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腾冲和顺古镇介绍

更新时间:2024-02-08 14:48:58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8日发(作者:宣传委员竞选稿)

云南腾冲和顺古镇介绍

云南腾冲和顺古镇介绍

和顺位于腾冲县城以西3公里处,和顺的名称源于"云涌吉祥,风吹和顺"的诗句,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一个文化发达,人杰地灵的地方。

和顺乡是著名的侨乡,历史上出过不少杰出的人物。走进和顺乡,古朴典雅的祠堂、月台、亭阁、石栏比比皆是,记载了繁盛一时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这里的风光如诗如画,许多电影导演、摄影师、画家都喜欢到这里取景画画。

景点信息

景区级别: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地址:云南腾冲县城以西3公里处

门票:每人次80元。一票通,各景点验票。(优惠规定:七十岁以上高龄老年证(无证凭身份证)、残疾证、现役证、1.3米以下儿童、和顺籍居民凭证免票,大、中、小学生半票(大学生指应届在校就读学生,函授生、博士生、硕士生除外),以上优惠规定仅限持证者本人。)

开放时间:全天

交通:

飞机:昆明乘飞机到保山或芒市后乘车到腾冲

汽车:

腾冲距昆明723公里,乘大巴直达需10---12小时

腾冲距保山152公里,车程4小时

腾冲距德宏芒市165公里,车程3小时

腾冲县城至和顺4公里,有面包车直达,也可以打的10元。

和顺景区内提供旅游车服务,每人次10元,镇内往返。

自驾车路线:

昆明—楚雄—大理—保山—腾冲—西行四公里至和顺。

景区内交通:

景区现有游览电瓶车8辆,可以根据不同的团体需要配备车型。实行统一调配指挥,并根据客源情况随时增减车辆,以保证旅游者的游览需要。春、秋、冬季营运时间为8:30—18:30,夏季营运时间为8:30—19:00,营运时间可根据团体要求提早或延迟。散客乘车实行全路段车辆招手即停,团体包车请提前一天预定。

游览路线:和顺图书馆——大月台 单程票价:5元/人

途经:刘氏宗祠(宗祠文化博物馆/和顺茶馆)、水上人家、元龙阁

联系电话:0875 - 5158998

投诉电话:0875 - 5158998

景区官方网站:/

景区相关服务设施:景区内停车场、厕所等服务设施齐全。景区内有和顺茶馆,饭馆有和顺人家、水上人家等。和顺古镇内分布有当地人家开办的客栈,推荐国光民居、总兵府客栈、田园居、顺利朝阳楼民居、老谢车马店等。

周边景区:云峰山、北海湿地、国殇墓园、滇缅抗战博物馆、弯楼子民居博物馆

景点地图

景点方位图

景点相关资料

和顺古名阳温暾,因境内有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更名“河顺”,后取“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和顺乡,现有人口6千余人。全镇住宅从东到西、环山而建,渐次递升,绵延两三公里。一座座古刹、祠堂、明清古建疏疏落落围绕着这块小坝子。乡前一马平川,清溪绕村,垂柳拂岸,夏荷映日,金桂飘香,让人留连忘返,民国代总理李根源有诗赞和顺:“绝胜小苏杭”。

景区内的主要景点

陷河

即以生物多样性为特征的湿地。因其人行其中极易陷入,被和顺人形象地称为陷河。和顺陷河水草丰茂,野鸭水鸟嬉戏其间。泛舟其中,田园野趣,令人沉醉。和顺游子有词云“家乡好,最好陷河头,绿柳丛中穿紫燕,红莲塘畔卧青牛,结伴泛孤舟。”

和顺图书馆

和顺图书馆的前身是清末和顺同盟会员寸馥清组织的“咸新社”和1924年成立的“阅书报社”,后经海外华侨和乡人捐资赠书,于1928年扩建为图书馆,1938年

新馆舍落成。迄今有藏书7书万多册,古籍、珍本1万多册,内有胡适、熊庆来、廖承志、李石曾等诸多文化大家的题字。有“在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的美誉。

艾思奇纪念馆

艾思奇(1910年—1966年)原名李生萱,是我国现代著名哲学家。他青年时代所写的《大众哲学》和《哲学与生活》两部著作,曾引导了无数青年走上革命道路。“艾思奇纪念馆”院内串楼同栏,点缀西式阳台。环境清幽典雅,中西合璧的房屋建筑风格独具。

