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报告单空气占据空间报告单

更新时间:2024-02-10 18:24:13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10日发(作者:帮助别人的作文)

四年级科学上册报告单空气占据空间报告单

一、空气占据空间报告单

目:空气要占空间

器材:水槽、塑料袋、玻璃瓶、纸、空饮料瓶、注射器、气球、水。

方法:1.用注射器抽气后注入水中。现象:

2.用塑料袋兜空气。现象:

3.把一团纸紧塞进瓶底,将瓶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现象:纸团不会湿。

4.把气球放入瓶内,并套在瓶口,用力吹气球。现象:吹不动。

结论:

考前须知:纸团要卡在瓶底。

二、空气有质量报告单

目:根据平衡杆原理证明空气有质量

器材:两个吹气气球、细木棍一根、细线一根、支架、白胶布、针。

步骤:1.将两支吹起气球其中一个气球上贴上一块胶布,系在细木棍两端。

2.从中央用一根细线平衡将木棍挂在支架上。

3.观察她们平衡后,用针扎贴有白胶布一个气球。

4.再观察木棍哪端下沉。现象:跑气一端上升。

结论:

第 1 页

考前须知:1.白胶布在平衡前贴好。

2.气球充气不能过大。

三、空气比水轻报告单

目:空气比水轻

器材:气球、水槽、注射器二支、橡皮二块、小塑料瓶

方法:1.把气球压在盛水水槽中。现象:

2.把塑料瓶口朝下斜压入水中、观察水进入。现象:

3.将两支一样注射器,一支吸水,另一支吸空气保持等容,然后顶在橡皮上向下压活塞,看谁体积容易被压缩。现象:

结论:

考前须知:

实验报告单

一样点

不同点

空气

四、探究压缩空气力量报告单

目:空气气球充气越多,它跑距离越远

器材:绳子、吸管、长形气球、气筒、胶带

步骤:1.用绳子穿过吸管,把绳子绷直。

2.用气筒给气球打气,旋转喷口,捏紧。

3.用胶带把打过气长气球固定在吸管上。现象:放气后气球往前跑。

第 2 页

结论:

实验记录:

充气量不同气球

打10下气

打20下气

飞行距离

五、热空气流动报告单

目:体验热空气上升

器材:打火机 纸蛇

步骤:1.点燃蜡烛用手试上方与侧面热气。现象:

2.将纸蛇提起在蜡烛上方观察其现象。现象:

结论:

考前须知:纸蛇材料不必过硬或厚。

六、热空气比冷空气轻报告单

目:验证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器材:竹签、大小一样两个纸杯、细线火柴、铁架台。

步骤:1.把两只纸杯分别吊在木棍两边,固定在铁架台上使其平衡。

2把点燃打火机放在其中一只杯下。

3.观察发生现象,被烤一端上升。

结论:

考前须知:平衡棍必须选轻材质。

七、冷热空气对流报告单

第 3 页

目:使学生知道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规律。

器材:热水、集气瓶、玻璃瓶、透明水槽、火柴、冰块

步骤:1.准备两个一样大玻璃瓶、其中一个变热一个变冷。

2.在热瓶中放入点燃香〔充烟〕将瓶子盖好。

3.将冷瓶倒在有烟热瓶上,抽掉玻璃片观察烟流动。现象:

4.重复1、2步骤,将冷瓶与热瓶位置上下对调观察烟又如何流动。现象:

结论:

考前须知:冷热瓶对口时速度要快。

八、自制热气球报告单

目:通过学习热空气上升,使学生动手实践体验热气球上升过程。

器材:大塑料袋、打火机

步骤:大塑料袋张开口朝下,点燃打火机,放在大塑料袋下。现象:

结论:

考前须知:注意平安。

九、空气成分报告单

目:探究空气成分。

器材:三支一样蜡烛、两只大小不同玻璃杯、火柴、玻璃片三块、水槽、红色水、去底塑料瓶

步骤:方法一:

1.将三支蜡烛固定在玻璃片上点燃。

第 4 页

2.用两个大小不同玻璃杯罩上其中两支,观察蜡烛燃烧与熄灭情况。现象:

方法二:

将点燃蜡烛固定在玻璃片上放入红色水水槽中,用无底塑料瓶罩上,拧紧瓶盖,观察红色水上升情况。现象:

结论:

考前须知:蜡烛稳立在水中,无底瓶盖必须拧紧。

十、认识二氧化碳性质报告单

目:认识解二氧化碳性质。

器材:小苏打、醋、集气瓶三个、带玻璃管塞子、烧杯、长金属片、蜡烛、火柴、澄清石灰水、橡胶管

步骤:1.将小苏打、醋倒入瓶内用塞子塞好通过橡胶道管。

2.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

3.通入点燃蜡烛烧杯中。现象:

结论:1.

