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9日发(作者:消逝的意思)
解读《三字经》(二)
[画外音]“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在这段《三字经》中,讲了孟母是如何教育孟子的,这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还讲述了窦燕山的五个儿子为什么都能够考中科举,这就是五子登科的故事。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儒家思想十分强调父亲和教师的绝对权威,但是当父亲或教师有错误的时候,该如何对待?我们现代人又该如何正确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点呢?请继续关注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解读《三字经》第二集。
钱文忠:《三字经》在“教之道,贵以专”以后,紧接着又是四句,哪四句呢?“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昔孟母,择邻处”这样六个字,以另外一个名字而闻名,孟母三迁,孟母三迁出于西汉刘向的一本书,叫《列女传》,讲历史上各种伟大的女性,而孟母这个故事也在里面。这是什么样一个故事呢?
孟子小时候,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家境非常贫寒,所以住在一个破房子里头,而这个破房子还不能在城里头,古代也是一样啊,城中心的房价贵,住在城外,而且城外还不能在城外很好的地段,在哪里呢?在墓地旁边。那么经常有人出殡,办丧事,小孟子耳濡目染,天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当中,他就受到了熏染,所以小孟子从小就学人家哭丧,他没事就哭,没事就摔瓦盆,过去孝子摔瓦盆,学各种各样的丧仪,这当然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孟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么办呢?竭尽所能搬家,从第一个住处搬到第二个住处,第二个住处搬到了哪里呢?不巧,搬到了市集上,搬到了一个商业街的附近,而隔壁恰好是个肉铺,肉铺当然要天天杀猪卖肉,天天要在那里剁肉,小孟子又没有事干,学着肉铺天天也在那剁肉,然后讨价还价,学人家这一斤肉多少钱,这是后腿,这是前腿,这俩蹄子,这个下水,就变成了一个卖肉的孟子。那么孟母当然更着急,这当然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好的,更何况当时是看不起商人的。咬咬牙,再搬家,这对于一个生活很贫寒的家庭来讲,是非常艰难的事情。这一次搬到哪里?第三个家,搬到了一所学校的附近,弦歌不绝,书声琅琅,孟子受到了学校的熏染,就从此开始学什么呢?
学打躬,作揖,因为这是师生之间的规矩,跟着耳朵听着在那儿背,读书念书,变得彬彬有礼,这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什么?说明为了孩子的成长,必须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成长环境。“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那么接下来的故事,“子不学,断机杼”是怎么一个故事呢?小孟子长大了,长大了要读书去了,但是呢,还是个孩子嘛,童心嘛,经常翘课,孟子读书也烦,经常逃课,不去上课。有一天啊,这小孟子又逃回来了,听着听着课没劲又逃回来了,孟母正好在织布,因为孟母那个时候主要靠织布、靠卖布来维持生活,一看到孟子又回来了,说过孟子好多次的孟母这个时候一句话没讲,就把织布的梭子,机杼,就是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敲断了,这当然就意味着这一匹布,马上就要织成的一匹布全毁了,无数个夜晚的辛劳就白费了。孟子是个好孩子,他当然非常孝顺自己的母亲,就跪下来,就问妈妈,您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就告诉他,读书、学习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就像我织布,我必须从一根根线开始,先一小段一小段的,才能织成一匹布。而布只有织成一匹了,它才有用,才可以做衣服,才可以做被背单,对不对?你这读书也是这个道理,你不能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像你这样半途而废,浅尝辄止,你怎么能够成才呢?那孟子受到了母亲的教育,从此以后专心致志一心向学,后来成为了一代亚圣,成为中国儒家思想的代表性人物。这就是《三字经》的孟母的故事,孟子母亲的故事。简单吗?不简单,这里边蕴含着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什么文化?宗法文化,以父亲为主家长是男性,为什么讲到教育的问题,居然先把母亲放在前头呢?
[画外音]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父亲是一家之主,妇女的地位很低,甚至大多数妇女都不识字。那么教育孩子当然首先应该是父亲的责任,但是为什么《三字经》在提到教育孩子的问题时,却是先讲孟母如何教子?而不是先说父亲应该如何教育孩子呢?
