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最新人音版四年级上册小学音乐教案全套(表格教案)

更新时间:2024-02-09 06:43:07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9日发(作者:高考高考)

2016—2017年最新人音版四年级上册小学音乐教案全套(表格教案)

2016—2017年最新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学 科

教学

内容

教学

目标

音 乐 备课教师 授课时间 第 周 月 日

第一课 歌唱祖国

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四种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我们每一位学生,每一个公民都必需唱好《国歌》。在21世纪里我们要以《国歌》的精神,鼓舞我们奋勇前进。

教学重点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四种形式)

难点

教学方法听唱法

与手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歌曲《柳树姑娘》

教后

二、聆听管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设问:

修改

(1)国歌的作者是谁,谁作词?谁作曲?

(2)你们唱过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歌曲吗?请举例并唱几句。

三、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作于1935年,影片《风云儿女》主题歌。

田汉在完成影片故事后即遭反动派逮捕,歌词是他写在一张包香烟的锡纸衬底上的。聂耳在谱曲前,也因受反动派迫害即将离国,在去日本前写成初稿,到日本后不久就把歌谱完成寄回。这首歌在影片中一唱出,立刻产生巨大影响。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革命斗争中起过巨大的鼓舞作用。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决议,将它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四、聆听独唱、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过程 设问:在什么场合演唱或演奏《国歌》。

1.师生议论。

2.聆听管弦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设问:当国歌响起时你想到什么?

3.师生议论。

4.介绍人民音乐家聂耳生平及其代表作。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掌握旋律行进方向——“上行”的音乐知识和进行曲调即兴创作活动。

2、聆听歌曲《歌唱祖国》,通过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内容: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听《歌唱祖国》。

教学过程:

一、 表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聆听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要求学生轻声跟着录音学唱,

注意后半拍、起拍及附点音符的时值。

2.跟着录音小声唱曲调。

3.教师指出学生在唱曲调中不准确的乐句,在教师指导下把它唱准。

4.跟着录音或教师的伴奏歌唱国歌。

5.教师重点指导的部分:

带有“>”记号的要唱得加强力度。师生讨论这一句的含义,当时抗日战争的形势下的民族危机;当前21世纪我们民族是否还存在危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设问:为什么这句的力度要越唱越响?

“起来!起来!起来!”的含义是什么?

设问:(1)这一句的音乐形象,你想到什么?

(2)“前进”的谱上又用强音记号(>),为什么?

(3)为什么“前进”“前进”“前进”最后还要加一个“进”?

6.各组表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由各组讨论自行排练歌唱表演、造型表演、歌舞表演。

7.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8.师生小结:在21世纪我们要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奋勇前进。

二、学习音乐知识:“上行”

用上行手法编创自己的歌:

(1)先简单讲解“上行”

(2)举一反三,……

(3)以上行的手法,即兴编自己的歌。

三、聆听《歌唱祖国》

1.欣赏《歌唱祖国》(第一段歌词)

设问:

(1)听到过这首歌吗?什么时间听到的?

(2)这首歌的演唱形式是齐唱还是合唱?

2.复听《歌唱祖国》全曲。

设问:

(1)这首歌分为几个部分?

(2)每个部分讲述什么内容?

(3)跟着音乐哼唱行吗?

3.师生议论。

4.完成课本上的编序号及涂色。

四、教师小结下课。

小 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签 名

学 科

教学

内容

音 乐 备课教师

第二课家乡美

1.从聆听《北京是故乡》演唱《大雁湖》《杨柳青》,感受祖国大地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

2.从聆听上述三首作品中懂得独唱、合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力。

3.从演唱上述两首民歌中,了解北南两地民歌音调的风格,以及改编其拍号后所创造的另一种情趣,从而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情感,交流唱一首赞美自己家乡的歌并进行抄写记录

1、从聆听上述三首作品中懂得独唱、合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力。

2、从演唱上述两首民歌中,了解北南两地民歌音调的风格,以及改编其拍号后所创造的另一种情趣,从而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情感,交流唱一首赞美自己家乡的歌并进行抄写记录

听唱法

授课时间 第 周 月 日

教学

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聆听《故乡是北京》基本要求

1.歌曲的体裁导入:歌曲的种类很多,有艺术歌曲、群众歌曲、少儿歌教后

修改

曲……现在请你听这首是属哪一类?——欣赏《故乡是北京》——戏歌。

它是以戏曲的素材写成的歌,听起来别有风味。

教学过程

2.再听一遍:作品与本课主题的联系。

设问:为什么主人翁到过许多名城,“静静地想一想,我还是最爱我的北京”?歌曲是怎样表达对家乡的爱?

