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9日发(作者:放弃)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释义》网上作业题
填空题
. (事业单位培训),是事业单位为了满足开展业务、履行职责及培育人才的需要,采用各种方式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训练的管理活动。 (填空 p76
. (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是人们从事某种社会职业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称。 (填空 p89
. (人事争议),也称人事纠纷,是指在人事管理过程多因执行人事政策法规、履行聘用合同或其他具体人事行为,在用人单位与其所属工作人员之间产生的权利和利益分歧或争议。 (填空 p118
. (溯及力)就是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 (填空 p133 . (聘用合同)期限,是指聘用合同中约定的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权利义务关系的持续时间。 (填空 p57
. (资格条件)设置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当前发生违规违纪最多的环节,应进一步细化有关规定。 (填空 p38
. (岗位)是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组织分工的结果,是事业单位组织设计的一部分。 (填空 p19
. (试用期)是为事业单位与新进人员签订聘用合同时设定的“适应性磨合”的期限。 (填空 p56
. (奖励条件)是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或集体受到奖励的行为及程度,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或集体什么样的行为应该受到奖励。 (填空 p84
. (竞争)是指通过规范的形式,使用统一的规则和标准,使参与者充分展示自身的才能和优势,实现高低优劣的比较鉴别,变“伯乐相马”为“赛场竞马”。 (填空 p42
. (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了法定义务或契约义务,或不当行使法律权利、权力所产生的,由行为人承担的不利后果。 (填空 p126
. (工资制度)作为社会的分配方式,是有关工资形式、工资标准和工资支付原则、办法的总称。 (填空 p98 . 法律责任从性质上可分为行政责任(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和刑事责任等三种类型,从具体的承担方式上可分为行为责任、精神责任、(财产责任)、人身责任等四种类型。 (填空 p126
. 国家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填空 p12
. 艰苦边远地区(津贴)主要是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生活的工作人员给予适当补偿。 (填空 p101
. 奖励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原则。 (填空
p85
. 聘用合同的(约定条款)主要体现岗位聘用的个性特征。差别化的权利义务关系有利于岗位职责的全面履行,既有利于全面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合同争议的处理。 (填空 p52
. 事业单位按照国家规定,可(自主)设置单位内部岗位。 (填空 p22
. 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制度即事业单位(薪酬制度),是公共部门薪酬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利益,也关系到社会公众的利益。 (填空 p97
.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的基本方针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填空 p82
.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交流),是指党政机关或者事业单位根据需要或者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个人愿望,通过挂职锻炼、调任、转岗等形式,在事业单位内部、事业单位之间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岗位。 (填空 p44
.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基本纪律主要包括(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廉洁从政纪律、财经纪律、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纪律五个方面。 (填空 p82
.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开除以外的处分,在受处分期间没有再发生违法违纪行为的,处分期满后,应由处分决定单位及时解除处分并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
(填空 p95
. 事业单位人事争议处理实行(仲裁)和(申诉)两种制度。 (填空 p118
. 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但是,国家政策性安置、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涉密岗位等人员除外。 (填空 p34
. 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聘用合同规定的岗位职责任务,全面考核工作人员的表现,重点考核(工作绩效)。 (填空 p68 . 事业单位制定或者修改人事管理制度,应当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听取工作人员意见。 (填空 p15 . 事业单位作为公共服务机构,人事管理的首要目标是维护(公共利益)。 (填空 p7
. 损害国家声誉和利益的行为属于违反(政治纪律)的范畴。 (填空 p87
. 所谓(因需设岗)是指事业单位设置岗位一定要与本单位的职能、任务、目标直接挂钩,即岗位设置应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特点、技术要求和责任大小合理确定。 (填空 p22
简答题
. “五险”是指哪五个社会保险? (简答 p109
“五险”是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
. 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的规定有哪些? (简答 p82
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的规定,主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一)处分的条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六项违法违纪行为应当受到处分。从中可以看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基本纪律主要包括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廉洁从政纪律、财经纪律、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纪律五个方面。
(二)处分的种类及期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的种类不同,处分期间也有所区别。
(三)处分的原则。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的基本方针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这一方针体现了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四)处分的解除。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开除以外的处分,在受处分期间没有再发生违法违纪行为的,处分期满后,应由处分决定单位及时解除处分并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
. 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励的规定主要有哪些? (简答 p82
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励的规定,主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一)奖励的对象。既包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包括事业单位集体。
(二)奖励的条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集体五种情形,应给予奖励。
(三)奖励的原则。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励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与公务员奖励制度相比,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励没有强调以精神奖励为主。
(四)奖励的种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励分为嘉奖、记功、记大功和授予荣誉称号四种类别。
. 关于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原则的规定有哪些? (简答 p12-14
关于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原则的规定。
一、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
二、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
三、实行分级分类管理的原则
. 简述《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立法目的。 (简答 p10-12
