡心理状态出现时,引导运动员针对比赛前后的过程进行意识自我分析,识别并理解自己赛后的情绪,接纳自己在整个比赛中的心理情绪变化过程,让比赛的成败结果的客观意义弱化,而增强运动员主观对比赛意义和自己个体成长关心的深化。积极的赛后认知调整,有助于运动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投入下面的训练中。
8月19日词条——【模仿行为】
“模仿行为”是人的行为形成的重要方式。每个人,特别是儿童,有很强烈的模仿他人的倾向,小孩看到别
人用筷子吃东西,便会试着照样做,不久就学会使用筷子了。我们在初次工作时,也会向他人学习,模仿他人的工作方法,以便让自己更顺利的做好工作。这是人类的高级智能的一种表现。
8月20日词条——【冥想】
“冥想”是一种改变意识的形式,它通过获得深度的宁静状态而增强自我意识和良好状态。在冥想期间,人们也许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并调节呼吸,采取某些身体姿势,使外部刺激减至最小,产生特定的心理表象,或什么也不想。有规律的冥想可以减少焦虑,进而达到心理的平衡。
8月21日词条——【梦魇】
“梦魇”当一个梦让你感到无助或失去控制吓着你的时候,你正在经历梦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梦魇比较少见。然而,某些人更经常地体验梦魇,有时每夜都会有。经历过创伤事件的人可能经历重复的梦魇。如经过大地震和没经过大地震的人相比,可能体验到多于两倍的梦魇。而且,我们也许能够想象出,许多梦魇与地震的灾难性后果有关。
8月22日词条——【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他人提供的一种资源,告知某人他是被爱、被关心、被尊重的,他是生活在一个彼此联系且相互帮助的社会网络当中的。除了社会情感支持的形式外,社会支持还可以提供他人有形的支持,比如金钱、住房,以及信息支持,如他人的建议、个人反馈、资讯等。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更好的缓解、处理我们生活工作中的压力和遇到的灾难。
8月23日词条——【害羞】
“害羞”可以界定为一种在人际环境中使人感到不舒服和压抑的状态。它可能是我们中的很多人到新环境后稍微有点沉默寡言和窘迫的感觉,但是害羞也可能会发展成为由于对人害怕而引起的极端恐惧。许多害羞的人同时也是内向的人,以独居的方式生活,没有多少社会活动。也有一些是“外向性害羞”的人,在公共场合表现活跃但内心是害羞的,他们喜欢参加社会活动,也有社交技巧来有效地完成这些活动,但是仍会担心自己是否真正受他人的喜欢和尊重。
8月24日词条——【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指一个人在给定情景或小组发挥作用时,人们期待他做出的一套由社会界定的行为模式。不同的社会情景,需要不同的角色。当你在家的时候,你可能扮演着“孩子”的角色。当你身处教室的时候,你是“学生”的角色。还有在其他的时候,你是一名“最好的朋友”或者“恋人”。社会角色也带给了我们很多的规范。
8月25日词条——【群体极化现象】
“群体极化现象”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在处理有风险的事件的时候,如果参与的成员意见大多比较保守的话,经过群体的讨论决策就会更加保守。相反,如果大多数个人意见趋向于冒险的话,群体讨论后得到的决策就会更加有风险。也就是说,群体讨论会得到更加极端的决策。比如在团体炒股中,这种现象就经常发生。
8月26日词条——【高情商人类】
“情商”是一个常常被提起的词,但“高情商”的人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如果你符合下述的标准,你的情商就属于高水平了:尊重大部分的他人,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别人,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能承受压力。自信而不自满。人际关系良好,和朋友或同事能友好相处。善于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方面的问题。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
8月27日词条——【低情商人类】
“情商”是一个常常被提起的词,但“低情商”有哪些表现呢?如果一个人自我意识差。无确定的目标,也不打算付诸实践。严重依赖他人,容易被别人的评价影响。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差。应对焦虑能力差。生活无序。无责任感,爱抱怨……那这个人就属于“低情商人类”,通过心理辅导和性格发展,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情商水平。
8月28日词条——【AQ】
“AQ”是Adversity Quotient的缩写,一般被译为挫折商或逆境商。AQ值就是逆境商数,简称“逆商”。它所显示的是我们在面对逆境时的处理能力。明确地描绘出一个人的挫折忍受力。根据AQ专家保罗·史托兹博士的研究,一个人AQ愈高,愈能以弹性面对逆境,积极乐观,接受困难的挑战,发挥创意找出解决方案,因此能不屈不挠,愈挫愈勇,而终究表现卓越。相反的,AQ低的人,则会感到沮丧、迷失,处处抱怨,逃避挑战,缺乏创意,而往往半途而废、自暴自弃,终究一事无成。AQ不但与我们的工作表现息息相关,更是一个人是否快乐的重要关键。考察AQ主要依靠以下四个关键因素——控制,归属,延伸,忍耐。
8月29日词条——【3Q】
除了智商、情商外,近年来又流行起“逆商”。于是IQ EQ AQ被并称3Q,成为人们获取成功必备的不二法门。有专家甚至断言,100%的成功=20%的IQ+80%的EQ和AQ。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事业成功必须具备高智商,高情商和高挫折商这三个因素。在智商和情商都跟别人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挫折商对一个人的事业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简而言之就是“顺境要 EQ, 逆境需AQ”。
8月30日词条—— 【情绪智力】
“情绪智力”在心理学上,是比“情商”更规范的一个专业词汇,它指一个人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包括一个人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妥善管理自身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认识他人的情绪的能力以及人际关系的管理的能力。
8月31日词条——【心理CT】
心理CT是在国际专业心理测量的简称,就好像一个心理的X光透视,但却是依靠一系列的复杂的测量工具进行的,它能对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进行比较全面的测量。它包括269个心理量表的结果分析,检查内容涉及一个人的内外向、男女子气、情商、领导能力、合作能力、社交能力、创造能力、挫折承受力、敬业精神、情绪稳定性、宽容性、非社会化倾向、人际关系、学习能力、个人风格、职业倾向等方面的内容。
9月1日词条--【名片效应】
"名片效应"指的是两个人在交往时,如果首先表明自己与对方相同的态度和价值观,就会使对方更愿意同你接近,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就是说,如果你想亲近一个人,就要像发送名片一样,把自己的兴趣、态度和观点明确的表达给对方。
9月2日词条--【瓦拉赫效应】
瓦拉赫是一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小时候曾被父母安排学习文学,失败了。此后,父母又让他改学油画,可他还是不行。面对如此"笨"的学生,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的素质,建议他学化学。结果转学化学的瓦拉赫突然爆发了智慧火花,成为杰出的化学家。瓦拉赫效应说明:人的智能发展是不均衡的,都有智慧的强点和弱点,一旦找到了发挥自己智慧的最佳点,便可取得惊人的成绩。
9月3日词条--【共生效应】
"共生效应"源自自然界的共生现象,指的是: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它显得矮小、单薄,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会根深叶茂,生机盎然。在我们人类群体中也存在"共生效应",与他人容易亲近的人,生长发展会比离群索居的人更健康,所以我们还是很需要他人的。
9月4日词条--【迁移效应】
"迁移效应"指的是在学习中,先学的东西会对后学的东西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先学到的这对我们学习的启示是:一、要注意发现概念、原理的相同、相通之处,最大利用正迁移效应来省力学习;二、要善于区别前后学习内容的差异,特别是细微之处,不要混淆前后学习的内容,避免张冠李戴,尽量减少迁移的负效应。
9月5日词条--【反馈效应】
"反馈效应"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名词,指的是当一个人学习时,如果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有所了解,会起到强化学习效果的作用,这将促进人们更加努力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9月6日词条--【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又称为"破罐子破摔"、"墙倒众人推"效应。指的是,如果一名学生因为成绩不好或有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就给他贴上一个"差生"或"坏学生"的标签,那么人们就会带上有色眼镜看他,只要他犯了一点小错,就抓住不放,乱扣帽子--因为既然是破的东西,让他再破一些也无妨。这种效应很容易让一个"准坏孩子"真的变成"坏孩子"。
9月7日词条--【权威效应】
"权威效应",就是指说话的人如果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他所说的话容易引起别人重视,并容易认同。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人微言轻、人贵言重"。我们大部分人都是从做学生开始,我们最近的"权威"就是老师。在我们的自我独立过程中,破除对老师的"权威效应"是一个很关键的成长环节。
9月8日词条——【模仿学习】
“模仿学习”是以模仿榜样的行为方式进行学习的一种模式。因此榜样在模仿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榜样与模仿者的性别、年龄、个性特征等方面相似越多,被模仿的可能性越大;榜样受奖励的行为比受惩罚的行为被模仿的可能性大。
9月9日——【人质情结】
人质情结,是指某件事的被害者对于伤害他的人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他的一种情结。这个名词来自于1973年斯德哥尔摩银行的事件,一名越狱犯人抢劫银行并挟持了4名人质,并挟持了131小时之久,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遭挟持者却逐渐对于该犯人产了同情与认同,甚至有崇拜的心理,于是产生了帮助犯人逃跑的行为。这个情结告诉我们,恨和怕有时候也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连接,会激发出需要和依恋,哪怕对象是伤害我们的人。
9月10日词条——【表达】
“表达”在社会心理学里是指当人们对和他人的关系不满意时,所作出的一种反应方式。与抱怨和愤怒相比,表达是一种积极讨论问题,努力的寻求折中方案、寻求帮助、努力地改变自己,以取得他人理解的有效行为方式。从本质上讲,表达指的是为了挽救出现问题的关系而付出的努力。在工作情境中,员工可能会为了表达自己的不满,而与上司讨论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向工会领导进行咨询,这是最有利于管理的一种
意见形式。
9月11日词条——【忠诚】
“忠诚”在社会心理学里是指当人们对和他人的关系不满意时,所作出的一种反应方式。指被动但乐观地等待情况好转。在爱情关系中,一个不满意但忠诚的人,会在两人感情出现裂痕时作出如下反应:等待、期望或祈祷情况会随时间好转。当人们认为关系中的问题相对较小,也没有什么其他的解决方法,最可能以这种方式做出反应。
9月12日词条——【忽视】
“忽视”在社会心理学里是指当人们对和他人的关系不满意时,所作出的一种反应方式。指被动地让关系继续恶化下去。在工作情境中,这意味着通过偷懒、频繁迟到或缺勤,或者利用上班的时间做私人的事情等让工作情况不断恶化。在个人关系中,忽视表现为花更少的时间与伴侣待在一起,忽视伴侣的存在,拒绝讨论问题,对伴侣态度恶劣,或者“就让关系崩溃”。当一个人过去就对关系不满意,对关系投入也不多时,这种反应最有可能发生。
9月13日词条——【退出】
“退出”在社会心理学里是指当人们对和他人的关系不满意时,所作出的一种反应方式。在工作情境中,退出可能以寻求一份新工作、换岗或辞职的形式出现。在浪漫关系中,退出的表现形式是:从一起居住的房子里搬出来,虐待伴侣,或者通过离开或离婚来结束关系。在个人关系中,当人们相信他们不会失去什么的时候他们最可能结束一段关系。当关系不幸福,个人投入相对较少,或个体有其他合理的选择时就会以这种方式作出反应。
