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9日发(作者:不一样的烟火)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假期作业练习专项题及答案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
一、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诗中表现诗人对桃花之美的欣悦,并以反问的语气作结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身体逐渐变小➞体表__________________ ➞转移到_____________➞在树木之间_____________➞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最终能够___________。
二、 课本链接吧。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_____________;心中的风雨来了,_____________。
这首诗选自________,它的作者是_______,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的眷恋。
2.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绿得发黑、绿得______。这段诗选自______(作者)的______,我想绿色可能还有______绿。
3.诗和______一样,_______全在节奏。——朱光潜
4.诗是人类向_______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________的勇气。——艾青
5.诗是强烈感情的_______,它源于宁静中______的情感。——华兹华斯
三、 积累运用。
1.《爬天都峰》一文以____________为行文线索,按照____________顺序讲述
1 / 10
了“我”爬天都峰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道理。
2.《麻雀》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___。这篇文章按_________顺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作者先写自己的猎狗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然后写______,最后写________________。
3.《麻雀》一文通过对老麻雀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使一个伟大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老麻雀这种_____________的精神令我感动。
四、 根据已学课文内容填空。
1.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两首送别诗,“送别朋友时那种依依惜别之情”在李白的诗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王维的诗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不少的名言。从“__________,__________。及时当勉励,_______”中我懂得了时间一去不复返,我们应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_________”这句话使我明白了有志气的人只要坚持不懈,终究会取得成功。
3.本学期学习中,我最喜欢的一副对联:
_________ ___________
4.爬山虎的脚长在_______。_______长_______的地方,_______伸出_______的六七根_______,每根_______像________。
——选自《爬山虎的脚》
五、 我学古诗我会填。
1.《独坐敬亭山》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写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写眼前之景,又抒发了诗人的孤独之感。
2.《望洞庭》是诗人________在明月当空的________天的夜晚,经过洞庭湖,记下所见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奇特的想象、确切的比喻描绘洞庭湖的山水。
六、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2 / 10
1.“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告诉我们:宇宙不停运转,人应效法天地,永远不断地前进。
2.童年的乐园随处可见,可以在小路上,“_________,飞入菜花无处寻”;可以在溪头,“最喜小儿亡赖,_________”;可以在乡间田野中,“梅子金黄杏子肥,_________”;还可以在雨过天晴的路旁,“炫耀着________,一下子________;_______的小白菊,_________”。
3.艾青说过:“诗是人类_______,诗给人类________。”而诗词往往都寄托着诗人强烈的情感,毛泽东主席借“________,犹有花枝俏”来表现革命者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美好情操。罗隐借“_________,为谁辛苦为谁甜?”来赞美劳动人民蜜蜂般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讽刺统治者的剥削。
七、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龙城飞将指的是__________,他是_______代名将,被世人称为__________。
2.“阴山”指今天的__________境内,古代中国的边疆要塞。
3.《凉州词》诗中的_______________是千古名句,前半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
4.《出塞》作者______是_____代诗人。诗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两句向我们展示了一幅__________图。诗中融抒情和议论为一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5.《出塞》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_。这是一首著名的_________诗,表达了诗人____的愿望。
6.《夏日绝句》作者是____代女词人________。全诗主旨是_____________。
八、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童年是欢乐的,在古诗《宿新市徐公店》中描写儿童快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清平乐·村居》中描写小儿子活动乐趣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乡下人家,不论___________,不论___________,都___________。”这句
3 / 10
话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之情。
3.《天窗》运用丰富的___________,说明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九、 把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_____________。
2.梅子金黄杏子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惟有蜻蜓蛱蝶飞。
3.____________,________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风雨送春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在丛中笑。
十、 积累与运用。
(1)黄师塔前江水东,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树头新绿未成阴。
(3)____________送春归,__________迎春到。已是__________,犹有__________。
(4)《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______朝词人_________。词的上半阙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词意是_______________。
(5)《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的作者是__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__。这首诗的后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十一、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有一句名言:“______________,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告诉我们勤奋是攀登知识高峰的唯一路径,鼓励人们不怕苦,多读书。
2.“学习不怕根底浅,_____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不怕基础差,只要迈步向前就不算晚。
4 / 10
3.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说:“少年不知勤学苦,__________________。你们这些孩子一定要勤奋读书,别等长大了后悔。”
4.“______________,一日不读十日空。”这句谚语告诉我们读书学习只有坚持不懈,才会学有所成,学习中若有间断,就会前功尽弃。
十二、 知识积累填空。
1.一道残阳________________,半江瑟瑟________________。
2.返景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苔上。
3.莫愁前路________________,天下谁人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从口入,________________从口出。
十三、 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
1.《独坐敬亭山》是唐朝诗人 写的。我最喜欢其中的两句诗是“ , ”。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
3.大漠孤烟直, 。
4. ,青草池塘处处蛙。
5.这样的山 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 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 ,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6.谁都有生活的 ,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 。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安静告诉我这样的道理。
7.这学期,我在课外阅读了不少书,其中《 》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 。
十四、 根据学过的内容填空。
1.美景,令人陶醉。钱塘江大潮蔚为壮观:“浪潮越来越近,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飞奔而来”。家乡的夜晚美丽温馨:“细细的溪
5 / 10
水,流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诗,回味悠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秋夜的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饱含着对良将的期盼。“ ___________,___________”宽慰了离别的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3.精神,代代流传。我们从“________,以堙于东海”中,看到了______的精卫;从“看道边李树_______,诸儿________,________”读出了________ 的王戎;我还敬佩__________的__________。
