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0日发(作者:年会发言)
大树与小草的教案5篇
大树与小草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2、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3、大树和小草都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过程与方法: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践踏不草的意识。
?教学重点】找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体会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几种常见的小草,最好有三叶草(黄花酢浆草)和狗尾草;一条樟树枝和它的果实、叶片。
【教学过程】
一、认识常见的小草
1、师生交流:在校园里不仅有高大的树木,还有低矮的小草。我们认识这些小草吗?这些小草长在校园的哪些地方?
2、教师指导:对不知名的小草怎么认识?提供认识的方法及资料。
3、关注:学生对小草认识的经验。
4、设计意图:对小草这一声命题有一个初步认识。
二、观察记录狗尾草
1、教师引导: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为什么叫狗尾草?是呀,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它是一年生杂草,各地都有分布。
2、观察记录要求:运用前面学过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记录方法来观察记录一株狗尾草。
3、小组学生活动:观察狗尾草,我们用简图把它的样子画下来。上台描述互相补充:这是我们观察的狗尾草。(能把狗尾草的主要特征根茎叶果实大致画下来即可。)
4、组间活动:比较不同的草,找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启发引导:从植物器官及生存环境、生长年限、生长变化规律等方面比较)不同的小草千姿百态,各有差异,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多共同特征,说说你对小草的想法,是呀,小草虽小,但也十分可爱,我们应当呵护它们。
5、关注:学生观察狗尾草的顺序和记录的方法。
6、设计意图:用观察的方法认识狗尾草。
三、比较樟树和狗尾草
1、引导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比较樟树和狗尾草
3、交流汇报: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引导学生了解: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让学生在汇报中能使用这些词语即可,不要求对概念进行背诵,以下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例同。)
4、关注:学生比较使教师是否有顺序和重点。
5、设计意图:整体认识小草和大叔的异同。
四、整理相同和不同
1、比较汇报内容:总结大树和小草的不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非交叉位置中。
2、全班讨论:大树和小草有哪些相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交叉框内。
3、介绍维恩图及其使用方法。
4、总结:从以上唯恩图的表达内容中我知道了树和草的共同点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基本形态结构相同);都长在土壤中,需要阳光、水分等(基本生活环境和生活需要相同),我还知道了树和草的寿命不同,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他们的具体结构特征也各有不同。
5、关注:学生是否会正确使用维恩图。
6、设计意图:学习用维恩图比较相同和不同。
大树与小草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感受人与花草树木的亲密情感
初步认识区别物体的大小,能用“大”或“小”来表述物体,体会物体大小的相对性
重点难点
重点:区别物体的大小,感受人与花草树木的亲密情感
难点:理解物体大小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认识卡片上的各个动物
物质准备:大小动物卡片人手一份,大小礼物卡片人手一份,大小皮球若干、箩筐一只
活动过程
教师带着幼儿来到活动场地,围坐在草地上。
一、认识“大树”和“小草”,区别大小。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树和草,请他们比较树和草的大小,并和幼儿一起念儿歌:“大树大,大树叫小草娃娃,小草小,小草叫大树妈妈。”
2、请幼儿去抱抱大树妈妈,抚摸小草娃娃。
二、给大树和小草找邻居
1、师:“今天还来了许多动物客人,它们想和大树妈妈、小草娃娃做邻居,大动物说想和大树妈妈做邻居,小动物说想和小草娃娃做
邻居,我们给这些动物排排好,行吗”
2、请幼儿按“大动物”和“小动物”分别取动物卡片放在大树脚下和草丛边,边放边说:“大xx是大树的邻居,或小xx是小草的邻居。”老师个别指导。
三、给大树、小草和动物们送礼物。
1、师:“我们给大树妈妈和小草娃娃找到了邻居,我们再把带来的礼物送给它们,好吗”
