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之修辞方式

更新时间:2024-02-11 08:39:09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11日发(作者:喜欢英文)

古代汉语之修辞方式

古代汉语之修辞方式

一、引用

借助典籍中的言论、定型的熟语以及传说故事、历史事实等来说明自己观点的修辞方式叫“引用"。

1.修辞效果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与可信性。可使内容的表达含蓄、典雅。

2.引用的分类

A.引言:引用不见于书面的熟语,如格言、俗语、谚语、歌谣等。如:

迟任有言曰:“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书经·盘庚上》)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B.引事:利用传说故事、历史事实等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如:

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司马迁《报任安书》)

C.引文:引用见于典籍的书面文字.如:

《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孟子·梁惠王》)

二、譬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境来比方另一种事物或情境的修辞方式。

1.修辞效果

使表达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使表达通俗、易懂,便于理解。

2.譬喻的分类

A.明喻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梁惠王上》)

B。暗喻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鸿门宴》)

C。借喻

缲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王安石《木末诗》)

D。博喻

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苏轼《百步洪》)

练习:说明下列文言语句的修辞方式。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陆游《诉衷情》)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霸》)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三、代称

借用与该事物有某种关系的词语来称谓该事物的修辞方式。

1.修辞效果

突出事物特征,引发读者联想。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与幽默感

2.代称的分类

A用该事物的性状、特征指代该事物

乘坚驱良逐狡兔.(《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B.用泛称代特称

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后汉书·华佗传》)

C.用特称代泛称

凌阳侯之泛滥兮,忽翱翔之焉薄。(屈原《哀郢》)

D.用工具代本体

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史记·鸿门宴》)

E.用部分代全体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F.用具体代抽象

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史记·廉蔺列传》)

四、并提(合叙)

把两件相关的事情合并在一个句子中表达的修辞方式叫“并提”。

1.修辞效果

句子紧凑,文辞简练

2.如何辨识并提

A.根据词语的配搭关系辨识并提,如:

脭醲肥厚。(枚乘《七发》)

B。根据历史事实辨识并提

封故御史大夫周苛周昌孙子为列侯.(《汉书·景帝纪》)

练习:说明下列文言语句的修辞方式。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江淹《别赋》)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水经注·巫山、巫峡》)

齐、楚遣项它、田巴将兵救魏。(《汉书·魏豹传》)

五、互文(互文见义、互见)

上下文义相互呼应、补充的修辞方式叫做“互文”.如:

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柳宗元《捕蛇者说》)

1.修辞效果

行文简约,丰富文义,形成对仗

2.互文的分类

A。单句互文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B。双句互文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C.互用同义词的互文(变文)

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马駃騠不实外厩。(《谏逐客书》)

六、夸饰(夸张)

1.修辞效果:突出特点,加深印象

2.例: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诗经·卫风·河广)

七、倒置(倒文)

使句中的词语颠倒顺序的修辞方式。如:

野于饮食.(《墨子·非乐上》)

1.修辞效果:新颖别致 、强调突出 、平仄合辙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八首》)

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矣。(《左传·昭公十九年》)

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江淹《恨赋》)

练习:说明下列文言语句的修辞方式。

未尝不心游目想。(萧统《文选序》)

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江淹《恨赋》)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诗》)

八、委婉

不直言其事,故意把话说得含蓄、婉转一些,叫做“委婉”.

严复《论世变之亟》:“中国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又“中国多忌讳,而西人众讥评。”又“中国美谦屈,而西人多发舒."

A.避粗俗

即阳为病狂,卧便利。(《汉书·玄成传》)

B.避忌讳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C.避冒犯

陛下富于春秋。(《史记·李斯列传》)

D.交际辞令

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臣下犒执事.(《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九、省略

省去某些句子成分的修辞方式叫做“省略”.

赋《棠棣》之七章以卒。(《左传·襄公二十年》)

王引之《经义述闻》:“卒,卒章也。言赋《棠棣》之七章与卒章也。‘卒’下无‘章’字者,蒙上而省。”

A。省略主语

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公曰:“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 )射其左,( )越于车下;( )射其右,( )毙于车中.(《左传·鞍之战》)

B.省略宾语、兼语

明日,子路行,以( )告( )。(《论语·子路从而后》

C.省略述语

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曹刿论战》)

D。省略“曰”字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练习:说明下列文言语句的修辞方式.