(从演唱的体裁“戏歌”及其歌词内容上对家乡的赞美,来表达对故乡的情。)

3.复听歌曲:请大家从演唱的形式来品味作品的意境。

设问:歌曲演唱的形式?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演唱形式?( 独唱——女高音独唱;女高音独唱更显得亲切,在歌曲中有许多拖腔,用独唱形式能很细腻地表达出来。更好地表达主人翁对家乡的情谊)。

4.小结:在外乡的游子,最爱的还是自己的故乡。请在课后,学唱一首赞美自己家乡的歌,并把它抄下来,下次我们大家来交流,也是各地音乐文化的大汇展。

选择恰当的音,作为结束音练习

1.这是继上两节课的练习,旨在培养学生对乐段的结束音感(调式)。

2.反复咏唱曲调,尝试结束音填入最有结束停顿感的就是这个音。

3.教师切忌从理解上去讲解。

4.第一谱例的结束音以“ 5 ”为宜。

第二谱例的结束音以“ 1 1 ”为宜。

表演《杨柳青》 教学基本要求

1.民歌往往用当地的地方语言来演唱更为亲切动听,因为民歌就是当地人民的口头音乐创作。《杨柳青》是江苏一带流传很广的民间小调,它里面的衬词就是当地的地方方言。歌曲表达了江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

2.欣赏《杨柳青》的演唱。

设问:我们班上是否有江苏人。你听到过这首民歌吗?你能哼唱吗?

3.轻轻地跟着录音哼唱一次。

先把词单独练习念几遍,然后再跟录音哼唱。

4.学唱曲调:

(1)可以分句学唱,但要注意乐句的完整性。

(2)设问:曲调由哪几个音构成?(1 2 3 4 5 6 )

(3)第二乐句、第三乐句的附点八分音符要唱好。

(4)设问:曲调中出现几次“”?在出现“”时,可以按节奏轻轻拍手。

(5)完整地、欢快地唱全曲。

5.学唱歌词:

(1)朗读歌词。按节奏读歌词,尤其是衬词要读得流畅。

(2)把歌词填入曲调后歌唱,注意情绪与速度。

(3)如班上有江苏的学生,请他教大家方言,然后用方言演唱。

6.表演歌曲:

(1)在“”处,两人用竖笛轻轻相碰三下,也可用木质的打击乐器打击三下。

(2)选择打击乐器,编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7.小结:江苏风格的民歌,江苏人民唱自己家乡的歌。

第二课时

表演《大雁湖》 教学基本要求

1.直接切入:《杨柳青》是江南地区的民歌。现在我们要学北方内蒙古地区的民歌《大雁湖》,由于南北地区的不同,民歌风格也完全相同,

2.欣赏《大雁湖》范唱。

设问:你能听出南北民歌的不同的风格吗?

(南方曲调较平稳,北方曲调多大跳,……)

3.朗读歌词,熟悉歌曲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西北的热爱。如果有内蒙古的学生请他谈谈家乡风光。

4.跟随录音哼唱歌曲数次,个别句子练唱。要注意乐句的完整性(4小节一句)。

5.在歌曲基本会唱的基础上学唱曲调(因为该歌的大量的切分节奏,学生不易掌握)。在学曲调时,拟用点谱法,学生跟着教师的指挥棒(教棒)点谱学唱。能唱准即可(为以后学习切分节奏作感性铺垫)。

6.把2/4拍改编成3/4拍:

(1)各组讨论自编,也可自由结合自编。

(2)交流自己的改编创作,选出一、二首改编较流畅的曲调,把歌词填入。

(3)按顺序唱歌。

7.小结:把民歌作改编创作,又是另一种乐趣

小小音乐会:唱唱自己的家乡美

各人自荐,并把好歌介绍给大家,把抄下来的歌汇总,选精彩的、大家喜欢的歌,汇编成册,每人一本。

小 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签 名

学 科

教学

内容

教学

目标

音 乐 备课教师 授课时间

第 周 月 日

第三课 快乐的校园

1、能随着伴奏有表情地演唱《哦,十分钟》,知道这首歌曲有两个乐段组成。

2、课外听到《兵乓变奏曲》,知道这是一首根据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创作的钢琴曲。

教学重点:轻松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2/4拍在实践中的掌握 。

听唱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后

(一)学唱歌曲《哦,十分钟》及讲解2/4拍号和指挥图式。

修改

1、导入:上课时间40分钟非常宝贵,要集中注意力学习,下课10分钟也同样非常宝贵,因为只有休息、放松好,才能使下一节课精神更集中,这就是学习、休息两不误,老师请你看一段录象,你看一看录象里的小朋友他们的十分钟在玩什么?(放课间录象)

你们的课间十分钟再玩什么?

今天我们来学习《哦,十分钟》,请你听听他们的十分钟在玩什么?

教学过程 2、初听歌曲范唱

3、师生讨论歌曲情绪和歌曲内容。

(对孩子平日课间十分钟的描写,表现了学生在课间十分钟的欢乐心情)

4、再听范唱,打开书看歌谱。

5、学习歌曲的旋律。

(1)先学习A段前8小节。

设问:请先看前8小节中有哪两小节是一样的?重复出现了几次?这两小节你们能唱吗?剩下的两小节仅四个音老师相信你们能唱好。

(2)用口琴自学A段后8小节。

教师用口琴范奏,学生以小组形式自学

(3)将A段连起来演唱。

(4)讲解2/4拍号及指挥图式。

(5)学习B段前8小节。

教师用2/4拍指挥图式带着大家唱

(6)最后一句跟琴学唱。

(7)用轻松愉快的情绪完整演唱歌曲旋律

6、接前奏完整演唱歌词:提示学生用欢快愉悦的心情演唱

7、练习两小节的固定节奏型伴奏。

8、在伴奏的烘托下,欢快地演唱歌曲。

9、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设计歌曲演唱形式,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反馈评价。

