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打击乐拔根芦柴花教案

更新时间:2024-02-09 06:54:56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9日发(作者:关于爬山的作文)

大班打击乐拔根芦柴花教案

大班打击乐拔根芦柴花教案

大班打击乐拔根芦柴花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整体舞蹈表现,并学习用打击乐器随乐进行演奏。

2、在教室演奏的基础上,制造性地转变指挥方法,丰富演奏效果。

3、能留意自己的演奏效果与同伴的演奏协调全都,培育节奏感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4、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5、愿意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欢乐。

活动预备:

1、打击乐器、图谱;

2、音乐《拔根芦柴花》和《化蝶》;课件《芦苇》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化蝶》进入教室,老师带幼儿做相应的动作。

二、复习歌曲《柳树姑娘》

1、有表情的唱。

2、简洁进行两声部合唱。

三、联系生活,引导幼儿感受生活中的“节奏”。

1、老师仿照小狗的叫声,提问:小狗是怎样叫的?有什么特点?

2、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的叫声是有节奏的?(青蛙、小猫、小鸡……)

第 1 页

3、生活中还有那些声音是有节奏的?(切菜、走路、门铃……)。

4、出示节奏谱,让幼儿练习节奏。

我们除了用手拍之外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节奏?

四、让幼儿听音乐、看课件,理解感受音乐。

1、播放乐曲《拔根芦柴花》,提问:听完这首乐曲你有什么感受?

2、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观赏,提问: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老师小结:我们看到的植物是芦苇,它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芦柴花,主要生长在苏北地区,好听的乐曲是苏北民歌《拔根芦柴花》,这首乐曲就是人们看到很美的芦柴花才编的,所以叫拔根芦柴花,后来人们也用这首乐曲表达丰收时的喜悦之情。

五、出示乐曲节奏图谱,鼓舞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

1、老师引导幼儿熟识节奏并练习动作。

2、将幼儿分成两部分,师指挥练习节奏动作。

六、组成“小小乐队”,用乐器为乐曲伴奏。

1、老师出示三种乐器,请幼儿商量配乐方案。

2、幼儿自由选择乐器,老师指挥幼儿进行乐器演奏。

3、交换乐器看老师指挥练习乐器演奏,也可以请个小指挥。

七、请“小小乐队”面对观众演奏。演出结束,请“小小乐队”退场。

活动反思:

第 2 页

我记得在中班听老师上打击乐《杨柳青》时,孩子对于节奏图上的节奏型熟悉比较模糊,所以这次在活动中当我出示节奏图时,没有问:“图上有哪些不同的节奏。”而是请小伴侣找找一样的节奏,这样的效果比较好。

缺点:

1.改变节奏的地方强化的不够,孩子把握的不够好。可能是连我自己到哪里改变节奏也不够清晰,更加不能精确地哼唱出来。

2.最终的表演始终是我指图孩子练习,没有脱离图谱让孩子们尝试。

大班打击乐拔根芦柴花教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看图谱关心幼儿熟识乐曲旋律,感受音乐活泼欢快的心情。

2、指导幼儿在熟识乐曲旋律与节奏的基础上,学习身体动作总谱。

3、要求幼儿依据老师指挥的手势,快速正确地做出动作反应。

活动预备:

1、乐曲录音磁带

2、图谱一张

活动过程:

1、出示图谱:秋天的池塘里真喧闹,小螃蟹们开起了音乐会,它们表演吹泡泡。吹——泡泡,吹——泡泡。看,河蚌来了,小螺狮

第 3 页

来了,小鱼来了,小鱼也吹起了泡泡,这时水草也跟着舞动起来,大家一齐跳起来。

2、倾听音乐: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池塘里的音乐会。

幼儿边听音乐,老师边指图谱。

师:你觉得它们的音乐会怎么样?

3、师:让我们也来跟着音乐一起拍拍手吧。幼儿按乐曲的节拍随音乐拍手。

4、引导幼儿编身体动作总谱

5、指导幼儿分声部练习“ 身体动作总谱”

〔1〕在总体仿照动作娴熟的基础上,老师用仿照动作指挥幼儿分声部做动作

〔2〕老师用指挥动作指挥幼儿分声部做动作。

〔3〕请个别力量强的幼儿指挥做分声部动作。

三拍子的音乐以前接触的较少,所以一开头的时候有些困难,但经过渐渐的练习后,也能整齐的拍出来。

看着图谱孩子们能够打出整首乐曲的节奏了,但是不知道他们配上乐曲后,会不会乱掉?

