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2020~2035年)环境影响报告书

更新时间:2024-02-08 01:08:29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8日发(作者:拟古)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2020~2035年)环境影响报告书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2020~2035年)

环境影响报告书

2021年6月

- 1 -

目录

1 总则....................................................................................................................................... - 6 -

1.1 评价任务由来............................................................................................................ - 6 -

1.2 评价目的与原则........................................................................................................ - 7 -

1.2.1 评价目的......................................................................................................... - 7 -

1.2.2 评价原则......................................................................................................... - 7 -

1.3 评价范围、评价重点及评价因子............................................................................ - 8 -

1.3.1 评价范围......................................................................................................... - 8 -

1.3.2 评价时段......................................................................................................... - 9 -

1.3.3 评价重点......................................................................................................... - 9 -

1.3.4 评价因子....................................................................................................... - 10 -

1.4 环境功能区划.......................................................................................................... - 10 -

1.4.1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 - 10 -

1.4.2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 10 -

1.4.3 声环境功能区划........................................................................................... - 11 -

1.5 环境保护目标.......................................................................................................... - 11 -

2规划分析.............................................................................................................................. - 24 -

2.1规划概述................................................................................................................... - 24 -

2.2规划协调性分析....................................................................................................... - 24 -

2.2.1与区域发展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 24 -

2.2.2 与上层位总体规划相符性分析................................................................... - 26 -

2.2.3 与生态红线相符性分析............................................................................... - 35 -

2.2.4 《长江经济带战略环境评价市“三线一单”》(征求意见稿)相符性分析 39

2.2.5 与环保相关法规和规划的相符性分析............................................................ 39

3 现状调查与评价...................................................................................................................... 45

3.1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5

3.1.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5

3.1.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5

3.1.3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6

- 2 -

3.1.4 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7

3.1.5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 51 -

4 开发区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 - 51 -

4.1 上一轮规划实施情况.............................................................................................. - 51 -

4.1.1 规划实施背景............................................................................................... - 51 -

4.1.2 规划执行总结............................................................................................... - 52 -

4.2 开发强度对比.......................................................................................................... - 53 -

4.2.1 资源能源消耗情况对比分析....................................................................... - 53 -

4.2.2 污染物排放情况对比分析........................................................................... - 53 -

4.3 环境管理要求落实情况.......................................................................................... - 58 -

4.3.1 生态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的实施情况............................................... - 58 -

4.3.2 环境管理及监测体系落实情况................................................................... - 65 -

4.4 现存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整改建议........................................................................... 66

5 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8

5.1 环境影响识别............................................................................................................... 68

5.2 评价指标体系............................................................................................................... 71

6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5

6.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5

6.2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5

6.3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75

6.4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6

6.5固体废物处置与环境影响分析.................................................................................... 76

6.6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76

6.7土壤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7

7 资源承载力和总量控制对比分析.......................................................................................... 78

7.1 资源承载力................................................................................................................... 78

7.1.1 水资源承载力.................................................................................................... 78

7.1.2 土地资源承载力变化分析................................................................................ 78

7.1.3 能源资源承载力分析........................................................................................ 78

7.2 环境承载力................................................................................................................... 79

- 3 -

7.2.1 大气环境承载力................................................................................................ 79

7.2.2 水环境承载力分析............................................................................................ 79

8 规划方案综合论证和优化调整建议...................................................................................... 79

8.1 规划方案综合论证....................................................................................................... 79

8.2 规划方案的优化调整建议........................................................................................... 80

8.2.1 规划方案的优化调整建议................................................................................ 80

8.2.2 规划环评与规划编制的互动过程说明............................................................ 84

9 环境影响减缓对策措施.......................................................................................................... 85

9.1 推进清洁生产、倡导循环经济................................................................................... 85

9.2 大气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85

9.2.1 持续保持清洁能源结构.................................................................................... 85

9.2.2 严格排放限值.................................................................................................... 85

9.2.3 工艺尾气污染控制对策.................................................................................... 85

9.2.4 加强典型企业废气处理措施............................................................................ 86

9.2.5 强化企业废气排放监管.................................................................................... 87

9.3 地表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87

9.3.1 加强项目管理,实施源头控制........................................................................ 87

9.3.2 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 87

9.3.4 企业工业废水的综合利用和节水措施............................................................ 88

9.3.5 印染行业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88

9.3.6 水系、河道综合整治........................................................................................ 89

9.4 地下水和土壤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89

9.5 声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89

9.6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90

9.7 开展关停企业用地土壤评估整治............................................................................... 90

9.8 风险防范措施分析....................................................................................................... 91

9.8.1 开发区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体系建设............................................................ 91

9.8.2 地表水风险防治措施........................................................................................ 91

9.8.3 地下水风险防治措施........................................................................................ 92

9.8.4 大气风险防治措施............................................................................................ 92

- 4 -

9.8.5 区内企业风险防范措施.................................................................................... 92

10环境管控要求......................................................................................................................... 93

10.1生态环保红线及生态空间.......................................................................................... 93

10.1.1生态保护红线................................................................................................... 93

10.1.2生态空间........................................................................................................... 93

10.2环境质量底线.............................................................................................................. 94

10.3资源利用上线.............................................................................................................. 94

10.4环境准入清单.............................................................................................................. 95

11 公众参与................................................................................................................................ 95

11.1公众参与调查.............................................................................................................. 95

11.2公众参与结论.............................................................................................................. 95

12 环境影响跟踪评价计划........................................................................................................ 96

12.1 规划环境管理完善和能力建设方案......................................................................... 96

12.2 跟踪监测计划............................................................................................................. 98

12.3 环境影响跟踪评价计划............................................................................................. 99

12.4 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 99

13结论及建议........................................................................................................................... 100

13.1评价结论.................................................................................................................... 100

12.2建议............................................................................................................................ 100

- 5 -

1 总则

1.1 评价任务由来

工业园区于2002年正式成立,并于2006年2月经省人民政府以皖政秘〔2006〕22号《省人民政府关于设立合肥庐阳工业园区等省级开发区的批复》文件批准设立为省级开发区,核准面积为1km2。2008年1月取得省环保厅《关于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査意见》(环评函〔2008〕49号),园区主导产业为机械、医药、食品。

后期市区周边拓展空间利用不足,园区空间布局分散,形成了工业园区“一区三园的分散组团式发展模式。因此,2011年8月,由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20)》,2013年取得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工业园区扩区的批复》(皖政秘〔2013〕159号),总规划面积为由1km2扩大至14.33km2。

2012年9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委托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开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于2013年1月获得了省环保厅《关于工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函》(皖环函〔2013〕85号),园区主导产业为循环经济产业、绿色食品、生物制药。

2014年,工业园区更名为经济开发区(皖政秘〔2014〕26号),2016年,经济开发区更名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皖政秘〔2016〕130号),2017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更名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皖政秘〔2017〕35号)。

根据《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田营产业管理委员会等四个产业园管理委员会更名为科技园管理委员会的通知》(界编〔2018〕16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四个产业园更名为东城科技园、西城科技园、光武科技园和田营科技园。

