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考试名词解释

更新时间:2024-02-09 16:38:09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9日发(作者:蒹葭读后感)

魏晋南北朝考试名词解释

1、熹平石经:中国刻于石碑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一称“汉石经”。其字体为一字隶书,故又称“一字石经”。汉灵帝熹平四年(175),议郎蔡邕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得到灵帝许可。于是,参校诸体文字的经书,由蔡邕等书石,镌刻四十六碑,立于洛阳城南的开阳门外太学讲堂(遗址在今河南偃师朱家圪垱村)前。碑高一丈许,广四尺。所刻经书有《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和《公羊传》、《论语》。除《论语》外,皆当时学官所立。石碑已毁。宋代以来有残石出土,近代人马衡汇为《汉石经集存》。考证其源流的有顾炎武的《石经考》、万斯同的《石经考》和张国淦的《历代石经考》等。魏文帝正始中又新立石经﹐称“正始石经”。

2、三体石经(正始石经):《三体石经》建于公元211年,三国魏齐王曹芳正始二年,因碑文每字皆用古文、小篆和汉隶三种字体写刻,故名。石经刻有《尚书》、《春秋》和部分《左传》,是继东汉《熹平石经》后建立的第二部石经。《三体石经》在中国书法史和汉字的演进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法门寺:法门寺位于陕西省扶风县,1987年4月,法门寺地宫被发掘,出土了佛指舍利及一大批唐朝稀世珍宝,包括金银器、琉璃器,以及珍贵“秘色瓷”器,还有锦、绫、罗、纱、绢、绮等各类纺织品。据考证,法门寺始建于北魏时期约公元499年前后,唐朝是法门寺的全盛时期, 法门寺地宫是国内迄今发现的佛塔地宫中最大的一个。前室发现了《大唐咸通启送歧阳真身志文碑》和《监送真身使随负供养道具及恩赐金银器衣物帐碑》,这两通碑不仅是研究法门寺历史,而且是研究唐朝佛教的重要资料。从地宫发掘了四枚佛指骨舍利,地宫出土的佛指舍利,是世界上目前经过考古科学发掘,有文献和碑文证实的释迦牟尼真身舍利,是当今佛教界的最高圣物。 地宫中还有25000多枚唐朝货币,其中有13枚玳瑁币,是世界上至今发现的最为珍贵的古代货币品类。

4、大明宫含元殿:大明宫中最宏伟的宫殿建筑是位于丹凤门正北的含元殿,它是大明宫第一大殿。也是当时整个长安城中最宏伟的宫殿,重大庆典和朝会多在此举行。它修建在龙首原上,殿基高四丈多。殿前东西两侧建有向外延伸的阁楼,东名翔鸾阁,西名栖凤阁。殿阁之间以回廊相互连接。含元殿的作用和太极殿相似,它与丹凤门配合是举行“外朝”的地方。所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就是描写当时含元殿大朝会的盛况。为百官朝见的方便,在殿前修建了二条平行的斜坡砖石阶道,长70米,群臣即由此而上。这两条阶道由丹凤门北望,宛如龙生而垂其尾,极为壮观,称为龙尾道。龙尾道的修筑更加映衬出了含元殿的高大雄伟,但也因这条道坡长阶高,成为年边大臣朝见之畏途。含元殿用减去中间一列柱子的办法,加大空间,使跨度达到10米,可证唐初宫殿中木架结构已具有与故宫太和殿约略相同的梁架跨度。

5、号墓为陵:唐代高级贵族墓葬。“号墓为陵”的懿德太子墓和永泰公主墓,规格相似者有成王李仁墓、章怀太子墓则等,都有前后两室。这些墓葬多长墓道多天井,如懿德太子墓有天井7个、壁龛8个,章怀太子墓有天井4个、壁龛6个。号墓为陵,是盛唐时期皇室一种极为特殊的埋葬制度。始于唐中宗初期。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把陪葬墓称为陵,而不称墓。二是墓葬和随葬品实际上按帝王等级对待 。“号墓为陵” 强烈地表现出李氏集团在政治上的复辟。他们借用迁墓之事,为他们的家人平反昭雪,同时进一步打压武氏集团。由此观之, “ 号墓为陵 ” 制度的出现有强烈的政治背景,因此,它的实施极短,仅有熬德太子墓和永泰公主墓 这两座墓是按此制修建的。这 3 3 3 座壁画墓规格高于普通的陪葬墓,艺术造诣很高, 反映了初唐人物画的水平。

6、克孜尔石窟:新疆地区佛教石窟寺,位于拜城县东南,主要是4---8世纪的遗存。克孜尔石窟是古龟兹境内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群,是龟兹石窟的典型代表。早期以中心柱窟、大像窟和僧房窟为主;中期出现了较多方形窟;晚期规模变小,渐趋衰落。壁画早、中期以佛本生、因缘故事和佛传为主要内容;晚期壁画出现大乘佛教的千佛一类题材,说明大1 / 14

乘佛教对龟兹佛教艺术的影响逐渐加深。

7、永乐宫:蒙古及元代道教全真派的重要宫殿,故址在山西省永济县永乐镇,元代称大纯阳万寿宫,是集元代建筑、绘画、雕塑诸艺术于一区的重要古建筑群。重要建筑包括无极门、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等,其建筑构架基本上沿袭了宋式但有新的变化,是研究木结构建筑从宋式到明清官式演变的重要例证。

8、鸡冠壶:辽代陶瓷制品,模仿契丹族各种皮囊容器烧制。由于壶的上部有鸡冠状的耳,故名鸡冠壶。式样颇多,有扁身单孔、圆身环梁等多种,其年代早晚多以壶身所保留的皮囊容器特点的多少来区分。

9、萨珊银币:萨珊波斯(226-651年)是伊朗古代历史上的一个政权。从4世纪起,萨珊银币就已在中国各地出现,新疆、青海、内蒙古、陕西、河南、山西、河北、湖北及广东等地都有发现。数量之多、分布范围之广,都是很惊人的。萨珊波斯银币的流行,是中古时代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一项重要内容。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和波斯间的友好往来较频繁,《魏书》记载,波斯使臣来中国交聘达数十次之多,给北魏皇帝带来的各种礼品,有珍物、训象等。隋唐时期,中国和波斯间的友好往来更为频繁,从初唐时期的金银器造型到随葬的丝绸织锦纹饰,均呈现出浓郁的波斯风格和前所未有的多样性。1970年,在张掖大佛寺内金塔殿基下舍利石函内出土的波斯萨珊王朝银市,就是与波斯经济、文化交流的珍贵历史物证。

10、永宁寺遗址: 中国佛寺遗址。位于河南洛阳汉魏洛阳城遗址内。原是一座以佛塔为中心、 专供皇帝太后礼佛的寺院,建于北魏孝明帝熙平元年,至永熙三年焚毁。20 世纪60 ~

80 年代勘察 、发掘后发现 ,寺院平面为长方形,四周有夯筑围墙。佛塔居寺院正中,山门在塔前,正殿在塔后,三者位于中轴线上,属于中国早期寺院典型布局。佛塔原为木构,九级,是当时闻名国内外的高层建筑。今存方形塔基,四周有青石包砌,每面各设一踏塔基中心部位,残存木柱与土坯混筑的方形实心体 ,残高3.6米 。其南东西三面壁上,各有5座弧形佛龛 ;北壁有方形柱槽 ,是当年用来支架木梯登塔的。

