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

更新时间:2024-02-08 14:59:19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8日发(作者:吉姆柯林斯)

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

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

座落在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苍洱景区的中心,背靠秀美的苍山,东临碧波万顷的洱海,东距大理古城1.5公里,北距大理三月街会场0.5公里,距崇圣寺三塔2公理,是为《天龙八部》影视剧拍摄投资兴建的一个大型影视拍摄基地。

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占地面积700余亩。主体建筑有城墙、城门、皇宫、王府、大理街、女真部落、西夏城等,按照大理特色,宋代特点,参照《清明上河园》,影视拍摄与旅游风光相结合的原则来建,是大理又一个较大规模的旅游景点。

高人侠士多生活在山林野外,名山大川,所以大凡武侠剧中,风景总会占去很大的比例, 作为吸引观众眼球的一大法宝,《天龙八部》剧中风景最大亮点就是云南的大理,吸引了无数游客到大理寻找南帝行踪,探《天龙八部》之源。置身影视城,仿佛穿越时空回到宋代回到天龙八部的武侠江湖、追踪美丽的王语嫣,古灵精怪的阿紫温雅多情的段誉豪气干云的乔峰„„

穿着古装行古礼,在慈圣宫、镇南王府、瑞福宫、南院大王府、灵鹫宫里走走,是不是很吸引人?圣慈宫和"宋城"市井街,还可以观看到南诏宫廷乐舞及皮影戏、踩高跷、抛绣球等民俗文艺展演。还可以参加一年一度的大理"三月街"等民族节日,参加赛马、灯会等活动。英雄美女都在这里找到了梦寐以求的乐土,快活人间!

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简称榆城,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据文献记载,它“规模壮阔”,方圆12里,城墙高2丈5尺,厚2丈;东西南北各有一城门,上有城楼,分别称做:通海、苍山、承恩、安远;城的四角还有角楼,也各有名称:颖川、西平、孔明、长卿。城墙的外墙为砖,上列矩谍,下环城沟。城内市井俨然,布局呈棋盘状,从南到北有5条街,从东到西有8条巷。当然,这些建筑今天多数已荡然元存,有的还依稀可见,现在,保存下来的还有南北城的部分城墙。1982年,重修南城门,门头“大理”二字是集郭沫若书法而成。

城内主大街纵贯南北;街道两旁青瓦屋面,民居、商店、作坊相联,一派古朴风貌。值得一提的是,典型的白族民居一般为“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所谓“三房一照壁”,即每户院内均有一正房。两厢房;正房对面是一面墙壁,每当下午至傍晚阳光照耀在这一墙壁上再反光到院内,把整个院落都照得明 亮。故称“照壁”。这种情况,在风城下关更为明显,为避偏西大风,那里正房多坐西朝东。所谓“四合五天井”,即四面都是房子,四个角交接处分别有四个小大井,加上院中央的大天井,共五个天井。

装饰是白族民居建筑的又一特点,十分注重门楼,飞檐翘角,斗拱彩画,颇具特色,门窗、照壁多用剑川木雕、以及大理石,彩绘和水墨画装饰,工艺精致,清新典雅,在西南民居建筑中,堪称一流。

大理居民都爱花。这里有“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之说。多数民居院内都有花坛,种植山茶花等多种花木。每年农历二月十四日朝花节,家家户户把自己的盆栽花木摆在门口,搭成“花山”,招引四方来人欣赏。由于爱花,人们还以花来给女孩子命名。“金花”是白族姑娘的美称,大理也被誉为“金花的故乡”。大理古城是古朴幽静的。城内溪水流淌,使人倍感清新。隐没在街巷深处的花园茶社是游人休息的佳所,新辟的洋人街更成为外国游客聚汇之处,具有白族特色的小吃,著名的“三道茶”都使人感到别具情趣。

