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名词 PS EPS PVC ABS 苯

更新时间:2024-02-11 10:43:41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11日发(作者:教师个人简历范文)

化学名词 PS EPS PVC ABS 苯

(Polystyrene)

聚苯乙烯(英语:Polystyrene,简称PS)是一种无色透明的热塑性塑料。具有高于摄氏100度的玻璃转化温度,因此经常被用来制作各种需要承受开水的温度的一次性容器,以及一次性泡沫饭盒等。

性质

聚苯乙烯的化学稳定性比较差,温度超过75到95°C会释放出苯乙烯;不易被强酸强碱腐蚀,但可以被多种有机溶剂溶解,如丙酮、乙酸乙酯。不抗油脂,受到紫外光照射后易变色。

聚苯乙烯质地硬而脆,无色透明,可以和多种染料混合产生不同的颜色。发泡聚苯乙烯(俗称保丽龙)也被用于建筑材料,具吸音、隔音、隔热等效果,近来被大举使用于中空楼板(新工法)。

生产与应用

聚苯乙烯的经常被用来制作泡沫塑料制品。聚苯乙烯还可以和其他橡胶类型高分子材料共聚生成各种不同力学性能的产品。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有各种一次性塑料餐具,透明CD盒等等。发泡聚苯乙烯(保丽龙)于建筑材料使用上,自2003年广泛使用于中空楼板隔音隔热材。

耐冲击性聚苯乙烯(HIPS)

耐冲击性聚苯乙烯是通过在聚苯乙烯中添加聚丁基橡胶颗粒的办法生产的一种抗冲击的聚苯乙烯产品。这种聚苯乙烯产品会添加微米级橡胶颗粒并通过枝接的办法把聚苯乙烯和橡胶颗粒连接在一起。当受到冲击时,裂纹扩展的尖端应力会被相对柔软的橡胶颗粒释放掉。因此裂纹的扩展受到阻碍,抗冲击性得到了提高。

苯乙烯丙烯腈(SAN)

SAN是Styrene Acrylonitrile的缩写。苯乙烯丙烯腈是苯乙烯丙烯腈的共聚物,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的聚丙烯基工程塑料。SAN的化学稳定性要比聚苯乙烯好。SAN类产品的透明度和抗紫外性能不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类产品但是价格相对便宜。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

ABS是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的缩写。这种塑料是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的共聚物。具有高强度,低重量的特点。是常用的一种工程塑料之一。

SBS橡胶

SBS橡胶是一种聚(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结构的三段嵌段共聚物。这种材料同时具有聚苯乙烯和聚丁二烯的特点,是一种耐用的热塑性橡胶。SBS橡胶经常被用来制造轮胎。

塑料: ABS树脂(ABS)、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聚乙烯醇(PVA)、聚丙烯(PP)、聚丙烯酸(PAA)、聚丁烯(PB)、聚异丁烯(PIB)、聚砜(PSU、PSF)、聚甲醛(POM)、聚酰胺(PA)、聚碳酸酯(PC)、聚乳酸(PLA)、可塑性淀粉材料(PSM)、聚四氟乙烯(PTFE)(铁氟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环氧树脂(EPOXY)、酚醛树脂(PF)、聚氨酯(PU)、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醚醚酮(PEEK)

合成橡胶: 顺丁橡胶(BR)、丁苯橡胶(SBR)、丁腈橡胶(NBR)、氯丁橡胶(CR)、丁纳橡胶、乙丙橡胶、聚硫橡胶、丙烯酸酯橡胶、氟橡胶、硅橡胶(SP、SI)、丁基橡胶(IIR)、异戊橡胶

合成纤维: 丙纶、涤纶、锦纶、腈纶、氨纶、维尼纶、耐纶、达克纶、克夫纶

EPS(Expandable Polystyrene)

EPS板(又称苯板、泡沫板)是可发性聚苯乙烯板的简称。是由可发性聚苯乙烯原料(Expandable Polystyrene)经过预发、熟化、成型、烘干和切割等工艺制成。它既可制成不同密度、不同形状的泡沫塑料制品,又可以生产出各种不同厚度的泡沫板材。