11、冯素弗墓:十六国时期北燕贵族冯素弗夫妇合葬墓。冯素弗为北燕天王冯跋之弟,是鲜卑化的汉人,生前官职显赫,死于太平七年(415)。其墓位于辽宁北票西官营子村, 1965年发掘。该夫妇合葬墓为同冢异穴,并列两具石椁,椁内壁有彩画,包括天象图及墓主人家居、出行等内容。椁室内的木棺七彩绘云气、羽人、屋宇等图像。表明北燕沿用汉制,皇室勋臣使用画棺。其妻椁内殉犬,应是鲜卑风俗。冯素弗随葬龟纽“范阳公章”金印和“大司马章”铜印,是汉族官制的体现。墓内随葬品丰富,有陶、铜、漆、玉、铁及玻璃器等,总数达四百七十余件。其中的步摇金冠饰,金冠饰冠前饰片上有一佛二菩萨的形象,是中国东北地区最早的佛像资料,反映出当时佛教的东传情况。两只鎏金铜马镫整理颇为精致,是研究马具发展的重要资料。嵌骨长方漆盒用菱形骨片作镶嵌平列成行的几何纹图案。盒上有带链环的六瓣花形铜饰件及小铜把手,整理精美。此盒为现知较早的嵌骨漆器。1号墓出土玻璃器有五件,晶莹剔透,色彩艳丽。鸭形玻璃水注美观精致,堪称珍贵的古代工艺品,为研究当时中西交通提供了宝贵资料。冯素弗墓出土的玻璃器以透明深浅绿色为特征,器胎较薄又是卷边,玻璃碗下仍留有粘疤残痕。鸭形玻璃注更是造型奇特,以粘贴玻璃条装饰细部,这一切都是以吹制工艺闻名于世的古罗马玻璃器的重要特征。

12、龙门石窟:龙门石窟是中国著名的三大石窟之一。石窟分布在河岸两旁的峭壁上,南北长约1公里。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等朝代,连续营造了400余年,从五代到清代也有少数的雕凿。龙门石窟共有窟龛2100余个,佛塔 43 座,碑刻题记3600余方,大小造像10万余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17.14米,最小的仅2厘米。 龙门石窟的造像艺术集世俗化和民族化于一体,完全摆脱了早期造像艺术的神秘色彩和外来影响。到了盛唐时期,石窟造像艺术更是别出心裁,自成一格,成为2 / 14

中国古代雕刻艺术品中的佼佼者。此外 ,药方洞中提刻的治疗 140 多种疾病的药方,集书法艺术之大成的 "龙门二十品 "等 ,也为研究中国古代医学和书法发展历史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龙门石窟是中国古代石窟雕塑艺术的集中表现。

13、内蒙古辽耶律羽之家族墓群:耶律羽之墓,是辽太主耶律阿保机之堂弟。耶律羽之家族墓群在阿旗罕苏木苏木古日班呼硕嘎查的朝格图山南麓,是一座规模宏大的辽代前期墓葬,其墓室建造之豪华,结构精细考究,犹如地下宫殿。尤其墓室地面采用琉璃砖铺砌,整个墓室典雅豪华,四壁溢彩,这在以往发现的辽墓中尚无先例,堪称一绝。耶律羽之家族墓群被列为1992年十大考古发现。据墓志记载,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于天显元年(公元926年)建立东丹国时,“乃授公(指耶律羽之——笔者注)中台右平章事。”耶律羽之墓志当属近年的发现中较为重要的一方,是耶律羽之墓出土文物(20张)研究契丹早期至辽初历史弥足珍贵的资料。耶律羽之为契丹皇族成员,其仕途生涯的辉煌时期,是从辽初东丹国的建立开始,此后执相柄近十六年,成为东丹初创时期最具盛名的人物。

14、安伽墓:北周时期墓葬,位于西安市北郊龙首原。安伽墓坐北朝南,方向180度,墓葬由斜坡墓道、天井、过洞、砖砌拱形甬道及砖砌穹隆顶墓室组成。天井东西两壁及过洞、甬道进口上方原绘有壁画。墓葬中首次出土的围屏石榻及祆教祭祀图,反映的多为中亚人的生活场景,安伽墓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墓葬主人可能是掌握“丝绸之路”贸易的具有一定官职的粟特贵族。石刻图案所反映的内容大部分为粟特人的生活场景,另有一部分则反映了他们旅居中国后的生活场面。安伽墓的发掘,为我们研究北周时期粟特文化及其对中原文化的影响等方面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出土一批罕见的浅浮雕贴金彩绘石刻,为研究祆教徒的葬俗及中国与西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15、墓志:埋入墓中的记死者姓名家世和生平事迹的文字。由于在志文之后附有韵语所作志铭,故又称为墓志铭。中国墓志约起源于东汉时期,魏晋以后盛行:河南省洛阳市出土的延平元年(106)贾武仲妻马姜墓志,虽不自称为墓志,但所记内容已与墓志相近。江苏省邳县元嘉元年(151)缪宇墓后室石门上方所刻题记,又官职姓名、死葬日期、韵语颂词,实为后世墓志铭之滥觞。由于东汉盛行在墓前立碑,故此种埋入墓中的石刻文字实很少见到的。魏晋时期由于严禁在墓前立碑,而埋入墓中的小型墓碑的数量增多。自称为“墓志铭”的实山东省益都市出土的刘宋大明八年(464)《刘怀民墓志铭》,这是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墓志铭。6世纪初的南北朝后期,墓志逐渐定型,志石多呈方形,志盖多呈盝顶形,也有个别作龟形的。墓志盖在南北朝时期尚不普遍,隋唐以后,志盖相合,遂成定制。志文的内容也逐渐形成一种固定的文体,首先叙述死者姓名、籍贯和家世谱系;再记其水平事迹,官职履历,并颂扬其政绩德行;最后记其卒葬年月和葬地;志文后为四自韵语的“铭”,以表达悼念哀思之情。南北朝至隋的墓志上皆不署撰者书者姓名,唐代以后才在至文标题下署撰者书者姓名和官衔。

16、湖州镜:从纪年墓出土南宋铜镜看,湖州镜始铸于北宋晚期,盛行于南宋初期和中期,明清时期也有所发展。南宋湖州镜几乎都没有花纹,仅在镜背刻铸作坊主姓名等内容。这种招牌式的镜铭,是南宋私家铸镜的特点。形状有方形、圆形、心形、葵花形和带柄葵花形。湖州镜在宋代是最为流行的镜类。当时的湖州镜不但质量好,品种齐全,而且纪名、字号也极为丰富,有石家铭镜、薛家铭镜、陆家铭镜、方家铭镜、孙家铭镜等多家字号。从湖州镜的出土报道资料看,全国10多个省市都有发现,在北方地区发现较少,在邻国朝鲜和日本也有出土报道。从资料来看湖州不仅是宋代的铸镜中心,而且湖州镜在整个铸镜业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和声誉。

17、华清池:唐代皇家行宫,位于今陕西临潼县城南骊山西北麓。唐贞观十八年(644)在此建汤泉宫,咸亨二年(671)改名温泉宫,天宝六载(747)再行扩建,改名华清宫。1982年,在基建施工时偶然发现了唐华清宫御汤建筑遗址,经考古发掘清理,发现了五个汤池3 / 14

遗址。。

18、葡萄镜:唐代典型铜镜,著名者如唐代早期的瑞兽葡萄镜,也称海兽葡萄镜,主要装饰为葡萄纹,间饰海兽,有的装饰面用圆圈分为内外区,葡萄枝蔓由内区向外区伸展,被称为“过架葡萄”,典型的海兽葡萄镜为兽纽。 海兽葡萄镜主要流行在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其形制主要为圆形,少量呈方形、菱花形。镜背纹饰系高浮雕,主题图案以葡萄和海兽组成,主纹饰的布局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内区为数只海兽相互追逐嬉戏,海兽之间为蔓枝葡萄的叶子和果实,外区为飞禽葡萄蔓枝叶实;另外一种被大家成为“过梁式海兽葡萄镜”,画面虽被分为内外两区,但是内区的葡萄枝蔓却沿着中间的分割圈伸入外区,外区虽以葡萄蔓枝为主,但是还间以飞禽走兽和小型蜂蝶之类,有些边缘亦有装饰。海兽葡萄镜的尺寸是几厘米到三十多厘米之间皆有。从拍卖会成交记录来看,高价铜镜尺寸一般在十七厘米左右。海兽葡萄镜的仿制自宋代开始,明清仿制的也时有发现。但由于仿古镜在铜合金的配料比例上不同,因此铜镜外表的色泽也各有差异。唐镜呈银白色且闪亮,宋镜黄中发红,明镜黄中发白,清镜为黄铜色。宋金信镜铜质粗糙,纹饰模糊,线条粗放,显得板滞,明清仿镜纹饰远不如唐精致,也不如宋镜。