9月14日词条——【社会助长】
“社会助长”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名词,即有他人在场时,人们可能会比独自一个人的情况下表现得更好。社会心理学家设计了一个实验,看儿童在群体情境下拉钓鱼线是否比独自一人的情境下更用力。正如预测的那样,在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下,儿童会更卖力。也就是说当在场的其他人做相同的工作,或者仅作为观察者时,都存在社会助长现象。社会助长不仅限于人,研究者在老鼠、蟑螂、鹦鹉等动物身上也发现了这种效应。例如,一个蚂蚁在群体中挖沙的数量比独自情境下多3倍。
9月15日词条——【社会抑制】
“社会抑制”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名词,同社会助长相反,他人的存在有时会抑制个体的绩效。在工作中如果任务难度过大,注意力需要全神贯注的时候,他人的存在就成为一种干扰,这会使人变得紧张,出现错误,效率变低。但是当我们经过努力的练习,使任务难度降低,可以分散部分注意力的时候,他人在场就不会受到干扰,反而会激发我们的向上动机,发挥出色。
9月16日词条——【气氛效应】
“气氛效应”是一个社会心理学概念。它指一个人进入一个带有浓烈气氛的情境,就会情不自禁的做出符合这个情境的行为,即使这个行为可能做出来并不恰当。比如一个孩子在课堂上习惯了手背后坐着,当他到博物馆参观,讲解员像老师一样讲解文物时,他也会习惯性的背起手。这个效应每天都在悄悄影响我们的生活,只是你可能尚未察觉。
9月17日词条——【同理心】
“同理心”是心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站在对方立场思考的一种方式,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换位思考”。把自己当成是别人,想象如果是自己,会因为什么心理产生这种行为,从而理解和接纳对方的这种行为,
这是一种很良好的人际互动心理。
9月18日词条——【惩罚需要】
“惩罚需要”是一种心理情结,指一个人无意识地寻求一种惩罚。我们都有这种体验,小孩、青少年和一部分成年人有时的举动看上去就像是在自己寻找惩罚一样。比如小孩子会故意摔碎东西,年轻人刚刚学会开车就会超速驾驶……这是由于他们刚刚学会拥有一些自主权,就想试探一下这个自主权的限度究竟在哪里。所以他们需要惩罚来帮助他们确定行为的界限在哪里,同时惩罚也能让他们得到他人的关注。
9月19日词条——【共塑文化】
“共塑文化”是心理学家对人类文化研究的一种类型,它指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同辈人行为规范的影响比前辈教导的效果要大很多——也就是说一个群体的文化是由同龄人共同塑造的,而不是由更年长的一代塑造的。所以前人的文化常常不适合后辈的文化,这就是“代沟”产生的原因。
9月20日词条——【高原现象】
“高原现象”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瓶颈”,这不仅仅体现在人生境遇上,更体现在心理能力的培养和学习一件具体既能上。例如:当我们学习打乒乓球时,开始会随着练习的增加,球技一直在提高,但在达到某一水平后,就出现暂时的停滞不前;在恋爱中也会出现这种现象,刚刚坠入爱河时,会感觉每天都更爱对方一点,但两人的情感到达某个“高原”后,似乎就不再上升,而是转变为一个平原。
9月21日词条——【立体思维】
“立体思维”是描述人的思维心理的一个词汇。它指一个人能在事物发展的不同层次上向正、逆、纵、横方面延伸思考,以获得新的思想或解答。这是一种具有创造的思维方式,可以将看似不关联的知识联系起来,并从而悟出深刻的道理,发现新的拓展领域。
9月22日词条——【自罪倾向】
“自罪倾向”是一种心理情结,是人类共有的心理现象。它指一个人即使没做错什么事,但是在别人的攻击下,也会产生一种“我错了”的感觉。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讲,这是压抑对别人的攻击的结果,因为“受了别人的欺负没反抗,很对不起自己”,所以对自己产生了内疚感,但是这种感觉向外投射,结果形成了对他人的内疚——自己有罪,并好像要对什么事负责。
9月23日词条--【感觉超载】
"感觉超载"是一个社会心理学词汇,它形容我们的感觉系统就像电梯,也有一个忍耐的限度,如果让我们的感官不断的去接收刺激,它也会"超载",从而引发不良情绪。比如我们都会明白妈妈的唠叨是一种关心,但却还是克制不了的感到心烦,就像被唐僧念的孙悟空,其实是因为不停顿的语言刺激,让我们的听觉系统感觉超载了。
9月24日词条——【心理创伤】
“心理创伤”又叫“精神创伤”,它指遭受严重的精深打击或长期痛苦经历的折磨,造成心灵上的伤害。所有的心理创伤,都需要及时的抚慰,及时的处理和保护可以让我们的心理功能保持健康。但是如果长期受创还不能及时抚慰,就会损害正常的心理功能。导致心理或精神上的疾病。法律上的“精神损失费”,其判断的标准就是有没有给原告造成“心理创伤”。
9月25日词条--【群体思维】
"群体思维"指出了一个社会心理现象,就是往往掌握在大多数人手里的,不一定是真理。因为当一个群体
里的大多数人都认定一件事时,他们往往会因为人多势众而感觉自己的判断无懈可击,于是过分乐观,不再听取少数成员的异议,于是做了错误的决定。例如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时美国毫无准备,就是因为美国的大多数军官认为日本没能力偷袭,而忽略了情报人员的情报。
9月26日词条--【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指自愿提供对他人有利的帮助,而且并不打算获得回报。在我们的文化里,"学雷锋"就是一种利他行为。也就是说,判断一种行为是否利他,主要看动机是否是不图回报的。比如一个陌生人冒着生命危险将一个伤者从即将爆炸的大楼里拖出来,然后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消失在深夜里,不求伤者任何的回报,这就是一个利他行为。
9月27日词条——【审美经验】
“审美经验”是由于人们对大自然、艺术品等的欣赏,而产生的一种美好而愉悦的体验。它不同于生理上的快感,而是一种精神享受,是人的内在经验与审美对象之间产生互动和共鸣的结果。比如我们看到一朵花,我们会先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它是否美丽,然后再去体验它的美感。审美经验对我们每个人都非常重要,“一见钟情”、“似曾相识”这些感觉,都来自于我们的审美经验。
9月28日词条——【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是现今非常流行的词汇,它是一种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提高创造力的方法。具体的操作是由主持人提出问题,然后鼓励每名成员对问题提出新想法,但不对任何想法作评价。头脑风暴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不作评价,也就是说任何人说了任何话,大家都不去评价;二是数量大于质量,就是说想法越多越好,多多益善。越是随心所欲的讨论,越能让头脑“风暴”起来。
9月29日词条——【边缘人】
“边缘人”是社会心理学词汇,指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文化间的人——两边都沾,却两边都不靠,位置似乎很尴尬。比如从农村转入城市、从某一行业转入另一行业、从某一国家移民到另一个国家……都会令自己的角色成为“边缘人”,出现适应上的困难和一些心理冲突,如紧张、失落、自卑、过分小心等。“边缘人”首先要从自己开始,慢慢接纳新环境的文化,而且他们也更需要大家的关怀。
9月30日词条——【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是社会心理学词汇,它指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状态,是社会对特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比如我们觉得"法官"应该是"公正"、"严肃"的,那么这些期待就都包含在"法官"这样一个"社会角色"里。
10月1日词条——【先赋角色】
"先赋角色"是一种"社会角色",它是指建立在先天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如父母的角色,只要生育子女,就可以成为父母,不需要任何的其他条件。"先赋角色"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社会角色,对这个角色的适应,影响着我们日后建立其他的"社会角色"。比如:一个儿子从未收到宠爱,很可能以后成为了"男友",也不知道如何去宠爱"女友"。
10月2日词条——【成就角色】
"成就角色"也是一种"社会角色",它指的是,需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够获得的角色,如教师,医生等……这些明显是带有一定的社会成就的职业,是我们主动争取的身份,也是我们主动扮演的"社会角色",它是我
们后天价值感所在。如果我们从一个平凡的孩子成为了一个高明的医生,就会感觉自己很成功,这就是进入"成就角色"带给我们的快乐。
10月3日词条——【自觉角色】
"自觉角色"是一个人对自己现在所展现的"社会角色"的觉知状态,比如小明在父母面前,能清楚的知道自己现在是儿子;在女友的面前很清楚自己是男友;在工作时很清楚自己是个律师……这种清晰的"知道"是非常重要的。假如小明在女友面前总带着"儿子"的角色,就很有可能总要求女友不断付出,而自己仅仅像孩子一样去享受宠爱。这样两个人的关系就很容易因为小明"自觉角色"的偏差而出问题。
10月4日词条——【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也称为"印象粉饰",指一个人尽其所能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甚至有时候会故意装出一种并不符合本心的样子,让别人按照自己的期待,去认识自己。例如一个嘻哈青年,去面试外企职位时,也会穿上笔挺的西服,梳齐头发,与平日嘻哈的样子大不相同,就是为了让对方留下"专业"、"稳重"、"成熟"的样子,以便通过面试。
10月5日词条——【角色冲突】
"角色间冲突"指的是我们有时候会因为同时拥有两个身份而左右为难,比如你是一名教师,既要保持老师的权威,又需要和学生做朋友,"老师"和"朋友"这两个身份就会有冲突。又比如:爱人之间合作事业,即使"夫妻"又是"同事",有时候就很难分清自己现在是用丈夫的身份在说话,还是用同事的身份,很容易混乱。角色冲突有时候会给我们带来一些争吵和困惑,但只要重新认清角色,就可以找到解决方法。
10月6日词条——【"清官"人格】
"清官"人格是指一个人总是抱着强烈的公共道德感,自动自发地监督别人。就好像"清官"一样,总要给别人的行为断出个是非所以。比如监督路人是否"红灯停,绿灯行",是否随地吐痰,是否按时到岗等……我们平日里长提到的"好管闲事",大多数指得就是这种有"清官"人格的人。
10月7日词条——【同一性危机】
“同一性危机”是发展心理学中的词汇,它指一个人在青春期会出现的一种必然的自我冲突。在这个时期,我们都会自己和自己打架,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感到困惑,会容易动感情、闹情绪,并且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这是由于我们的心理已经成长到一个需要“寻找真正自我”的阶段,以往那个依赖着父母的我,和即将独立的我开始搏斗,然后通过冲突发现自我,这是一种必然的冲突,也是正常的危机,通过“同一性危机”,我们会获得独立的自我。
10月8日词条——【内部言语】
“内部言语”就是我们常常说得“内心独白”、“内心OS”,也就是我们的自言自语。这种言语会突然而至,不打草稿,比如你正在发呆,会突然自己对自己说了一句:“我啥都不懂诶……”;也比如你走着走着路突然哼起歌……这都是“内部言语”启动的结果。“内部言语”是我们潜意识控制的自动调节机关,会呈现我们更多的内心需要和思维创造力,是很有趣又很神秘的心理现象。如果想了解自己,不妨悄悄观察一下自己的内部语言哦。
10月9日词条——【出生创伤】
“出生创伤”是一种难以置信的创伤,它指我们出生时,为了离开母亲的子宫,必须要经历的挣扎历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收到的挤压痛苦。有心理学家认为这种出生时受到的痛苦往往是一些心理疾病的根源。
10月10日词条——【认知情结】
“认知情结”是一种社会生存能力,它指一个人理解别人行为的能力。“认知情结”较高的人在看别人做事时,会从多角度去理解,比如看一个人骑自行车闯红灯,认知情结较高的人会首先认为这个行为违反了交通规则,但随后会考虑到,也许这个人有特殊的情况,比如上班快迟到,或者赶着去医院。但认知情结低的人则只会注重某一个角度,比如仅仅认为对方违法了,是没有道德的行为。
10月11日词条——【任务价值】
“任务价值”是职业心理学中的一个名词,它指每个人去完成任务时,首先会根据自己的期望去评价这个任务对自己的价值,然后才会根据价值的高低去付出同等价值的劳动。比如面对一项爬到山顶的任务,人们会先评估一下爬山对自己的价值,需要自己费多大的力,付出多少时间,可能遇到的意外,以及爬到山顶会获得什么。所以,如果想要布置一个任务给别人,就需要考虑对方对此“任务价值”的评估。
10月12日词条——【人际就近原则】
“人际就近原则”说出了我们建立亲密关系的秘密。它指我们往往会和离我们物理距离、时间距离都近的人保持更亲密的关系。有一项调查显示,当人们要参加某一个近期的晚会,可带一名朋友参加,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最近认识的朋友出席,而不会选择认识5年以上的旧友。而我们也常常和同桌、邻居成为朋友或恋人,这些都是“人际就近原则”的结果。
