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考语文九下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

更新时间:2024-02-11 14:17:46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11日发(作者:怎么挽回爱人)

【精品】中考语文九下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

中考语文九下期末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

(一)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①又何间焉 ②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①忠之属也 ②属引凄异

..C.①战则请从 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D.①故逐之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①肉食者谋之 ②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①可以一成 ②以君之力

..C.①战于长勺 ②所患有甚于死者

..D.①登轼而望之 ②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3.用现代双悟写出下面甸子的意思。(4分)

(1)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曹刿“请见“的原因,显示了他的自信。

B本文记叙了战争的全过程,充分地显示了曹刿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军事指挥上的杰出才能。

C.鲁庄公身为鲁国的国君,在迎战齐师时,他寄希望于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庇佑,显示出他的“鄙”。

D.全文紧扣“论战”来写,对曹刿的论战写得详细,而战争经过写得简略,这充分表现了《左传》善于剪裁、言简意赅的特点。

5.长勺之战最终鲁国大胜,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鲁国取胜的原因。(2 分)

1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甲】公与之乘......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惟荀罃ying之拔逼阳,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下,而蓄养锐气,先备外援,以待内之自毙。此善于用气者也。

(节选自曾国藩《挺经》)

【注释】①荀罃(yīng):春秋时晋国大将.②拔:攻克,攻取.③逼阳:姓,古夷族一支.④遽:迅速.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公将驰之_____ ②彼竭我盈____

..③皆初气过锐_____ ④渐就衰竭之故____

..2.翻译句子

①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②此善于用气者也.

3.对文本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两个“未可”,两个“可矣”前后映衬,表现了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

B.【甲】文“将鼓”“将驰”说明鲁庄公是军事上无知的昏君.

C.【乙】文“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引出下文作者对“气”的思考.

D.【甲】文用对话的方式说出观点,【乙】文则用举例和对比的方式证明观点.

4.在对战争取胜原因的认识上,【甲】【乙】两文有何不同?

2

(三)阅读两个文言选段,完成1-4题。(共13分)

公将战,曹刿请见。......彼竭我盈,故克之。”

(选自《曹刿论战》)

周武王克殷,封姬姓于巴,爵之,建都江州,为南土诸侯之首。周之季世①,巴国有乱。将军蔓子性行刚烈,晓畅军事,夙夜筹谋。遂请师于楚,许以三城。楚王终救巴,蔓子亦身披坚执锐。巴国既宁,楚使请城。蔓子曰:“借楚之威,克弭②祸难,诚许楚王城,然巴土不可分。宁死,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乃自刎以死国,以头授楚使。楚王叹日:“使吾得臣若蔓子,用城何为!”乃以上卿之礼葬其头。巴国葬其身,亦以上卿礼。

(摘自《华阳国志》,有删改)

【注】①季世:末代。②弭:平息,消除。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5分)

(1)牺牲玉帛:

..(2)齐师败绩:

..(3)夙夜筹谋:

..(4)楚使请城:

.(5)乃自刎以死国: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彼竭我盈,故克之

(2)使吾得臣若蔓子,用城何为!

3.乙文中楚王为何要“以上卿之礼”来厚葬巴蔓子将军?(2分)

4.对两个选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甲文着力运用精彩的对话描写来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主题和表现人物性格。

B.乙文主要是通过描述楚王的言行从侧面来刻画巴蔓子这一感人形象的。

c.甲、乙两文都略写战争过程,甲文是为了突出曹刿的谋略与机智,而乙文则是为了突出楚国军队的勇猛与强大。

D.曹刿的“肉食者鄙”、巴蔓子的“自刎以死国”、陈胜的“举大计”与诸葛亮的“兴复汉室”都表达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悲愤之情。

3

(四)阅读两个文言选段,完成1-4题。(共7分)

(一)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

(二)

田饶谓鲁哀公曰:“臣将去君而鸿鹄举①矣。”哀公曰:“何谓也?”田饶②曰:“君独不见夫鸡乎?头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鸡虽有此五者君犹曰瀹③而食之何则以其所从来近也。夫鸿鹄一举千里,止君园池,食君鱼鳖,啄君菽粟;无此五者,君犹贵之,以其所从来远也。臣请鸿鹄举矣。”

哀公曰:“止!吾书子之言。”田饶曰:“臣闻食其食者不毁其器;荫其树者不折其枝。有士不用,何书其言为?”遂去之燕。燕立以为相。

(节选自《新序•杂事》)