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触龙说赵太后》)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孟子·公孙丑》)

古汉语几种修辞表达方式

1 用典:引用古人的历史事迹或古代典籍中的言语词句,来证明自己的论点或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就叫用典。如“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这种用法的好处是含蓄,增强表现力。缺点是时间过久,后人

难于理解;有时随意割裂拼凑,以至形成一种生造的畸形词语。

2 、委婉:不把表述的内容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而是有意地把话说得婉转曲折,含蓄有致,这就是委婉。古书中常见的委婉手法有:(1 )使用谦敬语。如对己表谦的有“仆、愚﹑妾﹑奴﹑小人﹑下走﹑下臣﹑不谷﹑寡人”等谦称来代替第一人称。对人(特别是皇上)用“左右﹑足下﹑先生﹑执事﹑陛下”来代替第二人称。(2 )避讳语。就是对要说的事加以回避掩盖或装饰美化。如“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奈社稷何?”(3 )迂回语。本来想说甲事,却偏要说乙事,转弯抹角,话中有话.这就是迂回语。在外交辞令上多使用。

3 、分承:在遣词造句中,把本来应写成两个短语或句子的话,合为形式上的一个短语或句子,把相同的语句成分放在一起并提,但在表意上却仍然必须按照两个短语或句子的组合关系来分别相承,这种修辞方式就是分承,或者叫做并提。如“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整。",句中“耳目聪明”形式上是一个主谓结构,其实是“耳聪”“目明”两个主谓结构分承而来。这种方式可以使行文紧凑,但在内容表达上却容易使人产生误解.

4 、共用:在行文中,两个相连接的词或词组共用某一个或必个词语,换言之,同一个或几个词语在组合搭配的关系上是兼管着两个相连的词或词组。这种修辞方式就是共用。如:“今君有区区之辞,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中“拊爱”和“子”这两个动词共用“民”这个宾语.

5 、复合偏义:把两个意义相对相反的词组合在一起,但在表义上只睛一个词起作用,另一个词并不表义,仅仅是一种陪衬,这种修辞表达方式就是复合偏义.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异同”只有“异”义,“同”不表义。

6 、互文见义:为了避免行文的单调平板,或适应文体表达的某些要求,把一个意思比较复杂的语句有意识地分成两个或三个形式相同(或大致相同)﹑用词交错有致的语句,使用权这两个(或三个)语句的意义内容具有彼此隐含,彼此渗透,相互呼应,相互补充的关系,这种修辞方法叫做互文见义,(简称互文、互言﹑互备﹑互体﹑参互)如“秦时明月汉时关”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和关塞。如“烟笼寒水月笼沙”意思是:烟雾和月色笼罩着寒凉的江水和沙滩。

一. 什么是古汉语中的修辞

在《易经》中就出现“修辞立其诚”的说法,虽然那还不是现代意义的“修辞”,但已经强调对“辞"需要“修"(研究),才能在达意时“立其诚”。孔子虽然曾说:“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但在《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中又记载了他的另一个观点:“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并强调说:“非文辞不为功,慎之哉!”《礼记·表记》则主张“情欲信,辞欲巧.”

以上说法都说明早在先秦的古人就已经非常重视说话的表达效果问题了。到六朝时的刘勰更在其文艺理论专书《文心雕龙·情采》中指出:“联辞结采,将欲明理;采滥辞诡,则理愈翳。”他实际上是指出修辞有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两种。修辞不当,反而会影响表达效果。

第一个建立我国系统语法学的马建忠在研究汉语语法时也已经注意到了古汉语中的修辞现象,说明语法与修辞关系甚密,有时甚至是难以分开的.吕叔湘先生在《重印〈马氏文通>序》中指出:“语法和修辞是邻近的学科。把语法和修辞分开,有利于科学的发展;把语法和修辞打通,有利于作文的教学.后者是中国的古老传统,也是晚近许多学者所倡到,在这件事情上,《文通》可算是有承先启后之功。”