钱文忠:我想这个解释还是可以解释的,有这个几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像我以前讲的,“人之初,性本善”是孟子一系的思想,所以到举例子的时候,总要从孟子那一系来举,就这个亚圣是怎么培养出来的。不巧,孟子从小父亲就去世了,孟子的父亲并没有对孟子的教育、孟子的成长产生多大的影响,孟子是在他母亲的教育之下开始了做学问,开始了成为亚圣的这样的人生旅程。所以用孟母来做例子,另外一个,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在中国传统社会当中,女性受教育的机会很少,大量的女性甚至包括这些名门望族的、豪门的女性,好多并不识字。我的老师季羡林先生,季先生的母亲就是不识字的,但是当回想起自己所接受的最早的教育的时候,季先生也好,胡适也好,很多大学者也好,都首先想到自己的母亲,也许自己的母亲并没有读过书,也许自己的母亲可能连字都不识。母亲的教育作用是巨大的,母亲是一个孩子最早的老师,更是一个孩子终生的导师。母亲尽管在传统社会当中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但是,母亲对孩子的道德的养成,对一些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孩子人格的养成,母亲的作用绝对是至关重要的。
[画外音]我们常说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是终其一生的,那么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
扬”。
钱文忠:那么《三字经》接下来的是比较冷僻的一个故事,“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又是四句诗,窦燕山是五代时期的一个人,是历史上一个真实人物,他出身于富豪之家,非常有钱,但是窦燕山人不怎么样,他虽然很有钱,但是他经常恃“财”傲物,这个财不是才气的才,财富的财,还小心眼,还见难不救,反正这个人不怎么样。窦燕山在年轻的时候所以就遭了报应,什么样一个报应呢?在中国传统当中,这是天大的报应,年到三十,膝下无子,没儿子,这在中国是最大的报应。那么窦燕山有一天在梦里边梦见了自己的父亲,自己的父亲就教育他,你现在这样的为人处事,这种做法行为举止是不好的,你应该改过,你应该乐善好施多做好事。醒过来以后,窦燕山在梦中接受了父亲的教诲,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仗义疏财,修桥铺路,济难扶困,变成了名甲一方的一个好人,一个善人。不久以后,就有了五个儿子。那么按照传统的说法,年过三十才有子,在古代几乎就是中年得子了,而窦燕山牢牢记住自己的教训,呕心沥血的去教育这五个孩子。这五个孩子后来三个中了进士,两个中了举人,这就是“五子登科”这个成语的来历。五子登科讲的就是窦燕山的五个儿子中了科举了,登科了,到今天咱们的五子登科已经变了,变成了娘子,票子,车子,房子,位子,咱们今天讲五子登科早就忘了这典故了,这个典故出于《三字经》,就在于此。《三字经》觉得仅仅讲这么五子登科的故事还不够,那么接下来就是非常有名的六个字,“养不教,父之过”。这里的养有两层意思,生养、养育的意思,你做爸爸的,你不能光把孩子生下来,你不去教育他,你只管生育他只管养育他,但你不去教育他,那是什么?
是你父亲的过错,是你父亲的罪过。从历史上可以找到一正一反的故事,来解释这六个字“养不教,父之过”。我都举同时人的人,汉宣帝的时候,汉朝有叔侄两个人,一个疏广一个叫疏受,疏广是叔叔,疏受是侄子,这汉侄两个人都当了比较大的官,什么官呢?太子少傅和太子太傅,就是教育太子的这个大官,官很大,那么他们把太子教育完成以后,叔侄两个觉得应该告老还乡了,回家了,皇帝当然要感谢这叔侄两个人对太子的教育,所以就赏赐了他们一笔钱,一大笔钱,这叔侄两个回到老家以后,按照常规应该怎么样诸位?应该买田买地,留给子孙,你当了那么大的官,皇帝又赏了你一大笔钱,你又告老还乡了,你也有子有孙了,按照传统观念是不是应该这样?给孩子准备好多财富,留下好多钱,留下好多动产不动产。这叔侄两个很奇怪,怎么奇怪呢?回去以后没看见他们有这个动静,只看见他们两个人经常在村里举办宴席,请谁呢?请自己的一些亲友,请村里的孤寡老人,请附近的这些没有人去关心的、比较贫苦的人来赴宴,来白吃白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皇帝赏赐的钱像流水一样在花,疏广和疏受都有孩子,看着不敢说。但是心里担心,你这么折腾的话,你拿什么留给我们呢?就托人托族里的长老去跟这疏广、疏受打个招呼,说这你这么花钱,孩子没钱,孩子将来怎么活?你这样花钱的话,你给孩子留什么呢?疏广、疏受就跟长老讲了这么一段话,我们做父亲的,怎么会不爱自己的孩子?我们怎么不知道该给孩子留点东西呢?