(二)音乐欣赏〈〈乒乓变奏曲〉〉

1、导入:你们打过乒乓球吗?如果你们没有打过这次雅典奥运会看乒乓球选手打球时是什么样呀?(动作灵巧轻快,你推我挡激烈比赛)老师请大家听一首儿童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听完之后让学生说一说歌曲情绪和描写的内容。

2、新授

(1)今天我们来听一首根据〈〈小小球儿闪银光〉〉而创作的钢琴独奏曲〈〈乒乓变奏曲〉〉。

(2)简单介绍变奏曲

(3)初听变奏曲主题曲调。

设问:你听这段音乐像什么在跳动?

(4)复听主题曲调。

要求:看着书上的图形谱唱一次,跟着录音的音乐唱一次。

(5)初听全曲。

设问:你能听出这一主题的不断变化吗?说一说这一主题(包含变化的主题)在全曲中共出现几次?

(6)小组讨论

(7)复听全曲。

设问:你能从音乐声中感受他们在课余打乒乓球的比赛精彩场面吗?如果你愿意,下课后也去试试。

第二课时

一 、教学内容:

1、 歌曲《大家来唱 》

2 、拍号3/4

3、 为三幅图配节奏

二、 教学目的:

1、能与他人一起,有表情地演唱《大家来唱》,知道这是一首意大利民歌。

2、能正确完成配节奏的创作练习。

三 、教学重点:用三拍子指挥图式有表情演唱歌曲

四 、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

五 、教学过程:

(一)学唱歌曲《大家来唱》

1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会了二拍子的拍号、强弱规律及指挥图式,歌曲除了二拍子外,三拍子也非常多,下面这首歌曲就是三拍子的,请大家来听。

2 聆听录音范唱:老师带同学拍手感受2/4拍强弱规律。

3 再听: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做三拍子的指挥图式

4 先学习第二声部旋律:用三拍子指挥图边打拍子边看书唱谱

要求:放慢速度,分成两个8小节学唱。

(1) 前8小节注意连线,第3、4小节同音相连只唱一音时值相加共唱5拍。

(2) 再学唱后8小节。

5 再学习第一声部旋律也分两个8小节学唱:前8小节1—ⅰ跳跃要唱准想好音高再唱。

6二声部合唱

(1) 先唱好两个声部每句的第一个音即:

(2) 一句一句合唱,唱好一句巩固一句

要求:集中注意,自己唱一个声部耳朵另一个声部使自己声音融合在集体声音中间,唱好一句及时鼓励,让学生体会到二声部声音和谐带来的悦耳快感。

7 在二声部旋律唱好的基础上填唱歌词。

8 配上打击乐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9小结:这首歌曲表达了孩子们快乐课间生活,你们知道是哪个国家的民歌吗?

(意大利威尼斯)

课件出示:介绍意大利威尼斯。

(二)2/4与3/4对比及三幅图配节奏。

1导入: 威尼斯美吗?请同学们踏着整齐的步伐,随着音乐《欢迎进行曲》片段,来畅游威尼斯看到这么美丽的地方,同学们不禁跳起了舞蹈,你们听杜鹃也和你们一起分享,放《杜鹃圆舞曲》

2教师在参与时可以做2/4、3/4拍的指挥图式。

3学生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感受2/4与3/4拍后,完成书上配节奏。

骑马:用马蹄印的深浅表示其强弱。图谱也可以用强弱的连续黑白圆圈表示。

荡秋千:用三拍子节奏与图谱。

时钟:用二拍子。

二、欣赏《陀螺》

1.课外听到《陀螺》,知道这是法国作曲家比捷创作的管弦乐《儿童游戏小组曲》中的一首小曲,乐曲描写儿童转陀螺的情景。

1初听全曲:你能从音乐声中感受陀螺在孩子们的抽打玩耍中飞快转动的情景吗 ?

2复听全曲:学生边听边看教材中两谱——简谱与图形谱,让学生知道较快的音乐速度和旋律音程的大跳是造成欢快热烈气氛的原因。

快乐的课间活动,你们能讲讲自己的课余活动吗?

小 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签 名

学 科

教学

内容

教学

目标

音 乐 备课教师

第四课 甜 梦

1、学习歌曲《愉快的梦》,学习6/8拍的含义,掌握歌曲的节奏情绪。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掌握“连线”、“下行”的音乐知识,并用于创作活动。

教学重难点:通过复习《愉快的梦》学习连线,引导学生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授课时间

第 周 月 日

教学重点通过复习《愉快的梦》学习连线,引导学生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难点

教学方法听唱法

与手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后

一、学唱《愉快的梦》

修改

1.开门见山导入:晚上你做梦吗?你听听这是日本孩子做的《愉快的梦》——聆听范唱。

2.再听一次:要听清他做一个什么梦?在梦中看见了什么?(教师参与认真听,并打拍子。)