【注】①举:飞去。②傅距:傅,附着;距,雄鸡脚掌后面像脚趾一样突起的部分。③瀹(yuè):煮。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田饶谓鲁哀公曰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道之行也》)

B.守夜不失时,信也 谓为信然(《隆中对》)

C.吾书子之言 即书诗四句(《伤仲永》)

D.臣闻食其食者不毁其器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2.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三处。(3分)

鸡 虽 有 此 五 者 君 犹 曰 瀹 而 食 之 何 则 以 其 所 从 来 近 也。

3.田饶给鲁哀公讲鸡和鸿鹄的故事,目的是表达 的想法。(2分)

(五)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 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吾孰与徐公美?”妾日:“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官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

4

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朝服衣冠 朝晖夕阴

..B.时时而间进 又何间焉

..C.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孰视之

..D.吾妻之美我者 执策而临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对邹忌由“受蔽”到“清醒”过程的叙写,实际上就是对“受蔽”与“除蔽”道理的说明,是紧扣文章的中心来写的。

B.文章未尾写齐王纳谏,进谏者由多而少,一年后,由少而无,用的是夸张写法。

C.文章对邹忌的描写,不仅注重形体的细致刻画,而且注重细节和对话描写,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D文章虽短,却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写了进谏的缘起,进谏的内容、进谏的结果,环环相扣,结构完整。

4.你从邹忌进谏、齐威王纳谏中分别得到什么启示?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4题(11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秦王怫然怒,谓唐且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且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且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且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节选自《唐且不辱使命》)

1.对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5

A.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B.今齐地/方千里

C.与臣而/将四矣

D.此/庸夫之怒也

2.下列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臣之妻私臣(偏爱) B.能面刺寡人之过者(讽刺)

..C.臣未尝闻也(曾经) D.今日是也。(这样)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乙】两文中,邹忌和唐且都不畏强权,坚持真理,是古代臣子忠君爱国的代表。

B.【甲】【乙】两文中,邹忌婉言进谏,唐且化险为夷,他们的机智善辩告诉我们说话要看对象,讲究方式。

C.【甲】文运用设喻的方法,以事喻理,以小喻大,形象生动。

D.【乙】文最引人注目的是人物的对白,步步紧逼,针锋相对,扣人心弦。

(七)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1-4题。(18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齐威王召即墨①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②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③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④,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即墨:古地名,在今山东平度东南②毁:诽谤与后文“誉”意思相对③厚币:丰厚礼品。④饰诈:作假骗人。

1.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⑴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⑵时时而间进( )

⑶自子之居即墨也( )⑷封之万家。( )

2.用“/”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标出停顿。。(标两处)(2分)

吾 使 人 视 阿 田野 不 辟 人 民 贫 馁

6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

(2)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

译文:

4. 回答下面问题(6分)

(1)根据【甲】文的内容填空。(2分)

邹忌的劝谏很有艺术性。他由 想到治国理政之事,由 想到齐威王的被蒙蔽,以小见大,极具说服力。

(2)从【甲】【乙】两段选文来看,“齐国大治”与齐威王的哪些措施用关?先概括作答。(4分)

答:

(八)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1-4题。(15分)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立身成败,在于所染①。陛下贞观之初,砥砺名节,不私于物,唯善是与②,亲爱君子,疏斥小人。今则不然,轻亵小人,礼重君子。重君子也,敬而远之;轻小人也,狎③而近之。近之则不见其非,远之则莫知其是。

(节选自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注】①染:熏陶,沾染。②与:赞许。③狎:亲昵,亲近。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所以: (2)未尝不叹息痛恨

....(3)愿陛下亲之信之 愿: (4)不私于物

..(5)今则不然 然: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此系贞良死节之臣。

(2)亲爱君子,疏斥小人。

3.【甲】文段中,“亲贤臣,远小人”是为了追求“____________”,【乙】文段中,对待“君子”和“小人”的不同态度则关系到“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

4.请结合【甲】【乙】两个文段,指出“唯善是与”中的“善”主要包含哪7

两个方面的意思。(4分)

(九)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12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诸葛亮《出师表》)

【乙】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式曰:“臣生与人无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何故见冤?”使者曰:“苟,子何欲?”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匈奴可灭也。”

(节选自班固《汉书》)

【注释】①事:此指交践。②输:送出。③见:被。④死:为……而死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项是( )(3 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B.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元方人门不顾

