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8日发(作者:好课件)
第11课 水墨画鸟
(1)认知目标:熟悉国画工具材料,感知水墨画独特的美。
(2)操作目标:学习用水墨的点、线、面以及墨色的浓淡变化进行鸟的动态造
型,体验笔墨的趣味。
(3)情意目标:培养学生对水墨画的审美情趣以及对祖国传统国画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用浓淡不同的点、线、面来表现自己喜欢的鸟。
教学难点:水分、墨色的掌握以及破墨法的应用与要表现的形象相结合。
教师准备:毛笔、墨汁、宣纸、调色盒、国画颜料、水怀,水墨画图片。
学生准备:毛笔、墨汁、宣纸、调色盒、国画颜料、水杯。
一、任务呈现
1、(课件播放鸟叫声)师:听!这是谁在歌唱?
【突然出现的鸟叫声既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又能直入主题。】
2、师:春天,是鸟与花的季节。这时节,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到处都有鸟的欢歌笑语。它们五光十色,成群结队,上下翻飞,婉
转啼鸣,在蔚蓝的天空中留下了许多的倩影。
【优美的语言带学生进入诗意的水墨境界。】
3、师:同学们,你知道鸟长什么样子吗?请拿出记号笔和老师一块儿快速的勾勒一只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简笔画鸟。)
【教师的直观演示让学生一学就会,由简单入手,深入浅出。】
4、师:当我们笔下的鸟都飞进大自然,会是怎样的呢?(课件欣
赏鸟的图片。)
5、师:你能给大家学一学某种鸟的姿态吗?(学生学做鸟的姿态。)
【课堂动静结合,给学生活动的空间,想象的空间。】
6、师:其实,自然界中鸟的种类何止这些呀,你还知道哪些鸟呢?
(学生讨论后欣赏鸡、鸭、鹅图片。)
7、师:咦?为什么家禽也属于鸟类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8、师:那么,鸟的身体到底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大家一块儿来说一说。(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一环接一环的问题,层层深入,让孩子对“鸟”有更全面的了解。】
1、(教师画一个鸡蛋。)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吗?今天,老师也想让同学们来画鸡蛋,不过不是用平时的绘画工具,那用什么呢?一块儿先来看一个有趣的活动吧!
【设疑给学生带来悬念,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今天我们要用水墨来描画鸟。板书课题
二. 学研推进
2、(教师演示。) 师:这儿有一罐水、墨汁,老师用浸湿的毛笔蘸一些墨,滴入水中,再轻轻地晃一晃,仔细看,墨有了什么变化?(学生观察讨论。尝试用水墨工具画鸡蛋。)
【教师直观的演示加上生动的语言表达让学生感受到水墨的别样的情趣。在此基础上学生开始初次练习,充满了挑战。】
3、师:一会儿工夫,就有了这么多的鸡蛋,不但有大小变化,还有浓淡变化,你知道为什么有的浓,有的淡吗?(学生讨论后教师
总结:笔上水加的多墨色就变淡了,而水加的少,墨色就显得浓。)
【学生在练习的基础上再讨论对水墨在宣纸上的变化有了深刻的印象。】
4、师:同座位相互看看对方画的鸡蛋还像什么?(学生联想。)
【激发学生的想象,感受水墨的奇妙变化。】
5、师:听了同学们这么多丰富的想象,老师也忍不住想把某位同学画的鸡蛋变一变了!(教师示范在一位同学画的鸡蛋上添画,变成一只鸟。)
6、师:老师变出了什么?是一只小鸟。刚才那位同学画的鸡蛋变成了小鸟的身子,因为水墨在宣纸上渗化开来让老师不禁想起小鸟毛茸茸的羽毛!你是否也想用你画的鸡蛋来尝试变鸟呢?别急,让老师先告诉你一个小窍门。(课件欣赏添画出鸟的步骤图。)你们也来试试吧。
【教师的多重演示加上简便易学的方法带给学生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降低学生绘画的难度。】
7、学生画水墨鸟。教师巡回指导。
8、师:谁画好了?在刚才的绘画过程中你有什么经验想与大家分享吗?(学生讨论后教师强调:画眼睛、嘴巴、爪子的时候笔要干一些,墨可以浓一些,以免过于渗化。画脚时注意整个鸟的重心。)
【经验的交流分享即让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也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了成就感。】
9、师:要是不注意重心小鸟会怎样?(请一位同学到讲台前做游
戏——脚尖踮着,身体向前倾,那位小朋友很快就东倒西歪,站不稳了。这时老师指出,学生站不稳的原因是重心没有落在两只脚上,从而联系到画小鸟时也应该注重重心。)
【让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感受明白绘画的要点,巧妙化解难点。】
(三)欣赏感受
1、师:看了同学们笔下这只只稚拙的小鸟,让老师仿佛看见鸟圣洁的翅膀掠过蓝天,掠过碧波,掠过人们的头顶、心中,最后它们轻盈的身影也留在了画家们诗意的笔尖下。(欣赏水墨画鸟图片。)
【诗意的语句加上名家名作的欣赏带给学生一份视听的享受。】
2、师:看到这幅画,让我们不禁想到哪首诗呢?(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该算是古诗里写鸟的名句了吧。泛读中国古代诗篇,只要做个有心人,时时处处便总会寻到鸟的踪迹,就让我们来想一想有怎样一些精妙的诗句吧?
4、填空游戏: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
【游戏活动让美术课程与语文课程产生链接,既让学生感受到活动的乐趣也拓展了文学知识。】
(四)绘画创作
1、师:那么,今天你想表现哪种鸟呢?(同座位相互说一说。)
2、师:在动笔之前,让老师来给大家示范画一只鸟。(教师示范画一只“燕子”。)最后,还可以添画上一些背景,如花、树,或是把刚才那些精妙的诗句题在画面较空的地方,或是题写上自己的名字!
【先画鸟——再添画背景——最后题写诗句、落款。教师步骤分明的演示示范,让学生“有法可依”、“有法可循”。】
3、(教师出示学生范作供参考。)师:相信你们也能用手中的笔墨表现出栩栩如生的鸟!
4、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播放古筝背景音乐。)
【学生伴随着优美的古筝曲作画,整个课堂充满诗情画意。】
三、效果评价
1、作业展评:“鸟的天堂”里贴着学生们一张张水墨淋漓、充满着遐想的画。师:让我们来欣赏大家的作品吧,你最喜欢哪一幅呢?为什么?(学生互评。)
2、师:可以看看大师的画做个比较,找找哪儿画得好,哪儿没画好。(学生自我评价后老师点评。)
【在纯黑的背景板上展示学生作业,更凸现水墨画的意境。借用名作“鸟的天堂”作为展示区的标题,学生既熟悉又与所画主题契合。】
1、(出示两幅花鸟画。) 师:老师这儿还有两幅关于鸟的画,你能
根据画的内容给它们起个名字吗?(鸳鸯戏水、喜鹊报春。)
2、师:其实,在中国传统的水墨花鸟画中,有关鸟的典故也是极善极美的,如:孔雀开屏,大雁传书、龙凤呈祥、大鹏展翅……它们给了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课后,你们也可以尝试借用这些典故来绘画!
【拓展欣赏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也了解到众多成语里蕴藏的“鸟”。总结部分延续了整个课堂诗意的氛围,突出强调了中国画的独到之处,激发学生对中国画的热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使课堂在浓浓的情感中划上圆满的句号。】
本文发布于:2024-02-08 21:10: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73978092630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第11课 水墨画鸟1.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第11课 水墨画鸟1.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