3.师生谈话议论歌曲内容。

4.你们是否注意到我刚才听的时候在做什么?——打拍子。请大家看谱,教学过程 我们过去打拍子,都是四分音符为一拍。而今天的拍子不一样,是八分音符为一拍。请大家听我唱4小节曲调,我边唱边打拍,请大家认真听,认真看(教师范唱4小节曲调)。

5.请大家边看谱,边跟我打拍子。我再唱这4小节,已经领悟的同学可轻轻跟我唱。

6.按刚才的方法,大家自学下面第二句的4小节曲调。也就是带色块的4小节曲调。

7.第三句曲调再听我唱,请注意在什么地方换气。(教师示范乐曲的曲调,在换气处要示意一下)

8.大家跟着我一起唱第三乐句。

9.请大家整理一下全曲,自学把歌的曲调唱会。

10.大家要非常连贯流畅地把曲调唱一下。注意连音线。

11.再听一次范唱。

12.全体唱歌词。

设问:怎样才能把歌曲唱好?

13.师生讨论。

答案:

(1)唱的时候好像自己在梦中看到小矮人,看到金星。

(2)因为是做梦,所以声音是柔和的,要唱得连贯。

14.有感性地背唱歌曲。

听辨活动:曲调的上行或下行

1.教师弹奏二遍。

2.学生用手指向下或向下,表示听辨的答案。

3.跟着钢琴唱一唱,感受一下旋律行进的方向。

音乐知识:“下行”教学基本要求

1.结合歌曲《愉快的梦》的教学进行讲解。

2.当学生自学第二乐句时讲解。

设问:这4小节曲调的行进方向有什么特征?

答案:每两小节都是往下进行。

小结:在音乐中曲调行进的方向往下行的,我们称为“下行”。

同时复习“上行”——温故而知新。

巩固:《愉快的梦》还有哪几处是下行的曲调请找一找并唱一唱,有没有上行的曲调也找一找并唱一唱。编创与活动——编自己的歌

1.创作4小节下行的曲调,节奏与音符完全按学生自己的愿望进行创作。

2.教师对学生的创作,把典型的曲调介绍给全体学生,鼓励积极参与者。

二、聆听《小夜曲》教学基本要求

1.解题:小夜曲原是中世纪欧洲骑士文学的爱情歌曲,是一种黄昏或夜间在室外演唱的歌曲或演奏的器乐曲。

2.欣赏《小夜曲》。

介绍作品:这是18世纪奥地利作曲家海顿所作《F大调第十七弦乐四重奏》中的第二乐章,音乐柔美、活泼动听。

3.介绍作家:海顿

4、复听《小夜曲》主题旋律。

要求:大家看着书本上的图形谱,第一个音是Mi。

设问:你能听出是几个声部?主旋律是什么乐器演奏的?衬托乐器的演奏方法上有什么特征。

答案:主旋律由一小提琴演奏,衬托的乐器用拨弦伴奏,由四件乐器合奏。

第2课时

一、复习歌曲《愉快的梦》

二、聆听《月亮月光光》

1.由于这是台湾民歌,歌词中带有方言,所以在聆听前要出示歌词,对方言要作解释(详见教材分析的谱例)。

2.欣赏《月亮月光光》,要求边听边看歌词,设问:这首歌曲讲述

什么内容?

3.复听全歌。

设问:这首歌用什么速度演唱?

这样的速度对表演这首歌起什么作用?

4.再次复听。

设问:

(1)这首歌的节奏有什么特点,你能用线条把它画出来吗?

(2)这首歌曲由几个声部演唱,也请用线条把它画出来行吗?

二、聆听《梦幻曲》

小 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签 名

学 科

教学

内容

音 乐 备课教师

第五课童心

授课时间

第 周 月 日

1、童心与童趣是连在一起的,他带给我们无限的欢乐,我们要珍惜这有限而宝贵的“小孩世界”,使其如春天一样充满生机。让我们尽情地歌唱这充满朝气、教学

目标

欢乐的时刻。

2、用现代舞为歌曲即兴伴舞,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渲染这充满诗意的童心世界。

1、学好歌曲《童心是小鸟》。

教学重点难点

2、运用正确的发声方法歌曲。

3、学唱〈童心是小鸟〉

教学方法听唱法

与手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童之趣——歌曲演唱《童心是小鸟》

教后

1、找童趣(体验歌词)

师:童年是快乐的,四季是多彩的。每一个季节豆油自己的声音、自己的故事。同学们,在你的心中最喜欢哪个季节呢?在这个季节里又有哪些有趣的事呢?

(1) 小组讨论,学生谈自己心中的四季趣事。播放《童心是小鸟》的旋律。

(2) 指名发言。

(3) 学生朗诵歌词,体验歌词。

师:老师把四季的故事编成了一首小诗送给你们,诗名叫“童心是小鸟”,请大家仔细听,认真看。

(4) 诗中的四季童趣表现在那些地方呢?

2、唱童趣(体验旋律)

听一听:

聆听《童心是小鸟》,感受歌曲的节奏。

师:这是几拍子的歌曲?