2020年7月,取得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报告书技术审核意见》的函(阜环函〔2020〕218号),园区主导产业为循环经济产业、绿色食品、生物制药。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行的《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20)》已到期,需要结合园区产业发展实际编制新一轮总体规划指引园区下一步发展。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委托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高新区总体规划(2020~2035)》,规划面积为14.33平方公里,四至范围不变,修订园区产业定位。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导产业由“循环经济产业、绿色食品、生物制药”变更为“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具体四至范围分为四个部分:东城科技园范围:北至万- 6 -

福路,西至界光路,南至顺河街,东至界亳河徐寨路,规划总用地面积7.83km2;西城科技园范围:北至市域界限,西至锦绣路,南至园艺路,东至界亳河,规划总用地面积4km2;光武科技园范围:西以204省道为界,南至象井路、滨河北路,东至汉武路,北至纬一路,规划总用地面积2km2;田营科技园范围:西以204省道经三路为界,南至纬一路,东至经六路,北至华鑫大道,规划总用地面积0.5km2。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国务院第559号令),区域的开发利用规划,应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委托焓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对《高新区总体规划(2020~2035年)》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对该规划涉及的区域进行了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环境、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并与建设方、规划单位进行了多次研讨,在市人民政府、市生态环境局、高新区管委会等部门和单位的大力支持、协助和帮助下,编制完成《高新区总体规划(2020~2035年)环境影响报告书》,现呈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查。

1.2 评价目的与原则

1.2.1 评价目的

以改善环境质量和保障生态安全为目标,论证规划方案的生态环境合理性和环境效益,提出规划优化调整建议;明确不良生态环境影响的减缓措施,提出生态环境保护建议和管控要求,为规划决策和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1.2.2 评价原则

本次评价将遵循下列编制原则:

(1)早期介入、过程互动

评价在规划纲要编制阶段(或规划启动阶段)介入,在规划前期研究和方案的编制、修改、完善进行全过程互动,优化规划方案,提高环境合理性。

(2)统筹衔接、分类指导

评价的与省、市等上层位规划进行分析,结合开发区环境影响特点,开展环境管控要求分析,提出开发区规划三线一单,分类指导规划引进建设项目的布局和生态环境准入。

(3)客观评价、结论科学

评价选择的基础资料和数据真实、有代表性,选择的评价方法简单、适用,评价的结论科学、可信。

- 7 -

1.3 评价范围、评价重点及评价因子

1.3.1 评价范围

本次评价结合区域环境特征,根据规划内容和特点、污染物排放特征及相关导则规定,确定本次规划环评的评价范围为以园区规划范围为基础,大气环境、地表水等各要素环境影响评价范围适当扩展到周边区域,详见下表。

表1.3.1-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东城科技园)

评价类别

大气

地表水

地下水

声环境

固体废物

土壤

生态环境

社会环境

环境风险

评价范围

以园区为中心5×5km2区域

东城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中心沟上游500m至万福沟入颍河口下游1000m

区域地下水单元,约为20km2

园区内及边界外200m范围,包括道路交通噪声

开发区所涉及固体废物产生、收集、中转场所周围

开发区内已开发及未开发土地

规划区边界向外扩展1km的区域

规划区规划范围及其周边

规划区规划范围内及周边受影响的区域

表1.3.1-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西城科技园)

评价类别

大气

地表水

地下水

声环境

固体废物

土壤

生态环境

社会环境

环境风险

评价范围

以园区为中心5×5km2区域

市污水处理厂排污口回民沟上游500m至万福沟入颍河口下游1500m

区域地下水单元,约为20km2

园区内及边界外200m范围,包括道路交通噪声

开发区所涉及固体废物产生、收集、中转场所周围

开发区内已开发及未开发土地

规划区边界向外扩展1km的区域

规划区规划范围及其周边

规划区规划范围内及周边受影响的区域

表1.3.1-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光武科技园)

评价类别

大气

地表水

地下水

声环境

固体废物

评价范围

以园区为中心5×5km2区域

光武污水处理厂排污口入界亳河汇流处上游500m至入界亳河汇流处下游5000m

区域地下水单元,约为20km2

园区内及边界外200m范围,包括道路交通噪声

开发区所涉及固体废物产生、收集、中转场所周围

- 8 -

土壤

生态环境

社会环境

环境风险

开发区内已开发及未开发土地

规划区边界向外扩展1km的区域

规划区规划范围及其周边

规划区规划范围内及周边受影响的区域

表1.3.1-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田营科技园)

评价类别

大气

地表水

地下水

声环境

固体废物

土壤

生态环境

社会环境

环境风险

评价范围

以园区为中心5×5km2区域

田营污水处理厂排入倒流沟上游100m至倒流沟入颍河下游5000m

区域地下水单元,约为20km2

园区内及边界外200m范围,包括道路交通噪声

开发区所涉及固体废物产生、收集、中转场所周围

开发区内已开发及未开发土地

规划区边界向外扩展1km的区域

规划区规划范围及其周边

规划区规划范围内及周边受影响的区域

1.3.2 评价时段

评价时段对应规划期限,分近期(2025年)、远期(2030年)。

1.3.3 评价重点

从区域开发环评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和高度,结合本轮园区总体规划初步分析得出如下评价重点:

(1)规划方案分析:立足开发区目前的环境问题和可能制约其发展的环境因素,从产业结构与布局、发展规模、基础设施规划等的合理性,并提出相应调整方案;以及开发区建设与相关规划的相符性。

(2)环境影响评价:开发区扩区建设可能造成的大气环境影响、地表水环境影响、噪声环境影响、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等进行预测评价,从环保角度论证开发区建设的环境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3)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分析确定开发区大气环境的环境容量,以及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利用适宜性和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结合总量控制规划,研究提出合理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及保护建议,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环境保护目标的可达性。

(4)环境要素影响分析。重点分析园区布局、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布局对环境要素的影响,进而分析论证其环境合理性。

- 9 -

(5)提出优化调整建议和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在优化园区城市定位和布局的基础上,制定“三线一单”,明确空间管制、总量管控和环境准入等具体要求。根据上述分析的环境合理性论证结果,提出园区今后发展的产业结构、布局和发展规模的优化调整建议;针对评价推荐的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实施后所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提出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

(6)提出规划实施过程中环境管理的具体要求。针对园区产业结构调整,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角度,提出新进企业的环境准入要求及原有企业的升级换代建议,同时,提出区域性环境监测计划和跟踪评价方案。

1.3.4 评价因子

根据对开发区现状企业的调查筛选、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的现状调查、上一轮规划环评及相关环境标准,确定本次评价的评价因子,具体见表1.3.4-1。

表1.3.4-1评价因子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环境要素 现状评价因子 总量控制因子