2、请幼儿按大小给卡片分类,大的挂在大树妈妈和它的大动物邻居身上,小卡片送给小草娃娃和它的小动物邻居。
四、玩“拣皮球”游戏。
1、师:“大树妈妈和小草娃娃真开心,它们想和我们一起玩拣皮球的游戏,你们愿意吗”
2、游戏:老师把大小皮球向四周滚出去,幼儿四散捡皮球,捡到皮球后说:“我捡到了一个大(小)皮球。”(游戏2―3次)。
延伸活动
在区角活动中,益智区增加比大小活动,美工区增加涂色活动――涂大树和小草。
活动评析
一、设计意图
本次数学活动充分利用园内的优美环境,将孩子们领到室外,席地而坐,让幼儿直接与小草、大树接触,直接与大自然对话,切身体会小草的嫩,大树的美。活动自始至终以“大树妈妈”和“小草娃娃”为
主线,将大树和小草拟人化,以达到人、动物、植物以及大自然的和谐一体。根据小班幼儿爱游戏的年龄特点,本次活动过程始终围绕着“大树妈妈”和“小草娃娃”的游戏内容而展开。活动中,教师以不同的学具,吸引着幼儿不断地与周围环境发生作用,并让幼儿在想想、找找、送送、讲讲、玩玩的过程中,正确地区别大小,感受物体大小的相对性。从而提高幼儿思维的准确性,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二、效果分析
教学活动场地由室内搬到了草木盎然的室外,孩子们不但可以摸一摸嫩绿柔软的小草、郁郁葱葱的大树,还可以与它们一起玩游戏,甭提有多高兴了。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把小草、大树当成了自己的好朋友,他们在轻松的数学游戏中,自然地贴近了小草大树、贴近了大自然。整个活动始终贯穿一个“玩”字,游戏化的活动情境缓解了小班幼儿注意力易分散、坚持性差的矛盾,充足的学具满足了孩子好奇、好玩的特性,每一个环节孩子们都完成得很好,虽然孩子们在操作中的语言表述不是很完整,但操作的正确率很高。
大树与小草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的人生。
教学重点:结合家庭不幸、艰难谋生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翁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热爱学习、要强好胜、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
想的性格。
教学难点:抓住生活“再艰苦再劳累,……跟父亲读书”等细节体会主人公热爱学习、要强好胜的性格。
一、导入课文
1、这是一颗矮小、柔弱的小草,它随地而生,往往遭人践踏、蹂躏,它历经了生命的艰辛。而这棵大树却根深蒂固,枝繁叶茂,充满活力,它的生命如此灿烂壮丽。与大树相比,小草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可是啊,小草却是能够长成大树的!同学们,你们信吗?今天就让我们细细地来品读一下这篇课文——齐读课题。
2、师导读第一节。
(1)出示仙人掌花的图片
师:你们瞧,这是什么?它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呢?指名交流。
师:为什么把夏洛蒂比作是仙人掌花呢?
师:那么,她的生命是如何的艰辛而又壮丽呢?
二、学习课文
1、自学课文,出示要求:
(1)自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夏洛蒂经历了生命的艰辛困苦呢?先画出有关的句子,然后圈出关键的词语,再与同桌交流一下你的体会。
2、交流引导。
3、指名回答,开放交流
(一)学习第二节
1、交流
师评价语:a“1816年……度过的。”——
她身处的这个穷牧师的家庭是多么贫困啊!
b“母亲不幸早逝……。”——失去了母亲就意味着永远失去母爱,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痛苦的事情!从此,她的生活更加艰辛。
c“除了……还要……”——年幼地他过早地承担起重任。
2、小结:家庭的贫困,使得她的生活艰辛而困苦。相机板书:生活的艰辛
3、面对这样艰辛的生活,她又是怎样做?的呢?在这段话中读懂了什么呢?
4、交流:抓住“尽管……却……”。
师:是啊,夏洛蒂把逆境与挫折当作人生的宝贵财富,她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着。她仍在继续执着自己的追求。相机板书:执着的追求
5、继续交流: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她经历了生命的艰辛困苦的?
(二)学习第三节
1、交流并相机出示:“她苦苦地等了几个月……失望的回信。”
2、师导:等待的滋味是不好受的,可夏洛蒂在苦苦等待……
3、出示训诫
(1)指导朗读
(2)从信中你知道了什么?
(3)师相机小结
(4)相机板书:世俗的偏见
4、面对这样一封充满偏见的回信,夏洛蒂又是怎样对待的呢?
5、交流,抓住词语“昂起头”、“随时刺激、鞭打”“偏要”……
6、师小结:夏洛蒂钉在床头的不仅是一封信,更钉下自己坚定地信念。
7、相机板书:坚定地信念
(三)学习第四节
1、生交流
2、师渡
3、相机小结:文学这条道路对于他们来说毕竟太艰辛了。板书:创作的失败
4、师过渡:但是沉重的打击只能使弱者低头叹息,夏洛蒂三姐妹开始改写小说,她写的第一篇小说就是《简爱》,她又是怎样创作的呢?
5、交流出示第6节。
6、师过渡:姐妹三人就是在这样充满荆棘地创作道路上不懈地努力着。板书:不懈地努力
三、拓展练习,课外积累
1、出示句子:她们硬是用……硬是……“
2、指名读
3、说说你的体会
4、出示《简爱》的影响
5、再读句子
6、此时能说说看像夏洛蒂这样的小草是怎样变成大树的吗?
交流引导
7、她们三姐妹给你们哪些启示呢?
