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1日发(作者:出口单据)
1)环氧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名称 环氧乙烷
危险货物编号
危险性类别
21039
第2.1类易燃气体
酸类、碱、醇类、氨、铜。
别名 氧化乙烯;噁烷
外观与无色气体。在11℃以下为液体,无色,有性状
主要用途
熔点(℃)
醚的甜味,作为压缩液化气体运输。
禁忌物
用于制造乙二醇、表面活性剂、洗涤剂、增塑剂以及树脂等。
-112.2 沸点(℃) 10.4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429
燃烧性 易燃
闪点(℃)
爆炸下限(V%)
3.0
燃烧分解物
自燃温度(℃)
爆炸上限(V%)
<-17.8(0℃)
100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其蒸气危险特性
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可发生剧烈分解,引起容器破裂或爆炸事故。接触碱金属、氢氧化物或高活性催化剂如铁、锡和铝的无水氯化物及铁和铝的氧化物可大量放热,并可能引起爆炸。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易燃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储储运注意事项
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露天贮罐夏季要有降温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禁止撞击和震荡。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中途不得停驶。
毒性 LD50:330mg/kg(大鼠经口)LC50:
兼有中枢神经抑制作用、皮肤、粘膜刺激和原浆毒作用。急性中毒:患者健康危害
有剧烈的搏动性头痛、头晕、恶心和呕吐;较重者全身肌肉颤动、出汗、神志不清,以至昏迷。化验可见淋巴细胞增多,肝脏解毒功能障碍等。皮肤接触迅速发生红肿,数小时起泡,反复接触可致敏。慢性影响:长期少量接触可见有神经衰弱症候群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皮肤接触: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若有灼伤,就医治疗。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接触液化气体,接触部位用温水浸泡复温。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吸入或皮肤接触该物质可引起迟发反应。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急救措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如果患者食入或吸入该物质不要用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可用单向阀小型呼吸器或其他适当的医疗呼吸器。
食入: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NIOSH5ppm:装一氧化碳滤毒罐、带失效指示器的空气净化式全面罩呼吸器(防毒面具)、自携式呼吸器、全面罩呼吸器。应急或有计划进入浓度未知区域,或处于立即危及生命或健康的状
况:自携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供气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辅之以辅助自携式正压呼吸器。逃生:装一氧化碳滤毒罐、带失效指示器的空气净化式全面罩呼吸器(防毒面具)、自携式逃生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建泄漏应急处理
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切断气源,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
引用文献
中文名:氮;氮气
英文名:Nitrogen
外观与性状
主要用途
熔点(℃)
沸点(℃)
无色无臭气体。
危险货物编号:22005
UN编号:1066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新编危险物品安全手册
2) 氮气的理化性质与危险特性
用于合成氨,制硝酸,用作物质保护剂,冷冻剂。
-209.8 相对密度(水=1) 0.81/-196℃
-195.6 相对密度(空气=1) 0.97
溶解性 微溶于水、乙醇。
燃烧性 不燃
闪点(℃)
自燃温度(℃)
无意义
燃烧分解物
爆炸下限%(v%)
-
无意义
无意义 爆炸上限%(v%) 无意义
危险特惰性气体,有窒息性,在密闭空间内可将人窒息死亡。若遇高热,容器内性
建规火险分级
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禁忌物 /
不燃。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储灭火方存容器及其部件可能向四面八方飞射很远。通知地方卫生、消防官员和污法 染控制部门。严禁将水喷到低温液体容器上。如果低温液体容器暴露于明火中或高温下很长时间,立即撤离到安全区域。
侵入途径
毒性
吸入
嗅阈:气味不能可靠指示气体毒性大小。
氮气过量,使氧分压下降,会引起缺氧。大气压力为392kPa表现爱笑和多健康危言,对视、听和嗅觉刺激迟钝,智力活动减弱;在980kPa时,肌肉运动严害 重失调。潜水员深潜时,可发生氮的麻醉作用;上升时快速减压,可发生“减压病”。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相应的工作服。切断气源,通风对流,稀释扩散。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
急救措皮肤接触: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冻结在皮肤上的衣服,要在解施 冻后才可脱去。接触液化气体,接触部位用温水浸泡复温。注意患者保暖
并且保持安静。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眼睛接触: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储运注意事项
不燃性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佩带供气式呼吸器。高于NIOSH REL浓度或尚未建立REL,任何可检测浓度下:自携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供气式正防护措施
压全面罩呼吸器辅之以辅助自携式正压呼吸器。逃生:装有机蒸气滤毒盒的空气净化式全面罩呼吸器(防毒面具)、自携式逃生呼吸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防护服:穿工作服。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
其他: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引用文献
中文名:氦;氦气
英文名:Helium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臭的惰性气体。
危险货物编号:22007
UN编号:1046(压缩的)
《新编危险物品安全手册》、《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
3) 氦的理化性质与危险特性
主要用用于气球、温度计、电子管;潜水服等的充气。UN1963(冷冻液体)
途
熔点(℃)
沸点(℃)
-272.1 相对密度(水=1) 0.15/-271℃
-268.9 相对密度(空气=1) 0.14
溶解性 不溶于水、乙醇。
燃烧性 不燃
闪点(℃)
自燃温度(℃)
危险特性
建规火险分级
燃烧分解物 -
无意义 无意义 爆炸下限%(v%)
无意义 爆炸上限%(v%) 无意义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戊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禁忌物 /
灭火方法
侵入途径
毒性
健康危害
不燃。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吸入
-
本品为惰性气体,在高浓度时,使氧分压降低而发生窒息。当空气中氦浓度增高时,患者先呈呼吸加快;注意力不集中、共济失调。继之疲倦乏力、烦躁不安、恶心、呕吐、昏迷、抽搐,以至死亡。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切断气源,通风对流,稀释扩散。如有可能,即时使用。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泄漏应急处理