19、长沙窑:窑址位于今湖南省长沙市境内,唐代晚期出产的瓷器颇有特色:不仅装饰手法突破了传统的单色(即使是单色装饰的模印贴花也颇具特色)胎体装饰。而是用绿彩画外轮廓和棉软的线条(称为棉线),用褐彩画细而刚劲的线条(称为铁线),在胎体上作画再用青釉罩挂之,一次烧成。这就是著名的长沙窑釉下彩绘瓷器。画的内容有各种各样的动物、人物、花草植物,还有各种文字装饰(诗词、警句、吉祥语、谚语等)。

20、湾章墓:北齐皇室大墓,在河北磁县湾漳。墓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甬道、墓室为砖结构。墓室为单室,平面呈方形,四壁作弧状外凸,棺床设在一侧,有的顶呈四角攒尖式。墓道、甬道、墓室壁画均用白灰涂抹,上绘彩色壁画。湾漳村墓墓道壁画保存较好。随葬品有陶俑、陶制禽畜、陶制模型、镇墓兽、陶瓷器、墓志等。

湾漳北朝大墓:中国北齐墓葬。推测为北齐文宣帝高洋的武宁陵。位于河北省磁县湾漳村。

1987年发掘。是研究北朝陵寝制度的重要资料。该墓地面原有圆形坟丘,南边立一高3米的石人。地下有斜坡式墓道。墓室为弧边方形的单室,四角攒尖顶,面积约7.5米见方。墓中保存大量壁画和路面彩画 ,是迄今北朝画迹的最重大发现。墓道两壁分别绘以青龙、白虎为引导的仪仗队列,上方有神兽、灵鸟、云气、莲花。墓道的地面,绘仰莲纹地毯。甬道券门上方绘一朱雀,两侧分绘兽首人身像与羽 兔 。墓室顶部是星象图;墓壁3栏,上栏分格绘动物,中栏绘瑞兽灵鸟,下栏绘人物。该墓虽早年被盗,仍出土陶俑1600余件 ,以及若干青瓷器 。其中两件高达1.42米的大型门吏俑,在北朝墓中为初次发现。

21、朱封大墓:中国黄河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山东龙山文化墓地。位于山东临朐的西朱封村。1989年后已发掘3座大墓。均有棺椁葬具。三墓随葬品丰富,陶器有鼎、豆罍和蛋壳陶杯,玉器有钺、刀、簪、头(冠)饰,还有绿松石串饰、石镞、骨镞、骨匕等。其中一座墓的墓主,身旁有木边箱,脚下有木脚箱,主要随葬品放置在箱内。三墓的墓主,是当时社会上有特殊地位的显贵人物。

22、天龙山石窟:中国北方地区佛教石窟寺。在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的天龙山。从现存造像和《开皇石室铭》碑记考察,石窟创建于东魏末年,其后北齐、隋、唐续有开凿,以唐窟最多。用圆雕法雕出的佛像,华丽美观,世称“天龙山样式”。天龙山石窟造像可分为东魏、北齐和隋唐两期。

23、《世说新语》:南朝志人小说(记述人物的轶闻琐事、言谈举止)集。编著者刘义庆(403~444),南朝宋宗室。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此书相当多的篇幅系杂采众书而成。

4 / 14

24、方山永固陵:北魏文成帝之妻文明皇后冯氏(孝文帝祖母)的陵墓。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北的西寺儿梁山(古名方山)南部。冯氏曾两次执政,握有实权,陵墓又是她生前所建,所以大体上可反映北魏帝陵的情况。陵园背靠方山,座北朝南。属于永固陵的建筑自南而北分别为:“思远灵图”、“永固堂”、永固陵。思远灵图乃一处带回廊的塔院建筑,塔基方形;永固堂也方形建筑;永固陵为圆形但基底为方形。这是将陵园与佛寺建筑融为一体的的南北朝陵园特点,但在陵前建有石殿则是继承了东汉的作法。墓下是带墓道的双室砖墓前、后室均为近方形,室内建筑构件的石雕和镇墓石兽等,工艺精美,费工浩大,又行厚葬之风。

25、拓拔魏北邙墓地:拓拔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其陵区设在河南省洛阳市邙山东南山腰的缠水两侧。其布局大体上是:孝文帝长陵位于中心位置上。它的右前方依次有子宣武帝的景陵、又一子怿的墓;左前方依次是孙孝明帝的定陵、又一孙宝月的墓。此外,在孝文帝长陵左前方更远的“龙岗”上,埋葬有孝文帝的近支皇族;龙岗坡下为妃嫔的埋葬地;再往下是北魏王朝的“九姓帝族”、“勋旧八姓”和内入余部诸姓及其他降臣的墓地。上面所述乃北魏洛阳陵区的总体布局,下面再看其局部的布局:在龙岗近支宗族的墓地里,又以孝文帝拓拔宏的七世祖道武帝拓拔圭的子孙墓地为中心。在其右是孝文帝拓拔宏的六、四、二世祖明元帝拓拔嗣、南安王拓拔余、献文帝拓拔弘的子孙墓地。其左则是孝文帝拓拔宏的五、三世祖太武帝拓拔焘、文成帝拓拔浚子孙以及孝文帝自己的“庶子庶孙”的墓地。——整个墓地布局表现了三点:其一,帝陵和贵族墓几乎在同一墓地里,有类于周代的“公墓”墓地;其二,就整个墓地言,这个邙山墓地是由孝文帝所创建的,其他人都是他的臣子或晚辈,他的陵墓理应居中,其他的“帝子”、“帝孙”只能居其下方的左右。其三,在局部的龙岗墓地中,因为拓拔圭是北魏王朝的缔造者,他的一系的子孙的墓葬居中也是“礼”中之理,而其左右又以“奇世”和“偶世”子孙的墓地分居下方的左右,这都类似于周礼中的“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归结之,北魏洛阳陵区的布局,既保留着原始氏族族葬的遗风,又糅进了中原汉人的礼俗,这是民族融合的生动反映。

26、司马金龙墓:北魏琅琊王司马金龙与其妻姬辰的合葬墓,位于陕西省大同市。司马金龙是降附于北魏的西晋皇族,深受宠信。根据墓志知,姬辰死于延兴四年(474),司马金龙死于太和八年(484)。墓室为四角攒尖顶的砖室。砖为特制的铭文砖,砖铭是“琅琊王司马金龙墓寿砖”。墓早年被盗,尚存:雕饰精美的石棺床,床足间所雕形象既有佛教题材的,又有传统的,如力士、忍冬纹、伎乐、龙虎、凤凰、金翅鸟等;室内1具漆屏风上则彩绘烈女等题材的图像,并附有榜题;碑形石墓表;陶俑及动物模型,其中不乏“甲骑具装俑”和马驼畜群;各种质料的生活用具。

27、竹林七贤和荣启期模印画像砖拼嵌砖画:东晋南朝墓葬中,有一些墓室内壁用模印画像砖拼嵌成大幅砖画,画面的题材受当时“天下多故”的影响,有“竹林七贤和荣启期”等。《晋书.嵇康传》云嵇康所与神交者惟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孔子游于太山,见荣启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孔子问曰: “先生所以乐,何也?”对曰:“吾乐甚多。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而吾得为人, 是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贵,吾既得为男矣,是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是三乐也。贫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终也,处常得终,当何忧哉?”孔子曰:“善乎!能自宽者也。”《列子》可能是南朝人所集之类《论语》体例之书,书中视荣启期为春秋时“高士”。

28、镇墓俑:中国东汉的文献中已多见“厌胜”一词,厌胜即厌服其他,诅咒求胜之意。《后汉书.班固传》则有“禽相镇厌,兽相枕籍”之说。可见要镇服其他而求胜,还有“一物降一物”的说法。东汉墓中的买地券和镇墓瓶,以及依靠书画在上面的“符”,希望能起到这样的作用。西晋以后则依赖放置于墓门前的两个镇墓俑。开始有两种,一是四足作行走状5 / 14

的牛形,一是全装甲胄的武士。北朝时作兽面的一具力求狰狞可怖,作人面兽体的一具力求形状奇异(或可认为模拟巫师形象)。唐初的立于山石座上作按楯甲胄形貌;逐渐的演变为不持楯的甲胄武士,或双腿直立的踏牛天王形貌→→踏小鬼天王形貌(盛唐)。晚唐镇墓俑逐渐消失,也是厌胜之用的“金牛铁猪”及铅人等,开始出现。