西云书院建于1873-1875年,原为云南提督杨玉科私人府第,后来杨被人弹劾,其府第遂改为书院,这是白族民居式建筑,共有房舍百余间,规模宏大,气派壮观。院内保存的“西云书院碑”,全文5千余字,为杨玉科所撰,对研究杜文秀起义及清末大理历史,颇有价值。

大理城街道两旁有无数卖大理石制品的摊店。大理石因产于大理而得名。苍山十九峰,峰峰皆有大理石,大理石石质细腻,光泽晶莹。花纹奇异,色彩斑斓,它的开发利用远在唐代南诏就已开始。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浮雕。栏板,毛主席纪念堂的毛主席坐像,昆明西山聂耳墓的聂耳雕像等,均为大理石(汉白玉)雕制而成。这些摊店中的大理石工艺品,条屏、笔筒、花瓶等等,其品种花色之多,琳琅满目。到大理古城旅游,如果时间允许,您不妨在这里住一个晚上,这里有很多民居似的旅店,完全按照白族传统建造,价钱也不算贵,服务也还不错。住在这里,晚上到街边的白族居民家中走一走,同他们聊阵天,应该是一种有意思的选择。

苍山

苍山,又名点苍山,因其山色苍翠,山顶点白而得名,是云岭山脉南端的主峰,由十九座山峰由北而南组成,北起洱源邓川,南至下关天生桥。苍山十九峰,巍峨雄壮,与秀丽的洱海风光形成强烈对照,其峰自北而南依次为:云弄、沧浪、五台、莲花、白云、鹤云、三阳、兰峰、雪人、应乐、观音、中和、龙泉、玉局、马龙、圣应、佛顶、马耳、斜阳。这些山峰,海拔一般均在3500米以上,有七座山峰海拔高达4000米以上,最高的马龙峰海拔4122米。苍山十九峰,每两峰之间都有一条溪水奔泻而下,流入洱海,这就是著名的十八溪,溪序为:霞移、万花、阳溪、茫涌、锦溪、灵泉、白石、双鸳、隐仙、梅溪、桃溪、中溪、绿玉、龙溪、清碧、莫残、葶溟、阳南。

苍山云景变幻万千,其中最有名的是“望夫云”和“玉带云”。望夫云每年冬春季节常出现于玉局峰顶,这云出现后洱海随即狂风大作掀起阵阵惊涛骇浪,渔船不能出海,因此望夫云又被称为“无渡云”。玉带云不仅妩媚动人,而且按白族农谚所说,她还是丰收的预兆:“苍山系玉带,饿狗吃白米”。

经夏不消的苍山雪,是素负盛名的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一,也是苍山景观中的一绝。寒冬时节,百里点苍,白雪皑皑,阳春三月,雪线以上仍堆银垒玉。最高峰马龙峰的积雪更是终年不化,盛夏时节山腰以上苍翠欲滴,而峰巅仍萦云在载雪。

苍山的森林也自成景观。这座四季苍翠的山,山下而上形成幼林草地带、松林栎林带、冷杉杂木带、高山草地带,具有层次分明的高山景观和变化有致的季相景观。

南诏文化城

南诏文化城仿造南诏、大理国的宫殿与民居建筑的风格,设城门、莅信宫、观音市、舞乐厅、御苑等建筑设施。前殿后苑,城门雄伟,宫殿巍峨。 莅信宫为南诏王的金殿,气势雄伟,金碧辉煌,有唐代建筑风格。大殿内设有丹墀、龙椅、旌旗、羽、凤辇等仪仗以及金瓜、银斧等十八般兵器;它以《大理国梵像卷》中“利贞皇帝礼佛图”为依据,用蜡像制作国王、王纪、文武大臣、宫女、太监、侍从的造像;同时还扮演南诏王、王纪、宫女等,模拟“南诏王登殿”、“南诏