NOx、SO2、烟(粉)尘、VOCs

COD、氨氮

TSP、PM10、PM2.5、SO2、NO2、CO、O3、氯化氢、甲苯、二环境空气 甲苯、非甲烷总烃、氟化物、硫酸雾、砷、铅、锡、镉、铬、锑、氨、硫化氢、二噁英

pH值、CODcr、BOD5、悬浮物、氨氮、溶解氧、总磷、总地表水环境

氮、六价铬、砷、铅、石油类、硫化物、挥发酚、色度

pH值、K+、Na+、Ca2+、Mg2+、CO32-、HCO3-、Cl-、SO42-、地下水环境 高锰酸钾指数、氟化物、铅、铬、镉、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总硬度、汞、砷、总大肠菌

声环境 Leq(A)

pH、铬、镉、汞、镍、铅、铜、砷;挥发性有机物(共27土壤环境

项)和半挥发性有机物(共11项)

1.4 环境功能区划

1.4.1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

开发区及其周边区域大气环境为二类区。

1.4.2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根据《省水环境功能区划》和相关管理要求,开发区内及周边主要河流水功能区划具体见表1.4.1-1。

表1.4.1-1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河流

回民沟

万福沟

颍河

环境功能

/

/

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

- 10 -

执行标准

Ⅳ类

Ⅳ类

Ⅳ类

界亳河

光卢沟

八一沟

倒流沟

中心沟

/

/

/

/

/

Ⅳ类

Ⅴ类

Ⅴ类

Ⅴ类

Ⅴ类

1.4.3 声环境功能区划

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开发区规划范围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域为2类声环境功能区;工业生产、仓储物流区域为3类声环境功能区;道路交通干线两侧区域为4类声环境功能区。

1.5 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现场调查以及市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建设规划等内容核实,评价区域不涉及特殊生态敏感区及重要生态敏感区,评价区域生态类型主要区内城市生态系统及区外农业生态系统,无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防风固沙等生态服务功能区。

本次评价通过现场踏勘与调研,确定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和生态环境等。评价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详见表1.5-1~1.5-4。

本次环评根据周边情况将园区周边约2500m内主要敏感点均识别作为大气环境敏感点。

两湾湿地公园为国家林业局2015年12月31日新批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林湿发〔2015〕189号),莲浦湖湿地公园为省林业厅2014年12月29日新批省级湿地公园试点(省自函〔2014〕52号),两湾湿地公园和莲浦湖湿地公园均为本次评价的生态环境敏感目标。两湾湿地公园功能分区图见图1.5-4,莲浦湖湿地公园功能分区图见图1.5-5。

- 11 -

表1.5-1东城科技园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表

环境要素

编号

1

2

3

4

5

6

7

8

环境空气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2

地表水

3

4

声环境 1

名称

吕寨村

郭洼村

肖庄村

靳寨乡

肖寨村

房庄村

刘寨

大沈村

随湾村

孙楼

杨树庄

姜湾村

郭路口

小王庄

任楼

温馨家园

和谐家园

市区

界洪河

万福沟

回民沟

颍河

坐标

东经

115.381422

115.375156

115.392408

115.400476

115.412149

115.420175

115.430474

115.412536

115.429659

115.423994

115.400777

115.396786

115.387087

115.374384

115.379663

115.394425

115.383911

115.367903

/

/

/

/

北纬

33.290180

33.279669

33.285230

33.300296

33.283400

33.279418

33.281893

33.256310

33.231149

33.223898

33.239190

33.226949

33.217651

33.224616

33.223252

33.245112

33.260616

33.261559

/

/

/

/

地表水环境

保护对象 保护内容(户/人)

居民

居民

居民

居民

居民

居民

居民

居民

居民

居民

居民

居民

居民

居民

居民

居民

居民

/

1500/4500

134/358

69/175

1800/5400

600/2400

500/1500

60/180

80/180

600/1800

1200/3600

86/335

400/1200

800/2400

350/1050

650/1950

2500/7500

3000/9000

83.4万人

小河

小河

小河

中型

/

- 12 -

(GB3838-2002)IV类

(GB3838-2002)IV类

(3095-2012)二级

环境功能区

相对开发区方位

W

W

N

N

N

N

NE

NE

SE

SE

S

S

S

S

S

W

W

/

/

/

S

/

与开发区边界最近距离/m

与东城科技园距离1600m

与东城科技园距离571m

东城科技园内

与东城科技园距离1714m

与东城科技园距离800m

与东城科技园距离514m

与东城科技园距离1429m

与东城科技园距离971m

与东城科技园距离1143m

与东城科技园距离1143m

与东城科技园距离571m

与东城科技园距离1143m

与东城科技园距离1371m

与东城科技园距离1714m

与东城科技园距离2857m

与东城科技园距离571m

东城科技园西侧

东城科技园东侧

位于东城科技园内

位于东城科技园内

位于东城科技园东侧

与东城科技园距离800m

/

产业园规划的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区外敏感宅等对噪声敏感的建筑物或区域 点

环境要素

编号 名称

坐标

东经 北纬

保护对象 保护内容(户/人)

区内敏感点

环境功能区

相对开发区方位

与开发区边界最近距离/m

《声环境质量标2 边界外200m范围内居民区 / 准》(3096-/

2008)2类

生态环莲浦湖省级湿地公园:莲浦湖省级湿地公园位于大黄镇、靳寨乡、东城街道三地交界处,交通便捷。西靠肖庄,东临肖境 寨,北至鸭王大道南侧,南达宁洛高速公路(G36)北侧,规划面积1765hm2,为典型的河流型湿地

地下水环境

土壤环境

自来水公司20口取水井,半径30m内为一级保护区,半径30m~60m为二级保护区

区域地下水环境

规划区范围及其周边土壤环境

/

紧邻开发区东城区北边界

GB/T14848-2017

Ⅲ类标准

GB36600-2018中第二类用地筛选值标准

表1.5-2西城科技园环境保护目标表

环境要素

编号

1

2

3

4

5

环境空气

6

7

8

9

10

11

12

名称

楼宋庄

刘楼村

南阎庄

赵海子

吕阎村

郭洼新村

荣庄

第三中学

大郭襄

汪庄

大宋庄

市区

坐标

东经

115.330610

115.334902

115.359707

115.372238

115.371423

115.350866

115.337863

115.340395

115.348484

115.348484

115.339751

115.367903

北纬

33.290360

33.281463

33.302484

33.304062

33.294234

33.242672

33.253080

33.255108

33.278961

33.278961

33.298165

33.261559

保护对象 保护内容(户/人)

居民

居民

居民

居民

居民

居民

居民

学校

居民

居民

居民

/

380/1140

75/225

160/480

230/6990

1200/3600

3000/9000

600/1800

2500人

600/1800

1200/3600

100/300

83.4万人

(3095-2012)二级

环境功能区

相对开发区方位

W

N

N

N

E

S

S

S

SE

E

/

/

与开发区边界最近距离/m

与西城科技园距离286m

与西城科技园距离514m

与西城科技园距离857m

与西城科技园距离1714m

与西城科技园距离857m

与西城科技园距离2743m

与西城科技园距离2571m

与西城科技园距离1714m

与西城科技园距离300m

位于西城科技园东侧

/

位于西城科技园东侧

- 13 -

环境要素

编号

1

地表水 2

3

1

名称

颍河

界亳河

常胜沟

坐标

东经

/

/

/

北纬

/

/

/

地表水环境

保护对象 保护内容(户/人)