29、关中唐十八陵:唐代21个皇帝除了武则天合葬于乾陵,唐代末年的昭宗皇帝埋在河南渑池,哀帝埋在山东菏泽之外,其余18个帝陵都集中在西安北面的渭北第二道塬和北山各岭的顶峰上,西自唐高宗乾陵,东止玄宗泰陵,绵延100多公里,是为关中唐十八陵。其总体布局不在于诸陵的排列,而是要求面南而坐,居高临下。唐诸陵中,无论是依山为陵还是积土为陵,均具宏伟高大的陵丘。并在陵丘的周围筑有垣墙,或称内城。内城(包括墓下建筑)模仿唐都城的宫城,四墙各开一门,四隅建有角楼。其中建有供上陵朝拜或举行重要祭献典礼之用的献(享)殿,供墓主灵魂饮食起居的、宫人和官吏留守居住的下宫。内城南门正对神道。乾陵神道自南而北有三对土阙,南面的土阙与南面第二对土阙之间模仿郭城,其间立有华表和翼马,还分葬有众多的陪葬墓。第二、三对土阙之间模仿皇城,其间立有石鸵鸟和众多的石像生。整个神道长3公里。帝陵地下建筑为斜坡墓道多过洞多天井的弧方形双室砖墓。从其构造和壁画得知,整个墓中建筑分别模仿都城中的宫城(宫门、殿门、殿、宫)。

30、唐太子公主陵:指业已发掘的唐懿德太子墓、章怀太子墓和永泰公主墓。懿德太子乃中宗长子李重润,于大足元年(701)与其妹永泰公主(李仙蕙)等被武则天杖杀;章怀太子是高宗子李贤,于文明元年(684)流放巴州(今四川省巴中县)后自杀。中宗复位后于神龙二年(706)将他们的坟墓迁至乾陵陪葬,均“号墓为陵”。他们的墓地均有封土堆和围墙,以及规模较帝陵为小的神道。地下结构为斜坡式墓道、包括一段很长的隧道、隧道顶部开天井两壁设壁龛。懿德太子墓设7井8龛,章怀太子墓设4井6龛。墓室分前后两室,两室间设甬道。墓之地下满设壁画——在唐代,贵族墓一般在墓道前部两壁各绘青龙、白虎,墓室顶部绘日月星辰,其他则有鞍马、明驼、牛车、列戟、步兵仪卫、属吏、男女侍者以及乐舞伎等,各绘在墓内相应部位,其内容和规格视墓主人的身份而有所区别——懿德太子墓在墓道东、西两壁,绘三出阙和城墙为背景的太子仪仗,象征现实中的宫门。隧道前半段绘棨戟等,壁龛中主要放置仪仗俑,象征现实中的殿门。隧道后半段和前室,壁画多为妇女群像,有持团扇的、提炭炉的、捧杯的、执瓶的、掌烛台的、拿佛尘的、等等,壁龛中除了各类陶俑之外,还有各种生活用具,象征现实中的殿(前朝)。甬道和后室中的壁画为侍女形象,有捧果盘的、执箜篌的、持琴的、怀抱琵琶的、等等,后室内置雕刻精致的庑殿顶石椁,象征现实中的宫。随葬品以大量的陶俑为主,懿德太子墓的陶俑总数达千件之多——大约从武周时开始,陶俑多施三彩釉。陶俑可分为出行仪仗俑和家臣侍者两大类,前者自隋至初唐多武装俑,以后逐渐减少;武周时出现高大的马俑和驼俑。后者自初唐至盛唐不断增多,乐舞俑和游嬉俑等皆属此类。受佛教影响,镇守墓门的一对武士俑在盛唐时演变为天王俑。镇墓兽一为人面,一为兽面,而武周时期又进一步演变为头生角、肩附翼或手握蛇的怪兽。隋代开始出现的人身禽兽首的十二生肖俑到开元、天宝时期更为盛行。陶俑的数量,因墓主的身份而有不同的限额。方形有盖的石墓志在唐代使用得更为普遍,其大小也视墓主的身份而有等级之分。

31、明十三陵: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除了第七个皇帝(代宗朱祁钰)葬在北京西郊的金山之外,其余13个皇帝均葬于北京西北的天寿山一带,是为明十三陵。这里天寿山主峰居北,其左右又绕以群山,山峦是缓坡均向着之间的盆地,盆地之中又有河溪逶迤东流,盆地之南还有龙山(东)和虎山(西)与群山遥远相对,不失为一块风水宝地。所有帝陵都位于山峦缓坡上,背靠高山,面向盆地,取居高临下之势。十三陵区的神道建筑自南向北分别是石牌坊、大宫门(门外两旁各立有“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石碑1座)。由此开始算6 / 14

是进入了神道。大宫门北有碑亭1座,乃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亭往北神道的两旁排列着石兽24尊、石翁仲12尊。整个神道长约5公里。

明帝陵陵园的建制,可以朱棣长陵为例说明。进入陵门之后,即为陵恩门,再北为陵恩殿,殿北为方城(下)明楼(上),方城明楼北即为高大的封丘(名宝顶)。宝顶四周绕以城墙和明楼相衔接,总称为宝城。所有这些高台建筑均坐落在一条纵轴线上,其两侧又绕以围墙,各建筑物间又有隔墙,使之各成院落。这完全是模仿北京紫禁城的建制。明帝陵地宫的情况可以神宗定陵来说明。地宫在宝城下面,深距地面27米,原有砖、石隧道与地面相通,下葬后封闭。地宫由前、中、后、左、右5个石结构的拱券式殿堂组成,总面积约1195平方米。后殿作横向(面宽大于进深),其余作纵向。后殿建有棺床,上置神宗皇帝、孝瑞皇后和孝靖皇后的梓宫;随葬品也多集中于此。中殿可能相当于现实中的殿,这里按品字格局放置着3个汉白玉雕成的宝座,每个宝座前又各放置着一个点燃长明灯的大龙缸和一套“五供”(中1香炉,两侧烛台、花瓶各1)祭具。前殿空无一物,可能相当于现实中的门。左右两殿结构相同,虽然修有“金砖棺床”但无物。

32、里坊制:是把城市居民区划分为网格状的里或坊,制订相应的制度进行管理。有学者根据古文献认为早在西周时期已经产生了以套以经纬涂为座标,以“夫”(方各百步)为基本网格的井田式方格网系统的规划城市的定式。比较明确的记载言及西汉末年的长安城、曹魏的邺城均设里或坊。目前考古勘察印证文献资料,中国最早实行里坊制的是北魏洛阳城(《洛阳伽蓝记》卷五说到:“(北魏洛阳城)方三百步为一里,里开四门,门置里正二人,吏四人,门士八人”)。隋大兴城唐长安城的里坊制最为典型。该城住宅区被街、陌和坊墙划分为109坊,各有坊名;坊内虽有三纵三横的巷以便通行,但只在四面坊墙上各开1门通往坊外,并且定时开闭坊门。各坊均设有坊正,负责坊内督察催驱之事。由于这样的设置和管理造成市民生活的不便,唐中晚期逐渐受到破坏,北宋及后代则不置坊墙,建设开放式的街巷,实行“厢坊制”进行管理。

33、唐三彩: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低温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

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因此被称为“唐三彩” 。它主要是陶坯上涂上的彩釉,在烘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色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色彩自然协调,花纹流畅,且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在色彩的相互辉映中,显出堂皇富丽的艺术魅力,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唐三彩常用于随葬,做为明器。

34、镇墓瓶:镇墓瓶也叫镇墓罐、斗瓶、五谷瓶,是中国古代墓葬中比较常见的随葬物,

行于东汉中后期,一直沿用到魏晋时期。镇墓瓶多陶质,个别泥质。瓶内一般装 有面粉、粟粒、云母片等所谓的神药,个别的装有铅人,瓶腹文字多用朱色或墨色 直接书写在腹部,镇墓文多少不等,多者百余字,少者仅数字。文字的文体和内容 比较固定。一般的行文规律是竖行自右而左书写,起首注明年号、月日、干支,之 后书死者乡里及姓名,再书写慰藉性语言及供死者冥用的“斗瓶五谷铅人” 、“八魁九坎”等,其后是为死者祈福、解罚、约束亡灵的破除谶语,最后仿效官府文书的 文体以 “急急如律令” 结束。