活动名称:打击乐:拔根芦柴花〔二〕

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通过整体仿照动作,学习打击乐《拔根芦柴花》

2、运用不同打击乐器,为乐曲演奏。

活动预备:乐曲图谱一张,乐器人手一个,乐曲录音磁带

第 4 页

活动过程:

1、让幼儿跟随老师复习“身体动作总谱”。

2、幼儿看指挥分声部动作。

3、探究用打击乐器配乐

〔1〕“螃蟹、小鱼都吹起了泡泡,小乐器们也要来为它们伴奏。你知道是用什么方法伴奏的吗?”让幼儿自由试试各种乐器的使用的方法、音色。

〔2〕分别请个别幼儿上来演奏打击乐器演奏方法,让大家倾听音色,并引导幼儿选择音色、音量合适的使用方法。

〔2〕出示图谱,选出幼儿创编的其中三种乐器使用方法,引导幼儿用哪种乐器怎样使用比较合适,依据幼儿讲解并描述老师贴上相应小图片。

〔3〕幼儿看图谱和老师指挥进行配器演奏2-3遍

〔4〕引导幼儿转变配器使用方法,按新的方案看指挥演奏。

〔5〕留意倾听,提出力度要求。引导幼儿依据力度要求,选出最正确配器使用方案进行完好的演奏。 先进行复习,让孩子回忆昨天学过的学问,在复习过程中,我又把几个连接的地方强调了一下。

我发觉,孩子们知道乐曲的拍子,但是有时反应不过来,可能是缺乏联系吧,等娴熟以后我想状况会有所转变。

活动反思:在第一教时时,我们已经熟识了乐曲,并能依据音乐的曲段进行身体动作。在其次教时,我们要运用乐器进行演奏,虽然乐曲有些熟识了,但是要用乐器演奏,孩子还是显的无所适从,只

第 5 页

是拿着乐器特别兴奋。我想,要进行打击乐,就必需要有清晰的图谱,但课程上的图谱我觉得还不够清晰和有用,我得自己重新设计一张既美观又清晰的图谱。

应当怎么样设计呢,我不禁犯难了。这时放在桌子旁小伴侣带来的水果给了我灵感,或答应以把这三种水果分别来代替这三种乐器,并在图谱上画出来,这样一来,小伴侣看到自己一组的水果就知道该他们演奏了。心动立刻行动,我先画好图谱,然后再在节奏下面画好各种乐器所代表的水果。OK了,我想,这下孩子在活动中确定能更加清晰的进行演奏了。

活动立刻开头了,在复习完前一教时的内容后,我突然出示了三只水果,苹果、橘子、香蕉,孩子都感到很奇怪 ,音乐课上,老师拿出水果来干什么呢?激起了他们剧烈的奇怪 心。然后我把小伴侣分成‘苹果队’、‘橘子队’、‘香蕉队’,让三队小伴侣分别拿好三种乐器。“接下来,我们要开头演奏了。”我边说边出示了我细心制作的“水果图谱”,看到这张特别了图谱,孩子们都睁大了眼睛。在进行分组练习后,就尝试着完好演奏,效果还真不错。孩子的留意力明显比以前集中了,爱好了更大了,孩子完成目标也更轻松了,效果也更好了。

活动后,我想,其实每个活动只要依据幼儿年龄特点和爱好,专心去思索,细心去设计修改,仔细的去组织,那么我信任孩子会更有爱好去学,也会学的更好的。

大班打击乐拔根芦柴花教案3

第 6 页

【活动目标】

1.在熟识曲调的基础上,尝试用各种乐器演奏乐曲。

2.训练幼儿的节奏感,培育幼儿的观赏力量。

【活动预备】

各种打击乐器一套,写有三种节奏型的大白纸一张。

【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进教室

幼儿集体听音乐,跳舞蹈进教室,坐在座位上一起拍手至音乐结束。

二、复习已学过的节

出示写有节奏型的卡片,让幼儿徒手练习打节拍。

(节奏让幼儿动脑筋,可用古诗“静夜诗”、“悯农”等念出这种节奏型)

三、新课――打击乐“拔根芦柴花”