2.

考前须知:醋与苏打比例为3:1

十一、空气中有水蒸气报告单

目:证明空气中有水蒸气

器材:玻璃片、玻璃杯、冰块、湿毛巾。

步骤:1.把碎冰倒进枯燥玻璃杯中。

2.把玻璃杯放在潮湿毛巾上。

第 5 页

3.用玻璃片把玻璃杯盖上等几分钟。现象:

结论:

考前须知:杯口要盖严,温润环境效果快。

十二、学习温度计使用方法

目: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

器材:温度计、三杯不同温度水

步骤:1.在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下端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与侧壁。

2.要等温度计内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计数,并且要使视线与液柱顶部保持水平。

考前须知:1.如测油温,必须在停火一分钟后再测油温。

2.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十三、一杯热水温度变化规律报告单

目:探究一杯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

器材:温度计、热水、钟表、烧杯、细绳、铁架台

步骤:1.将热水倒入烧杯中。

2.温度计固定在铁架台上,并将温度计放入烧杯中。

3.每过一分钟记录一次温度。

结论:

考前须知:防止热水伤学生。

时间〔分钟〕

第 6 页

1

2

3

4

5

温度〔°

C〕

十四、固体热传导报告单

目:知道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地方传到温度低地方。

器材:蜡烛、金属汤匙、试管夹、火柴、酒精灯

步骤:1.点燃蜡烛,在汤匙柄前端、中间与末端分别滴上蜡等其凝固。

2.用竹夹末端夹住汤匙,用酒精灯分别在汤匙前端、中端加热,观察不同位置上蜡熔化情形。现象:

结论:

考前须知:防火平安。

十五、液体热传递报告单

目:知道液体受热上升、遇冷不降,形成冷热混合。

器材: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木屑等。

步骤:把木屑放入水中加热,观察水上下对流。现象:

结论:

十六、冷热变化对物体形态影响报告单

目:知道加热与冷却会改变物体形态

器材:白糖、蜡烛、火柴、不锈钢勺子

步骤:1.把白糖放在勺子里加热。现象:

2.糖冷却后。现象:

结论:

第 7 页

十七、固体热胀冷缩报告单

目:固体加热或冷却后体积会有热胀冷缩变化。

器材:固体体胀演示器、酒精灯、水槽、水、打火机

步骤:1.加热前。现象:

2.给铜球加热。现象:

3.再让铜球在铁环圈中通过。现象:

4.铜球冷却后,再试着让它通过铁圈。现象:

结论:

考前须知:铜球加热二分钟后再用,加热时考前须知平安。

十八、液体与气体热胀冷缩报告单

目:液体与气体加热与冷却是否也有热胀冷缩性质

器材:烧瓶、细玻璃管、红水、胶塞、热水、冷水、气球、空塑料瓶、水槽

步骤:A液体探讨

1.准备一只中间插有细管胶塞,用胶塞塞紧瓶口。

2.往瓶里加适量红色水。

3.盖上胶塞,记下细管中水面位置。

4.往烧杯里参加热水。现象:

B.气体探讨

1.气球皮套在瓶口上。

2.将瓶放入盛热水水槽中。现象:

3.然后将瓶取出又放在冷水水槽中。现象:

第 8 页

结论:

考前须知:1.防止热水烫伤。

2.气球要套紧。

十九、不同物质吸热与散热报告单

目:研究不同物质吸热与散热是否有区别

器材:油、水、温度计、烧杯、酒精灯、火柴、三角架、石棉网

步骤:A液体

1.同时加热等重量水与油6分钟,每隔1分钟测量并记录水与油温度。

加热时温度变化

时间〔分钟〕

温度〔°C〕

2.停顿加热后,每隔1分钟测量并记录水与油温度,也测量6分钟。

停顿加热后温度变化

时间〔分钟〕

第 9 页

0

1

2

3

4

5

6

0

1

2

3

4

5

6

温度〔°C〕

结论:

考前须知:1.尽量保持火苗大小不变。

2.防止烫伤。

二十、雨形成报告单

目:雨形成

器材:烧杯、水、石棉网、酒精灯、玻璃片、冰块

步骤:1.加热烧杯里水至沸腾。

2.用一块放冰玻璃片罩在烧杯上方。现象:

结论:

二十一、霜、雾形成报告单

目:体验霜、雾形成过程

器材:毛巾、试管、盐、水、温度计两支、水杯、冰〔数块〕

步骤:A霜形成

1.将冰块中加盐放入杯内,同时将试管、温度计放入杯中。

2.杯子放在湿毛巾上。

3.过10分钟观察物体下部。现象:

结论:

B、雾形成

1.准备半杯不冒热气温水。

2.把一支冰棒或一块冰放在杯口。现象:

第 10 页

结论:

考前须知:在“霜形成〞实验时,潮湿环境效果会更好。

二十二、水蒸发快慢报告单

目:研究水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器材:两只大小不同盘子、黑板、滴管、扇子

方法:1.往两支大小不同盘子里倒入同样多水,放在阳光下观察水变化。现象:

2.在黑板上用水涂上同样面积水痕,用扇子扇其中一块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现象:

水蒸发快慢实验报告单

同样水

效果〔快或

慢〕

同样水迹

效果〔快或慢〕

大盘子

小盘子

结论:

扇子扇

自然干

二十三、声音产生报告单

目:探究声音产生原因

器材:钢尺、小鼓、豆子、鼓槌、音叉或音拔、泡沫、瓶子

方法:1.一手压住尺子,另一只手弹拔。现象:

2.鼓面上放些豆子,敲击鼓面。现象:

3.吹瓶口。现象:

4.用手摸喉部,发出“啊……〞声音,终止发音后,你感觉

第 11 页

有什么变化?现象:

5.敲击音叉,然后轻轻去摸,你有什么感觉?现象:

二十四、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报告单

目:验证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器材:烧瓶〔平底〕、小铃、水、酒精灯、胶塞、弯玻璃管、乳胶管、皮管夹

步骤:1.将小铃放入烧瓶摇一摇、听一听声音。现象:

2.住烧瓶中参加少量水,放在火上烧开。现象:

3.然后将胶管夹紧,再摇一摇能否听到声音。现象:

结论:

二十五、不同物质传声报告单

目:不同物质传声效果

器材:沙、水、空气分别放入三个封口塑料袋中,带橡皮头铅笔。

步骤:1.将其中一只塑料袋在桌上,一只耳朵轻轻地贴在袋子上,捂住另一只耳朵。

2.在距离一臂远处,用铅笔橡皮头轻敲桌子。

3.塑料袋里装什么时听到声音效果最好?用哪个袋子最不

容易听到声音?

实验报告单

效果〔好、中、差〕

结论

沙子

第 12 页

固体传声效果最好,

空气

考前须知:

气体传声效果最差,液体传声效果居中。

二十六、做土 报告单

目:气体、固体可以传声

器材:纸杯、2个棉线、牙签

步骤:1.在每个纸杯底扎一个小洞。

2.长线穿过两个杯底洞,在线头处捆上一段牙签或打结。

3.一端对准口径说话,另一端对准耳朵听声音。

结论:

考前须知:连线要拉直

二十七、纸屏振动实验

目:空气可以传声

器材:小鼓、纸屏、泡沫小球、线

步骤:1.在距纸屏20厘米左右敲击小鼓。

2.观察屏上泡沫小球现象。现象:

结论:

考前须知:纸面要平展。

二十八、耳廓集声实验报告单

目:研究讨论助听器原理

器材:一张卡纸、胶带、剪刀

步骤:1.将一张卡纸卷成圆锥状,用胶带贴好。

第 13 页

2.把小一端靠近耳朵,试听传来声音。现象:

3.反过来将大一端靠近耳朵,再来听一听传来声音有何区别。现象:

结论:

二十九、音量与音调报告单

目:同种物质大小不同发出声音也不同。

器材:大小不同碗三个、钢条

方法:1.首先敲击不同碗,听一听声音区别。现象:

2.再敲击长短不同钢条,听一听声音区别。现象:

结论:

考前须知:敲击玻璃时考前须知平安。

三十、音调上下报告单

目:探索音调上下与哪些因素有关

器材:空盒子、粗细不同橡皮筋

步骤:1.弹拉紧橡皮筋。

2.弹变短橡皮筋。现象:

3.弹细、粗不同橡皮筋。现象:

结论:

考前须知:最低限度皮筋拉直。

三十一、自制简单乐器报告单

目:根据同一种物质不同形状,发出不同声音特征,制作简单乐器动手过程。

第 14 页

器材:大小一样钢条或容器、水、木筷

步骤:1.将长短不同钢条放在一起。

2.按长短分成7个音符。

3.用竹筷敲击出乐曲。

结论:

考前须知:先把水装好后再放桌上。

三十二、检测食物营养报告单

目:通过检测知道不同食物中所含营养成份不同。

器材:土豆、花生、萝卜、碘酒、硬白纸、肉、酒精灯、小刀、镊子

步骤:1.将土豆、萝卜分别切片滴上碘酒观察区别。现象:

2.将花生在白纸上擦一下。现象:

3.将肉用镊子夹上在火上烧。现象:

考前须知:考前须知平安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实验报告单

高河小学

第 15 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报告单空气占据空间报告单

本文发布于:2024-02-10 18:24: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75606531396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四年级科学上册报告单空气占据空间报告单.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四年级科学上册报告单空气占据空间报告单.pdf

标签:现象   报告单   气球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