解谪瓶:陶瓶,大致分为两式:陕西出土者,为小折沿束颈折肩斜壁小平底,肩直径与瓶高比例约为1:3 ,常见者23厘米左右;河南出土者,形式略同,但比例较小,呈大腹罐形。东汉至魏晋流行,早期道教文物。瓶壁有朱书 或白粉书文字,一般格式为:某年月日,为某家某人死亡所作,希望死者解除罪谪,不要打扰生人,鬼神佑助之,急急如律令等。或者绘有星图、道符,以为镇压。此类文物,不早于东汉,主要出土地为陕西、河南,四7 / 14

川、江苏也有出土。最晚期的,似见于敦煌魏晋墓。

35、开成石经:唐太宗太和四年(公元830 年)由艾居晦、陈玠等人用楷书分写,约用了七 年时间刻成的一部石经。开成石经,唐代的十二经刻石。又称唐石经。始刻于文宗 大和七年 (833) ,开成二年 (837) 完成。原碑立于唐长安城务本坊的国子监内,宋时移至府学北墉,即今西安碑林。中国清代以前所刻石经很多,唯开成石经保存最为完好,是研究中国经书历史的重要资料。

36、虞弘墓:该墓于1999 年 7 月发掘于太原市晋源区王郭村南,墓葬为砖砌单室墓,带斜坡墓道,墓室平面呈弧边方形,残存汉白玉石椁、八角形汉白玉石柱、石雕供养 人头像等。石椁呈仿木结构的建筑形式,由椁座、椁壁、椁顶三部分组成,特别珍 贵的是,在椁座和椁壁四周,雕刻有内容丰富的浮雕图案,且施以彩绘或描金。图中人物、服饰、器皿及花鸟等纹饰带有强烈的中亚民族文化色彩。该墓是迄今为止中原发现的唯一经过科学发掘,又有准确纪年的反映中亚文化的考古资料,内容丰富 ,保存完整。对研究北朝、隋代中西文化交流、丝绸之路和晋阳城的历史具有极重要的价值。

37、朱然墓:中国三国时期东吴左大司马、右军师、当阳侯朱然的墓。位于安徽马鞍山雨山乡。1984 年发掘。为双室砖墓,全长8.7米。墓砖上模印“富且贵,至万世”等篆书吉语及钱文。该墓虽经盗掘 ,仍出土随葬品140余件 ,绝大部分为漆木器。其中描绘宫庭生活的“宫闱宴乐图”漆案,道德礼教题材的“百里奚会故妻图”、“伯榆悲亲图”漆盘等为漆器珍品。还发现“蜀郡乍牢”漆器铭文,可据以推测漆器产地。朱然墓是迄今发掘的吴墓中等级最高的一座,对研究东吴的埋葬制度甚有 值 。

38、麦积山石窟:麦积山石窟位于天水东南约30公里山中,因该山状如堆积的麦垛而得名。据文献记载,麦积山石窟自后秦时开窟造像,创建佛寺。后经北魏、西魏,北周、 隋 、

唐、五代、宋、元、明、清十多个朝代 1500多年的开凿重修,遂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因此保存了各代洞窟194个泥塑像、石雕像7000余身,壁画1300平方米。塑像有浮雕、圆雕、模制影雕、壁雕四种。数以千计的塑像的大小与真人相若,以形传神,神形兼备。被誉为 “ 东方雕塑艺术馆 ” ,对研究中国的佛教史、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都提供了重要的实证。

39、石阙:中国古代用于标志建筑群入口的建筑物。常建于城池、宫殿、第宅、祠庙和陵墓之前。石阙最初是显示威严、供守望用的建筑,后逐渐演变成显示门第、区别尊卑、崇尚礼仪的装饰性建筑。石阙有单檐或重檐的正阙和单檐或重檐的子母阙两种形式。其多为仿木的石砌实体,外表刻出斗栱柱枋形象,阙身上部有人物、走兽、车马、四灵等浮雕。

40、模印拼嵌画像砖墓:墓内壁面用模印画像砖拼嵌成大幅砖画的东晋南朝墓葬,分布于南京市及附近的丹阳县等地。其做法是将画像按粉本分别模印在多块砖坯上,入窑烧成砖后, 再拼嵌在墓壁上。模印拼嵌砖画,是在1块单砖构成1幅图像的画像砖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到东晋末南朝初出现了由多达数十块到数百块砖构成的大幅画面。这些砖画是研究东晋南朝绘画艺术、服饰制度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

41、永乐宫:道教宫观,奉祀吕洞宾,全真道三大祖庭之一。原址在中国山西芮城县永乐镇 。

最初为吕公祠,或因吕仙传说而建。金代末年,改祠为观,后毁于火灾。元世祖 中统三年,马真皇后敕令升观为宫,名大纯阳万寿宫,后又更名永乐宫。当时由全真道士宋德方住持,永乐宫渐成为全真道的大丛林。明清两代几经修建,至今存 四殿。1959 年,永乐宫得以保存的全部建筑并壁画,依原样迁于芮城县龙泉村。永乐宫布局疏朗,中轴线上由南至北分别为山门、龙虎殿、三清 殿、纯阳殿和重阳殿 。永乐宫是现存最早的道教宫观之一,也是目前 保存最完整的一组元代建筑,宫内保存着举世闻名的元代壁画艺术, 三清殿和纯阳殿内的壁画尤为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8 / 14

42、影青瓷:影青瓷也叫映青瓷,其前身是青白瓷,被称作 “色白花青”的影青瓷是北宋中期景德镇所独创,其釉色青白淡雅,釉面明澈丽洁,胎质坚致腻白,色泽温润如玉,所以历史上有“假玉器”之称。南宋李清照在《醉花阴》中有“玉枕纱窗”之句,玉枕指的就是青白瓷枕。元代的青白瓷产品有的还印有“玉出昆山”和“玉出昆冈”铭款。南宋时大量生产,而且“著行海内”,是市场上的抢手货。当时的影青瓷绝大部分为薄剔而成的透明飞凤等花纹。这些花纹由技艺高超的陶瓷艺人在坯体上刻制之后,以透明青釉,高温烧制而成。

43、镇墓兽:镇墓兽是我国古代墓葬中常见的一种怪兽;是为镇摄鬼怪、保护死者灵魂不 受

侵扰而设置的一种冥器。从考古发现的情况考察,镇墓兽最早见于战国楚墓,在楚国墓葬中已发现数百件用于镇墓辟邪的木雕镇墓兽。年代从春秋中期到战国中晚期。春秋中晚期到战国早期多为单头单身,战国中期的式样与数量最多,为单头单身与双头双身两大类。这一时期,镇墓兽主要以木、骨质为主,陶质极少。及至魏晋隋唐时期,镇墓兽大量流行,主要为陶质和唐三彩,金属和石制品极为少见。五代以后,镇墓兽逐步消失。

44、十二辰俑:代表地支的十二种动物俑,亦称“十二生肖俑”,多见于隋唐、五代及宋墓中 。隋、唐有灰陶、红陶、青釉瓷等制品,俑的形象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人俑带生肖俑,即十二生肖俑的后足踏在人俑的双肩,前足攀在人俑的帽沿上;一种是人身生肖俑 ,即人俑身生肖首;另一种是人俑捧生肖,如江西进贤宋墓出土器,头戴平顶帽,额前刻一 “ 王 ”

字,衣着和文吏俑相同,腰束带,双手各捧一生肖。均为圆雕。四川西昌三坡唐代墓出土的陶罐上,模印直径为 3 3 3 厘米的十二生肖一周,则为浮雕。

45、辽陈国公主墓:陈国公主墓是辽国王室贵族墓葬的代表,位于中国北部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 盟的奈曼旗, 是一座公主与驸马合葬的砖室墓。墓葬由墓道、天井、前室、东耳室、