10月13日词条——【测验焦虑】
“测验焦虑”是常常发生的一种心理焦虑。当我们即将接受测验、考试、考验时,所出现的一种忧虑、期望、紧张的心理状态。学生身上出现的考试焦虑,体检时医生举着听诊器,被检查者会出现的心跳过速等等……都是“测验焦虑”的一种正常反应。
10月14日词条——【犯错误效应】
“犯错误效应”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现象,它指很有才能的人,如果同时有一些小缺点,反而会增加吸引力。而一完美无缺的人,反而会被大家疏远。比如福尔摩斯对政治一窍不通,爱因斯坦思考时会撞电线杆,明星们都有一些小癖好……这个现象提醒我们,追求完美的同时,也要给自己留有一些小缺陷,这样才能拉近和别人的距离。
10月15日词条——【冷热水效应】
“冷热水效应”来自于日常生活常识,如果桌上有一杯温水、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先将手放在冷水中,再放到温水中,会感到温水热;当先将手放在热水中,再放到温水中,会到温水凉。同一杯温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感觉,这就是冷热水效应。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参照的事物会改变我们心理的标准。我们心里的这杆秤,秤砣并不固定。当秤砣变小时,它所称出的物体重量就大,当秤砣变大时,它所称出的物体重量就小。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就是受这秤砣的影响。
10月16日词条——【钝感力】
“钝感力”一词其实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发明。按照渡边淳一自己的解释,“钝感力”可直译为“迟钝的力量”,与“敏感”意思相对,即面对生活中的事态,都会慢半拍去应对,甚至有些情绪根本察觉不出来。钝感系数越高,对外部反应越迟钝,更容易保持情绪稳定和理性思维,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钝感力提醒着我们,在生活中偶尔也保持一些迟钝,不要太敏感,或许更能够保持心理健康。
10月17日词条——【催眠】
催眠是心理学中最令人好奇的疗法,实际上催眠的本质就是暗示。 它以人为诱导,通过如放松、单调刺激、集中注意、想象等引起的一种特殊的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在催眠过程中,被催眠者的潜意识被调动起来,遵从催眠师的暗示或指示,并做出反应。催眠的深度因个体的催眠感受性、催眠师的威信与技巧等的差异而不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浅层的催眠,可以帮助维持心理稳定,而且可以自己进行。而深度的催眠,只适用于特殊的人群,而且在日常的心理咨询中并不常用。
10月18日词条——【成败效应】
“成败效应”是指努力后的成功效应和失败效应,是教育学家在研究中发现的。他的研究是,学习材料为几套难度不等的问题,由学生们自由地选择解决。他发现能力较强的学生,解决了一类中一个问题之后,便不愿意再解决另一个相似的问题,而挑较为复杂的艰难的问题,藉以探索新的解决方法,而感到兴趣更浓。这就显示学生的兴趣,不仅是来自容易的工作获得成功,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以达到成功的境地,才会感到内心的愉快与愿望的满足。
10月19日词条——【驼峰效应】
“驼峰效应”这种说法出自滑雪运动,在这项运动中,活动的目标是轻松愉快地顺着山坡往下滑行,但想要拥有这个过程就必须先登上山顶。我们的心理状况也是这样——为了最终能朝正确的方向前进,有必要先往相反的方向走一段。为了拥有更长久的快乐,我们有时需要付出一定阶段的悲伤。所以如果你的心情正处在幽暗的境地,可不要放弃哦,因为爬上山顶,就可以迎来愉悦的新生活。
10月20日词条——【易感效应】
“易感效应”是一种教育心理学观点,我们曾经学习过的东西,当再次遇到它时,我们就会更容易理解其中的意义。这种现象称为易感效应。它常被用来解释提前复习对新知识的学习的影响。同时,这种效应也潜伏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一个人给你讲了一个新故事, 当另外一个人也讲起同一个故事时,你会更容易明白他要讲这个故事的意义。
10月21日词条--【自我障碍策略】
"自我障碍策略"是一种"故意的""自作自受"。指人们预期到自己可能失败时,提前准备一系列导向失败的行为,比如,要考试了,故意着凉生病,这样当失败真正来临的时候,就有借口解释。使用这种策略主要是为了在失败时候,就可以使得他人不把我们的失败归结于我们缺乏能力,而是由于其他外界原因。
10月22日词条--【巴凯特现象】
"巴凯特现象"是一种社会攀比现象。这个词来自于英国一个著名电视剧中的小人物巴凯特,她每天无所事事,就喜欢观察她的邻居们,看人家有什么收获,或者获得哪些社会地位,然后就表现出不屑,但她同时却在穷邻居面前表现着强烈的优越感。
10月22日词条--【负性效应】
"负性效应"是指人们认识他人的时候,对正负信息--也就是这个人做得好事和坏事形成的印象不均等的现象,我们对一个人做的坏事比好事记得更加清楚。例如:你看到一个人等红灯时随地吐痰,你会觉得他怎
么样呢?大多数人都会对他随地吐痰印象很深,却不会记得他遵守了交通规则。
10月23日词条--【极快乐原则】
"极快乐原则"强调着当我们处在美好的经验里时,心情达到"极快乐",会让我们更容易接纳后面不愉快的事。比如你到了一个新环境,先遇到了善良的人、晴朗的天,心情非常愉快。即使后来自己生病了、邻居对自己不友好,却依然会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地方。这个现象提醒我们,快乐和悲伤发生的顺序,也影响着我们的承受能力。
10月24日词条--【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听起来拗口,但它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裙带关系",是中国人处理人际关系时常用的一个原则,即一个人和我属于一个宗族或者圈子,我就对他越好;而非我的宗族、圈子的人,我可以毫不关心。你可以观察一下自己和周围人,是不是都悄悄得按着这个法则在社交呢?
10月25日词条--【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一种消极的社会心理信念,即认为无论自己如何努力,也注定要失败,这种信念通常是由于长期的挫折和失败导致的。有这种信念的人,对于成功已经绝望,于是便干脆"认命",默默等待失败的到来。而往往本来可以很容易成功的事,也会因为这种信念作祟,而最终失败。
10月26日词条--【情绪性寂寞】
"情绪性寂寞"就是我们常常提起的"寂寞",但它更强调当没有任何亲密的人可以让我们依赖时,引发的寂寞。比如到了一定的年龄以后,一个人需要建立一个家庭,并把配偶当成亲密的人来依赖,却因为一些原因,到了40岁还未成家,他又与父母及朋友住的较远,就会常常出现情绪性的寂寞。
10月27日词条--【社会性寂寞】
"社会性寂寞"是指当我们所处的环境,缺乏亲密的朋友或同事,而没有归属感时,产生的寂寞。比如远在国外生活的人,常常因为观念和行为很难融入到当地人的生活中去,因此常常会产生社会性寂寞。
10月28日词条——【诚实细胞】
“诚实细胞”是用来形容我们每个人都有的一个先天的特质——“诚实”,如果在我们的成长中,能够诚实的对待自己的需要,接纳自己,就会获得身心的健康;但如果常常压抑自己真实的心情,隐瞒真实的想法,“诚实细胞”会死去,影响身体的免疫系统健康。美国的一位社会学教授,调查了255名同性恋者, 发现在癌症和其他严重感染疾病的发病率方面,隐藏自己性取向的人比不隐瞒的人高出3倍。这个现象告诉我们,保护自己心理的“诚实细胞”,如实对待自己的需要,才能带给自己真正的幸福。
10月29日词条——【鸟笼逻辑】
“鸟笼逻辑”是人的一种定势思维。如果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你的房间里最显眼的位置,过不了几天,你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因为只要有人走你的房间,看到鸟笼,都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这个现象告诉我们,人是采取惯性思维的,我们很容易受到一件事物的暗示而联想到另外一件事物,这种逻辑帮助我们做到了“物尽其用”。
10月30日词条——【虚假同感偏差】
“虚假同感偏差”指的是:我们有时候会认为和自己喜好一致的人是大多数。比如,你喜欢玩电脑游戏,那
么就有可能高估喜欢电脑游戏的人数。你也通常会高估自己喜欢的明星Fans的人数,高估支持自己力挺的球队的球迷人数…… 这个同感的“偏差”往往是由于我们放大了自身评价的力量,因为“太喜欢了”,或者“太相信了”,所以会认为和自己站在一起的必定是大多数。这个现象提醒我们,当你痴迷上一件事时,要记得留一盆冷水给自己,或许这件对你有极大吸引力的人或事,别人并不一定那么喜欢。
10月31日词条——【和谐张力状态】
“和谐张力状态”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它向我们每个人提出一种保持自己心理健康的方式,就是“用自己的节奏活着!”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是“急性子”,有的人是“慢性子”,并没有一个“性子”是绝对标准, 我们都需要找到自己的节奏,让自己的神经系统和身体器官组织在最舒适的速度中活动,这样有助于调节身体和心理的张力。 精神治疗法的医生通过手部的按压,以及肌肉上轻微的按触来帮助患者更好的感受自己的节奏,以舒缓张力。
11月1日词条——【撒谎癖】
“撒谎癖”是一种心理上的病理癖好。这类人十句话有九句半是假的,常常用自己编造出的事物让别人看重自己。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会撒谎,但并非每个人都会成“癖好”,因为正常人撒谎是偶尔用来掩饰心虚,或者避免麻烦。但“撒谎癖”往往是把自己的行为虚构出一个“伟大”的版本,目的是让别人觉得自己“了不起”。他们这种心理异常是由长期的自卑,或者幼年长期处在不被肯定的环境中而引发的。
11月2日词条——【夸大狂】
“夸大狂”也被成为自大狂,这类人常常高估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比如对智力,身体,社交,爱情这些方面的自我评价都会高于自己的实际水平。他们常常像“骄傲的公鸡”一样,不断诉说着自己的“强大”,而且会有一种超乎常人的自信。其实有一点点高估自己,是心理健康的一种表现,能够帮助我们有自信的生活,但是经常性的过高估计,反而会成为一种心理问题, 化身为一种对伟大的妄想。“夸大的背后往往站着一个弱小的自我”,所以我们都不要做夸大狂哦~
11月3日词条——【莫扎特效应】
“莫扎特效应”是音乐心理学名词。它指出听音乐会提高我们的智力水平。这个效应来自于加利福尼亚大学两位研究者的实验,他们邀请大学生听莫扎特的《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然后对他们进行智商测试。发现大学生在听了10分钟的音乐后,在空间推理测试中的得分有明显的提高。这是由于音乐在脑部穿行时,会通过听觉系统让我们的空间辨认神经兴奋。这个效应告诉我们,听音乐真的会变聪明哦,所以每天用个10分钟听一听纯音乐吧,来训练一下我们的大脑。
11月4日词条——【詹森效应】
“詹森效应”是说有一名运动员叫詹森,平时训练有素,实力雄厚,但在体育赛场上却连连失利。人们借此把那种平时表现良好,但由于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而导致竞技场上失败的现象称为詹森效应。 让大家印象深刻的一个例子就是2008年奥运会上射击选手埃蒙斯,与上次奥运会一样最后一枪出现失误,错失金牌,这也说明了心理素质在比赛中的重要性。
11月5日词条——【心理饱和】
“心理饱和”属社会心理范畴。就是人已经处于一种非常厌烦的,不想再继续某项任务的心理状态,指心理的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 如:卓别林在《摩登时代》中扮演一名工人,成天做着"拧螺丝"的活,干久了,他看见过路女人胸前的一对钮扣,也用扳手去拧。又如:一位领导参加书法大展,工作人员请他题字,他信手写下"同意"二字。这虽属笑话,却也是心理饱和的典型例子。
11月6日词条——【景观失忆】
“景观失忆”指处在环境变化之中的人往往会忘记原来环境的样子。这是社会心理学家从复活节岛中提出的观点。复活节岛是一个没有树而全是石像的岛,但岛上以前是有很多树的。树是怎么没有的呢?都让当地人为了运送石像给砍伐掉了。也许有人会问,在砍掉最后一棵树的时候,那个人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呢?他难道都没意识到是最后一棵树了么?其实这就体现了景观失忆这个概念,砍最后一棵树的那个人他根本就不记得有树的复活节岛到底是什么样子了,在他的心目中没有树木的岛屿才是复活节岛。就像我们不记得小时候的天空是什么颜色了,只知道现在的天空被工业废气弄的乌突突的样子。
11月7日词条——【小数法则】
“小数法则”属于认知心理学范畴。在判定一件事物时,我们都要有一个对比才能做出判断,比如看一个人跑的快不快,就要知道人们跑步速度的平均值,即样本,再拿这个样本与单个人的速度相比较来判断。但人们通常会忽视样本大小的影响,认为小样本和大样本具有同样的期望值。例如,只找几个人相比较跑步速度,就判定某个人跑步速度很快并对他抱有奥运会夺冠的期望这显然是片面的,也许这几个人跑步速度都是很慢的类型。在这里,人们实际上把小样本的期望值视为大样本,对此出现了很多人比较时才具有的期望值。避免这样的情况就要扩大我们的眼界,对事情要看得全面一些。