王出巡”等仪式。游客也可身着南诏王、王妃的服饰,享受帝王的礼仪,体验王宫的宫廷生活。

在两厢的艺术陈列室里,用蜡像陈列“白王祭柱”、“火烧松明楼”、“天宝战争”、“苍山会盟”等故事,让人们了解南诏的历史。“观音市”为前店后厂的民间作坊,营业人员装扮成南诏的工匠,模拟大理石、木雕、扎染、刺绣、画坊、药店、当铺、古玩、茶室、酒店等经营,以展促销,再现南诏时代的“三月街”。“南诏舞乐厅”举办盛大的宫廷宴席,演出南诏的宫廷舞乐,品味大理的名特食品,既饱眼福,又饱口福。“御苑”为南诏的御花园,流水、碧池、奇花、珍禽、异兽各有情趣,使人不出城郭而领略山林之美,鸟兽之奇。

总之,“南诏文化城”是云南最大的蜡像馆,中国南诏文化第一城,集参观、游览、展示、娱乐、饮食、商贸为一体,多功能、高品位的文化旅游项目。为展示南诏的风采,增加游客的情趣,南诏文化城每日早晚还将举行“开城”和“升灯”仪式,热情接待四方佳宾!

洱海

是一个风光明媚的高原湖泊,素以“高原明珠”著称。呈狭长形,从空中往下看,洱海宛如一轮新月,静静的依卧在苍山和大理坝子之间。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泛舟洱海,那干净透明的海面宛如碧澄澄的蓝天,给人以宁静而悠远的感受,让人领略那“船在碧波漂,人在画中游”的诗画一般的意境。

湖内有“三岛”、“四洲”、“五湖”、“九曲”之胜。三岛:金梭岛、赤文岛、天儿岛;四洲:青莎鼻、大贯础、鸳鸯、马帘;五湖是:南塘湖、北塘湖、联株湖、龙湖、波洲湖;九曲是:莲花曲、大激曲、皤肌曲、凤翼曲、萝肘曲、牛角曲、波垠曲、高岩曲。洱海还有许多美丽的海湾,其中较大的有海东湾、挖色湾、康榔湾、双榔湾。尤以海中"三岛,使洱海变得更加绮丽。

金梭岛:位于洱海东部,是三岛中最大的岛,四面临水,高出水面约250公尺,南北长约800公尺,东西宽约100多公尺,中部低而南北偏高,形似一支织布的梭子,故名金梭岛。据《蛮书》记载,南诏王曾在岛上建避暑行宫,至今还能见一些残砖断瓦。现在岛上有200多户人家,以打渔为业。

玉玑岛:由金梭岛往北约10公里,是一座秀丽的小岛,高出海面只有4公尺左右,全岛似一块巨大的岩石构成,孤伶怜的伫立水中,岛上建有观音阁,因此有"小普陀"之称。

赤文岛:位于洱海东北面,树木葱郁、群鸟栖息,衣着鲜艳的白族渔姑出没波光树影之间,风光迷人。是一座奇妙的半岛,它紧靠海岸,有一条窄长的通道伸进海里,顶端耸起一座圆形的岛屿,形如一把巨勺。岛上有白族渔村,名"天生营",房舍都掩映绿树丛中。半岛以庞大的石灰岩构成,洞穴纵横,洞内石钟石乳壁立,又别具一种神秘的幽趣。

“洱海月”是大理四大名景之一。明代诗人冯时可《滇西记略》说:洱海之奇在于“日月与星,比别处倍大而更明” 。如果在农历十五月明之夜泛舟洱海,其月格外的亮、格外的圆,其景令人心醉:水中,月圆如轮,浮光摇金;天空、玉镜高悬,清辉灿灿,仿佛刚从洱海中浴出。看着,看着,水天辉映,你竟分不清是天月掉海,还是海月升天。洱海月为什么如此明亮?科学的结论是:一,洱海水质特别纯净,透明度相当高,其反光极强;二、洱海海面尘埃较少,空气清新,使得水天相映,月光更加明亮。此外,洱海月之著名,还在于洁白无暇的苍山雪倒映在洱海中,与冰清玉洁的洱海月交相辉映,构成银苍玉洱的一大奇观。 洱海水产资源丰富,盛产鲤鱼、弓鱼、鳔鱼、细鳞鱼、鲫鱼、草鱼、链鱼、青鱼 、虾、蟹等十余种。年产数十万斤,其中以弓鱼最为著名,身形长瘦,鳞细肉鲜,号称"鱼魁",是洱海的特产。水生植物有海菜花、菰(茭笋)、慈菇、荸荠等,珍稀水禽有棕头鸥、一翘鼻麻鸭、灰鹤、普通秧鸡、红胸田鸡、黑水鸭、彩鹬、凤头麦鸡、灰鹬、红嘴鸥、银鸥灰背鸥等34种;药用价值的有鸬鹚秋沙鸭、黑水鸡等15种