中型

小河

小河

环境功能区

(GB3838-2002)IV类

(GB3838-2002)IV类

(GB3838-2002)IV类

相对开发区方位

S

/

W

与开发区边界最近距离/m

与西城科技园距离1400m

与东城科技园距离800m

位于西城科技园西侧

/

/

距离约4500m

GB/T14848-2017

Ⅲ类标准

GB36600-2018中第二类用地筛选值标准

产业园规划的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区外敏感/ /

《声环境质量标宅等对噪声敏感的建筑物或区域 点

声环境 准》GB3096-区内敏感2008)2类

2 边界外200m范围内居民区 / /

生态环莲浦湖省级湿地公园:莲浦湖省级湿地公园位于大黄镇、靳寨乡、东城街道三地交界处,交通便捷。西靠肖庄,东临肖境 寨,北至鸭王大道南侧,南达宁洛高速公路(G36)北侧,规划面积1765hm2,为典型的河流型湿地

地下水环境

土壤环境

自来水公司20口取水井,半径30m内为一级保护区,半径30m~60m为二级保护区

区域地下水环境

规划区范围及其周边土壤环境

表1.5-3光武科技园环境保护目标表

环境要素

编号

1

2

环境空气

3

4

5

6

名称

马庄

黄古堆村

小马庄

后刘桥村

前刘桥

何庙

坐标

东经

115.349579

115.356531

115.363226

115.366445

115.368977

115.371938

北纬

33.405722

33.408302

33.402641

33.404361

33.399811

33.406976

保护对象 保护内容(户/人)

居民

居民

居民

居民

居民

居民

210/630

320/960

60/180

360/1080

120/360

80/240

- 14 -

(3095-2012)二级

环境功能区

相对开发区方位

NW

NW

NW

N

N

N

与开发区边界最近距离/m

与光武科技园距离1452m

与光武科技园距离968m

与光武科技园距离1613m

与光武科技园距离484m

与光武科技园北侧

与光武科技园距离710m

环境要素

编号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名称

傅庄

任寨

王楼村

赵寨

庙王庄

徐寺村

王尧

光武镇第一小学

光武镇第二小学

孙园

刘庄

范场

谢破楼

小李庄

何桥

光武镇

关庄

关胡村

千古堆

谢庄

童庄

尹城子

刘寨村

金庄村

坐标

东经

115.370007

115.376573

115.382280

115.389919

115.394597

115.398159

115.386744

115.379148

115.377259

115.379705

115.384855

115.380092

115.372281

115.384040

115.375972

115.368290

115.365243

115.357904

115.358806

115.353484

115.358140

115.358548

115.352755

115.372796

北纬

33.412708

33.413317

33.404397

33.406511

33.400456

33.385658

33.383436

33.383848

33.379136

33.385228

33.379423

33.376484

33.376878

33.370535

33.364334

33.375266

33.379566

33.376161

33.384153

33.385085

33.390764

33.399130

33.398235

33.392609

保护对象 保护内容(户/人)

居民

居民

居民

居民

居民

居民

居民

学校

学校

居民

居民

居民

居民

居民

居民

居民

居民

居民

居民

居民

居民

居民

居民

居民

75/225

110/330

60/180

150/450

320/960

60/180

80/240

1500人

1400人

80/240

110/330

280/840

1180/1540

110/330

200/600

2.3万人

80/240

50/150

180/540

80/240

210/630

150/450

500/1500

80/240

- 15 -

环境功能区

相对开发区方位

N

NE

NE

NE

E

E

SE

SE

SE

SE

SE

SE

S

S

S

S

S

SW

W

W

W

W

W

/

与开发区边界最近距离/m

与光武科技园距离1065m

与光武科技园距离1097m

与光武科技园距离484m

与光武科技园距离1290m

与光武科技园距离1613m

与光武科技园距离1936m

与光武科技园距离645m

与光武科技园距离645m

与光武科技园距离710m

与光武科技园距离323m

与光武科技园距离1129m

与光武科技园距离1129m

与光武科技园距离645m

与光武科技园距离1613m

与光武科技园距离1710m

与光武科技园距离742m

与光武科技园距离387m

与光武科技园距离968m

与光武科技园距离323m

与光武科技园距离581m

与光武科技园距离807m

与光武科技园距离323m

与光武科技园距离710m

/

环境要素

编号

31

32

33

34

1

地表水 2

3

1

声环境

2

生态环境

地下水环境

土壤环境

1

名称

贾庄

大于庄

小于庄

豆园

万福沟

界亳河

光卢沟

坐标

东经

115.372796

115.375929

115.368977

115.373526

/

/

/

北纬

33.392609

33.392968

33.385801

33.386948

/

/

/

地表水环境

保护对象 保护内容(户/人)

居民

居民

居民

居民

80/240

120/360

160/480

850/2550

小河

小河

小河

(GB3838-2002)IV类

(GB3838-2002)IV类

(GB3838-2002)V类

环境功能区

相对开发区方位

/

/

/

/

W

E

W

与开发区边界最近距离/m

/

/

/

/

距离约1200m

位于光武科技园东侧

位于光武科技园西侧

/

/

距离约11km

GB/T14848-2017

Ⅲ类标准

GB36600-2018中第二类用地筛选值标准

产业园规划的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区外敏感/ /

《声环境质量标宅等对噪声敏感的建筑物或区域 点

准》GB3096-区内敏感2008)2类

边界外200m范围内居民区 / /

莲浦湖省级湿地公园:莲浦湖省级湿地公园位于大黄镇、靳寨乡、东城街道三地交界处,交通便捷。西靠肖庄,东临肖寨,北至鸭王大道南侧,南达宁洛高速公路(G36)北侧,规划面积1765hm2,为典型的河流型湿地

区域地下水环境

规划区范围及其周边土壤环境

表1.5-4田营科技园环境保护目标表

环境要素

环境空气

编号

1

2

名称

田窑

韩楼

坐标

东经

115.437555

115.442791

北纬

33.220810

33.211404

保护对象 保护内容(户/人)

居民

居民

80/240

820/2460

环境功能区

(3095-2012)二级

相对开发区方位

N

N

与开发区边界最近距离/m

与田营科技园距离2000m

与田营科技园距离2000m

- 16 -

环境要素

编号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地表水

2

1

八一沟 / /

名称

后汁窑

前魏窑村

田营镇

李相村

庞庄村

姜小寨

许寨村

小尹庄

王窑

陈庙村

沈赵村

倒流沟

坐标

东经

115.434637

115.420732

115.408030

115.386701

115.401807

115.386872

115.399618

115.449142

115.445881

115.448027

115.438585

/

北纬

33.207813

33.213845

33.211224

33.200129

33.195029

33.188062

33.177251

33.187847

33.198261

33.190792

33.215242

/

保护对象 保护内容(户/人)