陈望道于1932年出版的《修辞学发凡》一书,是我国较早出现的系统研究修辞的专著。该书对古汉语中的辞格作了相当详细的介绍,他统计有三十八种辞格。而且“各格之中又有若干式”,因此关于修辞格,实在是数量既多,情况又非常复杂的。作为古汉语教材的一节,不拟对古汉语修辞作详细介绍,仅就对阅读古书帮助最大、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些辞格加以介绍和说明,并不是古汉语中只有本书中所谈到的辞格。

二.几种与古书阅读关系最为密切的修辞格:

一)、 稽古——从正面或反面援引古代历史事实来证明自己论点。也就是说,有正面引用和反面引用两种。正面是吸取经验,反面则以之为教训。例见教材。

二)、引经——在文中正面引用古代经书中圣贤的言论.注意与“稽古”的区别:(一)“稽古”是引用古代的历史事实,“引经"是援引古代圣贤的言论。一为事,一为言。(二)“稽古"可正引可反引,而“引经"一律是作为正面论据来使用的。

三)、代称

“代称”又叫“借代”,它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同要说的人或事物有密切联系的其他事物的名称来代替它的一种修辞方法。具体来说,又可细分为八类:

(一) 以事物特征或标志来指代该事物

例如:

① 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杜甫《赠韦左丞》诗)

——富家子弟之穿着多为“纨袴",故以“纨袴"代指富家子弟;文人学者多戴“儒冠”,故以“儒冠”代指读书人。

②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

——古时平民百姓只能穿布衣,故以“布衣”代词平民。

③ 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人到年老时就会长出白头发来,比起黑发来多了一种颜色,故以“二毛”代指头发花白的老人。

④朱门何足荣?(郭璞《游仙》诗)

——古代贵族的府第才能将大门漆成红色,故以“朱门"代指贵族人家。

(二) 以部分代全体

① 画师亦无数,好手不克遇。(杜甫《刘少府新画山川障歌》)

-—“好手"实指善于绘画的人.“克”,能也。

② 急足辱书,深形浣慰。(欧阳修《与焦殿丞书》)

——“急足”指快速送信来的使人。

③ 长铗归来乎,食无魚。(《战国策·齐策》)

——“铗”本剑柄,此处以之代剑。

④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陶渊明《咏荊轲》)

—-以车盖指代荊轲入秦时所乘的车。

(三) 以原料代成品

① 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矣.(《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棺材是木做的,“就木”是进棺材(死去)的委婉说法.

② 诸生无能出奇计,远图匈奴安边境之策,抱枯竹,守空言,不知趋舍之宜,时世之

变。(《盐铁论·利议》)

-—古代的书是刻在竹片上的,竹片是制作书的原料,故以“枯竹”指代古书。

③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丹青"是两种绘画的主要颜料,故以“丹青”代绘画。唐太宗曾将立了大功的忠臣名将的像画在凌烟阁上以资褒奖,后世遂传为佳话。

④ 功绩铭乎金石.(《吕氏春秋·求人》)

——“金”指代“钟鼎”,春秋时期被统治者赏赐了铜以后,往往铸成“钟鼎”之类礼器,并将立功受奖事迹刻写其上,以传之后世.“石”指代记功的石碑。如韩愈就代唐王朝撰写过《平淮西碑》。

(四) 以具体代抽象

①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白居易《望月有感》)

——“干",作战时防身的盾牌;“戈”,刺杀对方的武器。以具体的“干戈”指代战争.