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
皮肤接触:
急救措施
眼睛接触: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不燃性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储运注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易燃、可燃物分开存放。验收时要注意品意事项 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佩带供气式呼吸器或自给式呼吸器。高于NIOSH REL浓度或尚未建立REL,任何可检测浓度下:自携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供气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辅之以辅助自携式正压呼吸器。逃生:装防护措有机蒸气滤毒盒的空气净化式全面罩呼吸器(防毒面具)、自携式逃生呼吸施 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防护服:穿工作服。
手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其他: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引用文献
中文名:氖
英文名:Neon
危险货物编号:22009
UN编号:1065
《新编危险物品安全手册》、《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
4) 氖的理化性质与危险特性
外观与性状
主要用途
熔点(℃)
沸点(℃)
无色无臭的惰性气体。
用于填充电子管、霓虹灯及液化深冷源等。
-248.7 相对密度(水=1) 1.20/-246℃
-245.9 相对密度(空气=1) 0.7
溶解性 微溶于水。
燃烧性 不燃
闪点(℃)
自燃温度(℃)
无意义
燃烧分解物
爆炸下限%(v%)
-
无意义
无意义 爆炸上限%(v%) 无意义
危险特惰性气体,有窒息性,在密闭空间内可将人窒息死亡。若遇高热,容器内性
建规火险分级
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戊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禁忌物 -
灭火方法
侵入途径
毒性
健康危害
不燃。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吸入
-
本品为惰性气体,在高浓度时,使氧分压降低而发生窒息。当空气中氦浓度增高时,患者先呈呼吸加快;注意力不集中、共济失调。继之疲倦乏力、烦躁不安、恶心、呕吐、昏迷、抽搐,以至死亡。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泄漏应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切断气源,通风对流,急处理 稀释扩散。如有可能,即时使用。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急救措吸入:
施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不燃性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储运注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易燃、可燃物分开存放。验收时要注意品意事项 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佩带供气式呼吸器或自给式呼吸器。
防护措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施 防护服:穿工作服。
手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其他: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引用文献
中文名:氩;氩气
英文名:Argon
危险货物编号:22011
UN编号:1006(压缩的)
《新编危险物品安全手册》、《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
5) 氩气的理化性质与危险特性
外观与性状
主要用途
熔点(℃)
沸点(℃)
无色无臭的惰性气体。
用于灯泡充气和对不锈钢、镁、铝等的电弧焊接,即“氩弧焊”。
-189.2 相对密度(水=1) 1.40/-186℃
-185.7 相对密度(空气=1) 1.38
溶解性 微溶于水。
燃烧性 不燃
闪点(℃)
自燃温度(℃)
无意义
燃烧分解物
爆炸下限%(v%)
/
无意义
无意义 爆炸上限%(v%) 无意义
危险特惰性气体,有窒息性,在密闭空间内可将人窒息死亡。若遇高热,容器内性
建规火险分级
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戊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禁忌物 /
不燃。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储灭火方存容器及其部件可能向四面八方飞射很远。通知地方卫生、消防官员和污法 染控制部门。若冷却水流不起作用(排放音量、音调升高,罐体变色或有任何变形的迹象),立即撤离到安全区域。
侵入途径
毒性
吸入
对环境可能有害。
健康危普通大气压下无毒。高浓度时,使氧分压降低而发生窒息。氩浓度达50%以
害 上,则引起严重症状;75%以上时,可在数分钟内死亡。当空气中氩浓度增高时,先呈呼吸加速,注意力不集中,共济失调。继之,疲倦乏力、烦躁不安、恶心、呕吐、昏迷、抽搐,以至死亡。液态氩可致皮肤冻伤,眼部接触可引起炎症。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建议应急处理泄漏应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相应的工作服。切断气源,通风对流,稀释扩急处理 散。如有可能,即时使用。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
皮肤接触:若有皮肤冻伤,先用温水洗浴,再涂抹冻伤软膏,用消毒沙布包扎。就医。尽量防止进一步的组织损害,不要将冻结的衣服从冻伤处撕急救措开。
施 眼睛接触: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不燃性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储运注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易燃、可燃物分开存放。验收时要注意品意事项 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废弃:允许气体安全地扩散到大气中。包装方法:钢质气瓶。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佩带供气式呼吸器或自给式呼吸器。高于NIOSHREL浓度或尚未建立REL,任何可检测浓度下:自携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供气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辅之以辅助自携式正压呼吸器。逃生:装防护措有机蒸气滤毒盒的空气净化式全面罩呼吸器(防毒面具)、自携式逃生呼吸施 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防护服:穿工作服。
手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其他: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引用文献
《新编危险物品安全手册》、《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
本文发布于:2024-02-11 06:43: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76050331399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常用气体理化特性.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常用气体理化特性.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