学校

居民

居民

居民

居民

居民

居民

居民

居民

居民

居民

地表水环境

560/1680

780/2440

5000人

520/1560

800/2400

460/1380

80/240

95/285

1100/3300

450/1350

80/240

小河

小河

(GB3838-2002)V类

(GB3838-2002)V类

环境功能区

相对开发区方位

N

N

NW

W

W

W

SW

E

NE

E

NE

E

N

与开发区边界最近距离/m

与田营科技园距离457m

与田营科技园距离1714m

与田营科技园距离1429m

与田营科技园距离2343m

与田营科技园距离1143m

与田营科技园距离2571m

与田营科技园距离1829m

与田营科技园距离2057m

与田营科技园距离1429m

与田营科技园距离2000m

与田营科技园距离3000m

1200

600

产业园规划的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区外敏感/ / /

《声环境质量标宅等对噪声敏感的建筑物或区域 点

声环境 准》(3096-区内敏感2008)2类

2 边界外200m范围内居民区 / / /

两湾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保育区188.55hm2、恢复重建区240.55hm2、宣教展示区29.84hm2、合理利用区38.55hm2、管理距离田营科技园约17.2km

服务区6.85hm2,总面积504.34hm2

生态环境

莲浦湖省级湿地公园:莲浦湖省级湿地公园位于大黄镇、靳寨乡、东城街道三地交界处,交通便捷。西靠肖庄,东临肖距离约8.9km

寨,北至鸭王大道南侧,南达宁洛高速公路(G36)北侧,规划面积1765hm2,为典型的河流型湿地

地下水GB/T14848-2017

区域地下水环境

Ⅲ类标准

环境

土壤环GB36600-2018中第二类用地规划区范围及其周边土壤环境

境 筛选值标准

- 17 -

表1.5-5 市政供水水源井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地址

中原路558号

建行总行东墙

西城老变电所后

尚庄新村路口

河南牛行街粮站路口

新阳路矿泉浴池后

新世纪商城西南角

海事局西侧

徐寨路口西

徐寨路口西

中原路558号

西城科技园开元路西头

植物园东南角

界亳河新阳路路南

中原路与新阳路路口

新公安局东墙外

创业广场公租房内

颍河路曹庄南

明珠公园南

高速花园内

经度

115°22' 33"

115°22'5"

115°21'50"

115°22'16"

115°20'55"

115°21'16"

115°22'3"

115°22'54"

115°23'37"

115°23'37"

115°22'34"

115°20'20"

115°20'26"

115°20'43"

115°23'22"

115°24'20"

115°23'27"

115°21'36"

115°22'26"

115°20'19"

纬度

33°15' 26"

33°15' 43"

33°16' 3"

33°15' 9"

33°15' 13"

33°16' 24"

33°15' 25"

33°14' 40"

33°14' 21"

33°14' 21"

33°15' 26"

33°17' 1"

33°14' 40"

33°16' 27"

33°15' 23"

33°14' 28"

33°14' 42"

33°14' 20"

33°17' 2"

33°16' 21"

成井时间

1980

1986

1988

1994

1996

1999

2004

2008

2008

2008

2010

2013

2014

2015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井结构(钢/混凝土)

井径(mm)

325

325

325

325

325

325

325

325

325

325

325

325

325

325

325

325

325

325

325

325

井深(m)

326

265

450

450

450

470

500

450

500

320

500

460

450

440

450

450

450

450

450

440

井口高程(m)

0.8

0.3

0.7

0.3

0.8

0

0.6

-1.8

-2.2

-2.2

0.8

0.7

0.3

-1.5

-1

-1.4

-2.2

-2.4

-2.2

-0.8

- 18 -

图1.5-1 两湾湿地与田营科技园位置图

- 19 -

图1.5-2 光武科技园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

- 20 -

图1.5-3 东城科技园、西城科技园、田营科技园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 21 -

图1.5-4 两湾湿地公园功能分区图22

图1.5-5 莲浦湖湿地公园功能分区图

23

2规划分析

2.1规划概述

本次规划环评评价对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2020-2035)。

2.2规划协调性分析

2.2.1与区域发展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2.2.1.1与《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指南(试行)》、《关于印发省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协调性分析

总体上,开发区的建设符合该指南文件中的相关要求。开发区与《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指南(试行)》、《关于印发省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的对照分析内容具体见下表。

表2.2.1-1开发区与《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指南(试行)》相符性分析一览

序号

1

指南要求

禁止建设不符合全国和省级港口布局规划以及港口总体现划的码头项目,禁止建设不符合《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的过长江通道项目。

禁止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的岸线和河段范围内2

投资建设旅游和生产经营项目。禁止在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的岸线和河段范围内投资建设与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无关的项目。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的岸线和河段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项目,以3 及网箱养殖、旅游等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投资建设项目。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的岸线和河段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投资建设项目。

禁止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岸线和河段范围内新建排4

污口,以及围湖造田、图海造地或围填海等投资建设项目。禁止在国家湿地公园的岸线和河段范围内挖沙、采矿,以及任何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投资建设项目。

禁止在《长江岸线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划定的岸线保护区内投资建设除保障防洪安全、河势稳定、供水5

安全以及保护生态环境、已建重要枢纽工程以外的项目,禁止在岸线保留区内投资建设除保障防洪安全、河势稳定、供水安全、航道稳定以及保护生态环境以外的项目。禁止在《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划定的开发区不属于《长江岸线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划定的岸线保护区

符合

开发区所在地区不属于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国家湿地公园。

符合

开发区不在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范围内。

符合

开发区不位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符合

对比分析

本项目不在长江岸线上,无码头项目。

是否符合

符合

- 24 -

河段保护区、保留区内投资建设不利于水资源及自然生态保护的项目。

禁止在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内技资建设除6

国家重大战略资源勘查项目、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治理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军事国防项目以及农牧民基本生产生活等必要的民生项目以外的项目。

禁止在长江干支流1公里范围内新建、扩建化工园区和7 化工项目。禁止在合规园区外新建、扩建钢铁、石化、化工、焦化、建材、有色等高污染项目。

禁止新建、扩建不符合国家石化、现代煤化工等产业布局规划的项目。

禁止新建、扩建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明令禁止的落后产能项目。

禁止新建、扩建不符合国家产能置换要求的严重过剩产能行业的项目。

开发区已开发区域不位于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详见附图)。

开发区属于合规的园区。

开发区不属于化工该园8

区,主导产业不涉及石化、现代煤化工等行业。

9

现状不涉及且规划不新增不符合国家和省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明令禁10

止的落后项目,并已将相关要求纳入三线一单章节中。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图 2.2.1-1 园区在长江经济带的位置示意图

2.2.1.2与《省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计划》协调性分析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市,属于省长江三角洲区域规划范围,主导产业以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根据园区产业发展构想,未来在满足环境保- 25 -

护及与周边区域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还将适当引入高附加值、低污染、低能耗、低环境风险的现代服务业,向科创、商务服务方向转型。与省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一体化规划纲要行动计划相协调。

