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新教材小学语文5年级下册第2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更新时间:2024-02-07 21:04:04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7日发(作者:个案法)

统编版新教材小学语文5年级下册第2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装--------------------------------------订--------------------------------------线-----------------------------------------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新教材单元测试卷(80-90分钟)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验卷

题号

满分

得分

9

10

8

6

6

9

10

12

30

总分

100

积累与运用

一、结合语境,读拼音写词语。(6分)

1.鲁肃知道dū du( )dù jì( )诸葛亮的才干,所以对诸葛亮的请求直接zhào bàn( ),diào dù( )了二十条船帮助诸葛亮。

2.2022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的信息表明,我们shú xi( )的社会正在被快速演进的数字化浪潮改变着,在不久的未来我们就会看见一个jié rán bù tónɡ( )的世界。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空。(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

A.布幔/藤蔓 惩罚/丞相 擂鼓/花蕾

......B.弓弩/努力 霹雳/劈开 踉跄/呛声

......C.迸裂/拼命 镌刻/携手 石窍/巧妙

......D.豁达/豁口 忌讳/晦气 宝钗/刀叉

......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委托 遮掩 山赛 B.吶喊 饥饿 碗喋

C.拐杖 坠落 胸膛 D.齿笑 申请 兼并

3.下列古典文学作品中的词语和对应的现代汉语词语,意思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客舍——旅店 客官——顾客

B.郎中——医生 墨客——文人

C.掌柜——老板或经理 钱铺——银行

D.印信——书信 伙计——服务员

第 1 页

共 9 页

-------------------------------------装--------------------------------------订--------------------------------------线-----------------------------------------

4.下列四大古典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孙悟空——三调芭蕉扇 B.刘备——三顾茅庐

C.刘姥姥——三进大观园 D.晁盖——三打祝家庄

5.依次填入下面的句子横线处的人物,正确的一项是( )

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机智灵活、疾恶如仇的是___________;本领不小、爱耍小聪明的是___________;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___________。

A.猪八戒 沙僧 孙悟空

B.沙僧 猪八戒 孙悟空

C.孙悟空 猪八戒 沙僧

D.孙悟空 沙僧 猪八戒

6.下列对阅读名著的方法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阅读古典名著,遇到难理解的词句,不能猜测,必须查阅工具书。

B.古代长篇小说多是章回体,看某一回的标题,就能猜出它的主要内容。

C.借助资料,对于人物有更多的了解。

D.可以结合看过的电影、电视剧,加深对名著的理解,得到更多阅读的乐趣。

三、读句子,猜猜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写在括号里。(4分)

1.我是清河县人氏,这条景阳冈上少也走过了一二十遭( ),几时( )见说有大....虫( )!

.2.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 ),只搬得力倦神疲( )方止。

......3.探春笑道:“横竖( )是给你放晦气( )罢了!”

....4.只听“豁喇喇”一阵响,登时( )线尽,风筝随风去了。

..四、读一读,猜猜下面的句子分别写的是谁,并选取其中的一个人物,说说你的依据。

(5分)

①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红楼梦》)

②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chǎnɡ),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

(《西游记》)

第 2 页

共 9 页

-------------------------------------装--------------------------------------订--------------------------------------线-----------------------------------------

③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三国演义》)

1.这三个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我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其中一个人物即可)(2分)

梳理与探究

五、课文内容回顾。(12分)

1.阅读古典名著,对于我们提高语文素养、增长智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_________》中,诸葛亮同周瑜斗智,巧妙地取得胜利,周瑜不得不叹服诸葛亮的才能胜过自己,让我们领略了诸葛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景阳冈》中,武松在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_________,赤手空拳_________,让我们领略了武松__________________的英雄性格。《猴王出世》中,_________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_________,被群猴拜为猴王,让我们领略了他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__________________,夜静春山空。__________________,时鸣春涧中。”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_________》。后两句以动写静,看似打破了夜的静谧,实则衬托出山里的_________。

六、语文实践。(9分)

1.【创编课本剧】《景阳冈》的故事情节依次是:喝酒→( )→( )→下冈。针对上述情节,我想把_________这一情节改编成课本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2.【班级辩论赛】对课文中的武松这一形象,同学们有着不同的看法,对此大家开展了一场激烈的辩论赛。你赞同下列哪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4分)

正方:武松真勇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反方:武松很要面子,有些鲁莽,不听别人善意的劝告。虎口逃生,只是侥幸。

我赞同_________的观点,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3 页

共 9 页

-------------------------------------装--------------------------------------订--------------------------------------线-----------------------------------------

阅读与鉴赏

七、课内阅读。(9分)