但是,我们疏家已经薄有田产,如果我的孩子勤劳一点刻苦一点,向上的话,是不会比别人过得差的。我把那么多钱留给他们,只能使他们变得懒惰,变得依赖,从小锦衣玉食,消磨斗志,对他们恐怕没有什么好处。这个长老把疏广、疏受的话传给了他们的子孙,他们的子孙一下子领悟到父亲的深意所在。现代社会当中,我们经常考虑给孩子留点什么,孩子还很小,就琢磨着他将来要结婚,我先给他把房子买好吧。孩子刚刚进入大学,就琢磨着给他买个车吧。但是大家知不知道,在传统中国有一句话,“遗子千金,不如遗子一经”,留给孩子千两黄金,我不如留给他一本经书。当然这个话你不能刻板地去理解,真留一本经书给他,他吃经书啊?不是这意思,而是留给他知识。与其留给他千两黄金,不如留给他一种安身立命的知识,给他创造一种受教育的机会,应该培养他一种学习的渴望,和对学习的依赖,而不是对财产的依赖。父亲对于孩子的教育作用很大,和母亲一样,必须共同承担教育孩子的职责。当然父亲的教育功能和母亲的教育功能还是有所区别的,我相信,父亲是一个孩子成长以后终究能够理解的榜样。往往父子感情比较紧张,母子感情很亲近,但是往往当一个人成长起来以后,他会想起自己的父亲,这个时候也许自己已经成年。
[画外音]父亲往往就是孩子无形中的榜样,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父亲都是合格的,也不是父亲所有的思想都是正确的,如果父亲的观点是错误的,那么孩子应该怎么办呢?
钱文忠:反面的例子也有,也是汉宣帝的时候,也有一个当朝的大官,御史大夫,这也很大了,这类似于今天的监察部长,叫什么呢?叫陈万年。他也爱自己的孩子,也愿意教育自己的孩子,但是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谨小慎微,溜须拍马,谁都不得罪,看到皇亲国戚,看到政要,竭尽讨好之能,这个陈万年,做爸爸是这么样一个人。而他的儿子陈咸,却是一个刚正不阿,仗义执言,执法如山的一个官员,也是一个官,当然没他爸爸那么大。经常得罪人,不避权贵,父亲也爱儿子,陈万年怎么会不爱陈咸呢?所以他也担心,你小子这么弄下去,将来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看你得罪那么多人,还好我老爸在,我人缘好,我位置高,我还能罩着你,我总有走的一天吧?我走了以后你怎么办?