生:这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

敲一敲:

复听歌曲

师:你听到了哪几种节奏型呢?请想一想并把节奏敲出来。

想一想:31 51 3| 6 5 0|16 4 |65 5 – |

31 51 3| 6 505|16 4| 45 6–|

①这两个乐句有什么不同之处?

②休止符你觉得怎样唱才好?

③指出附点四分音符,引起学生的注意。

④师生对比地唱一唱。

找一找:

师:仔细聆听歌曲,你能听出有几处地方带有附点四分音符节奏的地方?请用手势表示出来。

(2)演唱歌曲

①请音乐基础好的同学先跟钢琴用“la”哼唱旋律,其余同学认真听,然后给予评价。

修改

②师:你会唱哪一句或你觉得哪一句最难唱?

(对于学生提出来的难点,大家共同解决,并试着唱一唱)

③全班同学跟琴哼唱旋律。

④全班同学跟琴唱歌词。引导学生用喜悦欢快的情绪、有表情地演唱歌曲。⑤分角色演唱歌曲。将学生分成春夏秋冬四组,每组演唱一个乐句,结尾部分合唱。

⑥请学生为歌曲创编律动并进行表演,同学评价。

⑦全班同学怀着喜悦欢快的情绪,有感情地完整地演唱歌曲。

3、编童趣(创编歌词)

(1)分组作诗

师:同学们,你能将自己心中有趣的四季生活编入歌中吗?下面就让我们放飞童心,以“童心是小鸟”为题,用诗一般的语言来描绘心中的四季生活吧。

(2)将自编歌词随乐唱一唱。

(3)分组演唱,学生评价。

二、聆听节日舞

第二课时

一、学唱歌曲《荡秋千》。

《荡秋千》是一首曲调活泼跳跃,节奏明快,反映仡佬族儿童生活情景的童谣,结构方整而短小。可以把它看着是一首三乐句结构的对称性极强的单二部曲式。除第二部分的首句与第一部分的首句同尾换头外,其余二个乐句完全一致。旋律的调式音阶“1、2、3、5、6”五声宫调式。A段的第一乐句有着鲜明的个性,曲调质朴流畅,口语化的旋律平稳而亲切,第二乐句词曲营造的意境浑然一体,在旋律上先是一个三度小跳“6→i”,继而下行六度大跳 “i→3”,再一个七度大跳“ ",把秋千“上下来回”荡来荡去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第三句子又回到了平稳的旋律线上来,它似乎是荡秋千的儿童陶醉了,自由地飞荡,情景多美

啊!

1.休止符

(1)小朋友们唱得真好!老师也想来唱一唱,行吗?请仔细听好了,老师现在要选“秋千荡得嘎嘎吱响哎呀”来唱唱,(第一遍把休止符处唱成连音,第二遍把休止符唱出来)。听了老师唱的这二遍,你更喜欢哪一遍的唱法?(第二遍)为什么呀?(因为第二遍唱得欢快、活泼。休止符)

(2)那么好,让我们欢快一些、活泼一些,来唱唱看,(反复练习这一乐句:“秋千荡得嘎嘎吱响哎呀”),“秋千荡得心欢畅哎呀”,那么这一句我们也来试试看(师带唱) “小朋友呀,你们呀了不起啊”(用休止符这句节奏,师表扬)

(3) 那么让我们再完整地来唱一唱这首歌曲。(跟琴唱,慢速,注意休止符。)

2.强弱变化

(1)老师发觉你们能把这首歌曲完整地唱出来了,真不错,但是光完整的唱歌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对歌曲处理以下,让歌声变得更美。老师来唱第一乐段,请你仔细听,老师是怎么处理的?(师有强弱对比地演唱前面三句。)[ 伙伴们(呀)来把秋千荡,上下来回荡呀荡呀,秋千荡得嘎嘎吱响哎 呀 ]

(2)师提问:老师在演唱时声音有没有变化?(有)怎样变化的呢?(有响有轻) 对呀,秋千它荡来荡去的,它一会儿上,一会儿下,所以呀我们唱的时候也要有变化。让我们来试试看。

(3)请你也用刚才的方法来唱一唱第二乐段。

3.师:第一乐段、第二乐段我们都会唱了,那么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把歌曲完整地唱一唱,老师相信这一次你的歌声一定会更动听!(有感情演唱2遍)

4.随琴唱一唱歌谱,那么好听的歌,也少不了作曲家的功劳,让我们也来唱唱歌谱。

五、拓展歌曲。

1.师:在我们音乐庄里,不仅有秋千荡,还有很多很多好玩的呢!多媒

体展示系列游玩设施,下面我们就用小朋友你最喜欢的游乐来创编第一乐段。

2.师:好!现在请你跟同桌合作,拿出准备好的纸,时间5分钟。看哪一组创编得又快又好!创编开始!