② 平生闻若人,笔墨极奇峭。(陆游《谢徐志父帐干惠诗编》诗)

—-以具体的“笔墨”指代对方所写的文章。

③ 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具体的“口舌”指代“口才”好,善于言辞。

④ 终身履薄冰。(阮籍《咏怀》诗)

--古人非常熟悉的《诗经》中有“战战惊惊,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句.诗人即用具体的“履薄冰”动作,来代替抽象的心理状态--十分谨慎的态度、非常恐惧的心情。

(五) 以地代人

①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月夜》)

—-“闺中”指代自己处于闺中的妻子,而以自己的所在地“长安”指代自己。

② 陛下亦宜自谋。(诸葛亮《出师表》)

—-“陛"本皇帝宫殿之台阶,陛下本指站在台阶下的贴身卫士.表示说话者不敢直接与对方说话而要请身边人代为转达。

又如古人或今人行文中常见“韩昌黎"、“柳柳州”、“袁项城"、“梁新会”之类的说法,也是以地代人。昌黎乃韩姓旺族,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袁世凯乃河南项城人,梁启超乃广东新会人,故以地代之。

(六)以官名代人——杜工部、韩侍郎、现代有总理、书记、校长、科长之类也属此古之遗风。

(七)专有名词用作通名

例如:①虽有十黄帝不能治也。(《韩非子·五蠹》)——黄帝代善治国者。

②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王勃《滕王阁序》)——杨得意向汉武帝推荐了司马相如,故以代推荐者;钟子期善知音,俞伯牙弹琴,志在高山,他就说:“巍巍乎高山”,志在流水,他就说:“洋洋乎流水”,于是以钟子期代知音者。杨意、钟期则是因为骈文为四六文,为不破例而硬给简掉了一个字。

(八)割裂式的代称

① 及(陆)云之论(陆)机,亟恨其多,而称清新相接,不以为病,盖崇友于耳.(刘勰《文心雕龙·镕裁》)——取自《尚书·君臣》篇:“惟孝友于兄弟.”

② 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丘迟《与陈伯之书》)——取自贾谊《吊屈原赋》:“彼寻常之污渎兮,岂能容吞舟之鱼?”

关于古代汉语修辞方式中的割裂

把古书中的一句话或一个词组割裂开来,只取用其中的一部分,这种修辞方式称为割裂。割裂可以看作是用典的一种特殊情况,对于一般的用典,我们并不难理解,但对割裂这种极特殊的用典方法,大家以前接触就比较少,而这又是古书中十分普遍的一种语言现象,所以需要特别注意。下面分三种情况说明。

4·1 对于古书中的一个句子或一个词组,截取其中的一部分,但是表达的意思却是另一部分的意思.例如:

〈1〉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陶渊明《饮酒》其四)

“不惑”指四十岁,《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于是后人截取“不惑"表示四十岁,还可以用“而立"表示三十岁,用“知命”表示五十岁,用“耳顺”表示六十岁。这例子是字面截取句子的后半部而取义却在句子的前半部,古人有时称这种情况叫“藏头".另一种情况与此相反,字面上是截取一个句子的前半部,而取义却在句子的后半部,古人称之为“歇后”,例如:

〈2>愿言之怀,良不可任.(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

“愿言”是思子即思念你的意思,《诗经·邶风·二子乘舟》:“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4·2 对古书的一个句子或一个词组,截取其中的一部分,表示的是整个句子的意思.例如《尚书·仲虺之诰》中有一句是:“徯我后,后来其苏。”意思是等待我们的君主,君主来了,我们可会获得重生。后人截取“来苏”二字,表示敌

国的民众盼望本国君主前去解放他们。如晋刘琨《劝进表》:“四海望中兴之美,群生怀来苏之望。”

4·3 对古书中的一个句子或一个词组,截取其中的一部分,截取的这一部分既不表示另一部分的意思,也不表示整个句子或词组的意思,而是表示另外经过变化的意思.例如《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后人截取其中的“微管”二字,用来指代管仲或像管仲一样的功业,六朝时文人经常用这个词颂扬功勋卓著的大臣,一时竟成为套语。如《宋书·谢灵运传》:“但谢玄勋参微管,宜宥及后世。"

