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9日发(作者:山水画怎么画)
家乡美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一、学唱《杨柳青》(江苏)、《大雁湖》(内蒙古)从演唱上述两首民歌中,了解北南两地民歌音调的风格,以及改编其拍号后所创造的另一种情趣,从而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情感。
学习内容:
学唱《杨柳青》(江苏)、《大雁湖》(内蒙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讲解:民歌往往用当地的地方语言来演唱更为亲切动听,因为民歌就是当地人民的口头音乐创作。《杨柳青》是江苏一带流传很广的民间小调,它里面的衬词就是当地的地方方言。歌曲表达了江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
二、学习歌曲《杨柳青》。
1.2.3.(1)(3)(5)4.(1)朗读歌词。(2)(3)5.(2)三、学唱《大雁湖》。
1.直接切入:《杨柳青》是江南地区的民歌。现在我们要学北方内蒙古地区的民歌《大
设问:我们班上是否有江苏人。你听到过这首民歌吗?你能哼唱吗?(2)设问:曲调由哪几个音构成?(1 2 3 4 5 6 )(4)设问:曲调中出现几次“xx xo”?在出现“xx xo”时,可以按节奏轻轻拍手。
(1)在“ xx xo”处,两人用竖笛轻轻相碰三下,也可用木质的打击乐器打击三下。
6.小结:江苏风格的民歌,江苏人民唱自己家乡的歌。
雁湖》,由于南北地区的不同,民歌风格也完全相同,
2
(南方曲调较平稳,北方曲调多大跳,……) 设问:你能听出南北民歌的不同的风格吗?
4.跟随录音哼唱歌曲数次,个别句子练唱。要注意乐句的完整性(4小节一句)
5.在歌曲基本会唱的基础上学唱曲调(因为该歌的大量的切分节奏,学生不易掌握)。在学曲调时,拟用点谱法,学生跟着教师的指挥棒(教棒)点谱学唱。能唱准即可(为以后学习切分节奏作感性铺垫)6.把2/4拍改编成3/4(1)各组讨(2)(3)
7.小结:把民歌作改编创作,又是另一种乐趣。
四、教师总结本节课学习情况,下课。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一、从聆听《北京是故乡》(北京)、《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海南 )中,感受祖国大地从北到南有代表性的 省市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
二、从聆听上述作品中懂得独唱、合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力。
学习内容:
1.聆听《北京是故乡》(北京)、《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海南 )
2.掌握独唱、合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杨柳青》、《大雁湖》跟伴奏带演唱。
二、聆听《故乡是北京》。
1.歌曲的体裁导入:歌曲的种类很多,有艺术歌曲、群众歌曲、少儿歌曲……现在请你听这首是属哪一类?——欣赏《故乡是北京》——
2
设问:为什么主人翁到过许多名城,“静静地想一想,我还是最爱我的北京”?歌曲是
3.朗读歌词,熟悉歌曲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西北的热爱。如果有内蒙古的学生请他谈
怎样表达对家乡的爱?对故乡的情。)3
(从演唱的体裁“戏歌”及其歌词内容上对家乡的赞美,来表达
设问:歌曲演唱的形式?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演唱形式?( 独唱——女高音独唱;女高音独唱更显得亲切,在歌曲中有许多拖腔,用独唱形式能很细腻地表达出来。更好地表达主人翁对家乡的情谊)。4三、聆听《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1.演唱形式导入:同样是独唱,不同性别有不同声部的独唱,表现人民战士爱家乡爱哨所,男声的阳刚之气更为有劲,尤其是男高音明亮而富有穿透力、更显英雄气概3(1)(2)4
6.小结:独唱的表现形式及其表现力。
: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
7.请在课后,学唱一首赞美自己家乡的歌,并把它抄下来,下次我们大家来交流,也是各地音乐文化的大汇展。
四、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情况,下课。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一、从聆听《北京是故乡》(北京)、《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海南)、《东方明珠》中,感受祖国大地从北到南有代表性的 省市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
二、从聆听上述作品中懂得独唱、合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力。
学习内容:
聆听《东方明珠》
2.欣赏歌曲《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感受男高音阳刚之声所表现的战士风貌。
设问:为什么爱五指山,爱万泉河?
设问:各段速度、力度、情绪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5.聆听歌曲。完整、全面地欣赏歌曲,激发学生学习革命战士的豪情壮志,爱家乡保
1
2.合唱
女声: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
同声:童声合唱、女声合唱、男声合唱。
教学过程:
一、聆听《东方明珠》导入。
1.地方标志性建筑导入:上海在改革开放的90年代,位于浦东陆家咀建造了一标志性建筑——电视塔叫什么名字?它有什么特征?(由11个大小不等的球体组成,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2设问:歌曲的情绪怎样?(深情、浪漫)独、合……)
4.请大家谈谈:哪句是独唱( 哪个声部 )?哪句是合唱?合唱有没有区别?(先是合唱、然后是女声独唱,中间还有女声伴唱。合唱形式有一种是女声合唱,另一
种是男女声的混声合唱。)关系?67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二、编创练习。
1.这是继上两节课的练习,旨在培养学生对乐段的结束音感(调式)23 第一谱例的结束音以“ 5
第二谱例的结束音以“ 1 1 ”为宜
4.学生自己咏唱找出合适的结束音。
5.再聆听一次,进一步体验这些演唱形式,以及速度的变化与歌曲的情绪表达有什么
(可以用笔在教材的歌词上标出,
3.图解,男女脸部,同时唱不同曲调(二个图形谱)
3.再聆听一次。全曲在演唱形式上是怎样处理的?8.小结:对东方明珠的赞颂,不仅是一个人、一群人,是全国人民、男女老少对家乡、
三、小小音乐会。
学生自告奋勇唱一首赞美自己家乡的歌, 大家来交流,也是各地音乐文化的大汇展。
四、下课。
本文发布于:2024-02-09 06:51: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7432663478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家乡美 4.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家乡美 4.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