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0日发(作者:枇杷国画)
《桃花源记》理解性默写汇编
1.“仁者乐山,知者乐水”,古人认为优美的山水可以让人忘却世俗名利。所以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写渔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其专注于一而忘其余的精神状态,与“徐行不记山深浅”的妙境相似。
2.陶渊明在《桃花源记》开头先写武陵人沿着溪水划船,接着以“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两句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的原因。
3.《桃花源记》一文中吸引鱼人渔人“欲穷其林”的句子是“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4.写出桃花林自然景色(环境)美好的语句: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5.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以“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两句写渔人发现桃花林面积广阔,树种纯一,为人间所罕有,顿生“寻仙”之意。
6.陶潜在《桃花源记》中描写一武陵人偶遇桃花林,惊奇地发现桃树生长在溪流两岸竟长达几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7.“落英”是古诗文中的一种意象,屈原借“夕餐秋菊之落英”表达自己的高洁,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展现春日的绚烂。
《桃花源记》中,作者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草美花繁的桃花林引出一个单纯美好,没有战乱的世外桃源。
8.《桃花源记》中用“芳草”和“落花”来写桃花源美景的句子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9.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用“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描写桃花源在暮春时节草美花纷的桃林美景。
10.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写到桃花林的优美景色,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两句写花草鲜艳美丽,落花纷乱,这一切让渔人都感到非常惊奇。
11.《桃花源记》中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两句借花草渲染桃林地面之美,全方位展现桃花源的暮春景象,令人惊奇。
12.《桃花源记》描写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两句,乃写景妙笔,色彩绚丽,景色优美,仿佛有阵阵清香从笔端溢出。
13.《桃花源记》中“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两句色彩绚丽,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
14.文中描写桃源周边草美花繁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15.《桃花源记》中所叙时间可能是暮春,因为洞口虽然芳草萋萋,但桃树“落英缤纷”。
16.陶潜的《桃花源记》中“落英缤纷”-句,写出散落在地上花瓣的杂乱繁多,而“并怡然自乐”一句,则点出桃花源人的平静快乐之态。
17.《桃花源记》中的渔人误入桃花林后想要走到桃林的尽头,在“林尽水源”之处发现了一座山,山口处“仿佛若有光”,于是发现了桃花源。
18.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写渔人行至桃林尽头,以“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写山口景象,这让渔人感到天外有天,便决意去追寻。
19.做事情,开始往往很艰难,但坚持不懈,就能达到新的境界。有人化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语句来形容这个过程,说“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0.叙述进入桃花源不容易(写出桃花源不易发现的句子)的句子:初极狭,才通人。
21.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有两句名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与之意境相似的句子是: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2.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两句,描写渔人刚刚发现桃花源,虽然走得并不远,但是眼前却一下子开阔起来。
23.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写武陵捕鱼人走入山洞几十步后,眼前景象突然变得宽阔
明亮的一句是“豁然开朗”。
24.《桃花源记》里的世界,是借渔人之眼来观察描写的,渔人进入桃花源后,其总体感受是“豁然开朗”。因长久与世隔绝,让桃花源的人对外来事物充满了好奇,从“咸来问讯”可以看出村民们围观的热情。
25.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文的一大特色。如《桃花源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6.这些景物描写都生动地传达出作者的心情。
27.陆游在诗中称西村为“小桃源”,使人联想到《桃花源记》,其中有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8.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两句极其简洁地画出了桃花源中土地和房屋的情景。(呈现在他眼前的平坦宽广的土地,整齐的房舍)
29.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写刚从山口进入桃花源的景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此外还有田地、池沼,桑树竹林等景色。
30.文中,用“土地”“屋室”“良田”等描写世外桃源的景象的语句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1.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的恬静安然、和谐优美的世外桃源景象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2.突出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语句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中捕鱼人前走几十步,眼前变得开阔明亮,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淳朴自然的乡村美景。
33.《桃花源记》中,陶渊明用“屋舍”“良田”描写世外桃源景象的语句是“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4.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一句描写了桃花源土地肥沃、河水清澈、植被茂密的情形。
35.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不仅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写出了环境的整洁美,而且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写出了环境的和谐美。
36.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屋舍俨然”和“阡陌交通”两句,分别写出了桃花源中房屋和道路的特点。
37.陶渊明《桃花源记》中通过写鸡狗等来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两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8.和谐社会,人和大自然的植物、动物一起生活在地球村。《桃花源记》中综合视觉和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用八个字描画了一个令人向往的世外小农社会)的两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9.陶渊明在《桃花源记》写到村子淳朴的民风,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两句描写田间小路交错(纵横)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的画面。
40.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用“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来描绘乡村宁静祥和的田园生活,《桃花源记》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两句也有同样的意韵。
41.今人用“世外桃源“比喻一种虚幻的超脱社会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境界。《桃花源记》中突出以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桃源社会生活安宁平静的语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2.《桃花源记》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两句,写出了典型的农村生活情景,成为后世山水田园诗歌的典范。
43.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鸡犬相闻”一句,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两句诗形成对应。
44.从活动的角度写桃花源美异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
45.写出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6.表现人民生活恬适的句子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7.《桃花源记》中从穿着的角度表现桃花源(美异)与世隔绝的句子: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48.欧阳修《醉翁亭记》的“伛偻提携”与陶渊明《桃花源记》的“黄发垂髫”有异曲同工之妙。
49.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写桃花源中的男人和女人的衣着,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黄发垂髫”,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50.《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一句,使用借代手法描写了渔人所见的桃花源人,而最能说明他们“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原因的句子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51.欧阳修《醉翁亭记》中“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陶渊明《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些幸福和谐、老少同乐的美好场景是人们共同的渴望。
52.《礼记》中提出了“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的社会愿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两句,借老人和小孩们自得其乐的生活,把晋人这个看来并不高但当时却难以实现的社会理想艺术地展现了出来。
53.《桃花源诗》有云:“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表现人们生活幸福。《桃花源记》
中,表意与之相近的文句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4.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借“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寄寓了对天伦和乐的向往。寄寓了对天伦和乐的向往。
55.记,在古代是一种散文文体。它可以写景状物,如《小石潭记》中写鱼:“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可以叙事,如《桃花源记》中写世外桃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6.这些作品的内蕴,直到今天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57.《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两句,通过对老人和小孩的描写,展现出一幅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