百岁坊

和顺百岁坊有三座,水碓李德贵妻百岁石牌坊、贾家坝贾李氏百岁木牌坊,东山脚许廷龙百岁木牌坊。其中,贾氏百岁木牌坊中门门楣有云南省都督蔡锷题书“民国人瑞”、水碓李氏石牌坊上有云南省主席唐继尧题写的“天姥峰高”。百岁坊是和顺人家长寿的象征,也是和顺一景。和顺共有牌坊9座,可惜均毁于“文革”。

改革开放后,新建、恢复了和顺顺和、文治光昌、冰清玉洁、盛媺幽光四座牌坊。柏联集团在2005年5月1日前恢复三座。

龙潭

和顺龙潭为地下涌泉形成,潭方数十亩,碧波荡漾,水体澄澈,游鱼可数,潭周边以精美石栏饰之,潭中石亭翼然,潭畔古木苍天。元龙古阁临潭而建,阁身倒映潭中,如诗如画,为和顺侨乡一胜景。传说古时和顺有龙为患。和顺先民修潭敬龙,因此风调雨顺。

滇缅抗战博物馆

滇缅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远征军和中国驻印军与美、英盟军歼灭日本侵略者的战场,是中国人民在近现代史上第一次将侵略者赶出国门的战斗。

滇缅抗战博物馆馆址是当年远征军反攻腾冲指挥部的旧址。滇缅抗战博物馆是我国第一个民间出资建设、民间收藏、以抗战为主题的博物馆。

6000多件文物、1000幅老照片,不乏珍品、绝品。其中39件曾作为中美友谊的见证随江泽民访美。博物馆分5个部分:山河破碎、悲壮远征、沦陷岁月、剑扫烽烟、日月重光。通过大量老照片、纪录片、史实资料、油画、连环画等,和馆藏文物一起,真实再现了那段历史。

博物馆2005年7月7日开馆,原中国国民党党主席为博物馆题词,央视《面对面》栏目破例在这里制造了三期节目。接待了五十余位当年参加过滇缅抗战的美国老兵。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弯楼子民居博物馆

“弯楼子”因楼房沿巷道的曲线修砌,所以和顺人形象地把它称为“弯楼子”。“弯楼子”不仅是一座民居,也是著名商号“永茂和”的李氏家族代称。“弯楼子”民居为三进三房一照壁的庭院组合式建筑群,现被辟为“民居博物馆”。

“永茂和”商号是经商致富的代表,在腾冲商界有“东董西董弯楼子”之称誉。

清道光年间商号主人到缅甸经商谋生,逐渐发展成为跨国商号,总号设在缅甸曼德勒,国内上海、拉萨、昆明、下关、保山、腾冲等地设有分号,商号历经五代人,有100多年的辉煌历史。

双虹桥

和顺村头小河绕村而过,两座石拱桥跨河而建,形似双虹卧波,故名双虹桥,据传建于清道光年间。两桥造型精美,桥畔绿柳成荫、红莲映日,村妇捣衣之声不绝;桥下群鸭戏水,鱼翔浅底,一派高原水乡的恬美风光。

双杉

生长於和顺魁阁的两棵秃杉,已被云南《名木古树》列入保护名录。这两棵有着500余年树龄的杉树,一豪绅欲将其伐做棺木,激怒乡民。当时任云南第一殖边督办的李曰垓,率众护树,写下《双杉行》长诗,诗末一句“有敢伐者头可斫”,表现了和顺先辈保护自然环境的强烈意识,而双杉也因《双杉行》而名闻天下。

和顺文昌宫

文昌宫建于清代道光年间,是和顺文化的摇篮,曾是1940年由华侨捐资创办的益群中学旧址。由大殿、后殿、魁星阁、朱衣阁、过厅、两厢、大门及最前面的大月台组成,左右楼阁下镶嵌的《和顺两朝科甲题名碑》记录了和顺历史上出了8个举人,403个秀才。殿阁雄伟、雕梁画栋、石栏回环,气势轩昂。现被辟为腾冲神马艺术馆、魅力名镇展厅。

中天寺

中天寺是腾冲著名的寺庙之一,始建于明代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清代扩建修葺,“文革”时拆毁数殿,仅存花园、厢楼二处。乡人按其旧置重新修复,现已较具规模,香火旺盛。“中天寺”匾额系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书。