景阳冈(节选)

武松吃了道( )好酒( )又筛下一碗( )恰好吃了三碗酒( )再也不来筛。武松敲着桌子叫道:“主人家,怎的不来筛酒?”酒家道:“客官要肉便添来。”武松道:“我也要酒,也再切些肉来。”酒家道:“肉便切来,添与客官吃,酒却不添了。”武松道:“却又作怪。”便问主人家道:“你如何不肯卖酒与我吃?”酒家道:“客官,你须见我门前招旗,上面明明写道‘三碗不过冈’。”武松道:“怎地唤做三碗不过冈?”酒家道:“俺家的酒,虽是村酒,却比老酒的滋味。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因此唤做‘三碗不过冈’。若是过往客人到此,只吃三碗,更不再问。”武松笑道:“原来恁地。我却吃了三碗,如何不醉?”酒家道:“我这酒叫做‘透瓶香’,又唤做‘出门倒’。初入口时,醇好吃,少刻时便倒。”武松道:“休要胡说。没地不还你钱,再筛三碗来我吃。”

1.在段落中括号内加上标点符号。(2分)

2.画横线句子中的酒家称自家的酒为“透瓶香”“出门倒”,由此可以推想,这酒有这些特点:________________。(2分)

3.古典名著用生动的语言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从上述文段的人物对话中,可以体会到武松( )的特点。(填序号)(2分)

A.武艺高强 B.酒量过人 C.胆量奇高 D.心直口快

4.上述文段出自名著《水浒传》,这部著作中你最喜欢哪个故事情节?简单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课外阅读。(13分)

空城计(节选)

①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第 4 页

共 9 页

-------------------------------------装--------------------------------------订--------------------------------------线-----------------------------------------

马懿(yì)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

②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孔明传令,教“将旌(jīnɡ)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chǎnɡ),戴纶(ɡuān)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③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A.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zhǔ)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

④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

⑤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B.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曰:“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

⑥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神鬼莫测。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C.言讫(qì),拍手大笑,曰:“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

(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猜测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丞相之机,神鬼莫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多次写到诸葛亮的“笑”,请你品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仔细揣摩人物的心理,分第 5 页

共 9 页

-------------------------------------装--------------------------------------订--------------------------------------线-----------------------------------------

析这几次“笑”的不同之处。(6分)

(1)A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摆“空城计”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诸葛亮知己知彼,思虑周详。

B.司马懿生性多疑,用兵谨慎。

C.蜀汉的增援军队马上就到。

D.诸葛亮临危不乱,沉着应对。

4.短文第①②段描写人物时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与交流

九、习作。(30分)

诸葛亮足智多谋,武松机敏无畏,孙悟空神通广大,林黛玉多愁善感……本单元的学习,让我们一起漫步于中国古典名著长廊,走近这些人物,品读精彩故事。请从中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人物形象,围绕他(她)写一篇读后感。结合具体事例,写一写你从中得到的收获或启发。不少于4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6 页

共 9 页

-------------------------------------装--------------------------------------订--------------------------------------线-----------------------------------------

100

200

300

第 7 页

共 9 页

-------------------------------------装--------------------------------------订--------------------------------------线-----------------------------------------

400

第 8 页

共 9 页

-------------------------------------装--------------------------------------订--------------------------------------线-----------------------------------------

附:参考答案

一、1.都督 妒忌 照办 调度 2.熟悉 截然不同

二、1.B 2.C 3.D 4.D 5.C 6.A

三、1.回 什么时候 老虎 2.安宁的时候 筋疲力尽 3.反正 霉运 4.立刻

四、1.林黛玉 沙僧 诸葛亮

六、1.上冈 打虎

示例:打虎 这个情节最为精彩,更能表现出武松勇武而又机敏的性格特点。

八、1.(1)全部都变了脸色。形容众官都惊恐万分。

(2)形容诸葛亮的计谋极其奇妙,谁也推测不出,难以捉摸。

2.(1)诸葛亮故作坦然轻松,以诱司马懿中计,这次的“笑”是故作轻松的笑。

(2)诸葛亮见魏军远去,如释重负,这次的“笑”是轻松的笑。

(3)诸葛亮此时的“笑”既是计谋奏效之后的开怀大笑,又是对司马懿草率退兵

的嘲笑。

3.C

第 9 页

共 9 页

统编版新教材小学语文5年级下册第2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本文发布于:2024-02-07 21:04: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73110431371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统编版新教材小学语文5年级下册第2单元测试卷附答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统编版新教材小学语文5年级下册第2单元测试卷附答案.pdf

标签:人物   下列   句子   词语   语文   前军   名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