11月8日词条——【幻想反应】
“幻想反应”的心理基础来自弗洛伊德的理论:人处于幻想状态,对不能得到满足的欲望,以幻想方式可达到暂时的心理平衡。常见的幻想反应见于角色幻想和性幻想中。一名15岁女孩,其母年轻,漂亮,能力强,在保险公司工作,收入颇丰。女孩以有这样的母亲而自豪,一直沉浸在对母亲的职业、在社交场合潇洒自如的幻想之中。所以,这个女孩一直充满了乐观、自信,这是幻想反应的作用。但在女孩知道母亲实际工作很糟糕,挣这么多钱是靠出卖身体获得的时候,幻想反应失效,女孩开始变得自卑、消沉。这告诉我们,有些事情不知道反而比知道要好,善意的谎言也有其积极意义。
11月9日词条——【鱼缸法则】
“鱼缸法则”教育心理学名词,指养在鱼缸中的热带金鱼,三寸来长,不管养多长时间,始终不见金鱼生长。然而将这种金鱼放到水池中,两个月的时间,原本三寸的金鱼可以长到一尺。教育也是一样,孩子的成长需要自由的空间。而父母的保护就像鱼缸一样,孩子在父母的鱼缸中永远难以长成大鱼。要想孩子健康强壮的成长,一定要给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而不让他们拘泥于父母提供的一个小小“鱼缸”。
11月10日词条——【苏东坡效应】
“苏东坡效应”是社会心理学名词,引用苏东坡的一大发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明明就站在这个山中,却偏偏不识其真面目。明明自己就拥有“自我”,却偏偏不自悟,或者仅是个模模糊糊的认识。所以说,真正认识自我是不容易的,但也不能向“自我”甘拜下风,对“自我”的认识模糊下去。克服“苏东坡效应”的办法,就是深入“此山中”探幽微,跳出“此山外”览全景。也即是既要从微观的角度体察自己,也要从宏观的角度全面的看待自己。
11月11日词条——【自利性偏差】
“自利性偏差”是一种不正确的归因方式,即对自己的成功往往做个人归因,对失败做情境归因;而对别人的成功倾向于做情境归因,对失败做个人归因。举例来说, 就是一个人习惯于获得成功时就认为一切都是因为自己能力出色,失败了就把责任推到环境、同伴、对方要求不合理等等因素上去;而把别人的成功都说成是运气好、有人帮忙。就像单身这件事,如果自己单身,就往往更容易归因为遇不到对的人,而对别人单身的态度,就往往会觉得是对方有问题。
11月12日词条——【高限效应】
“高限效应”是实验心理学中产生出的概念,简单来说,它是指:当一个实验所安排的任务过于简单,所有参与试验的人不论能力高低就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成绩,并且第一名和最后一名的成绩几乎没有什么不同,这种现象就被称为高限效应。出现高限效应意味着试验失去了它的意义,就像高中的数学考试却出了初中程度的试题,结果全班都得了一百分那样,这种情况下就算取得了好成绩也是很难让人产生成就感的。
11月13日词条——【低限效应】
“低限效应”是实验心理学中产生出的概念,与高限效应相反,它是指:当一个实验所安排的任务过于困难,所有参与试验的人不论能力高低取得的成绩都非常糟糕,并且第一名和最后一名的成绩相差很少,这种现象就被称为低限效应。出现低限效应也一样意味着试验失去了它的意义,这和要求初中生去做微积分的数学题,就算结果是所有人都交白卷也不能因此就说这个班的学生数学成绩全都不好是一个道理。
11月14日词条——【词优效应】
“词优效应”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当一个字出现在词中的时候,会比它出现在一个彼此间毫无关联的字串中时更容易辨认,且准确率也更高。举例来说,“绎陡吕垣”中的“陡”字与“陡坡”中的“陡”字相比,你把后者的读音读对的几率就会更高一些。
11月15日词条——【任务分级法】
“任务分级法”是一种认知行为矫治法,就是把目标或活动分解成小目标或更小的行为定式,以减少任务带来的压力,其目的是使任务更简单些,以便我们能负担较小的完成这些任务,从而获得成功的强化。 例如我们的目标是成绩拿到全班第一,而这个目标带给我们很大的压力,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它划分成很多小目标,比如说每次考试成绩争取提高3名,这样我们的压力自然减少,目标也就比较容易达到。
11月16日词条——【过度引申】
“过度引申”是认知歪曲的一种形式,又称过分概括化,即只根据个别事件,不考虑其他情况,就对自己或他人做出关于能力、智力和价值等整体素质的普遍性结论。因为一次被抛弃就觉得自己永远不可能为他人所爱,或者一次考试失利就认为自己什么都没法学会都是此类现象的典型例子。
11月17日词条——【“全或无”的思维方式】
“全或无”的思维方式是认知歪曲的一种形式,即以绝对化的思考方式对事物作出判断或评价,要么全对,要么全错。以这种方式思维思考的人往往把生活看作是非黑即白的单色世界,认为不可能存在中间的状态。例如做一件事成功了80%也还是将其视为完全失败,却完全不去考虑已经做成功的部分和在尝试期间获得的经验教训也同样是收获。
11月18日词条--【匹配假设】
"匹配假设"是一种择偶匹配倾向,就是我们常说的"夫妻相",意思是人们往往倾向于选择和自己在长相上相似的异性做伴侣。比如:小眼睛的米老鼠,也会找一个小眼睛的;大嘴巴的唐老鸭,也会找一个大嘴巴……这是一个有意思的心理学现象,并不是绝对的,这个现象更容易发生在自恋者身上。
11月19日词条--【透明性错觉】
"透明性错觉"是一个社会心理学名词,它指我们常常把自己介意的事,也当作别人介意的事,觉得自己在别人面前好像一个"透明人",很容易被看透,所以很看重自己在社交中的失误。比如你参加一个生日party,忘了带礼物,你会觉得寿星对你有些不满,但实际上他根本就没注意到你没送礼物。这个现象提醒我们,
其实别人并没有像我们自己那样注意我们,人际交往中不必太过敏感。
11月20日词条--【社会传染】
"社会传染"是一种常见的人际现象,指的是某个人的情绪、审美会传染给他人。就像那句广告词:"一传十,十传百,成了众人皆知的秘密",好像和流行感冒"传染"一样,迅速而大面积受影响。比如唐朝时,以胖为美,所有的女孩都立志吃成胖子;但也不知道从何时开始,"瘦"这种审美观传染开来,搞得"减肥"空前热门。在"社会传染"的情下,即使被传染的事物并不是合理的,大家也会接纳并遵守。
11月21日词条--【决策后失调】
"决策后失调"就是我们常说的"事后诸葛"、"事后悔断肠"。它常常发生在我们觉得自己的选择做的不英明时,会感到"后悔"。这种失调感可以通过"爱我所选,贬我未选"来减少,比如从两件衣服中挑了一件,回去后悔了,可以这样来平衡自己的失调感:"这件衣服并不是不好看,只是适合穿的场合少,没买那件或许适合的场合多,但是样式太平常了"。
11月22日词条--【据抗理论】
"据抗理论"是用来解释人们拒绝别人帮助时的 "矛盾心理"的理论。比如:老年人有时候会拒绝年轻人的搀扶,火车站的旅客会拒绝帮忙抬重物的热心人。这是因为当我们自己能做事情时,是不希望别人来帮助的。因为接受帮助,就会"欠人情",人们总是希望自己能主动选择是否要"欠人情",而被动接受他人的帮助会威胁到自己的这种自由。就会有不愉快的感受产生。所以,在我们帮助别人时,也要考虑到对方的据抗。
11月23日词条--【周末放大】
"周末放大"是每个人都会出现的心理现象,它指我们往往会放大周末的时间长度,把庞大的计划,或者任务放在周末完成。比如,想看一本书,等周末;想和朋友聚会,等周末;想吃顿大餐,等周末……这种现象是由于我们总会觉得整块的时间比零散的时间长造成的,并且,我们总觉得周末的时间是属于自己的,只由自己控制,似乎更有把握,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周末放大,常常造成"周末比周间还累",其实周间的时间如果计划的好,也是可以利用起来的,不用什么是都等周末哦。
11月24日词条--【自我提升】
"自我提升"也叫自我美化。它是指我们都有一种"听好话,不听坏话"的能力,多关注夸奖我们的意见,故意忽略一些负面评价。有时候这种忽略是自动的。比如歌星举办完演唱会,可能有成功的赞美,也有批评和不如意的地方,但是他会倾向于认为是成功的,并且会沉浸在赞美和粉丝们的热烈褒扬中,对负面评价不给予过多关注,甚至完全忽略,认为是有人故意捣乱,不予理睬。
11月25日词条——【自毁倾向】
“自毁倾向”是一个变态心理学名词,它指我们用伤害自己身心的方式,来惩罚自己。这个倾向不仅出现在心理不正常的人身上,任何正常人也会偶尔出现“自毁”的行为。比如每次工作失误,都会痛骂自己一顿;每次失恋,都不允许自己悲伤,于是一直不能恢复等。“自毁”源于我们每个人身体里的攻击性,这攻击性有时候会朝外发射,例如殴打谩骂他人;有时候也会朝内发射——形成“自毁”的行为。一般来说,悲观和完美主义者比较容易有“自毁倾向”,面对这种倾向,我们需要尝试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于客观和外界,转移对自己的攻击,就能减弱“毁坏”的程度。
11月26日词条——【意志残障】
“意志残障”是自我心理学中的一个名词。它指一个人在14-18岁左右没有通过“叛逆期”而形成独立自我时,发生的一种心理障碍,这样的人往往很大年龄,意志力还是盲目的,不了解自己的需要,容易冲动、善变、
情绪化,行为任性轻易。这种障碍是自我压抑造成的,比如在一个父母做主的家庭,孩子对自己的事情也没有发言权,所有事都由父母拍板,于是孩子的自我从来没有做过独立的选择,就很容易造成“意志残障”。
11月27日词条——【梦幻枷锁】
“梦幻枷锁”是指否定事实,总幻想美好的世界,爱做白日梦的一种心理状态。说白了,就是整天活在幻想中,不切实际。被“梦幻枷锁”锁住的人,总会“想当然”,为人处世以及做选择都不会从现实考虑,往往是“头脑一热”、“灵光闪现”。这样的人很有创造力和想象力,但是缺乏稳定性,因为梦幻的东西,总是稍纵即逝的。所以,“梦幻”是好品质,但请千万控制住频率,不要让它发展成“枷锁”。
11月28日词条——【厌俗情结】
“厌俗情结”是指害怕和别人一样,抛弃正常人的“一般需要”,想方设法让自己活在风花雪月的“精神需要”里的一种心理情结。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人,动不动就会说别人很俗,投身于奇怪的服饰和看不懂的文学艺术中。这种情结是由一个人的“排他”心理而形成的,很希望自己是与众不同的,并且想逃避现实生活中的柴米油盐,于是把自己束之高阁。其实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先做好“俗事”,才是“高雅”的基础,盲目的厌俗,只会孤立自己,产生畸形的需要。
11月29日词条——【情绪虐待】
“情绪虐待”是家庭治疗中的名词,指用恶劣的情绪来影响别人的一种行为。比如一家人住在一个屋檐下,爸爸是个爆脾气,经常会“火山爆发”,然后搞得所有人“不得安宁”。尽管大多数家庭成员并不是惹怒爸爸的人,但是爸爸的火气也会让大家很不舒服。长期处在这样“情绪容易失控”的人身旁,就会经历一种情绪虐待。因为情绪是一种会传染的心理状态,一个人的失控会暗示所有人,你也可以失控,所以每个人都处在努力压制自己的心境中,最后导致心情低落。
11月30日词条——【内省】
“内省”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过去或现在的内心世界及自身行为的反思。 就是俗话说的“三日省吾身”。就像精神上照镜子,“今天做了哪些正确的决定”“有没有乱发脾气”“和谁的相处很愉快”这些生活都由内省整理成为经验,可以帮助我们自我观察与自我探索。内省是一个很好的心理习惯,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自我成长。
12月1日词条——【灰姑娘情结】
“灰姑娘情结”是一个女性心理学词汇。它指渴望依靠一个“救世主”来拯救自己的心理情结。这种情结具有根深蒂固的依靠性,一旦“结上”,就会看重男性,而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与独立精神。就像灰姑娘一定要等王子拿到水晶鞋来拯救她一样,想自立、可是又害怕自立,这是一种矛盾心理,如果是处于青年期,不少男女会有这种体验,在青年期的女性中。虽然她们在经济上、精神上有自立的能力,可是在很多事情上仍表现犹豫,这种进退维谷的心情,常常给女性带来的烦恼。
12月2日词条——【法厄同行为】
“法厄同行为”是社会心理学的概念,与 “螂臂挡车”的意思差不多。法厄同是太阳神的儿子,刚成年就不顾太阳神的劝阻驾驶太阳神车,但是由于法厄同能力不够,驾驭不了喷着烈火的太阳神驹,反而脱离了轨道被马到处拉着跑,所过之处,火焰四起,森林、城市、村庄毁于一旦。众神担心大火会把奥林匹斯山吞没,于是就用电把这个不自量力的少年杀掉了。于是后来人们就常常把不听劝告,不自量力的行为称为法厄同行为。上帝要叫谁毁灭,必先叫他疯狂,也许是对法厄同行为的最真切表述。这告诉我们,行为是不能违反限制的,做事更要量力而行。
12月3日词条——【南风效应】
“南风效应”是社会心理学的现象。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吹来一阵一个冷风,行人为了寒冷,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很暖和,开始解开钮扣,脱掉大衣。结果很明显,南风获得了胜利。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要注意贴近别人内心的需要,讲究方法。
12月4日词条——【心理帐户】
“心理帐户”是行为心理学的概念,指人们会将经济收入和支出赋予一定的意义,以便做出消费决策。比如我们会把辛苦赚来的钱,和意外获得的钱放入不同的帐户内;有比如正常人不会拿自己辛苦赚取的10万元去赌场,不过如果是赌马来的10万,就很可能都花在赌场。这提醒我们,钱的来源、收入时间,会影响我们对数额的客观判断,要多加留意,才能做出合理的消费。
12月5日词条——【睡眠效应】
“睡眠效应”是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指在面对人或事时,起初并没有好印象,但随着时间流逝,坏印象像“睡着了”一样慢慢变淡,而好印象渐渐升起。比如谈判陷入僵局即将破裂时,提出"先吃午饭,等吃完后再做决定吧",让双方有一段冷静思考的时间,等重开谈判时,进展会异常顺利。所以说,做事情碰到困难不要急于求成,有时候时间也是帮助我们的有利武器。