十五、 根据本单元所学内容,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四字词语。
1.我们跟随作者观赏了被称为____________的钱塘江大潮,领略到了它那____________的气势,让人____________;巴金笔下____________的星星,让读者感受到夜的静谧美好。
2.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____________,逐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浪潮____________,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飞奔而来。
3. _________的溪水,流着山草和____________,流着____________。灰白色的____________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____________!这三句话中,“我”的眼中之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我”鼻中所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六、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一场秋雨一场寒,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露似真珠月似弓。
3.梅须逊雪三分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里长征人未还。
6 / 10
十七、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这学期我学习了_______写的《天窗》,知道原来它可以引出人数不清的联想,充满_____。学习了______写的《猫》和丰子恺写的《_______》,知道了动物还有这么可爱的一面;学习了《小英雄雨来》,我很佩服雨来______的精神;学习了_______写的《_______》,让我明白了人鱼公主______可贵品质……在这学期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
十八、 知识积累与运用。
1.一道残阳铺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远近高低各不同。
3._________________,雪却输梅一段香。
4.一场秋雨一场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八月暖,九月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中蕴含了_______的哲理,请你再写一句蕴含哲理的古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十九、 日积月累。
(1)读书要有恒心,正如古人所说:一日读书一日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曾说,人要有忧患意识,要牢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唐朝的卢纶的诗句“欲将轻骑逐,_____________”,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4)“采得百花成蜜后,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出自唐朝诗人罗隐的__________。
(5)胤恭勤不倦,________________。家贫_____________,夏月_________________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6)诗是人类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给人类以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10
二十、 回忆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飞入菜花无处寻。”这句诗选自宋朝__________的《__________》,这首诗是描写农村__________风光的。
2.“日长篱落__________,惟有蜻蜓__________。”这句诗中的“篱落”意思是__________,诗句意思是:__________。
3.“__________,白发谁家翁?”这句诗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诗中“翁媪”的意思是__________。
4.风雨送春归,__________。已是悬崖百丈冰,__________。这几句词选自《__________》,作者中__________。
5.在《天窗》一文中,当下雨的时候或者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__________会是孩子唯一的慰藉,因为他们会展开__________的翅膀,从“无”中看出“__________”,从“虚”中看出“__________”。
8 / 10
答案
1、杜甫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长出羽毛 树上生存
跳跃、降落 主动飞行
2、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繁星》 冰心 母亲
浅绿 嫩绿 翠绿 淡绿 粉绿 出奇 艾青 《绿》 草
音乐 生命 未来 理想 自然流露 回忆起来
3、爬天都峰 事情发展 遇到困难不退缩,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与人相处要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俄 屠格涅夫 事情发展
老麻雀飞扑下来保护小麻雀 猎狗愣住了,我带着猎狗离开 动作 神态 为护幼儿,宁愿牺牲自己
4、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盛年不再来 一日难再晨 岁月不待人 有志者事竟成 一径竹阴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纱 茎上 茎上 叶柄 反面 枝状
细丝 细丝 蜗牛的触角
5、1. 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2.刘禹锡 秋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6、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儿童急走追黄蝶 溪头卧剥莲蓬 麦花雪白菜花稀 新绿的小草 洗净了尘垢 不再胆怯 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向未来寄发的信息 以朝向理想的勇气 已是悬崖百丈冰 采得百花成蜜后
7、李广 汉 飞将军 内蒙古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 唐 冷月照边关的苍凉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希望朝廷启用良将,早日平息边关战争,人民安居乐业。 王昌龄 边塞
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 宋 易安居士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8、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什么时候 什么季节 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对乡下人家的喜爱
想象 快乐 慰藉
9、篱落疏疏一径深 飞入菜花无处寻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茅檐低小 溪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10、春光懒困倚微风 篱落疏疏一径深 风雨 飞雪 悬崖百丈冰
花枝俏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茅屋又低又矮,溪中长出碧绿的小草。喝醉酒后夫妻俩用吴地的方言互相逗趣取乐,那白发苍苍的人是谁家的老太太和老头儿呢 宋 范成大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11、书山有路勤为径 只要迈步总不迟 老来方知读书迟 一日读书一日功
9 / 10
12、铺水中 半江红 深林 复照 无知己 不识君 病 祸
13、1.李白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2.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3.长河落日圆
4.黄梅时节家家雨
5.围绕 倒映 云雾迷蒙
6.权利 缤纷世界
7.爱的教育 它是一部以教育为目的的儿童文学作品,让我懂得要用真诚的心来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14、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 山草和野花的香味 流着月光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 人事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 常衔西山之木石 坚持不懈 多子折枝 竞走取之 唯戎不动
聪明机智 坚持勇敢 夸父
15、天下奇观 浩浩荡荡 流连忘返 密密麻麻 移来 拉长
变粗 横贯江面 越来越近 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 细细 野花的香味 月光 鹅卵石 抱着一个月亮 溪水 鹅卵石 小水塘
山草和野花的香味
16、十场秋雨要穿棉 可怜九月初三夜 雪却输梅一段香 秦时明月汉时关
17、茅盾 童趣 老舍 白鹅 热爱祖国、坚强不屈 安徒生
海的女儿 成全别人,牺牲自己 青铜 他身上质朴、懂事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18、半江瑟瑟半江红 横看成岭侧成峰 梅须逊雪三分白 十场秋雨要穿棉 十月还有小阳春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19、一日不读十日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大雪满弓刀 为谁辛苦为谁甜? 《蜂》 博学多通 不常得油 则练囊盛数十萤火 向未来寄发的信息 朝向理想的勇气
20、儿童急走追黄蝶 杨万里 宿新市徐公店 早春 无人过 蛱蝶飞 篱笆 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醉里吴音相媚好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老翁和老妇 飞雪迎春到 犹有花枝俏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小小的天窗 想象 有 实
10 / 10
本文发布于:2024-02-09 16:24: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74670921390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四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假期作业练习专项题及答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四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假期作业练习专项题及答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