3.师倒计时——10.9.8.7.6.5.4.3.2.1停!大家都创编好了,哪组小朋友的作品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呀?(可由指名到的小朋友们单独唱,也可放到展示台大家一起唱。)

4.表扬:小朋友真聪明!今天我们不仅学了《荡秋行》这首歌曲,我们还当了一回“小小词作家”。

二、聆听《山童》

小 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签 名

学 科

教学

内容

音 乐 备课教师 授课时间

第 周 月 日

第六课水上的歌

1.聆听《划龙船》、《水上音乐》、表演《小螺号》、《让我们荡起双桨》等五首教学

目标

作品,感受音乐对“水上的歌”主题的描绘,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交融关系。

2.欣赏《划龙船》,了解齐唱形式,并有感而发创作反映其他劳动的表演形式。

3.唱好少儿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学习用上滑音、波音装饰演唱的《小螺号》、使歌声更具有活力更动听。

聆听《划龙船》、《水上音乐》、表演《小螺号》、《让我们荡起双桨》等五首作品,感受音乐对“水上的歌”主题的描绘,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交融关系。

听唱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 聆听《划龙船》 教学基本要求

1.民间风格导入。

设问: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端午节)

在这一节日许多地方有赛龙船的民间风俗,你见过吗?这一节日是为了纪念哪一位爱国诗人?(屈原)

2.讨论:赛龙船时,船上这么多人怎样才能划得动作一致、整齐?我们来实践两种形式比较一下,哪种更有利于调剂劳动者的精神和情绪,使动作划一? A.口令;B.演唱号子(教师范唱《划龙船》)

3.初听《划龙船》。

设问:这首歌的演唱形式有什么特征?

教学过程

讲解:上节课讲了独唱与合唱。这首歌是领唱与齐唱。什么叫齐唱?(许多人唱同一曲调)请看教材上的图解。《划龙船》是一首劳动号子,这种体裁的歌曲往往是“一领众合”,能统一节奏、齐心协力参与劳动,提高劳动效益。

4.复听《划龙船》。合着歌曲做划船动作,在齐唱衬词处合着音乐用打击乐器加强其气氛。注意动作的统一、整齐。

5.分组讨论设计表演,每组要选出一位“指挥”担任“领唱”。

6.表演展示。各组出一位评委委员组成评委会。

合着音乐,各组同时表演,评委打分。

(评分标准:气氛紧张热烈,精神面貌奋发向上,动作整齐。)

7.评委点评,宣布评比结果。

8.分组设计自选(自定)劳动项目,编创节奏及号子。

教后

修改

9.展示表演,评委点评亮分。

10.小结:中国民间“水上的歌”。

二、表演《小螺号》 教学基本要求

1.情景导入:也许大家没有海边打渔人家的生活经历,但是我们可以从影视的画面中,书本的描述中想像渔村的孩子们就地取材,吹奏小螺号的情景。

2.欣赏范唱。

设问:歌曲的“景”是怎样描绘的,歌曲中的“情”是怎样表达的?

3.学唱歌曲:

(1)曲调的学习可分为两部分,先学唱第一部分四句,关键是第一乐句4小节,因此这4小节一定要准确无误,在四句都能流畅地唱好后,再加上滑音记号,讲解上滑音唱法。

(2)在第二部分曲调中,由于长音的时值是三拍半,如何唱准?最好的办法是用指挥划拍,因一个完整的二拍指挥是1小节,这样既控制三拍半的时值,又有乐感。下策是数拍数一二、一二,缺乏音乐性。同样在四句12小节能完整地唱好的基础后,再加上波音记号,讲解波音记号的唱法。

(3)填上歌词唱歌。注意前后两个乐段的对比。唱好上滑音及波音,使歌曲更有风格、特色。

4.学习伴奏。此项可能有一定难度,但是已经学习了一个学期竖笛,也有过去学习口风琴的实践,可以视班级实际水平情况灵活处理。

(1)“”记号说明:这一记号表示这行乐谱用乐器演奏,但不规定乐器,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学什么乐器用什么乐器。

(2)先熟悉节奏型,尤其是后半拍起拍可能有困难,教师多示范、多指导。在弄清节奏的基础上再奏乐,先慢速,先与钢琴配,然后再过渡到与人声配。

(3)配伴奏可以采用小组与小组结对,这样有别于大面积质量提高,在训练时切忌找少数几个人,这样大部分还是没有实践的机会,要鼓励人人都参与奏乐。

5.表演歌曲。

表演可采用多种形式,集体(齐唱、领唱)要显示群体合作,个人(独唱、

领唱)要发挥个性特长。总之要表现渔家儿童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音乐知识:上滑音、波音记号

1.上滑音记号记于音符右方(如3)表示从该音起音调向上滑,没有固定落音。

2.波音记号记于音符上方如唱作。

3.以上两音乐知识结合歌曲《小螺号》教学中穿插进行,不单独进行理论讲解。

第二课时

一、聆听《水上音乐》 教学基本要求

1.作品创作背景介绍导入。

(1)设问:18世纪早期大致年份是哪一段?

(2)创作背景简介:当时英王乔治一世举行庆典,大型游艇在伦敦泰晤士河上游览,宫廷乐队船为其奏乐助兴。亨德尔为其写的《水上音乐》。

2.初听主题音乐,感受乐曲的富丽豪华情景。

设问: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感受?请联系乐曲的创作背景,想像是怎样的一种场面?