西

耳室及主室六个部分组成,全长16.4米。墓道呈阶梯状斜坡式,墓道两侧及墓室、耳室顶部均有彩绘图案。墓葬前室呈长方形,东、西耳室及主室平面呈圆形。墓室内还安装有门槛、门框、门扇及门楣等设施。主室内壁还有木护围墙,这是辽代王室贵族墓的一个重要特点。墓葬主室内有以五层砖砌成的长方形尸床,两具骨骸并列其上。公主与驸马全身穿有银丝网衣,头戴金冠,面覆金面具,脚穿鎏金银靴,并系有腰带。墓内壁画以契丹传统的写实风格,形象再现了墓主日常生活的情景。辽陈国公主墓的发现,为研究辽代契丹族社会、政治、经济、历史、生活习俗及 其与汉文化的交往,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46、李静训墓:李静训墓是隋代一九岁女孩的墓葬,发现于距离唐长安城西墙内约一公里的 梁家庄附近。墓制平面呈甲字形的土坑竖穴墓。墓室中露出了一具完整的石椁和一方墓志。据墓志可知,墓主是一个年仅九岁的女童,名叫李静训,字小孩,陇西成纪人,自幼深受外祖母周皇太后的溺爱,一直在宫中抚养。且对为何葬在城内给予了解释。棺盖内刻有“开者即死”四字。棺内出土包括丝织品、陶器、瓷器、金银器 、铜铁器、骨木漆器、陶俑及玻璃器皿等大量精美随葬品,多为其生前所用。李静训墓的发掘最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批代表短暂隋代的断代标准器。其对研究隋朝丧葬制度等有 很大帮助。

47、永宁寺碑:中国明代碑刻。永乐十一年(1413)“永宁寺记”和宣德八年(1433)“重修 永宁寺记”二碑的简称。“永宁寺记”碑记述明太监亦失哈,于永乐九年赴奴儿干(今黑龙江下游特林地方)设都司衙门及两年后建永宁寺等事 ,内容可补《明史》之缺。碑高1.79 米,正面刻汉文,背面额刻蒙古文,下刻蒙古文和女真文,内容均为正面汉文缩写。两侧上下还分书汉、藏、蒙古、女真文六字真言。“重建永宁寺记 ”碑用汉文记述亦失哈再赴该地重修永宁寺事。碑高2.06米。二碑是明初继前代管辖黑龙江、精奇里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及库页岛的重要物证。1858年沙俄与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后,侵占碑所在地。1904年,二碑被移至海参崴博物馆,后不知下落。

9 / 14

48、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鸣沙山东麓宕泉河崖壁上,南北长约1600米。其始建于秦建元二年 (公元366年)是一座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一个有1600余年历史的旷世奇葩。莫高窟虽然在漫长的岁月中受到大自然的侵袭和人为的破坏,但目前仍保存有从十六国后期到北魏、西魏、北周、隋、唐 、五代、宋、西夏、元等各代洞窟492个, 彩塑2415 身, 壁画45000 多平方米, 唐宋木 结构建筑5座。莫高窟的艺术是融建筑、彩塑、壁画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近代以来又发现了藏经洞,内有 5 5 5 万多件古代文物,并衍生出了一门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 敦煌学。其建筑、壁画和藏经洞资料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 、文化、军事、地理、宗教、社会生活、民族关系、中外友好往来及文化交流等, 提供了浩如烟海的珍贵资料,是人类衡有的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

49、新疆尼雅遗址中国西汉至魏晋时期西域诸国之一的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丰县尼 雅河北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20世纪初,英籍学者A. 斯坦因曾来考察和掠掘。1959年后新疆博物馆又作过多次调查和发掘。多数学者认为,这里是《汉书 · 西域传》中精绝国和《椰子西域记》中尼壤的遗址。其居住区分南北两部分,相距约5千米 。共发现房屋数百幢,房外有牲畜棚舍。北部一寺院中有圆锥形土坯塔。寺院南 2千米处有冶铁遗址。在居住址中出土富有地方特色的木家具、陶容器、工具、毛织物,以及来自内地的丝织品、五铢钱、铜镜和印范等。还有书写汉文、佉卢文和古和阗文的简牍。遗址北边为一片墓地。遗址的发现对研究西域与汉晋王朝的关系有重要。

50、南朝陵墓石刻:中国宋、齐、梁、陈四朝帝王陵墓前的石刻。分布在江苏南京附近(包括江宁、句容、丹阳)。多数曾遭到破坏。清代学者即有著录。至1934年共发现28处 。50 年代后进行调查,总计发现31处。石刻分石兽、石柱和石碑。石兽均有翼。帝后墓前有双角的天禄(鹿)和单角的麒麟;王侯墓前有无角的辟邪。石柱或称华表和表,圆柱形。柱首为圆盖或莲花座式,上立一小兽;柱础分两层,亦有雕刻。石碑的碑首为圆形,左右雕双龙交缠,碑身刻文字,侧面有纹饰,碑下有龟座。这些石刻形体巨大,造型优美,雕琢精致,是南朝石雕艺术的代表作品。

51、南京东晋、南朝帝王陵墓和大族家族墓地:东晋、南朝时期的帝王陵墓和大族家族的墓地,位于中国东部江苏省的南京市 。年代为公元3世纪~公元5世纪。南京东晋、南朝帝王陵墓和大族家族墓地,坐落在南京市和丹阳县城附近,现存共31处。陵墓的建造规划讲究望气和风水,一般背倚山峰,面临平原,这种制度直接影响到后世的葬制。墓葬均为砖室结构,墓门均为石砌,门额呈半圆形。陵前均有长长的排水沟。墓室的墙壁还使用了花纹

砖和嵌砌大幅砖画,这是在东汉画像砖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墓前神道上还多设有石兽、石柱、石碑等陵前石刻,雕刻十分精美。多年来,由于屡遭盗掘,这些陵墓内的随葬品已所剩无几。南京东晋、南朝帝王陵墓和大族家族墓地的发现,对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尤其是墓葬制度具有深刻的意义。

52、巩县宋陵:中国北宋的皇陵。在河南巩义市(原巩县)嵩山与洛河间丘陵上。东距北宋都城汴梁城(今开封市) 约50千米。陵区南北约15千米,东西约10千米 ,共有8座陵墓 ,从宋太祖赵匡胤到宋哲宗7 位皇帝 , 以及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均葬在这里。1918年日本人曾来此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学者进行了多次考查。8 座陵墓的建制基本相同 ,都有兆域 (茔域) 、上宫和下宫。兆域四周种植棘枳,内除皇陵外,还有祔葬的皇后陵及宗室子孙、当朝重臣陪葬墓。上宫有陵墙,平面四方形,中心是陵台,四隅有角阙。东、北、西三门外各有一对蹲狮,南门外神道两侧排列着石兽、石柱及石雕的将军、大臣等。下宫在帝陵西北,是日常奉飨之处。巩县宋陵与历代皇陵相反,面山背水,把陵台安置在地势最低的地方,大概是受了当时风水堪舆学说的影响。陵前石刻群十分壮观,10 / 14

采用圆雕、浮雕、线刻等多种 技法,造型雄浑,表现手法细腻,不少是雕刻艺术珍品。太宗妃子、真宗生母元德 李后陵为太宗永熙陵的祔葬后陵之一, 1984 1984 1984 ~ 1985

1985 1985 年发掘 。因早年已遭盗掘,出土少量随葬品,其中的玉谥册、哀册及精美的越窑秘色瓷器,定窑细瓷器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53、西夏王陵:西夏王朝帝陵及其陪葬墓,位于中国西北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银川市。年代 为公元1038年~公元1277年。西夏王陵包括西夏王朝的皇陵及其陪葬墓,总面积约40

平方公里。陵区内分布有9座帝王陵和70余座王公、大臣的陪葬墓。西夏王陵仿照宋朝帝陵格局修建,王陵呈纵长方形,每座均为独立完整的建筑群体,由鹊台、神墙、碑亭、角楼、月城、内城、献殿、陵台等部分组成,特别是黄土筑成的八角塔形陵台,高达20余米,被誉为" 中国金字塔" 。王陵均为塔式,是汉族佛教文化与党项族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地宫的形式也与唐宋帝陵基本相同,由墓道、中室和左、右耳室组成,深达 242424 米多。陪葬墓的墓主是西夏王朝的各级重要官员,按照墓主生前的地位,墓的建筑形式和规模也有所不同,反映出西夏王朝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西夏王陵的发现,为了解西夏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丧葬制度等方面,提供了全面的实物资料。