12月6日词条——【瓦伦达心态】
“瓦伦达心态”来自一个名叫瓦伦达的走钢丝演员,他在一次重大表演中失足身亡。调查他的死因时,人们发现一个微妙的心理现象。在以往的表演前,瓦伦达都会跟自己说“照直线慢慢走”,而在这次表演前,他却不断说“这次表演太重要了,我绝对不能失误!”结果却像他自己预言的那样,失败了。后来,人们就以瓦伦达为戒,把专心做事,不去管这件事的意义,不患得患失的心态,叫做“瓦伦达心态”。它提醒我们,“少想多做”,打断反复去思考的习惯,走出一步,往往做事情的勇气就随之产生了。
12月7日词条——【视网膜效应】
“视网膜效应”指我们自己拥有一件东西时,我们的“视网膜”会替我们筛选同样的东西,于是我们会比平常更在意别人是否和自己相同。比如你刚换了一个发型就会不自觉的关注街上人们的头发,并突然发现很多人都和你有一样的发型。这提醒我们:人都有优缺点,当我们关注自己的缺点时,就会更注意到他人身上有没有这个缺点,反之一个看到自己优点的人,才有能力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爱己才能爱人,便是这个道理。
12月8日词条——【自由联想】
“自由联想”是精神分析流派的词汇。它指我们每个人潜意识的表达方式。比如一个词,一幅图画,一个纪念品,一场梦都可以诱发出头脑里其他不相关的事物,它们的随机组合可以暴露人们心理掩饰的需要。自由联想是精神分析法的基础,这种方法是要引导人们自愿的表达内心的事物,无须经过道德情感的审查。
12月9日词条——【遗忘症】
“遗忘症”是生理心理学词汇。它指暂时或永久的遗忘过去事情的症状。这种病症常常由情感的刺激或脑部创伤引发。遗忘的记忆可能涉及到生活的多个方面,也可能只是一段时间内的记忆。遗忘症的工作原理就好像我们用电脑写作时,随机删去一段文字,当我们不想回忆一段不开心的往事时,这部分记忆也会在脑中被抹去。即使是这样,但凡发生过的事,都是有痕迹的,遗忘症可以通过催眠或脑部治疗恢复记忆。
12月10日词条——【幽闭恐惧症】
“幽闭恐惧症”这个词我们常常在影视剧里听到,比如一个人被关在电梯里时,突然害怕到快要窒息……这就是幽闭恐惧症。狭小的空间都可能引发这种恐惧,电梯、壁橱、洞穴……都会让患有这种症状的人感到极度恐惧,浑身发抖,并且冷汗阵阵。这种障碍往往是心灵创伤引起的。例如小时候被关在衣橱里、遭遇灾难等。当病情过于严重时,可以用放松疗法治疗。
12月11日词条——【厌食症】
“厌食症”顾名思义,就是讨厌食物,不能正常进食。我们从媒体报道上会看到这种心理病症,似乎它常发在模特、演员、歌手等特殊职业者身上。但实际上,这种病症的高发人群是
20岁以下的青少年身上,尤其是女生。因为青春期的心理冲突,让他们开始在意外表,又因为叛逆心理,所以将拒绝进食当做反抗父母的一种方式。这种病对于健康的损害是不可挽回的。
12月12日词条——【 顺势疗法】
“顺势疗法”是心理治疗中的高级疗法。它指治疗心理疾病时,并不马上“砍杀”疾病,把他止住,而是“欲擒故纵”,再往前顺势引导一段,然后顺藤摸瓜,引出病源,再“一网打尽”,以求根治。这就和医学上的“以毒攻毒”是一个道理,遇到心理问题,并不用紧张,存在问题是合理的,只要中和它即可。这种疗法,可以较好接纳心理疾病,恢复心灵的能量,利用自身资源,获得康复。
12月13日词条——【心魔】
“心魔”原本是个佛教用语,但在心理学上指精神健康的缺陷。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心魔指心中隐藏过多的秘密而导致的不健康心态。假如一个人心中隐藏太多秘密,自然就会心事沉重,防御他人,于是不那么容易快乐。而心中的秘密又往往来源于仇恨心、贪念、妄念、怨念等。我们常说的“战胜自己”“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其实都是指心魔。虽然心魔是进步的瓶颈,却也是自我提升的突破口。而克服心魔的方法是:不惊慌、不迷惑,摈弃杂念,换一种方式思考问题。
12月14日词条——【职业压力】
“职业压力”指当职业要求人们承受他们身心能力的改变时,引发的心理困境。例如工作高强度,非人性、人际复杂、不良竞争、晋升机会少、工资较低等都会引发职业压力。令人们产生焦虑、沮丧、不满、厌倦、疲惫、愤怒、压抑、自我疏忽、以及注意力无法集中等心理反应。职业压力会给个体的幸福与安宁带来负影响。也有损企业的利益,所以好的职业环境需要避免职业压力,而每个工作者也需要学会时常为自己减压的方法。
12月15日词条——【神秘感剥夺】
“神秘感剥夺”是社会心理学词汇。它指我们有好感的一个人,当与这个人频繁接触后,因为熟悉而不再有神秘感时,好感也会减弱的一种心理现象。比如我们崇拜一个明星,我们往往会去幻想这个人的人品、处事习惯以及生活状态,总把他想得特别好,特别梦幻。但当真正有机会接近他后,发现他和普通人并无不同,就逐渐不那么喜欢他了,这就是因为神秘感被剥夺了。
12月16日词条——【自由的增效器】
“自由的增效器”,指的是生活中你所控制的“w”的数目,决定着你生活中感觉自由的程度。这几个“w”分别是:做什么(what)、什么时候(when)、在哪里(where)、和谁(whom)一起做。这个“增效器”理念强调:拥有选择的机会,具备选择的能力,才是真正的力量。如果你年薪虽然只有10万,但是你每周可以自由工作10个小时,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为哪家公司工作,那么你的自由程度,要远远优于一个“每周工作100个小时,陷于自己工作中的”年薪“100万”的投资金融家。因为,“时间”,“自由的时间”,是衡量你“自由程度”的砝码。同样,你获取的经济回报的实际价值,也高于那位投资金融家。
12月17日词条——【奥卡姆剃刀原理】
“奥卡姆剃刀原理”是由修士奥卡姆提出的一个原理,这个原理告诫人们“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简单地说就是:对于可以用不多的精力就能完成的事情,过多的投入就是愚蠢。我们可以把这个原理进一步引申分解成:不重要的工作,不值得投入更多的精力,因为这种工作做的再好,也不会变得重要。应当把“力气使在刀刃上”。
12月18日词条——【预测性恐惧】
“预测性恐惧”是一种由想象引起的恐惧,通常恐惧的对象还没有出现,但是当事人对自己想象到的情境或对象,感到恐惧和害怕,如在深夜要经过一个墓地,或者小朋友害怕“狼外婆”,都属于这种“预测性恐惧”。
12月19日词条——【阅读变愚蠢效应】
“阅读变愚蠢效应”似乎与“阅读使人聪明”的说法格格不入,但是在目前信息泛滥的时代里,我们不得不警醒的是:信息消耗了接受者的注意力。因此,大量的信息造成了有限注意力的分散,也产生了在过多信息源中合理有效地分配有限。我们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一定年龄以后,阅读很容易使头脑由主动创新状态变为被动接受状态。任何一个阅读太多而动脑太少的人,都会养成懒于思考的习惯。因为阅读的过多,带来注意力的涣散,而注意力的涣散,又导致思考力的下降,因此,人会变的愚蠢——无疑,思考力是人聪明的标志。所以,近来很多教育学者呼吁大家,学习有意识的“忽略信息”,保护自己的“选择信息”能力,最终保护自己的“思考力”。
12月20日词条——【安全的小不点现象】
“安全的小不点”是我们身边常见的,请回想下童年在操场上玩的日子,总会有一个恃强凌弱者和一堆数不清的受害者,但其中总会有那么一个看起来弱弱的小不点,他每次都奋力抗争,从不低头。他也许不一定会赢,但是一次两次费力的争斗之后,恃强凌弱者会选择不去惹他——因为找其他人来欺侮要容易得多。这样,“小不点”用自己的“奋力抗争”,争取到了自己的利益——“安全”。而比他强壮许多的人,却因为不敢去“奋力抗争”,而继续被恃强凌弱者欺负。这启发我们,不要低估自己的力量,任何时候,为自己的安全去积极抗争,都是获得安全的前提。
12月21日词条——【再社会化】
“再社会化”有两种含义,一是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原来的社会化过程不能满足个体对新社会阶段的的适应,因此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比如,在新中国解放后,对末代皇帝溥仪进行一些列“新社会教育”的过程;另一个指的是,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进行再教育的过程,如和平年代,国家监狱对犯人进行劳动改造和再教育。
12月22日词条——【男女同化】
“男女同化”是指人到中年时期发生的,性格的性别特征“中和”的现象。具体地说,人到中年,男性在原先男性人格的基础上,逐渐表现出温柔、敏感、体贴等女性的特点,而女性则逐渐表现出果断、大度、主动等男性的特点,即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这种“男女同化”的人格一般被认为是一种完美人格。
12月23日词条——【似我误差】
“似我误差”是指当被评价者与评价者有相似之处时,评价的人会倾向于对其做出积极评价。例如说某社团中的两个人竞选社团头目,那么戴眼镜的成员会倾向于认为同样戴眼镜的候选人更加知性。
12月24日词条——【约拿情结】
“约拿情结”来自《圣经》中约拿的故事。约拿是一位虔诚的犹太先知,他一直渴望能够得到神的差遣,而当有一天上帝真的给了约拿一个光荣的任务时他却逃走了,心理学家就是从这个故事中引伸出了“约拿情结”,用来指代那些渴望成长又因为某些内在阻碍而害怕成长的人。我们有时会看到一个青年工作能力很强,但每次即将得到关键的升迁时他却会立刻辞职,而这并不是因为他真的没有那个能力,真正阻碍他的是他心中的恐惧。人并不只会害怕失败,有时也一样会害怕成功。
12月25日词条——【自我参照效应】
“自我参照效应”是一种记忆优势现象,指的是当人们将需要记忆的信息和自己联系起来时,这一信息将会更容易被记住,也更难遗忘。例如说我们有时会听到有女孩说“失恋之后,一闻到那种特殊的香烟味就会想哭”,香烟的气味本来是很难辨别的,正是因为与“失恋”这一自身的经历相联系才得以变成一个鲜明的标志。
12月26日词条——【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是指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简单来说,就是指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东西最普遍的功能,而看不到它在其他方面的作用。比如说家中的折凳,通常大家都会认为它是用来坐的,至多放放杂物,而在星爷的电影中它却是七武器之首,“威力”无限。
12月27日词条——【双趋式冲突】
“双趋式冲突”是面临两种同样强烈的愿望而只能选择某一种时的动机冲突。我们平常说的“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就是这样了,比如只揣着一份钱却同时看到了两套想买的书,也比如有两份待遇同样优越的工作把面试定在了相同的日子。不要一再犹豫,不要成为那条站在两堆草料中间的小毛驴。
12月28日词条——【双避式冲突】
“双避式冲突”指在希望回避的两种事物间只能回避一种事物时的矛盾和冲突。例如恋爱中的女孩有个对她很糟、总是出轨的男朋友,这种处境让她不堪忍受,可每次想到分手她总是犹豫再三又放弃,因为在这个女孩看来分手后的思念与痛苦也一样让她不堪忍受。但是请记住,很多事情就是这样,你总得承担其中的一样,所以为了自己,选择伤害更小的那一方吧。
12月29日词条——【趋避式冲突】
“趋避式冲突”,对同一目的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状态,被称为趋避式冲突。有很多人在进行自己的职业规划时往往面临着“跳槽还是不跳槽,这是个问题”的两难处境,现在待的公司收入颇丰却随时要忧虑朝不保夕的困境,或者各种福利保障齐备薪金却仅够糊口,“一无是处”和“十全十美”选择起来都很简单,唯独这样喜忧参半的最是磨人。
12月30日词条——【狄德罗效应】
“狄德罗效应” 来源于18世纪法国哲学家丹尼斯·狄德罗的故事。一天,朋友送狄德罗一件精致华美的睡袍,他非常喜欢。但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书房走来走去时,总觉得周围的一切都与睡袍不配套。于是,他将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这时他又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这些改变都不是必要的。后来人们把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平衡的现象称为狄德罗效应,它提醒我们对于那些非必需的东西最好尽量不要。因为如果你接受了一件,那么外界的和心理的压力会使你不断地接受更多非必需的东西。
12月31日词条——【墨非定理】
“墨非定理”它源于1949年,一名叫墨菲的美国空军上尉工程师的发现,假定你把一片干面包掉在地毯上,这片面包的两面均可能着地。但假定你把一片一面涂有一层果酱的面包掉在地毯上,常常是带有果酱的一
面落在地毯上,也即是会变得更麻烦。换一种说法,就是如果某件事有可能变坏的话,这种可能就会成为现实,这就是墨菲定理。该定理重视的是可能性,包括那些小概率事件,强调事物的变化及不确定性,提醒我们要拓展思维或观察的视野,防患于未然。
2009年
1月1日词条——【换物效应】
“换物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学观点。曾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让甲组、丙组的人拥有100元的手镯,乙组、丁组的人拥有的是价值100元的手表。如果让乙组的人主动提出以手表换甲组人手中的手镯,甲组无一人愿意换。反过来,让丙组的人主动以手中的手镯换丁组的手表,结果持手表的人又不。这种等同价值,并不存在吃亏问题,而换物中的主动方却被拒绝的现象我们称之为换物效应。出现这种现象,皆因社会刻板经验在起作用,即“对方主动跟我换,肯定他有利可图,我才不上当呢!”