2.2.1.3与《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协调性分析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功能定位:区域创新发展增长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以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开发区通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产业集聚,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强技术改造,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符合《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相关要求,主导产业定位基本符合省和市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加快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对拉动市、市乃至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2.2.1.4与《省主体功能区划》符合性分析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范围及现状建成区不涉及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划定的限制、禁止开发区域,属于省重点开发区域中的重点开发城镇。开发区功能定位:区域创新发展增长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以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为主导的产业体系,现状及规划主导产业基本符合《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主体功能定位要求。

2.2.2 与上层位总体规划相符性分析

2.2.2.1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符合性分析

《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中对于市的总体规划约束内容较少,对市定位为次中心城市,工业主导型,从省域层面上看是省加工制造业基地之一和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本次园区规划三大主导产业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中“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相协调,对于的面向区域首位职能为中原地区重要新兴加工业制造业基地和能源基地的思路基本一致。

另外,本次规划旨在整合园区及周边现有产业,大力推进现有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打造精细高质量发展样板区。加快推进穿越中心城区并在中心城区交汇的淮河主要支流的颍河、泉河- 26 -

在15公里范围内的新建项目全部入园。本次立足现有园区产业体系,以促进现有产品升级为核心,以延伸上下游产业链为主线。全面建成区域创新发展增长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打造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样板,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作用明显,支撑园区建设成为高质量高水平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符合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的要求。

- 27 -

图2.2.2-1 与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符合性分析图.- 28 -

2.2.2.2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年)》符合性分析

本次园区规划范围不属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年)》规划中的禁止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位于适宜建设区。开发区属于该规划产业空间布局“一园三区”。同时位于城镇建设区中的市中心城区、田营镇镇区、光武镇镇区。市以再生金属和再生塑料、纺织服装、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商贸物流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本次规划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符合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的6大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要求。

- 29 -

图2.2.2-2 市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规划图

- 30 -

2.2.2.3与《市东城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市西城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市光武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和《市田营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相符性分析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中,2012年至2020年建设用地由1km2,新增至14.33km2,新增量为13.33km2。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范围主要位于市东城区、西城区、光武镇、田营镇。由此,开发区用地指标在《市东城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市西城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市光武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和《市田营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中得到体现。根据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田营科技园规划范围内用地均为允许建设区,而东城科技园、西城科技园、光武科技园规划范围内用地除允许建设区外,还有部分基本农田和一般农田。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东城科技园、西城科技园、光武科技园规划范围内存在基本农田和一般农田。根据现场勘查情况,基本农田和一般农田区域还保持原规划环评之前的现状,未进行开发建设。开发区的现状建设情况符合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31 -

图2.2.2-3 市东城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 32 -

图2.2.2-4 市西城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33 -

图2.2.2-5 市光武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34 -

图2.2.2-6 市田营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2.3 与生态红线相符性分析

2.2.3.1 与《省生态保护红线》的相符性分析

对照2018年省人民政府发布的“省生态保护红线”,市246.66平方公里被划入生态保护红线,约占市国土总面积的2.44%。其中,市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为2.32平方公里,占区面积的0.35%,本项目位于市。

项目所在地市主要涉及生态保护红线为:Ⅱ-1淮北河间平原农产品提供及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根据2018年省人民政府发布的“市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分布图”可知,生态保护红线区域主要分布在市的东北侧,经济技术开发区不涉及生态保红线。- 35 -

图2.2.3-1 开发区与生态保护红线区位置关系示意图- 36 -

2.2.3.2 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相符性分析

市优质水资源紧缺,城市供水水源较为单一,城市用水主要靠地下水供给,城市内很多工业用水(尤其是东部和西北部工业区)均以中深层地下水作为生产水源。市人民政府建设市城东地表水厂,以颍河干流水作为城市工业供水水源,通过城东地表水厂工程置换工业使用的地下水量,解决城市工业用水问题。

城东地表水厂取水口位于水文站下游6.5km处,取水规模为5万立方米/日。市城东地表水厂拟定按照水源地的高标准对城东地表水厂颍河取水口位置河段上下游进行水资源保护,区范围确定为:市城东地表水厂取水口上游1000m,下游100m范围内的河道水域,两侧纵深各100m的陆域,其中上游1000m均要做好隔离保护措施;二级保护区从一级保护区上游边界上溯2000m,下游侧外边距一级保护区边界100m的水域,两侧纵深各100m的陆域,陆域为二级保护区向两岸各延伸1000m的范围;准保护区自二级保护区上界起上溯5000m的水域,两侧纵深各100m的陆域。前置库应设置隔离防护措施,严禁游乐设施,在深水区应隔离游人,建议在前置库建立(种植净水植物)隔离帯。

市备用水源主要取自20口取水井,目前供水能力3.5万m3/天。水源井半径30m内为一级保护区,半径30m~60m为二级保护区。市自来水厂取水口在颍河上,开发区距颍河最近距离652m,因此不在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水源井分布情况见图东城科技园、西城科技园、田营科技园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

莲浦湖省级湿地公园位于大黄镇、靳寨乡、东城街道三地交界处,交通便捷。西靠肖庄,东临肖寨,北至鸭王大道南侧,南达宁洛高速公路(G36)北侧,规划面积1765hm2,为典型的河流型湿地。东城科技园北侧紧邻莲蒲湖省级湿地公园,但不在莲蒲湖省级湿地公园生态红线范围内。

开发区区域内污水管网已基本全部覆盖,开发区企业产生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经预处理后全部接入污水管网。西城科技园进入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外排回民沟;东城科技园污水进入东城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外排东城沟;光武科技园排入光武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处理达标后外排界亳河;田营科技园排入田营科技园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处理达标后外排倒流沟。四个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与水源地均无水力联系,不会对水源地水质造成环境风险和水质影响。37

图2.2.3-2 东城科技园、西城科技园、田营科技园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

38

2.2.4 《长江经济带战略环境评价市“三线一单”》(征求意见稿)相符性分析

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及《长江经济带战略环境评价市“三线一单”研究报告(征求意见稿)》最新阶段性成果(2020.03),开发区位于市,其各级管控级别如下:

1、生态保护红线及生态分区管控:园区不在生态保护红线和一般生态空间范围;

2、环境质量底线及分区管控:园区属于大气重点管控区、受体敏感区、布局敏感区、弱扩散区、工业污染水重点管控区,土壤建设用地污染风险重点防控区及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重点防控区。

3、资源利用上线及分区管控:园区不在高污染燃料禁燃区中,西城科技园和东城科技园涉及地下水开采重点管控区,属于土地资源一般管控区。

4、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园区属于重点管控单元。

待市“三线一单”最终成果发布稿后需完善。

2.2.5 与环保相关法规和规划的相符性分析

2.2.5.1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符合性分析

2013年9月,国务院以国发〔2013〕37号文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从十个方面提出了大气污染防治、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具体计划及措施,本次跟踪评价根据规划现状落实情况分析与其相符性结论见下表。

表2.2.5-1 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相符性分析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具体内容