1.师:小伴侣节奏拍得真好!下面请你们听一首音乐(放“拔根芦柴花”音乐)。

提问:这首音乐好听吗?(好听)

这首音乐叫什么名字?(拔根芦柴花)

师:如今请小伴侣再听一遍音乐,听一听这首音乐是几拍子的节奏?听起来有什么样的感觉?(放“拔根芦柴花”的音乐让幼儿边听音乐边自由的做动作)

提问:这首音乐是几拍子的节奏?(2/4拍)

第 7 页

这首音乐听起来有什么样的感觉?(活泼、欢乐,就像过年一样的喧闹、舒适……)

2.师:今日老师教小伴侣演奏这首音乐,先听这首曲子的第一部分。(放第一部分的音乐)

提问:哪个小伴侣能拍出这段音乐的节奏?(让个别幼儿练习拍节奏×××|×××|)请某小伴侣上来带着大家边听音乐边拍节奏。(放第一部分的.音乐让幼儿练习)

师:连续听音乐的其次部分,听听我们拍什么节奏?(放其次部分音乐)听完音乐后让幼儿拍出××××|××××|节奏,请一个幼儿上来带着大家边听音乐边拍节奏。(放其次部分音乐)

师:大家一起听音乐的第三部分?听听拍什么样的节奏?(放第三部分音乐)听完音乐后让幼儿拍出××|××|××|节奏,请一个幼儿上来带着大家边听音乐边拍节奏。(放第三部分音乐)

师:小伴侣节奏拍得真好!老师把你们拍的三种节奏型写在纸上,如今请小伴侣拿起我们喜爱敲的筷子跟着音乐演奏一遍。(放“拔根芦柴花”音乐,出示图――老师指挥幼儿看三种节奏型演奏)

师:演奏得真好,今日就用我们小乐器演奏这首音乐,幼儿听音乐分别用响筒、摇铃、碰玲演奏第一段音乐。

师:其次段音乐我们要分组演奏,先用响筒演奏音乐的第一部分,其次部分用演奏,第三部分用摇铃演奏,最终两小节大家合奏。

师:我们学会了合奏,分组演奏,如今我们完好演奏这首曲子,第一段音乐合奏,其次段音乐分组演奏,第一部分用响筒演奏,其次

第 8 页

部分用茶杯演奏,第三部分用摇铃演奏,其次段音乐最终两小节大家合奏。

让幼儿练习演奏两遍。

四、跳“单簧管波尔卡”舞。让幼儿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示音乐节奏强弱、快慢

师:我们一起跟着音乐跳舞吧!请你们用自己想出来的动作学一学这些秀丽的花和枝条在音乐声中跳舞的样子,音乐一样的地方做一样的动作,音乐不一样的地方做不一样的动作。(最终,老师同幼儿一起随欢快音乐出教室)

大班打击乐拔根芦柴花教案4

第一课时:

一、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心情。

2、熟识乐曲旋律和节奏,学习身体动作图谱。

二、活动预备:

1、乐曲CD。

2、节奏图谱和动作图谱各一张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日老师带来了一首乐曲,它是我们江苏水乡的民歌,名字叫《拔根芦柴花》,请小伴侣认真听一听它是一首怎样的乐曲?

〔二)幼儿观赏乐曲,感受乐曲的心情熟识节奏。

第 9 页

1、幼儿观赏后提问:你感觉它是一首怎样的乐曲?〔活泼欢快〕

2、再次观赏,听一听它是几拍子的乐曲?〔二拍子〕老师记录节奏X X︱

3、幼儿按乐曲一拍一拍地拍手。

〔三〕出示节奏图谱,依据老师的节奏进行练习。

1、请幼儿找一找有几种节奏型。〔4种 X XX︱X X X X︱X—︱X X︱〕

2、组织幼儿练习。

〔1〕个别尝试。

〔2〕集体练习。

3、老师念节奏,看节奏图谱练习1遍。〔发觉问题停下来练习。〕

4、老师哼唱音乐,再次练习。

5、幼儿随音乐看图谱拍节奏。

(四)出示动作图谱,学习用肢体动作表现。

1、引导幼儿观看动作图谱并尝试练习。

2、集体练习。重点练习其次部分和最终一部分。

3、随琴声集体练习两遍。

4、随音乐用肢体动作表现。

〔五〕活动:

今日我们学习了用动作来表现乐曲,下次学习用乐器来演奏乐曲。

第 10 页

其次课时: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分声部动作,尝试用乐器演奏。

2、能集中留意看指挥演奏,体验合作胜利带来的欢乐。

二、活动预备:

1、乐曲CD。

2、铃鼓、小铃、圆舞板、大鼓等打击乐器人手一件。

3、幼儿座位排成竖6排。1——2排铃鼓;3——4排小铃;5——6排圆舞板。

三、活动过程:

〔一〕复习“身体动作总谱”。

〔二〕学习分声部动作。

1、提出要求:两眼要看老师指挥拍打相应的身体动作。

2、老师指挥幼儿练习分声部动作。

(三)、幼儿拿乐器演奏。

1、幼儿依据老师前一步骤,拿乐器看老师指挥进行演奏。〔对于在演奏过程中消失的问题进行重点练习。〕

2、再次练习。

3、交换乐器演奏。

(1)提出要求:

A、留意倾听音乐,拿好乐器看好老师指挥演奏。

B、X XX中强,较快。

第 11 页

C、其次部分稍弱、跳动。

D、最终一部分稍强,强烈。

〔2〕幼儿看老师指挥演奏。

〔3〕活动状况。

4、幼儿再次演奏:在X X X处加入大鼓,效果会更好。

〔四〕活动结束:

1、老师让幼儿说说演奏结束后的感受。

2、与小伴侣合作得开心吗?为什么?

3、怎样演奏使得声音更加好听?

大班打击乐拔根芦柴花教案5

目标:

1.在看图谱做身体动作的基础上,学习看指挥用乐器演奏。

2.体验与同伴合作的欢乐。

3.培育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4.逐步养成垃圾分类处理和珍惜、节省资源的好习惯。

预备:

图谱、鼓、碰铃、双响筒、铃鼓过程:

1.今日,有这么多的老师到我们大一班和小伴侣一起上课,你们兴奋吗?那我们一起来《假如感到美好就拍拍手》律动。

2.听-----〔音乐响起〕什么音乐?这是一首我们上次学过的乐曲,我们一起看着图谱用身体动作打出来。〔个人完好用身体动作打一遍〕提示听清晰前奏和间奏。

第 12 页

除了用上面出示的身体动作,还可以用什么身体动作?〔试着用想出的动作练习节奏〕选择适当的动作配音乐完好一遍。

今日老师想请小伴侣分开演奏,哪一组小伴侣来做拍手动作?依次支配跺脚和拍腿动作。分开演奏时肯定要看老师的手,假如老师指着哪一组,哪一组就要打节奏。〔看指挥练习2遍完好音乐〕2.今日老师要做一个指挥家,请小伴侣看着指挥家的动作,听指挥家的口令。

〔1〕来了这么多乐器,我们一起来认认他们,这是什么?鼓可以打什么节奏? 用鼓。小铃拍什么节奏? 用小铃或双响筒。

〔2〕老师出示乐器谱。最终一段我们一起演奏。看着乐器谱听音乐演奏一遍。

〔3〕小伴侣演奏的真棒,下面要请小伴侣看着老师的指挥,一起来做个小小演奏家。老师变换指挥挨次演奏2-3次〕3.交换乐器演奏1遍。

教学反思:

我记得在中班听老师上打击乐《杨柳青》时,孩子对于节奏图上的节奏型熟悉比较模糊,所以这次在活动中当我出示节奏图时,没有问:“图上有哪些不同的节奏。”而是请小伴侣找找一样的节奏,这样的效果比较好。

缺点:

1.改变节奏的地方强化的不够,孩子把握的不够好。可能是连我自己到哪里改变节奏也不够清晰,更加不能精确地哼唱出来。

第 13 页

2.最终的表演始终是我指图孩子练习,没有脱离图谱让孩子们尝试。

大班打击乐拔根芦柴花教案6

活动目标

1.在熟识曲调的基础上,尝试用自制乐器演奏乐曲。

2.训练幼儿的节奏感,培育幼儿的尝试精神。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与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5.对音乐活动感爱好,在唱唱玩玩中感到欢乐。

活动预备

自制的打击乐器一套(筷子每人两把,每把筷子由三根筷子捆在一起,茶杯、雪碧瓶做的摇铃、易拉罐做的响筒各一个),“单簧管波尔卡”音乐节奏图,写有三种节奏型的大白纸一张。