58.《桃花源记》中,通过选取两个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来传达桃花源之中人们生活安乐自在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9.《桃花源记》通过写老人小孩来表现村民安居乐业、幸福快乐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0.柳永《望海潮》中的诗句“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和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的文句“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异曲同工,都描写了民众的和乐生活。
61.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在“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环境中,无论“黄发垂髫”,都共享着“怡然自乐”的幸福生活。
62.曾皙借“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寄寓了儒家的政治理想;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借“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寄寓了对田园生活之乐的向往。
63.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不仅描绘了桃花源富足宁静的自然美景,而且用“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两句展现了桃花源人愉悦满足的精神状态。
64.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幸福生活(从心情的角度写桃花源美异)的语句: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5.陶渊明《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两句,通过描写老人和小孩们的自得其乐,表现了桃花源人们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
66.陶渊明《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两句写出了老少同乐,静享岁月的美好场景。
67.文中描写桃花源生活心情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8.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以“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两句描绘了村子的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的和谐画面。
69.文中写出了生活其中的老人和孩子悠闲快乐自足神情的两句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70.《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人精神面貌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71.文中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72.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73.《桃花源记》以“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一句交代了桃花源中人来到这与世隔绝之地的原因。
74.《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自己表明来桃花源居住原因(情况)的句子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75.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通过村里人之口,以“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两句交代村里人的来历,这也是桃花源与外界隔绝的原因。
76.《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与渔人交流,“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之后不再出去,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77.《桃花源记》中“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两句,与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赢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所述的内容相近。
78.陶潜《桃花源记》中“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两句写桃花源村人对渔人的信任、主动说明他们来到桃花源村并与外面的人断绝来往的原因。
79.《桃花源记》中反应桃花源与世隔绝,完全感受不到时局变迁、朝代更迭的句子是“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0.最能表明桃花源人与外界相隔久远的句子: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1.《桃花源记》中表现桃花源人为避秦时乱,与外人间隔后,竟不知外面朝代变更的句子是:“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2.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3.《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询问渔人如今是什么朝代,渔人才发现他们“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于是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
84.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写到当人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时,渔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说明了桃花源长期与外界隔绝。
85.化用,即将他人作品中的文字化解开来,根据表达需要重新组合,灵活运用。王安石《桃源行》中“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岂料今为晋”这两句,实际是化用了《桃花源记》中的“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6.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渔人与桃花源人交谈时,发现他们“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可见他们与世隔绝之久。
87.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两句,本来指桃花源中人与世隔绝的状况,后来形容因长期脱离杜会,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
88.文中表明桃花源中人长期与世隔绝,不理会尘世纷争,对外界社会状况一无所知的两句是: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9.《桃花源记》)中的“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两句现在常用来指一个人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
90.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写桃花源的村民热情好客,在一定程度上则体现了社会的“和谐美”,譬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91.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曾言“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桃花源记》里
也有两句体现了相似的待客之道:“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92.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渔人初到桃花源便被热情款待的句子是:“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93.《桃花源记》中的武陵人误入桃花源,被发现后,发现者“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展现了居住在桃花源的人热情好客的特点,展示了他们的人情美;为中国文人提供了一处在理想受挫时用以疗治心灵创作的精神家园。
94.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95.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写到,渔人进入桃花源后,里面的人迎他回家,“设酒杀鸡作食”,热情款待他。数日后送渔人归去,叮嘱渔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96.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便要还家”一句和“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一句都写了桃花源人请武陵人到家中做客的动作。
97.《桃花源记》中写桃花源中其他人热情款待渔人的句子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98.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以“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两句写村子里的人邀请渔人并以酒食款待,这表现了人们热情好客的纯朴之美。
99.《桃花源记》中渔人回答完桃花源人关于当今何世等问题之后,表现桃花源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00.体现桃花源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不愿外界人来打扰的句子是“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01.桃花源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02.《桃花源记》中渔人离开桃花源后,找到了他的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想给再进桃花源留下线索。
103.《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走出桃花源,“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是为了能再次回来找到桃花源,但最终返回时还是迷了路。
104.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以“及郡下,诣太守”两句,表明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向外人透露了桃花源的事,并没有信守承诺。
105.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写渔人回去向太守说了桃花源的见闻后,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但迷失方向而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
106.最能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107.成语“无人问津”的句子: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08.出自《桃花源记》一文,常用来比喻理想中环境优美、生活安乐的世界没人过问、受到冷落的成语是“无人问津”,其原句是“后遂无问津者”。
109.《桃花源记》中写出出自本文的四个成语:豁然开朗,世外桃源,怡然自乐,无人问津。
★易错字:
1.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樱×)缤纷。
2.阡(纤×、迁×)陌交通
3.便要(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廷×)至其家,皆出酒食。
4.黄发垂髫(髻×、绦×)
5.此人一一为具(俱×)言所闻,皆叹惋。
6.屋舍俨(严×)然。
本文发布于:2024-02-10 09:01: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75269152643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桃花源记》理解性默写汇编.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桃花源记》理解性默写汇编.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