一、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减少多污染物排放

(一)加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加快推进集中供热、“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建设,到2017年,除必要保留的以外,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淘汰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的燃煤锅炉,禁止新建每小时20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其他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建每小时10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

三、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九)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对钢铁、水泥、化工、石化、有色金属冶炼等重点行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针对节能减排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装备,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

开发区在入驻企业选择上,规划优先考虑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类企业,同时开发区强化现有企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大力推进物质循环、水循环,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

39

符合

开发区内企业已完成燃煤锅炉淘汰工作,企业均采用自建燃气、生物质锅炉进行供热,开发区已基本完成天然气供应。

符合

开发区发展现状

分析

结论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具体内容

(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产业集聚发展,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

四、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供应

(十三)加快清洁能源替代利用。加大天然气、煤制天然气、煤层气供应。京津冀区域城市建成区、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区域要加快现有工业企业燃煤设施天然气替代步伐;到2017年,基本完成燃煤锅炉、工业窑炉、自备燃煤电站的天然气替代改造任务。

五、严格节能环保准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十六)调整产业布局。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合理确定重点产业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重大项目原则上布局在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

(十七)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是否符合总量控制要求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前置条件。

开发区现状建成区天然气管网已接入,评价建议尽快完成规划发展区燃气管网的覆盖工作,为远期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保障;开发区企业已完成燃煤锅炉改造任务。

开发区位于市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内,属该规划明确的产业发展区,属于重点开发区。现状入区企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烟粉尘和挥发性有机物放是否符合总量控制要求是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

基本

相符

符合

开发区发展现状

分析

结论

2.2.5.2 与“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相符性分析

2015年4月2日,国务院以国发〔2015〕17号文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从十个方面提出了水污染防治、改善水环境质量的具体计划及措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要涉及“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强调的“淮河流域”,本次评价根据规划及现状内容分析与其相符性结论见下表。

表2.2.5-2 与“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相符性分析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具体内容

一、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

(一)狠抓工业污染防治。集中治理工业集聚区水污染。强化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等工业集聚区污染治理。集聚区内工业废水必须经预处理达到集中处理要求,方可进入污水集中处理设施。2017年底前,工业集聚区应按规定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并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提前一年完成;逾期未完成的,一律暂停审批和核准其增加水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并依照有关规定撤销其园区资格。

开发区发展现状

东城科技园内现状企业污废水进入东城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西城科技园内现状企业污废水进入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光武科技园内现状企业污废水进入光武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田营科技园内现状企业污废水进入田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目前这四个污水处理厂已投产并稳定运营,已完成废水在线监控联网和验收工作

符合

分析

结论

40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具体内容

二、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五)调整产业结构。严格环境准入。根据流域水质目标和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明确区域环境准入条件,细化功能分区,实施差别化环境准入政策。建立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监测评价体系,实行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已超过承载能力的地区要实施水污染物削减方案,加快调整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

(六)优化空间布局。合理确定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充分考虑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重大项目原则上布局在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并符合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七大重点流域干流沿岸,要严格控制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医药制造、化学纤维制造、有色金属冶炼、纺织印染等项目环境风险,合理布局生产装置及危险化学品仓储等设施。积极保护生态空间。严格城市规划蓝线管理,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应保留一定比例的水域面积。新建项目一律不得违规占用水域。

(1)开发区总体规划中划定了水域,规划中不占用水域,保留一定比例的水域面积;

(2)开发区处于主体功能区划中规划的省重点开发区域,并符合所在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开发区符合市城市总体规划;

(3)开发区规划严格控制项目准入,入区项目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等手续后方可进入园区,并要求合理布局生产装置及危险化学品仓储等设施,降低环境风险。

符合

开发区发展现状

分析

结论

2.2.5.3 与“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相符性分析

2016年5月28日,国务院以国发〔2016〕31号文《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实施计划的通知》,从十个方面提出了土壤污染防治、改善土壤环境质量的具体计划及措施,本次评价根据规划及现状内容分析与其相符性结论见下表。

表2.2.5-3 与“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相符性分析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具体内容

三、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保障农业生产环境安全

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严格保护,确保其面积不减确实无法避让外,其他任何建设不得占用。

开发区发展现状

开发区规划范围内有少量基本农田农田区域还保持原规划环评之前的入驻企业选择上,优先考虑先进技符合

分析

结论

(八)切实加大保护力度。各地要将符合条件的优先保护类和一般农田,目前基本农田和一般少、土壤环境质量不下降,除法律规定的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现状,未进行开发建设;规划区在防控企业污染。严格控制在优先保护类耕地集中区域新建有术、工艺和装备类企业,开发区强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焦化、电镀、制革等行业企化现有企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大业,现有相关行业企业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快提标升力推进物质循环、水循环,构建循级改造步伐。

五、强化未污染土壤保护,严控新增土壤污染

环型工业体系。

为防范建设用地新增污染,本次评符合 (十六)防范建设用地新增污染。排放重点污染物的建设项价要求入区的排放重点污染物的建目,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时,要增加对土壤环境影响的评价设项目,应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时,41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具体内容

内容,并提出防范土壤污染的具体措施;需要建设的土壤污使用;有关环境保护部门要做好有关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管理工作。

(十七)强化空间布局管控。加强规划区划和建设项目布局论证,根据土壤等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区域功能定位、空间布局。鼓励工业企业集聚发展,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减少土壤污染。严格执行相关行业企业布局选址要求,禁止在居民区、学校、医疗和养老机构等周边新建有色金属冶炼、焦化等行业企业;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化解过剩产能等,有序搬迁或依法关闭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的现有企业。结合区域功能定位和土壤污染防治需要,科学布局生活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处置、废旧资源再生利用等设施和场所,合理确定畜禽养殖布局和规模。

开发区鼓励区内企业聚集发展,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减少土壤污染。严格执行相关行业企业布局选址要求,开发区已结合区域功能定位和土壤污染防治需要,科学布局废旧资源再生利用设施和场所。

符合

开发区发展现状

要增加对土壤环境影响的评价内施。

分析

结论

染防治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容,并提出防范土壤污染的具体措

2.2.5.4 与“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相符性分析

根据现状入区企业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己投产企业项目均能满足《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准入条件,不含《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禁止进入项目。已投产项目符合原规划环评提出的准入条件。开发区内所有燃煤锅炉己全部完成淘汰,开发区内企业排污许可落实工作正在逐步实施。开发区现有企业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己列入企业污染物排放控制计划。开发区建设基本与“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相符合。

自《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实施后,开发区内新建项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全面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功能定位:区域创新发展增长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以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正在实施污染治理升级改造,其排污许可证相关企业正在申报。开发区内己完成燃煤锅炉淘汰,现有企业自建锅炉均以天然气和生物质为燃料。工业涂装等行业逐步实施水性漆代替油性漆。规划实施与《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相符。

42

2.3.5.5与《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经济带的实施意见》的符合性分析

《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经济带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淮河流域、新安江流域按照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经济带的实施意见进行落实。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市,属于淮河流域,应按照《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经济带的实施意见》进行对照落实。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市,属于淮河流域,应按照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经济带的实施意见进行对照落实。开发区距离淮河干流直线距离约82.3km,不在15km严格管理范围。