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进教室幼儿集体听音乐,跳舞蹈进教室,坐在座位上一起拍手至音乐结束。

二、复习已学过的节出示写有节奏型的卡片,让幼儿徒手练习打节拍。

(节奏让幼儿动脑筋,可用古诗“静夜诗”、“悯农”等念出这种节奏型)

三、新课――打击乐“拔根芦柴花”

1.师:小伴侣节奏拍得真好!下面请你们听一首音乐(放“拔根

第 14 页

芦柴花”音乐)。

提问:这首音乐好听吗?(好听)这首音乐叫什么名字?(拔根芦柴花)

师:如今请小伴侣再听一遍音乐,听一听这首音乐是几拍子的节奏?听起来有什么样的感觉?(放“拔根芦柴花”的音乐让幼儿边听音乐边自由的做动作)

提问:这首音乐是几拍子的节奏?(2/4拍)这首音乐听起来有什么样的感觉?(活泼、欢乐,就像过年一样的喧闹、舒适……)

2.师:今日老师教小伴侣演奏这首音乐,先听这首曲子的第一部分。(放第一部分的音乐)

提问:哪个小伴侣能拍出这段音乐的节奏?(让个别幼儿练习拍节奏×××|×××|)请某小伴侣上来带着大家边听音乐边拍节奏。(放第一部分的音乐让幼儿练习)

师:连续听音乐的其次部分,听听我们拍什么节奏?(放其次部分音乐)听完音乐后让幼儿拍出×× ××|×× ××|节奏,请一个幼儿上来带着大家边听音乐边拍节奏。(放其次部分音乐)

师:大家一起听音乐的第三部分?听听拍什么样的节奏?(放第三部分音乐)听完音乐后让幼儿拍出××|××|××|节奏,请一个幼儿上来带着大家边听音乐边拍节奏。(放第三部分音乐)

师:小伴侣节奏拍得真好!老师把你们拍的三种节奏型写在纸上,如今请小伴侣拿起我们喜爱敲的筷子跟着音乐演奏一遍。(放“拔根芦柴花”音乐,出示图――老师指挥幼儿看三种节奏型演奏)

第 15 页

师:演奏得真好,下面看一看这是什么?(出示茶杯,自制的响筒、摇铃,让幼儿说出自制乐器名称)

师:对了,这是我们自己做的响筒、摇铃。这是我们常常用到的小茶杯,今日就用我们自己做的小乐器演奏这首音乐,幼儿听音乐分别用响筒、摇铃、小茶杯演奏第一段音乐。

师:其次段音乐我们要分组演奏,先用响筒演奏音乐的第一部分,其次部分用茶杯演奏,第三部分用摇铃演奏,最终两小节大家合奏。

师:我们学会了合奏,分组演奏,如今我们完好演奏这首曲子,第一段音乐合奏,其次段音乐分组演奏,第一部分用响筒演奏,其次部分用茶杯演奏,第三部分用摇铃演奏,其次段音乐最终两小节大家合奏。让幼儿练习演奏两遍。

四、跳“单簧管波尔卡”舞。让幼儿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示音乐节奏强弱、快慢

师:我们一起跟着音乐跳舞吧!请你们用自己想出来的动作学一学这些秀丽的花和枝条在音乐声中跳舞的样子,音乐一样的地方做一样的动作,音乐不一样的地方做不一样的动作。(最终,老师同幼儿一起随欢快音乐出教室)

活动反思

这周的音乐活动是《拔根芦柴花》,这重点目标是让孩子练习几种节奏,并学习用不同的动作方式进行演奏。《指南》中教育建议之处:制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我自制了整首乐曲

第 16 页

的节奏图谱,并在白板上将几种不同的节奏出示。并且依据不同的节奏绘制了不同的乐器符号,这样可以让幼儿简洁易懂。整节活动幼儿爱好较高,对于平常都是唱的方式上音乐课,这次改为打击乐他们显现的异样的兴奋。他们主动的协作,运用不同的动作、声音完成了整节活动。

第 17 页

大班打击乐拔根芦柴花教案

本文发布于:2024-02-09 06:54: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74328961386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大班打击乐拔根芦柴花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大班打击乐拔根芦柴花教案.pdf

标签:幼儿   音乐   演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