3.板书主题音乐曲调(将3/2改为3/4)跟琴哼唱谱例。

(放慢速度其效果是一样的。)

4.欣赏乐曲第一部分的音乐。

设问:这一主题曲调出现了几次。它的主奏乐器是什么名称?用乐器演奏的姿势来表示。

(教师可用教材中的乐器图作提示:弦乐,圆号,小号。)

5.聆听全曲。

设问:当第一部分的音乐再次出现时请举手,请分析乐曲分为几部分?

二、表演《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基本要求

1.时代歌声导入:今天要学唱的是一首唱了半个世纪的经典少儿歌曲,这首歌你们的爸爸、妈妈都唱过,也许都会唱,学会后可以去与他们一起合唱。

2.聆听《让我们荡起双桨》范唱。

设问:你听过这首歌吗?你能哼唱吗?

简单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电影插曲,曾获少儿歌曲一等奖等。

3.再次聆听歌曲。

要求学生跟录音,看着歌曲哼唱。对歌曲整体有一个较深刻的印象。

4.学唱曲调:

往往稍有印象的老歌,唱的准确性较差,所以为了学好这首经典的少儿歌曲要认真学好曲调。

(1)用2/4拍的指挥划拍法来唱准曲调的节奏,重点是弱起节奏、后半拍起唱等。开始时应放慢速度,在准确、稳速的基础上再提速。要注意乐句的完整性及分句处的换气。

(2)学唱可分两个部分,分开学习,先齐唱部分,后合唱。必需在一部分准确、流畅的前提下,才能进入下一部分。可分小组学习,以自学为主,指导为辅。

(3)注意曲调进行的走向与声音的力度强弱成正比例,使声音有起伏,更形象地表达“荡”的情景。

(4)二声部合唱,要告诉学生做到唱自己声部听另一声部曲调,要取得声音的协调和谐。在曲调和谐的基础上用“呣”音的发声唱,进一步取得和谐的效果。

5.学唱歌曲:

(1)在曲调准确、流畅的基础上,填入歌词歌唱。

(2)课堂上重点唱好第一段歌词。

(3)边学唱、边听录音范唱,要求能背唱第一段歌词。

(4)深入其境,有想像、联想的,有感情的演唱、处理歌曲。

6.自编伴奏表演歌曲。

小 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签 名

学 科

教学

内容

教学

目标

音 乐 备课教师 授课时间

第 周 月 日

第七课祝你快乐

1.能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幸福拍手歌》

2.能较准确地演唱连续的附点节奏,内心节奏感得到强化。

教学重难点:

感受音乐作品欢快的情绪,用歌声及恰当的肢体语言表现这种情绪;创编歌词.

听唱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后

谈话导入:

修改

老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好朋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是谁?(出示小青蛙小绵羊图片,)小青蛙,你的幸福是什么?(我的幸福就是能天天在池塘中生活,在荷叶上跳来跳去。)小绵羊,你的幸福是什么?”(我的幸福就是天天闻到绿草的清香)

幸福就是觉得开心、高兴的一种感觉。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去帮助他,让他感到开心、幸福,自己也就很开心、幸福。幸福就是让身边的人都开心。

老师:“今天这节音乐课老师就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什么是幸福?你们能告诉我吗? (学生答)。

教学过程

老师:“在生活中,同学们有什么感到特别幸福的事情吗?谁能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学生自由说)

老师:“同学们,当你感到幸福的时候,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 (学生回答)

老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曲,听完后请告诉我这首歌里是怎样表达幸福的”?(肢体)

二、学习歌曲:

1、初听音乐,问:谁来告诉我?(拍拍手、跺跺脚、打打肩膀、握握手)

2、这些都是用肢体语言来表示的,对吗?

3、揭示课题:“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唱这首美国儿童歌曲《幸福拍手歌》。” (板书课题)

4、请同学们看着歌单,听一遍这首歌。

要求:(可跟着歌曲的节拍随意做做动作,但是嘴巴不能发出声音)问:这首歌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5、板书×.×节奏型,解释并学习。

6、老师按节奏读歌词。

要求:学生仔细听并仔细看歌词。

7、老师:“同学们能不能按照节奏读一读歌词呢?”

要求:学生试一试。哪些句子读的不好,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8、学生跟录音范唱轻声唱一唱。要求:积极唱好×.×节奏。

9、老师伴奏,学生跟唱全曲。

要求:(1)学生听好前奏,听老师喊拍起唱。

(2)解释弱起,开始的这一拍要唱的弱一点。重音在小节线的后面。

(3)这一遍歌唱中不做动作。

10、完整演唱歌曲

三、创编歌词

1、“同学们唱得真好,你们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达自己幸福的情感与心情吗?”让我们自己当一回小小作词家,编一段歌词唱一唱好吗!(一段)

2、自由讨论

3、学生上来唱,其他的同学配合做动作。

四、小结

时间过得真快,马上就要下课了,老师想在歌声中结束我们的这节音乐课好吗?记得,要配合我的歌声做动作哦: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点点头,

如果幸福的话一起说声再见吧,那么大家都一起说再见。

五、聆听

生日快乐变奏曲

第二课时

学唱新歌《阳光牵着我的手》

(一).教师导语:同学们,今天老师能和大家一起度过这愉快的40分钟,我感到特别高兴,那就让我们拍手来感受这一时刻吧。

(二).师生共同演唱:《拍手拍手》

学生随音乐有感情地哼唱歌曲,并手拉手进行肢体活动.