洗衣亭

和顺前辈出国“走夷方”,时刻挂念家中的亲人。为了家乡妇女洗衣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从清光绪年间开始,逐步沿河修建6座形态各异的洗衣亭,是和顺最独特、最温柔的公益建筑。和顺还有凉亭7座,湖心亭2座,构成了和顺独特亮丽的景色。

千手观音古树群

和顺古镇自然生态优越,镇内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有近百棵,除了魁阁的两棵秃杉,位于和顺张家坡的千手观音古树群也颇具特色,古树群由七棵拔地参天的百年古樟树组成。其中五棵沿一直线而列,近观如绿色华盖,擎天巨伞,远望似千支手臂向四周展开,神似传说中的千手观音。

两棵古樟站立两旁,恰似观音菩萨的文殊、普贤弟子。从西往东看五棵古树分而列之,与远处的魁星阁相望,故又被称为“五子登科”。寄托了古代人们功名仕途的追求。 古树群下,一条历经数百年沧桑的火山石古驿道蜿蜒西去,与村前的捷报桥相连。一辈辈的和顺人先到千手观音古树群下许下祈福求财的愿望,然后从这条古驿道上怀揣着有朝一日能从村口的捷报桥上衣锦还乡的梦想,开始“走夷方” 。

元龙阁

元龙阁建于明代崇祯年间,清朝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重建,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道观。元龙阁前面为碧波荡漾,水体澄澈的龙潭,背后是名木古树参天的黑龙山。由山门、龙王殿、三官殿、魁星阁、观音殿组成,构思奇巧,结构紧凑,背靠青山,面临绿水,宛若人间仙境。阁内许多名家名联,愈加增添了元龙阁的高古气氛。

魁阁

和顺乡西南的石头山中林木葱郁,怪石嶙峋。魁阁隐藏期间,供奉魁星,民国代总理李根源曾在其中居住半年,留下了大量碑刻、诗文。蔡锷秘书长李曰垓为保护魁阁的古树而写的“双杉行”至今被人传颂。

月台

是形似月牙的建筑,是和顺建筑的特色,每一个巷口,或是公共建筑,或是大户人家门口必有一个月台,有的还有照壁以“遮蔽风水”,乡亲们在上面植树、置凳使月台作为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场所。

刘氏宗祠

刘氏宗祠建于清咸丰五年,建筑临溪伴水、布局错落有致、风格精致典雅,宗祠两侧园中植以梅兰竹菊,环境清幽,存有“永免钱粮”、“保我子孙”乾隆时的古碑和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昭烈帝刘备的三祖遗训碑;有目前国内最大的“家堂”(供奉祖先的神龛);宗祠内匾联、题词比比皆是,弥漫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内设和顺茶馆,这里可品到用当地龙潭水、栗炭火烹制的各色名茶,是品茗休闲、陶冶性情的首选之地。

世界雕版艺术的原生态与根——腾冲神马艺术馆

神马也叫甲马、神马,是中国民间进行祈福、禳灾、祭祀等活动时,用来焚烧的各种雕版印刷品的总称。神马艺术馆内共展出了303块神马雕版。其中清代道光以后的雕145块,民国雕版136块,当代版22块。从艺术上来展现了神马的雕版艺术价值。神马的雕版的拓版被众多政商名人收藏。

作为民间艺术家的创作,神马在艺术上达到了“法无定法”、“返朴归真”、“大象无形”的境界。被专家们认为是世界雕版艺术的原生态与根。2006年3月腾冲神马艺术被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选中,专家鉴定认为腾冲神马艺术雕版存世很少,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风俗文化

洞经,即大洞真经,此经典为两晋时期中国道教“上清派”所创,洞经除其深奥神秘的经文外,丝弦、管弦、吹奏、弹拨、打击等中国民族乐器伴奏。曲牌均为古老的宫廷音乐及道教音乐相混合,唱奏结合,并赋予一定的宗教仪式,庄重肃穆、文雅古朴。史载洞经是明代正统年间传入腾冲,历史上腾冲洞经极为普及,几乎所有乡村都曾有洞经组织活动。早在清乾隆年间和顺就有洞经的组织“桂香会”。 历史上弹奏洞经都是男人的专利,如今女子也可与参与,较之传统洞经,女子洞经更具独特韵味。

景点图片

云南腾冲和顺古镇介绍

本文发布于:2024-02-08 14:48: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73749381379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云南腾冲和顺古镇介绍.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云南腾冲和顺古镇介绍.pdf

标签:景区   洞经   神马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