1月2日词条——【哈洛效应】
哈洛是画在圣像上的后光,“哈洛效应”是指借助于强大权威形成高于实体的虚像影响。我国古代也有这样的典故,说的是有一人在集市上卖马,连续10日也无人问津。后来,这人去找伯乐帮忙,伯乐到马前看了看,又转上几圈,结果“马价十倍”被人买走。而现在的形象大使正是运用了这一效应,藉此创造出产品的外部光圈,达到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经营竞争力的目的。但我们要注意的是,在看到名人宣传的同时,更要看到物品是否具有应有的价值。
1月3日词条——【邦尼人力定律】
“邦尼人力定律”是指一个人一分钟可以挖一个洞,六十个人一秒钟却挖不了一个洞。合作是一个问题,如何合作也是一个问题。我们需要有计划的行动,以避免无谓的内耗。这说明的一個重要道理就是协同和合作能产生巨大的力量,最后实现双赢。
1月4日词条——【贝尔纳效应】
“贝尔纳效应”来源于英国学者贝尔纳。他天赋极高 ,有人估计他毕业后若研究晶体学和生物化学 ,定会获得诺贝尔奖。但他却心甘情愿地走了另一条路,把一个个开拓性的课题提出来 ,指引很多人登上科学高峰。此举被称为贝尔纳效应。这提醒我们,要想团队更好的发展,就需要我们具有一定的奉献精神,着眼于整体和大局,扶持人才的成长,也只有整体的水平提高了,我们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力量。
1月5日词条——【参照点效应】
“参照点效应”是指人们在实际评价一件事情或人的好坏时,在心里总是有一个比较或评价标准。比如股市中一个人赔了一万元,遇到了赔了一千元的人,会觉得很难过,但遇到了赔了十万元的人虽不会高兴,但悲伤情绪也会降低。这也是我们应对负性事件时的一种心理保护方式。
1月6日词条——【甘兹弗尔德效应】
“甘兹弗尔德效应”是生理心理学现象。它是一种非常奇特的体验,会引起一种类似盲人的感觉,比如你切开一个乒乓球,把乒乓球的两半放在眼睛上,凝视光源至少五分钟,这时你只能看见分散的光,看不到任何其他的东西。这种暂时“失明”就是甘兹弗尔德效应。自然环境中也会出现这种现象,比如雪盲是一种典型的自然盲视。
1月7日词条——【口误和笔误】
“口误和笔误”是很常见的现象。但你知道吗?它们会泄露我们的心事。在平时的写作,尤其是在日常谈话中,我们经常会用一些不恰当的词语来代替我们原本想用的词语,这就是口误和笔误。比如你想说“恭喜”,却说成“攻击”;想写“喜欢”,写成“喜换”。这种情况是潜意识造成的,在口误和笔误的背后,暴露这我们一些内心的秘密,比如并不想恭喜,所以说成攻击,就是压抑的潜意识通过口误冒出来的结果。
1月8日词条——【女性求偶狂】
“女性求偶狂”是一种性心理障碍。患这种障碍的女性会以挑逗和诱惑的方式,搜寻那些情投意合的男人来满足她们的异性需要。这有区别于不道德的行为,而是由性心理异常导致的,这类女性一般不会因自己的行为产生内疚。一些在幼年受过性侵犯,或者性心理压抑的女性,会出现这种障碍。
1月9日词条——【外塑价值观】
“外塑价值观”是行为主义心理学词汇。它指人的行为是由社会选择强化形成的,有点“适者生存”的味道。这是一种外因决定的说法。并不完全准确,但是它提醒我们,人的价值观,有很大部分是由社会价值决定的,我们都会有意无意将社会提倡的价值观当作自己的价值标准。国法、家规、甚至潜规则,我们都会心存芥蒂,这就是外塑价值观的作用。
1月10日词条——【交往不能】
“交往不能”是一种严重的社交障碍。请注意,一般的交往问题,比如不会聊天,不擅长交际,害羞怕陌生人等并不是交往不能,这种障碍指完全不能对别人的情绪做出反应,不能根据社交场合调整自己的行为,不能使用正常的沟通手段。这类人会表现出极度孤独,生活重复刻板,固执的保持生活环境。往往这种障碍是由童年时被隔离社交造成的。
1月11日词条——【角色期望】
“角色期望”是指人对某一社会角色应具有的心理和行为的期望。比如谈到“老师”,我们就会对其有一个大致的期望,知识渊博、很爱说教;又比如谈到“妈妈”的角色,我们就会期待它是一个温柔慈爱的形象……这种期望对我们的影响很大,因为我们在面对一个人之前,就已经对他有一种角色期望,当现实与期望不符时,可能就会让我们感觉不太好。而且当我们自己背负着别人的角色期望时,可能就会差生压力,比如当你做了老师,你却不能扮演知识渊博的角色,就会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做一名老师。
1月12日词条——【民族性格】
“民族性格”是社会心理学词汇。它就是我们俗称的“国民性”。指一个民族各个成员共同的典型性格特征。它反应在对待现实、历史、未来的态度,以及处理个人、家庭、地方和国家关系的行为方式上。我们每一个人,一降生就会获得相应的“民族性格”,在我们产生独特的“个性”前,“民族性格”就存在了,并且在我们形成“个性”后,“民族性格”也作为我们个性的一部分存在着。比如内敛、理性、中庸、重家庭人际……就是我们国家的民族性格,这在我们身上均有或明或暗的体现。
1月13日词条——【先说优胜】
“先说优胜”是一个常会发生的,有趣的沟通心理现象。一对感情逐渐冷淡的恋人,他们都想向对方提出分手,但是先说的一方,往往会在心理上占有更多的优势,没有先说的那个人,就会产生一种“被抛弃了”或者“被否定”的感觉。这就是我们常提到的“先下手为强”,在沟通中,先说出共同决定的人,往往会占有更多的心理优势。
1月14日词条——【领地标记】
“领地标记”是指,人们通过使用物品或行为来保护自己的领地,或者使公众领地个人化的一种行为。其最
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所谓的“占座”,如在学校自习室的桌子上放一本书,坐公交车抢到连座后对自己的同伴拍击身边的空位子等等。
1月15日词条——【信息过滤】
“信息过滤”是指信息的传递者为了投接受者所好,故意操纵信息传递,造成信息歪曲,是妨碍沟通的几种主要形式之一。有过很长情史的人为了讨恋人欢心说“我和过去的那些人都只是逢场作戏,只有对你才是真心的”,和下属为了让上司通过某项决策而隐瞒不利的数据都是“信息过滤”的表现形式。
1月16日词条——【团体深思】
“团体深思”是团体决策时发生的一种现象,即在团体就某一问题或事宜的提议发表意见时,有时会长时间出于集体沉默状态,没有人发表意见,而后人们又会一致通过,尽管大多数人其实并不赞成这一提议。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是因为团体成员感受到了来自团体的“要求共识”的压力,所以不愿去表达不同见解,以避免被其他人当成“异类”。
1月17日词条——【危机效应】
“危机效应”指的是在事件刚刚发生时,人们对它的意识和注意最为深刻,但是这种关注往往会在下一次危机来临之前消失。我想不少人在大学时大概都有过这种经历:因为沉迷于玩游戏导致考试考砸,拿到成绩单的那一刻痛下决心封机断网、刻苦复习以求下次拿个好成绩,但是当最初的激情过去之后,这份决心很快就在种种“诱惑”之下烟消云散,待到发现的时候已经又在网游中泡过了半个学期。
1月18日词条——【堤岸效应】
“堤岸效应”是指一旦采取过某种措施来避免危机,人们便会总是倾向于采取以前的方案。就像修筑堤坝来阻止洪水,如果冲毁了就在原址再修一座更高的堤坝,却很少会考虑是否该将周围的房屋迁走或者停止在危险的平地上建房子。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一个人曾依靠对对方大吼大叫而成功的压制了反对的或他不愿接受的意见,下次发生冲突的时候他往往还是会选择同样的方式来“解决”矛盾,而不是换一种更有效的沟通方式。
1月19日词条——【出口偏爱】
“出口偏爱”是一种有趣的现象,它是指在参观不熟悉的大型场所,如博物馆、画廊一类的地方时,当人们看完一个展厅要到下一个展厅继续参观的时候,如果面对一个二择一的分叉路口他们往往会选择向右转。
1月20日——【生理节律】
“生理节律”所有的生命都受到日—夜这种自然节律的影响,我们的身体受一种被称作生理节律的时间周期所调节,就像我们体内有个时钟,掌握着我们的做事节奏。我们的新陈代谢、心率、体温等的涨落都是按照这个时钟走的,但是这个时钟并不完全与墙上的时钟一致,没有外部的时间线索矫正的话,我们的内部“定时器”设定的周期是24.18小时。如果我们的生理节律和环境时间失调的话,就会影响我们的感觉和行动。例如,乘飞机长途旅行就会出现这种失调,产生时差,明明是大白天,我们的身体却说现在是凌晨2点,而这时候最好什么也不做,先好好的大睡一场,把生理时钟调整过来。
1月21日——【自下而上的加工】
“自下而上的加工”是认知心理学的概念,即在辨识一个物体时,我们要把看到的东西与记忆中的知识进行匹配,就是从周围的环境获取感觉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传给大脑以处理加工相关的信息,获得一个全面的认识得过程。有一个成语叫“管中窥豹”,讲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情况。我们在打猎时,在长管的一头看到金色带黑色斑点的皮毛,不用看到这个动物的全貌,有经验的猎手就会判断出这是一头金钱豹,这就是大
脑对以前经验的掌握帮助猎人辨别出来的。
1月22日——【自上而下的加工】
“自上而下的加工”是认知心理学的概念,指过去事物的经验、知识、动机、文化背景等东西会通过大脑影响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也即是说我们对事物和事件的理解在各种心理过程的影响下,会产生不同的感觉。这与自下而上的加工不同在于,这种加工更加抽象,偏于心理认知而不是现实的具体情况。举例说,我们用管子看到了金钱豹的毛皮,自下而上的加工判断出前方有金钱豹。但如果我们不知道金钱豹到底有什么危险的话,金钱豹在我们主观认识里就不会产生危险和危机感,但是,一旦我们掌握了金钱豹的知识,了解了它的危险,我们就会对金钱豹有了不同的认知,也就会发现前方有金钱豹的意义所在,而这就是自上而下加工的作用了。
1月23日——【方向恒常性】
“方向恒常性”是指在眼中视网膜上的成像发生改变的条件下,我们识别真实图形方向的能力,这依赖于我们内耳中的前庭系统。因此,就算我们在倒立,看到其它物体时仍然会准确的判断出它们的上下关系。
1月24日——【孤独感】
“孤独感”在社会心理学中,指当我们的社会关系欠缺某种重要特征时所体验到的主观不适。这可能是数量上的,我们没有朋友或朋友比我们的期望的要少;也可能是质量上的,我们可能感到关系肤浅或者达不到期望的程度。孤独感和独处并不相同,它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但从表面上无法察觉,而独处则是客观状态上的远离人群。克服孤独感的唯一办法就是建立人际关系以满足我们“联结”的基本心理需要。
1月25日——【德西效应】
“德西效应”是指1971年心理学家德西在实验中发现,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在报酬即物质奖励和内在报酬即精神需求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而会减低工作动机。此时,动机强度会变成两者之差。人们把这种规律称为德西效应。这个结果表明,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就像我们喜欢跳绳,如果在此同时会有其它的物质奖励,我们玩跳绳的目的就不再单纯,时间长了,反而会产生一定的厌烦心理。
1月26日——【传播扭曲效应】
“传播扭曲效应”指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被层层扭曲,以至面目全非,而且结果多是夸张、增值而非缩小、减值的。我们可能都看过或做过这么一个游戏:让几个人站在一排,甲向乙耳语一句话,乙再传给丙,丙传给丁,丁再传给戊,最后,让戊说出是什么事。结果戊说出的话与甲的原话大相径庭,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令我们捧腹大笑。传播扭曲效应往往通过口头传播达成,所以为了做到信息沟通的准确性,我们最好有重要的事记在本上的习惯。而在工作中传达事情时也不仅仅是口头传达,更要落实到文字上,以防产生误会。
1月27日——【节日心理失调症】
“节日心理失调症”是一种突发性的正常心理问题。指因佳节到来而引发的心理压力。这是由于一下子从忙碌的生活规律中停下来,而造成的心理节奏失调。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的心理已经适应了紧张的节奏,突然放松下来,会因为生理和心理的惯性,导致失调。我们会不习惯面对宽松的环境与时间表。于是,有些人会出现抑郁、焦急、忧伤、失落甚至心悸、失眠等问题。对于节日心理失调症,只要可以提前安排走亲访友、外出旅游、或者听音乐、看电影、读本好书的生活计划,都能够有效御防和缓解这种症状。
1月28日——【旅行性精神综合征】