立法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规范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
2.保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
3.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 简述岗位设置的原则。 (简答 p22
岗位设置的原则:
(一)因需设岗
(二)依法管理
. 简述竞聘上岗的程序。 (简答 p43
事业单位内部产生岗位人选,需要竞聘上岗的,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制定竞聘上岗方案;
(二)在本单位公布竞聘岗位、资格条件、聘期等信息;
(三)审查竞聘人员资格条件;
(四)考评;
(五)在本单位公示拟聘人员名单;
(六)办理聘任手续。
. 简述考核方式的内容。 (简答 p71-72
考核方式:
(一)平时考核
(二)年度考核
(三)聘期考核
(四)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三者应有机结合
(五)根据单位和岗位特点,三种考核方式所采取的考核方法也有区别
. 简述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和主管部门三类法律主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的基本要点。 (简答 p126
其基本要点包括:
第一,事业单位作为违法行为主体的责任追究方式、对象和监督主体;
第二,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作为违法行为主体应承担的责任和处理方式; 第三,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单位人事处决定造成的损害进行的进行补救的方式或单位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四,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作为违法行为主体,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 简述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程序的主要步骤。 (简答 p31-33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程序主要有以下步骤:
一、拟定岗位设置方案
二、岗位设置方案的核准或备案
三、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四、组织实施
. 简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处分种类及其内容。 (简答 p90
处分种类规定为四个等次,即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开除。
受处分的期间为:警告,6个月;记过,12个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24个月。
. 简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的程序。 (简答 p36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制定公开招聘方案;
(二)公布招聘岗位、资格条件等招聘信息;
(三)审查应聘人员资格条件;
(四)考试、考察;
(五)体检;
(六)公示拟聘人员名单;
(七)订立聘用合同,办理聘用手续。
. 人事仲裁相关的调解、诉讼制度的适用范围应包括哪些? (简答 p119-120
人事仲裁制度的适用范围应包括:
(一)因确认人事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发生的争议,主要涉及事业单位规定的工作时间是否合法律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等标准而产生的争议。
(四)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人事争议
除了上述人事争议事项外,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地方性法规规定的其他人事争议,也要纳入人事争议调解仲裁的范围。
.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水平的确定依据有哪些? (简答 p103-104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水平的确定依据:
合理确定工资水平,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的重要内容。本条第二款明确提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应当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这为国家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能力的提高,不断提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提供了法律保障。具体来讲:
(一)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
(二)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三)实行工资调查制度
.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或者集体有哪些情形的,应给予奖励? (简答 p83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或者集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奖励:
(一)长期服务基层,爱岗敬业,表现突出的;
(二)在执行国家重要任务、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中表现突出的;
(三)在工作中有重大发明创造、技术革新的;
(四)在培养人才、传播先进文化中作出突出贡献的;
(五)有其他突出贡献的。
.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哪些情形的应当给予处分? (简答 p86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处分:
(一)损害国家声誉和利益的;
(二)失职渎职的;
(三)利用工作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四)挥霍、浪费国家资财的;
(五)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
(六)其他严重违反纪律的。
.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正常调整工资主要的途径有哪些? (简答 p101-102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正常调整工资主要有以下四种途径:
1.正常增加薪级工资。在年度考核的基础上,考核结果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工作人员每年正常增加一级薪级工资。
2.岗位变动调整工资。工作人员岗位变动后,按新聘岗位执行相应的工资标准。
3.调整基本工资标准。国家根据经济发展、财政状况、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和物价变动等因素,适时调整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
4.调整津贴补贴标准。国家根据经济发展和财力增长及调控收入分配关系的需要,适时调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和特殊津贴补贴标准。
. 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解除或者终止聘用合同后的附随义务有哪些? (简答
p64-66
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解除或者终止聘用合同后的附随义务:
(一)出具解除或者终止聘用合同的证明
(二)及时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手续
(三)按规定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
(四)经济补偿的标准
. 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间的聘用终止的情形有哪些? (简答 p63-64
涉及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间的聘用终止的情形还包括:
1.聘用合同期满的。
2.工作人员按照国家规定办理退休、退职手续的。
3.工作人员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4.单位被撤销、解散的。
. 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要从哪些方面实现党管人才的原则? (简答 p13
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党管人才的原则:
一是通过政策支持、精神激励和环境保障,促进事业单位各类人才的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
二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人才资源开发利用规律和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党对事业单位人才工作的宏观管理和综合协调;
三是在事业单位中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最大限度地发挥事业单位各类人才的作用。
本文发布于:2024-02-09 16:22: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74669591390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释义》网上作业题填空及简答解读.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释义》网上作业题填空及简答解读.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