你不要被人整死吗?所以他有一天晚上下定决心找他儿子谈谈。古人父子之间的规矩很严,陈万年年纪比较大,躺在榻上,汉朝的时候我们知道还没有我们今天的床,我们今天的床是很晚才有的。他躺着,儿子
恭恭敬敬地站在屏风,要跟父亲隔着一个帘,父亲在里面说话,有个屏风,站在屏风后面聆听父亲的教诲。这个陈万的就教育他,你应该像我一样,圆滑一点,变通一点,要明哲保身,这老爷子一番好心,唠唠叨叨,车轱辘话,陈咸站在那里,晚了,也累了,累了以后,扑嗵,头就撞到屏风上,这把这老爷子惹火了,我好心好意那么累通宵的教育你,你在那儿打瞌睡,爬起来举起拐杖要去揍陈咸。古人有规矩了,“小杖受,大杖走”,你这个爹要打我,你打的不重我挨几下,你打的重我也是走的。“小杖受,大杖走”也是儒家的规矩,我要跑的,这也是符合规矩的。儒家并没有说父亲要打儿子,儿子只能被打死,儒家没有这个说法,小小的打一下你就熬一熬,如果要狠狠地打,儿子是有权逃的。那么陈咸就跑,跑得时候扭头扔下一句,说你这老爸,我为什么打瞌睡?你要说的话我都懂,无非是叫我像你这样溜须拍马嘛,老爷子当场厥倒。这两种教育方法,都是父亲教育儿子,这个父亲也都深爱着自己的儿子,可是哪种好呢?
[画外音]虽说“养不教,父之过”,但是父亲到底应该教给孩子什么?却是值得我们沉思的。正确的教育可以让孩子更加尊重父亲,而错误的教育只会使父亲失去自己的威信。那么教育孩子的责任除了父亲之外,还有谁更加重要呢?
钱文忠:那么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你要离开父母,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那么这是谁的责任呢?老师。所以《三字经》接下来讲的是“教不严,师之惰”,不严格的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惰,懒惰的惰,是一种疏忽、一种过错的意思在这里,并不是仅仅懒惰的意思。不是说“教不严”,就是你老师偷懒,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教不严”就是老师的过错。“教不严,师之惰”,如果我们要从历史上找出一个故事来说明的话,那太多了,我想我找一个最极端的,最狠的一个。怎么狠呢?我找一个皇帝家的老师来说这个问题,行不行?朱元璋,朱元璋夺取了元朝的天下,登基做了皇帝,朱元璋本身没受过什么教育,大家是知道的,那个时候他当了皇帝以后就很关心自己皇子的教育,就满世界的找有学问的人来皇宫里边,教他的这些龙子龙孙。找到了,叫李希颜,一代名儒,教书水平很高,朱元璋请进来,李先生,教书。这个老师那是非常严格的来教育这些龙子龙孙,完全以一种严格的态度来履行自己教师的职责,严格到什么地步?他揍龙子龙孙,就这些皇子啊,上课不好好听讲他也揍,戒尺啊,什么都上,打得这个皇子嗷嗷叫,受不了,这老师太野蛮了,我是皇子你还敢揍我?老师照打,打完了以后,有一个朱元璋非常宠爱的小王子就跑到父皇那里,说父皇,这书没法念了,这老师把我给揍的都快揍死了。朱元璋当然就火了,你还了得你!我给你脸来叫你来当我的老师,居然你自以为,你还敢打我的孩子吗?
就准备去治这个李希颜先生的罪。这个时候马皇后,就是朱元璋的这个原配,也没读过什么书,在旁边就劝朱元璋,说这是你不对,她就问那个孩子,老师为什么揍你?我不好好背书,那不你该揍吗?就跟朱元璋讲李先生这是以圣人之道,以一种非常严格的态度来教育我们的孩子,也是为了你的江山社稷考虑的,我们应该感谢李先生,怎么还能责怪他呢?朱元璋一下子,哎,马皇后的话有道理,不仅没有治这个李希颜先生的罪,反而对他尊敬,非常尊敬,尊敬有加。当李先生退休的时候,朱元璋专门赏赐了红袍,因为李先生的官并没有那么大,并不见得可以穿这样的服饰,但是赏赐了红袍,赏赐了大量的钱财,让老先生告老还乡,千恩万谢。
[画外音]在封建帝王社会制度中,皇帝是最高权威,为什么一个教书先生竟敢责打皇子?而贵为皇帝的朱元璋为什么会对一个教书先生如此礼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教师的地位到底有多高呢?