C.遂许先帝以驱驰 杂然相许

D.上使使问式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 )(3 分)

A.躬耕于南阳 皆以美于徐公

B.不效,则治臣之罪 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C.如此而匈奴可灭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以田畜为事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 臣生与人亡所争。

4.请用“/”给文中画线语句断句,限断两处。(2分)

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

8

中考九下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答案

(一)

1.D【解析】A.参与/夹;B.这一类/连接;C.请允许我/请教;D.所以。

2.B【解析】A.代词/无意;B.凭借;C.在/比;D.承接/却,转折。

3.(1)大大小小不同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判。

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耗尽了。

4.B【解析】B.课文长勺一战,只是显示了曹刿的政治远见——他知道国君可以一战的根本是“取信于民”,并不体现他的远大抱负。

5.①鲁国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②鲁庄公能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支持;

③有曹刿战场审时度势的正确指挥。

(二)

【乙】译文: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枯竭了。我对这几句话,经常思索玩味。大概用兵并无其它奥妙,经常保持锐气不可用尽就可以罢了。三国时,孙权攻打合肥,受挫于张辽;诸葛亮攻打陈仓,受挫于郝昭,两者失败都因起初气势太盛,过于锐不可当,渐渐就衰竭无力的缘故。只有荀罃攻克逼阳,士气衰竭而又重新振作;陆抗攻克西陵,事先预料难以迅速取胜,因而养精蓄锐,先安排好外援,等待城中敌人力尽自毙。这也是善于利用士气作战的人了。

1. ①驱车追赶 ②士气正旺盛 ③都 ④原因,缘故

2.①我发现他们的车辙乱了,军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②这是善于利用士气作战(的人)。

3.B

4.【甲】文论述了战时要善于观察,把握战机。

【乙】文强调战时不仅要“存有余不尽之气”,还要善于用“气”。

(三)

【乙】译文:周武王打败殷商后,把姬姓子弟分封在巴地,授予官职,在江州建都,成为南方诸侯的首领。周朝末年,巴国发生叛乱。将军蔓子性情刚毅勇猛,精通军事,日夜想办法平乱。于是向楚国请求军队支援,允诺给楚国三座城池。楚王最终救援了巴国,蔓子也亲自披上盔甲,拿起武器参战。巴国叛乱平定后,楚国的使者来要求兑现许诺的三座城池。蔓子说:“借助楚国的军力,消除我国的灾难,确实许诺给楚王城池,但是巴国的土地不能分割。宁愿死,把我的头颅提给楚王谢罪,城池也不能给他。”于是自杀殉国,将头颅给了楚国的使者。楚王感叹说:“如果我能得到像蔓子这样的臣子,还要城池干什么!”于是用最尊贵的上卿丧礼的规格埋葬了他的头颅。巴国埋葬他的身躯,也用了上卿丧礼的规格。

9

1.(1)祭祀用的全体纯色猪牛羊等 (2)军队溃败

(3)日夜(4)请求兑现承诺 (5)为国而死

2.(1)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

(2)如果我能得到像蔓子那样的臣子,还要城池干吗!

3.巴蔓子为了国家的安危能够挺身而出,为了国家的完整能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全,使楚王敬佩。

4.A

解析:B项不是“通过描述楚王的言行”来刻画,而是对巴蔓子进行的正面描写。C项中乙文是为了刻画巴蔓子的人物形象。D项中巴蔓子的“自刎以死国”和诸葛亮的“兴复汉室”不能表达“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悲愤之情。

(四)

【乙】译文:田饶对鲁哀公说:“我将要离开您而像鸿鹄那样远飞啦。”鲁哀公说:“什么意思啊?”田饶说:“您难道没看见那只鸡吗?头上戴冠的是有文采的;脚后面有距(鸡脚后突出的似脚趾)的是孔武有力的;敌人在前敢去打斗的是勇敢;看见食物招呼别的鸡是仁;守夜不会忘记报时那是信用。鸡虽然有这五种优点,您还是每天用它煮汤喝,为什么呢?因为它们离得很近啊。而鸿鹄一飞千里,落到您的园林水池中,吃您的鱼鳖,啄食您的豆粟作物,(也)没有那五种优点,您还是看重它,原因是它来自远方。我请求像鸿鹄那样远飞去了。”