EPS板(又称苯板)是可发性聚苯乙烯板的简称。是有原料经过预发、熟化、成型、烘干和切割等制成。它既可制成不同密度、不同形状的泡沫制品,又可以生产出各种不同厚度的泡沫板材。广泛用于建筑、保温、包装、冷冻、日用品,工业铸造等领域。也可用于展示会场、商品橱、广告招牌及玩具之制造。目前为适应国家建筑节能要求主要应用于墙体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地暖。 2、EPS板保温体系是由特种聚合胶泥、EPS板,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称和饰面材料组成。集保温、防水、防火,装饰功能为一体的新型建筑构造体系。该技术将保温材料置于建筑物外墙外侧,不占用室内空间,保温效果明显,便于设计建筑外形。 3、EPS泡沫是一种热塑性材料,每立方米体积内含有300--600万个独立密闭气泡,内含空气的体积为98%以上,由于空气的热传导性很小,且又被封闭于泡沫塑料中而不能对流,所以EPS是一种隔热保温性能非常优良的材料。 用途:用于建筑内外墙保温、地热采暖、冷库、冷藏室、轻体房、低温箱、保鲜箱 产品规格(mm):尺寸:1250×6000×600 1000×2000×500 厚度:0.5-600 注:按用户要求生产各种规格 技术指标 密度(kg/m3):15-30 导热系数(W/mh):0.041 抗拉强度(kg/m2):2.5-3.5 尺寸稳定性使用温度(℃):+70 EPS泡沫是一种热塑性材料,经过加热发泡以后,每立方米体积含有300--600万个独立密闭气泡,内含空气体积为98%以上,这样的结构给与它许多特性。由于密度可低至10-30kg/m3 ,因此EPS是当前最轻的包装材料,在负荷较高的情况下,这种材料会被压弯,当受到震荡或坠落地面时,他会起到缓冲、防震的作用;同时,由于空气的热导性能很小且又被封闭于泡沫中而不能对流,所以EPS是一种隔热保温性能非常优越的材料。 用途:冰箱、冷柜、冷藏库等方面广为应用,土木建筑上也用它来做保温隔热材料。

(PolyVinyl Chloride)

聚氯乙烯(英文为PolyVinyl Chloride,经常被称作PVC)是一种使用一个氯原子取代聚乙烯中的一个氢原子的高分子材料。

性质

聚氯乙烯的最大特点是阻燃,因此被广泛用于防火应用。但是聚氯乙烯在高温下的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氯化氢、氯气和其他有毒气体[2]。

聚氯乙烯的燃烧分为两步。先在240℃-340℃燃烧分解出氯化氢气体和含有双键的二烯烃,然后在400-470℃发生碳的燃烧[3]。

物理和化学性质

稳定;不易被酸、碱腐蚀;比较耐热。

生产与应用

聚氯乙烯可由乙烯、氯和催化剂经取代反应制成。由于其防火耐热作用,聚氯乙烯被广泛用于各行各业各式各样产品: 电线外皮、光纤外皮、鞋、手袋、袋、饰物、招牌与广告牌、建筑装潢用品、家俱、挂饰、滚轮、喉管、玩具(如有名的意大利“Rody”跳跳马)、门帘、卷门、辅助医疗用品、手套、某些食物的保鲜纸、某些时装等。

聚氯乙烯是由氯乙烯单体(VCM)聚合而成。因为其分子中57%的质量是氯元素。所以它与其它的塑料相比,相同的质量中所耗用的石油较少,然而,因为这种塑料的相对密度较大,而且在生成氯的过程中也要耗用其它能量,使得它在很多应用领域失去了优势。

目前使用较多的PVC生产工艺是悬浮聚合生产工艺。将纯水、液化的VCM单体、分散剂加入到反应釜中,然后加入引发剂和其它助剂,升温到一定温度后VCM单体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生成PVC颗粒。持续的搅拌使得颗粒的粒度均匀,并且使生成的颗粒悬浮在水中。因反应是放热反应,必须配备有效的除热换热装置:如夹套冷却水、釜顶冷凝器。而且,因为PVC的密度比VCM的密度大。反应过程中随着PVC的不断生成,反应釜内液相的体积会不断收缩,必须不断加入纯水以维持适当的压力。在不同的聚合温度下,VCM聚合生成PVC的聚合度不同。控制不同的聚合温度可以生成不同牌号(聚合度不同牌号不同)的PVC树脂。

生成的PVC料浆经过汽提塔脱除残余的VCM气体(经回收系统回收后与新鲜VCM按一定比例循环使用),然后经过离心脱水,干燥床干燥、筛分后包装成产品。一般经后处理后PVC粉中的VCM含量小于1PPM。

其余的聚合工艺,如微悬浮、乳液聚合工艺可以生成粒径较小的PVC粉(10微米,而一般悬浮聚合生成的PVC粉粒径是120-150微米。其特性和应用也略有不同)聚和生成的PVC是未改性的PVC。在做成最终制品之前,一般要要加入各种助剂如:热稳定剂、紫外线稳定剂,润滑剂、增塑剂、加工助剂、抗冲改性剂,热改性剂、填料、阻燃剂、杀虫剂、发泡剂、烟雾抑制剂和各种颜料。

回收及循环再用

资源回收再利用:塑胶分类标志中,PVC代码是3(3字在三个循环再用箭号中心)