54、封氏墓群:中国北魏至隋代封氏家族的墓地。在河北景县。1948年被挖掘,出土物散失,1955 年调查时搜集了部分文物。随葬品中有墓志五合、墓志铭盖一方,还有陶俑 和

瓷器、玻璃器、铜器等。其中四件仰覆莲六系青瓷尊,胎体厚重,造型质朴、端庄 、仰覆莲六系青瓷尊俊秀,是当时北方青瓷的代表产品。

55、茹茹公主墓:中国东魏高欢第九子高湛妻子、柔然(茹茹) 可汗阿那瓌孙女邻和公主闾氏之墓 。位于河北磁县大冢营村。1976年发掘。茹茹公主死于东魏武定八年(550),死时仅

13岁。墓室为弧边方形单室,穹窿顶东西长5.58米。南边有甬道及斜坡式墓道。墓内有大量壁画 。墓道两壁分绘以青龙、白虎为引导的仪仗队列,上方有羽人、凤鸟、兽首人身像等。墓道地面绘有地毯。甬道两壁绘侍卫门吏,券门正中绘朱雀,两侧为对称的兽首人身像。墓室顶部绘星象;壁面上段绘四神 ,下段绘茹茹公主及侍女 、盛装女子等。该墓早年被盗,出土彩绘陶俑 000 余件,以及拜占廷金币2枚。该墓壁画填补了东魏画迹的空白。对研究美术史有重要价值。其墓志及出土遗物,是了解北朝政治、经济、宗教、艺术、中西交通的重要资料。

56、青龙寺遗址:中国唐代长安城名寺遗址。位于陕西西安铁炉庙村北,即唐长安城新昌坊内 。1973年和1980年发掘。寺前身为隋灵感寺,是佛教密宗教派的根本道场。唐代景云二年(711)改名青龙寺。寺址南部已被破坏,西北部有东西并列的两组院落遗迹。早期遗迹为隋代灵感寺的一部分,毁于唐武宗会昌灭佛时;晚期为唐宣宗时重建,延用至北宋。早期西院有中三门,门内设塔,塔北建佛殿,四周有回廊或院墙。东院中心亦有一殿堂。晚期西院伽蓝废中三门,在早期旧基上重建殿、塔,并修治回廊,新设北门。东院也重建了殿堂。晚期殿、塔规模不如早期宏伟。青龙寺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有重要地位,天宝以后,日本、新罗等国僧人来中国学习密教 ,多到青龙寺求法。寺址的发掘,为研究唐代寺院布局提供了重要资料。

57、白沙宋墓:宋代家族墓葬,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的禹州市。白沙宋墓是北宋末年赵大翁 及其家属的墓葬,共3座。赵大翁墓为砖室仿木建筑结构墓,分为前、后两室,前室呈扁方形,后室为六角形,中间有过道相通,过道7.26米。墓门正面有仿木建筑的门楼,墓内墙壁也砌出柱子。白沙宋墓是北宋末期流行于中原和北方地区的仿木建筑雕砖壁画墓中保存最好,结构最为复杂,内容最为丰富的一处。它的发现,为研究北宋仿木建筑的雕砖壁画墓提供了重要资料。

58、王建墓:中国前蜀主王建的永陵。位于四川成都老西门外。据出土的哀册,王建卒于 光天元年 (918) 。王建墓上有圆形陵台,高约15 米。墓室有前中后3 室 ,以14 道红砂岩11 / 14

构筑的拱券为骨架,券间铺石板。券顶涂天青色,壁面为朱色。中室石棺床四周有伎乐浮雕,是研究唐宋音乐的重要 资料 ;棺 床两旁列有承托的十二神半身石像 ,均顶盔(成冠)贯甲。后室石床上放墓主圆雕像,并有谥宝、玉哀册、谥册等。墓内残存随葬品 303030

余件,其中银盒、银钵、金银胎漆碟等,为古代工艺佳品。

59、南唐二陵:南唐先主李昪夫妇合葬的钦陵、南唐中主李景夫妇合葬的顺陵,位于中国东 部江苏省的江宁县。南唐二陵是五代十国时期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墓,包括五代南唐 先主李昪及其妻宋氏的" 钦陵" 和中主李景及其妻钟氏的" 顺陵" 。钦陵规模较为宏大,陵墓上部有一圆形土墩,长约21.5米,宽10.5米,高5.3米。墓道长19米,墓室分前、中、后三个主室和十个侧室。前室和中室为砖筑,后室为石砌,均为仿木 结构。墓门和墓室的壁面上砌凿有柱、枋和斗拱,其上有彩绘图案。后室的顶部绘 有天象,铺地的青石板上雕凿山岳江河,象征地理。 顺陵全长21.9米,宽10.1米 ,高 5.4 米,也分前、中、后三个主室和八个侧室,全部为砖结构,其建筑形制与钦陵大致相仿,但规模略小。南唐二陵共出土遗物近600 件,其中以刻字填金的玉质" 哀册 " 最为珍贵,它记录了封建帝后的祭文,也是判定墓主身份的主要依据。南唐二陵的发现,为研究五代十国时期的帝王丧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60、哀册:亦作 “哀策 ”文体的一种。封建时代颂扬帝王、后妃生前功德的韵文。多书于

玉石木竹之上。行葬礼时由太史令读后埋于陵中。

61、龙虎瓶:宋代陪葬器皿中最常见的一种是龙虎瓶,此瓶因在瓶颈、肩处常堆塑一条蟠曲

舞动的龙,盖钮为虎形,故称为「龙虎瓶」,又称「蟠龙瓶」,以龙泉窑制品居多。实际上龙泉窑的这种龙虎瓶,其器型源自东汉时期的五联罐,其后发展为三国吴、西晋时期的谷仓罐,是一种专为死者储藏粮食而用的冥器,又称「魂瓶」。

62、明器:专门为随葬而整理的器物。又称冥器。一般用陶瓷木石整理,也有金属或纸 制

的。除日用器物的仿制品外,还有人物、畜禽的偶像及车船、建筑物、工具、兵器、家具的模型。在中国,从新石器时代起即随葬明器。明器是考察古代生活和雕塑艺术的有价值的考古实物。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墓中,已出现专供随葬的模型,如江苏邳州大墩子遗址墓中出土方形尖顶陶屋、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墓中出土彩绘陶靴等。商周时期明器日益普遍,河南安阳商墓中曾发现锡铅铸造的礼器和武器,以及仿青铜礼器整理的陶明器。战国时期,仿青铜礼器和乐器的陶明器更加普遍,象征车马的小型车马饰和陶、木质俑开始流行,甚至连竹木整理的床榻几案等家具和 琴瑟等乐器,也常常是仿实用器的明器。秦汉时期陶明器数量更多,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 见秦始皇陵兵马俑),大小如真人真马。反映家赀财富豪华威仪的楼阁庭院、侍卫奴仆,井仓灶磨、车船、鸡狗等明器,在汉墓中随处可见,而且造型大 多逼真。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流行武士俑、胡人俑、伎乐俑、陶牛车,南方流行 青瓷明器,其中以莲花尊、魂瓶、虎子 ( 溺器) 等最具特色。唐代出现三彩明器,工艺水平很高(见唐三彩)。北宋以后,纸明器逐渐流行,其他质料明器减少;但在官僚地主墓中仍不乏陶、木明器。

63、魂瓶:三国、西晋墓葬中常见的随葬陶瓷器,亦称 “ 青瓷谷仓罐 ” ,可以作为青瓷断代的一种标准器。青瓷器罐上塑出楼台、廊庑、粮瓮、飞鸟及奴婢、武士等,造 型生动,布局严谨。谷仓罐:中国三国时期出现的一种瓷器又名魂瓶魂亭、堆塑罐等,是从东汉时的五联 罐演化而来,形状如坛。在罐上用堆贴与捏塑相结合的手法,堆塑着人物、鸟雀、 走