大理蝴蝶泉

位于苍山云弄峰下,距大理古城1公里。蝴蝶泉是一方形泉潭,潭中泉水清澈透明,四周围有大理石栏杆,两棵粗壮弯曲的百年合欢树浓荫覆盖。每年农历三四月间,成千上万的蝴蝶会飞到这里,景象十分美丽动人。届时,白族将在这里举行“蝴蝶会”。一些奇异的传说为蝴蝶泉增添了奇特的色彩。蝴蝶泉已被建为公园,园内还有一个收藏颇丰的蝴蝶博物馆。此外,登上这里的“望海楼”,可观赏景致极佳的洱海风光。

大理“洋人街”

大理“洋人街”位于大理古城护国路上段,青石板铺面,红山茶宾馆定为涉外宾馆,红山茶宾馆在古城护国路西段,由此,护国路便成为外国游客在大理的集散地。

中西风味店,珠宝店,古董店,扎染店,画廊各行各业随之兴起,铺面林立两侧,琳琅满目,目不暇接,成为中外有名的“大理洋人街”。

大理崇圣寺三塔

大理崇圣寺三塔,由一大二小组成。大塔又叫千寻塔。千寻塔与南北两个小塔的距离都是70米,千寻塔高度是69.13米,为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一共有16级,属于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 塔身内壁垂直贯通上下,设有木质楼梯,可以登上塔顶从了望小孔中欣赏大理古城全貌。千寻塔矗立在两层高大的台基上,塔前朝东的照壁上 大家所见的"永镇山川"这四个苍劲有力的石刻汉字,每字高1.7米,为明黔国公沐英之孙 沐世阶所写。之所以写这四个字,原因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大理地区历史上水 患多,恶龙作怪,因此要治水就要先治龙,可龙唯独只尊敬塔畏惧大鹏。因此只要塔和塔 上的大鹏金翅鸟存在,龙就不敢作恶,水患当然也就减少了。另一种说法是,明朝时,地处 边疆的大理地区已成为其版图,为了充分表达对这块版图的坚守之意,在屹立不倒的塔基上 "题字刻碑"就再合适不过了。

千寻塔开始修建的时间一般认为是南诏劝丰佑时期(公元823年~859年)。修建千寻塔的方法 传说有多种,其中的一种叫"土层掩埋法",也就是由塔基开始,每修好一级塔,就用土层 掩埋一级,并把土堆压成一个斜坡形的土台子,这样就大大方便了运送建筑材料和修建上一 级塔,等到大塔封顶时,土台的斜坡已延伸数里远,接下来又一层一层地挖去埋塔的土层, 直到完全显露出整座塔。

三塔中,南北两座小塔高度相同,都是42.19米,各有10级,是一对八角形密檐式砖塔,八层以上为实心,八层以下则为空心。外观轮廓线象锥形,属典型的宋代建筑风格。根据相关史料推断,南北小塔建造于大理国段正严、段正兴时期(公元1108~1172年)。现在我们看到的两座小塔已偏离了垂直线,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倾斜状态,但大家不用担心,因为它们就这样已经倾斜了四百多年。