塑料本体底部或包装上须列明,以便消费者及回收商能分类妥当。

安全与危害

美国自1970年代开始,注意到聚氯乙烯工厂的工人有某种恶性肝癌。[1]。 欧洲与澳洲也开始注意到聚氯乙烯工厂的工人有数种癌症。

其主要问题在于:

PVC一定要有添加剂或增塑剂才可用,这些大多有害,可能渗出或气化。

部份添加剂会干扰生物内分泌(影响生殖机能),部份可增加致癌风险。

焚化PVC垃圾,会产生致癌的二噁英(Dioxin)而污染空气。

PVC常使用临苯二甲酸二辛酯(DEHP)为增塑剂,因DEHP易气雾化,其他乙烯基产品包括汽车内部、淋浴胶帘或铺地板物料等,也会释放化学气体入空气,且DEHP也易溶入油性液体中。另外,人们也开始关注到,儿童若咀嚼这些软塑玩具,会有添加剂渗出的安全问题。

新生儿加护病房使用的乙烯基点滴袋也曾发现有释放DEHP的情形。

聚氯乙烯玩具对幼儿的健康有很大的威胁。因为处于口腔期的幼儿,会透过口舔玩具而将聚氯乙烯塑料中的DEHP的等塑化剂直接吃进去。

2008年美国与加拿大共同研究指出,在测试五种塑胶浴帘时,其在28日之内释放了百余种有毒物质。[2][3]。

2006年1月,欧洲共同体下了一个禁令:禁止在玩具里使用六种类型临苯二甲酸酯软化剂(参见2005/84/EC 指引)。在美国,越来越多为这年龄层制造PVC玩具的公司,自愿停用PVC或停用临苯二甲酸酯。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建议制造者考虑在敏感患者(譬如出生不满一月的婴儿)的设备里,禁用DEHP。但是,供选择的增塑剂则未经测试确定是否更不安全。

一些研究表明,这添加剂也许令健康问题复杂化,但需要进一步研究。根据一些医疗研究显示,PVC 增塑剂也许会导致慢性病:譬如硬皮病、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angiosarcoma、脑癌与acrosteolysis 。

2004年,一个联合了瑞典与丹麦学者的研究小组发现,常用在PVC的邻苯二甲酸酯DEHP和BBzP,和儿童过敏有相当强烈的关连性。

环境保护者小组绿色和平主张全球性逐步淘汰PVC。

因为从PVC垃圾的焚化产生二噁英,是乙烯基氯(PVC)的副产物。因此,乙烯基氯是戴奥辛的来源,戴奥辛是种高度毒性物质,可能导致癌症和其它病症。也会成为全球性的威胁,因为其在环境中能大范围散布,并无法消散。即使接触少量戴奥辛,但戴奥辛仍极有可能与免疫系统受压、生育问题、各种癌症与和内分泌疾病有关系。据一个由英国企业ICI化学和高分子制品有限公司1994年提供的报告,根据1989年发表的一篇文献,这些氧氯化反应(使用做乙烯基氯和一些氯化的溶剂),会产生多氯二苯并二恶英(PCDDs)和二苯并呋喃(PCDFs)类化合物。

至2008年,欧盟、美国华盛顿与美国加州已禁止使用DEHP。

树脂(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ABS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是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的首字母缩写)是一种强度高、韧性好、易于加工成型的热塑型高分子材料。

结构

ABS树脂是丙烯腈(Acrylonitrile)、1,3-丁二烯(Butadiene)、苯乙烯(Styrene)三种单体的接枝共聚物。它的分子式可以写为(C8H8·C4H6·C3H3N)x,但实际上往往是含丁二烯

的接枝共聚物与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的混合物,其中,丙烯腈占15%~35%,丁二烯占5%~30%,苯乙烯占40%~60%,最常见的比例是A:B:S=20:30:50,此时ABS树脂熔点为175℃。

随着三种成分比例的调整,树脂的物理性能会有一定的变化:

1,3-丁二烯为ABS树脂提供低温延展性和抗冲击性,但是过多的丁二烯会降低树脂的硬度、光泽及流动性;

丙烯腈为ABS树脂提供硬度、耐热性、耐酸碱盐等化学腐蚀的性质;

苯乙烯为ABS树脂提供硬度、加工的流动性及产品表面的光洁度。

性质

ABS树脂是微黄色固体,有一定的韧性,密度约为1.04~1.06 g/cm3。它抗酸、碱、盐的腐蚀能力比较强,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耐受有机溶剂溶解。

ABS树脂可以在-25℃~60℃的环境下表现正常,而且有很好的成型性,加工出的产品表面光洁,易于染色和电镀。因此它可以被用于家电外壳、玩具等日常用品。常见的乐高积木就是ABS制品。