2.2.5.6与《长三角地区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符合性分析

开发区内企业排污许落实工作正在逐步实施。区内己完成燃煤锅炉淘汰,现有企业自建锅炉均以天然气和生物质为燃料,开发区正在逐步实施对现有生物质锅炉开展环保检查,建立管理台账,推进4蒸吨/小时及以上的生物质锅炉安装烟气排放自动监控设施。新建燃气锅炉均按要求进行低氮改造,同时加强对已有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开发区正大力推广使用低VOCs含量涂料、油墨、胶粘剂,逐步完成低VOCs含量涂料、油墨、胶粘剂替代,鼓励企业采用多种处理技术的组合工艺,强化无组织排放管控。企业入驻前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开工建设中按照《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国发(2018)22号),《长三角地区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中相关要求,落实施工期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开发区建设基本与《长三角地区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相符合。

2.2.5.7与《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相符性分析

根据规划市属于淮河流域。本次规划园区严格入园项目类型,提出产业发展负面清单,保证入园企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同时紧密围绕规划的产业链。园区后期配套建设集中处理设施,提高园区集中处理规模和排放标准,园区内企业做到“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实现废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

自原规划实施以来,规划范围内没有新建化学制浆造纸企业和印染、制革、化工、电镀、酿造等污染严重的企业。规划范围内现有1家制革企业为银河皮革有限公司,该企业在201343

年之前即原规划环评之前建设投产的,自原规划环评实施以来,未发生环境事故,但受到1次投诉,主要是因为露天晾晒废羊毛,废羊毛经雨淋后太阳暴晒,未采取有效污染防治措施,致使废羊毛变质散发恶臭气味,因此该企业应尽量避免露天晾晒废羊毛。目前该企业已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本次评价建议该企业应进一步加强环境管理,控制废水中特征污染因子排放减小污染物排放量。

评价建议针对落地企业鼓励其实行企业内部中水回用制度,提高水资源的梯度利用率,增强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待中水回用工程建设完毕后,进一步完善管道布设,提高园区工业企业的节水能力,增加水资源的利用率。另外,明确新材料产业片区污水处理采用“企业自身预处理、园区工业污水处理厂最终处理”的处理模式,为园区后续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2.2.5.8与引江济淮工程和引淮济阜工程规划相符性分析

目前开发区供水主要是市自来水厂和企业自备水井供给,水源均为地下水。根据《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规划近期将“引淮济阜”调水工程、颍河地表水、中深层地下水、浅层地下水和再生水等多水源作为供水水源;远期将“引淮济阜”调水工程和颍河地表水作为主要供水水源,浅层地下水和再生水为补充水源,中深层地下水作为城镇应急水源。因此,待引江济淮工程和引淮济阜工程建设完成投入运营后,逐步采用由“引江济淮”作为水源的城北水厂供水,进行联网统一供水

开发区供水近期水源将主要为“引淮济阜”调水工程、颍河地表水、中深层地下水、浅层地下水和再生水,远期水源将主要为“引淮济阜”调水工程和颍河地表水,逐步取消对地下水的开采。

综上所述,开发区供水规划与引江济淮工程和引淮济阜工程规划相符。

44

3 现状调查与评价

3.1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3.1.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区域达标状况

根据2020年市空气质量公报,PM10、PM2.5现状浓度不能满《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项目所在区域为不达标区,主要污染物为PM10、PM2.5。

(2)大气环境现状监测结果

本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中SO2、NO2、PM2.5、PM10、CO、O3、氟化物、铅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二甲苯、氯化氢、硫酸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中空气质量浓度参考限值;非甲烷总烃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中数值规定。

(3)原规划环评监测结果与现状监测值对比

相比较原规划环评阶段监测结果,本次现状监测各监测点SO2、二氧化氮、二甲苯、铅、硫酸雾、氟化物1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值较2012年有所下降;氯化氢1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值基本无明显变化;非甲烷总烃1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值部分监测点有所上升;SO2、NO2、PM10日均值最大平均浓度2020年较2012年均有所下降。

(4)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依据市生态环境局公布的2016至2020年年报数据,2016~2020年区域SO2、NO2、PM10、PM2.5年均浓度有所下降;SO2、NO2年均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PM10、PM2.5近5年年均浓度均高于二级标准限值。

随着规划期内工业企业数量的不断增长,开发强度不断增大,区域交通量也随之增长,导致各种大气污染源及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也相应增大,为进一步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本评价建议加快推进园区集中供热覆盖进度;严格落实环境准入有关要求,继续开展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整改工作,强化现有企业污染防治设施运行与管理,积极开展清洁生产,鼓励通过技术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

3.1.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结果

45

本次评价共布设21个监测断面,监测断面与原规划环评监断面基本一致。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回民沟、万福沟、颍河水质监测因子pH、溶解氧、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石油类、硫化物、氟化物、氰化物、挥发酚、铜、锌、铅、镉、砷、汞、六价铬、粪大肠菌群等指标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V类标准要求。

中心沟、倒流沟水质监测因子pH、溶解氧、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悬浮物、石油类、硫化物、氟化物、氰化物、挥发酚、铜、锌、铅、镉、砷、汞、六价铬、粪大肠菌群等指标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Ⅴ类标准要求。

界亳河水质监测因子中pH、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悬浮物、石油类、硫化物、氟化物、氰化物、挥发酚、铜、锌、铅、镉、砷、汞、六价铬等指标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水体的要求,但其他指标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粪大肠菌群均出现不同程度超标。超标原因主要是因上游来水超标及面源污染影响所致。

(2)原规划环评监测结果与现状监测值对比

评价期间,开发区废水分别进入光武污水处理厂、田营污水处理厂、市污水处理厂和东城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排放,各监测断面水质相对原规划环评时期有所好转,除界亳河水质超标外,其他河流水质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相应水体的要求,界亳河断面超标主要是因上游来水超标及面源污染所致影响所致,但水质相比于2015年(市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中公布的2015年界亳河光武断面现状数据)仍有所改善。针对界亳河水质超标问题,市已开展《市城区黑臭水体治理工程》项目。

3.1.3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本次评价共布置10个地下水水质监测点,根据本次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区域地下水水质除氟化物及锰外均能够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氟化物及锰超标主要是由于所在地地质原因导致。本次现状监测结果对比原规划环评阶段监测结果表明,开发区及周边地下水环境质量整体保持稳定。

46

3.1.4 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根据监测数据可知,各点位噪声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相应功能区标准要求。但通过对比本次现状监测和原规划环评噪声现状监测结果可知,总体来看各噪声监测点位噪声有所上升。开发区需进一步加强监管区内企业噪声防治措施的设置,严格控制居住区、工业区、交通噪声的上升。

47

48

49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2020~2035年)环境影响报告书

本文发布于:2024-02-08 01:08: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73257091372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2020~2035年)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2020~2035年)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规划   开发区   评价   产业   企业   环境   发展   范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