“旅行性精神综合征”是一种突发性的心理障碍。指外出旅游时,突然出现的失眠、胸闷、精神紧张等症状;有些人会因长时间乘坐飞机、火车、轮船而突然产生严重的精神障碍,有时甚至会因当事人失去自控而发生跳车、跳船等自杀事件。心理学上将之称为“旅游精神综合症”。产生这种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有些人外出旅游时不注意自我保护,身心过度疲劳,而所处的环境过于恶劣,身心得不到及时调整所致。因此,春节出游者应注意不要把旅游行程安排得过满,以免使自己过于紧张;注意及时休息,及时补充体能;易失眠者应该在睡前喝些牛奶等健睡品;充分利用旅馆的条件多洗热水澡;长时间乘坐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时,应每隔一两个小时便在车厢里或甲板上来回走动一段时间,活动活动筋骨、做做深呼吸,以减轻旅途带来的身心疲劳。
1月29日——【过纵心理病】
“过纵心理病”是一种常见的节日心理问题。它指突然在一段时期内暴饮、暴食、暴玩等放纵行为。会令人透支体力,乐极生悲。例如在节日期间胡吃海塞、过量饮酒、日夜搓麻等,不仅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还会使人因过度疲劳而发生虚脱、昏倒等现象。这样,将会使本应喜庆的节日气氛蒙上阴影,不但影响当事人自己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全家人的过节心情。因此,在春节期间应有节制的娱乐,饮食中要特别注意荤素搭配,不要过量。
1月30日——【节日思乡抑郁症】
“节日思乡抑郁症”是一种突发的心理障碍。它指节假日里不能与家人团聚的人,会产生的被抛弃感、失落感和厌世感。很多人因为工作、身体甚至车票的原因回不了家,而在节日期间看到别人全家团圆,会因思念亲人而由低落的情绪引发“抑郁症”。在节假日里不能与家人团聚的人,首先要接受现实,此次不能回家并不代表以后都不能回家,以后还是有时间弥补。为让自己的情绪注意力转移,在春节的长假里外出旅游、听听音乐、找同事、朋友聊天都是很好的调节方式,也可以给家里人打电话了解家里的情况使自己安心。
1月31日——【延迟满足】
“延迟满足”是情绪心理学词汇。它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忍耐”。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享受,可以暂时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事实上,那些一时冲动犯罪的人,往往都是不能克制自己瞬间膨胀的欲望。相反,那些事业有成的人,往往能够把一个个小的欲望累积起来,成为不断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最终获得成功。延迟满足是一个成年人必有的心理特质。
2月1日——【上班恐惧症】
“上班恐惧症”是节假日结束时常出现的心理问题。与节日心理失调症正好相反,人们在假期中暂时告别繁忙的工作,身心充分放松,然而假期过完,上班又会陷入快速忙碌的节奏。我们的心理并不能很快就适应过来,于是会显得烦躁不安,无心工作,甚至失眠、胃口不佳。御防这种症状的方法,就是提前一天结束大型的激烈的娱乐活动,能让自己平静的休息一天,做好心理上恢复快节奏的准备。这样就能够缓解对上班的恐惧和厌烦。
2月2日——【未完成事件】
“未完成事件”指一个人以往经历的一些事情没有得到好的解决,会在未来某种特定的情况下诱发出来,于是产生一些不快乐或痛苦的感觉。比如小时候养狗,和小狗感情很好,却因为上学,父母把狗送走。这样的人就会很容易对小动物产生感情,甚至在年纪很大时,还会不断的捡流浪狗回来养,这就是未完成事件的作用。我们曾经未做完的那些事,早晚还是要完成,这是我们自我治疗的一个自然规律。
2月3日——【木桶效应】
“木桶效应”说的是,一个木制水桶究竟能装多少水,不是由最长而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的。就好像
在高考的时候,对我们的平均分影响最大的往往不是我们学的最好的那一科能多拿多少分,而是我们学得最差的那一科能少丢多少分。
2月4日——【间接兴趣】
“间接兴趣”是指个人对活动的结果而非活动本身发生的兴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感觉某些工作枯燥无味,但是完成那些工作后能够得到的报酬却十分吸引我们,这就是对工作的结果——报酬——所产生的间接兴趣。
2月5日——【预先假设】
“预先假设”指在求证前就预先假定一些现象是存在或正确的,例如女孩追问自己的男友“你和那个女生一起出去的时候有没有手牵手?”这个问题看似是在追问有没有进一步的亲密接触,但事实上却在一开始就已经立下了一个大前提,即男友肯定和别的女生一起出去了。
2月6日——【感觉的对比效应】
“感觉的对比效应”说的是,相反属性的两个对象并排在一起时,往往导致感觉上的差异加大,黑色的布和白色的布并排挂在一起的时候会让人感觉黑的更黑、白的更白。同样的,体型瘦小的人和体型壮硕的人站在一起时也会让人感觉他们之间的体型差异比实际的差异更夸张。
2月7日--【理想化偏见】
“理想化偏见”,是指常常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个心理现象,指我们总认为别人更倒霉一些,那种糟糕的后果只会出现在别人身上,就算是一件容易出问题的事,我也是特例。比如明知喝完酒开车,会出现危险却还是抱着"我哪会这么倒霉"的侥幸心态上路;以及有些少女明知对方是一个花心大萝卜,却仍然坚信"他对我一定是真心的",都是因为此种心理现象的影响。
2月8日——【广告模特负效果】
“广告模特负效果”是广告心理学中的一个定义,主要指当广告模特本身的特性与广告内容无关联或关联很弱时,人们的注意力会由产品和品牌转移向广告模特,因而无法起到预期效果的一种现象。就像某总是请足球明星做代言的润喉产品,观众在观看时就会常常疑惑于“踢足球的和保护嗓子有什么关系”,而无法轻易联想到该产品的疗效等等应该关注的方面。
2月9日——【阿斯伯内多效应】
凡看过油画的人大多都会有这种体会,那就是站得离画布越近越难以看清这幅画表现的是什么,反而是后退几步,站得远一些后才能够看清画的内容,这种离画面较远图像反而才能看得清晰的现象,就被称为“阿斯伯内多效应”。联系到生活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很多事就是这样,往往要后退一步、跳出圈外才能发觉自己从前的执着已经在不知不觉间走向偏执的极端,而选择卡在原处只会被自己的偏激迷住了眼睛,看不清事实,也看不到其他解决的方法。
2月10日――【史华兹论断】
“史华兹论断”是美国管理心理学家D·史华兹提出的,指所有的坏事情,只有在我们认为它是不好的情况下,才会真正成为不幸事件。但如果你能从坏中看出好,反而会变成好事。例如,我们刚参加工作,什么都不熟悉,总是犯错误,但只要从中看到,这是成长的必经过程,我们就不会一蹶不振,反而会努力的总结经验,在错误中学习,坏事也就变成了好事。
2月11日――【手表定律】
“手表定律”又称为矛盾选择定律,意思是只有一块手表,可以知道时间;拥有两块或者两块以上的手表却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制造混乱,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而此时我们要做的,就是选择其中较信赖的一只,尽力校准它,并以此作为自己的标准,听从它的指引行事。该定律的深层含义在于:每个人都不能同时挑选两种不同的行为准则或者价值观念,否则他的工作和生活必将陷入混乱。
2月12日――【套裁效应】
“套裁效应”是指裁制两件以上的服装时,在一块布料上作合理的安排,尽量减少废料?深层含义是,我们做事要有全局观念,要抓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如果只看到事物的某一方面,往往就会导致事倍功半,出现问题。例如,你开着一辆车,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经过一个车站。有三个人正在等公交汽车。一个是快要死的老人,很可怜。一个是医生,他曾救过你的命,是大恩人,你做梦都想报答他。还有一个女人/男人,她/他是那种你做梦都想嫁/娶的人,也许错过就没有了。但你的车只能坐一个人,你会如何选择?这是运用套裁效应的有名例子,最佳的方案是:给医生车钥匙,让他带着老人去医院,而自己则留下来陪梦中情人一起等公交车。
2月13日――【鳄鱼法则】
“鳄鱼法则”源于鳄鱼的吞噬方式:猎物越试图挣扎,鳄鱼的收获越多。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臂试图挣脱脚,则它的嘴巴便会同时咬你的脚与手臂。你越挣扎,便陷得越深。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惟一的生存机会便是牺牲一只脚。我们做事都有侥幸心理,但是当我们明知犯错误的时候,就不要再无谓的坚持,继续下去只会让我们失去的更多。及时停止,总结经验,才能东山再起。
2月14日――情人节特选词汇【亲吻效应】
“亲吻效应”指相爱的异性之间,一旦有了亲吻行为,很容易发展到性交行为的现象。但这也不绝对,而是和人们对待感情的保守开放程度有很大关系。举个例子,美国人较开放,相爱后很快就会接吻,但到性交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英国人就相对保守很多,相爱到接吻要花很长的时间,但接吻之后一切也就水到渠成了。如果一个美国男孩和英国女孩谈恋爱,女孩会感到很惊奇,怎么这么快就亲吻了,因为这跳过许多传统程序,但自己既然把最美好的初吻给了他,也就半推半就地与他性交了,心里却感到有一种被玩弄的感觉。那个美国男孩则不理解这一点,反而以为这个英国姑娘太轻浮,这么容易便上了床,因为美国人亲吻到性交还隔25个程序呢! 而中国的习惯比英国还要保守,所以亲吻效应就显得更为突出。
2月15日――【3对1规律】
“3对1规律”指在说服别人或提出令人为难的要求时,最好的办法是由几个人同时给对方施加压力,而能够引发对方求同行为的人数至少是3-4人,效果最好的是5个人中有4个人意见一致,这是剩下的那个人求同率最高。但这种劝说方法受环境的制约较大,在一对一谈判或对方人数也较多时很难发挥作用,因为这是典型的“以多胜少”的劝说方式。在麻将桌上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在游戏过程中如果时机成熟,有人会建议提高赌金或导入新规则,同时也会有人提出异议,这时如果能拉拢其他二人,三人合力对付一个人,那么剩下的那人会因寡不敌众而改变自己的主张,被多数的力量说服。
2月16日――【莱斯托夫效应】
“莱斯托夫效应”指学习材料中最为特殊的事件,容易记忆。此种现象,被莱斯托夫在1933年所证实,故以此命名。莱斯托夫效应的最明显例子是:在一场人数众多的宴会上,主人依次被介绍与来宾握手时,只能对身形、相貌、年龄、地位等特征中最为突出者,即时记下他们的姓名。例如:在来宾中有一位身高两米以上的人,他就会给人以突出印象,故而他的名字也容易记忆。正因如此,有些人为了增加别人对他的印象,不是在服装上力求表现新颖,就是在言行上刻意表现突出,以达到让人印象深刻的目的。
2月17日――【过渡性客体】
“过渡性客体”是精神分析中的一个词汇。它指我们用来替代抚养者的一样具有象征性的物体或行为。我们都看过二三岁的孩子,走到哪都要抱个娃娃;史努比动画里有个莱纳斯,总是抱着一条蓝被子……在这里娃娃和蓝被子都是“过渡性个体”,它们的存在可以给我们提供安全感,让我们觉得亲近的人在身边,也是一种情感的习惯。
2月18日――【成人依恋】
“成人依恋”是依恋理论中的名词。它指成人会像儿童依恋抚养者一样,依恋伴侣。另一方是否在身边和能否响应自己的需要,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安全感。这种依恋是心理性的,但通过我们的行为表达出来,比如,你是否与另一方分享自己的发现,是不是会有亲密的肢体接触,是不是当不能靠近另一方时就会感到不安等等。
2月19日――【成人仪式】
“成人仪式”是发展心理学词汇。它指为使青少年心理上产生成年意识的一种仪式。成人仪式自古就有,原始社会就有成人仪式的记载,“成人”对每一个人都非常重要,现代社会赋予“成人”的意义,往往是“独立拥有自我”,能够独立自主的承担责任。
2月20日――【心理疏导】
“心理疏导”是心理治疗用语。它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宣泄情绪、矫正认知、干预心理危机,以防止心理问题发生,消除心理症状。心理师常常通过谈话、支持、理解、解释、说明等交流技术,帮助来访者进行心理疏导。这些疏导技术不仅仅可以由心理师使用,任何人自己掌握一些疏导方法也是有用的。
2月21日――【心理成本】
“心理成本”指某时某地,你要做一件事时所需要耗费的心理能量。比如对于一个成绩好的学生来说,临时的抽查考试,可能只是紧张一下子,所耗费的心理成本并不高;但对于一个成绩差的学生说,就可能会很慌乱,相应的心理成本就高。再比如对于一个外向的人来说,与陌生人打交道所耗费的心理成本很低,但对内向的人,或许他的行为应对很得体,甚至比外向人交际得还好,但心理成本耗竭的却很高。也就是说,有时候我们评价做一件事的成本,不仅要看精力、时间和物质的投入,还要算上我们的“心理成本”。