(三).学唱新歌《阳光牵着我的手》

1.教师导语:同学们,在家里是爸爸妈妈牵着我们的手,给了我们无数的关爱和照顾,在学校是老师同学牵着我们的手,给了我们更多的教诲和帮助,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阳光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那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歌曲《阳光牵着我的手》,在歌中找到答案好吗?

2. 感受与鉴赏

(1)第一遍聆听:学生回答(阳光给了我们温暖和幸福……)

(2)第二遍聆听:感受歌曲情绪(欢快、充满活力)

根据情绪和旋律的变化感受歌曲的段落划分,并有感情的朗读歌词,了解歌曲内容。

(3) 第三遍聆听:随范唱录音用“la”轻声哼唱旋律。

3.学唱歌曲

1)通过聆听录音和钢琴指导唱准2、4、7。

2)教师通过演唱旋律来指导学生唱准符点八分音符和四分

休止符。

3) 整首歌曲在学唱中指导: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采用师帮生的方法唱好四分休止符及四分附点节奏,解决5的八度音准和2、 4、7。

三、歌曲处理

1.学会歌曲后,学生再次谈谈对歌曲的理解,说一说你在生活和学习中有哪些事使你感到幸福和快乐。

2.欣赏歌曲:《多么快乐多么幸福》

师生随音乐边唱边表演。

3.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及伴奏型为歌曲后两拍伴奏。

学生通过创作和敲击进一步理解音符时值并准确的表歌曲

4.带着欢快、活泼的情绪边用乐器伴奏边准确有表情的演唱。

四、音乐拓展

1.师导语:同学们,表达幸福的方式很多,每当你们幸福的时候,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

2.生回答:略

3. 师导语: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你们感到幸福和快乐吗?那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4.表演:《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

聆听祝你快乐

小 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签 名

学 科

教学

内容

教学

目标

音 乐 备课教师 授课时间

第 周 月 日

第八课龙里格龙

1、能用和谐的声音演唱二部合唱《龙里格龙》,并能准确表现歌曲的力度变化。

2、能积极认真地参与各项音乐活动,感受京剧音乐的美。

教学重点唱好二部合唱《龙里格龙》。

难点

教学方法听唱法

与手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上节课了解的京剧的基本知识。

教后

三、京剧的四大行当

修改

1、师:京剧根据人物的性别、个性等把人物分成四大类,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大行当,你们知道是哪四大行当吗?(生、旦、净、丑)

2、CAI出示图片,说说行当的门类,教师简要介绍。

“生行”一般指男性演员,在每个行当里,不同年龄职业的人物又有不同的行档名,比如:老生、小生、武生;

“旦行”是指女性角色,年龄大的叫老旦,年纪轻、性格较活泼的叫花旦;

教学过程 “净行”指“大花脸”,就是我们介绍过的有脸谱的角色。

“丑行”是指诙谐滑稽或小奸小恶的人,就像画面上这位《水浒传》中的时迁一样。

3、演一演。(请学生上台演一演各种行当的人物)

四、京剧的表演形式

1、师:京剧不仅在角色上内容丰富多彩,还有形式多样的表演形式。“唱、念、做、打”就是京剧中的“四大工夫”。

唱——演唱;念——念白,具有音乐性,像唱歌;做——只表演,不出声,有节奏性,像舞蹈;打——打斗时的表演动作。

2、欣赏与分辨。

1)CAI播放视频:京剧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2)交流:这段戏里有几个角色?出现了几大工夫?(两个角色:铁梅、奶奶。铁梅是花旦,奶奶是老旦。出现了唱、念、做三大工夫)

3)模仿这段戏里的唱、念、做。

3、模仿四大工夫中的“打”。

请两个学生上台表演:我砍、我挡、我刺、我闪、我扫、我跳。

4、CAI播放视频:《孙悟空打闹无底洞》中武打戏的片段。

师:在这场戏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精彩的打斗表演,人们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的精彩表演,都是在台下用汗水和泪水换来的。

五、唱一唱《龙里格龙》

1、CAI播放《龙里格龙》,教师带领几个学生表演京剧中的走圆场。

2、再听歌曲,说说听后感。

师:歌曲《龙里格龙》是利用传统京剧音乐素材,采用现代歌曲创作手法创作的一首“京歌” 。音乐风格既有京剧传统的神韵又有时代精神。演唱它将给大家带来一种愉快而又别具一格的京剧音乐体验。

3、三听歌曲,思考:歌词和曲谱有什么特点?

4、唱曲谱。

分声部视唱后进行合唱。

5、唱歌词。

6、教师指挥进行合唱。

7、评价。

六、聆听《夜深沉 》

小 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签 名

2016—2017年最新人音版四年级上册小学音乐教案全套(表格教案)

本文发布于:2024-02-09 06:43: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7432187478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2016—2017年最新人音版四年级上册小学音乐教案全套(表格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2016—2017年最新人音版四年级上册小学音乐教案全套(表格教案).pdf

标签:歌曲   学生   音乐   演唱   曲调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