生交流。
四、总结全文,齐读课题
五、作业布置
大树与小草的教案篇4
内容
1、常见的小草。
2、比较大树和小草。
3、整理相同和不同。
设计理念
引入小草,扩大学生的认识视野。关注一个个的小生命。
小草与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提醒孩子,对小小的生命也要关注、也要爱护。
课时
教学目标
1、意识到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2、明确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3、知道大树和小草都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
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4、会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5、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践踏不草的意识。
教学重点
找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体会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教学难点
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教学资源
分组材料:几种常见的小草,最好有三叶草(黄花酢浆草)和狗尾草;一条樟树枝和它的果实、叶片。修改意见
教学过程
一、认识常见的小草
1.师生交流:在校园里不仅有高大的树木,还有低矮的小草。我们认识这些小草吗?这些小草长在校园的哪些地方?
2.教师指导:对不知名的小草怎么认识?提供认识的方法及资料。
二、观察记录狗尾草
1.教师引导: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为什么叫狗尾草?是呀,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它是一年生杂草,各地都有分布。
2.观察记录要求:运用前面学过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记录方法来观察记录一株狗尾草。
3.小组学生活动:观察狗尾草,我们用简图把它的样子画下来。上台描述互相补充:这是我们观察的狗尾草。(能把狗尾草的主要特征根茎叶果实大致画下来即可。)
4.组间活动:比较不同的草,找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启发引导:从植物器官及生存环境、生长年限、生长变化规律等方面比较)不同的小草千姿百态,各有差异,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多共同特征,说说你对小草的想法,是呀,小草虽小,但也十分可爱,我们应当呵护它们。
三、比较樟树和狗尾草
1.引导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比较完成对比表格:
樟树狗尾草
茎颜色
软硬
粗细
质地
叶颜色
形状
软硬
大小
气味
果实颜色
形状大小多少
3.交流汇报: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引导学生了解: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让学生在汇报中能使用这些词语即可,不要求对概念进行背诵,以下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例同。)
四、整理相同和不同
1.比较汇报内容:总结大树和小草的不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非交叉位置中。
2.全班讨论:大树和小草有哪些相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交叉框内。(这是教学重点)
大树小草
3.总结:从以上唯恩图的表达内容中我知道了树和草的共同点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基本形态结构相同);都长在土壤中,需要阳光、水分等(基本生活环境和生活需要相同),我还知道了树和草的寿命不同,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他们的具体结构特征也各有不同。(唯恩图的作用是梳理学生的观察比较结果,形成比较明确的概念,并显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比较相同点就是为了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植物生命体的特征,从而指向本单元
的核心概念。对概念内涵的梳理还得从学生实际出发。)
板书设计
大树小草
课后记录
大树与小草的教案篇5
教材分析:
课文讲述了出生于贫困家庭的夏洛蒂·勃朗特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坚持学习,尝试写作。当她满怀希望得到大诗人指点时,却遭受了巨大的打击。但她没有失去信心,而是从羞惭与痛苦中昂起头来,与两个妹妹一起发奋努力,改变方向,继续写作。三姐妹终于脱颖而出,成为震动英国乃至震动文坛的作家。这个故事折射出夏洛蒂和两个妹妹不屈的抗争精神与不懈努力的坚强意志,课文7个自然段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概括叙述了夏洛蒂是一位在逆境中成才的典范,第2~4自然段讲述了她坚持写作、学习,但不断遭受着打击和失败,第5~7自然段讲述了在孜孜不倦中终获成功。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是夏洛蒂在成长中的经历,二是与保守和偏见相抗争的线索。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 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的人生。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结合家庭不幸、艰难谋生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翁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热爱学习、要强好胜、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教学难点:
1.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2.抓住生活“再艰苦再劳累,……跟父亲读书”等细节体会主人公热爱学习、要强好胜的性格。
教学准备:
1.课前阅读名著《简·爱》(时不不允许的话,可阅读内容简要)。
2.运用网络搜集夏洛蒂·勃朗特的资料
教学时间 :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简介人物,激发学习兴趣。从课题入手,感知课文
1.根据生活常识,请学生交流对小草和大树的认识。
2.课文所写的夏洛蒂成才的故事为什么要以“小草和大树“为题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交流理解。/article/在交流过程中,老师相机指导,理清文章的大致思路。形成板书:
小草
家庭不幸,艰难谋生
立志写诗,遭遇打击
反思权衡,开拓新路
孜孜不倦,敲开文学圣殿的大门
大树
二、初读感知。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朗读思考;哪些自然段讲的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可以合并起来。
学生默读思考,同桌交流。
指名说说全文共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师适当点拨。
请学生概括出全文主要内容
三、指导写字。
1.师重点指导。
2.学生写字
3.展示评议
四、布置作业。
1.读熟课文
本文发布于:2024-02-10 22:18: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7574724483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大树与小草的教案5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大树与小草的教案5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