以上是古人在运用割裂这种修辞方式的时候比较常见的三种情况,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割裂的一些基本特征。首先,割裂的方式是随意的,几乎没有什么章法可循。除了我们上面提到的三种情况外,有时还在两个句子之间相互截取替代,比如截取下句的一部分来表示上句话中某一部分的意思,《诗经·大雅·行苇》:“戚戚兄弟,莫远具尔。”(亲近的兄弟,不要疏远而都应该亲密相处。戚戚:亲近。具:同俱.尔:通迩,亲近。)后人截取下句的“具尔"来指代上句的“兄弟”,如晋陆机《叹逝赋》:“痛灵根之夙陨,怨具尔之多丧。"(灵根:灵木之根,比喻祖先,这里指父亲。哀痛父亲过早去世,悲愤很多兄弟早亡。)更有意思的一个例子是“怙恃”的组成,“怙”和“恃”本来都是动词,都有“依靠"的意思,《诗经·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后人从这句诗中截取“怙”指代父亲,截取“恃"指代母亲,然后组成“怙恃”指代父母,如唐韦缜《下邽丞韦端妻王氏墓志》:“夫人少丧怙恃,终鲜兄弟.”

其次,由于任意割裂,随便拼凑,导致了一大批畸形词语的产生,比如把原本是意义完整的词语强行分割,把意义毫不相干的词生硬组合在一起,结果造出一些

奇形怪状的词语来。我们上面讲过的“而立”、“微管”等都属于这类畸形儿。我们再举两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尚书·君陈》:“惟孝友于兄弟.”意思是说只有孝顺父母的人才必定对兄弟友爱。后人截取其中“友于”二字来指代兄弟.“友”是动词,是友爱的意思,“于”是介词,把这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新词,实在是匪夷所思的创造.《论语·公冶长》:“盍各言而志.”这里“盍”是个合音词,意思是何不;整句话是说何不各人谈谈你们的志向?后人截取其中“盍各”二字,表示各抒己见,也是很独出心裁的创造。

割裂作为用典的一种特殊方式,在魏晋南北朝时代曾盛行一时。之所以会出现这样一种奇特的语言现象,跟当时的文人崇尚雕琢的文风有直接的关系,比如在用典时要考虑到语言形式的要求,诸如字数的限定,合乎平仄等,这时不惜牺牲意义的完整性而迁就形式的完美,对当时的文人来说,是很自然的选择。割裂是近乎文字游戏的一种修辞方式,对汉语词汇的完整性造成了严重的损害,虽然有许多使用这种修辞方式产生的词语被保留下来,至今仍然活跃在汉语中,诸如“而立”、“不惑”等等,但是从本质上说割裂是汉语发展中一种不健康的现象,应当加以否定。

四)、倒置-—将句中有些词的次序颠倒—-这往往是为了满足句子在平仄或押韵方面的要求而临时倒置.

例如:

① 心游目想→心想目游

② 心折骨惊→心惊骨折

③ 泉香而酒冽。→泉冽而酒香

五)、隐喻—-不用“如”、“若”、“犹"、“似”等字,但仍是在进行比喻。若不能识别,误以为真,则必误解古书.这类句子往往出现在表比喻的判断句中,例如:

① 君者,舟也;庶民者,水也。

② 曹公,豺虎也。

③ 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

④ 温泉水滑洗凝脂.(比较:《诗经》:“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借代吧

六)、迂回-—利用典故转弯抹角地把想要表达的意思说出来,真正的含义蕴含在所提到的典故中.或正面引用,或反其意而用之,要通过对典故及上下文的梳理才能明其真意。因此迂回手法主要体现在用典中,利用用典来迂回达意。

例如:王勃《滕王阁序》——

所赖君子见几,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除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七)、委婉-—不直接明说而是在词语运用上下功夫,从而委婉曲折地把意思表达出来。其方式主要有:

(一)为避罪(避免触怒权贵)而委婉:左右不明、明主不晓、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

(二)为外交需要而委婉: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虽遇执事,其弗敢违;

(三)书信中为表示谦敬而委婉:待罪辇毂下、陪外廷末议、牛马走、侧闻、贱事、窃、谨、再拜

(四)交谈中为某种避忌需要而委婉:更衣、春秋高、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一掊黄土

八)、夸饰-—为更加突出鲜明地强调某一事物的特征而特意对该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数量等方面作扩大或缩小的表达方式。

古代汉语之修辞方式

本文发布于:2024-02-11 08:39: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76119492648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古代汉语之修辞方式.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古代汉语之修辞方式.pdf

标签:修辞   方式   句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