鲁哀公说:“停!让我写下你说的话。”田饶说:“我听说吃了食物的人,不会毁坏食物的容器;在树下庇荫的人,不会折断树的枝条。有学士不用,还写下他的话干什么呢?”于是离去前往燕国了,燕国委任他当宰相。

1.C

2.鸡虽有此五者/君犹曰瀹而食之/何则/以其所从来近也。

3.希望鲁哀公能重用贤士。(大意对即可)

(五)

1.A(B.偶尔/参与 C谁/通“熟”,仔细 D.助词取独/ 代“千里马”)

2.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谏,宫门前庭院内人多得像集市一样。

3.C (文章不注重形体刻画,而是注重细节和对话描写)

4.(1)从邹忌进谏的角度获得的启示:在与人的交往中,提意见时,要讲究说话的技巧,要看对象,注意场合,语言得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对方心悦诚服。

(2)从齐成王纳谏的角度获得的启示:

不要偏听偏信,要广泛听取人们的批评意见,

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不犯或少犯错误。(只从一个角度回答得2分,从两个角度回咨得3分)

(六)

1.C(与臣/而将四矣)

2.B(“面刺寡人”的“刺”意思为“指责”)

10

3.(1)能够在公共场所公开指责、议论过失,被我听到的人,受下等奖赏。

(2)平民发怒,也不过是脱掉帽子,光着脚用头撞地罢了。

4.A 甲文没有体现不畏强权。

(七)

【乙】译文:齐威王召见即墨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到即墨任官,每天都有指责你的话传来。然而我派人去即墨察看,却是田土开辟整治,百姓丰足,官府无事,东方因而十分安定。于是我知道这是你不巴结我的左右内臣谋求内援的缘故。”便封赐即墨大夫享用一万户的俸禄。齐威王又召见阿地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到阿地镇守,每天都有称赞你的好话传来。但我派人前去察看阿地,只见田地荒芜,百姓贫困饥饿。当初赵国攻打鄄地,你不救;卫国夺取薛陵,你不知道;于是我知道你用重金来买通我的左右近臣以求替你说好话!”当天,齐威王下令烹死阿地大夫及替他说好话的左右近臣。于是臣僚们毛骨耸然,不敢再弄虚假,都尽力做实事,齐国因此大治,成为天下最强盛的国家。

1.(1)偏爱(2)间或,偶然(3)主管,主政(4)封赏,赏赐

2.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

每划对一处给1分。

3.(1)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 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2)这是你用丰厚的礼品买通我的左右来赞赏你啊!

4.(1)生活琐事 自己的受蒙蔽(每空1分,意思答对即可)

(2)虚心纳谏,广开言路;求真务实,奖罚分明。(意思答对即可)

(八)

【译文】子立身为人,成败的关键之一在于所处环境的影响。陛下在贞观初期,励精图治,注重名节,不存私欲,乐于施与,亲近重用君子,疏远贬斥小人。现在却恰恰相反,亲近小人,疏远君子。疏远君子,是敬而远之;亲近小人,是轻信重用。太近就看不到别人的缺点,太远就不知道别人的正确。

1.(1)这里表示原因(2)感到痛心、遗憾(3)希望(4)用私情(5)这样

2.(1)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2)亲近爱戴君子,疏远排斥小人。

3.汉室之隆 立身成败

4.①品行端正,有名声,有气节

②对朝廷忠诚, 以死来报效国家。

(九)

【译文】卜式,是河南人。以耕种畜牧为业。当时汉正在抵抗匈奴入侵,卜式上书,愿意捐出一半的家财资助边事。皇帝派人问卜式:“想当官吗?”卜式说:“从小牧羊,不熟悉怎样当官,不愿意做官。”使者说:“家里难道没有冤家仇人,想讲出来吗?”卜式说:“臣生来与人无争,家里贫穷的乡人,我就借钱给他;为人不善的,我就教他做好事。去到哪里,人们都顺从我,卜式有何冤事啊!” 使者说:“如果是这样,想要什麽呢?”卜式说:“皇上讨11

伐匈奴,我认为贤能的人应该为大节而死,有钱的人应该捐出来,这样的话匈奴就可以灭掉了。”

1.A 2.B

3.(1)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那里扬名显达。

(2)我生来与人没有什么争执。

4.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

12

【精品】中考语文九下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

本文发布于:2024-02-11 14:17: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76322662484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精品】中考语文九下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精品】中考语文九下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pdf

标签:蔓子   进谏   寡人   小人   君子   下列   勇气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