2月22日――【心理品质】
“心理品质”是心理健康用词。它指一个人在某一时期、某一场合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是多种心理素质的高度凝结,如记忆品质、思维品质、注意品质、意志品质等等。特别是在面临突发状况时,“心理品质”最容易被考查出来,有的人在突发状况下还能保持记忆、注意力和性格情绪的稳定,但有的人一下子性情大变——这就是心理品质的差异。
2月23日――【心理裸体】
“心理裸体”,用大白话来说就是故意暴露自己的隐私,以满足别人的猎奇心理。我们在网络上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心理裸体”爱好者。这种行为的产生是因为秘密藏多了,就会产生压抑感,让人极为需要旁人的关注,所以很多人用心理裸体的方法,来寻求安慰。
2月24日――【亲和动机】
“亲和动机”是人格心理学用语。它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三大动机之一。指一个人想和其他人亲近,建立友好关系,寻找归属感和亲密他人的内心需要。一个“亲和动机”高的人,往往会主动参与社交,在
意人际关系,并且尽量与人为善;而“亲和动机”低的人,会喜欢独处,和固定的人交往,防御陌生人。“亲和动机”让我们和重要他人们在一起,也促进了我们的社会化。
2月25日――【权利动机】
“权利动机”是人格心理学用语。它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三大动机之一。指一个人想要控制他人、事态,发挥自己的影响力,让自己变得重要的内心动机。一个“权利动机”高的人,会很爱发表观点,尤其是评价性的观点,在很多场合都会把握控制权。一个“权利动机”低的人,会比较远离责任,也不愿影响别人,选择中有很多被动性。有一些研究表明,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都是“权利动机”高的人。
2月26日――【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人格心理学用语。它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三大动机之一。指一个人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内心需要。即一种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动成功为目标的动机。“成就动机”高的人,往往会给自己一些略高一些的要求,比如60分就算合格的考试,“成就动机”高的学生,会给自己定80分为合格线。“成就动机”是一个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社会竞争力。
2月27日――【德商】
“德商”也称“MQ”,又是一个和“智商”(IQ)并列的词汇。它指一个人的道德人格品质。德商的内容包括体贴、尊重、容忍、宽容、诚实、负责、平和、忠心、礼貌、幽默等各种美德。它是美国学者提出的。“德商”的主要作用,就是帮我们判断“对”还是“错”。如果说“情商”可以使人具有高度的自制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但它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价值中立的,不能帮助人区分“对”与“错”,而“德商”往往会让人避免做错事。我们国家的文化,就是一个非常注重“德商”的文化。
2月28日――【女性特质】
“女性特质”是人格心理学用语。它是一种人类共同的内心性别标准。我们都认为一般女性都具有的人格特质,称为“女性特质”,它包括文静、温柔、细腻、敏感、善解人意等美好的形容…也包括柔弱、易哭、感性等行为特征。我们对“女性特质”的标准都是内化的,也就是说,看一个人写得文章,或者听旁人谈论他的作为时,你并没有讲过这个人,也不知道他个人信息的情况下,我们都能分辨出他的性别,这就是内化的“女性特质”的作用。
3月1日――【男性特质】
“男性特质”是人格心理学用语。它是一种人类共同的内心性别标准。我们都认为一般男性都具有的人格特质,称为“男性特质”,它包括强健、勇敢、坚毅、冲动、开朗等特质,我们常常会从一个男孩子很小时,就用这些标准去要求他。全人类都有性别角色清晰的潜在心理需要,尽管在这个越来越中性美的年代,我们依然对男性特质,有着强大的要求。
3月2日——【安全行为】
“安全行为”是行为治疗中的用语。它指我们在面对焦虑时,为了避免焦虑,常常会做的一个“让自己感觉好一些”的行为。例如:当你担心自己参加长跑跑步下来时,你会蹲下来反复系鞋带;当你觉得自己当众讲话会脸红时,你会下意识的揉手指……这都属于“安全行为”,它们的发生往往是潜意识的,但却真的有效得帮我们分散了担心,降低了焦虑,让我们感到安全。
3月3日词条——【知觉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是普通心理学的概念,指我们感受外界事物时,虽然接受的刺激在改变,但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是不变的、恒定的、稳定的。就像我们看一本书,纸是白色的,当我们在黄色或红色的光源里看这本书时,纸的颜色却相应发生了改变,但是我们仍能知道纸是白色的。这种感知外部世界物体性质的恒定和稳定的能力对于我们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
3月4日词条——【大小恒常性】
“大小恒常性”是指在视网膜成像大小变化的情况下感知物体真实大小的能力。当我们看到两个一样的物体被分成不同远近放置的时候,虽然在距离的影响下,我们看远一点的物体会较小,但仍可知道这两个物体是一样大的。
3月5日词条——【性别】
“性别”在发展心理学中,是指一种学习得来的,与性别有关的行为和态度的心理现象。在不同的文化中,性别角色与日常活动的联系紧密程度不同,对跨性别行为的容忍程度也不同。就像社会对女性男性化、男性女性化会根据包容度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对待方式。
3月6日词条——【A型行为模式】
“A型行为模式”是认知心理学里提出的观点。这是一种复杂的行为和情绪模式,包括极端好胜、富有攻击性、缺乏耐心、有时间急迫感和怀有敌意。类型A的人通常对生活中的某些核心方面感到不满,极富竞争性且野心勃勃,而且通常是一个孤独者。A型行为模式的人较一般人群更容易换上冠心病。
3月7日词条——【自恕效应】
“自恕效应”就是自己饶恕自己的过错,自己饶恕自己的罪过。明明办错了事,或者明明违犯了法律,自己不仅不谴责自己,反而找出各种合情合理的借口进行自我安慰,以求得心理平衡,这也是最原始的心理保健。 如,两个娃娃闹翻了,动手动脚打了起来,当老师批评他们的时候,甲会理直气壮地说,谁让他骂人呢!乙也会反唇相讥,是他打我,我才骂他呢。听他们那理由,好像谁都没有错。错,全在对方身上。这就是自恕效应在起作用。
3月8日词条——【海格力斯效应】
“海格力斯效应”类似于“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指一对一的人际互动,这是一种人际间或群体间存在的怨怨相报、致使仇恨越来越深的社会心理效应。这是以希腊神话故事中的英雄大力士海格力斯命名的。一天,他走在坎坷不平的路上,看见脚边有个像鼓起的袋子样的丑东西,海格力斯便踩了那东西一脚。谁知那东西不但没被他一脚踩破,反而膨胀起来,并成倍地加大,这激怒了海格力斯。他顺手操起—根木棒砸向怪东西,那东西竟膨胀到把路也堵死了。海格力斯奈何不了他,一位圣者走到海格力斯面前对他说:“朋友.快别动它了,忘了它吧。它叫仇恨袋,你不惹它,它便会小如当初,你若侵犯它,它就会膨胀起来与你敌对到底。”仇恨正如海格力斯所遇到的这个袋子,开始很小,如果你忽略它,矛盾化解,它会自然消失,如果你与它过不去,加恨于它,它会加倍地报复。善待对手,这是心灵品质的高境界。
3月9日词条——【目标效应】
“目标效应”指个体为达到一定目标而产生出意志力量,为目标效应。一个即将死亡的人,为盼儿子归来,与他见最后一面,其心理作用甚至可推迟死亡,这便是目标效应在起作用。中国古代有个射手纪昌,一心要将射艺练到炉火纯青,百发百中,老师让他眼盯飞虫,达到视飞虫如车轮的境界,方为高手。这个人坚持苦练果然成功。可见做事前内心坚定的目标会带给我们极大的力量。
3月10日词条——【阅读障碍】
“阅读障碍”简单而言,就是不能正常的阅览和朗读书面语言。一般多发于9-10岁的儿童,成人也存在阅读障碍者。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表现为阅读习惯不良,例如,朗读时,摇头晃脑、情绪不安或读着读着不知读到何处,或用手指着字读,或捧书太近或太远,或头部歪斜、书本歪斜。二、表现为朗读声音过高或过低、音色单调、声调过高或过低、不能清晰地发音。三、表现朗读错误,朗读时添加字词、遗漏字词、重复字词、某些字词用其它字词代替、经常自己错了又纠正等。
3月11日词条——【边缘型人格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是人格心理学用词。指以情绪、冲动常常难以调节为核心症状的人格障碍。这种人常常有强烈而不适当的愤怒、悲伤等情绪冲动,自我及其不稳定,也不能和他人保持稳定的关系,一旦冲动起来就不计后果,会有长期的空虚感,害怕被抛弃,有反复的自伤和自杀行为,偶尔爆发短暂的神经症状。“边缘型人格障碍”是近些年心理治疗界研究的重点,诊断需要到专业的心理医疗机构。
3月12日词条——【自恋型人格障碍】
“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人格心理学用词。指那种需要赞美的,在幻想和行为上都认为自己无所不能的人,他们缺乏共情能力,无法换位思考他人的处境。只关注自己一个人。认为自己是特别的和唯一的,只能被和自己一样的人理解。要求别人的过度赞美,常常嫉妒他人,而且相信他人都嫉妒自己,在人际交往中老觉得自己是特权者,不顾后果。这种人格障碍是最难治疗的一种,常常开始于18-25岁,并持续一生。
3月13日词条——【自我调节中枢】
“自我调节中枢”是我们每个人大脑中都存在的一个额叶区域,就是我们俗称的“脑门”。在“脑门”里隐藏的额叶是负责掌管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心理单位。我们醉酒后,往往变得大胆,平时不敢做的事都敢做了,就是因为酒精麻痹了额叶,导致自我调节能力的丧失;另外,青少年之所以冲动盲目和叛逆,也是因为14-16岁,正是额叶生长的最后阶段,还没有发展好,所以对自我的控制能力就会比较弱,而且会有些混乱。
3月14日词条——【人格进化观点】
“人格进化观点”是一种很有意思的人格学说。它认为,我们每个人的人格都和我们的物种一样,是经过千万年的进化而来的,我们的人格中潜伏着很多潜意识,包括血缘的认同和繁衍的最大化。例如,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就是舅舅与叔叔相比,似乎跟舅舅更亲。这是因为只有母亲是最能确定孩子的血缘的,所以舅舅和叔叔相比,舅舅能确定这个孩子跟自己绝对是有血缘关系的,而叔叔则不那么确定了,所以我们也就跟舅舅的人格更靠近一些。
3月15日词条——【职业先天优势】
“职业先天优势”是职业心理学用词。指每一行每一业都有与其最吻合的人格特质,当你具有这些特质时,就等于拥有了“先天优势”。心理学家研究说,那些在各行各业最为出色的人,绝对不是100%勤奋努力的人,而是70%勤奋努力,30%天赋的人。也就是说,找到符合你“先天优势”的职业,能让你更有机会取得成功。例如一个做保险业的营业员,拥有世界上最动听,最亲切的嗓音,他所能成功签下的单,是同事的10倍——这就是先天优势起了作用。
3月16日词条——【归因遗传】
“归因遗传”是认知心理学名词。它强调父母对事件的归因方式,会直接遗传给孩子。比如:一个总认为事情做不好,不是客观造成的,都是自己不好的母亲,她的孩子也很容易使用“向内归因”,总是认为是自己做错了……所以家长们要注意啊,你的说的每句话都在教会你的孩子看待世界的方式,尤其是总结原
本文发布于:2024-02-12 14:51: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77206661403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心理词典.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心理词典.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