ABS树脂可与多种树脂配混成共混物,如PC/ABS、ABS/PVC、PA/ABS、PBT/ABS等,产生新性能和新的应用领域,如:将ABS树脂和PMMA混合,可制造出透明ABS树脂。

生产

ABS有两种主要的工业生产方法:

将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与聚丁二烯(B)混合,或将这两种胶乳混合后再共聚;

在聚丁二烯胶乳中加入丙烯腈及苯乙烯单体进行接枝共聚。

生产1公斤ABS树脂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大约相当于生产2公斤石油。

奇美实业是世界上最大的ABS树脂生产商,其在台南市仁德区及镇江市镇江新区的工厂每年大约生产130万吨ABS树脂。其他主要的ABS树脂生产厂商包括:拜耳化工、LG化学、GE塑料、巴斯夫及陶氏化工等。

4. 苯

苯(Benzene, C6H6,⌬或⏣)在常温下为一种高度易燃,有香味的无色的液体。同时,苯有高的毒性,也是一种致癌物质。

苯是一种碳氢化合物也是最简单的芳烃。它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可作为有机溶剂。苯是一种石油化工基本原料。苯的产量和生产的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苯具有的环系叫苯环,是最简单的芳环。苯分子去掉一个氢以后的结构叫苯基,用Ph表示。因此苯也可表示为PhH。

安全

毒性

由于苯的挥发性大,暴露于空气中很容易扩散。人和动物吸入或皮肤接触大量苯进入体内,会引起急性和慢性苯中毒。有研究报告表明,引起苯中毒的部分原因是由于在体内苯生成了苯酚。

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痹作用,引起急性中毒。重者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神志模糊、知觉丧失、昏迷、抽搐等,严重者会因为中枢系统麻痹而死亡。少量苯也能使人产生睡意、头昏、心率加快、头痛、颤抖、意识混乱、神志不清等现象。摄入含苯过多的食物会导致呕吐、胃痛、头昏、失眠、抽搐、心率加快等症状,甚至死亡。吸入20000ppm的苯蒸气5-10分钟便会有致命危险。

长期接触苯会对血液造成极大伤害,引起慢性中毒。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苯可以损害骨髓,使红血球、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减少,并使染色体畸变,从而导致白血病,甚至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苯可以导致大量出血,从而抑制免疫系统的功用,使疾病有机可乘。有研究报告指出,苯在体内的潜伏期可长达12-15年。

妇女吸入过量苯后,会导致月经不调达数月,卵巢会缩小。对胎儿发育和对男性生殖力的影响尚未明了。孕期动物吸入苯后,会导致幼体的重量不足、骨骼延迟发育、骨髓损害。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经确认为致癌物。[13][14]

接触限值:

中国TWA 6 mg/m3(皮),STEL 10 mg/m3

美国ACGIH 10ppm, 32 mg/m3 TWA: OSHA 1ppm, 3.2 mg/m3

毒性:

LD50: 930 mg/kg(大鼠经口);48 mg/kg(小鼠经皮)

LC50: 10000ppm 7小时(大鼠吸入)

当然,由于每个人的健康状况和接触条件不同,对苯的敏感程度也不相同。嗅出苯的气味时,它的浓度大概是1.5ppm,这时就应该注意到中毒的危险。在检查时,通过尿和血液的检查可以很容易查出苯的中毒程度。

代谢

苯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47-80%)、胃肠及皮肤吸收的方式进入人体。一部分苯可通过尿液排出,未排出的苯则首先在肝中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作用下被氧分子氧化为环氧苯(7-氧杂双环[4.1.0]庚-2,4-二烯)。环氧苯与它的重排产物氧杂环庚三烯存在平衡,是苯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中间体。接下来有三种代谢途径:与谷胱甘肽结合生成苯巯基尿酸;继续代谢为苯酚、邻苯二酚、对苯二酚、偏苯三酚、邻苯醌、对苯醌等,以葡萄糖苷酸或硫酸盐结合物形式排出;以及被氧化为已二烯二酸。

乙醇和甲苯可以降低苯的毒性。

可燃性

由于苯可以在空气中燃烧,因此它一般都被定为危险化学品。例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货物品名表》(GB 12268-90)中,苯属第三类危险货物易燃液体中的中闪点液体。[15] 而且由于它的挥发性,可能造成蒸气局部聚集,因此在贮存,运输时一般都要求远离火源和热源,防止静电。

由于苯的冰点比较高(5.5℃),在寒冷天气中运输会有困难,但是加热熔化会带来危险性。

化学名词 PS EPS PVC ABS 苯

本文发布于:2024-02-11 10:43: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76194212484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化学名词 PS EPS PVC ABS 苯.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化学名词 PS EPS PVC ABS 苯.pdf

上一篇:纺织英语词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树脂   材料   生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