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8日发(作者:西班牙大学排名)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对家庭的认知,理解幸福家庭的特点。
2. 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家庭。
3. 培养幼儿对家庭成员关系的理解,学会感恩爱护家庭成员。
教学准备:
1. 幸福家庭的图片和实物(家庭照片、健康蔬菜、温馨床铺等)。
2. 幸福家庭的视频或音频素材。
3. 与家庭成员相关的认知卡片(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
4. 班级幸福家庭展示板。
教学步骤:
引入活动:
1. 引导幼儿聆听一段描述幸福家庭的音频或观看一段幸福家庭的视频素材。
2. 向幼儿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幸福的家庭吗?”
探究活动:
1. 展示幸福家庭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
2. 带领幼儿一起讨论幸福家庭的特点,例如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和睦相处、彼此支持等。
3. 分组让幼儿一起绘制自己家庭的画面,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家庭。
4. 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和描述,让幼儿感受不同家庭的幸福。
拓展活动:
1. 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的家庭成员,并找出与他们有关联的认知卡片。
2. 导师幼儿使用认知卡片和情感表情,描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例如:“妈妈非常疼爱我,她总是为我做好吃的东西。”
展示活动:
1. 将幼儿的家庭绘画作品和描述贴在幸福家庭展示板上,形成一个幸福家庭的画廊。
2. 引导幼儿一起欣赏和评价其他小伙伴家庭的画作和描述,鼓励互相赞美和支持。
结束活动:
1. 和幼儿一起整理幸福家庭展示板,感受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2. 引导幼儿分享课堂中学到的感受,并帮助幼儿总结幸福家庭的特点。
评估活动:
1. 随堂观察幼儿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2. 观察幼儿绘画作品和描述,评估幼儿对家庭的认知和理解。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幼儿对家庭的认知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幼儿通过观察、描述和分享,更加了解自己的家庭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在展示和评论其他幼儿作品的过程中,幼儿学会了赞美和支持他人。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促进了幼儿的认知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幼儿的感恩爱护之心。
本文发布于:2024-02-08 13:25: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73699432626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有一个幸福的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有一个幸福的家.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