钱文忠:在传统的中国,老师是什么地位?在传统的社会当中,孩子正式入学的第一天,要向孔子牌位敬礼,要鞠躬,要磕头,因为这是至圣先师,还要为一个磕头,就是一个牌位,上面写着“天地君亲师”,上有天,下有地,有皇帝,有父母,有祖父母,天地君亲,第五个就是师,这是老师的地位,在传统中国文化当中。过去1905年以前,因为1905年中国废科举,实际上私塾门口一般都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四个字,哪四个字大家知道吗?“溺爱免送”,如果你要溺爱你的孩子,拜托,你别送来,我不教了。这是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就是在中国传统社会贵为帝王,都是懂得这个道理的。清朝,皇子入学就是用这个道理,大家如果看过溥仪,宣统皇帝的回忆录大家去看,为什么清朝的储君,清朝没有皇太子,他这个大阿哥去读书的时候,为什么要请亲贵陪?大家知道吗?他就会找一些同宗的人陪,就是让老师骂的。因为老师必须教训你,你不好好读书,你小动作不断,我要骂你,但是你将来是皇帝,不好骂,那我总得指桑骂槐吧,我总得教训你吧?我怎么教训你呢?就找几个小皇子的叔伯兄弟坐陪,但也都是亲王啊,都是贝勒、贝子啊,这就指着骂,但是他不敢骂溥仪,比如骂另外一个,你看你,那么不庄重,上课不好好听,动手动脚,言语轻浮,你像个什么样子啊?其实是傅仪在动,那个叔伯兄弟并没有动,挺老实在听课,但是他得挨骂,这是一套制度,诸位,这也就是说明了在中国的传统当中,老师必须严格教学。
[画外音]“教不严,师之惰”,不仅强调了老师的责任,同时也强调了老师的尊严,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师道尊严”,但是这种师道尊严会不会使有些不合格的教师有恃无恐、误人子弟呢?
钱文忠:有些老师也不那么合格,的确是有的,鲁迅先生就讲过一个很好的例子,也是一个故事,说有一个老师,教这个孩子读《论语》,读到一句叫“都都平丈我”,这个学生一下就晕了,什么叫“都都平丈
我”?什么话?什么意思?那这个老师比较蛮横,你背就完了,我教你,你就背,你管那么多?这个学生很小心地就问,老师,您老人家是不是有可能记错了?哎嘟!老师怎么会记错?就是“都都平丈我”,是什么呢?“郁郁乎文哉”。这老师是个白字先生,水平不高,“郁郁”他不知道怎么看成“都都”,首都的都,“乎”看成了“平”,“文”看成了“丈”,之乎者也、呜呼哀哉的“哉”看成了“我”,所以这老师就把“郁郁乎文哉”一直读成“都都平丈我”,那么他也这么教学生,“都都平丈我”,那么这样的教师那毫无疑问是不合格的。
[画外音]儒家文化十分强调老师的绝对权威,但是为人师者,未必都合格。那么我们现代人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些问题呢?传统中的师生关系是不是完全过时了呢?
钱文忠: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它的优缺点,它的长处和短处,我们还没有好好的反思过。长处在哪里,短处在哪里,有些短处是很明显的,比如体罚。这个在今天是应该要予以批判的,这不能遗传下来。现在老师绝对不能对孩子施以体罚,但是老师的严格教育是不是就不对了?是不是老师就可以纵容孩子了?我想时代进步了,老师应该用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把新的教学内容教给孩子,孩子还是应该以一种尊敬老师的心态,刻苦学习的心态,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从老师那里领受知识和教育,这个传统恐怕没有过时吧?现在好多教师对孩子他不敢严格要求,也许好多家长也未必理解老师,严格要求了以后委屈我孩子,我家里就这么一根独苗,我就这么一个宝宝,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会对老师兴师问罪。当然,我还是要强调,传统的教育有它的毛病,我们不能继承,但是传统的教育难道就一点道理都没有了吗?难道“教不严,师之惰”不对吗?当然老师自己也应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以一种敬业的精神来履行自己的职责,那么孩子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接受教育、珍惜教育、领悟教育?这是《三字经》要接下来讲的又一个重大问题,请大家听下一讲。
本文发布于:2024-02-09 15:13: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74628001389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解读三字经[画外音]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解读三字经[画外音]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