如果仔细仰望三塔,我们不难发现,千寻塔每级四面都有拱形龛,也就是常说的供奉神佛的小阁子。相对的两龛内供有佛像,另外两龛则作为窗洞直通塔心。而南北小塔,每级的八方 都有形状各异的塔形龛,各层塔身都有浮雕作为装饰。崇圣寺三塔的级数都为偶数,而其他地方佛塔的级数一般都是奇数。

崇圣寺三塔,从修建至今,除经历上千年风吹雨打和日晒之外,还经历过30余次强地震的考验。其中,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地震,大理古城房屋绝大部分倒塌,千寻塔也折裂如破竹,可十天后 竟奇迹般自行复合如初。1925年的大地震,城乡民房倒塌达99%,可千寻塔只震落了顶上的宝刹。这对于没有石基而直接在土基上修建的三塔来说无疑是一个奇迹。

崇圣寺及三塔建成后至明代,寺院保存完好。史料记载其规模基方七里,三阁七楼九殿,房 屋八百九十余间,有佛一万一千四百尊。大理国时曾有九个国王禅位为僧,任崇圣寺住持。在佛教盛行的大理国时期,百姓不论贫富,家家户户都有佛堂;不论男女老少,都手不释数珠,因此大理国有"佛国"之称。而崇圣寺又有"佛都"之誉,即所谓"南中梵刹之胜在苍 山洱水,苍山洱水之胜在崇圣一寺",而寺中的三塔、鸿钟、雨铜观音、证道歌碑和佛都匾 、三圣金像,被视为五大重器--五大宝物。直到明代,李元阳组织重修崇圣寺时,寺中五宝还保存完好。南诏建极十二年(公元871年)所铸造的寺内鸿钟,徐霞客曾在《滇游日记》 中这样写道:"钟极大,径可丈余,而厚及尺,其声闻可八十里。"因而"钟震佛都",曾成为大理著名的十六景之一。寺内的雨铜观音,庄严静美,细腰赤足,造型精妙。相传在殿 内铸造高三丈的观音,铸到一半时铜已用完,这时天上下了一场铜雨,人们便收集这些如珠 铜雨才铸完了观音,故名雨铜观音。寺内的巨钟后来毁于清咸丰同治年间, 雨铜观音毁于十年文革,证道歌碑和佛都匾毁坏时间不详。现在寺内的钟楼和雨铜观音殿是 近年才重新修建的。重铸的建极大钟,由北京古钟博物馆据史料设计,由南京晨光机器厂铸造。钟高3.86米,直径2.138米,重16.295吨。目前为中国第四大钟,云南第一大钟。

1961年3月,崇圣寺三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至1981年, 国家文物局拨款43万元对三塔进行了历时三年的维修与加固。在这次维修与加固中,有两项 重要发现:一是三塔的基脚不是石基而是土基,二是清理出佛像、写本佛经等珍贵文物680 余件,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丰富、最重要的一批南诏、大理国时期的文物。这些文物成为 研究南诏和大理国历史的实物资料。在南诏和大理国时期,藏传佛教、印度密教和禅宗(中原地区)等宗教文化曾在大理得以交汇与融合。

雄奇的崇圣寺三塔还在80年代衍生出一个三塔倒影公园。公园占地27亩,有水面积达十余亩 。公园坐北向南,背靠一公里许的崇圣寺三塔,以园内的潭水能非常清晰地倒映出三塔丰姿 而得名。园内建筑有体现白族民居的楹联照壁,有题诗刻赋的大理石碑亭,有影摇水中的漾波亭。园内种植有各种茶花、缅桂、杜鹃等众多异草奇花。游人置身三塔倒影公园,或吟诵诗词楹联,或观赏百草花卉,或凝神水中三塔,或摄影留念佳景,都少不了陶然自得,以至流连忘返。三塔倒影,不仅妙在阳光灿烂的白天,而且还妙在月光如水的夜晚。

崇圣寺三塔和三塔倒影公园互为添辉,相与增色,从而成为最能代表大理形象的重要人文景观。

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

本文发布于:2024-02-08 14:59: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73755592476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大理   洱海   苍山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