兽、亭阙和佛像等形象。其目的在于 “ 所堆之物,取子孙繁衍,六畜繁息之意。 以安死者之魂,而慰生者之望。 ” 故宫博物院藏有 “ 永安三年(260) 时,富且洋宜公卿,多子12 / 14

孙,寿命长,千意万岁未见英 ” 铭文的青釉谷仓罐,是其代表作品。该罐腹 壁堆贴着鱼、龟和各种禽兽,罐口塑有楼阙馆阁,卫楼阁上有持乐器的伎乐人,仓口有狗守卫,形象地表现了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豪强地主庄园的一个侧面。随着封建割据和庄园经济的发展,豪强地主的宅院建筑愈来愈具有封建坞堡的性质。谷仓罐也反映了三国时期制瓷工艺在成型技术上所取得的高度成就,至两晋时期谷仓罐已成为一种流行的瓷器。

64、清明上河图:北宋张择端画,图中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在清明时节热闹繁华的景象,是中国绘画史上的杰作,也为北宋商业、城市等方面历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65、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出土的大批佛教造像,多数形体较大,包括北魏至北宋延续 500

年的石、玉、 陶、铁、木和泥造像 200 余尊,其中以北齐时期石像最多,有佛、 菩萨、

弟子、罗汉、飞天、供养人等多种题材。造像有浮雕 、 镂雕、 线刻、 贴金、 彩绘,造型生动,线条流畅,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为山东地区北魏至北齐时期的石佛造像提供了一批珍贵的断代标本。以北魏、东魏、北齐造像为主的佛教窖藏,位于中国北部山东省的青州市。

龙兴寺始建于北魏时期,是一处延续千余年的著名佛教寺院。窖藏坑位于寺院遗址的最北部,南北长 8.7米、东西宽6.8米,坑内有规律地埋藏有北魏、东魏、北齐至隋、唐、北宋时期的石灰石、汉白玉、花岗岩、陶、铁、木及泥塑等各类佛教造像400余尊。其中最大的高320厘米,最小的仅高20厘米。造像雕刻技巧高超,包括浮雕、镂雕、线刻、贴金、彩绘等多种技法。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是迄今中国发现的、数量最多的窖藏佛教造像群。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的发现,为研究中国佛教美术史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的实物资料。青州龙兴寺窖藏佛教造像的发掘是近年来中国境内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它代表了自北魏至宋元时期中国佛教艺术的杰出成就,为研究佛教在我国的传播及雕塑、绘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珍贵资料。

66、经幢:幢,原是中国古代仪仗中的旌幡,是在竿上加丝织物做成,又称幢幡。 由于印度佛的传入,特别是唐代中期佛教密宗的传入,将佛经或佛像起先书写在丝织的幢幡上,为保持经久不毁,后来改书写为石刻在石柱上,因刻的主要是《陀罗尼经》,因此称为经幢,是源于古代的旌幡。经幢一般由幢顶、幢身和基座三部分组成,主体是幢身,刻有佛教密宗的咒文或经文、佛像等,多呈六角或八角形。在我国五代二宋时最多,一般安置在通衢大道、寺院等地,也有安放在墓道、墓中、墓旁的。

67、云冈石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造像5万1千余尊,代表了公元5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68、三角缘神兽镜:日本古坟时代前期古坟出土的一种铜镜。其缘部隆起甚高,断面呈三角形,镜背花纹是东王父、西王母等神像和龙虎等兽形,三角缘神兽镜即以此而得名。分“舶载的”和“仿制的”两类, 通常指的是前者。迄今已发现300余枚。全属大型镜,一般直径在20厘米以上。镜的纹样都属浮雕式,神像和兽形的数目各有不同,排列方式可分“求心式”和“同向式”两种,而以前者居多。镜上的铭文有两种,一种较简单,是在若干方格内重复地置“天王日月”四字。另一种文句较长,如“尚方作竟佳且好,明而日月世少有……”,“陈氏作竟用青铜,上有仙人不知老……”,“吾作明镜,幽炼三刚,铜出徐州,师出洛阳……”等。从形制、花纹和铭文等看,三角缘神兽镜具有中国镜的基本特征,所以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由中国输入的“舶载镜”,整理年代约在汉末、魏晋之际。1920年日本学者进一步考证为魏镜,而个别的镜在铭文中有“景初三年”、“(正)始元年”等魏的纪年,更被认为属魏镜无疑。因此,三角缘神兽镜在日本的大量发现,便和《三国志·魏志·东夷13 / 14

传》的记载了解起来,这些铜镜被认为是当时中国魏朝的统治者赠送给日本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及其继承者壹与的。由于中国和朝鲜一直没有发现这种铜镜,所以学术界便有人对此种铜镜是否为中国所制提出疑问。大多数学者坚持认为是中国制的,并主张是中国朝廷为赠送倭国而特铸的,有的学者则认为,有些镜是由东渡的中国工匠在日本所作。据中国方面近来的研究,三角缘神兽镜具有中国三国时代吴镜的因素,应为东渡的吴的工匠在日本所作。目前,三角缘神兽镜不仅为日本考古学界所重视,而且在日本古代史研究方面也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69、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因皇后谥“孝慈”,故名孝陵。作为中国明陵之首的明孝陵壮观宏伟,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了明清两代500多年帝王陵寝的形制。依历史进程分布于北京、湖北、辽宁、河北等地的明清帝王陵寝,均按南京明孝陵的规制和模式营建。明孝陵坐落在南京市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届会议2003年7月3号决定,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70、昭陵六骏:是指陕西醴泉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北面祭坛东西两侧的六块骏马青石浮雕石刻。每块石刻宽约2米、高约1.7米。昭陵六骏造型优美,雕刻线条流畅,刀工精细、圆润,是珍贵的古代石刻艺术珍品。六骏是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前先后骑过的战马,分别名为“拳毛騧”、“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青骓”、“飒露紫”。为纪念这六匹战马,李世民令工艺家阎立德和画家阎立本,用浮雕描绘六匹战马列置于陵前。

71、铭旌:竖在灵柩前标志死者官职和姓名的旗幡。多用绛帛粉书。品官则借衔题写曰某官某公之柩﹐士或平民则称显考显妣。另纸书题者姓名粘于旌下。大敛后﹐以竹杠悬之依灵右。葬时取下加于柩上。

72、元大都:元代都城遗址。在北京旧城的内城及其以北地区。始建于1267年,在元世祖忽必烈时期大都城的规模已基本定型。元大都平面呈长方形,城墙全部用夯土筑成,皇城位于城南部的中央地区,宫城偏在皇城东部。纵贯宫城中央的南北大路,即是元大都的中轴大路,刻中轴线与明清北京城中轴线相同。此外,元大都考古发现还包括城门、城内街道、城内水系、居住遗址等,为中国古代都城建筑及元代社会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73、洛阳伽蓝记:北魏楊衒之著,洛阳伽蓝记为北魏時流传至今的一部名著,以记洛阳的佛寺为題,着重记述的是当时的政治、人物、风俗、地理、以及传闻的故事等等。因此这部书不仅使我们了解到北魏洛阳都城的建制、佛寺的建筑和历史的古迹,同时使我们知道了许多的历史事实。它既是地理书,又是一部史书,並且是一部极好的文学著作。

74、“关中十八陵”:唐代帝陵除昭宗李晔和哀帝李柷的陵分别在河南渑池和山东菏泽外,其他均葬于今陕西渭北的乾县、礼泉、泾阳、三原、富平和蒲城六个县,称“关中十八陵”。此外,唐高祖李渊第四代祖宣黄帝李熙的建初陵、第三代祖光黄帝李天赐的启运陵均在河北省隆尧县。李渊之父李昞兴宁陵、武则天之母杨氏顺陵在陕西咸阳。唐玄宗李隆基之兄让皇帝李宪惠陵在陕西蒲城。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14 / 14

魏晋南北朝考试名词解释

本文发布于:2024-02-09 16:38: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7467888480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魏晋南北朝考试名词解释.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魏晋南北朝考试名词解释.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中国   位于   时期   建筑   出土   发现   研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